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坪:见证闽东制菁业的兴衰2

历史

云淡坪:见证闽东制菁业的兴衰2

 百余口菁池遗迹见证繁荣

淡坪村位于宁德蕉城区西部山区的延伸地带、七都溪与大金溪分水岭东端,海拔540米,从蕉城区有好几条通道,从宁古旧路中的院后或翁坑及七都镇西林村步行皆可到达,近年通往村里的水泥公路修通后,走旧路的人已经极少,村里的大多数村民都搬迁到城关,目前只余下十来个老人居住。

一条山涧从村边流过,山涧被修造成了渠。在水渠两侧的坡地上,记者在村名的指点下仔细搜寻,隐约可见草丛中出露着大约二十余口的一丈见方的石砌池体,也有的是在田间地头挖砌的水井样的池体。村民告诉我们,这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菁池遗迹,据说,在这个地方,最盛时期分布着百余口菁池。

“菁池头”则位于蕉城区的单石碑坡下,如今,这个地名仍然在沿用着,但这里早已被高楼大厦所覆盖,有的被隐没在田园菜地中,人们大多不知道还有这样鲜为人知的历史。清末民国初,淡坪村菁靛行业盛极一时,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淡坪人,在聚集了相当的财富后,为了往来运输更加便利,他们索性将加工厂办到了城边的单石碑坡下,这里的菁池曾经也多达30余口。

谌洪绥给记者讲述了制菁的基本过程。

他介绍,当时群众的衣物主要是染两种颜色,即青和蓝,所用的原料都是菁草,其实就是中草药板蓝根。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二尺。将其上部割去后,次年还可以长出,可收获二至三年,第三年刨去再种,方能保持效力。菁草原本野生,后来被大量种植,当时在蕉城的洋中、石后、七都、洪口等地都有出产。

从各地收购来的菁草,首先要放进菁池中浸泡。菁池长宽各约三四米,深一米五左右,四周用三合土粘合,使之不会漏水。将大青浸上三四天后,叶子腐烂,流出来的汁液即呈青色。将这些汁液捞起渣槁,去除杂质后,加入石灰水,与菁水相配平。

“加入的石灰根据经验要刚好,如果过多则会变干变硬,过少又变软,对产品质量都有影响,因此是技术活。”谌洪绥介绍。当石灰与菁叶起反应后,就由二至三人,各执一柄木制的小棒搅拌拍打,叫“打菁”。同时还要看“花”,约半个小时后,当看到菁水中有沉淀物的“花”出来,就不能打了,转而让其静置沉淀。

菁池有上下两池。浸、搅、沉淀都在上池,沉淀一天左右,上池放水,将呈绿色的“苦水”排走不用,下层呈青色的沉淀物放至下池。下池称为“底塘”,池底放置木炭、棕布、三合土等进行过滤,再放置一天后,菁靛变得不软不硬,舀起来看像豆腐一样,就可以装桶,而后就可出售了。

淡坪村的产品当年销往福州、霞浦、福鼎等地,在宁德洋中、石后、七都等地由于有开办染坊,也有很大的销量。在民国及清代,经汀洲客人收购,产品销往江浙及广东一带。迟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淡坪村的零星产品还输往霞浦,供手工染布之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