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1年普定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贵州省)2021年普定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3月4日在普定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长  赵开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为特殊、极其不易、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超常规举措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四早”防控要求,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体系,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迅速开展交通卡口检测、居住点封闭管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等工作,选派12名优秀医护人员驰援鄂州。全县除1例输入病例外,未发生本土病例,坚决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年,我们苦干实干、尽锐出战,采取超常规举措打赢了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消费扶贫、“三查一访”“七查”“十防”等重点工作,全年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递增12.27%,销售扶贫产品3.77万吨,全面消除87户289名“两类人群”致贫返贫风险,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提升,顺利通过国检、省检“大考”。这一年,我们齐心协力、精准发力,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推动经济恢复增长。迅速落实“两直达”等系列惠企纾困政策,全年减税降费1.7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231户,疫情期间“点对点”输送22472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26个重点项目及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月底全部复工复产,为经济恢复抢占了先机。经济增长在顶住巨大下行压力中呈现出恢复加快、势头向好的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9%。这一年,我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落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255人,登记失业率3.4%;新增创业503户,带动就业2408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625元/月和4308元/年,增幅分别达5.93%和5.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333元和11005元,分别增长4.8%和8.1%。“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在2016年突破“百亿大关”,2020年达到136.43亿元,是2015年的1.6倍,年均增长9.1%。

——五年来,我们着力抓重点、克难点,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现行标准下3.2万户1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聚焦责任落实精准发力。持续压紧压实“五个责任”,建立县乡村三级指挥督战体系、奖惩考核考评机制和“654321”结对帮扶机制。选派1321名干部组建162个村级脱贫攻坚作战队,实行“五天四夜”吃、住、干在村工作机制。6500余名干部结对帮扶3.2万户建档立卡户,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帮扶。组建13个工作落实推进组全面压实责任、督战脱贫攻坚。聚焦政策落实精准发力。完成通组路硬化767公里,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至少通一条硬化路。产业扶贫惠及2.87万户11.03万人脱贫增收。新建1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3248户1.44万人,鑫旺大市场安置点被评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全县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实现动态清零,贫困学生实现应助尽助。“三重医疗保障”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1.1万户。解决9.65万户44.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崂山区、航空工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各方社会力量真情帮扶,累计援助资金1.38亿元,实施项目95个,带动建档立卡户1.3万人实现增收。聚焦工作落实精准发力。扎实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推动建档立卡人口稳定实现脱贫。扎实抓好挂牌督战、查缺补漏和问题整改,所有问题实现动态清零。扎实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和“四个不摘”问题短板排查整治,全面杜绝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五年来,我们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发展亮点纷呈。累计发展韭黄10万亩、茶叶8.61万亩、食用菌8150万棒,出栏商品兔700万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5家,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到1.35万亩,农产品加工转换率提高到57.53%,一产增加值从2015年的16.2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6.01亿元,年均增长6.4%。朵贝茶入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一批100个知名地理标志,荣获“2019年贵州省蔬菜产业十大生产基地县”称号,成为“贵州省肉兔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韭黄种植第一县”,获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双千工程”,引入了萨伽吉他、镁程铝业等17家制造类、深加工类优强企业,打磨冲煤矿等30余家企业67个项目实施升级改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普定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8亿元,成为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第三产业提速发展。狠抓全域旅游创建,推动“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增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8.5%。成功承办安顺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建成小青山、鑫旺、新城农贸市场。批零住餐限上企业发展到32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3%。三产增加值提高到68.78亿元,年均增长10.9%。

——五年来,我们着力优功能、彰特色,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行政区划调整为3乡6镇4街道,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成功承办第九届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县城宜居宜业。完成中兴大道、夜郎湖路等7条城市道路升级改造,建成南、北环线等城市骨干路网。建成朱官凼湿地公园、老城水景街等一批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建成筑佳首府、凯旋城等一批宜居宜业城市综合体。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3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8.23%。城镇彰显特色。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白岩、马官、化处为支撑的城镇发展格局。白岩镇建成“三纵四横”镇区路网,发展成为枢纽型小城镇,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镇。马官镇完成文昌阁片区改造,发展成为综合型小城镇,被评为国家级卫生乡镇。化处镇大力发展朵贝茶、韭黄产业,成为农旅融合型小城镇。马场、坪上、鸡场坡、补郎、猴场、猫洞立足各自资源禀赋,正在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乡村越来越美。成功获批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县,完成148个村庄规划编制,培育建成金荷、朵贝等省、市美丽乡村示范点37个。陇财、水井、讲义等村寨成为农旅一体化旅游热点,天兴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秀水村获国家农业部推介为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五年来,我们着力抓配套、补短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高铁、高速、国道、省道、城市干道四通八达,水利、电力、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全面实施“六网会战”,投资拉动作用不断凸显。累计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47个,获得资金15.75亿元。累计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86个,完成投资652.34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96亿元。交通水利取得新突破。安六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助推普定跨入高铁时代并融入全国7小时经济圈。普织高速、黄铺大道建成通车,安普城市干道、工业大道完成升级改造,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22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硬化路,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达100%。建成猫洞河、红坪、木拱河等骨干水库工程,水利设施日趋完善。电力通讯取得新进展。累计投入3.1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497千米,居民端电压合格率、可靠率分别达97.8%、99.8%,荣获全国小康用电示范县。30户以上自然村寨4G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宽带覆盖率达100%,县城区域实现5G网络覆盖。

——五年来,我们着力守底线、走新路,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狠抓中央、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的退耕还林任务,环境质量呈稳定良好态势。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生态、农业、城镇三类功能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更加科学合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持续健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绿色经济发展迅速。累计完成营造林34万亩,新增林地10.84万亩,完成石漠化治理75.6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6.4平方公里。培育了黔龙茶业、林蜂养殖、坪上冰脆李等35个示范基地,经果林种植规模达20万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猫洞乡补龙村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对全县24条河流落实包保责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县城污水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0%、86.4%以上。划定高污染禁燃区37平方公里,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7%以上。

——五年来,我们着力推改革、促开放,活力普定破浪前行。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改革开放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改革逐步深化。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去产能200余万吨、去库存113万平方米、减税降费6.8亿元。率先推进“三权”促“三变”改革,颁证率达97.5%。“一村一公司”典型经验在全市178个深度贫困村复制推广。“兵支书”成为脱贫攻坚战场的标杆和样板,顺利迎接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行政审批事项从3833项缩减到3097项,减少19%,“一网通办”比例达100%。开放有序扩大。坚持更高质量“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累计引进项目322个、实际到位资金700余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1.7倍、1.5倍。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7万户。积极参加石博会、数博会等大型活动,与毗邻区域、新闻媒体、科研院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五年来,我们着力惠民生、增福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0余亿元,公共资源实现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所,新增幼儿园学位0.5万个,新增小学、初中学位1.36万个,新组建实验高中,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县妇保院建成投用。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8个、村级卫生室126个,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实现“三建成”“三达标”“三合格”。完成“广电云”户户用工程3.8万户,“乡间文化大课堂”荣获国家文化部表彰。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建成保障性住房5894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万套。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新增创业2123人,带动就业9387人,获国家8部委列入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县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完成62名退役士兵、士官接收安置工作。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分别增长7%和1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和10%。社会治理成效凸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摧毁涉黑涉恶组织7个,查扣涉黑涉恶资产资金1.4亿元。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网格化建设,设立175个网格警务室,“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投入使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到99.18%和99.01%。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实现“双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连续10年为零。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00余件、政协提案300余件,办复率100%。我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大力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全面执行公务活动“禁酒令”。我们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科协、工商联、关工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依法按章履职。全县退役军人事务、气象、消防、老干、档案、外事、民宗、人防、国教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武警官兵、预备役部队和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普定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特别是,向在抗疫大战中舍生忘死、逆行出征的全体医护人员,向在脱贫攻坚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广大一线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基本盘”不够稳,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风险防范压力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民生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还存在一些短板;“放管服”改革不够彻底,营商环境有待持续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贵州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扎实实把普定的事情办好,全力推动普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县政府编制了《普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着重从五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关于奋斗目标。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新普定。“十四五”时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达到220亿元以上,人均5.6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8%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1%以上。

关于总体思路。我县在“十四五”时期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并围绕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做大经济总量,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普定样板、全省新型城镇化普定样板,推进教育文化、旅游康养、特色产业大县建设”的总体思路抓好落实,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普定特色的发展新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续写新时代普定改革发展新篇章。

关于主攻方向。着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精力狠抓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聚焦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大突破战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促进工业跨越赶超。聚焦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突出山地和康养特色,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撤县设区步伐,主动融入安顺主城区发展,争取更多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支持,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旅游产业化,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高品质开发旅游新业态,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山地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全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关于发展动能和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强化各类发展要素支撑。实施大生态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推进绿色普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深入实施“六网会战”,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构建高效实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实施改革提升工程,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活力,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扩大开放,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体制机制,有效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圈,推进资源优化组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战略支撑点和增长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合作共赢新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创新城市建设。

关于发展的落脚点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高质量生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就业、社保、养老、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确保高质量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坚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保障,大力推进“平安普定”建设,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各位代表,面对“十四五”宏伟蓝图,我们倍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展望未来五年,我们更加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谋发展,铆足干劲抓落实,宏伟蓝图必将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新时代“活力普定”必将持续绽放光彩!

三、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省委十二届、市委四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市“两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努力做大经济总量,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普定样板和全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普定样板,着力建设教育文化、旅游康养、特色产业大县,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左右、11.5%左右和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市调控范围内。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以上;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2.9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1年,人均预期寿命75岁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农业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用足五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全力防范返贫致贫风险。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确保有劳动力脱贫家庭稳定就业。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管理。深化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按照“高端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数字化、市场化”定位,大力发展“三种一养”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韭黄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茶园面积稳定在8.6万亩以上、食用菌生产稳定在3800万棒以上、父母代种兔存栏达12万只以上。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推动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0家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到3万亩以上,农产品加工转换率提高到60%以上。培育1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统。强化粮食安全,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村庄规划和风貌管控,大力推进“控违建、拆危旧、管风貌、抓整洁、整秩序、丰文化”行动。抓好“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和重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1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和30户以上自然村寨污水治理覆盖率达80%以上。推进第二批6个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实施厕所革命,不断提高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升级农村电网,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防止耕地“非粮化”。

(二)聚力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业升级新跨越。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全力加快在建标准厂房建设进度。持续推进热蒸汽管网和污水管网建设,支持安顺电厂热电联营。统筹推进园区公租房、供气、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南六路建设,完善要素保障,增强发展功能。推动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制定工业大突破工程和规上工业企业倍增工程推进方案。大力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打磨冲等煤矿企业技改扩能建设,力争原煤产量达50万吨以上。积极推进明达水泥、超宇水泥等传统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实现清洁生产。推动煤碳、电力、建材等行业扩大生产、释放产能。力争传统工业实现总产值50亿元以上。狠抓新型工业引进培育。立足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新型工业企业。以铝产业、新型建材等为主攻产业,在培育壮大镁程等现有铝企业的基础上,拓展军民融合制造等涉铝产业,全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高端补链、中端延链、整体强链。推动快刻石膏、普溧安等项目加快建设,形成新的工业增量。力争新型工业实现总产值20亿元以上。

(三)聚力新型城镇化,开创城乡融合新气象。

丰富城市内涵。启动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完善人行步道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全面打通城区“断头路”,畅通路网“微循环”。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启动消防队路口等易涝路段治理,实施迎宾大道、仁和路等道路绿化。力争城市绿地率达35%以上。用好普定文化资源,全力丰富“山水文城”内涵,持续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优化城镇布局。抢抓撤县设区机遇,加快融入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推动白岩、马官、化处等成熟度高的小城镇融入县城,一道融入安顺主城区;统筹好猴场、鸡场坡等北部片区乡镇发展,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持续完善沙湾、秀水、青山湖等县城周边的景点配套设施,做美城市“后花园”。以承办第十一届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为抓手,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速城乡融合。加快推进黄桶高铁站片区、黄桶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交覆盖率,完善主城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加快推进偏石板至坪上、黄桶至半厢、龙场至鸡场坡等城乡重要交通道路建设,全面提升城乡通达度。持续完善鑫旺和玉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

(四)聚力旅游产业化,带动第三产业新飞跃。

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省级评定工作,创建4A级旅游区1家、4星级酒店1家,推动旅游从“吃住行游购娱”向“商养学闲情奇”转型。大力发展康养度假旅游业,培育“医养健管食游”新业态。创新农旅、文旅、体旅融合发展模式,用好西路花灯、高台地戏、铁水冲龙等文化和茶园、果园等资源,全力打造功能多元的文化社区、生态农庄、森林人家、山地体育基地,构建绿色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黄桶物流园区建设,引进一批高端、智慧的物流企业入驻,提升物流配送能力。全力推动批零住餐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引进培育一批智慧零售、智慧家政、康养型新兴服务业。加快健全城乡联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支持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扩大消费拉动作用。优化消费网络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商业街区,着力发展“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培育一批商贸型、文娱型、服务型市场主体,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完善社区和农村便民消费设施,充分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力争批零住餐总产值实现24亿元以上。

(五)聚力项目建设,积蓄经济发展新能量。

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紧盯中央、省预算内投资政策,围绕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教育卫生、新基建等领域,谋划、编制、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纳入省市重大项目“盘子”,全力争取上级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争跑要”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精心谋划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开展精准招商。采取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环境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落户普定,实现产业项目到位资金85亿元以上。实行管行业就要管招商,对签约项目做到盯落地、盯开工、盯投产,着力提高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入园率、投产达产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项目落地前期工作,千方百计解决项目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问题。强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六网会战”“两新一重”、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全力配合推进沪昆高速扩容工程建设。实施一批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力争新增产业投资项目26个,固定资产投资达40亿元左右。

(六)聚力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降低物流、电价等要素成本。推动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升级,盘活做强国有资本。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行政审批再“瘦身”。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成本,力争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持续扩大开放。拓展与崂山区多领域深层次市场化合作,迅速从劳务协作、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与新帮扶城市推进协作。积极与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实现推介普定与招商引资双赢。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开放条件,将开放水平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成果。推动科技创新。紧紧围绕科技人才链建设,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多渠道、分层次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分类别、分行业建设实用性“人才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争取建成沙湾观测站、林业观测站等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75%以上。

(七)聚力环境保护,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在生态建设上下功夫。抢抓贵州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政策机遇,抓好人工造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新增治理石漠化面积8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万亩。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采煤沉陷区等生态安全核心区域生态修复。在环境治理上下功夫。持续抓好中央、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双十工程”,加强治理秸秆禁烧、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对辖区内水泥、火电等涉气企业加强监管,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严格落实“水十条”和“河长制”,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机制,强化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加强县域内24条骨干河流和夜郎湖治理,确保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启动10万亩国储林等项目建设。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力创建林业“品牌”,力争林业总产值达24亿元以上,实现生态和发展“双赢”。

(八)聚力风险防范,筑牢安全发展新保障。

全力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实“四方”责任,全面落实“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的防控策略。强化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防控,狠抓冷链食品监测,加大核酸检测力度,做好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加强应急物资保障,抓好个人防护宣传教育,坚决守住疫情不反弹底线。全力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物防技防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防范债务金融风险。严格执行债务管理“七严禁”“八个一批”“黄金十条”等各项化债措施,加快政府投资项目“投转固”,全力盘活资产资源,千方百计化解债务,严密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严惩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及时处置金融风险。全力防范社会领域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推进“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平安普定”建设。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不断提高风险防范处置能力,确保无论遇见“灰犀牛”还是“黑天鹅”都能快速处置、妥善应对。

(九)聚力民生改善,建设人民美好新生活。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就业创业“一篮子”制度保障体系,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实施社保“安民工程”,全力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居民养老保险“三应三尽”。完善养老、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强化各项救助制度衔接,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完成第五小学项目建设及猫洞中学教学楼项目建设;强力推动县一中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评估工作;巩固县职校省级示范性中等学校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建设标准,县妇幼保健院持续巩固二甲医院建设成果;全力补齐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短板,实现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甲等乡镇卫生院标准,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标准。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扎实办好“十件实事”。(1)新建第七幼儿园,改扩建猫洞中心学校。(2)改造提升1个养老机构,改造50张护理床位。(3)为全县在岗环卫工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4)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00人,新增创业480户,创业带动就业2400人。(5)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80户,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400个。(6)对城区72处市政消火栓进行维修改造,确保完好率在100%以上。(7)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卫生厕所0.97万户。(8)所有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和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实现全覆盖。(9)建设公交驾驶员安全学习中心1个,着力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10)实施路面改善提升工程8个项目37公里,改造农村桥梁护栏3座。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一)着力建设效能政府。把重实干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主旋律,以“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马上就办”作风,找准问题、破解难题,坚持抓具体抓深入,真正做到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督查问效制、责任追究制,较真碰硬、强化问责,推动作风转变、推动政策落实。

(二)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各方监督,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

(三)着力建设节俭政府。严格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压减非刚性支出和公用经费。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把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用政府的“苦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四)着力建设廉洁政府。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和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严厉惩治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大力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清正廉洁成为政府干部的自觉追求,让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回顾2020,我们攻坚克难,倍感艰辛;鏖战2021,我们众志成城,志在必胜;展望2025,我们豪情满怀,充满信心!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过硬的作风,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为建设活力普定新未来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术语说明

1.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4.两直达:指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

5.三重医疗保障: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

6.“两类人群”:指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

7.“三查一访”:指通过行政村自查、县内乡镇交叉检查、县级督查、随机暗访方式,不断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8.“七查”:指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的七个专项督查内容:一是查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是否精准;二是查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是否完善健全;三是查易地扶贫搬迁“两头住”整治是否彻底;四是查“建新房住危房”整治是否彻底;五是查兜底保障是否应保尽保;六是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是否完善健全;七是查建档立卡数据质量是否提升。

9.“十防”:指在脱贫攻坚收官战中做到“十个防止”,一是防止台账数据不准确;二是防止工作落实差一步;三是防止政策兜底兜不住;四是防止意外处置不及时;五是防止易地扶贫搬迁根不实;六是防止利益联结慢半拍;七是防止受益群众说不清;八是防止诉求解决不满意;九是防止不实视频上网传;十是防止群众意见成舆情。

10.“六个精准”:一是扶持对象精准;二是项目安排精准;三是资金使用精准;四是措施到户精准;五是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六是脱贫成效精准。

11.“五个一批”: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2.“654321”结对帮扶:指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农户的方式,具体为:正县级以上领导结对帮扶6户贫困户、副县级领导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正科级干部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股级以下干部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村干部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

13.“五个责任”:指压紧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推进组县级干部的领导责任,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县直部门(单位)的包保责任,第一书记、作战队、结对帮扶干部的直接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牵头责任等“五个责任”。

14.双千工程:指“千企引进”工程和“千企改造”工程,每年对1000户以上传统产业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每年引进1000户以上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

15.“旅游+”: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16.一城带三镇:以县城为中心,带动白岩、马官、化处三镇融入县城发展格局。

17.“十百千”示范工程: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将重点打造乡村振兴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乡镇、1000个示范村,通过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8.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19.六网会战:指实施路网、水网、电网、地下管网、油气网、互联网基础设施行动。

20.十年禁渔:指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21.五场战役:指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乡村环境治理战。

22.“三权”促“三变”:指通过对农村各类产权进行确权、赋权、易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3.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指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培训和就业体系建设,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建设。

24.“三种一养”主导产业:指我县以“三种一养”为主导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以种韭黄、茶叶、食用菌为主,养殖业以养殖肉兔为主,助农增收。

25.一分三向:指以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否延伸到位来区别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农业人口向市区、县城和重点镇、美丽乡村转移。

26.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7.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指2019年到2021年,重点打造乡村振兴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乡镇、1000个示范村。

28.四方”责任:党委和政府落实属地责任,行业部门落实主管责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家庭和个人落实自我防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