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1年凯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贵州省)2021年凯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11日在凯里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杨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期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夺取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决打好“四场硬仗”,发起“大战140天”和“决战80天”两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全面补齐,建成“组组通”公路192.7公里,解决9.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0955户。成功探索“出门七有”移民社区模式,10027户44179人进城安居,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现场会在凯里召开。81个贫困村6.13万贫困人口全部出列脱贫,书写了贵州减贫史上的凯里精彩篇章!

——五年来,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4%。完成“两品一标”认证16个,认定面积10.2万亩。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实施“千企改造”项目121个,累计完成投资47.94亿元。现代服务业持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7%。创建国家4A级景区2个,建成旅游集散中心2个、游客服务中心11个,入选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产业引领推动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我们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凯麻同城化、凯都一体化扎实推进,建成区面积达73.62平方公里,大风洞、凯棠撤乡设镇,新设立白果井街道和白午街道。滨江大道、银桂大道、环北高速等相继通车,东西向交通框架的拉开加快推动城市“西进”。二龙至台盘公路、杭州路、凯都大道等相继建成,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867.4公里,15个镇街开通城市公交。公园广场建成开放67个,建成大健康绿色慢行步道52.7公里。建成上寨水库,完成鸡鸠水库引水入凯工程。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7%。市政燃气管道铺设74公里,覆盖160余个小区。光纤宽带和4G网络30户以上自然寨覆盖率达100%,建设5G基站494个。“广电云”户户用安装6.7万户。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强力推进,凯里市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老城区、高新区、下司古镇连为一体,山地民族特色城镇格局正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效推进,鱼洞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达到序时进度。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5%以上,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提标扩容改造5座,总投资4.7亿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建成凯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和矿山、裸露山体植被恢复成效显著,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优势正在加快转换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五年来,我们坚持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等国家级改革试点通过评估验收,PPP合作模式获国务院表扬。坚持“市区一盘棋”,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黔东南高新区获省批复。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加快重组,成立五大集团公司。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州市共建“市民之家”投入使用,“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登记市场主体达5.89万户。凯里海关封关运行,黔东南陆港建成运营。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702.05亿元。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6个,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85%,入选科技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改革开放创新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凯里发展更加高效、更具活力!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17万人,劳务输出务工就业3.13万人。投入21.5亿元,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1所。教育集团化办园管理模式走在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普及十五年教育通过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5.26万农村学生(儿童)营养改善全覆盖。建成中医医院康养中心和二级甲等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成国家二级文化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7个。建成气膜运动馆等体育健身项目,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标准逐年提高。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凯里法治云平台”在全州推广,“七五”普法通过国家级验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长效常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向人民群众交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新答卷!

过去五年,我们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年、效能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政府执行力、落实力明显提高。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气象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业绩!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1.76亿元,同比增长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6552元、14184元,分别增长4.9%、7.8%。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严格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组织网格员1962名下沉开展疫情防控。划小管控单元,发动群防群控,开展城乡拉网式排查,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落细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迅速推动复工复产,及时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质量和成色明显提高,顺利通过省级成效考核。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79个、群众信访投诉件整改331件,完成污染防治五大战役任务538项,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了债务风险底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刑事发案持续处于低位,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我们坚持发展为先、产业为重,实体经济取得新进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争取中央“两直达”资金6.46亿元。新增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总数达6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6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4%,农业增加值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7.63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079.48亿元,增长13.0%。我们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凯麻城市总规修订获省政府批复,城乡空间功能布局不断优化,以“多规合一”为基础,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省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98个,完成投资98.36亿元。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9个,获批专项债券资金4.23亿元。申报特别国债项目18个,获批资金2.23亿元。我们坚持创建为民、全民共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美化、公共秩序优化等攻坚行动,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斑马线上的文明”享誉全国,“人车礼让”成为文明风景线,追求和坚守文明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自发行动和共识。我们坚持惠民利民、一切为民,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1587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96人。实施教育工程项目70个。下达各类资助资金6540万元,资助学生9.23万人次。实施社会救助31190人,发放救助资金8524万元。“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完成8个,殡葬一体化等其余4个项目正按序时进度加快推进。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的发展启示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动摇。做到“赶”与“转”并举、“量”与“质”并立、“稳”与“进”并重,努力在后发赶超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跨越赶超。必须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动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中筑牢生态屏障。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不动摇。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构建外联内畅战略通道,推动形成后发赶超强大动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把民心所向作为决策之据,把群众所盼作为发展之要,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忠诚干净担当不动摇。用好“晒比评述”“五定工作表”等方法,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点燃干事创业激情。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归功于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凯里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对口帮扶的杭州市及西湖区、钱塘新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一是扶贫产业项目带动作用不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压力依然较大。二是实体经济仍然薄弱,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不快。新兴产业培育不够、特色产业发展较慢,项目储备不多、投资后劲不足。三是财力不强,税源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债务风险压力依然较大。四是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菜篮子”工程保障不够,教育、医疗等民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不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将持续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

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市政府编制了《凯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到2035年,我市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全州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保持高位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独具苗侗民族特色的城市品质品味提档升级,州府城市首位度显著增强。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必须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沉下心来抓产业发展、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抓主体培育、抓改革开放创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加快建设苗侗明珠•文明凯里,持续提升城市首位度,奋力在全省全州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走前列、作表率。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质量和占比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定在70%以上,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经过五年奋斗,经济发展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创新、社会建设水平实现新跨越。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迅速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推动以玻璃、陶瓷为主的新型建材和以酸汤为主的特色食品两个产业首位发展。重点发展玻璃、铝及铝加工、电子信息三大百亿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银饰刺绣、民族医药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炉碧经济开发区扩区调位,推动黔东南高新区提档升级,加快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步伐,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加大企业主体培育力度,梯度培育优强企业,打造一批骨干企业。

(二)坚定不移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力补齐城乡发展短板。围绕凯麻同城化、凯都一体化,构建“一城、两轴、三区、多点”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西进”、工业“北移”。稳步推进凯里新城规划建设,实施新城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逐步完善新城功能。推进鸭塘城市功能区规划建设,推动实施南部快速通道,高新区至炉山、万潮,鸭塘至滨江大道等道路项目,打造产城互动新走廊。持续优化城镇路网结构,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创新社区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标准化。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动特色小镇打造提升和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外来人口零门槛落户凯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五年过渡期要求,保持帮扶政策、帮扶力量和资金支持总体稳定,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以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供销社转型发展,支持合作社联村发展。健全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体系。推进政策性畜禽养殖保险、特殊农业产业保险和蔬菜种植保险全覆盖。抓实林业经济发展,推进林产品深加工,加快林种结构调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风貌管控,打造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升级版。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用技术培训,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四)坚定不移推进全域旅游创建,以旅游业为龙头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合理布局全域旅游路径,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十一项工程”,丰富下司古镇、云谷田园等现有景区景点业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加快清水江沿岸山水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做精、做特、做优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做好“+旅游”文章,推动康旅、农旅、商旅、体旅等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民族工艺品集散地。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集散中心、酒店、旅游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圈经济、步行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打造凯里都市圈物流集散中心、凯里现代物流园。加快现代金融发展,推进“引金入凯”工程,着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

(五)坚定不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推动凯里至都匀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环城高速南段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普通国省道、城区干道、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推动中心城区客运站外迁,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物流枢纽。抓好水库建设,实施供排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设维护,建设500亩以上坝区水利工程和一批水利配套工程,加强河流治理和山洪防治。推动“一云一网一平台”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加快5G网络布局和商用步伐。完善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百兆乡村、千兆城区”光纤覆盖格局。实施城市配电网改造,推进乡村供电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实现城乡用电服务均等化。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成品油零售网络布局,实现镇街加油(气)站点全覆盖。

(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抓实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推进鱼洞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深入实施“双十工程”。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禁捕,强化河湖长制,推行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建设“一线两带”绿色生态走廊。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企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制止餐饮浪费,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创建国家城市回收体系试点。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终身制,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性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步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建立地方信用体系和失信责任追究制度,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完善招商奖惩制度,实施招商引资倍增计划。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实施服务市场主体、服务民营经济专项行动。突出凯里海关对外开放合作“助推器”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贵州东南部供应链枢纽城市和资源配置中心,培育国家级输港澳鲜活产品出口基地。强化“双创”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创业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造力。

(八)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坚决扛起稳就业重大政治责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完善“一城两区”教育布局,加快“凯里教育城”建设。提升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打造全州高中教育中心、民办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推进健康凯里建设,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完善生育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实施新时期爱国卫生建设工程,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城东生态体育公园,大力发展学校体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移风易俗。注重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健全殡葬服务体系,稳步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加大统筹发展和安全力度,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平安凯里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全力做好2021年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盯省州和市委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5%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7%左右;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0.5%;工业战略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2.5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1年。

围绕今年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动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5亿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3%。围绕三大百亿级支柱产业和两个首位产业,加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突出发展铝及铝加工产业,推动年产50万吨氧化铝技改扩能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全力推动黔玻永太新材料公司玻璃项目、贵州海生公司玻璃项目建设,建成凯里玻璃产业园。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好振华、中昊、晶磁等现有电子企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百亿级产业发展。壮大以酸汤为主的特色食品产业,以黔酸王、亮欢寨等为依托,重点推进年产2万吨酸汤粉生产线项目建设。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推进企业梯次发展,制定重点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其亚铝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单项冠军企业。持续推进“六个专项行动”。加强园区水、电、气、路以及环保等基础设施配套,着力降低电价、物流等要素成本。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建好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建设黔东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

(二)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完成凯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凯里新城控制性详规及修建性城市设计,加快推进凯里新城开发建设,推动龙里片区清江大道等市政道路建设。推进凯里东出口至一中城市主干道建设以及城区至凯棠、旁海、湾水等公路修复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等路网,积极推动凯里客运站、城南客运站、苗都客车站外迁。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推动二六二、老四小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00套。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城市智慧治理和社会网络化管理,强化“两违”建筑等问题整治,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创业培训和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林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三)全力以赴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守好“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抓好“鸡、猪、渔、菌、菜”五大主导产业和“两椒一果”特色产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大力推进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只增不减。实施200亩以上坝区土地整治,加快舟溪、碧波、下司等坝区产业发展,建设湾水、万潮等一批供凯蔬菜基地。做好生猪及农产品稳价保供,力争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提升“平良贡米”种植标准,推进万亩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唱响“平良贡米”品牌。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完成林地收储6万亩,实施3万亩。稳步推进东西两线林下经济产业带建设,实现林下仿野生菌种植0.15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1.8万亩、林下鸡出栏155万羽、林下养蜂1.1万箱,完成以精品水果、菌材林为主的林种结构改造3万亩。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完成50户以上木质结构连片村寨农村消防建设项目。健全城镇公共配套服务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全力以赴推进旅游产业化。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全力打造独具苗侗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建设五星级酒店,力争建成万达嘉华酒店。推广景区直通车。改造提升旅游景区示范厕所2个。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培育旅游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华侨城集团,拓展新产品新业态,加快培育景区运营、旅游地接优强企业。加强重点项目投资和重点景区运营管理,启动建设下司黔东南州游客集散中心。推动现有景区提质升级,确保年内新增3A级旅游景区1个,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加快建设香炉山景区、巴拉河慢行步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南花、曼洞、平寨、洛棉等重点旅游村寨建设,加快推动苗侗风情园康养基地提质升级。做大做强刺绣、银饰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强与多彩贵州集团对接,力争“贵银”基地落户凯里,建成云谷小镇银饰特色街区。实施旅游从业人员全员培训1万人次以上,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拓宽旅游宣传渠道,吸引更多游客来凯旅游,实现全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23%以上。

(五)全力以赴挖掘消费潜力。深入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推动服务业提振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将银田物流园建成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扎实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新增冷库8万立方米。围绕城市综合体带动商圈发展,加快打造未来城、星力城、畅达等商圈。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大都汇、九方天街、万达广场等集中购物商贸项目建设,打造凯里老街、华联路等一批城市记忆街区和永乐路、滨江大道等一批美食消费夜间经济区。拓展消费渠道,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举办汽车展销、美食节等促销活动,开展以食品、服饰、家电、生活用品等为主的商品下乡活动。拓展教育培训、养老育幼、康体养生等服务消费,培育新的增长点。

(六)全力以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企业和项目建设运营服务年活动,以优质服务助推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深入推进“六网会战”,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效益。加快完善公路网络布局,争取凯里环城高速南段纳入高速公路网规划,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凯都大道至凯里新城道路项目,推进旁海航电枢纽工程、花桥路网等项目建设,加快清水江龙里至下司旅游航道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普通国省干道、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升级改造100公里。规划建设一批安全水利、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推进嘎醉河水库、脚里水库建设,启动新庄水库、青山水库项目,实施清水江流域河道综合治理,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完成水利投资8.5亿元以上。加快凯里新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实施供电供气提升工程,推进未来城片、永乐路片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改造城镇燃气管网36.5公里。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建设。

(七)全力以赴提升改革开放创新水平。持续加快“放管服”改革,深化“贵人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确保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稳定在100%。深入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授权事项清单制度、园区与部门直通车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实体化转型,推进五大国有集团公司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确保效益稳步增长。深化“三变”改革,加强林业综合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展“产业招商促进年”专项行动,引进重点产业项目60个以上,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炉碧经济开发区力争新增20亿元以上项目1个。加大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以上。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成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4亿元以上。

(八)全力以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深入推进“双十工程”。强化“散乱污”企业划行归市,加快上寨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地下水水源基础调查。深化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推进鱼洞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上寨水库净水厂和供水管网,加快推进炉山园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和白果井片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新建炉山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红岩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启动第八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加强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实现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实现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以上。

(九)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做好风险评估和预警,强化债务限额管理,妥善化解存量债务,从严整治违法违规融资担保和变相举债。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健全城乡联动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加快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各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完善开发区、景区等功能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序推进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处置矛盾纠纷,全力解决问题楼盘等群众热点诉求,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十)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以上。高标准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加快解决农村学校“空心化”和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尽快完成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期搬迁,加快推动市一职校二期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减负、学生家长减负行动,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快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搬迁和舟溪镇、三棵树镇、凯棠镇卫生院项目建设,完成二级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规范诊疗流程改造。提高村医待遇,稳定村医队伍。全力以赴推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修缮历史纪念设施,推进红色文化阵地建设。实施“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本级财政投入,尤其是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移民一次性临时救助资金的投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巩固和完善群众性、社会化的大拥军工作格局。

扎实做好十件民生实事:(1)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建成并投入使用凯里市第二十二小学、第十八中学。(2)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000户;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1500个。(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新增30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建成5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建设20个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建成凯里市应急物资储备库。(5)建成全民健身示范点10个;完成环金泉湖、环小高山(示范段)健身步道工程;完成东出口、白午2个易地搬迁综合性公共服务示范点建设。(6)建成G551黄平重安至凯里洪水塘公路(大风洞至炉山段);完成100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7)建成凯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实验室;完成下司镇二级综合医院建设。(8)完善凯里新城供水工程;完成餐厨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9)建设5G基站150个;实施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系统升级工程。(10)新建或改造农村卫生厕所2000个;维修或替换200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和修缮105个村级活动场所并投入使用。

四、全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各位代表,做好政府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开展“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市委决策部署。

(二)大力建设法治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应对风险、维护稳定的能力。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决策合法性审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健全综合行政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贯彻落实《民法典》,全面实施“八五”普法,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政府部门诚信建设。

(三)着力建设效能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工作绩效管理,完善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全力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始终把抓具体抓深入作为落实工作的主要方式。严格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督查问效制、责任追究制,形成“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执行力。

(四)全力建设廉洁政府。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带头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坚决反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厉惩治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大力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让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开启新征程的动员令已经发起,奋进“十四五”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续写“苗侗明珠·文明凯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名词解释:

1.出门七有:即小区内部有组织,一出门就可办事;小区周边有园区,出门就可上班;小区就近有学校,一出门就可上学;小区就近有医院,一出门就可看病;小区门口有公交,一出门就可乘车;小区门口有公园,一出门就可游憩;小区楼下有商场,一出门就可购物。

2.两品一标: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两直达:即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4.五定工作表:即定工作内容、定工作目标、定工作路径、定工作时限、定责任人及责任单位。

5.一城、两轴、三区、多点:一城即凯里—麻江中心城区。两轴即构建连接开怀新城、凯里老城、鸭塘、白午、黔东南高新区、滨江新城、下司古镇、麻江县城、谷硐镇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构建连接炉山工业区、滨江新城的南北城镇发展轴。三区即南部特色旅游区、西部民族文化旅游区和北部农业生态区。多点即围绕中心城区周边的主要城镇镇区,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周边城镇业态、提升配套能力,带动形成“以点带面、以线串点、携手共进”的区域城镇发展态势。

6.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即贵州省重点打造乡村振兴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乡镇、1000个示范村。

7.旅游产业发展“十一项工程”:即景区景点打造提升工程、特色餐饮产业打造提升工程、住宿产业提升工程、旅游商品产业提升工程、旅游交通通畅工程、旅游软实力提升工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工程、苗侗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工程、智慧旅游发展工程、旅游品牌企业培育工程、“书香城市·悦读凯里”建设工程。

8.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即大旅游创新发展工程、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工程、大健康创新发展工程、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工程、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工程、现代商贸创新发展工程、科技研发创新发展工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工程、会展服务创新发展工程。

9.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云即建设“云上贵州一朵云”,统揽政务、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推动数据从“云端”向政用、民用、商用落地。一网即建设“一张网办全省事”,为政府、企业、群众提供一网通办大窗口,向上连接国家,向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提高群众网上办事效率。一平台即面向公众和公务用户,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数据平台,实现“服务到家”。

10.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1.双十工程:即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十大行业减排达标排放治理工程。

12.“一线两带”生态走廊:即按照“一线(小高山至大阁山一线)、两带(沿沪昆高速带、沿清水江带)”打造绿色生态走廊。

13.六个专项行动:即清理僵尸企业专项行动、清理闲置土地和空置厂房专项行动、优化工业发展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业招商“大比武”专项行动、工业园区功能配套服务建设专项行动、“千企改造”工程专项行动。

14.两椒一果:即辣椒、花椒和精品水果。

15.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即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

16.六网会战:即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六网会战”的通知》,决定启动实施的路网、水网、电网、地下管网、油气网、互联网基础设施“六网会战”。

17.新基建:即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以及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8.贵人服务:省政府积极探索建立网格化服务市场主体模式,设立网格服务专员,在企业开办、融资信贷、纠纷解决等方面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切实做到“有难必帮、有求必应、无事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