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苓泉探解.

历史

伏苓泉探解.

茯苓泉,位于大伊山的小金山南麓,古佛寺门外的山间台地上。方志《朐阳记录》载:“古佛寺,庭右千年松,有寄生树,松根茯苓所染。山门外茯苓泉,甘美益寿。”此泉是北宋皇 年间古佛寺开山僧王香公为解决吃水问题,携僧众花三年时间挖掘而成,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誉为“朐南第一泉”。

茯苓泉作为斐声淮海,誉满中外的名泉,它承载千年文化,随时从不同角度向我们释放信息。只要我们用心,凭借知识储备,运用科学方法,就能不失时机地收到信息,从中受益。

那么,茯苓泉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笔者认为,起码有以下几点:

山沟之内,遍布古树。茯苓泉位于大伊山东麓,大龟山腰与古琴岭之间的山沟下游的台地上,泉旁“有寄生树,松根茯苓所染”,印证了“茯苓生在深山幽谷大松下”的习性,具体说是寄生于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根部。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有“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由此可见,茯苓泉所处的山沟是草木茂盛,绿树成荫,苍松翠柏,盘根错节,当然不乏赤松或马尾松。古佛寺内的千年松,传说是唐朝罗成的拴马松,松下有巨石,上有马蹄印四个。

灵气四溢,千年茯菟。《淮南子》云:“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寇宗 说:“上有菟丝之说,甚为可信。”李时珍说:“下有茯苓,上有灵气如丝之状”,这都是指天然野生茯苓的茯苓与松树的关联现象。据有关资料记载,凡根下结苓的松树,叶���萎黄,或发红色,此即松之精气收聚凝结为苓,有经验的人一望便知树下有“茯苓宝贝”。茯苓泉的茯苓纯属是野生的,可以想象得出为茯苓所寄的千年古松或黄或红且有灵气如丝的风姿。另据清朝海州才子朱路《过大伊山》诗中写道:“乾坤哲学茯苓沟”,就是说,大伊山不仅有茯苓泉,而且有茯苓沟,茯苓泉仅是茯苓沟中的一泉。沟有茯苓,茯苓染泉水,沟泉相通,松苓互济,变化莫测,奥妙无穷。

泉水甘美,青春常驻。茯苓泉水甘醇清冽,沁人心脾,饮之延年益寿。清朝戍边名将冯子材驻军此地,饮茯苓泉水成癖,后到镇江,还派人不远千里来大伊山,用船装茯苓泉水饮用,他称“大伊山获苓泉,堪称为‘苏北第一泉’”。史书中有久服茯苓成仙的说法,未免夸大其词。但茯苓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有镇静、降血糖及抗癌作用,可以延缓衰老,这倒是事实。

地表以下,水源丰富。茯苓沟,因地势坡度较大,流程又太短,雨季时有水一泻,便入盐河,因此,平时没有长流之水,只有台地平川。不过,地表之下,水源丰富,而且水质极佳,否则,当年王香公就不会掘出名流千古的茯苓泉。毫无疑问,茯苓泉的水美,茯苓沟中的地下水也不会差。

香火旺盛,信众无数。茯苓泉是古佛寺僧人自淘的饮用之泉,情系佛寺。古佛寺先于石佛寺数百年,到了元朝,两寺并存,一于山上,紧贴老龙涧,一于山下,偎依茯苓泉,两两向望,佛脉贯通,信众香客遍及淮河南北、豫东、鲁南等广大地区,可谓是香火鼎盛,人气兴旺。

墨客骚人,频频光顾。茯苓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志士为之倾倒、讴歌和咏叹。被康熙表彰其“天下廉吏,无出其右者。”的户部尚书、河道总督张鹏翮,在《大伊山古佛寺》诗中云:“结茅幽静处,止许道人游。带月双松老,听潮一夜秋。海云当槛人,河水向东流。谁识此中趣,挹泉洗俗愁。”清朝学者朱路在《过大伊山》诗中写道:“久慕伊山始得游,果然风景最清幽。松盘古寺龙伸爪,石卧尖峰虎抱头。安海朝宗花子墓,乾坤哲学茯苓沟。欲穷目力山巅上,北极宫高一望收。”前者,形象生动、极富想象力,舀古佛寺门外的茯苓泉水洗去世俗的烦恼;后者,首提“茯苓沟”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描述“茯苓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不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之举。

开发资源,为民造福。因种种原因,茯苓泉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遭到很大破坏,现在的当务之急要把相关的名胜和古迹恢复起来,这是保护古迹之需。只要遵循规律,顺从自然,“天人合一”,社会和谐,什么事都好办。与此同时,还要很好地开发茯苓资源,发展茯苓产业。

首先,在茯苓泉的上游筑堤造湖,还水于山,显现湖光山色。这样,既能挖掘旅游资源,又能弥补茯苓沟地表水源不足。同时,湖还能起到水库的调节作用,能蓄能泄,排、灌兼备。另从开发茯苓文化来看,取湖名为茯苓湖,谐音福临,满足人们的圆梦心理,也是可取的。如此,上有湖,下有泉,中有沟,三位一体,茯苓(福临)共享,岂不妙哉!

其次,茯苓药用。茯苓是常用中药又名稻茯苓、松苓、茯菟,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菌核,寄生于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根部,“大者如三、四升器,外皮黑而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傍附松根而生的叫稻茯苓抱附松根而生的叫茯神。药用的有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和茯神之分。

茯苓性甘平淡,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根据现代药理,茯苓含茯苓多糖、茯苓酸、钾盐等物质。以茯苓为主的著名方剂有:参茯白术散、逍遥散、朱雀丸、威喜丸、茯苓丸、茯苓饮、茯菟丸等;茯苓皮有利水之功,可消浮肿,为华佗所遗方五皮饮中的主药。我们应该而且必要,再创茯苓自然生长环境,让茯苓在松根下繁殖,同时,可以人工繁殖,开发出具有灌云地方特色的药用茯苓,把往日的文化转化成今天的经济。

  再次,茯苓药疗。古时多有服食茯苓的人,而且诗人多为吟咏。唐•杜甫《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诗云:“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喧暖,当为属青冥。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宋•黄庭坚《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未曾破醒魂。与君更把长生碗,略为清歌驻白云。”宋•苏辙有《服茯苓赋》。《东坡杂记》有服茯苓法:“削去皮,斫为方寸块,纳石器中,清水煮以酥软解散为度,入绷布袋中,以冷水捣搜,如作葛粉状,澄取粉,以蜜和如湿香状,蒸过食之尤佳。”

茯苓除服食之外还可以制成食品,如茯苓粉、茯苓粥、茯苓糕、茯苓酒、茯苓包子、茯苓馄饨、茯苓饼等,花样翻新,品种繁多,都不失美味奇效。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