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地区在近两年的文物普查、复查中,先后发现了6处含夹砂褐陶、多种陶支脚的遗址,分布于容城、安新、沫水、易县、徐水等县。为了进一步搞清这类遗存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安新留村和梁庄两处遗址先后作了小规模的试掘。参加试掘的有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安新县文化局、河北大学历史系、容城县文保所等有关单位的同志。现将试掘结果简报如下。一、梁庄遗址 梁庄遗址(代号ALZ)位于安新县大田庄乡梁庄村南百余米处。面积约8万平方米左右,华北雁翎油田公路由北而南直穿遗址而过,试掘、清理的五条探沟分布于公路东西两边,在东边的称为东区,西边的为西区,两区相距约400米。1986年10月和1987年4月两次开挖的探沟计有西区的TI(Zx5平方米)、TZ(l‘,xs平方米),东区的T3(3x4平方米)、T4(1.5x4平方米)和TS(l xZ平方米),揭露面积共37.5平方米。 (一)地貌和地层情况 梁庄村周围原是白洋淀水区,沟汉密布,湖水清清。近年因淀水干涸,淀底露天,苇田和沟汉两岸的搬积层清晰可辨,由上而下依次为黄胶土、黑胶土、细砂黄土和纯红胶土,厚约2一2.3米左右。
新石器时代
上一篇:南宁的介绍
下一篇:汕头中山公园的历史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