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扒鸡

特产

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最早始于1908年,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用蜂蜜对鸡进行上色炸制,并用中药秘方老汤煮制.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和保健作用,上世纪80年代初,马家鸡的经营者们设计了“金凤”作为商标,并在1984年正式注册了金凤扒鸡的商标。

“金凤扒鸡”最早始于1908年,当时一对叫做马洪昌的回民夫妇在石家庄大桥街开了一家马家鸡铺,他们做出来的扒鸡风味独特。虽然当时的店铺很小,但生意格外兴隆,每当热气腾腾的扒鸡出锅之后,店内店外总是挤满了顾客。因为每天供不应求,去晚了的顾客还常常买不到。 “当时还只是叫大桥街马家鸡,店面也被称做大桥街扒鸡店。”据金凤扒鸡传人,如今是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分厂厂长季瑞学介绍,制作扒鸡的辅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组成,而这十八味辅料均具有双重性,既是香辛料又是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都有其名。“虽几经变化,但直到现在还是沿用百年老汤,每天清汤,将浮油和陈渣去除,加续新料。配方属秘方,过去一直是单传,清除来的渣子都要用火烧掉。即使是现在,配方也只有个别人知道,制作时由专人负责配料,其他人回避。” 据季介绍,这里面还有一个“偷来之说”,传说中创始人一开始也是给一家鸡铺当学徒,后来不甘居于人下,将偷学来的制鸡秘方加以创新,于是另立一派,自创了“马家鸡”。“由于年代久远,这种说法已经无据可考了。”

经营方式

马家鸡一直坚持着前店后厂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划归当年的石家庄市食品公司。“当时的生意也非常兴隆,市民们买鸡都要早早起来排队,很多出差到石的外地人也要捎回一两只作为礼物带给亲戚朋友。”据季瑞学介绍,后来,大桥街改造,1983年老店由原址迁移到南马路,由于工艺独特、历史悠久,故更名为“扒鸡老店”。“当时是把大桥街马家鸡与永新回民鸡两家合并,综合其优点,成立了回民扒鸡加工厂。” “金凤寓意‘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盼望能如凤凰涅盘,让老字号、老产品走出石门,冲出国门再获新生。”

传统工艺

马家鸡铺继承了我国烧鸡的传统工艺,凭的是自身品质和良好的口碑,但过去那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于是“金凤”扒鸡的经营者们在继承老字号的传统之上,又改进了加工工艺,设计出专门的不锈钢夹层锅取代原来的大铁锅,变明火加热为蒸汽加热,产品结构也由过去的单一品种改为扒鸡、烤鸡、清香鸡、童子鸡、烤鸭等十余种产品,并推出真空包装,使产品储存期由原来的2-3天延长到90-180天。 如今,几经变迁的金凤扒鸡厂已搬迁到石家庄北二环西路上,扒鸡老店经过多次重建整修,店堂环境大为改观,销售网点也由原来的扒鸡老店一家扩大到省会各大超市及中小型商场等200余个网点,并在走出石家庄,销售网络扩展到周边地区及保定、太原、京津地区,还出口到日本。

扒鸡文化

德州扒鸡、道口烧鸡、符离集香鸡、上海白斩鸡……这些极富地域色彩的制鸡老字号,如今都已开始“南下北上、到处走动”,在为自身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当地“同行们”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许是当地居民对已经习惯了的口味不再“感冒”,也许是外来的和尚的确很会念经,有时候你会发现,挂着外埠牌匾的老字号反而要比当地同样产品的老字号显得更受欢迎。 槐中路和青园节交叉口西行100米,华脉小区,槐中路亚太大酒店西行100米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