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中学

集美中学

历史 123℃ 12

厦门集美中学系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10月18日创办的,历史悠久,业绩辉煌,学子遍五洲,声名播四海,被誉为“中国名校”。系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省一级达标学校、省文明单位、省素质教育先进校、省德育基地、省校园安全先进校。 二十世纪初叶,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针对中国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状况,立下兴学报国之志。他在海外艰苦创业,倾尽毕生资财和心血,创办

民间故事灌口的传说

民间故事灌口的传说

历史 123℃ 12

厦门集美区,有个灌口镇,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古老的时候,这里山明水秀,树木苍笼,山底下的村名都带绿,象林尾、李林、内林深青……人们男耕子织,生活无比甜蜜。牧童阿旗每天在山上放牛,悠扬的笛声随着天上的白云萦绕着山庄。谁知这里出了采孽龙,它口吐毒焰,烧光森林田地,吞噬了五谷牲畜,使苍翠的山野变成秃岭,泉水干涸,赤野千里。人们背井离乡,拖儿带女,外出逃荒。牧童阿旗的爹娘都饿死了,他成了孤儿,走啊走啊,

榕江县简介

榕江县简介

历史 123℃ 12

榕江 即榕江县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介于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南北长93千米,东西宽66.5千米。榕江县名如于民国二年(1913年),以其地有榕树和江水特征得名。[1]榕江县境属亚热带中亚区,具有夏热冬暖、积温高、降水早、持续期长

大冶历史

大冶历史

历史 123℃ 12

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大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抗日

秀友冯玲--临漳地名文化

秀友冯玲--临漳地名文化

历史 123℃ 12

综述地名是语言文化的词汇,是历史文化的化石,是地理文化的标识,是乡土文化的象征。临漳的地名无不打上漳河、战场、都城、姓氏的烙印,构成了区域文化网络。地名足迹“临漳全县,漳河串遍”。漳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横贯临漳全境,据文字记载,从夏商乃至民国年间,漳河西出太行山,居高临下,流入临漳。因临漳地处平原,土质松软,漳河在临漳地面如无羁的野马,奔腾不息,决岸溃堤,改道频繁,横行肆虐几千载。如今临漳425个

廉江的古窑址

廉江的古窑址

历史 123℃ 12

廉江市是广东古代陶瓷器生产的中心地区之一。已发现唐至民国初年的古窑址共42O多处,以营仔、车板、横山、河唇等地为多。窑头村古窑址 位于营仔圩西面约1.5公里处。窑群分布于3个山岗,面积约300O平方米。已发现砖砌龙窑6座。东面山岗的2座为斜坡式长条型砖砌龙窑,依山之坡势而建,窑床宽1.8—2.1米,长20—25米。西北面低矮山坡上的2座砖砌龙窑已被毁坏。在窑址中采集的遗物残件有碗、碟、杯、罐、盆、

千万年前生物

千万年前生物

历史 123℃ 12

郧县恐龙蛋化石群--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是目前湖北省首家恐龙博物馆,也是鄂西北最大的地质博物馆。它主要由恐龙湖、青龙山恐龙等化石群组成,是迄今世界上恐龙蛋化石最集中、种类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化石群,其覆盖面积达4.2平方公里。这些中生代白垩纪晚期红粉沙岩地层的恐龙蛋化石,距今已有6700万年至13500万年的历史了。 郧县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公园是国家第四批湖北省第一批申请成为国家地质公

广胜寺宋元壁画

广胜寺宋元壁画

历史 123℃ 12

中国山西省广胜寺宋元壁画,十余米长,六米多宽,绘制的如来和众佛、菩萨神像栩栩如生,威严庄重,神态各异,场面十分壮观。壁画虽历尽沧桑,可画面仍相当清晰。仔细观赏,可以看到壁画的底层是数厘米厚的土坯墙面。展厅里还有20多尊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佛像,大多也出自山西省。 广胜寺,中国元代佛寺建筑群。在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 (147),初名俱卢舍寺,又称育王塔院。唐时称广胜

广胜寺壁画

广胜寺壁画

历史 123℃ 12

寺内弥陀殿东壁和扇面墙满布壁画,绘三世佛及诸菩萨众。广胜下寺为元代建筑。后殿内四壁壁画被盗卖出国,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山墙上部尚有残存壁画16平方米,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工精细,色彩富丽,为建殿时所绘。水神庙主殿明应王殿建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殿内塑水神明应王及其侍者像,四壁满布壁画。壁画题材有祈雨降雨图及历史故事等。南壁东侧所画戏剧演出,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齐全,化妆

蒙恬大战河南地

蒙恬大战河南地

历史 123℃ 12

古代,黄河流经河套段分南北两河,其北河是主流,沿阴山南麓东流。北河以南平原地区即今之河套地区,当时称“河南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大一统、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匈奴头曼单于趁秦朝初建,率领骑兵不时南下入侵秦的北部边境,占领河南之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大业,开拓北部边疆,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5年)乃使大将蒙恬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

河套文化与昭君出塞

河套文化与昭君出塞

历史 123℃ 12

河套是个地理概念,专指以巴彦淖尔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周边地区和黄河两岸的延伸地带。而河套文化,其覆盖面就是跨地域的了,影响面是全国性和世界性的。  一、关于河套文化  (一)河套文化是中华文明孕育、形成、传承、发展、辐射的源头之一。    什么是文化?文化即“人化”。有了直立行走的古人类,文化便产生了。没有人类,文化的嬗变、传承就中断了。在考察中发现,凡有岩画的地方,都是泉眼遍地、溪流叮咚、水草丰沛

达斡尔族历史服装与首饰

达斡尔族历史服装与首饰

历史 123℃ 12

达斡尔历史服装与首饰服装与首饰相联,所以叫服饰。历史上一直沿用孔子之说“被发左衽”。如果确定达斡尔族为“左衽”,为寻根性,独特性。服饰,不能只追述“左衽”,要有首饰记忆。契丹女性艳丽,首饰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男性威武,披发,或只留几缕长短发。首领以兽头、兽皮、翎毛等类为冠,服装夏为丝绸,冬为珍贵兽皮毛,华丽。“达斡尔族服饰节”(本名为“达斡尔族民族服饰设计大奖赛”,其实该为节日,赛事运作好了,会发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历史 123℃ 12

钟祥市自1992年撤县建市以来,以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先后投资4.6亿元,修建城市道路25条,全长36公里,城市道路铺装率达到98%,城市道路总面积25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18平方米;完成了城区水厂二期、三期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达10.5万吨,城市供水普及率、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新建、改建排水管网30条全长44公里,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4公里/

首阳县、渭源县建置沿革变迁史

首阳县、渭源县建置沿革变迁史

历史 123℃ 12

   夏商时期(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今渭源一带进入“铜石并用”时期。据《西羌传》、《山海经·海内经》、《竹书纪年》、《逸周书·王会篇》等记载,以及境内多处分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说明渭源境内当属古氏羌戎部落居住游牧的地区。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由孤竹国(今河北省东北和辽宁省西北)国君之世子伯夷及弟叔齐,互让君位皆不受,投奔西伯候周文王,见文王已

悠久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

历史 123℃ 12

明正德三年(1508年),由于连年大灾,民以野菜充饥,官府征税年年增加,民不聊生,官迫民反。祖籍广东潮州的谢志山伙同肖桂模等首领,在横水、长龙、文英、聂都、上堡、思顺等地进行起义。1513年谢志山自称“盘王”并立年号官制。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七日,南京右佥都御使王守仁,统帅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八府一州的兵力,分十路进攻以谢志山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谢志山只好放弃横水西退桶冈各据点。而王守

湖北省十堰市历史

湖北省十堰市历史

历史 123℃ 12

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明成化二十年(1484),薛刚纂修《湖广图经志》载有:“十堰,在县(今郧县)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是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十堰是因为在百二河上垒石为埂,拦蓄河水,共修筑十道堰,以灌溉农田而得名的。志中录有明代韩弼诗一首--《十堰春耕》:“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十堰人民辛勤劳作的情景。明清时期,这里人口

高塔梁地区酒文化初探

高塔梁地区酒文化初探

历史 123℃ 12

高塔梁原指郜北京情达木村(秦达慕、蒙名前达门,意思是有宝石的地方)的黑山子(蒙名哈日敖包,黑敖包的意思)南至二十六壕村;东西郜北(蒙名:戈壁),窖子村(有古城暂不论)胡油房至刘兰壕这道南北东西,丁字形走向的山梁,它和武川县的灰腾梁齐名。后来,泛指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石哈河(蒙名石哈乌勒,狭窄的河之意)地区(包括原四个乡和周边地区)。此区东北和达茂旗接壤,东有包头固阳(旧时,人们手中一有点钱就要

千年河套+烧酒之原

千年河套+烧酒之原

历史 123℃ 12

    套酿的源头其实也可以追溯到黄河的源头。“河出昆仑”这是古人对黄河源头最早定论。  此后,几千年间,人们在古道西风和晓风残月中,苦苦探寻着黄河在母腹中即将临盆时源头。  因为它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繁衍,息息相关。    在黄河流经的河套区域,与它相依相偎的古河套人不仅创造了众多的文化遗存之后,还逐渐学会了种植穄、黍、粟、麦、豆、谷等多种农作物。所以“饭之美者,阴山之穄”。在《吕氏春秋》中做了最

贵阳云岩区

贵阳云岩区

历史 123℃ 12

云岩区是贵阳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区北半部,东、西、北三面与乌当区、高新区接壤,南面与南明区相邻,西北部与白云区交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较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贸繁荣。风景名胜云岩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名胜有以誉为"黔南第一山"--黔灵山为主体的黔灵公园,园内有清朝康熙年间建造的弘福寺,是贵州佛教第一大丛林,山北坡有麒麟洞,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于此,是海内外

镇雄地下党员一览

镇雄地下党员一览

历史 123℃ 12

唐光勋:镇雄县城人,一九三九年,在昭通经严亚平介绍入党。一九四九年参加镇雄“五.九”事件,失败后到边纵支队。一九五O年同接管代表接管镇雄,后调昭通地委会工作。付发聪:昭通人,一九四一年八月由昭通地下党派到镇雄中学以教书掩护身份,开展地下工作,后到西南联大读书,解放后镇雄首任镇雄县委书记。方在光:镇雄罗坎人。一九四O年在昆明入党,一九四三年派往镇彝威开展地下工作。一九五O年任镇雄中学教导主任。陈季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