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5日在凤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朱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盘点“十三五”,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劈波斩浪中实现新跨越
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推动“大美凤阳”建设乘风破浪、坚毅前行。这五年,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深化改革得到充分肯定。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岗视察,进一步确立了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革标志这一历史地位。“大包干”带头人作为唯一集体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改革先锋”,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奖,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这五年,让我们昂扬振奋的是:高质量发展实现换道领跑。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省第13位,提前一年挺进全省20强。成功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入选“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经济开发区荣获“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产业园区”。这五年,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壮丽中都展现独特神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征迁居民和养殖企业1308户、房屋18万多平方米,抢救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遗址公园。“凤衔如意、山水相融”的城市格局正逐步形成,登临凤凰山,凭眺中都城,观淮水,览胜景,大美凤阳魅力彰显。这五年,让我们深感欣慰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历经5年艰苦努力,淮干工程圆满收官,淮堤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根除淮河千年水患,实现大河安澜。14708户3327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高质量脱贫,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率先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三全工程”,建成全省唯一县级产前筛查中心。义教均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跻身全省教育强县行列。实施“南水北调”,城区供水能力实现“三个翻番”。石英砂加工行业整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五年来,全力以赴谋发展,经济实力高歌猛进。地区生产总值跨过4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7.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9%,总量全市第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4%;进出口总额达5.5亿美元,年均增长28%。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23.9:42.8:33.3优化为10.8:43.6:45.6。
主导产业更加雄厚。获批省级硅基新材料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基地·凤阳”称号通过复评。福莱特、南玻、硅谷智能等一批硅基产业关键核心企业、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为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奠定坚实基础。硅基材料规上企业增加到76家,年产值达12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7%。重构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48个亿元以上项目,园区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纳税均成倍数增长;玉成洪武公司连续两年荣登全省“民营企业纳税百强榜”,园区顺利通过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验收,荣获“全国再生资源优秀园区”称号。
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8.8亿元,年均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15年提升12个百分点。“四色旅游”品牌更加响亮。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保护全面加强,大明皇陵成功列入4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复建钟楼再现晨钟暮鼓恢弘景象。小岗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小岗村旧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小岗农创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花园湖进洪闸“一塔一阁”全面竣工,千里淮河新地标巍然屹立。凤阳山旅游区荣获“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桃花水母时隔5年重现白龙泉。新增省级电商示范园和示范镇各1个、电商村级站点138个,电商累计交易额41.2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2685公里,货运周转量近400亿吨公里,凤阳港累计吞吐货物量2060万吨。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2家,实现倍增目标。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改造高标准农田96万亩,流转土地累计达63.8万亩,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荣获“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安徽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认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2家、联合体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98家,家庭农场991家,继续领跑全市。建成休闲旅游景点、农家乐130多处,获评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产值50亿元。小溪河镇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小岗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成农机大院、粮食烘干中心各42个,荣获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金奖。
(二)五年来,矢志不渝抓改革,击楫中流争当先锋。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抓小岗促全县。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整县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实现村级全覆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国家评估,小岗村喜获全国首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全面推广“农权贷”“兴农贷”“劝耕贷”。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推进“三长制”改革,建成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划分林业生态功能区19个,建成18个一、二级交通劝导站。
社会服务不断优化。稳妥完成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能。纵深推进能评审批、房票、医共体、教育强县、城市规划“五大制度”改革创新,综合效应逐步显现。创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9、1+6”模式,建成远程医学中心。完成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及新农合“三保合一”。落实“长三角一网通办”,实现涉企事项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全程网上办理。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探索建立“一区七园”产业发展载体,规划面积近50平方公里。创新“基金+基地”招商模式,组建小岗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规上企业投入研发费用3.15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70%。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96件。科技型企业规模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11.6%。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56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实施人才招引“三大行动”,引进高层次人才90余名。加大校地合作,安徽科技学院22名教授和博士在县挂职。
(三)五年来,坚持不懈抓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中都古城魅力彰显。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根、以城为魂,建立“11561+27”城市规划体系。发布《明中都遗址价值专项研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修编《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保护规划》,中都城种植花卉800余亩,展现花开中都盛景。完成中都城夜景亮化,实施午门石刻和角楼遗址保护,考古发掘承天门、七曜桥遗址,新建洪武公园,恢复展示大明门,加快建设洪武门,打造中国最美都城中轴线,“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成为凤阳城市历史文脉,大明中都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城乡功能日趋完善。投入超过160亿元,先后实施357个城市建设项目。一举攻克中医院、蚂蚱庙、留守司等32个地块,征收面积109.6万平方米。奥体中心、花鼓大剧院刷新城市地标,辅仁学校、示范幼儿园等20所学校相继建成,武英、文华等十大公园开园,同仁、万福等7个安置小区交付,楼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康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城区82.8公里路网建设完成,城市三环道路顺利贯通,“四横九纵”路网建成通车,新老城区与如意新城融为一体。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加速推进,昔日蓄洪洼地变身淮畔靓丽明珠。累计投入15.3亿元,完成13个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27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实现城镇“五化”全覆盖。建成“四好农村路”1368公里,铺设雨污管网346公里,架设路灯5415盏,建成文化广场17.6万平方米,改造敬老院25所,改建卫生院5家。
“五城联创”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行动,获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大力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7平方米,明朝古都特色的城市公园体系基本建成。创成省级森林城市和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迈出新步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基础越打越牢。
(四)五年来,久久为功优环境,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蓝天保卫战全面收官。下定决心誓把凤阳山河重安排,铁腕拆除320户石英砂加工企业、167座石灰土立窑、249家石碴厂、33座710门粘土砖瓦窑,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石英砂行业污染问题省级验收销号。完成玻璃企业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废气排放稳定达标;整治“散乱污”企业520家;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2500余辆;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区脱硫除尘污染治理设施全面建成。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加强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控,PM2.5年均浓度降至49.4微克/立方米,年均降幅1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能耗双控考核获全市优秀。
碧水攻坚战深入推进。投入2.37亿元实施濠河“通肠洗胃”工程,疏浚河道46.13公里、清淤超500万方。新建47座污水处理厂站及设施,日处理能力达8.5万吨。投入4.2亿元治理城区水系,完成24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推进西部四镇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淮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Ⅲ类以上,2个国考断面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完成“两湖”整治行动,拆除水面围网4.4万亩。
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扎实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绿化国土空间20.5万亩,抚育森林16.9万亩,建设森林长廊62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9个、森林村庄50个。编制全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规划,治理34处200公顷废弃矿坑。全县石英岩矿权由27家整合为14家,大庙石英产业园入园企业44家、在建20家、投产21家。
(五)五年来,持之以恒惠民生,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58亿元,建成村级特色产业扶贫项目221个,深入实施“十大工程”,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9.48%、达到12572元,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资助贫困学生46868人次;救治大病贫困患者3213名,办理贫困人口慢性病证9126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498户;新建供水管道3982公里,贫困人口自来水覆盖率提高至97.78%;贫困村平均集体收入达49万元。发布“微心愿”15期帮助1063名贫困户实现微小心愿,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和9.5%。新增就业6.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带动就业近万人。教育投入资金35亿元,新改扩建学校110所,大力实施“五名工程”“培优培强”计划,中高考成绩连年突破。医疗卫生投入超20亿元,新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院区,县人民医院三级设置申请、县中医院二级甲等考评通过批复、验收,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评审,“智医助理”完成全省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建成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实现全覆盖。荣获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县称号。
文体艺术活动精彩纷呈。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开展《感谢那一年》《小岗•小岗》《又唱花鼓》《浩然正气》首映式、纪念邮票首发式,电影《岗上花开》首映式等重大活动;纪录片《小岗人家40年》《小岗纪事》《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小岗村专栏在央视黄金时间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播出;《人民记忆:70年70城记住凤阳》《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希望的田野》在央视全面展示;《凤阳花鼓全书》获省社会科学一等奖,凤阳花鼓《得儿隆咚飘一飘》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建成4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23个农家书屋。开展“送戏进万村”“小岗葡萄文化旅游节”等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开展演出2500场次。建立各级非遗传习基地25个,34项非遗项目传承人突破百位。承办全国美丽乡村篮球大赛等省级以上赛事活动10场,凤阳国际马拉松赛斩获国家级“银牌”及红色文化特色赛事。
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人民满意窗口”,创新“5+1”接访模式,深化基层“访调对接”和信访矛盾多元治理。纵深推进平安凤阳建设,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取得新胜利,乱象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强化。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圆满完成“三农普”“四经普”,扎实推进“七人普”。“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小岗村获评全省唯一国家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扫黄打非示范基地标兵单位、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了新作用,应急、消防、地震、人防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外事、对台、气象、档案、老干部、地方志等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各位代表,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抓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呈现“经济运行形势好、项目建设成效好、城市建设形象好、全域旅游推进好”的四好态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4亿元,增长3.3%;财政收入36.96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6亿元,增长4.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607元、13874元,分别增长6%和8.7%。过去一年的拼搏奋斗,确保了“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一是打赢了防疫防汛两场战役。疫情发生第一时间即全面落实“八严八控”“三大硬招”要求,于全市最早安排防疫物资储备、重点人员摸排、独立传染病区改造等工作。紧急调拨防疫物资驰援兄弟县市。全县110个居民小区、3475个自然村全部封闭式管理。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20多天就控制住疫情、并迅速实现住院患者“清零”。于全市最早完成县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全覆盖,日检能力达1500人次。出台20条企业帮扶措施,67家县直单位包保帮扶71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问题193个,仅用25天工业用电量即恢复同期正常水平。面对近70年来最大汛情,紧急安全转移行蓄洪区1.4万名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十有”标准获全省推广。1670名党员干部、130名公安民警值守淮河濠河大堤25个日夜,紧急集结109名民兵24小时“南征北战”,480名解放军部队官兵火速驰援,展现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实践。汛后扎实推进“四启动一建设”,谋划总投资49.76亿元的“补短板”水利项目98个,花园湖闸除险加固工程荣获全省“禹王杯”。在这两场艰难战役中,全县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服从防疫需要,主动投身防汛救灾。卢杰、赵宏伟、张俊远等白衣勇士逆行出征、奔赴前线,韩世磊等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采。
二是壮大了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家,总数达158家,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技改投资增长10%。台玻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体系贯标企业,福莱特光伏玻璃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省级绿色工厂,加松科技获批省级高成长型小微企业,鑫民玻璃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珍珠水泥入选全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德力股份等4家企业荣登全省制造业综合百强榜。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围绕“金红蓝绿”四色旅游品质提升,开建明太祖朱元璋故里,小岗村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韭山洞成功创建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亿元。电子商务持续壮大,完成电商交易11.74亿元。牡丹崇德坊商业街开业,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近90家。金融业持续增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86%、22.06%,贷款余额235.75亿元,17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产83.23万吨。凤阳花生、凤阳贡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3000亩蓝莓、5000亩葡萄、6000亩黄桃基地连线成片。新增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2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3个,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市级2家。盼盼食品、濠州粮油一期投产,凤宝粮油8万吨低温浅圆仓建成运营,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家。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第四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县供销社获评全国百强县级社,小岗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是积蓄了转型升级发展后劲。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奋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攻坚行动。持续用力招项目。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个,协议总投资22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42亿元。总投资110亿元的福莱特光伏玻璃项目签约推进,硅谷智能双玻组件和显示光学贴合生产线、瞩日能源3.5吉瓦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凤玻节能低辐射low-E玻璃、中汇睿能等一批高新科技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南玻轻质高透面板、20亿元的韵达产业园、10亿元的华泰尔环保科技等51个项目开工建设,卡恒电器、联塑景兴科技、德力工业玻璃等36个项目竣工投产。瞄准机遇争项目。争取老旧小区改造、教育、安置房、环保、水利等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3.3亿元。115亿元的11个非标专项债纳入省级项目库管理,已下达我县4个批次17.7亿元,额度居全市第一。精准落实保项目。聚焦“两新一重”谋划总投资1178亿元的187个重点项目,全部纳入千亿硅谷智汇大基地建设前线指挥部密集调度推进。新增各类建设用地指标12772亩。设立5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基金,新型政银担贷款12.4亿元,减免企业税款4.8亿元,兑现惠企政策3236万元,延期企业缴纳税款超亿元。
四是汇聚了改革创新强大动能。推深做实农村“三变”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对接产业项目287个,村集体入股收益1128万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成立股份合作社3个,枣巷镇巷东土地股份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点。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权籍调查。小溪河镇燃灯社区入选“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省级试点。小岗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坚定不移赋能创新,培育战新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创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市级博士创新工作站3家。
五是刷新了城乡建设靓丽颜值。以中都凤府为核心,推动东府城、中皇城、西新城、南如意城四城融合。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征收房屋25万平方米。大明中都城和大明皇陵遗址保护立法通过审议,征收东护城河土地77亩,疏浚中都城护城河水系。坚持明代官式建筑和江南园林相结合,全面拉开如意新城建设,加快实施如意河水环境治理,总投资6.53亿元、总长17公里的19条道路全面开建,G345和S95支线连接线竣工通车。持续抓好“五城联创”,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初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完成10个省级美丽乡村118个项目,小溪河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打赢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121件环保信访件全部销号,15家玻璃企业废气监控设施与省市联网,80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启动濠河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工程,实施城区8个排污口截污纳管、经开区污水管网改造、临淮关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项目。完成23个废弃矿坑和官塘镇馒头山地质环境治理。
六是增进了人民美好生活福祉。财政民生支出47.1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86.4%。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在全市率先举办电商扶贫助农直播购物节,扶贫产品销售额达1.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和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均突破万人。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工程,新建永安小学等10所学校,中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高考达本1733人,同比增加150人;中考高分段人数965人,同比增加584人,数量全市第3、增幅全市第1。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安徽篇·凤阳卷》在央视播出,央视综艺《喜上加喜》走进凤阳,赴安顺举办“接你回家·回望中都”文化交流活动,深化两地文化交流。县图书馆入选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中国凤阳微信公众号荣获全省“县级十佳”、政务微博首进全国百强。小岗村创新设立“美德银行”,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力推进信访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化解积案186件,进京访批次和人数分别下降65%和67%。
为民服务十件实事落实有力。改造完成4个老旧小区;九华山公园展露新颜;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商业综合体开始招商;新建污水处理站18座,县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全面推进;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26条,实现村村通客车;铺设城区供水管道78公里,花园湖水厂向凤宁园日补水能力超2000吨;218家村(社区)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提速;云霁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七是强化了法治政府自身建设。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修订完善《凤阳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长效机制,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梳理规范性文件623件次、财政奖补政策65项;开展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781件;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1件、政协提案134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7件、行政诉讼案件34件。政务效能快速提升。全力打造“亭满意·凤如意”营商环境品牌,拓展政企互动渠道。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和“最多跑一次”达100%。启用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做到服务“不打烊”。企业开办压缩至3个环节,实现一次采集、一日办结。荣获全国“2020年度政务服务创新奖”。办理省市长热线留言近7000条,公开政务信息15000余条。工作作风持续转变。严格执行预算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核减政府投资项目资金1.68亿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狠抓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县政府文件、会议和督查考核较上年平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8%。
从来没有等出来的成就,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和驻凤单位,向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和关心家乡发展的在外乡贤,向广大投资者和所有关心支持凤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长三角加速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在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我县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从全市、长三角区域来看,我县的经济总量不够大,综合实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够优等问题仍然突出;从我县内部发展来看,生态环境指标靠后、基础设施不配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少数干部在新形势下不敢为、不善为、不会为甚至不作为现象依然存在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予以解决。
二、擘画“十四五”,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在砥砺奋进中建功新时代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面临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但总体来看,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自贸区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等重要战略纵深推进,凤阳的区位优势更加彰显,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资源要素吸引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黑马效应”让凤阳声名远扬,更加受到各地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厚爱,得到更多企业家的偏爱和青睐。另一方面,一批重大项目的产能和效益持续释放,多年努力打下的坚实基础不断发挥支撑作用,具备生产硅基新材料的规模优势和文化旅游消费业态的供给潜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经过抗疫、抗洪两场硬仗考验和脱贫攻坚一线的锤炼,全县党员干部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干而知之,汇聚了“一心只为凤阳好”的强大正能量,攻坚克难的作风和能力更加过硬,敢打大仗、硬仗、胜仗的斗志更加高昂,干部干净干事、群众群策群力的氛围更加浓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奋勇前进。
在《中共凤阳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导下,县政府编制了《凤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亲临小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全面开启“改革源头、壮丽中都、千亿硅谷、大美凤阳”新篇章。
《纲要》(草案)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县域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紧盯“十大产业”,构建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坚定做“双循环”战略的践行者,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进“十大产业”“十大工程”,在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中展现凤阳贡献。领跑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争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排头兵,到2025年实现“7818”总体目标:经济总量突破7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0亿元,挺进全省十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的80%以上。
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省委省政府关于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政策,围绕硅基产业“三个链条”,实施延链补链强链专项攻关,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硅基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150家,新增3家产值百亿企业,硅基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提高资源再利用能力,壮大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代表的循环产业,力争产值突破300亿元。以北大荒集团中央绿色智慧大厨房小岗基地、盼盼食品、蒸谷米为龙头,带动形成100亿元的健康食品产业。发挥水泥建材产业规模优势,培育50亿元的建材产业。促进本地建筑企业提档升级,实现建筑业产值超100亿元。
繁荣现代服务产业。持续升级“金红蓝绿”四色旅游,打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典范,推动由观光旅游向融合民宿、度假、康养、研学多种旅游业态转变,促成超50亿元的文旅产业和超20亿元的康养产业。建设云霁街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开业运营爱琴海购物公园和洪武老街,加速光彩大市场商户入驻,重构商业体验模式,促进凤阳消费回流,力争培育300亿元的商贸产业。发挥韵达产业园、申通智慧物流园渠道优势,创建凤阳港保税物流中心,构建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形成100亿级现代物流产业。积极对接网来云商,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培育超20亿元的电商产业。
(二)解放思想破除藩篱,在更高的起点上改革创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融入长三角、小岗再出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关注需求侧变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弘扬小岗改革精神,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撤县设市目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66%。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散农房激活利用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和流转机制方面探索新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下乡”。
推进更高水平创新。坚持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能力进入全市前列,各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超30家。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全社会研发费用占GDP比重超2.4%。培育高新企业总数达70家,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战新企业总数80家以上,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支持秦皇岛玻璃设计研究院在凤阳设立服务中心。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在凤”合作模式,探索与长三角合作创立离岸研发中心,协同成果转移转化。
推进更广领域开放。加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推动凤阳经开区与江苏如东开发区深化实质性合作。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开工建设钟离(临淮关)淮河大桥,推进临淮关铁路货场东迁,对接争取宁滁蚌亳城际铁路在凤阳设站,谋划启动小岗机场,形成千里淮河“铁港陆空”联运交通枢纽,打造淮河上最大的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
(三)聚力文旅融合发展,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美丽画卷。唱响“凤阳是个好地方”的凤阳歌,统筹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高质量打造“四色旅游”。以争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明中都皇故城保护与展示,改造提升大明皇陵。创成小岗5A级旅游景区,实施农趣体验园、特色民宿、农创小镇等一批项目,推动红色资源与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推进千年古镇临淮关和钟离古国规划建设,推出“和我一起看淮河”精品旅游观光线。完善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旅游配套设施,积极创建凤阳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高水平建设“大美凤阳”。聚力打造“一城两地三区”,以“创新引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统领,积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建好凤阳主城:围绕“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坚定不移走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多赢之路。坚持刻“明”于城,将明文化外塑于形、内铸于魂,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努力建成中国“最特县城”。开发如意新城:围绕“文化+旅游+生态”三位一体,加快推进如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如意新城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凤凰嘴公园、圜丘公园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打造水清岸绿、舒适宜居的如意新城。打造临淮湾城:加快临淮湾城起步区建设,为经开区、凤宁园配套企业总部、研发基地和高管居住空间,实现中心城区空间拓展、功能提升,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城融合、人口集聚。
(四)深化环境综合治理,筑牢更加宜居的生态屏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体系。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三条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以淮河水体为依托,以九华山、凤凰山等自然山脊为廊道的全域生态保育修复体系。推进“林长制”改革创新示范点,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矿山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实现企业低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标。构筑“1515”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水清岸绿美丽淮河。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超90%,到2025年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
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倡导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深入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超3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五名工程”“培优培强”计划,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一本超千人、双一流超百人、清华北大超十人”目标。助推安徽科技学院升级安徽科技大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推进健康凤阳建设,完善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机制,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超53万人。坚持“房住不炒”,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建成“数字凤阳”智慧城市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三、聚焦2021,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在奋力拼搏中创造新辉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需要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疫情防控,时刻筑牢安全防线。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群防群控”重点任务,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监管,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凤人员排查,重点关注学校、养老机构等特殊人群聚集场所,形成闭环管控体系,最大限度降低输入性风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加快县人民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县公立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7支专业队伍能力,强化“四级防控”网格责任落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镇、村建设。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二)聚焦产业集聚,打造千亿硅谷智汇大基地。
夯实拓展发展平台。在园区平台上,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整合,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动态完善赋权清单,实质性推动扩区工作,力争新增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专项行动,争取进入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30强。加快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中期验收。在金融平台上,做大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强凤阳玻璃、珍昊环保等一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辅导,新增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亿元,政银担贷款2.5亿元以上,“税融通”2亿元以上。
延伸做强产业链条。用足用好皖北承接产业集聚区“6+2+N”政策,培育硅基“航母型”龙头企业。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打造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硅基产业实现产值160亿元。争取南玻轻质高透面板、福莱特二三期和亚玛顿二期、瞩日科技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大庙石英产业园44家企业全部投产,实现产值60亿元。韵达产业园、华泰尔环保科技等项目竣工,循环园产值达8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实现工业和技改投资79亿元、15亿元。
优化要素服务保障。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大战略、抢先机、强优势、补短板、惠民生,谋划443个政府投资项目,力争完成投资超90亿元。狠抓“两重”项目调度推进,强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审批,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集中清理低效工业用地,力争新增各类建设用地指标10000亩以上。加快推进矿权出让,新设2宗大型石英岩矿权、1宗石灰石矿权。落实“双砂源、双电源、双气源、双水源”保障要求,确定外地矿砂采购意向区,出台内砂外运管控和外砂内运奖补政策;加速推进钟离变、安东变和总投资54.7亿元的大唐电厂项目;积极推进中石化“天-来-凤”、福莱特直供气、皖能新奥“宿-凤”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坚持花园湖自来水厂、霸王城工业水厂内水外水双线保障,日供水能力达80000吨。
(三)聚焦改革开放,释放创新潜力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不停顿。力争在农业农村领域新增一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深化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擦亮“亭满意·凤如意”营商环境品牌,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加快撤县设市步伐,争取纳入全省行政区域调整总体规划。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全面深化“三医联动”,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探索医防融合新路径,打造疾控体系新模式。
坚持开放发展不止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开放发展“一号工程”,用足用活皖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24条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梯次转移。聚焦产业“上下游、左右岸”,全力引进一批龙头型、科技型、高成长型项目。突出产业招商,主攻光伏电池及组件、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和战新产业。突出精准招商,紧盯各类500强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招商。突出引凤还巢,鼓励凤阳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突出亲商安商,用好扶持政策,打造投资福地,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个、到位资金140亿元,力争在30亿、50亿乃至百亿级工业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提升经济外向度,吸引外商投资8000万美元以上,完成进出口贸易2亿美元,新增限上商贸服务企业80家。
践行创新发展不动摇。鼓励技术设备升级、产品链条延伸、名牌名品打造、规模档次进阶、“两化”融合发展、上市直接融资。力争新增高新企业25家,战新企业16家,完成直接融资9亿元。实施“凤还巢”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25名;新增市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3家,发明专利授权量300件。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创新主体战略对接,建立“星期天工程师”模式,加快推进创新成果在凤落地转化。
(四)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完成6.5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总产83万吨以上。抓好生猪稳定供应,全年生猪出栏不少于38万头。整合涉农奖补政策,集中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落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延伸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推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强化绿色导向,实施禁养区养殖场搬迁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培育省级休闲农业园区1个,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以上。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优化乡镇产业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注重挖掘历史文化,突出乡土特色,完成2020年11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同步启动2021年项目。完成4000户农村改厕,创建32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四好农村路180公里,改造危桥2座,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落实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因灾返贫户的精准帮扶措施。规范管理公益性岗位,促进弱劳力、半劳力家庭就近就地就业。优化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加快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短板,搭建产销运营平台,畅通消费扶贫渠道。
推进全域水系治理。完成14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实施燃灯水库等42座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更新改造沿淮7座泵站。完成濠河治理五期和板桥河综合治理,开工凤阳山水库增蓄和天河治理工程,推进武店水库前期工作。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完成7座私营水厂改制,实施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河湖管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五)聚焦中都凤府,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围绕水清路畅景美,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九华山公园、如意河水系和凤凰嘴公园。全力推进如意新城总长17公里的路网建设,探索城市智慧停车,确保新老城区通畅有序。加快午门遗址加固、护城河水环境整治和综合停车场建设,启动大明皇陵门楼改造。推进涂山门保护展示工程,启动凤阳府“六门”、凤阳府衙恢复展示前期工作。正式运营奥体中心和花鼓大剧院。开建如意大酒店,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
围绕适医宜学便民,优化公共服务。稳步实施老城改造,启动推进城市规划区70万平方米房屋征迁工作,加快养贤坊、文治坊、九华小区二期项目建设,建成安置房2312套,确保住有所居。崇文幼儿园、特教学校、永安小学投入使用,凤阳二中扩建、辅仁学校宿舍楼竣工,开建圜丘路小学、如意新城小学及附属幼儿园。高标准建设中医院二期、县医院三期和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加快县文化艺术中心、东华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构建15分钟生活圈。
围绕畅连亲商优管,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推进G329改线及钟离大桥、凤阳港新增泊位、明巢高速小岗出口连接线和临淮关铁路货场东迁等重大项目,谋划城际高铁设站、小岗机场建设,实现区域互联互通。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持续推进“全程网办、一网通办、随时都办”。启动“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归集政务数据资源,以数字治理赋能城市管理。狠抓“五城联创”,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努力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县城。
(六)聚焦四色旅游,全力培育文旅产业。
抓项目推进。开工建设20个旅游项目。金色旅游板块重点抓好承天门、七曜桥恢复展示,完成西南、西北角楼和城墙遗址修缮保护,推进中都城宫城内环境整治和明中都博物馆设计建设,完成凤阳花鼓博物馆、明中都文化旅游中心、非遗展示中心、云霁社区中心和钟楼布展。红色旅游板块重点抓好小岗梨园公社、当年农家拓展项目,加快打造小岗改革小镇;支持安徽小岗干部学院启动三期建设。蓝色旅游板块重点抓好治淮博物馆建设,传承弘扬伟大的治淮精神;加快门台老烟厂文化创意项目招商。绿色旅游板块重点抓好南部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建成游客中心、十里画廊风景道、白虎泉驿站等项目,积极创建凤阳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抓品牌宣传。充分展示“凤阳是个好地方”旅游整体品牌,进一步扩大旅游宣传覆盖面。推出季节性主题旅游活动,重点面向长三角区域、合肥都市圈城市,做好旅游宣传和市场开发。开展智慧精准营销,形成宣传叠加效应。引进专业团队,创作《淮河交响曲》《一梦中都》等大型文旅节目,打造独具凤阳特色的文化IP。全年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46亿元。
(七)聚焦生态治理,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对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大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力度,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成果。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实施5个矿山治理项目;落实露天矿山企业生态修复和大气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步提升。
着力推进生态县建设。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扎实做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强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林业增绿增效和国土造林绿化,完成绿化造林8000亩,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八)聚焦民生保障,建设幸福新凤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800人以上。开展“春风行动”,帮助企业招工8000人以上。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质量,推进医保经办体系建设,促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转型、医养融合、智慧养老,建设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个农村互助式养老示范点。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有效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持续推进殡葬改革。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管理、服务工作。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任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中高考再创佳绩。加快实施凤阳科技学校新建工程,全面推进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加快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县中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争创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乡镇“三个一”县城“五个一”体育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特色馆藏,建成全省“最有价值的明文化资料库”。争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物业小区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全覆盖,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三转”攻坚,切实化解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巩固平安凤阳创建成果,推进智能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基本思路,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专项整治,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重大风险。整合提升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完善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监管体系,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为民办好十件实事。打造云霁街文明创建示范一条街;改造二轻局宿舍老旧小区;建设妇女儿童医院;开建凤凰山主题公园;扩建凤阳二中;完成凤阳城区“智能交通”改造工程;实施城市水系贯通工程;改造北长胜街菜市场;改造临淮关雨污管网;实现天然气“镇镇通”。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人防、气象、保密、老干部、科协、统计、工会、妇联、共青团、地方志和红十字会等工作。
(九)聚焦廉洁高效,打造法治诚信政府。
树牢绝对忠诚的政治意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巩固拓展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不折不扣把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增强依法行政的行动自觉。倾力推进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
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努力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勤俭节约、勤俭办事,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确保只减不增。强化行政效能问责,重拳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新官不理旧事等问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导向,强化正向激励,让改革者轻装上阵、担当者脱颖而出、创业者大显身手。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十四五”锦绣画卷正绚丽展开,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勤勉的工作,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谱写“改革源头、壮丽中都、千亿硅谷、大美凤阳”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