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1年余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贵州省)2021年余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1年1月5日在余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王 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余庆发展史上极其艰难、极为出彩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基本完成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增比进位综合测评整体向好,2019年跃升至全省县域第二方阵第五名。预计2020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年均增长1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205元,年均增长9.56%;财政总收入8.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3.6亿元,年均投资5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45元、14058元,年均增长8.4%、9.6%。

——五年来,我们尽锐出战、靶向发力,“三大攻坚战”连战连捷。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打好打赢“四场硬仗”,两次代表贵州接受国家评估考核。累计投入28.33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个,搬迁贫困群众1940户、7913人;2个贫困乡镇摘帽,30个贫困村出列,6729户、22535人脱贫,绝对贫困“见底清零”。风险防控坚强有力。挤进全省10个债务化解“试点县”,争取地方政府债务试点债券资金31.8亿元,强力推动债务“红转橙”,及时消除“燃点”“爆点”。强化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实现“三保两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应急管理科学规范。安全生产总体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战果辉煌;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实现全市唯一“零命案”“零民转刑案件”目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获评“全国信访‘三无’县”。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污染防治成绩斐然。新建垃圾中转站7座、污水处理厂8座,城镇垃圾转运、污水处理全覆盖。完成中关垃圾填埋场治理。北部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厂建成投用。全面拆除乌江流域养殖网箱。全力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河长制”工作成效明显。集中饮用水源地、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81%,获评“贵州省森林城市”。飞龙湖湿地公园列入“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有力。

——五年来,我们调优结构、科学布局,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坚持以22个坝区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63211”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农业产业园区1个,市县级园区17个。茶园面积达21.2万亩、产值20余亿元;“余庆茶·干净茶”走出国门,出口195吨、产值5985万元。年均出栏生猪24.39万头。稳定果蔬种植20万亩以上,发展花椒6.5万亩。年均种植烤烟5万亩,收购烟叶10万担。农牧渔业总产值35亿元,增幅31.88%。3次荣膺“中国茶业百强县”。获评“全国绿色食品(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招引项目320个,投产279个,到位资金255亿元。入驻温氏集团、上海洛安等百(优)强企业71家,落地龙溪石材产业园、中国·余庆小叶苦丁(茶)现代产业园等一批亿级项目。预计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9亿元。余庆烟花“破冰”欧盟市场,实现全省烟花出口“零”突破。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跻身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初步形成绿色食品、新型烟花、新型建材为主的产业体系。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建成廻龙场党性教育基地,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5个,打造“余庆坊”二龙、红渡、河滨等一批“康养旅居”示范点。新建主题酒店5家,新增乡村客栈110余家。新建旅游公厕49座。旅游综合收入135.53亿元,年均增长31%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培育市场主体3万余户,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成电商网点86个,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网络零售额较“十二五”末翻4番。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0.3亿元。

——五年来,我们瞄准重点、补齐短板,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交通格局华丽嬗变。累计投入150亿元,建成“一纵三横六联线”骨干公路,通车里程达2413千米,在全省率先实现“5个100%”。德余高速全面启动。遵余高速、湄石高速通车在即。构皮滩船闸工程即将投用。乌江航道沙湾码头至重庆涪陵段通航。陆路纵横南北,航运通江达海,“12337”立体交通优势倍加凸显。水利建设提速增效。建成新寨水库、魁龙水库、打鼓台水库、小乌江水库。治理小腮河、小乌江、满溪河流域河道38.4千米,治理花山、冷水沟等小流域面积56平方千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51个,解决3.1万困难群众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覆盖率100%。新建提水站28个,改善灌溉面积4.2万亩、恢复2.2万亩、新增2.1万亩。电讯事业发展迅猛。完成电网投资4.68亿元。110千伏子营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新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950千米、台区258个,首次实现智能电表、低压集抄全覆盖。实现城乡双向网络深度覆盖、行政村通宽带率、城市宽带接入能力、农村宽带接入能力“4个100%”。建成农村应急广播7403个,全县村民组、游客密集场所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统筹兼顾、科学联动,城乡面貌美美与共。县城魅力靓丽多姿。西部新城、东部产业园茁壮成长,“一核两带、三轴四片”格局基本形成。累计投入100余亿元,实施综合市政、文旅健康等项目100余个,城镇化率52%,较“十二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达33.5平方千米。建成余庆河河道基础设施。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审。荣获“中华诗词之乡”“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十佳宜居县”称号。城镇发展日新月异。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思路,一批商贸重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不断涌现。古今积善地——子营百业兴旺;康养福地——白泥美不胜收;中国西部烟花爆竹产业基地——龙溪蒸蒸日上;中国第一骑游小镇——松烟人气高涨;全省100个特色示范小城镇——敖溪、龙溪魅力彰显。松烟、花山、大乌江、构皮滩跻身市级特色小城镇。关兴、大乌江获评“全省文明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龙溪、龙家、敖溪、大乌江获评“国家卫生乡镇”。美丽乡村花繁叶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计划、“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有力,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市级生态村69个,申报省级生态村10个,获评“贵州省造林绿化先进县”。松烟二龙生态体育公园荣列全省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先锋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官仓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获评“贵州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沙堆村、红渡村获评“全省文明村”;桂花村榨溪组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哨溪村河滨寨建成“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数字乡村”分别荣列全国首批试点。新农村建设高标准通过国家验收。

——五年来,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民生福祉日益增强。教科事业硕果累累。投入20亿元,实施项目165个,新增校舍42.9万平方米、学位2540个。投入2.25亿元,足额解决教师绩效、高中和学前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清华大学录取2人。余庆中学荣获“清华大学2020年生源中学”称号。教育“四率”高居省市前列,2次荣获“国家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栗战书委员长点赞余庆教育,“贵州教育强县”前景可期。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县”。卫生事业闻名全国。投入3.15亿元,改扩建医疗用房7.68万平方米。县中医院、县保健院整体搬迁,县医院综合楼投用。“三改同步、统筹发展”经验全省推广。松烟、龙溪卫生院达“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县中医院荣列“全国县级中医院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单位”;县人民医院荣列“国家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医院”。获评“国家级医改示范县”“国家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县”。“青山漫谷”养康中心建成运营,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城乡低保分别增长29.13%、40.78%,实现“双提升”。城乡基本社保覆盖率达98%。建成保障性住房2670套,解决4000余人住房问题。新增体育场地49万平方米,城乡农体工程全覆盖。在全市率先编撰完成9部乡镇志;“五心杯”篮球、山地自行车等赛事丰富多彩;“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异彩纷呈;“善文化”品牌熠熠生辉。——五年来,我们推进法治、优化服务,政府效能明显提升。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12个、市级32个。司法局荣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评为“全国一等县级车管所”;龙溪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行政许可审批环节减少71个,审批时限压缩186个工作日,成功打造“余(愉)快办”品牌,“一网通办”县乡村全覆盖。预算绩效和零基预算全面实施,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结构性减税降费全面落实,教育、财税、国企、户籍、农业农村等改革成效明显。廉政建设切实加强。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察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和民生监督,依法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452件、县政协委员提案231件,办复率均达100%。

“十三五”期间,统计税务、民族宗教、国防人防、外事侨务、气象水文、防灾减灾、公积金管理等工作扎实推进,文联、老龄、工青妇、致公党、工商联、红十字、残疾人、档案方志、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我们勠力同心,共克时艰,既饱含着奋斗的艰辛,更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县人民的辛勤汗水和社会各界的智慧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致公党和工商联,表示亲切的问候!向政法干警、驻余部队和单位、消防救援队伍,向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余庆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进民生新福祉;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必须始终坚持高质量理念,全力开辟各项事业新天地!

安不忘危,喜不忘忧!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倍增,风险防控更加严峻;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引领发展更需科学等。对此,全县上下务必树立坚若磐石之信心,下定攻城拔寨之决心,坚决扫除“拦路虎”,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及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余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期,是抢抓发展的加快追赶期,是突破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更是大有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黄金期!既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所未有之挑战,更逢转型升级、后发赶超之机遇。为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拼搏意识,放眼全局、统筹谋划,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遵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紧贴黔中,一路向北,立足遵义都市圈,融入成渝经济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做靓“四在农家发源地、美丽乡村一枝花”品牌,努力建设全国城乡融合样板县、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建设更美更幸福的新余庆。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万元左右,年均增长11%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35: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0%。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在七个方面展现新作为:

一、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紧盯“63211”产业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脱贫攻坚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以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为引领,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升级打造22个坝区,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聚焦“四有”目标,充分发挥“中国茶叶百强县”效应,建成世界小叶苦丁茶核心区;建成贵州生猪规模化养殖大县、“干净茶”品牌强县、“贵水黔鱼”产业示范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强县。坚持量质并举发展烤烟产业,着力提升综合效益。大力打造干净茶饮、特色食品、精品果蔬、生态水产等优特产品,实现“百花齐放”。完善产销对接、利益联结等机制,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持续助农增收致富。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扎实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升级,倾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

二、坚持以培育产业为核心,在协调发展上涌现新成绩

立足资源禀赋,吹响产业发展“冲锋号”。重点培育绿色农产品加工、新型烟花、新型建材、特色矿产资源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新型烟花爆竹产业园”“贵州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建成“中国西南石材加工重要基地”。提质升级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初步建成“双百”园区。找准三产“引爆点”,做优做特服务业。科学构建“快进慢游”“智能+”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再上新台阶。依托“一心两景”资源,加快建设遵义舰文化旅游综合体、突破乌江纪念园、构皮滩电站工业旅游开发等项目,精心打造“全国红色军事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乌江康养旅游度假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强渡乌江核心展示带,尽快形成“双核驱动、两带贯穿、四组团支撑”格局,五朵“金花”竞相绽放。全域旅游持续“井喷”,年均综合收入40亿元。

三、坚持以生态文明为重点,在绿色发展上凸现新成效

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信念,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全面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乌江百里画廊生态屏障修复、城市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管控,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退耕还林3.81万亩,森林覆盖率63%以上。因地制宜发展花椒、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增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行循环低碳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四、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开放发展上呈现新形象

坚持“破立并举、科学实施”原则,扎实推进投融资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城乡体制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千方百计引进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达产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完成新增重点产业到位资金280亿元;加快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开展资源类、产品类、服务类共享经济项目试点示范,探索建立共享经济多方协同治理机制。着力实施“双千工程”“双万工程”,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五、坚持以民生福祉为导向,在共享发展上体现新进步

聚力创建“贵州教育强县”,形成“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普惠特惠”格局,基本实现“三全面三基本”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卫生健康提档升级工程,确保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持续“领跑”贵州。全力办好技能培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扶持体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立养老事业产业体系,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同发展,创建“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入列全省先进。巩固“全省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全面落实拥军优抚政策,科学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建设“文化强县”。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六、坚持以新型城镇为目标,在融合发展上展现新面貌

按照“山水田园,城乡一体”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县城带动,精心打造“一带三组团”,全力创建“城乡融合样板县”,形成工农互补、城乡共赢、全面融合、共同繁荣新局面。坚持“一核两带,三轴四片”县城发展思路,打造水城相伴、绿树成荫的“高原水乡·园林之城”,力争城区面积达15平方千米,人口突破10万。全县城镇提质扩容8.4平方千米以上,城区面积达42平方千米以上,城镇承载力大幅增强,城镇化率达60%。积极推进城镇供水、燃气向乡村延伸,新建江北五镇燃气管网,确保城镇燃气管网覆盖率90%以上,城乡燃气普及率分别达95%、70%以上。德余高速全面建成通车;建成余庆智慧物流园、智慧停车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争取A2通用航空机场、S205二级公路、G243国道升级改造项目落地;力争进入遵铜高铁、涪柳铁路规划;全力促进城乡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提速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七、坚持以公平法治为保障,在健康发展上显现新水平

以创建“全国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区”为引领,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两微一端”政务媒体新格局,努力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行“两网”融合,完善“大调解”机制、基层集体沟通和议事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打通为民服务“末梢神经”,推进信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弘扬社会法治精神,完善“三治融合”模式,全力建设法治乡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0%以上。着力提升社区服务力、小区自治力、辖区联动力,积极打造“三为三全”幸福社区。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科学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保障百姓安居乐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县”。

各位代表!“十四五”美好愿景令人期待、催人奋进,我们对此意志坚定、信心满怀!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新视野把握新形势,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实践开辟新路径,以新作为开创新未来,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干到底,把一个个目标变成美好现实,决不辜负全县人民殷切期盼!

2021年主要目标和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激发改革开放动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巩固“三大攻坚战”成果,严格按照“六个要”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奋力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6%、9%;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指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

今年拟办十个方面的实事:①完成余庆中学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复评保类工作,建成子营幼儿园;②建成县疾控中心综合业务用房;③启动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三年专项行动第一期4万亩项目;④开工建设两岔河水库,启动改建团结水库;⑤完成3万亩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⑥实施白泥镇、构皮滩镇、大乌江镇地灾隐患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⑦启动建设1000套公租房项目;⑧完成56公里路面改善提升工程;⑨启动建设平安余庆智能化管理项目;⑩实施龙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强产业、兴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高效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22个坝区为引领,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实现农业产业“四头”并进、头头是道!抓好“米袋子”,稳定粮食播种40万亩、总产量15万吨以上,确保粮食安全;丰富“菜篮子”,稳健发展“63211”产业,年出栏生猪30万头;新增茶园5万亩、茶叶加工厂10家以上;种植辣椒11万亩、打造蔬菜核心区3000亩以上;新增花椒3.5万亩;种植烤烟5万亩,收购烟叶10万担;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3个;发展湖库生态渔业养殖1.2万亩。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率3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98%以上,新增“三品一标”认证3个。农业增加值增长6.5%。建设松烟万亩大坝现代农业示范区、龙溪桃花山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和巩固提升工作,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利益联结和产销对接,更好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严防返贫和新致贫现象发生。

扮靓美丽乡村“一枝花”。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创建各美其美的乡村。建设白泥镇移民搬迁项目、敖溪镇官仓村“旅居农家”示范点,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寨村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促进农(林)旅融合发展,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最美茶乡、多彩村寨,擦亮“四在农家”发源地品牌。实施“双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乡土人才、新型农民。深入挖掘“善”文化内涵,全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抢抓“数字乡村”试点契机,依托“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二、尽心竭力打基础、壮工业,强力挺起实体经济坚实脊梁

强化要素保障。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闲置土地处置,新增储备一批工业用地。继续完善水、电、路、污等设施,不断提升“一区三园”吸附力和承载力,全力以赴将贵州余庆经开区打造为工业经济的“航母”。切实加强金融创新,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持续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龙头企业。

壮大工业经济。重抓茶叶、猪肉、花椒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培育5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建成中国·余庆小叶苦丁(茶)现代产业园,年产能1.2万吨以上。龙溪新鑫源生猪屠宰场年产值1.2亿元。启动建设黔北花椒精深加工园,着力培育“逸麻腔”品牌。全力推进广堃缝纫智能设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启动龙溪石材产业园二期项目。加快推进吉泰矿业公司矿山开采及加工、构皮滩经峰新型建材加工等一批矿产项目。探索矿山废渣综合利用,促进“变废为宝”。

做优民营经济。推进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维护合法权益,助推发展壮大。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县域经济发展,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力争培育年营业额超亿元企业2家以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2.7万户、进出口额增长10%。

三、一心一力实举措、新思路,切实促进服务产业高效发展

扩大商贸消费新增长。打造新(旧)城区商贸圈、特色餐饮街,培育恒升商场、国腾商都等一批商业综合体。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引进“盒马鲜生”等一批新零售企业,构建自动售菜机等一批社区“微菜场”。力争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7%、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10%。全面盘活农村电商资源,不断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加快“余货出山”!

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立足“一心两景”,打造“全景余庆·全域旅游”。完成飞龙寨景区整体提升、浪水湾4A级景区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遵义军博园一期工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突破乌江”二期工程,加速打造“全国红色军事旅游目的地”。依托乌江“黄金水道”,规划建设乌江生态旅游廊道。启动创建“乌江流域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省级甲级乡村旅游村寨2个。全年接待国内过夜游客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

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坚定不移落实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新业态、数字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数字余庆”。构建“智能+”消费体系,培育壮大新兴消费。加快培育数字产业,建成智慧教育、智慧广电、平安余庆等项目。实施数字贵州“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推动县内核心区域5G网络全覆盖,推进交通、电网、水务等市政设施智能化。

四、齐心协力抓统筹、重治理,科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构皮滩经廻龙场至沙湾码头、沙坝至高梁坪等公路。港口收费站至滨江、牌坊至大松等6条路面提升工程通车。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成余庆智慧物流园、龙溪镇清水塘物流综合市场等项目。实施液化石油充装站、关兴镇基础设施等项目。启动老旧小区(兴隆小区)、餐厨垃圾处理改造项目。新建小乌江河道综合治理、敖溪河道生态保护等12个项目。持续推进农网升级,加快城市配电网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工作。

建设新型城镇。坚持“高原水乡·园林之城”定位,精心打造宜居宜游的魅力县城。力争投资11.79亿元,实施城建项目23个。完成年度总投资8.25亿元,建设锦绣庭苑、松烟食品站商住楼、龙家荷塘苑康养中心等16个项目。坚持啃“硬骨头”精神,攻克棚改难题,建成财政局片区、龙溪镇项目,加快推进教师新村、交警队片区项目。商品房销售面积稳步提升。城镇化率达53.5%。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施智慧停车系统、地下网管等项目。建立居民小区家园共管机制,培育星级物业服务小区。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完成投资2.23亿元,实施城乡污水处理项目15个。建成县城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建成花山乡乡村振兴河水和袁家寨项目。完成5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坚持最严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禁“非粮化”,守牢68.7万亩耕地红线。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年空气优良率98.5%以上。持续推行“河长制”,保护县域河流、重要湖泊湿地生态。着力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

五、用心用力促改革、优环境,持续迸发县域经济内生动力

强化改革驱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充分用好“一云一网一平台”,力争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精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积极探索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致力开放引领。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第一要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补链企业和优质企业。强力开展“营商环境比拼年”行动,做好“保姆式”服务,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稳商”浓厚氛围,倾力打造公平透明、高效优质营商环境。探索组建产业发展联盟,支持重点企业整合优势抱团发展,提升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扩大有效投资。严格落实“五个精”要求,全力跑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度”。认真执行《政府投资条例》,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坚决做到“五个严防”,聚焦特色产业、公共卫生等领域,精心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强力推进新增专项债券申报工作,统筹推进总投资达236.88亿元的175个重点项目。

六、全心全力惠民生、增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期盼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严格落实“四个优先”,强力推动“四项改革”,全面激活发展动力,倾力创建“贵州教育强县”。持续加大投入,加快实施梓桐幼儿园、龙溪第三幼儿园等一批项目。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有效破解学位供给难题,全力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建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电商孵化中心。扛牢立德树人使命,实施“四大计划”,锤炼师德师风,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高效课堂”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抓实“减压提质”工程,推动教育回归本质。

加快健康余庆建设。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加快疾控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继续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行动计划。完成医疗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国家级示范项目。启动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和传染病病区建设工程。敖溪、构皮滩卫生院达“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力争“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织密扎牢保障网络。千方百计稳就业,多渠道开发公益岗位,扩大劳务输出,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5100人。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全覆盖。新建敖溪、龙溪殡仪服务中心,加快县级经营性公墓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完成县乡人武部规范化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建成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园。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等制度,加强困境妇女、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障。

七、同心勠力优效能、转作风,扎实推进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坚定理想信念。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出实招,精准发力抓落实,让忠诚担当成为干部职工的鲜明底色,用真抓实干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

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深化“平安余庆”建设,持续打好“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成果,打造城乡社区治理示范点20个。创建“三无”乡镇4个、“无访”村47个。完成11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纵深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坚持廉政勤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精神,扎实抓好基层减负工作。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支出,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切实兜牢“三保”底线,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聚合磅礴伟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三保两促: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促发展、促稳定。

“63211”产业:生猪规模化养殖存栏60万头、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优质果蔬20万亩、花椒10万亩、生态鱼1万吨。

一纵三横六联线:“一纵”即北至松烟梨树坳与湄潭相接,南至白泥镇复烤厂与黄平、施秉张家院连接。“三横”中的“一横”由高梁坪起,经木叶顶、龙溪、芝州至沙坝;“二横”起于黄平县平溪镇,经金星、县城、大龙至石阡聚凤;“三横”起于湄潭石莲乡,经余庆龙家、敖溪、关兴至凤冈天桥 。“六连线”即连接黄平、施秉、石阡、凤冈、湄潭、瓮安等6县的对外联络通道。

“12337”立体交通:1条黄金水道(乌江)通江达海、2条国道(G243、G354)穿越县境、3大机场(龙洞堡、新舟、黄平机场)近在咫尺、3条高铁(沪昆、贵广、渝黔高铁)为我所用、7条高速公路(余凯、江安、道安、遵余、德余、施余、湄石高速)纵横交错的水陆空交通格局。

5个100%:100%的乡镇通二级公路,100%的行政村通客运,100%的撤并建制村通油(砼)路,100%的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100%的乡镇上高速不超过20分钟。

一核两带、三轴四片:“一核”即以万亩大坝生态景观为核心;“两带”即余庆河旅游景观带、外环路生态山林景观带;“三轴”即乌江路、香港路、余庆大道城市发展轴;“四片”即石羊湖、老城、西部新城、河东综合片区。

教育“四率”:学前教育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教育入学率、职业教育就业率。

三改同步、统筹发展:政府公益办医、现代医院管理、县乡融合发展。

“四有”目标:基地有规模、龙头有实力、产品有市场、品牌有效应。

“双百”园区:将贵州余庆经开区建成100亿级绿色智慧园区、龙溪产业园区建成100亿级工业园区。

一心两景:以乌江旅游为核心,二龙景区和乌杨田园、河滨、“云上心寨”等县城周边旅游景点。

双核驱动、两带贯穿、四组团支撑:“双核驱动”即城区旅游发展核、敖溪镇旅游发展核;“两带贯穿”即乌江休闲度假旅游带、国道G243快旅慢游休闲带;“四组团支撑”即北部运动休闲组团、东部避暑休闲组团、西部休闲度假组团、南部乡村休闲组团,倾力打造“全景余庆·全域旅游”特色名片。

五朵“金花”:飞龙寨、浪水湾、遵义军事博览园(含构皮滩发电厂)、大乌江风景区(“突破乌江”纪念园、红渡景区)、老林河风景区5个4A级景区。

“三全面三基本”目标:全面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以上,建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协调;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学前教育实现优质普惠。基本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建成高标准数字校园;基本建成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师队伍;基本建成贵州教育强县,形成“发展均衡、优质高效、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打造黔中腹地教育新高地,努力建成遵义一流、贵州示范、全国知名的教育强县。

一带三组团:“一带”即“乌江经济带”,含大乌江镇、构皮滩镇、花山苗族乡和关兴镇部分区域,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航运物流组团,建设乌江经济带;“三组团”即白泥镇、龙溪镇、子营街道组团,打造工业、现代服务业组团,实现同城化发展;敖溪镇、松烟镇、龙家镇、关兴镇组团,打造绿色食品工业组团,实现集聚发展;构皮滩镇、花山苗族乡组团,打造现代农业、康养旅游组团,实现一体化发展。

三为三全: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以建设幸福和谐美好社区为目标,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为居民群众服务全覆盖、社区综合治理全覆盖。

六个要:产业要旺、民生要优、百姓要富、生态要美、社会要稳、干部要强。

“四头”并进:“农业产业有看头、科学种植有说头、经营收入有算头、农村群众有赚头”齐头并进、同步提升。

五个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双培养”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乡村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六大专项行动:政策落实行动、金融服务行动、降本减负行动、扩大民间投资行动、营商环境整治行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行动。

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云”即建设“云上贵州一朵云”,统揽政务、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推动数据从“云端”向政用、民用、商用落地;“一网”即建设“一张网办全省事”,为政府、企业、群众提供“一网通办”大窗口,向上连接国家,向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提高群众网上办事效率;“一平台”即面向公众和公务用户,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数据平台,实现“服务到家”。

五个精:精心统筹部署、精准政策支持、精确要素保障、精准协调调度、精细目标管理。

五个严防: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补短板、不留后遗症;严防“大水漫灌”,确保精准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严防“半拉子工程”,确保项目资金来源可靠、规模充足;严防“大拆大建”,鼓励优先采取改扩建方式,必要时采取新建迁建方式;严防“贪大求洋”,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优化建筑设计和风貌管理。

四个优先: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教育资源优先满足、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改善。

四项改革: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民办教育发展改革。

四大计划:全力实施师德提升计划、人才储备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优秀人才激励计划。

“减压提质”工程:为学校减量、为教师减压、为学生减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效。

“三医联动”改革:“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八大工程”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乡村能力、三级创建、妇幼服务、中医振兴、公共卫生、远程医疗、健康养老、党建引领等8方面提升工程。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