文河坡东汉古墓 位于石岭区文河村北面800米处。葬式为两个陶瓷罐对口而葬。陶罐无文饰,高60厘米,口径15厘米,颈部有四耳相对。无陪葬遗物。属东汉时期土坑墓葬,是目前本县发现的最古老的墓葬。
德耀东村古墓 位于高桥区东村东面的晒场边。此墓于1958年平顶,只留下墓砖碎片。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30厘米深处出土汉代墓砖12块,有印点纹,厚度8~9厘米。
下田古墓 位于和寮下田村东面200米的山腰上。出土文物有唐代骨灰陶罐,高40厘米,口径20厘米,罐身最大直径30厘米,外底直径23厘米。罐外涂青黄釉,遍体龟裂纹,口围有四耳相对,罐颈短。
排里坡古墓 位于排里大桥北面的山坡上。1985年文物普查时,出土5个唐代陶器骨灰罐,其中有3个同在一个岭坡上,年代相同,形制一样,罐高21厘米,腰宽17厘米,口直径15厘米。罐呈黄釉色,有龟裂纹,饰四耳相对。
黄毛草岭古墓 位于青平区水口村对面的黄毛草岭坡上。出土两个陶器罐,形状相同完好。墓为侧葬式,罐口相对。罐高45厘米,口径20厘米,底部直径25厘米。罐色呈黄釉,饰六耳相对,短颈,平底,为唐代骨灰罐墓葬。
白沙古墓 位于营仔区白沙村之东面,共有五六十座古墓,墓帽顶均为沙土覆盖。1985年文物普查时,出土一个高23厘米,腰宽15厘米,有盖顶的骨灰罐,形状为花篮式,为典型的宋代墓葬骨灰罐。
石岭古墓 位于石岭食品厂附近的岭坡上。1985年食品厂扩建时,出土一大一小的陶器骨灰罐。大的高28厘米,口径和底径均为9厘米,有顶盖,罐身周围呈花篮式样;小的高23厘米,上有盖顶,口径和底径都是7厘米。属典型的宋代墓葬。
古名墓 据钟喜焯编《重修石城县志》载,本县境内明代至清代期间的名墓共有11处,今大都存在,照录于下:宋主簿罗廷王墓、宋知县罗嗣宗墓、元广州总管罗郭佐墓、元雷州路同知罗奇墓、元举人石城县县尹黄昱墓、明都元帅忠义罗福墓、明编修杨钦墓、明御史黄充墓、明中书高魁墓、明福建盐运使李泽墓、清户部员外郎黎正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