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6年新民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2016年新民市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2月23日在新民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 邢鹏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新民发展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也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面对新常态下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市政府在沈阳市委、市政府和新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围绕建设沈阳西部中心副城、实力雄厚产业新城、幸福宜居生态绿城“三大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统筹城乡、文明提升“三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8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3亿元,负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亿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8亿元,负增长6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35元,增长7.6%。一年来,市政府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立足转型抓升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农业生产虽遇旱灾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20.58亿斤;新建国家级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30个,新增设施农业1.3万亩,达到56.8万亩。小梁山西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审核。全市三品认证面积达272.7万亩。新建兴隆堡庆利等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全年植树造林8.1万亩,栽植寒富苹果1.3万亩。开展大红旗镇红中村等12个河道标准化治理工程,农建清淤土方510万立方米。新注册家庭农场110家,累计达21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98家,累计达1500家。恒丰源、成达等农事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泛华集团大民屯产城一体化项目、庆丰包子东北食材原料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农产品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8.9%;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全力扶持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双进双解”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400余个,全力推进新星实业、东新药业等23家企业42个高科技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成立包印、造纸产业联盟,成功举办2015东北地区塑料产业峰会暨中国再生塑料技术创新战略东北三省协同发展大会,包印、医药、灯饰灯具、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持续提档升级。东北汽车配件总部基地、万景物流、豪康第四方物流项目竣工营业,农机商贸城汽车4S店、家乐福商业综合体项目主体完工。成功举办春、秋两季房·车惠民联展。新民文化博览园被评为“辽宁十佳人文景观”。成功举办第十四届荷花节、兴隆温泉旅游节、油菜花节、寒富苹果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业收入1.5亿元。荣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市和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市荣誉称号。(二)立足改革抓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完成新型城镇化方案编制工作,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沈阳经济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推进,按照“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推进区域性土地流转机制、投融资体制、审批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创新,被评为“2015年全国十大改革案例”。完成经济开发区与胡台新城机构整合。完成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整合。创新投融资改革,按照PPP模式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创新建管分离模式,成立城管委、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网格化管理。完成高台子镇等6个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新流转土地15万亩。承载空间持续优化。胡台新城开展振兴五街等2条道路新建工程,补植各类乔灌木2万余株,种植花卉3万余株;经济开发区完成中央大道、世纪大街雨污分流工程,完成东营北三路等3条街路改建、绿化、亮化工程;兴隆温泉城开展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20万平方米花木景观带建设,完成修家窑排干7.7公里清淤工程;罗家房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金五台子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举办面向浙商、闽商招商推介活动,洽谈推进项目110个。全市3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129个,完成投资284亿元,同比增长5.3%。17个沈阳市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完成投资63亿元。卓达蒲河绿色建筑产业园、吉林梓耕彩印包装等项目签约落户,世界温泉乐园、修正保健品等项目开工建设,福来豆制品二期豆芽生产线、德宝食品等项目竣工运行,重大项目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三)立足提升抓环境,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城乡建设亮点纷呈。对民族街、工人街等20条街路实施改扩建工程,安装路灯841盏;完成铁北市场群排水工程,铺设雨、污管线15860延米,开展工人街公铁立交桥浇筑工作,完成南环西路新建工程,东营北三路跨河桥竣工通车。完成101国道、沈阜开发大道改扩建工程,代表沈阳市满分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完成十大线、沈环线、谢高线大中修工程,实施“一事一议”村内道路财政奖补改造107公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城区西出口、东出口改造工程,补植乔木1800余棵、新植灌木6.1万株、新铺草坪3300平方米。开展暖房工程40万平方米,改造楼房119栋、受益群众5702户;维修改造老旧小区36万平方米。市民广场建成使用,完成新华广场、湖滨公园升级改造。在辽河大街等重点街路设置“流动垃圾车”,建立农村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开展兴隆堡、大民屯宜居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完成方巾牛等18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完成大民屯等1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蓝天行动”,拆除小型燃煤锅炉34座。城乡管理日趋规范。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3万平方米;取缔违规街路市场12处;清理露天烧烤282处;清理违规经营1.9万处。开展“三线五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完成文化艺术中心、2015年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征迁工作。依法取缔黑车32台,查处校、客车超员23台次。(四)立足福祉抓民生,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民生保障有效落实。全年城镇实名制就业560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511人,扶持创业带头人83人,改建创业孵化基地1个,进驻企业5户,带动就业112人。保险扩面扎实推进,为5077名农村退伍军人办理养老保险,完成低保提标工作,健全基本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开展产业扶贫项目22个,完成4000名群众脱贫任务。开展八家子棚户区1293户居民回迁工作。完成111户居民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完成国营林场危房改造主体工程;全市新农合参合率99.5%。政府承诺的10件实事全部办结。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创建教育强市工作圆满完成。市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中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居民健康卡、卫生信息化、智慧医疗项目稳步推进。举办全民读书月、新民市首届社区文化节等丰富多彩文体活动20余场;全年放映电影5814场。组织科技培训班220期,带动农民800名。完成东南社区等20个社区办公用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第九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高质量完成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强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启动“智慧公安”项目建设,全年破获刑事案件772起,打击处理各类犯罪嫌疑人552名,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7%。积极推进“三证合一,一证一码”工作,全年登记658户次;开展输油气管线、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专项检查。深入开展“信访销号工程”活动,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74件次。(五)立足高效抓作风,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更加规范。网上公开政府信息3900余条,公开财政预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500余条。政务服务中心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3万件,办结率100%,投诉率为零,群众、企业满意率100%。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组建。96123市民热线受理群众诉求2184件,民生热线实现全域运营,受理群众诉求3762件。工作作风持续转变。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承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53件,办结率96.2%,满意率100%。完成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碧水工程”等专项审计工作。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整治和“青山工程”违法违纪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提升。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在发展当地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宗教、外事、法制、物价、档案、地震、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国税、地税等驻新单位为新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我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下降幅度较大,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受“三期叠加”等宏观环境影响,全市传统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较短,新兴产业规模不强,服务业滞后等发展短板集中显现。二是受总体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企业效益下滑;受“营改增”扩面、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三是我们按照“三严三实”精神,主动转变发展理念,严格做实各项经济指标,相应降低了指标增幅。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但全市经济结构、财税结构更加科学,税收占比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4.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和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态势没有改变。随着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五年来,市政府班子与全市人民戮力同心、奋勇拼搏,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谱写了社会发展新篇章。这五年,是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的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10年的1.74倍、2.15倍,年均增长11.7%、16.5%。这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全市三次产业比实现13:65:22,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包印、医药、灯饰灯具三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百亿,温泉体验、旅游休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异军突起,全市多点支撑、互补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这五年,是重点区域迅速崛起的五年。新民新城、胡台新城、兴隆温泉城、大民屯新市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前当堡、罗家房、周坨子等乡镇加速崛起,全市“一核两翼多点”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站前大街、南环西路等街路建成通车,清真寺路等36条街路拓宽改造,大剧院广场、湖滨公园、新华广场提档升级。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242公里,新建吉康等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前当堡等16座污水处理设施,实施辽河、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城乡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楼更高了、环境更美了。这五年,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养老、医疗保障覆盖率稳步提升,教育均等化进一步落实,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社会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心系新民发展的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奋斗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新民发展的各界人士、人民团体、驻新单位、驻新部队广大官兵、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环境仍需改善。二是项目特别是具有牵动力的重大项目依然不多,项目储备、项目建设仍需加强。三是城乡建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改进,城乡环境仍需提升。四是民生工程有待进一步推进,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需解决。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干部担当精神、奉献意识仍需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也是我市建设沈阳西部中心副城、实力雄厚产业新城、幸福宜居生态绿城“三大目标”的关键期。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十三五”面临的发展压力,更要有决心和信心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决心和信心来自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沈阳建设国家级创新改革试验区、新民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等重大机遇,来自于全市愈加突出的区位优势、要素优势、产业优势,来自于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政通人和、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更来自于全市人民盼发展、谋发展的奋斗激情。只要我们集聚发展正能量、保持发展精气神、脚踏实地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四个着力”要求,切实围绕“四个驱动”,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工业强市、统筹城乡、文明提升”三大战略,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辽宁省休闲旅游示范区、沈阳西部工业强市。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按照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以深化改革、加快创新为统领,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依法行政为保障,强化政策引导、投资助力、消费支撑作用,强力推进“四大提升工程”,实现全市“十三五”高起点开局。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强化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以沈阳建设国家级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之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产业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技术创新平台,完善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推动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政务服务体制改革。科学减少前置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政务服务平台。健全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全面规范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程序,划定权力边界、责任边界、服务边界,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最大作用。探索经济体制改革。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鼓励民营资本按照PPP模式更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扎实开展公主屯等16个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建立市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中心,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积极稳妥推进村级股份制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试点工作。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科学规划城乡新型城镇化布局,开展开发区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等工作,推进工业向重点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城区棚户区、城中村、城边村改造步伐,加快铁北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依托京沈客专、高速公路、机场、市场等优势,建设东北农机农资农产品集散中心。丰富胡台新城、兴隆温泉城、大民屯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业态,完备新城功能、提升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加快罗家房、周坨子、柳河沟、公主屯等中心镇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镇集中,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二)强化项目带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抓好现有企业运行。坚持“因企施策、重点扶持”,全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多元融资、并购重组、市场开拓等方面问题。充分利用好产业发展基金,对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企业给予扶持,促进玖龙纸业、盼盼食品等产业龙头企业提质增效、稳健运行。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以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做好用地、资金、电力等要素保障工作,推进玖龙纸业二期、包印二期产业园、罗家房老年文化城等项目按进度建设,确保新上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3000万以上开复工项目不少于100个。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积极开展专业招商、定点招商和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抓好重点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经济开发区、新北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大民屯、周坨子现代农业示范区,罗家房、金五台子等园区功能定位,完善园区功能,切实提升重点园区项目承载力和经济贡献率。(三)强化转型升级,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农业“达标”升级。全力推进沈西现代农业示范区、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以新农、梁山、周坨子为重点,打造全市寒富苹果产业带,全年栽植不少于3万亩;以304国道兴隆堡到大喇嘛沿线为重点,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信息化服务,全力争创国家级示范区。推进新民酸菜、新民血肠、大民屯白菜争创国家地理标志,规划建设高标准酸菜产业园,新创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和著名商标20个以上。积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事龙头企业,与泛华集团合作,建设大民屯农产品集散中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新增家庭农场100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浑蒲灌区改造工程,完成柳河等9处河道险工治理工程,完成前当堡大古城子等16个村屯河道标准化治理工程。完成高台子、新农5个村群众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工业“提质”升级。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做精做强包印、医药、灯饰灯具、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以新开工重点项目为牵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配套、汽车零部件加工、塑料包装、花灯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展产学研用对接活动,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检验检测、公共研发和电子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提升工业科技水平。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加快铁北农机商贸城、家乐福商业综合体、世界温泉乐园、豪康第四方物流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分立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以温泉游、乡村游为重点,完善文化博览园、仙子湖等景区设施,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优势品牌知名度,打造沈阳西部休闲旅游胜地。举办温泉花灯节、寒富苹果采摘节等“十节”,举办全国农机博览会、包印塑料产业峰会。办好房交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抓好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信息“引领”升级。全面加快智慧新民项目建设,开展智慧教育、智慧公安二期工程,启动智慧政务、智慧城管项目工程,推进城市智慧化水平。以“互联网+”为重点,加快信息化与各产业融合进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围绕产品研发、生产工艺、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等环节开展信息化应用创新,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商品交易,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信息化服务。推动信息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启动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大力引进知名电商企业进驻,加快推进金融、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加快开发涉农信息资源,发展推动农产品、土特产品网上销售,加强农民合作社、农事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水平。(四)强化城乡统筹,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统筹城乡建设。做好东环街、南环东路、迎宾南街、新区南路、长青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完成工人街公铁立交桥续建工程;完成南郊和铁北排水泵站建设工程,争创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启动殡仪馆搬迁新建工程。实施沈彰线、叶苗线县级路提升省级路工程,开展沈环线北出口一级路改造工程,实施彰北大桥建设工程;开展金梁线等县乡公路新建改建工程。继续实施暖房工程,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完善兴隆堡镇、大民屯镇宜居示范镇建设工程,做好兴隆镇周家等20个宜居示范村建设,开展村内道路及边沟改造200公里,完成农厕改造3000座。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城乡建设秩序、交通秩序、商贸秩序、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对违法建筑“零容忍”,发现一起,从严查处曝光一起。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建立物业公司准入、退出机制,加大弃管小区改造力度,提升居民小区管理水平。规范公交车和出租车营运秩序,严厉打击“黑出租”。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实施“青山工程”,全年植树8万亩,加快自然生态恢复工程。深入开展“碧水工程”,做好城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巩固辽河、蒲河等综合治理成果。加快推进“蓝天工程”,做好锅炉房拆小并大工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力改善空气质量。推进“净土工程”,启动垃圾焚烧项目,改造公主屯垃圾处理厂,建设前当堡等7个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推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五)强化民生改善,实现群众福祉新提升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建立新创空间,推进东新药业孵化基地、宽悦建材等创业产业园建设,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举办创业讲堂,方便创业者学习成功典型、学习专业技术;搭建创业平台,全面激发百姓创业热情。做好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不断完善救助体系,保障弱势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完成全市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建立多元化扶贫体系,通过产业引导、科技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精准扶贫,尽快实现贫困群众精准脱贫。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启动实施教育现代化工作。新建17所城乡幼儿园,开展城南小学、教师进修学校、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启动城区八小、胡台中学、大民屯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市医院、中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中医院、康复医院迁建工作,继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全面推进大文化建设,大力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三农文化、闯关东文化,说唱新民故事、传播新民声音、打造新民品牌,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作,全年开展文化惠民艺术下乡演出100场,改善群众文体设施,更新农村健身器材、改造乡镇体育指导站。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新民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安全生产和交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从源头做起,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保证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加大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力度,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六)强化自身建设,营造政务服务新形象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治市,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建设服务政府。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96123等服务平台作用,面对百姓关注的问题,要案无积卷,事不过夜;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时不我待,夙夜在公。建设务实政府。提升政府执行力,既管好当前,多办近期见效的好事、实事;又着眼长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难事。要勇于担当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确保每项工作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建设廉洁政府。建立切实可行管理体制、明晰管理层级,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做“三严三实”践行者,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各位代表,新挑战蕴含新机遇,新征程更需新作为。面对“十三五”崇高使命,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展望“十三五”美好未来,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奋勇拼搏,为新民明天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而努力奋斗!
标签: 辽宁省 新民市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