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市的历史

历史

贵州凯里市的历史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东接台江、雷山两县,南抵麻江、丹寨两县,西部福泉县,北界黄平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7°40′58〃—108°12′9〃、北经26°24′13〃—26°48′11〃之间。东西最长跨度51·76公里,南北最长度44·3公里。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195.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1·12万亩,占总面积的15.89%,林地47·35万亩,占总面积的24.17%,牧地69·7万亩,占总面积的35·58%,宜林宜牧地〔36·71)万亩,占总面积的18·74%。地势西北部、西南部、东南部高,中部、东北部较低。最高山峰够末也海拨1447米,最低〔清水江流出境处〕海拨532米,平均海拨850米,属中山、低山地貌区。清水江自西向南流向东北贯穿境内。凯里市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3·6—16·2℃,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3·2—25·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6—5·2℃。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40·1毫米,适宜于农、林、牧并发展。凯里市原为炉山县。炉县汉为故且兰地,元为麻峡〔今麻江县〕县地。明洪武初年置清平堡,二十年〔1389〕置清平长官司,三十年〔1397〕改为清平卫。明弘治七年五月〔1494〕置清平县,隶都匀府。清康熙七年〔1668并入麻哈〔今麻江〕州,十一年〔1672年〕复置清平县,四十一年〔1702年〕凯里安抚司并入清平县。民国二年〔1914〕清平县改为炉山县。
1949年11月炉山县获得解放,中共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告成立。同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废除旧的乡、镇公所,建立新的乡、镇人民政府。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村级人民政权。1951年1月27日,在中央慰问团的关怀下,凯里区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为贵州省第一个苗族自治区。1952年9月,炉山县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确定凯里为州府所在地。1959年1月,炉山县、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合并为凯里县,1961年8月4日县相继分置,炉山县仍为凯里县,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凯里县,设为凯里市。1984年1月,凯里市成立。至1988年底市辖4个区、4个街道办事处,26个乡〔镇〕,46个居民委员会,205个村民委员会,1789个村民小组,1052个自然村。总户数78016户,总人口364774人〔1988年数〕。其中,农业人口256634人,非农业人口10140人。
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市,有苗族、汉族、侗族、水族、布衣族、彝族、土族、回族、景颇族、壮族、革家、东家、西家、木佬等。世居的民族有苗族、汉族、革家、东家、西家、木佬等。1988年底,苗族人口224986人,占总人口61·67%,汉族人口103646人,占总人口的28·41%,革家总人口10543人,占总人口2·89%,东家人口1634人,占总人口0·44%,西家总人口2318人,占总人口0·63%,木佬总人口6311人,占总人口1·73%。1988年总人口数为1949年底的2·94倍。
凯里市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煤〔储量7500万吨〕、铝土矿〔33544万吨〕、菱铁矿、褐铁矿〔8万吨〕、硫铁矿〔6·09万吨〕重晶石〔300万吨〕、石灰石〔8352·4万吨〕、白云石〔280万吨〕、铅锌矿〔45·4万吨〕、石英砂岩〔428·7万吨〕、页岩〔163万吨〕、大理及粘土等。已开发利用的矿藏资有煤、铁、重晶石、石英砂岩、石灰石、白云石、粘土等。
凯里市在1949年以前,农业、工业生产相当落后,1949年工农业生产总产值807万元,每人平均65元,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整农业体制结构,实行改革开放,放宽农村经济政策,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57716万元,为1949年的71·51倍,每人平均1582元,为1949年的24·33倍。1973年农民纯收入49·92元,1988年纯收入486元,增加9·73倍。1949年粮食总产量31777吨,1988年63645吨,增长2倍。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除粮食生产逐年稳产增产外,经济作物也增长迅速。1988年,油菜产量2454吨,比1949年增长46·3倍;1985年,烤烟产量1529吨,比1949年2·8倍;1988年桐子油产量61000公斤,比1950年增长4·65倍。1988年,在农业总产值中,林业产值占3·10%,牧业产值占 27·75%,副业产值占12·99%,渔业产值占1·08%。
在工业方面,解放前1947年炉山县城仅有一户以木炭为燃料的引擎发动的电灯厂,照明不足100户,年发电量为1·6万度。1988年,年发电量4132万度;原煤产量54·35万吨;木材产量1162立方米;饮料酒4728吨;砖3849万块;瓦2138万块;食用植物油700吨;机制纸12193·35吨;化肥4586·75吨;服装70·14万件。1950年有职工261人,年平均工资168元;1988年有职工40814人,其中固定工32383人〔含省、州、市级〕年平均工资1423元,增长8·47倍,职工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1950年,凯里市社会商品零售额78万元,而1988年跃为20398万元,增长261·51倍。
凯里市解放前由于经济薄弱,交通十分不便。经过四十年来的建设,26个乡〔镇〕通了公路,公路全长600余公里,通131个村,占总村数的64%。境内有湘黔铁路通过,在境内长53·5公里,设有7个停车站,可与全国的铁路网联结。水路全长80公里,流经13个乡、49个村。交通以火车、汽车为主,以拖拉机、机帆船、木船、马车为辅,交通事业的发展为城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