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是全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县域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大河流葫芦河由四大支流清水河、南小河、显清河、西小河等河流汇成,自北而南,纵贯秦安中部。县境内海拔1120米—2020米。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县辖5镇12乡,428个村委会,6个社区,总人口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4万人。总面积160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84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17万亩,人均1.73亩。2011年以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秦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等重大历史机遇,以跨越式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和科技为支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深入实施“11132”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县域工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公路通行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经省市评估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99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2098万元、89201万元和138692万元,人均生产总值6770元。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中国果业发展百强优质示范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国劳务输转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文明县”称号。
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秦安古称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已发
现仰韶、
秦安县风光(20张)
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商贸流通繁荣,群众商品意识浓厚。秦安自古为商埠重镇,民间商贸
活动十分活
跃。小商品市场已成为陇东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并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城乡市场流通网络。[1]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秦安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埠重镇。
气候条件优越,果椒质优量多。秦安日照充足,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于瓜果生长,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椒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底全县果椒园面积达83.8万亩,果椒总收入11.25亿元。秦安蜜桃“北京七号”荣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中国花椒之乡。[2]
人力资源充裕,劳务产业蓬勃发展。秦安是人口大县,人均占有耕地少,劳务经济成为农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秦安人靠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精神,成功打造了“大地湾建筑工”、“羲皇保安员”、“秦安名厨师”、“成纪服务员”、“娲乡家政妹”等劳务品牌。2010年输转劳动力10.68万人,劳务收入9.33亿元。
今日的秦安,是文明的摇篮,开放的窗口,投资的沃土,旅游的胜地。这里商机无限,潜力巨大;这里政策优惠,环境宽松。勤劳智慧、朴实诚信、热情好客的秦安人民真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寻根问祖,观光旅游,殷切期待有识之士参与建设,共谋发展。
秦安夜景(10张)
秦安夜景
秦安县辖5个镇、12个乡:兴国镇、莲花镇、
shadow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西川镇、
陇城镇、郭嘉镇、刘坪乡、五营乡、中山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千户乡、王窑乡、云山乡、王尹乡、兴丰乡。共有6个社区、428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