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博物馆

南宋官窑博物馆

历史 123℃ 12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复兴路闸口乌龟山西麓,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博物馆1990年建成,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采用宋代风格的短屋脊、斜坡顶的仿古木构架形制,造型庄重、风格独具。它以南宋官窑遗址为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第一座陶瓷专题博物馆。简介南宋官窑是南宋朝廷专设的御用瓷窑,它烧制的瓷器造型端庄、釉色莹润、薄胎厚釉,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博物馆建筑按南宋

麻坪河道

麻坪河道

历史 123℃ 12

麻坪河发源自兰坪的原始森林,沿途容纳百溪遂聚集成河。一路随山势蜿蜒百里纵贯全镇,绕出一个接一个的“S”,冲积出一片又一片的良田,珍贝般沿河点缀在两侧的山弯,因平坦肥沃是这里粮食产量的半壁江山而深得农人眷顾,并以此毫不客气地占据着地名里的一个“坪”字;河边的平地有河流灌溉,山上的坡地自有山泉滋养,两山夹一沟的地形聚集着充沛的雨水孕育着潺潺溪流,玉米、豆类、小麦在这一方水土欢快地成长,不知是清泉抑或土

孝感白沙镇(二)

孝感白沙镇(二)

历史 123℃ 12

有些村庄的称名则反映了本地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自唐代我国工商业有很大发展,到了明代已有“七十二行”之说。明清时期孝感手工业十分发达。孝感民谚云:“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弹篾染画雕、还有酒箍皮”,如福利村的窑湾。有不少的村庄因从事某一行业,或出现了某一行业的匠人而闻名,故以某一工匠行业为称名。如福利村的猪行湾因开猪行而得名,福华村的沈儿榨湾因榨坊多而得名。 有的称名则反映了孝感淳朴的民风。如群幸村

百年盐道

百年盐道

历史 123℃ 12

作为盐业使用和生产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的盐产地不多,加之旧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盐的产量一直较低。一直以来,中国产盐的主要来源靠海水。而中原迁至南方沿海的客家人,自然而然的和盐打上了交道。 百年前,广东缺粮,江西产粮,广东产盐,江西缺盐,粤赣两地客家人,用自己的脚步和肩膀,挥洒着汗水,写下了这段近200多公里长的盐粮贸易诗篇。 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玉水古村西边,一段用石块和卵石铺成的

南阳世居

南阳世居

历史 123℃ 12

南阳世居,是一座拥有较久历史的客家围屋,位于广东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铁门扇村,由沙坑叶氏二世宗、布政司参军叶辉庭于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始建,历时二十多年建成,是沙坑叶氏三大围屋之一,辉庭公开宗于此,到21世纪初已有300余年历史。辉庭后裔于2008年对世居进行了再次维修。南阳世居历经辉庭公及其儿子两代、历时24年、耗资七、八万两白银建成的豪宅,当初起名南阳楼。世居坐北向南,前面是一弯月池。南

存心善堂的创办

存心善堂的创办

历史 123℃ 12

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汕头埠已有了同济善堂,但随着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汕头,以及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鼠疫在汕头埠(时潮汕地区还有潮阳棉城,海阳县庵埠)集中爆发,汕头埠单一的善堂的慈善行为捉襟见肘。同年,潮阳棉城棉安善堂社员赵进华到汕头埠打工,看到汕头埠街边无人收埋的流民贫民遗尸很多,便从棉安善堂念佛社请来了大峰祖师木雕像,并由士绅李泰丰出面向当时的同济外局借地,设坛办起存心善堂念佛社。后李

孝感白沙镇(六)

孝感白沙镇(六)

历史 123℃ 12

白沙铺的节日习俗    过年  以农历(夏历)为主,分为过小年、过大年。过小年是军三、民四、王子二十五,即军属人家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日,百姓人家是二十四日,皇家王子则为二十五日。僧人在腊月半时,送司命贴(木版印制,是司命菩萨上天奏本的文书)到各家各户,各家自己填写地址姓名。小年晚上,在厨房里烧香送司命菩萨上天奏本,并进行祷告,祈求好运。烧夜香时全家人吃东西(必备麻糖),嘱咐小孩过年不能乱说;给肉狗

军事重镇说驻军

军事重镇说驻军

历史 123℃ 12

衢州居浙江上游,守浙西大门,握东南锁钥,居高临下,势及千里。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每每以重兵防守。三国时,孙权在建业(南京)称吴王。当时浙皖地区的山越人“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好武习战,自铸甲兵,战则蜂至,败则鸟窜”,号为难治之地。孙权为荡平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其江东统治局面,于嘉禾三年(234)在新安县设新安都尉,以陈表为都尉,加强会稽与鄱阳、新安等郡之间的军事控制。陈表任都尉3年

挺进师夜袭龙游

挺进师夜袭龙游

历史 123℃ 12

1935年春天,由粟裕、刘英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地区及福建的浦城等县开展游击战争并创建游击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府。当时,蒋介石集团调集重兵进行“围剿”。浙西南地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日益加剧,整整持续了3年。直至1937年10月与国民党浙江军政当局签署和平协议,才暂告一段落。1938年春,挺进师奉命编入新四军后,开赴皖南抗日前线。1935年5月初,挺进师像把

罗田百里生态画廊探访文脉

罗田百里生态画廊探访文脉

历史 123℃ 12

正当穗状板粟之花盛开之时,由管理苦行人组织安排,天楚论坛一行人驱车至罗田县寻访王葆心、万密斋、余三胜等伟人胜迹。一车刚临罗田县大河岸镇,镇党委书记汪祥益和镇长闫俊即到车前迎接我们的到来,并为我们的寻访活动作向导。大河岸镇位于罗田县东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西南脚下,是进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罗田县板粟主产区,近代国学家王葆心和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密斋的故乡。从大河岸镇溯水而上至九资河镇,所经大河岸

存心善堂的背景

存心善堂的背景

历史 123℃ 12

存心善堂是潮汕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机构,解放前汕头五大善堂之一。 2003年7月1日经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批准,为汕头市慈善总会分支机构,全称为“汕头慈善总会存心善堂福利会”,并在汕头市乌桥北海直路购地重建新址。2003.7.1经市民政局批准成立。 2003.9.19.汕头慈善总会存心善堂福利会成立揭牌、授印仪式。 存心善堂在被强制迁出外马路原址时,与慈心善堂合并,就谱系渊源而言,慈

安康旬河

安康旬河

历史 123℃ 12

旬河,长江支流汉江的左岸支流,一作洵河,古称旬水,位于陕西省商洛市西南部和安康市东北部,源出西安市长安区西南角麦秸磊东南侧的甘沟脑,上源称沙沟河;西南流经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在县城东南面注入汉江。旬河是汉江上游长度仅次于任河的一条大支流[1] ,全长218公里,集水面积630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9‰,年均径流20.67亿立方米,年际差最大可达5:1,月际差达9.5:1,最大流量1972年向

花溪名人轶事——朱德在花溪

花溪名人轶事——朱德在花溪

历史 123℃ 12

东风送暖百花开,流水悠悠曲折回。公社公园新建好,长征战士赋归来。这诗是开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来花溪视察后所赋。全诗淳厚质朴,琅琅上口,发自心田,描写了花溪美景、歌颂了花溪变化后,笔锋一转,画龙点睛般吟出“长征战士赋归来”,赋予了厚重深刻的历史感,自然也点明了他这次是重来贵阳花溪。真正是感叹无限,回味无穷。长征时期,朱德是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1935年4月8日至9日,朱毛领导的红军军委纵队和一军团主力

豹龙寺传奇

豹龙寺传奇

历史 123℃ 12

豹龙寺传奇话说这石桥铺河畔右侧的上面,有一座悬崖叫百丈崖,崖上有一座山峰叫古楼峰。话说有一天,东海龙王乔装打扮,偷闲来到古楼峰,被太上老君瞧见,怕它侵害民间,马上派青天豹下凡收拾。哪知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搅得下界沙尘弥漫,飞砂走石,大地上的百姓叫苦连天。忽然,天庭震怒,乌云滚滚,狂风大作,晴天一声霹雷,顷刻间大雨滂沱,一道闪电将这龙豹拦腰斩断。随即变成了一座耸入云霄的巨石,远远望去,那龙身紧缠着

扬州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扬州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历史 123℃ 12

1997年,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被命名为首批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3月5日,在周总理百年诞辰之际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底,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位于宝应县城水巷口3号,原为周恩来外祖父陈沅的身世宅第。整个建筑为明清风格,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有房屋十八间。读书处大门朝北,北楼古朴庄重,门楣上方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恩来亲笔题写的

长安区历史人文

长安区历史人文

历史 123℃ 12

历史沿革长安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原始社会先民就在这里繁 衍生息。西周文王、武王在这里建立沣京、镐京,形成中华文明 的新起点。秦、西汉、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在长达千 余年的历史中,长安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世界展 示着自己的风采,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以其辉煌的历史闻名于世。长安,秦时为一乡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 七年(公元前200年

扬州汉陵苑

扬州汉陵苑

历史 123℃ 12

扬州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1992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一处扬州人文景观。她地处古邗沟的源头、汉广陵古城的南城垣、相别桥东侧的神居山之上;东临铁佛寺,南望笔架山,西接汉唐古城、平山堂,北近雷塘隋炀帝陵和阮元墓,现址占地3.3万平方米,为国家AAA级景区。汉陵苑是瘦西湖蜀岗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更是名胜区内的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苑内地形起伏,林木葱郁,仿汉建筑古朴雄浑,是一处融文物

扬州博物馆

扬州博物馆

历史 123℃ 12

扬州博物馆,现称扬州双博馆,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测,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双博馆的建筑外型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交融合一的设计理念。建筑博馆总占地面积50730M2,建筑面积22146.99M2,陈展面积10000M2。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曾是我国水陆交通

典籍中的故乡(一)

典籍中的故乡(一)

历史 123℃ 12

典籍中的故乡(一)故乡罗田,常在文字中看到种种记述。每有涉及,不胜欣喜。追溯故乡遥远的历史,了解历史烟尘中祖先的行迹,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曾读县志,知道记述罗田历史从南北朝时期的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六月初十开始。因为这一年有史料记载,故乡开始设置县治,县名为罗田,隶属于义城郡管辖,县治地点就设在今天的石桥铺魁山脚下。600多年后,那地方到今天依然保留着“旧县畈”的地名。为什么以罗田为县名

民间风俗

民间风俗

历史 123℃ 12

民间风俗早期生活在赤水河两岸的人们,为了解决出行问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赤水河畔盛产的楠竹为交通工具,楠竹粗细均匀且载重量大,人们在赤水河上脚踩楠竹,如履平地,这就是独竹漂的来源,独竹漂也叫独竹舟。这种从劳动生活中锻炼出来,经过上千年的继承发展的原生态活动,在现代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独竹漂的漂手们赤脚站在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长约8米以上的笔直楠竹上,手上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