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政变(一)续

沙丘政变(一)续

历史 123℃ 12

经过:前295年,赵主父携二子赵何与赵章游沙丘宫(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村),赵章与其亲信田不礼谋,乃假主父之命,召赵何。赵何欲往,肥义察觉情形不对,为保赵何,自己先亲往。肥义在去主父宫途中惨遭刀斧手杀害。赵章见事情败露,急领亲兵攻打赵何宫。朝臣李兑与公子赵成早有防备,保护赵王,杀退赵章。赵章见夺位无望,便快马逃亡主父宫,要求父亲庇护。主父心软,遂纳赵章。很快,李兑、赵成带兵包围主父宫,要求主父交出赵

沙丘政变(一)

沙丘政变(一)

历史 123℃ 12

赵庸之死起因: 赵主父,嬴姓,名雍,即赵武灵王,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大型军事改革使赵国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成为了战国后期与秦逐鹿天下的最大竞争者。前299年,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禅位,不顾长子赵章,直接传位于小儿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派三朝元老肥义辅佐,赵武灵王自号“主父”。赵主父的想法是以此举摆脱繁琐的朝务,全身

扬州历史文化

扬州历史文化

历史 123℃ 12

扬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附近称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灭邢,筑邢城,开邢沟,连接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王侯的封地。吴王刘濞 “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强民族关系,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

我的家乡(59)

我的家乡(59)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这一篇文章中将继续介绍到狮山。 狮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发达、土地资源丰富、基础能源充足、自然环境优美。广三(肇)高速、321国道、珠二环、佛山一环、广茂铁路、北江水道等区域性交通动脉均贯穿狮山,加上南海西部目前即将建成的兴业路、桃园路、三环西路、虹岭路等主干道路,构成了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使狮山成为南海乃至佛山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狮山辖区内超过50%的区域属丘

我的家乡(58)

我的家乡(58)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这一篇文章中将介绍到狮山。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位于珠江三大干流之一的北江之滨,狮山包括东区(原官窑、松岗)、西区(原小塘,狮山)社会事务管理处,面积256.0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4万人,是南海最大面积的一个镇。为佛山市南海区副中心。 狮山位于珠江三大干流之一的北江之滨,狮山包括小塘、官窑、松岗三个办事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一个大镇,面积256.09

经济文化

经济文化

历史 123℃ 12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8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财政收入达到5480万元,比上年增长25.83%;粮食总产量达到10765.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79万元,增长16.3%;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2%;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101%;计划生育率达到81.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5‰。农村经济稳步

我的家乡(56)

我的家乡(56)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这一篇文章中将介绍到黄岐。 黄岐,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东部,毗邻广州市,是南海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素有"岐阳古道"之称。黄岐以珠江为轴线,分为海南、海北两大片,南与广州市荔湾区相连,北与白云区接壤,东与荔湾区一水之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便利,商贸活动活跃,有"广佛黄金走廊"的美誉。 原名 黄竹岐,后来简称为黄岐,并且得到官方沿用至今。1988年,经广东

阿房宫啊

阿房宫啊

历史 123℃ 12

发送信件存储文件打印文件字体:【 大 中 小 】秦朝阿房宫阿房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三桥镇之南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又名阿城。是秦朝皇宫的前殿,它创建于惠文王时,扩建于秦始皇时期。当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m——阿房m。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仅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

武都专区

武都专区

历史 123℃ 12

民国2年(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民国18年(1929年)2月,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4月改为康县。武都属甘肃省八区专员公署管辖(区专署驻地仍设在武都城关镇)。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2]1949年1

辖武阶郡

辖武阶郡

历史 123℃ 12

夏、商时期武都属氐人居住地。西周、春秋战国时为羌氐民族。先秦已有道(县)级建置。秦代属白马氐族人。西汉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所辖。东汉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三国,属蜀汉益州武都郡辖地。西晋,属秦州武都郡统之。东晋、十六国,武都郡先属仇池国,后由前秦政权统治。南北朝,公元448年,北魏置武都镇(掌控一方军事,镇治石门,即今城关旧城山),辖武阶郡(郡治翫当,即今大安庙附近)、修城郡等数郡。约公元497年,

我的家乡——宝应

我的家乡——宝应

历史 123℃ 12

宝应县始建于秦,古称安宜,隶属名扬海内外的扬州市,与周恩来故乡淮安毗邻,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设施配套,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先后属吴、越。秦时建东阳县,属东海郡。汉为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临淮、广陵郡。隋初,境内统一为安宜县。唐肃宗上元三年农历四月十六日(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沿用至今。南宋期间,先后升为

武都地灵人杰

武都地灵人杰

历史 123℃ 12

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地带。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灵人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1000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三趾马、褐牛、大唇犀、始柱鹿、剑齿象、剑齿虎等动物。文物普查、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

吉尼斯之最—八卦城

吉尼斯之最—八卦城

历史 123℃ 12

八卦城—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河南岸,因八卦布局而闻名。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同时,八卦城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这是一座“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万物同”的城市;这是一座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现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八卦城”的城市;这是一座历史上塞种、月氏、乌孙、回纥、突厥、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维吾尔、汉等22个民族的人民

我的家乡(48)

我的家乡(48)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这一篇文章中将继续介绍到大沥。 大沥镇紧握“沥桂一体”发展机遇,围绕“城市大沥,幸福家园”奋斗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段,切实推进城市升级、产业转型和环境再造,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6亿元,增长10%;工业总产值917.82亿元,增长11.83%;招商引资总额56.06亿元,增长6.19%;批发零售

宕昌县城

宕昌县城

历史 123℃ 12

在宕昌县城,如想登高望远,一览全城,就要上高庙山。这里地势高,位置佳,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庙观殿宇,晨钟暮鼓,松柏葱郁,风景宜人,是群众休憩的好去处,也是外地客人来宕昌的必游之地。宕昌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高庙山公园的建设,通过民间集资等办法进行建设,高庙山公园初具规模,不但广大居民有了休闲锻炼的场所,也使其成为宕昌县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站在建设宜居城市、打造旅游名城的高度

我的家乡(47)

我的家乡(47)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这一篇文章中将介绍到大沥。 大沥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东部,东与广州市荔湾、白云区接壤,南与佛山市禅城区毗邻,是连接广佛两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纽带,素有“广佛黄金走廊”之称。全镇总面积125.7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6万人,常住人口约61.6万人,下辖东区、西区两个社会管理处,共有32个农村社区居委会和12个城市社区居委会。 一直以来,大沥镇注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先

扬州文化

扬州文化

历史 123℃ 12

扬州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样,它不是博物馆橱柜里陈列的一件古董,它是山间夜行照亮前程的一支火把。在刚劲的山风中有时光华四射,有时暗淡微弱。许多火把被山风吹灭了,而扬州文化这支火把没有熄灭,依旧光彩照人,走过2000多年的历史隧道,走到现代,走到今天。扬州文化的颂歌,声音极为响亮的是清代汪中的《广陵对》。他历数2000年来扬州忠臣烈士的事迹,文学道艺的人才,孝子贞妇的行为,名人学者的著述,如数家珍,总

我的家乡(43)

我的家乡(43)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这篇文章中将介绍到盐步。 宋代时因地如蟾蜍.称为蟾浦或蟾溪.清代同治期间,人们易浦为步,名蟾步.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设过盐务局,专司盐管事,故后改名为"盐步". 位于南海市东南部,东连广州市芳村区,西距佛山5公里,南依广花水道,北靠黄岐区及珠江,广佛公路(321国道)、广茂铁路横贯其中,盐步面积26.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万余人,下辖7个村(管理区)和1个城区管

热河都统署

热河都统署

历史 123℃ 12

热河都统署位于承德东省府街。初建时是清热河总管衙门,乾隆三年改总都统为副都统,嘉庆十五年升为都统,皆属其处。热河都统辖承德府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1914年设立的热河省,其政府仍在此地。  今署内建筑基本保存完好,仪门外为大影壁,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东西都有配房。三堂以后为都统内宅。西面是花厅,东面还有一些附属机构等。为我国少数清朝高级行政官府,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均较高

避暑山庄丽正门

避暑山庄丽正门

历史 123℃ 12

介绍  丽正门避暑山庄正门。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一景。门前列石狮和下马碑,迎面有红照壁,门上有0,下有3门,高敞宏伟。中门上方有乾隆题额“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成。它和门内上方乾隆题诗“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象征着国内各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