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高要市的由来

肇庆市高要市的由来

历史 123℃ 12

高要市,建县于汉元鼎六年(前111),县东北有高峡山。位于广东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东邻三水区,南与高明区、新兴县接壤,西连云浮、德庆,北接广宁、四会县。西江黄金水道、三茂铁路、国道324线以及广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要市东西最宽67公里,南北最长74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约占30%,山

唐桑园窑址

唐桑园窑址

历史 123℃ 12

唐桑园窑址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桥北村桑园(三园)堡西50米。唐桑园砖瓦和青陶艺术建筑构件窑址(简称桑园窑址)。桑园窑烧制历史史料无载,1982年春,当地村民取土时发现,据出土文物形制,尺寸及致理和窑址的较大规模等显示出为当时唐代官窑。推算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为唐中宗李显建筑定陵时,即唐睿宗景云元年,至唐乾符元年(874年)唐懿宗李凗建造简陵止。但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唐德宗对唐八陵

女娲山神石

女娲山神石

历史 123℃ 12

女娲山位于湖北竹山宝丰镇境内,距十堰市150公里。竹山在女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上下足了功夫。从2005年7月开始,竹山县开始着手进行女娲山风景区“景区规划、公路建设、祭坛公园一期工程”三大项目的建设。当地不仅修建了女娲雕像,而且建造了一系列与女娲相关的人文景观。此后的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竹山县在女娲山风景区连续举办了四届“女娲文化节”,公祭“华夏始祖、东方圣母”女娲。女

liufeiyan云梦睡虎地秦简

liufeiyan云梦睡虎地秦简

历史 123℃ 12

说到云梦,不得不提我们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今天就跟随我的文章,去看看我们云梦出土的秦简吧。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代竹简面世,震动了考古界。被历史学家、文物专家誉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与黄陂商代盘龙城、江陵西汉古尸、随州曾侯乙编钟一起,被列为湖北考古的四大发现,被列为建国50周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历史 123℃ 12

保定地区在近两年的文物普查、复查中,先后发现了6处含夹砂褐陶、多种陶支脚的遗址,分布于容城、安新、沫水、易县、徐水等县。为了进一步搞清这类遗存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安新留村和梁庄两处遗址先后作了小规模的试掘。参加试掘的有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安新县文化局、河北大学历史系、容城县文保所等有关单位的同志。现将试掘结果简报如下。一、梁庄遗址 梁庄遗址(代号ALZ)位于安新县大田庄乡梁庄村南百余米处。面积约8万

汕头中山公园的历史与变迁

汕头中山公园的历史与变迁

历史 123℃ 12

 内容提要:汕头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1925年,第二次东征军进入汕头市,当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功绩,在全市人民的支持下,把原来的“中央公园”正式改名为“中山公园”。汕头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1921年汕头市成立后,划出旧月眉349亩荒芜烂泥地,初步指定为建设公园地点,因这地方的形势,很像月眉,所以叫做“月眉坞”。1923年,在市区改造规划中,因公园位置在市区的中

潮阳文光塔

潮阳文光塔

历史 123℃ 12

文光塔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一处清朝七层楼阁式石塔,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华路东侧,始建于公元1131年(宋绍兴元年),经明、清三次倒塌重建及复建,现保持为为明代复建的样貌外观。塔为楼阁式七层石塔,塔平面八角,塔高42.3米,塔腔为壁内折上式,登级可至塔厅,可登顶凭栏俯视。门顶有清朝潮阳知县唐文藻所书“文光塔”三字石匾及对联。文光塔是明式的砖石结构建筑,具有明代建筑精细的特点,因此1989年公

从化“上水南蛇”和“浮蛤石”

从化“上水南蛇”和“浮蛤石”

历史 123℃ 12

在从化县神岗流溪河的西北岸,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峰,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蛇逆流而上,一直延伸到神岗的石潭村附近,岭上有个小山叫“蛇头岭”,当地人称为“上水南蛇”。正对“蛇头岭”的河中,有一块浮在河中形似蛤蟆的石头,人称“浮蛤石”。相传唐明皇梦游月宫那一夜,大开宫门,放宫中所有仙娥宫女出外游玩,连玉兔蟾蜍也无例外。当时,月宫上的那只蟾蜍变作一个年青姑娘下凡到流溪河畔游玩。正巧,南海海底有一条南

修水地理位置

修水地理位置

历史 123℃ 12

修水县,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水上游,地处幕阜、九岭山脉之间,地势周高中低、西高东低,海拔最高点1715.5米,修水自西向东汇经赣江入鄱阳湖,年均温16.5℃,年降水量1580毫米,日照充足。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与苏轼齐名。桃里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蜚声海内外。在现代革命史上,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三千年前的繁华——虺城

三千年前的繁华——虺城

历史 123℃ 12

今天小鱼带领大家去看的是一处现在的小村庄,而它三千年前却是一座名城——虺城。我们来讲一讲曾经繁华的虺城的现在,过去,历史,古迹……下面各位听众听小鱼来讲了哦。虺城为丰县范楼镇一个普通的自然村,不见任何特别之处。而三千多年前,这里是一座绚丽繁华的城市。它集南北建筑之大成,容东西景致于一体。传说商汤时代,左相仲虺受封于此,时称为“虺王城”。按旧说,虺城占地五公顷,城内有亭台楼阁,塔庙林立,官府民宅;五

修水地区

修水地区

历史 123℃ 12

修水县,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水上游,地处幕阜、九岭山脉之间,地势周高中低、西高东低,海拔最高点1715.5米,修水自西向东汇经赣江入鄱阳湖,年均温16.5℃,年降水量1580毫米,日照充足。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与苏轼齐名。桃里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蜚声海内外。在现代革命史上,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

历史 123℃ 12

内乡县衙,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1]内乡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内乡县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内乡县衙现为

宁海早期历史

宁海早期历史

历史 123℃ 12

宁海位于东海之滨,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最初宁海的古人类生活在山区与丘陵地带,后来慢慢移居到平原与沿海地区。这些古人类的文化性质属于余姚河姆渡文化,但这些古人并不是现在宁海居民的直系祖先。复原从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六、七千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发现其明显具有东南亚人种的特征。跟现在生活在浙江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汉族在种族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而跟现在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

江西宜春奉新县赤田镇

江西宜春奉新县赤田镇

历史 123℃ 12

赤田镇地处奉新县东南部,东邻安义县,南毗高安市,素有奉新“南大门”之称。镇0驻地在紧靠奉新至南昌干线公路的十五里亭,距奉新县城8公里,与省会南昌相隔仅50公里。全镇面积120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场),124个村民小组,城乡居民6424户,人口30100人,耕地面积为46907亩(水田41270亩,旱地5637亩),林地7万亩,水库山塘161座,水面4万余亩。    赤田镇原为罗塘公社,198

活死人墓

活死人墓

历史 123℃ 12

活死人墓,位于距重阳宫还有4、5里路程的成道宫中。如今还有墓堆,前面有碑石上刻着“活死人墓”几个大字。据当地专家讲以前曾经开过墓道,发现里面确有地下室,用长竹竿试探,但没有碰到低,不知确切深度,为了保护起见,没有继续挖掘,用原有盖于墓道上方的青条石板盖住,原样封存。读过金庸小说的读者都会对小说中的全真教、王重阳、全真七子、重阳宫、活死人墓等人物、地点记忆犹新,多数读者也许倒会以为这是金庸先生的神

天门“蒸菜文化”溯源

天门“蒸菜文化”溯源

历史 123℃ 12

当古埃及人于公元前2650年开始建造第一座金字塔的时候,与此同时的中国长江中游的荆楚先民则创造着另一种形态的文明——石家河文化。当然,也同时创造着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火的发现与使用的。  相传,上古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燧人氏为钻木取火的发明者。《韩非子·五蠹》说远古人民茹毛饮血,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反映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由生食进步到熟食的

西安青龙寺

西安青龙寺

历史 123℃ 12

青龙寺,又名石佛寺,中国佛教密宗寺院。位于陕西西安市城东南铁炉庙村北的乐游原上。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时为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该寺前身是灵感寺,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武德四年(621)寺废。据传,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病,苏州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 青龙寺地

利辛县县名字的由来s

利辛县县名字的由来s

历史 123℃ 12

1964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利辛县,翌年5月,析阜阳县的王人、王市、马店、胡集,涡阳县的张村、江集、阎集,凤台的阚疃、展沟,蒙城县的望疃共十个区组成该县,面积2053.6平方公里。那么,利辛县名因何而来呢?利辛县因县城置于利辛集附近而得名。利辛集古为驿站。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据乾隆17年(1679)《颖州府志》载,自颍州至蒙城,途中有插花铺、桃园

平湖历史:“金平湖”的来历

平湖历史:“金平湖”的来历

历史 123℃ 12

“金平湖”作为平湖市的美称,在长三角乃至海内外,正越来越广泛地获得认同。但对这个美称的来历,长期流传多种说法,尚无定论。本文以史料为依据,对“金平湖”的来历及其内涵的演变作一探讨。  一.对流行诸说的质疑。1989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县卷》,收录了关于“金平湖”由来的几种说法。其一是:康熙宠臣高士奇在平湖去世后,康熙派钦差来平赐恩。钦差回京复旨时,描述了平湖的美景。康熙闻之

平湖故事:平湖弄堂的神话传说

平湖故事:平湖弄堂的神话传说

历史 123℃ 12

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平湖美丽弄堂的历史,除了表面的朴素与历史的积淀之外,还有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在这里叙写。平湖建县580年了,而其原址的变迁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其中,这县城内到底存在过多少大街小巷?时至今日,细节也许难以考究,但脉络还是清楚的。早期明《天启县志》提到:城内设十坊,弄巷三十七条;后来清《光绪县志》确认:城内街路十七条,弄巷七十三条,其一不通者则称半条。光绪县志所载和老百姓说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