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 2019年1月10日在会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会宁县县长秦俊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8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坚持以“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有效应对政策约束不断趋紧、区域经济持续下行、要素制约日益加剧等困难挑战,聚焦绿色发展崛起,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兼顾抓长远、心无旁骛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千方百计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10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8元、增长9%,万元GDP能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下达指标内。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在主责主业中纵深推进。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136户28677人、贫困村43个,贫困发生率由12.41%下降到7.47%,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脱贫导向更加鲜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在全省率先提出了“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的扶贫增收思路,省委林铎书记对我县产业覆盖达标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以奖代补”推动产业扶贫做法在全省推广。全省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带贫现场会、健康扶贫三年攻坚暨“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现场会、全市“一户一策”产业达标覆盖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为落实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保障落实提升。按照“一年安排两年,两年安排四年”的思路,聚焦欠账短板发力,全县新增自来水入户2.5万户,自来水通水率达到62.5%;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新增水地有效灌溉面积0.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6万亩;新修农村公路34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5公里,村组道路硬化率达到72%;完成农村C级危房改造2111户;建成乡镇健身中心4个、“一村一场”56个;全县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100%,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60G,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先后召开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四大班子联席会、产业现场会、帮扶责任落实会等专题会议41次,制定出台了《培育新动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落实“三个全方位”》等意见方案20个。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和全省“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精准梳理出19个方面89条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力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各项工作,累计争取帮扶资金1.15亿元,为加快我县脱贫攻坚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年来,我们聚焦产业达标,“一户一策”在到村到户中落地生效。紧紧围绕“两园两率两节点”,坚持“21211”思路不动摇,大力发展“1+N”产业模式,确保脱贫计划全面落实。

“一户一策”精准制定。准确理解和把握落实“一户一策”政策指向,以“户”为单元、以“策”为纲领,突出到户到人这个关键,研究提出了“点穴式”帮扶举措,确保“一户一策”帮扶措施有项目支撑、有资金保障、能落地见效。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贫困户实际情况,对全县所有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完善,落实各项资金5.64亿元,完成技能培训1.7万人,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提供了精准帮扶措施。

产业达标强力推进。坚持把“定时定量抓产业,强力推进全覆盖”作为脱贫攻坚的总攻要求,以村为单位算清达标需求,以户为单元确定户均2万元的脱贫产业收入达标底线,科学制定了肉牛、肉羊和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和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了产业达标奖励基金,落实产业到户扶持资金3.2亿元、发放奖励基金720万元,全县贫困户产业覆盖3.75万户、覆盖率98.8%,产业达标户3万户、达标率80.6%,其中:三大主导产业达标1.96万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51.7%。

脱贫质量显著提高。坚持以“两园”建设为平台,注册成立了肉牛、肉羊、蔬菜、林果4家农业发展公司,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北京雄特牧业,签约建设中国西部安格斯肉牛引进繁育示范县,推行“4225”筹资引种模式,新引进安格斯肉牛1100头;引进省内重点龙头企业中天羊业,签约建设全省肉羊全产业链示范县,推行“2+1+0.4”筹资模式和“20+1”引种模式,新引进优质湖羊1.29万只;建成脱贫产业园130个、特色产业园154个,预计贫困人口人均产业收入达到5177元、增长11%。

一年来,我们立足项目带动,发展基础在合力共建中不断夯实。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全力以赴抓谋划、不遗余力补短板、持之以恒促提升。

落地项目的时效性更强。认真谋划、积极争取,全年实施1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18个、复开工率96%,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18个、总投资5.92亿元,争取国家各类政策性补助资金5.11亿元、政府债券4.4亿元,会宁至老君高速公路、S209线郭城至巉口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康家河、稍岔沟综合治理等项目全面完成,苦河沟、红花沟、达岔沟、和家沟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南什新村、北二十里铺安置小区基本建成,交通水利等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8%。

建管项目的推动力更大。积极应对统计政策改革和投资政策调整变化,全面推行重点项目“两证”管理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强化要素保障,狠抓落地建设,千方百计赶进度、补欠账,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欠账逐月收窄,呈现出“发展重心向项目转变,项目结构向产业转变,工作思路向质量转变”的特征。全面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省交易指标1200亩,争取资金3.6亿元。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双审一验”制度,审核政府投资项目46个12.82亿元,核减资金9149万元。

招商引资的互动性更活。积极构建宽领域、开放性对外合作关系,先后参加深圳投资项目推介会、二十六届广州博览会、十七届中国西部博览会、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重要节会,特别是第二十四届“兰洽会”,签约项目16个、签约投资27.6亿元。邀请北京希望集团、润泽盛裕环境科技等8家企业来我县考察投资,实施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2个,落实到位资金21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一年来,我们着眼提质增效,县域经济在优化结构中加快发展。立足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坚持以产业发展推动动能转换,三次产业结构由29.5:23.8:46.7调整为31.3:20.3:48.4。

农业品牌取得突破。着力以农业投资补工业投资、以脱贫攻坚带动全局,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8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2家、家庭农场81家。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会宁被列为全国“中国好粮油”示范县,“香泰乐”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会宁马铃薯”等13个商标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占全市新增地理商标的86%。举办了“舌尖上的绿色——会宁马铃薯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累计销售4万余箱,会宁马铃薯通过互联网成功迈向全国大市场。

工商经济企稳回升。着力以扩大民间投资造人气、以争取国家政策性补助聚合力,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3.56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补助项目9个,中山管业涂塑复合钢管、盛旺有机肥生产线、发滋瑞融合发展等项目加快推进。抢抓白银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机遇,申报众创空间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任继周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弘利农牧科技公司挂牌。全面推进“12311”商贸流通工程,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28个,村电子服务点258个,全县电商交易额达到2.26亿元。

文化旅游活力倍增。开展“旅游文化城市提升年”活动,成功举办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第七届甘肃•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节,“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公益扶贫乡村旅游节,打造大沟杏花村、中川油菜花、甘沟牡丹园、党岘“五七”农场、柴门祖厉人家等乡村旅游点5个。会宁剪纸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95亿元、增长12.8%,旅游接待人数428万人次、增长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1亿元、增长27%。

一年来,我们注重统筹兼顾,城镇功能在建管齐抓中日趋完善。聚焦旅游文化城市战略定位,不断拉框架、强基础,高标准、精细化推进城乡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城市功能全面优化。编制《会宁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新建滨河东路二期、滨河西路二期等城市道路10公里,敷设污水管网19公里,城市“生命线”更加通畅。围绕提升宜居做文章,完成钟鼓楼南北两侧不稳定斜坡治理,圣地公园、会展中心主体建成,棚户区新增银行授信21亿元,完成房源回购2744套,改造城区老旧小区住宅1314户,建成城区公共厕所45座、旅游厕所22座;实施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热源厂3#锅炉建成运行,敷设一级管网44.8公里,新建换热站12座,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60万平米,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城镇建设加快推进。编制《会宁县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启动红色旅游文化规模化一体化高质化的“会宁长征红色小镇”规划工作,南川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签订征收协议304户、流转土地3870亩,建成大沟厍弆、丁沟沈屲、八里富岔3个美丽乡村试点。郭城驿镇被确定为全市唯一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区道路管网改造提升工程主体竣工,河畔、头寨、甘沟等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乡村画卷在会宁大地上徐徐展开。

城乡管理持续加强。围绕做好城市管理“加减法”、打好城市治理“组合拳”。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拆除城区违建175处2132平米、较去年同期下降55.6%,国道247线乡村治理拆除残垣断壁1275处。开展“六乱治理”专项行动,在会师镇吊川建设了流浪犬留检所,设立了开发区和汉唐街两处夜市,清理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8375处,完成294家商铺门头牌匾统一规范。加强市政管理,维修破损路面4.3万平米,铺筑人行道4800平米,城区主干道楼宇亮化率达到90%。

一年来,我们致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在严管共治中显著优化。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两条底线,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污染治理纵深推进。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建成煤炭一级市场3家、二级市场35家、配送网点116个。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PM10、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大幅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饮用水达标率100%。推进祖厉河达标治理,主要污染物检测值较去年大幅降低。持续强化面源污染防治,禁养区内关闭规模化养殖场3家、搬迁4家。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以东山、桃花山、西岩山“三山”绿化为重点,建成西岩山、红嘴山等示范林5处,新增大环境绿化3.6万亩。打造国道247线国土绿化带,拆除二院子694户、平整土方284万方,栽植稍白杨66万株、油松2.4万株、花灌木73万株,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层次丰富、功能齐全”的生态带。加快园林城市建设,完成会师大道三期等道路绿化3.8公里,钟鼓楼格构梁等公共绿化20万平米,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0万平米,人均9.5平米。

“五城联创”成效初显。坚持把“五城联创”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支撑,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投入机械车辆1.5万车次、人力6万人次,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43处、垃圾36.7万吨,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车辆385辆,设置收集点1034个。开办“创城进行时”“我们的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个专题栏目,建成“八个一”示范点23个、新时代讲习所152家,中宣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八十一场在我县举办,全民文明素养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们聚力增进福祉,民生事业在优先保障中持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均衡化服务、普惠性保障、创新型治理,民生温度不断提升、幸福底色更加靓丽。

教育事业走向“均衡型”。争取教育项目资金1.84亿元,发放教育惠民资金2.88亿元,建成县第五幼儿园及4所村幼儿园,完成县幼儿园(东园)省级示范园改造及五中、职专、文昌小学、思源中学等运动场建设。会宁二中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预评估,全县高考二本上线3118人、上线率40%,重点录取1691人,北大、清华录取13人。省委林铎书记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将“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上升为全省教育精神高度。评选表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十大功勋校长、功勋教师和学子、家长楷模,会宁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民生保障迈向“普惠型”。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638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92个,输转城乡劳动力9.7万人,创收18.6亿元。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县601站综合业务楼主体竣工,李兆申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县人民医院挂牌成立,建成“专科联盟”17个。连续8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施社会福利机构改扩建工程,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所,发放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等各类民政资金3.54亿元,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社会治理趋向“创新型”。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霸痞”1个,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6%。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解矛盾纠纷2800件,信访事项办结率达到98%。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落实宗教场所“四进活动”,与上海金汇通航签订空中救援协议,在全市率先开通空中救援通道,“空地一体”立体化应急网络初步建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们狠抓自身建设,政府作风在真抓实干中明显转变。坚持以真抓实干为主旋律,把改革创新和作风建设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举措,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强力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共取消调整和承接行政审批项目143项,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701项,其中“最多跑一次”626项,占总事项的89%。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4300份。建立权责清单管理机制,行政审批限时办结率达到99%。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各类证明事项76项。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新增市场主体2779户,非公经济增长10%。

依法行政不断加强。严格执行转变工作作风“十不准”规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能,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力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等活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委员提案73件,办复率100%,其中:已办结91件、占建议提案的72%,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36件、占建议提案的28%。持续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各类审计61项,整改不规范资金4050万元。

服务质量优化提高。全力支持税务、电力、气象、银行等驻会单位和工青妇、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人事编制、防震减灾、档案文物、物价粮食、统计信息、外事侨务、地方志等工作不断加强,人民武装、武警消防等事业取得新业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引航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亲切关怀;得益于县委的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共同促进。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汗水,凝结着各位代表的智慧力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会单位和驻会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会宁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形势紧迫,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三类人员”占比相对较高,扶贫带贫利益联结不紧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实现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任务艰巨;二是县域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一二三产融合不充分,三次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相比不尽合理,一产现代化水平低,二产市场竞争能力弱,三产带动作用小;三是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压力大,森林、草地等自然资源总量不足,治污排污基础薄弱,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问题较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安全监管仍需加强;四是税源结构单一,骨干税源缺乏,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等刚性支出与财政收入矛盾加剧;五是农村饮水安全、城乡道路、市政管理等设施服务,与群众需求仍有不少差距,基础设施制约瓶颈仍然较大;六是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还需强力推进,一些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优、行政效率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勇于面对,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在加快发展中努力解决。

2019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也是为绿色发展崛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为我们推动转型升级、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和省上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实施十大生态产业项目等政策举措,为我们补齐制约短板、壮大县域经济提供了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聚焦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项重点”,着力做好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实体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五篇文章”的思路,契合会宁实际,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导向。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谱写会宁整县脱贫摘帽的时代篇章。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坚持以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紧盯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确保整县脱贫摘帽;紧盯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紧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扎实推进城乡环境改善;紧盯人民群众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紧盯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发展和服务群众功能,加快“四县三区两城一市”建设,努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4%,第三产业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主要任务是:围绕上述目标,聚力推进“十项工作”,全力实施“十大项目”,竭力办成“十件实事”。

聚力推进“十项工作”:

(一)聚力推进脱贫攻坚,在整县脱贫摘帽上实现新突破。全面落实到村到户措施,确保减少贫困人口7052户32615人、贫困村69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5%,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强力推进产业覆盖达标。 坚持把“紧盯达标不放松,确保效益增收入”作为脱贫退出的总攻要求,产业重点由抓达标向抓效益全面转换,重点扶持肉牛、肉羊、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中药材等多元产业,全面开展产业覆盖达标效益提升行动,确保一季度,剩余的2938户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产业覆盖达标;上半年,现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产业收益,全年增收10%以上。探索建立产业共建、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联结机制,确保产业覆盖到村、达标到户、脱贫到人。

着力补齐贫困基础短板。紧盯贫困村退出指标,坚持改造提升与配套建设并举,新修梯田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万亩,完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建成3个集中安置点,完成807户3779人搬迁;改造农村C级危房1121户,建设城区“扶贫车间”1处,认定集中加工或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20个,联建贫困村光伏电站34个。巩固完善贫困村卫生室、幼儿园、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贫困村公共服务能力。

健全完善退出责任体系。依照“33335”工作要点,综合实施教育、就业、医疗、搬迁、兜底五大脱贫工程,继续加强对因病致贫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帮扶救助。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切实提高“三率一度”水平,确保顺利通过省市脱贫退出验收评估考核。按照脱贫退出后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的要求,健全常态长效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市和平区、中投公司的对接交流,争取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对口支援。

(二)聚力推进富民产业,在促进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突破。立足优势产业打造品牌,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格局。

全力扩大主导产业知名度。紧盯肉牛、肉羊、高原夏菜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北京雄特(会宁)畜牧产业园,建成5000头肉牛育肥场及中国安格斯肉牛研究院;加快中天羊业100万只肉羊精深加工中心和肉羊产业园建设,全县湖羊存栏量达到3万只;新发展塑料大棚3万座,建成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7万亩;实施大沟镇黑毛驴产业链项目,构建国道247线生态经济带、北部肉羊产业区、中部黑毛驴产业区、南部肉牛产业区、引洮供水覆盖的大棚蔬菜产业区“一带四区”产业格局。

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坚持“21211”方向不动摇,继续实施两个“百万工程”,打造10个万亩示范带、314个千亩示范片。按照稳定面积、提升品质的思路,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种植小杂粮35万亩、亚麻10万亩、中药材9万亩、瓜类10万亩。按照品种淘杂换纯、淘劣换优、淘低换高的思路,新引进基础母牛3万头、基础母羊10万只。全面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方位搭建产销平台,持续扩大会宁农产品市场份额。

积极推进“三变”改革新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启动建设会宁“三变”改革展示中心,实施中药材产业“三变”改革综合开发项目,推行“三变”+“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苹果、中药材、牡丹、电子商务、农机服务”八种改革模式,充分发挥国有农业发展公司的平台优势,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灵活多样的入股方式,创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机制,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

(三)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在扩大投资增长上实现新突破。更加重视项目带动支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方对外引进项目,努力扩大有效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把握导向谋划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扶持重点,更加注重由“量”到“质”的转变,抢抓省上出台的“1+1+10+X”十大生态产业政策框架机遇,围绕脱贫攻坚、产业开发、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2019年共谋划投资总额1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12个,总投资24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0.6亿元,特别是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7个,呈现出大项目多、好项目多、产业项目多和结构优、质量优、布局优的“三多三优”特点。

提高效率抓建项目。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抓和“六个清单”管理制度,全力抓好1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加强5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统计,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全面落实投资项目申报、审批在线办理,大力推行项目并联审批,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提前做好项目可研立项和初设批复,在规划选址、用地保障、环境评价、招投标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着力解决项目前期耗时长、落地实施难的问题。

规范程序管理项目。严格按照项目“五制”要求,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落实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健全项目立项、招标、施工、监理、验收全程监管服务机制,着力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项目预决算管理,严格控制投资,坚决杜绝未批先建、超预算等问题发生,努力让每一个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每一个项目成为优质工程。加强组织协调和施工调度,确保新建项目及早开工、续建项目快速推进、前期项目精细准备、建成项目运行良好。

(四)聚力推进园区建设,在发展地方工业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工业集群,着力构建聚集发展、联动共进的下游产业体系。

积极外引内联保存量。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坚持立足产业办工业、招商引资办企业、绿色环保办实业的思路,强化招商理念,创优招商环境,围绕主导产业、文化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突出领导带头全员招商,参加节会以商招商,跟踪对接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配套型工业项目。加快陇慧农业亚麻籽油生产加工、大沟镇驴业基地建设项目进度,新引进开工项目10个以上,到位资金增长10%。

扩大园区承载促增量。在西王川规划现代农业园区,加快甘沟循环经济产业园前期工作,建成杨集中药材产业园,完善西城产业开发区和郭城工业集中区基础、功能和产业配套,规划建设飞扬路延长段、河西路、北什街支路等工程,实施郭城工业集中区综合服务区道路及给排水管网二期项目,进一步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全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融资保障。

促进转型升级强质量。全力落实“86115”工业经济行动,扶持农产品加工、农业配套、轻纺加工、电器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施万紫千红牧草产业技改、10万吨生物有机液体肥加工、亚麻胶生产线、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平台分拣中心等工业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大“个转企”“小升规”扶持力度,争取建成“徐滨士院士工作站”,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以上。

(五)聚力推进文化旅游,在激发三产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始终突出抓旅游、兴文化,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发挥文化旅游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开展“旅游文化城市强化年”活动,实施会师旧址拓展保护、大墩梁国家红军烈士陵园等项目,建成会宁文化旅游传媒中心、皮影艺术馆,完成长征胜利景园4A级景区和“杏花村•厍弆”乡村旅游3A级景区创建。举办春晚、元宵灯会、第二届民俗文化艺术节、“油菜花海•大墩梁”文化旅游节、“会宁•牡丹园”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创新“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加强景区精细化管理,全力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

繁荣发展商贸流通业。不断完善城乡商贸规划布局,培育特色商业街和购物商场,推进乡镇农贸市场建设,健全城乡流通网络,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户。坚持“会宁发展路千条,市场主体第一条”的鲜明导向,新发展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2300家,增量10%以上。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成果,启动电商综合物流园建设,扩大“会宁马铃薯”“会宁特产馆”等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转变,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转变,加快发展金融保险、融资担保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医养结合、健康养生等新兴服务业,催生新的消费群体,带动新的消费热点。强化信息数字工程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建设会宁大数据中心和会宁融媒体中心。深化供销体制改革,筹备组建会宁供销集团,启动会师镇、郭城驿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成苹果、高原夏菜产地预冷集配中心,创新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六)聚力推进城乡融合,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建设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

打造宜居宜业的旅游城市。聚焦陇中区域性特色小城市定位,启动祖河路、遵义路等“十条路”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加大城市河沟治理力度,实施祖厉河城区段不稳定斜坡治理,加快“一河八沟”治理,筑牢城市“稳定性”。推进圣地公园、锦绣公园、北湖湿地公园、青土沟植物园、西岩山生态公园“五大公园”建设,实施莲花台、西山绿地景观绿化和滨河西路二期道路绿化,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0万平米,推动城市“生态美”。加快南川田园综合体建设,实施会师北路东侧等6个区域棚户区改造,回购房源1800套,提升城市“宜居度”。

打造功能完善的新兴城镇。注重提高城镇规划和建设档次,全面提升乡镇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层次,推进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完成郭城、河畔镇区道路及管网改造升级。启动郭城驿蒙古风情生态园建设,积极推进“郭河一体化”,建成连接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实施柴门、杨集、甘沟等乡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科学规划建设小城镇供水、供热、排污管网,配套完善广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要素功能,提升形象品位,不断增强城镇集聚辐射能力。

打造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坚持以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和生活品质为核心,分类打造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类村庄”,高标准建设柴门童家湾童话小镇,打造郭城红堡子、河畔冯堡等国道247线乡村治理示范带,同步推进八里芦坪、韩集袁坪、土门苏堡等“产业型”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坚持人口自然资源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加快丁沟线川等5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建成20个旅游特色村、产业升级村、生态美丽村。

(七)聚力推进生态文明,在加强环境保护上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发展之路,促进发展与绿色协调、生态与文明互动。

大规模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按照“两区一流域三山两湖两湿地”的全域绿化生态布局,以大环境绿化、道路绿化、天然林保护、生态脆弱区修复、村庄绿化、特色经济林、农田林网建设“七大工程”为重点,着眼改善祖厉河、渭河、清水河“三大水系”,着力构建生态保护区、生态经济区、生态恢复区“三大生态功能区”,营造生态林11万亩,完成道口至侯川国土绿化1700亩、建设示范林2000亩,加快国道247线生态经济带建设,实现生态与经济相融互促、景观与产业齐头并进。

大气力推进河道流域治理。严格执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机制,争取实施祖厉河三期、四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4.65公里。加快实施南川田园综合体“一河四沟”综合治理进度,治理河道6.2公里、沟道2.56公里。启动实施杨集田岔沟防洪治理、柴门康河沟宝川村段和鸭掌沟二期综合治理,治理沟道2.45公里。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入河排污口、非法采砂、河道垃圾整治力度,严厉查处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违法行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大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城区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规划建设郭城、河畔等乡镇污水处理厂,督促用水企业治污设施规范运行,确保祖厉河水质进一步改善。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流程,实现“五有六无”目标,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和“三同时”制度,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杜绝各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八)聚力推进民生事业,在促进共建共享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构建服务均衡的会宁教育体系。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实施县第九幼儿园、红军小学、新北小学、科创中学建设项目,完成县第七幼儿园、会宁三中学生宿舍楼、四中运动场建设,做好会宁一中及会师中学拓展提升、东关小学重新规划建设、北关小学运动场综合楼建设,积极稳妥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继续开展“百名免费师范生”人才行动,引进补充紧缺和高层次人才,着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新增。启动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去行政化改革,探索农村大学区制度和城乡一体联盟化办学模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创新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健康扶贫先锋行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一保四有”,确保贫困人口倾斜政策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合规医疗费用个人最多支付15%,最高不超过3000元。加快推进健康会宁建设,完成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县中医院改造搬迁和会师镇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加快县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办法,使城乡居民享有便捷、均等的健康服务。

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全民创业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天津和平区专场招聘会”等活动,重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就业。扎实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积极创建“无欠薪城市”。健全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开展全省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创建活动,规范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政策,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为城乡群众提供保基本、保兜底的社会保障。

(九)聚力推进社会治理,在实现和谐稳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十进”活动,推行“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建立“4+X”法律服务体系,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快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严格执行“三到位一处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管控活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以“事要解决”为关键,认真办理网络留言,建立健全联合调处、督查督办、回复回访等工作机制,及时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启动平安会宁-智慧城市视频管控应用系统建设,建成柴门等10个乡镇派出所业务用房,创新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社会管理模式,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及时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确保网络稳定、可靠、安全运行。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强化维稳反恐和安全防控,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全面加强安全监管。牢固树立安全至上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制,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属地监管责任、部门行业管理责任。根据省市要求完成应急机构改革,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扎实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升安全监管效能。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十)聚力推进财税征管,在提升保障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始终突出抓财源、聚财力,切实增强依法理财意识,严格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扩宽财源增收渠道。全面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落实5000元起征点及各项减免措施,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税护税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税源经济,紧扣项目抓财源,发展产业建财源,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和政府债券,多渠道实现财政增长目标。规范国有资产处置、土地出让、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管理,切实增加可支配财力。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执行全口径预算,加快决算公开全覆盖,着力构建透明阳光财政制度,推动财政信息公开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强化预算约束、严把支出关口,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持续加大脱贫攻坚、特色产业等重点支出。扶持普惠金融和新型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效性。

强化财政资金监管。严格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切实加强财经纪律、支出标准刚性约束,加大财政预算执行、民生专项、政府投资项目等审计监督力度。严格部门、乡镇和村级财务管理,开展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加强领导干部任中、离任审计,严查“小金库”“账外账”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类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运行。

全力实施“十大项目”:①实施长征南路延伸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2.1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86亿元;②实施南川田园综合体红花沟、达岔沟、和家沟、苦河沟和厉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3.9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49亿元;③实施S209线郭城至巉口二级公路项目,总投资4.8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38亿元;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4.0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54亿元;⑤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48亿元;⑥实施旱作农业、畜牧业全产业链等现代农业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48亿元;⑦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土绿化项目,总投资1.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12亿元;⑧实施第九幼儿园、红军小学、新北小学、科创中学建设项目,总投资2.8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19亿元;⑨实施羊肉精深加工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亿元;⑩实施文化旅游传媒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0.8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0.84亿元。

竭力办成“十件实事”:一是改建县乡公路100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二是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新增水地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三是建设塑胶人行步道11公里,改造城区巷道及人行道9公里;四是实施棚户区改造1239户,完成农村C级危房改造1121户,建设卫生厕所1.4万户;五是新建城区公共停车场5处,新增停车位620个;六是申报“会宁牛肉”“会宁羊羔肉”等地理证明商标6个;七是新建中小学4所,补充农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50名;八是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所;九是落实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工作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4200人;十是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补助标准。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发展是时代的声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将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追求,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切实把执政为民落实到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

始终坚持忠诚理政。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改变对原有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依赖,推动思维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遵循,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重大事项向县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

始终坚持为民勤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精简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形成网上大厅与实体大厅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完善网站留言、政务微信管理运行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

始终坚持高效施政。强化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指导发展、引领发展、组织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聚焦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事业四件大事,对标对表今年既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层层分解责任、勇于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突破难点堵点痛点,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始终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准则》和《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相关规定,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规范和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改进作风,严格落实转变政府作风“十不准”规定,全面提升政府各级干部的工作执行力,让清正廉洁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底色。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锐意进取,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加快建设旅游文化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