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地理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与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现辖8镇1民族乡1街道、2管委会,总人口39.7万,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3.7万亩。[1]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与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现辖8镇1民族乡1街道、2管委会,总人口39.7万,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3.7万亩。[1]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
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东起城东南角楼,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相传秦始皇在位时丞相李斯夜观天象,多次观东南方有祥云瑞气出现,并报与秦始皇,称必有称帝之人要降生,经他测算应在今江苏丰县县城要出帝王(即后来的刘邦),秦王大惊。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秦始皇害怕江山不牢,被外人所篡夺,所以三次东巡,想灭掉天子之气。秦皇派人在丰县城中心(今丰县人民武装部西处),挖深坑并又埋上丹砂及宝剑,筑起二十米高的台子,来镇压天子紫气
林氏崇礼堂位于长泰县兴泰开发区积山村塘边社。当地社林氏是闽林九牧衍派,福唐刺史“林蔇”后裔,林勤劳三兄弟由仙游竹塔入泰,宋末“林愨斋”住塘边衍传,子孙分衍闽南各地。 崇礼堂始建于明万历间,重建于清康熙,1994年再次重修,坐东朝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占地面积780平方米。以门厅,天井庑廊,正堂组成,面阔三间,门厅深二间,正面内收作”榻寿”式,第一进作为前廊,六方形石步柱,青石六方古镜柱础,明
涿鹿是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当然还有涿鹿古战场。今河北涿鹿附近,中国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战场,黄帝与蚩尤决战于此,以蚩尤的失败收场,奠定了黄帝轩辕氏成为中国人文始祖的最后地位。 这是距今46OO年前华夏氏族与东夷氏族的一次决战,这次战争都是倾两大部族的全力,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最有名的一次决战,这次战争以后,战争的胜利者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 当时的华夏氏族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名“涪城”、“绵州”,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 年)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这里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诗书画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调元、现代作家沙汀、“两
提起江西,众人都会想到赣江抚河。抚河在人们的脑海之中留下了痕迹,可大家并不知道抚河之源--血木岭及其盱河飞瀑之壮观。驿前镇姚西村的血木岭,是抚河发源地,《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最高处为灵华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峋,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沫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竹管细流,开成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顺着山谷形成两股溪流,一经里木庄,一经罗家地,汇成山涧小溪,流经十华里至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京剧《霸王别姬》这出戏,唱的是项羽称霸的末日,四面楚歌,英雄气短,回天无力,项羽别了虞姬被迫在乌江自刎。而成就他霸王一世英名的就是巨鹿郡这一方土地。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是平乡土地上的一次大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大战。巨鹿之战被《中国军事博物馆》列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的典范战例。巨鹿之战中成就传奇和辉煌的就是这个楚霸王——项羽。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古“丝绸之路”要道,陇上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是“全国田径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木之乡”。远在新石器晚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即有马家窑、寺洼、辛店文化,是甘肃仰韶文化发轫较早之地。据史籍记载,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是临洮建置的起始。至秦绍
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简介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位于舞阳县城北25公里北舞渡镇。镇临汝水,西通汝洛;东下江淮,北转郑汴。江南商货由此吞吐中转。有“装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镇内山陕会馆为秦晋巨商筹金创建。彩牌楼居会馆拜殿前,清道光五年 (1825年) 山陕粮商同建,为三间六柱五楼。建筑精巧玲珑,雄伟壮观。北舞渡山陕会馆清朝初期,北舞渡镇的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
天宫寺塔在明嘉靖二十二年、清康熙十六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维修。1955年、1975年丰润县两次对天宫寺塔进行了局部维修。1976年该塔在唐山大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1983年10月,丰润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对天宫寺塔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建立了文字记录档案。1987年4月--1989年8月,丰润县文物管理所在河北省古建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天宫寺进行了大规模维修。维修设计单位为河北省古建研究所。1987年,河
南雄因扼五岭南北交通孔道,既收货物转输之利,且得中原文明之先。唐宋两代中原动乱时期,大批仕宦之族度岭南迁,多先驻足南雄,休养生息,而后或定居或南徙。南雄是军事要地,又是革命老区。孙中山两次北伐,以韶关为大本营,以南雄为前哨,在南雄屯驻大军数万。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南雄活动较早,一九二五年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南雄特别支部。一九二七年十二月成立中共南雄县委员会,直至一九四九年九月解放,党组织领导人民斗争不已
曾在网络上读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耀东先生发表于2005年4月《社科纵横》刊物上的一篇文章《李氏文化缘何落户陇西县》,文章里提到:“今陇西县与古陇西郡在名称上的同一,使陇西县成了陇西郡的代称。......海内外李氏宗亲都供奉‘陇西堂’,自称‘陇西李氏’,对‘陇西’二字怀有无限深情。因此,对‘陇西李氏’的任何改动,都将在他们的心理上和习惯上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他们根本不能接受。现在,陇西和李氏已
顶许村最古老、最漂亮、最有价值的祠堂(祖厝)在下许社。下许社共有两间祠堂,东面的祠堂称下祖厝,西面的祠堂称上祖厝。西面的祠堂坐北向南,分前后两落,为开口厅,有一天井两侧门,左右有过水廊相连。前落的门墩上左右各刻有一长髯飘飘、圆脸壮腰,身着官服的天官石雕。(天官:年画和民俗画中常见,手拿“天官赐福”,或与员外郎、南极仙翁在一起,合称“福禄寿”三星)到如今石雕依然栩栩如生。大门左右各有一圆形青石窗户,
1949年设黑龙口乡,1950年设铁炉子乡、韩峪川乡、红门河乡,1958年为黑龙口、铁炉子、韩峪川、红门河管理区。1961年设立黑龙口、铁炉子、韩峪川、红门河公社,1984年改黑龙口镇、铁炉子乡、韩峪川乡、红门河乡。1996年,黑龙口镇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前街、后街、小商塬、松沟、秦岭铺、秦川、秦峰、罗湾、戴湾、石灰岔10个行政村;铁炉子乡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铁炉子、胡
1951年属第三区(驻夜村)孝义、何塬、张墹、两水寺、口前、会峪等乡,1956年属夜村区两水寺、白杨店、两岔口、孝义、张墹、夜村、会峪等乡。1958年分属卫星公社(驻夜村,辖夜村、张墹、孝义、两岔口)、东方红公社(驻白杨店,辖白杨店、两水寺等)及越美公社的会峪。1961年属夜村区,下辖两岔口(9大队,54生产队)、孝义(5大队,30生产队)、张墹(9大队,55生产队)、两水寺(13大队,75生产队
潮阳市海门莲花峰,是我国沿海的著名胜迹,它以瑰丽多姿的山光海色名闻遐尔,更以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的历史故迹而使人流连。 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一支抗元武装,从南岭经惠州、海丰转战进入潮阳。他在东山谒“双忠庙”后,便来到距县城二十里的莲花峰,面对滚滚波涛,寻找南宋小皇帝的舟船行踪。但是,沧海茫茫,水黑云寒,哪见“少帝旌旗”。传说,就在他喟然顿足之时,脚下那巍峨巨石顷刻裂成瓣瓣莲花。这个悲壮的“精
衢州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辖区内柯城区、衢江区、龙游、江山、常山、开化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锛、石刀、石矛等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约前6000年),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依山傍水,凭藉天然丰厚资源衢州柑橘的种植而繁衍生息。衢州有据可查的历史约在前1800年。战国:春秋初为姑篾国,后为越国姑蔑之地,战国时属楚。秦朝: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灭楚,平定江南,于吴越之地置会稽郡,今衢州属会稽郡之太末县(一
唐海县 - 历史唐海县今境原为沿海荒滩,后随滦河水系不断冲击形成陆地。民国后设县政,分属丰润县和滦县。1949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接收,更名“渤海区农垦管理局柏各庄农场”。1956年定称“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1968年划归省直属,改为河北省柏各庄农垦区,行使县级行政职权。1982年9月22日改建唐海县,隶属唐山市管辖,保留国营柏各庄农场名称,实行建制县和农垦企业双重体制。[1] 2012年7月
南新街明为秦王府南门端礼门至萧墙南门端履门的大街。北端王府门两侧城墙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所铸铜狮一对。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占领西安此处为顺王府前门。1645年清军占领西安将顺王府拆毁。原秦藩故府贵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园南门内,门前铜狮则移往城隍庙前,今碑林博物馆,原府第毁为八旗校场。1927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为今名。后宰门(后宰门小学就是连战当年待的地方)明代秦王府北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