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地方志之佛狸祠

六合地方志之佛狸祠

历史 123℃ 12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为稼轩最著名的词章)中提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中的佛狸祠就在瓜埠山上,原是北魏太 武帝拓跋焘的行宫。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在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草草北伐,结果主将王玄谟兵败滑台。北魏太武帝率军10余万追击至 长江北岸,兵至瓜步,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拆除民房,编造船筏,扬言渡江直捣建康。宋文帝对北伐后悔不已,更悔恨自己“

最古老的侧柏

最古老的侧柏

历史 123℃ 12

我为家乡代言,这期,我们来聊一聊鹿泉的古树,最古老的侧柏在鹿泉胡申村 树龄两千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吧!鹿泉市胡申村的侧柏树距今巳有2000年的历史。据当地人传说,汉朝名将韩信当年与秦朝大将章邯在井陉“背水一战”,部队口渴难耐,命手下大将胡申找水,胡申找了几天没找到水,感到无颜见韩信和部属,在此树上吊而死。胡申的死感动了上苍,不远处的白鹿泉冒出了甘美的泉水,解救了整个部队,使韩信在背水一战中大获全

金湖历史

金湖历史

历史 123℃ 12

江苏金湖县坐拥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淮河入江水道穿境而过。丰富的水面资源和水产资源形成了金湖独有的水乡特色。金湖素有“仪表之乡”、“鱼米之乡”、“淮上明珠”、“荷文化之乡”、“水乡金湖”、 “苏北小江南”之美誉,其拥有的土特产品:横桥银鱼、菱角、藕粉、荷藕、野鸭、蒿茶、莲子、青虾、龙虾、虾米、河蚬、牛蛙、麻鸭、茨菇、荷花茶、荷叶茶、莲子心、芡实米、大闸蟹、荷花荡草鸡蛋、绿壳鸡蛋、松花蛋、活珠子、

宕昌邓邓桥

宕昌邓邓桥

历史 123℃ 12

宕昌邓邓桥:三国名将邓艾的即兴之作 邓邓桥被覆压在修葺一新的212国道桥梁之下。 岷江古栈道遗址。 这座吊桥以邓桥为名。 宕昌河的发源地分水岭。 离邓邓桥不远的握臂桥。 岷江,又名宕昌河,白龙江支流,因宕昌县古属岷州,故名。它源于宕昌县与岷县之间分水岭南侧,东南流经哈达铺、宕昌镇,至两河口注人白龙江。江岸悬崖峭立,江流湍急汹涌,渡江极为困难。当地有民谚说:“隔山绕道走,隔河两眼瞅;

乐陵历史文化

乐陵历史文化

历史 123℃ 12

乐陵历史悠久,据五里冢和惠王冢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4千多年前,即有氏族部落聚居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当齐燕交界处,秦为齐厌次地,西汉始建县治。历代隶属屡更,县治数迁,资料参差,多处不清。现据史书、历史地图集和旧志所载及地下出土文物,整理考证,列述如下:帝喾及尧、舜禹时期属古兖州域。夏、商 属青州地界之麦丘邑。“乐陵地”(未置县前,“乐陵地”,指今乐陵地域,下同)属其域。西 周属幽州麦丘邑。“乐

津市市大记事——50年代

津市市大记事——50年代

历史 123℃ 12

家乡的发展也已经很久了,所以在这些年中,总会有些很重要的事发生,所以将其记载下来。无可否认,津市早就已经沉寂下去了,虽然其实不比兄弟县差,可是相对昨日的辉煌,而面对兄弟县市的崛起,那种落差是让人心痛的。发此贴无意再沉溺于 昨日辉煌的历史,但我觉得却可以改变那些80后,90后未曾亲历津市昔日繁华的后生们,包括津市人自己对我们津市这座湘北名城的重新认识,重塑津市形象, 发掘昔日遗留的物质或精神资源。对

津市市大记事——60年代

津市市大记事——60年代

历史 123℃ 12

家乡的发展也已经很久了,所以在这些年中,总会有些很重要的事发生,所以将其记载下来。1960年2月,市内首营襄阳街至窑坡渡公共汽车1962年是年,市澧南粉厂土法制成粉剂味精。津市获湖南省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团体亚军1963年津市造纸厂率先在省内试用芦苇造纸。1964年6月,津市获湖南省乒乓球赛团体及单打冠军。(津市乒乓球可谓名嘈一时)是年,津市蚊香厂扁型蚊香进入香港市场。1967年是年

井陉县矿区

井陉县矿区

历史 123℃ 12

井陉矿区位于石家庄市市区西部。属石家庄市直辖区。总面积68.6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矿区位于晋冀两省咽喉,交通十分便利。区内有石太铁路与域内新井、凤张两条支线相连,年吞吐货物600万吨。向北17公里入神黄铁路,直达黄骅港出海。距石家庄民航机场50公里,临石太高速公路和307国道仅5公里,“三纵五横”的路网框架连同省级平涉公路纵贯全区,年公路运输能力达4000万吨。井陉矿区地处太行山东麓,

高渐离击筑

高渐离击筑

历史 123℃ 12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荆轲刺秦王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 战国末燕乐人。善击筑(乐器名),与荆轲为至交。荆轲入秦谋刺,他送行至易水。他击筑,荆轲和歌,慷慨悲壮。秦统一六国后,他隐名埋姓给人做酒保。秦始皇闻其善击

求贤之道---筑台而师之

求贤之道---筑台而师之

历史 123℃ 12

郭隗(约前351一前297) 战国中期燕国(今保定满城县)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各国贤士争相奔赴燕国,著名

西山岛传下苏东坡一脉

西山岛传下苏东坡一脉

历史 123℃ 12

金庭镇衙甪里村疃里自然村,来自本地和常州、上海等地的近百位苏姓子孙齐聚一堂,颁发最新编纂的《苏氏族谱》。而正是这套族谱的颁发,揭开了一段历史之谜:这些苏姓子孙,竟然都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嫡系后裔!□商报记者 施晓平 文/摄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那里跟苏州相距数千公里,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他的子孙怎么会迁居苏州西山岛?听到这样的消息,许多人怀疑:金庭苏姓居民会不会是硬拉名人做祖先?此次重修族谱的发起人

海螺寺庙

海螺寺庙

历史 123℃ 12

 海螺寺位于金寨县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不远处大峡谷内,金寨县沙河乡横河、祝畈、老湾3村交界处的海螺寺始建于明朝中期,后属县境内双河道观的一个分支,经金寨县宗教局批准与响山寺一起开放,该道现在早期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是当地进步组织和0人活动聚会的重要场所,其神奇的传说和自然景观至今仍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安徽银杏王座落在“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千佳村”的楼房村,正处于周维炯故居旁边,被安徽省林业厅以周蜀生为首

程端陵墓

程端陵墓

历史 123℃ 12

 位于金寨县长岭乡撞畈村境内,系南宋朝廷为表彰忠烈程端中所敕建。墓高2.5米,长5米,条石结构。居中竖有白色石碑,高1.8米,阔0.7米,上刻有“宋伊川夫子长子六安知军端中谥忠烈程公之墓”,并署有“皇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岁次丁卯六英霍合族重建”字样。墓前陈设有石柱净瓶香炉等石器。墓左即是忠烈祠。程端中,南宋时期人,祖籍中山博野,宋太宗因为其家世功勋显重,赐第京师,程端中是程羽的曾孙,程向的

内蒙古的通辽市的位置和历史

内蒙古的通辽市的位置和历史

历史 123℃ 12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东临吉林省,南接辽宁省,属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交汇处。全市辖5旗1市1县1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通辽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310万,其中蒙古族138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4,是全国、全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

通辽历史文化

通辽历史文化

历史 123℃ 12

通辽市地处祖国北疆,历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时,燕国在如今的河北省和辽宁省交界一带,就是现在通辽的中南部地区,为防御东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迹,如今在奈曼旗

通辽历史

通辽历史

历史 123℃ 12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东连吉林省,南临辽宁省,西接赤峰市,北与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毗邻。现有人口310万人,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这片辽阔的土地,在历史上并不称为通辽。通辽二字作为地名,产生在1912年末,至今仅有百年。但是这里历史悠久,远在近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这里曾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大约在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集宁寺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集宁寺

历史 123℃ 12

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境内的莫力庙,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经清世祖福临御批拨款后由孝庄文皇后的哥哥达尔罕王主建,工程历时十年,于康熙初年建成。后又经雍正、乾隆历代不断扩建,规模越来越大。1820年春天,清廷赐九龙金匾一方,命名为“集宁寺”。当时,莫力庙在藏传佛教界极富盛名。莫力庙在鼎盛时期,有福全寺、隆佑寺等副寺共十二座,楼堂庙宇几千间,喇嘛3000余人,护院僧兵2000余人,占有土地面积2

海南西海岸崛起新秀之东方

海南西海岸崛起新秀之东方

历史 123℃ 12

说起海南,或许大家会第一想到的城市就是海口和三亚。东方,大家有听说过吗?接下来,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一)城市概况介绍 我来自海南省东方市,东方是地处海南省西部沿海的一个县级市,历史悠久,资源富饶,基础厚实,后发优势凸显。行政区划始于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始设九龙县,隋朝改称感恩县,解放后县城定址黎族东方峒,因而称谓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撤县设市。东方市的主要城区为八所镇,

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

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

历史 123℃ 12

 清太宗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布木布泰,系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儿,顺治皇帝生母,康熙皇帝祖母。生于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薨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  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太极、顺治、康熙三帝主政,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1625

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历史 123℃ 12

嘎达梅林(1892—1931),蒙古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札兰的满达日哈屯一个农民家庭。因他在兄弟4人中最小,所以人们称他“嘎达”。当了旗卫队的军务梅林以后,人们称他“嘎达梅林”。  嘎达少年时期到达尔罕旗王府给笔其根格勒当差役,后来到旗卫队当兵。他自修文化,蒙汉文兼通,于1917年被提升为札兰。1925年被晋升为军务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