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3月2日在罗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朱 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是罗甸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和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赶”又要“转”的繁重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众志成城、苦干实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全力推进“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彻底消除千百年来绝对贫困。坚持精准方略、尽锐出战,深入实施“1833”战略,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2.3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一年脱贫摘帽,2018、2019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县水务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建成通村水泥路1247公里,“组组通”硬化路933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和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完成输水管道铺设5368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9.7%。改造农村危房5044户、整治老旧住房5960户,彻底消除人畜混居。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建成安置点13个、安置房9796套,3.98万人实现“挪穷窝”“斩穷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深入推进,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融入新环境。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产业就业扶贫成效明显。建成种植业扶贫基地760个,带动2.86万户12.03万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就业2.3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11万个,有劳动力贫困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五年来,我们接续奋斗、全力追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4%。农村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引进28家优强企业,农业企业达138家,“村社合一”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规模以上示范基地329个,种植以火龙果、柑橘为主的精品水果达22.78万亩,中药材、茶叶、桑树种植达10.07万亩,“3+4”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明显提升。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称号。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工业支撑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双千工程”,实施“千企改造”30户,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到39户,工业总产值达31.88亿元。新建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新增水电装机15万千瓦、光伏装机37.15万千瓦。罗甸工业园区被认定为贵州省特色工业园区。第三产业提速发展。深入实施黔南州旅游“九大工程”,成功承办黔南州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三届“奔跑贵州”等赛事,红水河景区被评为国家生态体育公园及3A级景区,国内过夜游客累计达196.45万人次以上。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等称号。限上批零住餐市场主体达69家、服务业企业达20家。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6.02亿元,年均增长8.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10%以上。
五年来,我们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基础设施破茧蝶变。始终坚持项目为纲,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交通条件发生巨变。完成交通领域投资36.5亿元。贵百、余安两条高速相继建成通车,罗甸迈入“高速时代”。改造国省道114公里,完成县乡公路路面提质改善工程198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46公里、危桥改造56座,全县道路通车里程达3227公里。建成县城、边阳、八总新客运站,实现村村通客运,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水利设施全面提升。投入资金31.14亿元,实施饮水安全、骨干水源、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303个,灌溉面积8.05万亩,保护农田0.56万亩,治理河道10.2公里、病险水库1座。电力通讯保障有力。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供电可靠率、综合电网合格率分别达99.8%、99.18%。除FAST宁静区内自然村寨外,30户以上自然村通4G信号达100%。行政村村委会驻地通光纤宽带达100%,完成“广电云”户户用3.6万户。建成投用应急广播三级平台1120个点位,实现村村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破除束缚、担当作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破除龙滩电站水位长期未定的束缚,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产城景”融合,最美湖城雏形初现。城镇建设扩容提质。东进西拓、南改北扩,建新区带老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4.5平方公里拓展到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34.68%提高到2020年的47%,实现了再造一座罗甸新城的“夙愿”。建成“五桥二路一园一坝两中心”和河滨新区农贸市场。完成棚户区改造8569户。新增市政道路25.95公里、燃气管网13.8公里、停车位6027个。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56.8公顷。特色小城镇加快建设。抢抓边阳镇列入省级“双示范”小城镇建设机遇,推进边阳产城融合发展,有序推进沫阳、逢亭、罗悃、红水河、木引等小城镇建设。17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现全覆盖,麻怀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逢亭镇和从里、油海等11个镇村被纳入省级“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五年来,我们坚守底线、狠抓治理,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有力有效。集中力量打好“五场战役”,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百千万”清河行动,完成河岸清理1200公里,取缔网箱养殖4121亩。城镇污水处理厂、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全覆盖。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年均高于98.5%,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优良比例、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绿色生态更加突显。生态考核机制日益健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持续巩固。完成石漠化治理89.9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70平方公里,新增营造林3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09%。上隆、大井、板庚、八总4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蒙江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
五年来,我们初心不改、务实为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入资金10.94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04所,新增学位1.27万个。全面深化校长职级制、集团化办学、初高中“2+4”衔接发展、普职融通等教育综合改革。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语言文字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县莲花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第一次评估,边阳中学入选全省第二批普高“特色学校”建设支持计划,县一中成功创建省级三类示范性高中,县职校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各项教育指标、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稳中有进,2019年全州高考文科状元首次落户罗甸,2020年度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率59.27%,排全州第1位。医疗卫生全面提升。投入资金3.3亿元,建成二甲公立医院2所、规范化达标乡镇卫生院25所、村级卫生室153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1716张。公立医院改革、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县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分别通过国家级、省级认证。创建国家卫生乡镇3个。肺结核发病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大幅下降。社会保障持续加大。突出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7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年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推动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9万人。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累计发放民生兜底保障资金5.7亿元,2019年度县民政局获“全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儿在省内外举重、田径等赛事中获得金牌85枚,获批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8项,文化事业和产业活力迸发。
五年来,我们居安思危、严防严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持续保持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债务风险平稳可控。严格落实“七严禁”和“1+9”债务管理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控新增债务,守住了不爆雷、不出事的底线。财政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018、2019连续两年获全省区县财政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社会治理卓有成效。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牢牢守住“三个决不发生”“七个坚决防止”底线。完成“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和老旧小区“智慧安防”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实现连续2000余天街面“两抢”零发案。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平安基础更加牢固。扎实推进平安罗甸建设,坚持铁腕除隐患、护安全,全县未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七五”普法顺利通过省州验收,社会法治意识明显提高。2019年龙坪镇司法所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先进司法所”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实干笃行、勤政廉政,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始终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着力构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政府系统干部作风持续转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行政成本逐年降低。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依法审计。稳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完成公安、应急等19个部门机构改革,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修改或废止有关文件299份。政府效能明显提升。扎实开展政府效能提升专项行动,完善权责清单和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县、乡政务服务事项“一张网”全覆盖,网上可办率达100%。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州决策部署和县委要求,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努力克服疫情、洪涝灾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扎实抓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用奋斗和实干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我们严防严控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实关键环节,压实“四方”责任,全面完成秋冬季疫情防控9项能力建设,取得了“无疑似”“零确诊”的“双零”战果。县公安局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我们尽锐出战打赢了脱贫攻坚收官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标对表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啃下了“硬骨头”,全县剩余贫困人口1760户4985人全部脱贫,脱贫监测户1326户5540人、易致贫边缘户1446户6230人的返贫致贫风险全部消除,国家及省州反馈问题动态清零,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我们奋力拼搏率先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经济增速在全州率先实现“扭负为正”。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61亿元,同比增长5.1%,排全州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排全州第4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排全州第6位,工业增值税排全州第4位;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9%,排全州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62%,排全州第3位。我们一心为民织牢了民生事业保障网。基本完成“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八个一批”举措,实现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和8%。教育质量、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实施兴隆、沫阳等6所养老院分类管理。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总体可控。安全感、满意度分别排全省32位和30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同时,国防双拥、人民防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史志、老龄、工青妇、红十字、残疾人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关怀厚爱的结果,是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罗甸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罗甸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省州驻县各单位、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东西部对口帮扶单位和省州(市)帮扶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县域经济总量偏小,2020年,全县GDP总量80.61亿元,仅占全州总量的5%。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活的状况还较为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尚有差距。通乡通村通组公路等级低,通达程度弱,公路、水路、铁路互通的新格局尚未形成。水利、通讯、环保、燃气等基础设施还有不少短板。三是公共服务质量效益不高。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布局不合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四是改革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思想不够解放,抓改革的意识不强,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不同程度存在。五是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和依法行政水平还有差距,营商环境还有不少堵点,管理缺失、服务缺位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科学妥善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省委、州委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一二三四十”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中求快、能快则快,全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产业大提质,着力打造“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努力建设黔桂两省交界区域重要节点城市,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到2035年,全县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我县的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市场导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安全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规模以上企业达标排放率达到国家和省控制指标要求。
围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实施“十大行动”,实现“十个重大突破”。
(一)全力实施工业发展攻坚行动,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培育健康医药、电力(新能源)、新型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和轻工制造、珠宝玉石、特色农产品加工、硅系工业四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夯实园区平台,强化要素保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十亿级产业3个以上、五亿级产业2个以上、亿元企业10个以上。
(二)全力实施最美湖城提质行动,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资源聚集,构建以县城为中心、边阳和沫阳为两翼、其他乡镇为支点的城镇发展体系。完善城镇规划布局,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城镇经济,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持续打造黔桂两省交界区域重要节点城市。把县城城区和边阳、沫阳及其他基础条件较好的新、老乡镇镇区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和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平台。力争“十四五”时期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5万人以上。
(三)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持续做大“3+4”农业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乡村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100个左右精品美丽乡村。到2025年,确保全县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四)全力实施康养产业培育行动,在推动旅游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依托暖冬气候和“大水面”特色资源,用好“中国长寿之乡”品牌,培育以“医药医疗、养生养老、健康运动、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药食”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推动康旅、体旅、农旅、文旅、水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到2025年,确保完成大健康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以上。
(五)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支撑行动,在推动构建现代化设施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深入实施“六网会战”。争取贵百铁路过境罗甸,改造出县主干道、打通断头路、扩宽通村路,建设旅游路、生产路。推动罗妥港区、八总港区、红水河主支航道提等建设,推进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改造和城乡用电均等化。争取天然气管网通达县城并延伸到重点集镇。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5G、物联网等数字基建建设,推动“百兆乡村、千兆城区、万兆园区”光纤全覆盖。
(六)全力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在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上 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民生为本,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保障农村转移、易地扶贫搬迁等劳动力和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优化学校布局,推进集团办学和集中办学,稳步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州中上游水平。加快完善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面提升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织牢社会保障网底,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扶尽扶。
(七)全力实施平安罗甸创建行动,在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上实现重大突破。树牢安全发展意识。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偿债资金筹集机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应急救援能力体系建设,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县域社会治理“六治”工作体系,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抓好法治罗甸建设,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八)全力实施绿色生态引领行动,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持续打好“五场战役”,抓牢“双十工程”,抓好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九)全力实施改革开放突破行动,在推动激发动力活力上实现重大突破。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机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农村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主动对接融入省会城市发展,加强与黔桂两省交界区域县(市)经济文化交流,互促发展。
(十)全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行动,在推动共同繁荣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自觉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持续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确保2025年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三、2021年主要目标任务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四新”总体要求和“五个方面”要求,认真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及县委部署,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乡村振兴、大健康、大生态“三大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全力实施“六大引领工程”和“十大行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力争达到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去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目标范围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指标任务。
围绕今年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统筹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稳定。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跟踪“3+1”保障情况,严防返贫致贫。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管理。创造条件争取纳入国家或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强化与广州越秀区、贵阳市等地区劳务协作对接,加强技能培训,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年转移到省外就业不低于9万人、省内就业不低于6万人。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突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做大做强“3+4”农业产业,打造一批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和品牌培育行动,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0%。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万吨以上。发展林下经济,完成贵州金花茶种植1200亩。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3.5万亩,新增桑树种植1万亩以上,果园提质增效2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4800亩。建成年出栏1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1个,实现全县年出栏生猪17万头以上。建成年存笼8万羽蛋鸡规模养殖场1个,实现全县年出笼生态家禽276万羽以上。加快推进1.2万亩生态渔业项目。农业总产值达36.6亿元,增长7%以上。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严格执行《黔南州村寨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保护乡村特色风貌。完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管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全面推行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深入开展文明乡风创建活动。争创国家、省级森林乡村1个。完成1镇10村“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任务。
(二)坚定不移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量质并举特色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发展攻坚行动,推动工业规模壮大、结构优化、效益提升。
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聚焦健康医药、电力(新能源)、新型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和轻工制造、珠宝玉石、特色农产品加工、硅系工业四大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县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实行产业“链长制”,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编制主业加配套的产业链招商项目65个。推动蒙江流域梯级电站改造升级,开工建设佳俊石材、年产200万吨精品砂石骨料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运中焰汇祥、年产13.5万吨氧化钙生产线等项目,推进华能、大唐等光伏发电项目尽快全容量并网发电,力争大唐水光互补一体化和中核光伏发电等项目落地建设。扎实做好“双服务”,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推动政策、资源、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力争打造亿元企业2个以上。确保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以上,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亿元以上。
着力强化技术改造升级。深入推进“万企融合”,打造融合标杆项目1个,带动融合企业2家。推进“千企改造”,加快产业信息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推动新型建材、硅系工业等重点企业转型升级,确保完成企业改造4家以上。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率。引进1家科技含量高、成果转换快、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
着力推动园区提质发展。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提升罗甸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开展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行动,推动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完善园区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启动边阳园区拓展区规划建设,建成边阳园区就业扶贫车间。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园区政企关系,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明晰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企业和社会事务等各方责任。建立进出口企业手续便利化办理机制,打通广西防城港打火机出口通道,降低运输物流成本。持续推进园区“五清”工作,盘活园区闲置厂房和低效用地。新引进工业企业(项目)落户园区11个以上,确保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8亿元以上。
(三)坚定不移加快培育康养产业,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坚持把培育壮大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康养产业培育行动,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制定《罗甸县康养产业培育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罗甸县游客引流奖补办法》等政策。完成大健康产业业态布局规划。引进1家民营医疗机构、2个“候鸟式”“疗养式”养生养老项目。健全智慧医疗管理服务体系,投用罗甸康养服务中心。采取市场化方式持续举办“奔跑贵州”山地越野跑系列赛、全国野钓大赛等重要赛事。完善红水河、大小井等景区配套设施,组建、引进专业管理团队,提升景区运营管理能力和水平。挖掘药食同源养生菜谱,推广罗甸“丽甲席”健康美食,培育2家以上“丽甲席”推广店。确保完成大健康产业产值2亿元以上。
加快旅游产业化发展。持续实施黔南州旅游“九大工程”,打响罗甸康养旅游知名度。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体育旅游。持续推进康养旅游,加快康养湖城、康养景区、康养公园、康养小镇、康养村寨、康养农(渔)庄“六大载体”建设。积极申报玉湖康养度假区为省级休闲度假区,推动红水河景区创建4A级景区,力争创建1家4星级标准酒店、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乙级村寨、1家优品级客栈。打造10个乡村旅游点、2条以上精品旅游线路,培育3家特色酒店(民宿)。确保全年国内过夜游客达36万人次,增长15%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以上。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行动,确保新增规上服务企业10户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2%以上。引导金融机构完善服务网点、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亿元以上。建成贵州现代物流园项目,打造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物流集散中心。整合县内物流资源,全面实现统配统送,降低物流成本。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以上,增长10.5%以上。
(四)坚定不移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全面促进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最美湖城提质行动,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促进融合发展。
全力拓展完善县城功能。实施“断头路”畅通和“瓶颈路”拓宽工程,加快推进斛兴南路、解放中路等10条市政道路建设,完善城镇交通网络。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公顷。实施城镇住房保障工程,加快推进乐亭苑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建成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旅游PPP项目、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瞄准贵阳市场,引导房地产企业适当开发小户型精装修房源,打造养生养老地产。新开工商品房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销售面积48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确保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1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左右。
精心打造特色示范城镇。依托历史文化,科学精准定位城镇发展,编制独具特色的小城镇规划,力争1个乡镇纳入国家或省级特色示范小城镇名单。坚持以边阳“双示范”小城镇建设为引领,支持沫阳、红水河打造旅游服务型城镇,支持逢亭、罗悃、茂井、木引、凤亭打造商贸农旅型、综合服务型城镇。妥善处置小城镇建设遗留问题。
着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制定《罗甸县最美湖城提质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升级,启动教师新村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全面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摆乱设等违规行为,扎实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全面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城镇房屋外立面装修引导和管理,抓好城镇、景区周边和重要道路、河流沿线的绿化、美化,打造干净舒适的宜居环境。
(五)坚定不移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打造坚实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推动需求和供给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全力抓好项目谋划招引。突出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完善项目谋划机制。重点围绕“三大战略”“四化”“六网会战”谋划、包装和储备项目。动态储备项目总投资900亿元以上,动态保持规划类、拟建类、在建类库内项目分别在380个、50个、100个以上,“四化”产业招商项目动态保持在100个以上。积极向上争取到位资金不低于32亿元。大力实施“产业大招商攻坚年”行动,强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引进行业龙头、领军型、国内500强等知名企业2家,引进优强企业7家以上,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产业招商到位资金达37亿元以上。完成央企招商签约资金20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实“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严格执行“五个一”制度,搭建好“政银企担”对接平台,确保76个省州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以上、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40%以上。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分别完成投资26亿元、51亿元、11亿元和3亿元。完成县乡公路路面提质改善工程26公里。加快推进林霞、兰西等5座水库建设。改造污水收集管网21公里、供水管网9公里,确保“六网会战”完成投资19亿元以上。
全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引进社会资本,丰富教育、医疗、居家养老、托育等业态。加快连锁商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提质发展,拓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推动建设一批夜间消费商圈和夜间美食特色街区,培育1个消费商圈,建成10个以上便利店。引导支持开展各类美食节、购物节、直播带货等主题活动30场以上。打造1个以上文化消费综合体。持续开展成品油市场规范管理专项行动。
(六)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引领行动,以良好生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污染防治。持续打好“五场战役”,深入推进“双十工程”,抓好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成投运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确保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7.5%、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2%以上。强化建筑施工扬尘及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材料,确保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地表水水质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加强生态建设。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安全核心区域生态修复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强化渔业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抓实“五林护山”,建成4万亩国家储备林,治理石漠化1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确保占GDP比重达45%以上。
加强执法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体系,建立群众监督与环保部门监测执法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公众表达渠道,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
(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坚持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一窗式”“全省通办”“一次办成”“跨省通办”改革,并逐步向乡村延伸。实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办学、办医水平。落实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深化财源培育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抓好“四转”工作,做大增量。用好国家税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贸民品扶持、联营联购联供等政策。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500 户以上、“个转企”30户以上、“企转规”25户以上。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5%以上。
强化营商环境提升。树牢“管行业必须管营商环境”理念,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减一降”,持续改善政务环境。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持续改善法治环境。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化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落实贵商扶持计划。强化企业用地、用工、用电、用水、用气和信贷等要素保障,推动企业降成本、提效益。健全营商环境负面案例曝光制度和失职追责问责机制,惩治一批反面典型案例。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参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完善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和组团式帮扶等协作机制,强化与国投公司合作,用好贵阳大市场,深化与广州越秀区帮扶协作,持续推动交流向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市场支持、资源共享、人才共培、劳务协作等方面延伸。抓好外贸外资工作,培育外贸实绩企业1家以上,完成进出口总额300万美元以上。
(八)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补齐民生短板,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大创业就业支持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职业技能提升攻坚行动,创建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农民工创业园3个、培训实训基地1个。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成培训1万人次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次以上、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城乡劳动者创业1000人以上,实现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完成罗暮、凤亭、大亭初中部撤并,实现学生集中就读。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公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示范引领工程。加快示范校创建,确保县莲花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复评”、县一幼成功创建州级示范性幼儿园、县一中升级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支持职业教育持续提升产教融合及内涵发展。打造学段衔接式发展教育集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着力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推进健康罗甸建设,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成县医院改扩建,推动县妇幼保健院二期建设。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实施集团化办医。推动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保持队伍稳定。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确保县域内就诊率达90%。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国民营养计划。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加强妇幼、老年健康服务,健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推进文体事业加快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场馆建成投用。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文艺产品创作工程。加强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着力发展体育事业,倡导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确保文化体育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三重保障”,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2.7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9.5万人以上。执行城乡低保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则退。新建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项目,推进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全面落实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救助政策。持续实施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启动省级“双拥模范县城”创建工作。
(九)坚定不移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和“四早”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抓实“防、查、控、治、保、导”各个环节,严把重点人群筛查和物防监测两个“关口”,强化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引导群众加强个人防护,坚决守住不发生输入性疫情风险底线。
加强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严格落实“七严禁”“1+9”债务管理系列政策,从严落实“借、用、管、还”全过程债务管理要求,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稳妥化解债务存量,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有效开展债务展期,盘活一批闲置资产,推进项目运营,提高偿债能力,坚决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积极涵养和培植财源,“西瓜芝麻一起捡”,重点跟踪服务52家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力争全县税收增长9%以上。落实综合治税管费措施,加大土地、国有资产出让收入征缴力度。全面推行“零基预算”,严格“无预算不支出”,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守住“三保”底线。
深入推进平安罗甸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抓牢水陆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禁毒工作三年“大扫除”专项行动,严打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完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健全舆情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确保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全省中上游位次。
各位代表!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建成生态体育公园1个。2.建成县中医医院康养中心。3.建成投用县老年养护院。4.建成投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沫阳水厂。5.完成危桥改造5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6.完成嘉禾、发电、税务、检察、林业5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滨湖家园棚改安置房516套。7.建成投用学府家园农贸市场。8.建成山水华庭、嘉禾小区2个智能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000个。9.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58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14台、容量1250千伏安。10.新建5G基站60个。
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更好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职责,不断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以学习教育成果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开展县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带头维护司法权威,行政出庭应诉率达100%。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依法决策,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主动接受媒体舆论和社会各界监督。
持续厚植民生情怀。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上项目、做决策、定政策首先考虑群众是否受益、是否赞成。下大力解决好困扰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群众在参与治县理政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习实践,不断提高新发展阶段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务实高效转变作风。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抓项目、抓产业、抓招商、抓改革、抓安全、防风险的能力素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坚持不慕虚名、不务虚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从客观实际谋划事业、推动工作,不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的事。不做表面文章,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持续加强精文简会。广泛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完善督查落实工作机制,切实解决“重安排、轻督查”的问题。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全县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巩固罗甸“向上向好”的政治生态。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堵住廉政风险漏洞。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坚持廉洁自律、公私分明、亲清分开,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和罗甸解放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