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土奇域名陇原
庆城县,原名庆阳县,为庆阳市所辖。现有5镇、14乡,153个行政村,1053个自然村。总人口32.4万,其中城镇人口7.8万。在总人口中,汉族占到99%。县城位于甘肃东部,泾河上游。位于东经107°16′32″~108°5,49″、北纬35°42′29″~36°17′22″之间。东西宽7蚣里,南北长56公里,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东邻合水县,西与镇原县相望,南和西峰毗邻,北与环县、华池县
庆城县,原名庆阳县,为庆阳市所辖。现有5镇、14乡,153个行政村,1053个自然村。总人口32.4万,其中城镇人口7.8万。在总人口中,汉族占到99%。县城位于甘肃东部,泾河上游。位于东经107°16′32″~108°5,49″、北纬35°42′29″~36°17′22″之间。东西宽7蚣里,南北长56公里,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东邻合水县,西与镇原县相望,南和西峰毗邻,北与环县、华池县
历来,人们碰上左右为难的事时,往往会说上一句“黄岭下的匾——“两难”,但许多人会说却不知其然,若知来龙去脉,先从一个故事说起。大约在清朝的乾、嘉年间,县城东郊外黄岭下王屋,有个王炳义,年青好学,授教于村中私塾。性耿直,但爱面子。妻子张氏,生一男孩。夫妻俩恩爱情笃,但家境贫穷,因生活所迫,常口角争吵,事情也就由此发生。一日,王炳义放了学,从私塾回到家,妻子正在挑水,但见厨房还没生火,而自己的肚子早已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
相传,春秋时兴化属吴,战国时属楚,为楚将昭阳的食邑。昭阳受封于海滨之地(即兴化一带),死后葬于城西阳山。故兴化又名“楚水”、“昭阳”。兴化原名昭阳,在宋朝原为犯人发配之地。后因范仲淹在此任职取名兴化,意为“昌兴教化”。兴化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地处苏中里下河腹地。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因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地处偏僻,向有“自古昭阳好避兵”的说法。据《方舆纪要》载,原兴化县境本为海陵
居廷遗址 居廷遗址主要包括金塔县的大湾城故址、地湾城故址、金关故址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遗址。大湾城位于金塔东北120公里处,居黑河东岸,遗址长350米,宽250米。城高8米左右、底宽6米,夯土板筑,经后代重修,保存完好。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此地就是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地湾城位于大湾城北5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总面积为22.15米见方。堡墙基部厚5米,高8.4米,系夯土板筑,方
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 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明永乐年间,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元代以来被称为羊城八景之一,元代为粤台秋月,
兴化(Xinghua)是泰州市辖县级市。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区腹部;东邻大丰、东台,南接姜堰、江都,西与高邮、宝应接壤,北与盐都隔河相望,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六大都市圈范围内,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有良好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经济基础。兴化东西、南北间距各约55公里。兴化市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占26.2%,常住人口157.30万(
景区占地五十多万平方米,以隐贤湖为中心,景点浑然天成。在碧波之畔、青山之巅,坐落着国内最大的、以二千吨天然汉白玉雕刻而成高达28.9米的普慈观音圣像。掩映于绿树丛中的隐贤寺,晨钟暮鼓、香火鼎盛。大肚弥勒佛、大清宫、月华泉、宋街等人文景观错落有致,集中反映了我国儒、佛、道各家传统文化的内涵。沿湖而造的网球场、湖滨别墅、飘雪乐园、儿童乐园等现代化游乐设施,以及隐贤湖水上乐园,让游人在湖光山色之中,领略
贵阳,简称筑,在贵州省中心,是省会所在地,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处贵山之阳而得名。根据考古成果,可知早在五、六十万年前,贵阳地区就有原始人类活动,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贵阳是一座综合性的新兴工业城市。有机械、冶金、电子、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皮革、造纸、塑料、工艺美术等14个工业部门。贵阳的精密化工化仪器是中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仪器仪表生产是中国五大生产基地之一,磨料、
历史沿革和政古称金剑,宁河。和政牛羊漫坡太子山在汉以前为西荒之地,宋崇宁四 和政县年(1105年)设宁河县,宁河之称由此始;明嘉靖十年(1531年)设和政驿,和政之称自此始;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26日设和政县,l949年8月21日和政解放,9月5日成立和政县人民政府。1929年由临洮、临夏两县析置和政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因北周武帝宣政年号得名,改宣政为和政,取义更为祥瑞。2000年,和
匡教寺位于河北省成安县城南一里处,始建于南北朝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距今已有1400余年,隋开皇初年佛教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在此讲经说法达三十四余年,寺内为之筑台名“说法台”。 匡教寺创于隋,兴于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增损。民国时期,风光不在,匡教寺已破败。解放初塑像被砸毁,1949年改为成安烈士祠堂。1994年落实宗教政策,成安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复匡教寺说法台,1995年2月,县成
在天门西部一带,每逢过年请客都要做一碗卷切。这卷切用瘦肉丝、鱼丁、鸡蛋,再加各种佐料合着米面调匀,揉成直径二寸来粗的圆条形放入蒸笼里蒸熟,涂上红色,再切成一片片,用油浸过,加温后食用,其味道鲜美无比,百吃不腻,成为当地一碗名菜。关于盘龙菜的来历,在多宝一带曾流传着一个故事。 大约在正德十六年前,明代武宗皇帝驾崩前,曾立下一道诏书,要他在各地封王的儿子们接到诏书后立即启程,先到京城的便继承皇位。武
梵净山佛教,经过元代的延续,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禅寺四布、僧侣云从。至明万历时期,梵净山佛教,掀起了第一次兴盛高潮。万历四十年(1612),临济宗断桥妙伦系碧峰性金下突空智板派(突空智板演派:智慧清净,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第六世妙玄德颖禅师,奉旨兴复梵净山佛教。妙玄德颖禅师,俗名李颖,为明神宗国舅,李太后兄弟。因厌荣宠,喜禅法,遂遁迹梵净山麓落发,后世尊为“梵净山中兴第一祖
汉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据《唐诗三
高唐名胜古迹3高唐简介高唐,春秋时期为齐国西境之“高唐邑”,迄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属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另外,关于高唐名称的来源有以下两种错误说法:(1)“因境内古有高唐山”或是“因地处沼泽之高地,故曰高唐”;(2)与宋玉辞赋有关。因为宋玉之作《高唐赋》、《神女赋》两文之中多次出现“高唐”一词,便认为今高唐便是宋玉文中所指之“高唐”。(1)说可疑。西汉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置高唐县,
梁村兴国寺梁村兴国寺古塔梁村兴国寺唐槐梁村兴国寺古塔,又称菩萨塔。兴国寺塔原本为十三级,修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将军尉迟敬德化缘而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年久失修,塔身破坏严重,对其进行了两次维修,第一次只对塔基进行加固,第二次对塔动了“大手术”,该塔被改成十一级,并且被改为宋朝建筑风格,维修使塔脱去“唐装”换上了“宋袍”(八个角上被修上了兽头,原来并无此物),经过这次“美容”,梁村古塔确实像宋塔了。
高唐名胜古迹1高唐县博物馆柴府东院为高唐县博物馆,馆内收藏和展出高唐出土的历代文物,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这里人们会走进古代的时空,进一步认识古代文明,游人在观赏的过程中将会得到艺术的享受。高唐县博物馆,前厅为水浒文化陈列厅。北宋末年,宋江的起义军活动在中原大地,高唐也成为梁山好汉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李逵大闹高唐州的故事,在高唐更是历经近千年,流传不衰,几乎家喻户晓,形成了独特的水浒文化。
河套,是明代中叶开始出现的一个特定的地域概念,是指东至山西河曲,西至宁夏,西、北、东三面距河,南至边墙的地区。明中后期,鄂尔多斯部蒙古游牧其间。清代是伊克昭盟(以鄂尔多斯部为主体)七旗的游牧之地。但自清初以来,因该段黄河河道发生变迁,沿河出现了一些易出易入的地段。所谓后套地区,就是因该段黄河的支经倒置而从古河套区域内分割出来的一块。民国以后,河套地区逐渐被纳入同内地一体的统治体制,并恢复河套名称
河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兼容并蓄的地方文化体系。文物考古发现远在数万年以前,河套先民就在巴彦淖尔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按照史料记载,从1 992年至1997年期间,陆续出土的早期人类化石看,“河套人”属于“晚期智化人”,其许多特征“与北京猿人接近”,“‘河套人’,应在‘丁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