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年桐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7年12月16日在桐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陆应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中共桐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砥砺前行,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如期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致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战新产业集聚发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两大首位度产业规划编制出台,产业集聚发展路径更加明晰。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呈两位数快速增长。盛运重工智能输送机、晨讯智能机器人、鑫美芝液晶显示屏模组、汇通汽车部件二期、东勤电子、卓良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沃特玛新能源、华威智能家居、盛运环保垃圾处理设备、美祥动车组空气弹簧系统等项目进展顺利。
央企合作深入推进。中交建、中车、中核集团等17家央企与我市签订合作项目19个,协议金额189亿元,到资32亿元。中建材投资10亿元新上高效单晶电池片及双玻组件项目,国网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中青旅投资5.8亿元控股鸿润集团,盛运重工与中钢冶金合作项目扎实推进,黄梅酒业与北京红星酒厂合作项目正式投产。
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增规上企业52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达70%以上。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塑料包装机械展销会、装饰材料展销会、中日羽绒行业交流恳谈会成功举办,盛运集团获省制造百强企业称号,微威胶件新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科自动化粮食烘干机获省级工业精品称号,苏博伦公司新上华服产业智能化流水线。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度拓展,实施示范项目19个,建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品牌粮食生产等一批三产融合示范点(片)。发展专用品牌粮食10万亩,新增商品蔬菜基地1000亩,“青草香”大米荣获首批“中国好粮油”产品和国际粮油产品博览会金奖。我市成功争创茶产业有机肥替代化肥全国示范县(市)、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省级示范社1家,兴农油茶、荣农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壮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老梅村成为安庆唯一中国“淘宝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范岗桂花节、新渡火龙果文化节、嬉子湖捕鱼节、唐湾系列民俗活动成功举办,花间塘乡村旅游风情区一期建成开园,富美达农林科技产业园、马鞍寨现代林业生态园建设扎实推进。
二、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化,“3+2”清单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多证合一”正式启动,“双随机,一公开”全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启动,双港镇龙山村率先成功试点,林业“三变”被省林业厅重点推介。经开区干部体制机制改革顺利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破题开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利用“五证合一”部门共享信息更新名录库、科协深化改革等工作成为全国试点。
创新创业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与中科院、中科大、江南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院所通力合作,新建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桐城创新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7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家高分子材料质检中心通过CNAS认证,青桐众创空间、海峡科技孵化器、农民工创业园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桐城高级技工学校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
金融创新亮点纷呈。财政金融扶持企业成效明显,“1+3+8”政策兑现奖补资金1.54亿元,累计为企业提供“税融通”贷款3亿元、政银担贷款8.2亿元、过桥金额7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4.6亿元,比年初增加37亿元。投融资方式不断创新,市政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5亿元,经开区创立私募股权基金10亿元。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持续发力,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1家;金田高新材料进入上市辅导期;直接融资额13.14亿元;城投12亿元二期债成功获批。
招商合作成果丰硕。成功举办上海、北京、深圳投资环境说明会、杰出乡友恳谈会,集中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98.7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招商成果不断扩大,预计全年到位市外资金75亿元。项目落地建设进程加快,开展项目集中开工三批次,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93.2亿元。
三、着力统筹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城市功能明显提升。《桐城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编制完成。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34项,完成投资65.1亿元,“三街一巷”保护与修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及城市绿化、市民广场改造等工程启动实施,荣康医院迁建、二中人防综合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市八中迁建工程全面完工,三水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城区新铺设供水管网24.4公里,新建天然气管线25公里,完成人行道硬化和背街小巷改造6000多平方米。全面完成棚户区三年改造计划,改造棚户区10846套、老旧小区1797户。完成房屋征收3500户、70多万平方米。试行城管“大联勤”执法机制,拆除违法建设7600多平方米。成功争创全省文明示范县(市)、省级园林城市。
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合安高铁、G206改(扩)建、S465罗湖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面动工,S231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完成,引江济淮桐城段沿线征迁工作有力推进。市客运综合枢纽站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完成铁路平改立26处。三年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263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我市成为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
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基本完成青草镇等6个镇区、19个中心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再获全省先进。双港软包装小镇成功入围首批省级特色小镇(试验),孔城镇入选第四批省千年古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启动建设,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农村“三大革命”全面展开,陈年垃圾集中清理基本完成,39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809户农村改厕试点顺利实施。
四、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有力推进,市本级投入资金1.01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到村项目154个、到户项目61994个,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6亿元,任务完成率、贫困户获贷率全省领先。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省级绩效评价第一名。“351”“180”政策补偿贫困人口医疗费用9154.59万元。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贫困户危房改造2143户,解决5814名贫困人口安全饮用水问题。有望实现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14199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32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6527人,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65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49个。社会保障持续加强,顺利完成城乡低保并轨,农村五保户分散和集中供养生活补助年标准分别提高到3900元、4800元。农产品食品安全快检室实现全覆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项目进展顺利。
生态保护持续发力。“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淘汰燃煤锅炉59台,加油站油气改造17家,实施建筑工地扬尘动态化管理,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实现秸秆还田60万亩。环境监管持续加强,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39家,关闭“小散乱污”企业59家,取缔非法镀锌企业22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2件。“河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市镇村三级河长、林长体系全部建立,森林防火和抚育补贴管理工作获得省级表彰。新增耕地3200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成为全国先进。
安全生产监管有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政府购买专家服务、“五老”巡查信息员机制有效实行,镇村安全监管实现全覆盖。“百日除患铸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关闭取缔危化品经营户26家、烟花爆竹经营网点249家,注销危化生产企业2家,安庆巡查交办隐患246处全部整改。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有力,配齐“食品安全四员”480名,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全面形成。
五、突出协同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文化建设喜获丰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及推荐身边好人活动,3人入选“安徽好人”、30人获评“安庆好人”。新渡镇、金神镇荣获“全国文明镇”,范岗镇获评“全省文明镇”,城郊、三里、兴元等社区成为“全省文明社区”,建行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国税、地税等10个单位成为“全省文明单位”。文艺创作成果丰硕,《青山鉴》作为安徽省黄梅戏唯一参演剧目,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方苞全集》、《桐城六尺巷》、《桐城记忆》正式出版。微电影《映山红》、《天使与毒蝎》成功拍摄,《萤儿飞》荣获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节好作品奖。六尺巷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孔城老街成为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强化,基础教育常态化管理切实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望溪职校更名升格为江淮工业学校。医共体试点全面展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三所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评审。全面二孩政策有序推进,我市荣获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数字档案馆、图书馆建设稳步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我市成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价格认证工作获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公安、民政、审计、司法、老龄等工作获得全省先进,供销、气象、地震、供电、广播电视、邮政、通信、保险、图书发行、烟草管理、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文联、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基层治理成效明显。社区治理与服务不断创新,设立翻身、碧桂园居委会,改设王墩居委会。平安桐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社会监控资源有效整合,情指一体化机制有序运行。市综治中心如期建成,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全面推广,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10件。“信访责任年”活动扎实推进,信访积案“1+3”独立调查化解机制有效实施,三级交办积案化解率100%。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金融环境整治常态机制建立完善。
六、聚焦效能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强化政治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持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扎实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先后30余次以政府全体会议、政府常务会、理论学习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执纪问责力度,政纪处分25人。
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合法性审查制,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 181件、政协委员提案182件,办复率100%;办理市长信箱、市长热线670余件,办复率100%。
资产管理更加有效。深化政府预算体制改革,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强化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政府性投资审计,核减政府性工程投资1.5亿元。开展村级财务大检查和扶贫专项资金全程跟踪审计,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出台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文件11个,公开招聘国有企业负责人3名,国资监管得到加强。投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2243万元,村级收入稳定增长。
政务服务优化提升。开通基建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全程代理重大项目审批20余件。实行国、地税合作办税机制,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政务微博、微信开通运行,政务信息工作经验全省交流。安徽政务服务网桐城分厅正式开通,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稳步推进,督查考评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经济总量仍然不大,与发展先进县(市)的差距依然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转型任务依然艰巨;受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较为困难;社会民生领域短板较为突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压力持续增大;少数干部担当不够、作风不实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扎实做好2018年工作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安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揽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更加注重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振兴实体经济为主导,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坚持规划引领,扎实实施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两大首位度产业规划。加速推进金田薄膜新材料、国统新型建材、晨讯智能机器人、华威智能家居、中建材硅基新材料、沃特玛新能源汽车等6个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建设,力争形成实际产能。开工建设桐城抽水蓄能电站,争取稳定同位素产业基地、通用机场和直升机大件总装等项目早日落户。力争新增战略性新兴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坚持分类指导,滚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持续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计划,加快盛运、金田等总部经济发展,三年内打造百亿企业2家以上。加快“两化融合”,推进金田、百世佳、意茜瑞等智能化改造,积极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继续推进与央企合作,力争合作企业达到20家以上,到位资金达到50亿元,打造全国知名央企合作示范基地。
实施服务业提速工程。积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力争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着力引进知名商贸流通企业,新增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1-2家。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态,推进仁爱老年养护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品牌,鼓励建立镇级电商产业园,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推动塑料粒子进口供应链项目落地,支持中青旅建设大宗羽绒原料交易市场。加快“互联网+”物流产业发展,促进京东智慧物流项目落户,规划建设高铁站区物流园、港口货运场站,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院士工作站和桐城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创新资源共享和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新建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平台5家,申请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争创省质量强市。聚焦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无间贷”业务,新增贷款3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IPO上市报会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3家、股改5家以上,实现直接融资15亿元以上。持续开展金融环境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持续开展“暖企行动”。常态化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实行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完善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积极搭建平台,针对性组团开展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专业产销对接活动。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完成“工学一体”培训1000人以上,新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培育众多“桐城工匠”。
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健全“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切实发挥驻村工作队、行业部门、社会力量帮扶作用。注重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贫困户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完善督导工作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巩固扩大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林地流转3000亩以上。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工程,促进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新渡苗山湖、双港山明、吕亭黄冲、黄甲葛湾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巩固发展牯牛背农业开发、孔城南山家庭农场、唐湾翠萍家庭农场等一批高效可持续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基地。扎实实施田间工程、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力争品牌粮食种植15万亩,新增茶叶种植3000亩以上、油茶种植4000亩以上。积极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创建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示范社1个、示范家庭农场2家。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8%以上。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开展“三品一标”、休闲农业示范点认证,着力打造桐城大米、“桐城小花”、“桐城水芹”等一批优质农产品特色品牌。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展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合理规划乡村布局。持续加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提升6个镇区、26个中心村环境整治成果,扎实推进2018年30个中心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桐城特色、生态宜居的田园新村庄。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全面开展农村“三大革命”。进一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开展鲁谼山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面完成1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7个项目区农田水利项目。
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自驾游露营基地、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各1个。着力打造嬉子湖乡村旅游集聚区、鲟鱼港口新镇旅游区、吕亭“一山两河”旅游带,推进花间塘二期、龙眠山森林康养基地、横山练水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开发欧家岭、鲁谼山等一批红色旅游基地,争取孔城老街创建4A景区。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高铁站游客集散中心。鼓励“旅游+”发展模式,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以推进全面开放为主线,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
做优做强产业平台。持续推进经济开发区双创产业园建设,建立产业招商引导基金,促进知识和智力资产开发转化应用,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以中一科技、信邦电子、中建材、沃特玛等企业为基础,引进产业链项目10个以上,打造智能包装机、智能光电、硅基新材料、汽车核心部件等四大产业基地,启动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建设。加大双新开发区包装印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招商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各产业集群镇要充分发挥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制刷制盖、安全健康防护用品等产业品牌效应,致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强镇。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家纺服装等产业设立境外生产基地,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出口质量示范区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争取在桐设立海关报关点。加大新备案登记企业帮扶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支持冠誉织造、中韩净化器等外资外贸重点企业发展,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
全力以赴招大引强。立足首位度产业,聚焦优势产业,大力招引投资总量大、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补齐、壮大、拓展现代产业链条。坚持以商招商,鼓励本土企业主动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加强对接,走以资产引资本、以产业引企业之路。创新招商模式,探索实施委托招商、购买服务招商、大数据招商,加强驻外招商、产业招商队伍建设,严格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招商引资(智)工作实效。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引进招商项目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以上。
四、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抓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多规合一”,统筹老城与新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一主一次一带一区+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新格局。坚持空间重塑、人文渗透,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加快“三街一巷”等历史建筑、文保单位修缮。有序推进龙腾、文昌、龙眠等棚户区更新改造,提升老城形象。突出智慧、生态、文化理念,加快东部新区建设。坚持产城融合,推进经济开发区提质扩容。启动高铁站区建设,开工建设城区至高铁站主干道,贯通南环路、文城路、盛唐路、居巢路,构建快速畅通城市路网。全力推动双港软包装小镇(试验)进入省级特色小镇行列,继续加大孔城十甲文旅等特色小镇培育力度,推进老城、新区、园区、特色小镇一体化发展。
加快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政府性城市重点工程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建成三水厂及桐城师专新校区、市人民医院新区主体工程,推进同安路、盛唐南路综合管廊建设。深入开展“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工程,新建、改造菜市场4个,综合治理城区水系4公里,新增绿地26公顷,城市绿化率达到34%。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力度。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大联勤”常态化执法机制,大力整治占道经营、违章搭建、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违章行为,持续美化城区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完善交通枢纽功能。稳步推进合安客专、引江济淮、岳武高速东延线、德上高速桐城段等国家、省重大工程建设,谋划建设桐城通用机场。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力度,加快G206改(扩)建、S465罗湖大桥及接线等续建工程建设,推进S231庐江至桐城段、G237桐城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全市农村路网规划编制,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15公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省级试点项目,搭建“智慧交通”管理平台,努力构建大交通格局。
五、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河道堤防违法耕种、涉河项目、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打造河长制示范河段2个。创新河湖管护模式,探索河道“承包管理”“认领制”,增设“民间河长”,拓宽群众参与河湖管护渠道。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拦网设障等违法犯罪行为,完成湖泊人工养殖围栏拆除工作。实施岸线治理项目,完成柏年河三湾河下段、挂车河双港段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全力推行“林长制”。实施增绿增效、生态保护、产业富民和道路绿色长廊建设四大工程,完成血防林造林2000亩、退化林修复6000亩、封山育林8000亩,高标准完成G206城区段绿色长廊建设和桐枞路扩绿提质工程,争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10个。推动油茶产业做大做强,争创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坚决守住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推进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落实占补平衡责任,新增耕地3000亩以上。切实加强地灾防治,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强森林防火、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建筑施工工地扬尘防治标准化管理,建成第二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力争实现PM10平均浓度降至70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平均浓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比例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充分发挥绿福股份、香杨新能源企业示范作用,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创建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示范产业园,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综合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800人以上,新建省级青年创业园1家、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1家。认真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正式启动社会救助站。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培育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市场。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2018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好以下“十件民生实事”:1.启用新八中、城区三所学校(盛唐小学、盛唐幼儿园、育才学校);2.新建城市大型停车场2个;3.新建兴尔旺、山水龙城菜市场,投入运营中一路菜市场;4.完成自然村农户旱厕改造7600户;5.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6.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6个、开工建设1071套,改造老旧小区10个;7.建成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工程;8.建成大剧院和文化活动中心主体工程;9.开工建设西山森林公园、木鱼山公园;10.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建设,实现政府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2000人以上。
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开展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工作。成立市文化发展顾问委员会,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博馆布展并对外开放。繁荣文艺创作,加快文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原创文艺精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做亮文都讲坛、严凤英戏迷俱乐部、周末大舞台等文化品牌。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争创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示范园区1个。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教育振兴工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争取启用新吕亭初中,加快建设卅铺中心小学,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大力实施县域医共体试点,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医疗。积极争创全省健康促进县(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发展。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继续做好人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着力抓好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地方志、广播电视、气象、地震、邮政、通信、烟草、供电、图书发行等各项工作。
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全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创建信用村镇。坚决把牢安全发展红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执行“红黑名单”制度,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 构建协调联动的大综治、大信访、大安全工作格局,织牢公共安全网。完善“天网工程”,提升“雪亮工程”,抓好三级综治平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全面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深入推进示范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新使命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党的意识,坚决做到政治坚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坚决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干事创业。
强化法治意识,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审计体制改革,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工程建设领域标后监管力度,完善土地、产权电子交易竞价系统。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政府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对“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要求,决不允许未经集体决策、搞个人说了算,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行使权力。
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做到勤政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制,大力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健全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行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优化办事流程,严格做到一般事项及时办、承诺事项限时办。全面掀起新一轮效能建设,强化监督问责,坚决整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责任意识,坚决做到履职担当。坚持自我加压、拉高标杆,确保各项工作在“安庆争第一、全省争先进”。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对产业发展四大工程、十件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上下联动,层层负责,一抓到底。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深入实施“四督四保”机制,确保重大项目按时推进、按期完成。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强化督查问责、过程问效,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强化廉政意识,坚决做到风清气正。坚定不移反腐倡廉,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聚焦侵犯群众利益的“微腐败”,盯紧脱贫攻坚、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政府所有组成人员,包括我个人,务必做到廉洁自律,坚持以上率下,决不在政府决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配置上搞权钱交易,决不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等市场交易活动,决不利用手中职权为个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制度成果,加大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坚决防止任何形式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共桐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开拓奋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多证合一:指证照整合改革,目的是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2017年4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2017年10月底前,在全国全面推行“多证合一”。
2.双随机,一公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中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的一种监管模式,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农村“三变”改革: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
4.四好农村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部提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5.农村“三大革命”:从2017年开始,安徽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6.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的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
7.“351”“180”政策:健康脱贫工程351政策: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综合补偿后,在县域内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超过0.3万元,在市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超过0.5万元,在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超过1万元,剩余部分合规医药费用实行政府兜底保障;健康脱贫工程180政策: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保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 。
8.河长制:是各地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地方党政领导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的一项制度创新。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9.林长制:是构建各级林长体系,形成党政领导主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森林(湿地、绿地)资源培育、保护、利用管理新机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继实施“河长制”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项制度创新。
10.“五老”巡查信息员:是我市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做法,即动员组织各村、社区老村干、老党员、老教师、老电工、老工人负责辖区内“五小”场所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即小企业、小作坊、小商店、小饭厅、小宾馆的隐患排查,促进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11.食品安全四员:指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宣传员、食品安全协管员和食品安全信息员。
12.“无间贷”业务:指符合相关银行规定条件的小微企业,在原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前向银行提出申请,经银行审查通过后,无须归还贷款本金,即可享受贷款自动续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贷款期限与实际经营周期不匹配的问题。
13.“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有效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持续优服务、稳增长、促转型,努力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面向全省企业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即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4.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便于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15.一主一次一带一区+新型农村社区:《桐城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中提出,至2030年,市域范围构建“一主一次一带一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空间格局。“一主”即中心城区;“一次”即南部新城;“一带”是沿G206、沪蓉高速城镇发展带;“一区”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吕亭、范岗、孔城等城镇共同组成的紧密联系区;“新型农村社区”即坚持城乡统筹,在广大乡村地区规划建设若干新型农村社区。
16.“红黑名单”制度: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被列入“红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在项目审批、用地审批、银行贷款和评先评优、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资格、荣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被纳入“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一律不得评先评优,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17.天网工程:指为满足社会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GIS地图、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18.雪亮工程:是以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19.“三重一大”事项:指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
20.“最多跑一次”:坚持“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探索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

标签: 安徽省 桐城市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