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荆州之荆州古城
今天我带大家走进荆州古城,提起荆州,人们就会想起那句“刘备大意失荆州”,句中的荆州便是如今的荆州。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晋定治江陵,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汉末三国时期,荆州成为了战略要地,从而开启了关于荆州争夺,这就是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还有刘备大意失荆州典故的由来。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今天我带大家走进荆州古城,提起荆州,人们就会想起那句“刘备大意失荆州”,句中的荆州便是如今的荆州。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晋定治江陵,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汉末三国时期,荆州成为了战略要地,从而开启了关于荆州争夺,这就是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还有刘备大意失荆州典故的由来。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金寨县解放前隶属于河南商城县,1932年底,笫四次反围剿后,国民党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划出土地,设立立煌县。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全境,更名为金寨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境内组建了11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兴起;1929年,先后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又名“商城起义”)和六霍起义,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八月桂花遍地开》
“赊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当地人常用这句顺口溜形容春秋楼之高。春秋楼为社旗山陕会馆主院最后一进建筑,其内供奉关羽夜读《春秋》神像,因之而名。据馆藏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创建春秋楼碑记》记载,其楼乃山陕商贾募资创立今会馆时首建,是时为建此楼,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首事诸君……各输其诚,各展所长,或识优而审其向背;或奖善而劝其募化;或效奔走,取材于楚,泛江河而来宛郡;或周知
全国会馆之最煌壮据有关资在全国现存80余座会馆类古建筑群中,社旗山陕会馆以其建筑规模最为宏伟、保存最为完好、建筑装饰工艺最为精湛,商业文化内涵最为丰富,而于 1988年元月,首家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尔后相继被批准为国保单位的四川自贡西秦会馆与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其占地面积均各为 3000余平方米,而社旗山陕会馆的占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即达6000余平方米,远远高出
社旗山陕会馆座北向南,占地面积约7750平方米,地面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白石板铺砌,现存殿、堂、楼、阁及各种建筑130余间。主体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悬鉴楼、大拜殿、春秋楼四部分组成,自南向北呈现中轴线式分布。前为琉璃照壁、铁旗杆 、东西辕门和东西马厩;其后为悬鉴楼、钟鼓楼、东西廊房;再后为大拜殿、药王殿、马王殿;最后为春秋楼。布局严整,庄严肃穆。除后部“春秋楼”被毁外,其余保存尚好,是河南省古建筑中一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40′36″~111°40′39″、北纬22°11′16″~ 22°42′26″。东西长102.719公里,南北宽57.656公里。全市总面积3101.7平方公里,西距广西容县县城120公里,南距茂名市100公里,东距省会377公里,北
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在此地狩猎农耕,在春秋时期名为“氾”,后来在历史的浪潮中襄城县经历了“襄城郡”、“相城”等一系列变化,在1949年7月,隶属为河南省许昌行政区。1986年2月,化为平顶山市辖县,1997年8月又划归为许昌市来进行管理。襄城县隶属于许昌市,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源,位于北纬33度51分04秒,东经113度28分54秒之间,全县共有9个镇(城关镇、颖桥回族
武昌区地处武汉市城区东南部,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北至余家头罗家港与青山区毗邻;东、南与洪山区洪山乡、青菱乡交错接壤,西临长江。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武昌市、武昌府存在,后与汉口、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现与汉口、汉阳并称武汉三镇。武昌始建于1780年前的三国时期,具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是湖北省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重要组成部分,为大武汉的科教文化中心;是楚辞浪漫、黄鹤
我是来自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的一名学生,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她的每一寸土地,我更爱她带给我的每一个回忆。 定州市是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省直管市,行政区划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中山古都,河北名城。历史悠久,拥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底蕴深厚,是河北省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地处于北纬38°14',东经114°48’至115°15‘之间,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
永昌自然矿藏丰富。全县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矿产地9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中小型矿床难以定数。除包括镍在内的铁、铜、锰、锌、铝、铅、钨、铀、锑等金属矿藏外,非金属矿产有花岗石、大理石、陶土、膨润土、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硅石、水晶石、冰洲石、王髓玛瑙等。储量丰富,潜力无限,亟待投资开发。其中煤炭、花岗石储量尤为丰富,产量居甘肃省前列。 丰富的水电资源是永昌县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有
第一庙会何处寻?古城淮阳二月会(“二月会” 太昊陵庙会的俗称)。说过了秀丽的龙湖风景,古老的历史,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这个第一庙会吧!寻根问祖去哪里?淮阳天下太昊陵。太昊陵是人祖伏羲圣眠之地,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民间尊之为“人祖爷”。为了纪念中华始祖,曾有不少皇帝亲临陵庙祭祀或遣官致祭。至于民间祭祀,更是代代相传,历久不衰。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来自海内外的谒祖朝圣者日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之众
商丘城西南三里,有一座十来丈高的土台,人们都叫它“阏伯台”,台上有一座庙,人们叫它“火神庙”。说起阏伯台和火神庙来,倒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古时候,人们都吃生食,后来由于打雷闪电和刮风等自然原因,形成天然火,把树籽和来不及逃走的野兽等物烧熟了。人们拣了吃,发现熟食比生食好吃得多,于是慢慢学会把食物放到火上烤烤吃。那时候没有现成的取火工具,人们一见打雷触电森林起火,就如获至宝,千方百计想办法保存火种。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南依武威市凉州区,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总面积16016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04年)。民勤,春秋时属秦和西戎,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三国时被马超、韩遂占据,亦称关西。28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西汉武帝时,在县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是全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县域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大河流葫芦河由四大支流清水河、南小河、显清河、西小河等河流汇成,自北而南,纵贯秦安中部。县境内海拔1120米—2020米。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
新乐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人类始祖伏羲生于甘肃天水、长于河北新市(新乐)、殁于河南睢阳。现市区北2公里有历史文化遗迹伏羲台。据史书记载,新乐上古为冀州之城,周朝建鲜虞国,春秋置中山国,战国属魏,秦属巨鹿郡,汉时设新市县,属中山国。隋开皇十六年改为新乐县,建国前归属关系几经变迁,建国后属石家庄专区。唐朝武则天在此处逃生,后命名为长寿村,经过发展分为东长寿和西长寿,后来又成为长寿镇,1992年
沙河市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东与南和县交界,北与邢台市、邢台县为邻,南与永年、武安两县毗连。面积982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褡裢,距省会石家庄140公里。据《沙河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龙冈县(今邢台县)南境置沙河县,以境内有沙河横流而得名(《元和郡县志》称“以沙河在县南五里,因以为名”)。县境,春秋时先为邢国,邢灭属卫,后为晋国地。战国时期为赵国辖域。秦代为信都县域,属邯郸郡
靖远,中国西北部一个文明古老的县份,黄河上游一方生机蓬勃的土地。她处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位居甘肃省中部,山环水绕,地域辽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被誉为“陇上名邑”、“黄河明珠”。靖远县共有18个乡镇乌兰镇、东湾镇、北湾镇、刘川乡、糜滩乡、平堡乡、若笠乡、三滩乡、大芦乡、高
历史传说]寻史溯源,宁晋历史上有“凤凰城”之说。相传公元前二十五世纪,在宁晋古大陆泽之滨有一棵高千丈的桑树,叶红椹紫,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凤凰吃到成熟的果实后,引颈高歌,声音悠远,招得百鸟前去朝拜。看到如此情景,黄帝后代少昊就在这棵桑树下居住下来,发展生产,后称“穷桑帝”。凤凰飞走后,人们依照凤凰伏卧的形状,修建了一座城邑,取名凤凰城。即宁晋城的根基。据说,县城南关是凤头,街南口有对圆口井,是凤凰
杨宣碑 杨宣碑原在隆尧县西河村,1980年移置于隆尧县文物保管所内。该碑刻立于北魏延昌元年(512年),是邢台地区现存历史最为久远、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的古碑,属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该碑又称“西河魏碑”,通高2.47米,宽0.87米,厚0.23米,青石质碑首有浮雕缠尾双蟠螭,。时至今日,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除碑额文字外,碑文大部分已漫漶模糊,不可句读,其碑额为“魏故宁远将军广乐太守柏仁
隆尧县是远古人类重要活动区域之一,经考古发现,在尧山附近的汦河两岸有仰韶文化(后冈类型)遗存三处(西山南遗址、西侯南遗址、北村东遗址),距今6000多年。北小霍村南一公里处曾出土石器、陶器,经鉴定属龙山文化。1954年在丘底村南发现的地下夯土墙、石凿以及在双碑一带出土的绳文陶鬲等,均系这一时期的遗存。公元前2000年相当于父系氏的公社时期,传说中的黄帝后裔氏族部落三大领袖尧、舜、禹曾在这一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