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历史

奈曼旗历史

历史 123℃ 12

奈曼旗源于奈曼部,最早称“乃蛮”。“奈曼”意为“八”。最初由八鄂拓克或和硕形成。奈曼旗住民,大约在秦汉时期就有,元朝,已经形成部落。据《清史稿》记载:“奈曼部辖一旗:扎萨克驻章武台,在喜峰口东北七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一百十里。古,鲜卑地。隋,契丹地。唐属营州都督府。辽、金为兴中府北境。明为喀尔喀所据,分与亲弟,号曰奈曼。” 《清史》又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达延汗),游牧瀚海北

林夕带你走进李鸣钟的故乡

林夕带你走进李鸣钟的故乡

历史 123℃ 12

李鸣钟(1887—1949),字晓东,祖籍河南省沈丘县直河西岸的官会镇(今属项城市)蔡庄村。冯玉祥前期两大主要助手之一。李鸣钟与冯玉祥在第一混成协时就相识,虽未参加武学研究会,但也是热心反清分子,与冯、张、韩复榘一道参加滦州起义并因此被解职。1913年,冯玉祥任左路备补军团长,李鸣钟在他部下任连长,深受器重。冯玉祥升旅长后,为了培养干部,成立了一个模范连,任命李鸣钟为模范连连长,石友三冯治安吉鸿昌

陈嘉庚与集美龙舟赛

陈嘉庚与集美龙舟赛

历史 123℃ 12

新中国成立前后,陈嘉庚先生在致力于回国参政、兴办教育和故乡建设的同时,不顾年事已高,仍奔走呼号,大力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活动,把能够彰显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龙舟赛活动,引入集美学村。这不仅活跃了学村师生和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大大增强了师生及村民的体质。据悉最早划船比赛是在集美东南端的海面上进行的。时值端午节,潮水大约在下午3时涨满,鼓声拉开了一年一度的划船比赛的序幕。欢呼声响彻天宇,好不热闹。一位守了10年

“红色土地”——奉新

“红色土地”——奉新

历史 123℃ 12

1930年8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执行中共中央攻打南昌的命令时,曾转战至奉新。1930年7月30日,红一军团到达新建西山万寿宫。原准备组织部队攻打南昌,但因为侦悉国民党军队防务严实,不宜进攻。毛泽东、朱德即在万寿宫发布(南昌撤围向安义奉新休息整顿的命令);8月2日,红一军团总部、前委由万寿宫出发,3军由石子凌出发,4军由藻上出发,经广福桥、岗咀头等地到达奉新地界,上午10时左右

湄潭历史

湄潭历史

历史 123℃ 12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贵州湄潭“大学生茶农”招聘,历经两个多月的层层选拔,终于尘埃落定。一对“金童玉女”从26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同学、朋友眼中的“土豪”茶农。  “茶园50亩、别墅1栋、津贴1万、月薪4000、年终奖5万加绩效,还有考察费用等。”对于这样的待遇,还没毕业的何冰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太大了,没想到我不仅能成功就业,而且还享受了如此丰厚的待遇。”  站在一旁的“小帅

永远的记忆

永远的记忆

历史 123℃ 12

陈毅元帅是杰出的军事家,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平生喜爱饮酒。双沟酒业集团的前身--"贺全德槽坊"的老板贺子谋是陈毅同志在战争时期的挚友,因此双沟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陈毅同志的动人故事。双沟酒业集团为了纪念陈毅元帅,教育后人,于2000年修建陈毅纪念馆,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馆是在陈毅同志转战两淮地区驻足双沟"贺全德槽坊"的原址上修建的,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耗资100多万元。 馆内竖立陈毅元帅的铜像

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平舆概况(二)

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平舆概况(二)

历史 123℃ 12

平舆历史悠久。夏商为挚国,西周、春秋为沈子国,战国时属楚国,平舆邑。秦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县射桥镇古城,属颍川郡。汉至晋因之,属豫州汝南郡。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北齐再废,至隋大业二年(606年)又置平舆县,属豫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平舆县,辖地并入新蔡县。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复置,属河南道蔡州。至元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明、淸袭之。民国二年(1913年)汝阳县易名汝

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平舆概况(一)

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平舆概况(一)

历史 123℃ 12

有关我家乡的各种介绍,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介绍过了。我看了看其中的内容,有关的我的家乡情况描写了很多。但我认为内容不够系统,不够具体。因此,我感觉我有必要在这里进行整理一下。为了让跟多的人能够很好地了解到我的家乡,我综合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下面我就来和大家介绍我的家乡----平舆。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两省(河南、安徽)、三市(周口、阜阳、驻马店)结合部,总面积1282平方公

遵义的历史

遵义的历史

历史 123℃ 12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黔北小城遵义一幢两层灰砖小楼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内容会议首先由在中央负总责的博古代表中央作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史称正报告。博古的报告称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失利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力量的强大,强调当时白区反帝反蒋运动没有显著进步,瓦獾芯墓ぷ髯龅貌睿位髡秸沟貌还唬鞲莸鼗ハ嗯浜

莱阳十大特色文化之参文化

莱阳十大特色文化之参文化

历史 123℃ 12

莱阳文化的发展,在明清两代进入繁荣期。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归纳出十大特色文化:①梨文化、②龙文化、③大理石文化、④参文化、⑤灯文化、⑥道教文化、⑦武术文化、⑧山川名胜文化、⑨诗歌文化、⑩书画文化。这十大特色文化,凝结了广大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经过了久远历史的积淀和磨砺,价值深厚,具有稳定性,是莱阳宝贵的文化资源,必将在树立城市形象,开发旅游产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

蕲春上隶湖北省

蕲春上隶湖北省

历史 123℃ 12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裁州,复“蕲春县”,属湖北省江汉道,后江汉道撤直隶湖北省。公元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0月,省、县中国置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罗田、英山、广济、黄梅、浠水和蕲春均属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署治蕲州城,以督察专员兼理蕲春县事,后于1936年专员公署迁黄州,至建国前,蕲春一直属黄冈行政区专员公署。公元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蕲春县隶湖北黄冈行政区,或隶黄冈专区、黄冈

东子--站在秦周分界线上

东子--站在秦周分界线上

历史 123℃ 12

我不曾想到,脚下这个叫“迤山”的地方,竟是历史上东周和秦国的分界线!据成书于明万历年问的《富平县志》载:“周平王东迁,德(感激)(秦)襄公之兵送,遂割畿地赐秦。当是时,迤山以西,非周所有也。”这段话包含了两大历史事件:一是平王迁都洛阳,周王朝进入史称的“东周”时代;二是秦襄公受封为诸侯,从而创建秦国,成为秦国的首任国君。顺便说一句,这两大历史事件均发生在公元前770年。据《史记》载,周平王的父亲周

鹿泉市--封龙山

鹿泉市--封龙山

历史 123℃ 12

封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元氏县与获鹿县交界,现今南坡,东坡为元氏所辖,北坡为获鹿即鹿泉所辖, 封龙山山顶并无明确县界。素为历史文化名山,以奇山怪石著称。封龙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以沟深林茂,清泉碧溪,奇峰怪石为胜,在我国文化史、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说封龙山是大禹治水时候的故事,大禹为了降服兴风作浪的蛟龙,给黄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灾难,将蛟龙锁封此山上,而得名“封龙山”。包括

“二程”顾里之黄陂区程家墩——一纳米蓝

“二程”顾里之黄陂区程家墩——一纳米蓝

历史 123℃ 12

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二人,世称“二程”夫子或“二程”先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可谓大名鼎鼎,然而他们与武汉黄陂区的关系却并不广为人知。据黄陂“二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黎世炎先生介绍,黄陂应该是“二程”夫子的第一故里,因为他们在此出生,生活了十四五年后才返回祖籍地河南洛阳。下面,一纳米蓝将为你们介绍“二程”的第一顾里程家墩!程家墩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程家墩村程家墩湾,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历史 123℃ 12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包括湄潭办公室图书室旧址(文庙)、谈家桢等教授住处(天主堂)、研究生院旧址(义泉万寿宫)、湄江吟社旧址(西来庵)、理学院物理系旧址(双修寺)、永兴分校教授住处、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旧址、文艺活动旧址(欧阳曙宅)、学生住处(李氏住宅)。2006年5月25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被国务院以

中国紫檀博物馆

中国紫檀博物馆

历史 123℃ 12

紫檀是一种百年生长一寸的硬木,因其材质绝伦存世极少自古以来被视为异材。所谓“寸檀寸金”,实不为过。对于一般收藏家而言,拥有一件紫檀制品几为奢望,然而著名实业家陈丽华女士却拥有1000多件这样的器物。如今,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静静地陈列在北京东郊一处规模宏大的仿古建筑群中,这就是被专家誉为科全书式的紫檀艺术圣殿一中国紫檀博物馆。 中国紫檀博物馆座落在朝阳区高碑店乡的中国紫檀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

宕昌县历史

宕昌县历史

历史 123℃ 12

宕昌县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在的宕昌已经是比较富裕的县级城市了。在夏朝:宕昌为雍州之地,古西戎世居地。商、西周:宕昌为羌人居地。公元前11世纪中期宕昌羌随周武王灭商。战国:秦在今宕昌、舟曲一带建羌道,属陇西郡。秦、西汉:羌道仍属陇西郡。东汉:光武帝初年羌道改属武都郡。三国: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羌道属益州武都郡。魏晋元四年(公元263年),魏灭蜀,原

井陉背水阵古战场

井陉背水阵古战场

历史 123℃ 12

“一段车辙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国独一无二,世界首屈一指,是国宝。”民政部“千年古县”考察专家组对井陉秦皇古驿道考察时说。  文献记载,在春秋时井陉就已“西通-,东入燕赵”。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在原六国车马道的基础上开辟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即是当时主干道的一段,史称“燕晋通衢”,是当时的交通、邮驿要隘。  古驿道中现存有两条千余米长、50厘米深的车辙,车辙间的距离与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战

井陉瓷窑遗址

井陉瓷窑遗址

历史 123℃ 12

在天长镇政府门前竖有一块标志“井陉窑东关遗址”,在古城的中心地带同样有一块“井陉窑城关遗址”的标志。这就是河北第四大瓷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瓷窑遗址。  井陉瓷窑分布在包括古城部分在内的两平方公里范围内,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属隋唐宋金元不同时期瓷窑址群。历经几次发掘后,因为担心由于技术问题而使遗址受到破坏,而将遗址封存了起来。  虽然无法看到发掘时的盛况,不能一睹出土文物的精美,

社旗彰新寨会议旧址

社旗彰新寨会议旧址

历史 123℃ 12

社旗彰新寨革命纪念地是一处红色革命纪念地。东邻方枣公路,位于社旗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彰新寨村中心,占地6000平方米,该革命纪念地原有房舍100余间,后被社旗县社旗镇粮所占用,部分老房进行了改造搬迁,目前有老房80间,当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故居尚存。1948年6月5日,宛东战役结束的第三天,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在彰新寨村召开纵队领导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李达等20多名高级将领。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