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1年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贵州省)2021年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29日在州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州人民政府代理州长 黄兴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多重考验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贯彻“四早”“四集中”部署,严格抓实“两防”措施,坚决落实“四最”要求,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牢牢守住黔西南阵地,为第一时间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赢得了时间和空间,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100%复工复产。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提升防控基础能力,切实掌控打好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的主动权和制胜权。面对脱贫攻坚艰巨任务,我们实施挂牌督战,既“督”又“战”,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四逐四准”,创新设置“窗口期”,主动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集中火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晴隆县、望谟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啃下最后“硬骨头”,夺取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面对经济形势多重压力,我们全力抓好“六稳”,奋力实现“六保”,实施复工复产、复业复市、复学复课系列政策措施,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服务业全面恢复,经济增速由负扭正、逐季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增速排全省第2位。面对人民群众殷切期盼,我们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全力拓展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8.6%,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州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回首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融入全省“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期,“十三五”时期,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801.65亿元增加到1353.4亿元,年均增长10.4%,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由全省第7位上升到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10.1%,全州呈现经济提速、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累计投入资金1132亿元,全力打好“四场硬仗”“三场战役”,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每年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教育扶贫,下达资金38.15亿元,资助学生342万人次,实现应助尽助;全面加强医疗保障,贫困人口参保管理、参保资助、待遇执行均达100%,实现应保尽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72万户,实现应改尽改;实施农村饮水工程1446个,解决10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通组硬化路4776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寨全部实现“组组通”;深入实施新市民计划,完成33.8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历史性难题;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深入开展,中央统战部、公安部、各民主党派中央、中国联通、中国黄金集团共投入帮扶资金17.59亿元,宁波市扶贫协作投入资金12.67亿元,为我州夺取脱贫攻坚全胜注入强大动力。全州7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6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减贫47.09万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山地经济产业体系,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提质。农业特色化推进。坚决守牢耕地红线,粮食年均产量达97万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建成精品水果、特色粮食、茶叶油茶、中药材、蔬菜“五个百万亩”工程,食用菌发展到10.84亿棒,发展林下菌药14万亩,建成1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烤烟实现利税77.53亿元,同比增长4%;培育龙头企业452家,成功申报“普安红”、贞丰火龙果等2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普安成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兴仁成为国家出口薏仁质量安全示范区。一产增加值由159.97亿元增加到249.35亿元,年均增长6.4%。工业集群化转型。基础能源快速发展,煤炭年产量从934万吨增加到1553万吨,普安、贞丰等火电厂建成发电,电力装机容量从853万千瓦增加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从295.8亿度增加到340.7亿度;基础材料、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特色轻工、大数据信息等产业稳步发展,兴仁登高铝业、安龙金源铁合金、义龙振华新材料、鹏昇纸业建成投产,义龙聚鑫工贸完成节能升级改造,固鑫耐磨材料、义龙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落地建设。工业增加值从223.92亿元增加到337.7亿元,年均增长9.5%。三产多元化融合。山地旅游加快发展,新增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27个,建成体育运动基地12个,荣获“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万峰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五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等重大赛会,在全国率先发布山地旅游标准体系,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9%。服务业稳步发展,建成浙兴商贸城、梦乐城商圈、兴仁盛丰商贸城等项目234个,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州。三产增加值从368.39亿元增加到641.06亿元,年均增长12%。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条件极大改善,盘兴高铁开工建设,盘兴、罗望、紫望、兴义环城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1公里,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8万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和通客运率均达到100%;建成兴义万峰林机场新航站楼,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38万人次。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兴义马岭水利枢纽工程等35座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从2.71亿立方米增加到7.03亿立方米,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目标。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新增城市道路427公里,建成金州体育城等10个城市综合体、兴义湿地公园等56个海绵城市项目,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19.09万套,城镇建成区面积从102平方公里增加到1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7%提高到52%。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互联网出州带宽突破1000Gbps,行政村实现4G网络和光纤全覆盖。

——风险防控有力有效。严格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全州法定债务率保持在绿色等级,连续五年保持无风险提示地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守牢安全防线,2020年煤矿实现“零事故”“零死亡”目标。创新推行“312”维稳协作等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切实开展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州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全面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创建取得明显成效。扎实推进青山工程,完成营造林315.67万亩、石漠化治理518.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60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1.17%。扎实推进蓝天工程,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9%以上;扎实推进碧水工程,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4%,主要河流、重要湖库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万峰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兴义市河(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创新黄泥河两省三地联动机制。扎实推进净土工程,建成义龙鸿大垃圾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规模达到1200吨/日,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63.09%,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95.6%,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75%。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州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部通过省级评估达标验收,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91.6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24万户;全面推行财政零基预算,实行“数据铁笼”监管,完成金融“两权”抵押试点;国有企业实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州管国企资产总额从200亿元增加到668.86亿元,年营业收入从6000万元增加到29.58亿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推进,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引进深圳振华、江苏综艺等省外优强企业300余家,累计到位资金3314亿元;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顶效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复为黔西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州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67%,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6.4%。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教育立州战略取得实效,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易地扶贫搬迁教育配套学校74所,基本普及15年教育,全州提前两年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兴义一中、八中升为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4所,兴义师院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创业就业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21.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医疗保障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2个、卫生乡镇65个,州医院新院建成投用,建成4个县级中医院、126个乡镇中医馆,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民生网底不断织牢,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642元和每年4316元,共发放低保资金39.06亿元、临时救助金4.5亿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成331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乡村“农体工程”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国双拥模范城,国防动员、宗教、外事、人防、老龄、关心下一代、工青妇、残疾人、消防、档案、史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切实履行政府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政府治理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25件、政协提案1198件,办复率均达100%,提请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法规10项。实行“三单一考”抓落实工作机制,连续五年推行州直部门“赶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应对的挑战前所未有,走过的历程刻骨铭心,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州上下艰苦奋斗、超常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州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员、人民警察,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向在抗疫大战中舍生忘死、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向在脱贫攻坚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广大基层干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加销”尚未有机衔接,“小散弱”问题依然存在,利益联结不够牢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防止返贫致贫需久久为功。二是高质量发展短板较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工业链条偏短、产品层次偏低、企业实力偏弱,工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推进服务业发展需持续发力。三是财税增收缓慢,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加大财源培育刻不容缓。四是民生保障基础薄弱,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容忽视。五是一些干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问题的本领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州人民的重托!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根据州委七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州政府编制了《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提交大会审议。

二〇三五年全州发展的远景目标是: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面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力争突破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坚持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围绕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落实州委“两大一高”主基调、“五个主战略”“十条主路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1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2%以上,绿色经济占比达到5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3以内,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周岁。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产业化,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一批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十大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转换率,加快打造精品水果、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一批百亿级产业,将我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力争一产增加值达到34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发展。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挥园区主平台作用,加快基础能源、基础材料、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特色轻工、大数据与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工业加快转型,力争二产增加值达到780亿元以上。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扎实推进文旅兴州“十大工程”,促进“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将黔西南州打造成为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文化旅游中心、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推动大数据融合、大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服务业业态升级,打造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力争三产增加值达到980亿元以上。

(二)着力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区域发展定位。坚持龙头带动、示范先行、各有侧重、梯次推进,兴义市要努力打造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人口超百万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电强产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义龙新区要努力打造“生态载能产业集聚区”;兴仁市要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安龙县要努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贞丰县要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创新区”;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要努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二是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巩固拓展产业、就业、文化、生态、党建扶贫成果与乡村五大振兴有效衔接,深化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加强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助推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新型村庄建设。三是增强城镇带动功能。支持兴义市率先发展,加快兴义、义龙一体化进程,增强“火车头”“试验田”作用。巩固兴仁撤县设市成果,推进安龙、贞丰撤县设市,加快构建“兴兴安贞”一圈同城、“普晴”“册望”两翼齐飞区域发展空间新格局。建成金州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海绵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镇品质。深入推进新市民计划,完善后续扶持“五大体系”,加快市民化进程。四是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成盘兴高铁和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望谟至广西乐业高速公路,推动兴义至文山、贞丰至田林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启动兴义至贵阳、兴义至百色铁路建设,打通红水河出海水运通道,构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交通体系。开工建设美女山水库等一批大中小型水库,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5G站点建设,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加快天然气支线管道项目建设,实现“县县通天然气”。

(三)着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坚持投资拉动、消费带动、创新驱动,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是全面拓展投资空间。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大产业、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力度,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8000亿元。优化投资结构,强化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投资比重分别提高到40%、50%以上。二是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民宿、餐饮、购物、娱乐、地产等特色化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创新城市特色主题消费载体,加快康体养生、艺术体验、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等业态个性化发展。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放管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要素市场配置等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开发区等平台建设,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提升区域竞争力。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四)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坚决守牢生态底线,切实防控重大风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坚决守好生态底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污染防治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及石漠化系统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园区和工厂绿色化改造,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切实做好政府性债务、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风险防控,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和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推进平安黔西南、法治黔西南建设。三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深入实施教育立州战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深入推进健康黔西南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疾病控制和医疗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0万人次,促进高质量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机制,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兜牢民生底线。

三、2021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5%、9.5%、9.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9%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均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2%、16.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今年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左右;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3.0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5%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年,人均预期寿命77.2岁。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深化“四逐四准”,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力度,持续强化“四险一金”保障,切实防范返贫致贫。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国家标准化专项试点,大力发展安置区产业,鼓励发展社区集体经济,提升稳定就业质量,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促进人才交流、产业发展、消费协作、劳务输出等领域常态化合作。二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切实抓好粮食生产,落实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省下达目标任务以上。建设黔西南州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快种子基地、“两库两圃”建设,保护本土优质品种。推动科技人员力量下沉,加快十大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精品水果、特色粮食、中药材、蔬菜、茶叶“五个百万亩”产业提质增效,新增林下菌药10万亩,改造低产核桃4.5万亩、油茶4万亩,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规模。加大优质烟区建设,完成烟叶收购59.1万担,其中上等烟叶70%以上。加快生态畜禽渔业发展,实现生猪出栏154万头、牛出栏21万头、家禽出栏1340万羽。加快普安“白叶一号”、贞丰花椒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新增龙头企业20个以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加快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新增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个以上。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争取创建1个省级示范县;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基本完成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推进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区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各县(市、新区)建设1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全覆盖,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3.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省目标要求。四是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加强宅基地管理,切实整治违法违章建筑,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行为。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现基础设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实现“十个一”全覆盖。全面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二)全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发挥开发区主平台作用,抓实“百企引领”“双千工程”“万企融合”,推动工业集群发展。一是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切实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完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增强开发区产业聚集能力。选准首位产业,全力推进全产业链招商,实现开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基础能源产业发展。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建成主体矿5个以上,开工建设10个以上煤矿项目,煤炭过站量达1500万吨以上。加快安龙自备电厂和19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新增电力装机130万千瓦,力争发电量突破400亿度。推进黄金产业转型发展,建成普安泥堡金矿氧化生产线、贞丰锦丰井下延伸扩能项目,启动紫金加压预氧化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基础材料产业发展。建成义龙元豪铝业、固鑫耐磨材料项目,推动兴仁登高第二条生产线、安龙新创60万吨工业硅、义龙锂电池负极材料、西南能矿锌冶炼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开工建设义龙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加快约堡重工机械制造基地、新创冶金公司100万吨硅锰合金、骅骏铝业10万吨铝基合金板带材及精深加工、龙凯200万只汽车轮毂生产线(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五是加快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推进水泥产业拓宽市场,充分释放产能;推进安龙木纹石、普安大理石品牌化发展,建成普安金龙石业、黔海石材加工等项目;加快义龙、普安灰渣综合处理利用项目建设。六是加快特色轻工业发展。实施“烟酒糖茶薏、水药菌油纸”品牌提升行动,支持骏江实业、天地药业、德良方等药企扩能,加快晴隆黔峰名优绿茶、安龙山地刺梨全产业链、义龙康源生物科技试剂、阳光清泉健康水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建成浙茶集团普安“白叶一号”茶产业园、册亨油茶科技产业园,推进安龙万洋众创城(二期)开工建设。七是加快大数据和信息产业发展。推动义龙大数据产业园发展壮大,打造兴义、兴仁、义龙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带,推进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建设融合标杆项目10个、示范项目100个,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八是加快现代化工产业发展。推进兴义宜化、兴化高塔硝基复合肥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合成氨项目建设。推进兴仁路兴碳素预焙阳极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二期项目建设。推动普安众德能源扩能、兴仁泉通森海工业硫酸、金鼎高纯红磷及高纯五氧化二磷等项目建设。

(三)全力实施文旅兴州战略,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启动文旅兴州“十大工程”,加快文旅产业化进程,引领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舞活文旅产业龙头。全力推动兴义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天下布依、特提斯温泉度假区、义龙金盾影视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万峰林5A级旅游景区创建,带动万峰湖、马岭河峡谷、贵州醇景区整合发展,打造兴义“一城四景”名片。支持交响乐团、歌舞剧团加快发展。二是推动文旅全面振兴。推进兴仁放马坪、晴隆二十四道拐等10个4A级旅游景区提质改造,推动贞丰三岔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南北盘江“一线连五湖”精品旅游线建设,新增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推动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支持兴义恒丰足球小镇、普安足球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安龙笃山攀岩等运动基地改造提升,市场化举办山地特色运动赛事,促进山地运动业态发展。办好第七届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加快打造“欢乐万峰林”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实现常态化演出。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三是加快服务业态拓展。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加快兴义则戎纳具康养小镇、万峰湖休闲垂钓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拓展文旅、康旅、体旅、农旅、教旅、科旅等服务业态。加快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建设冷库2万立方米、2个智慧农贸市场,推进普安古茶城建设。推进住宿餐饮业发展,新增限额以上住餐企业66户以上。加快金融、保险业发展,新增入州银行机构1家以上。

(四)全力实施教育立州战略,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基础教育,强化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实现毛入园率92%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3%以上。全面提升高中办学质量,积极支持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加快文化艺术进校园进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7%,高考录取率稳步提高。二是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支持兴义师院优化学科设置,推动学校向应用型、产教型大学融合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加快州职院骨干专业建设,实施中职“强基”工程,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启动大学小镇选址规划,积极筹建黔西南州艺术类高等院校。三是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准入、审批和退出机制,坚持规范管理与精准扶持并举,促进各类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加快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的民办教育体系。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培训各类校长、教师1万人次,培养州级名师、名校(园)长、骨干教师等160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严格实行教学质量与目标绩效挂钩机制,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五)全力实施城市带动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镇化提升行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是优化城镇战略布局。推进兴义丰都片区拓展,抓好桔山片区“填空”,加快兴义超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义龙文化艺术小镇,促进兴义、义龙一体化发展。推进兴仁新型工业化、安龙历史文化、贞丰民族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加快普晴、册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金州大桥等项目建设,完善排水、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新增城市道路40公里以上,建成地下管网240公里以上。启动军地联合地下指挥所项目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消防、防灾、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按照“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主线”的标准,盘活已创建的19个示范小城镇,引领小城镇发展。全面开展小城镇规划建设,坚持镇产结合,强化产业配套,逐步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落实全面放开城镇落户等相关政策,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推进兴义市国家级、贞丰者相镇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

(六)全力扩大投资激活消费,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深挖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是大力拓展投资空间。扩大重大项目投资,实施重大项目667个,完成投资1264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和产业投资,力争民间投资占比、产业投资占比达到40%、37%。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推进盘兴高铁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望谟至乐业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启动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440公里。加快纳达水库等36座中小型水库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望谟油啥水库等10座中小型水库,力争安龙美女山大型水库开工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1400个。三是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行动,促进县域消费、农村消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创新城市特色主题消费载体,促进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等城市消费。充分利用节假日举办农产品展销、文化展演等展会,促进假日经济消费。继续推动电商业态创新,加强“一码贵州”智慧商务平台推广运用,扩大商品销售规模。规范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教育培训、养老、家政、物业、快递等服务消费。

(七)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家园。一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双十工程”,持续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省下达的目标以内,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深入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二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核心区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两江一河”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带建设,深入实施珠江防护林工程,治理石漠化12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330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25.9万亩、退化林修复3万亩、营造林6.1万亩,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三是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切实开展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能耗总量及万元GDP能耗节能“双控”目标任务。

(八)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创新、以创新激发活力,推动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调优国有经济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机构,激发企业经营发展活力。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高基金监管水平。强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州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持续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动力。二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引进行业领军型企业2家以上,引进省外优强企业70家以上,实现重点产业到位资金450亿元以上。拓展开放合作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合作,加快茶叶、制药、硝铵、薏仁等产品出口。三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大高新企业培育引进力度,新增上规入统企业2家以上,引进企业3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0家。推进生态铝、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竞争力。

(九)全力优化营商服务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援企助企等优惠政策,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诚信政府。深入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营造便捷的政务环境。实施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深化“一窗通办、一次办成、一号服务”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跨省通办”,州内高频热点事项“全省通办”无差别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开展领导干部“入企走访连心”活动,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打造“贵人服务”营商环境品牌。三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决防止有违公平竞争的文件出台。从严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纠正和制止指定交易、地方保护和组织经营者垄断行为。加大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重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十)全力抓好重大风险防控,筑牢高质量发展新防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推进“平安黔西南”建设,积极应对新形势、防控新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压实“四方责任”,抓实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和重要时间节点防控,扎实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全民接种工作,构筑牢固的疫情防线,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健康环境。二是全力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落实化债主体责任,严格控制增量,妥善处置存量,强化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压减超过财政承受能力的政府举债项目,分类处置债务风险,确保不“爆雷”。有序推进非法集资风险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三是全力防控安全生产风险。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用好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坚决遏制煤矿、危化、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发生重特大事故。扎实做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四是全力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实施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构建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社会共治工作格局,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我们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健康黔西南”建设,建立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推动州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州中医院改扩建、州疾控中心疾病监测实验室及公共实验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启动州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工作和实施兴仁、安龙、贞丰3个县(市)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全民卫生意识。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持续强化稳岗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持续开展就业服务,确保贫困劳动力家庭和新市民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金监管,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失独家庭、残疾人关爱服务。统筹做好国防动员、宗教、外事、侨务、人防、老龄、关心下一代、工青妇、残疾人、消防、档案、史志等各项事业。

我们要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所,城镇义务教育、乡镇寄宿制和乡村小规模学校10所,招聘特岗教师300人以上。2.提质扩能4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800张;建设“7×24小时政务服务站”,消除老年人残障人等重点群体办事“数字鸿沟”。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1万人,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000人次。5.选派200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技服务。6.建成9个智慧医疗急救站。7.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934户,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2500个。8.创建易地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9个,改造提升旅游景区示范厕所9个,建成全民健身路径设施或三人制篮球场30个。9.改造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4.5公里、农村公路危桥5座。10.建成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15个、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200个。

四、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市场意识、协调发展意识、过紧日子意识、安全意识,以“三抓三强”为抓手,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工作要求,定期向州委常委会报告工作,持之以恒做好“证明题”,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切实加强法治建设。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向人大提交高质量法规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三)切实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有效、社会治理有力、公共服务精细的政府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政府管理失灵、市场运作失灵的问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更加注重开拓创新,更加注重市场规律,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持续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破解发展难题”活动,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坚持抓具体抓深入,深化“三单一考”机制,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着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持续推进精文减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五)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州委有关规定,持续开展全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监督管理,防止权力滥用。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坚决铲除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艰苦奋斗、超常奋斗,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力开创黔西南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