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年来凤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湖北省)2021年来凤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1年1月7日在来凤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来凤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今年,我们步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根据《中共来凤县委关于制定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人民政府制定了《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请与《政府工作报告》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

2016年以来的五年是来凤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下行压力,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一区四县”[1]定位不动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县”等国家荣誉,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城(县)”“湖北旅游强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省级荣誉。老英雄张富清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勋章”等荣誉,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和两次接见,张富清精神成为全党全国精神丰碑。

——凝心聚力抓发展,综合实力再攀新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路子不折腾,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59.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5亿元,年均增长5.02%;2016年至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1%(2020年受疫情冲击下降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实现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230亿元;城镇化率提升5.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45%、8.8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凝心聚力抓扶贫,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抽调1786名党员干部组建188个尖刀班下沉驻村攻坚,集中兵力、攻城拔寨,全县46个贫困村21913户79074人全部脱贫,201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来凤扶贫成果和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典型案例。投入6.8亿元完成3658户13470人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221户。投入3.75亿元建成自来水“大管网”,覆盖95%以上农村人口。落实到户到人产业补贴政策,发放产业奖补3.92万户次7505.37万元。投入9.8亿元新建农村公路1665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农村公路密度1.71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山区县市前列。投入6.36亿元实施电网建设改造,解决450个农网存量低电压台区,自然村通动力电达100%。完成109个村级阵地提档升级,行政村光纤宽带通村率达100%。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6.2万人次。

——凝心聚力抓产业,三产融合蓄势崛起。坚持新发展理念,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二五”期末的20.2:30.1:49.7调整为16.9:18.4:64.7,第三产业GDP贡献率显著提高。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发展“两茶一果”[2]特色产业基地29.8万亩,发展香菇200万棒、中蜂养殖4万群,特色产业基地达到47.3万亩以上、人均1.5亩。建成占地1500亩的凤栖园生态农业扶贫产业基地。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州级6家,新增州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1家。来凤藤茶、来凤姜入选湖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十强,成功创建来凤藤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旧司农园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挂牌武陵山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实践教研基地。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金凤建材水泥粉磨及输送技改项目投产,徽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建藤茶加工厂21家,藤茶精深加工实现突破,藤茶牙膏、二氢杨梅素提取及消杀液生产线建成投产。金祈藤茶成功在新三板上市,9家企业在湖北“四板”[3]成功挂牌,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商旅文”融合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1321户。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电商产业园建成营运,京东等知名电商开设来凤馆,电商交易额累计超过25亿元。中心商业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龙凤西商农商城冷链物流园加快建设。高水平承办州八运会,成功举办杨梅文化节、全省“5·19中国旅游日”、全国河钓大赛、三省边区龙舟赛。南剧《初心》赴京展演,杨梅古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来凤入选首批“荆楚文旅名县”创建县市。

——凝心聚力抓环保,生态文明成效显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城及乡集镇规划区实现全面禁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减排目标。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年均优良率达93.5%以上、位居全省县市第7位,PM2.5年均值下降9.8%。全面推进“河长、库长、山长”制,酉水河跨区域协同保护实现立法,水质监测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开展“绿满荆楚”行动,完成生态造林3.2万亩、退耕还林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4.35万亩。全面完成“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和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大力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完成农户改厕4.17万户,新建农村、旅游、交通、城镇公厕254座。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

——凝心聚力抓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交通枢纽地位凸显。黔张常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家门口坐火车的百年铁路梦想。宣咸高速开工建设,讨橙线、猴革线升级改造通车,来智线完成大修,实现了乡乡通二级公路目标。河坝梁至龙颈坳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来凤大道、G209绕城线、G242火车站至县城一级公路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龙凤新区人气聚集,新增商品房住宅面积29.13万平方米,武汉大道四期、徐珊大道、凤舞一路建成通车,酉水大道南段、龙腾二路、栖凤二路、龙凤大道、解放大道南段启动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超15平方公里。第三自来水厂投入使用,城市供水能力极大提升。酉水河流域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建成牛摆尾至教育城段滨江公园、庆凤山公园。“六城”[4]同创持续推进,“雪亮工程”[5]“智慧城管”投入使用,城区环境不断改善。乡村建设更加美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明显,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创建13个垃圾分类示范村,百福司镇入选国家卫生乡镇,石桥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兴安村入选全国文明村,冷水溪村列入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观音坪等16个村落入选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土家寨村等3个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黄柏园村等8个村入选省级文明村。

——凝心聚力抓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优先保障民生支出。五年来,财政民生支出122.65亿元,占地方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1.75%。社会保障全面发展。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新机关养老保险上线运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31.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9.5万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均增长6%。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供养保障水平大幅提升。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投入3.7亿元实施教育发展“四大工程”[6]项目146个,思源中学、高平中学建成投用,开办来凤一中初中部等3所公办初中,职校迁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龙凤科教示范园初具规模。推进城区学校扩容,实施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均衡分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在全州率先实现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幼儿园。“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7]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金字招牌。医疗卫生加快发展。“三医联动”改革[8]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心医院(新区)医技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新改建村卫生室9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投入8.3亿元的县民族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县疾控中心迁建等11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蓬勃发展。来凤被列入“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和“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县图书馆创建国家一级馆,185个行政村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级文体广场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全覆盖。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来凤建设,乡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一村一警”“一格一员”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打好禁毒人民战争,禁毒警示教育基地、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省际武装禁毒卡口、乡镇中心戒毒社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查办分离”,累计化解不动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13个。依法推进安普罗、民生集团非法集资案件化解工作,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凝心聚力抓改革,行政效能持续提升。连续两次入围全省改革奖、全州唯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三去一降一补”[9],6家小型煤矿全部关闭退出。龙凤示范区建设实现七个一体化,两城公积金实现互通使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成 “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和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实现全年365天政务服务“不打烊”;“双随机、一公开”[10]监管实现全覆盖。我们着力转作风、提效能,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行政效能加快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强化审计和财政监管,累计审减政府投资项目163个,审减金额3.2亿元。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民族、宗教、供销、移民、气象、档案、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等工作创新推进;银行、保险、石油、烟草、邮政、盐务等行业加快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等群团全面进步。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冲击比预料的多,困难比预想的大,但许多方面取得的成效比预期的好,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1300余名医护人员一线抗疫,4000余名党员干部、3000余名志愿者一线防控,筹措疫情防控资金近2亿元,在全州率先建成县级核酸检测实验室和乡镇规范化发热门诊,实际确诊病例全州最少(12例),感染率全州最低(0.036‰)、无死亡病例,在全州率先无新增病例,在全省率先进入低风险区。这一年,我们再接再厉,“三大战役”战果丰硕。脱贫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顺利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在2019-2020年省对市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A类。污染防治成效明显,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试营运。风险防控有力有效,矛盾风险排查化解“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明显。这一年,我们尽心竭力,经济社会加快复苏。疫情防控期间“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外出务工人员4万余人。下大力气推进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减租减息和稳岗就业补贴等各项惠企资金1.42亿元。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37万平方米,生物医药产业园、硒食品加工产业园加快建设,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庆凤山酒店完成改造升级。《功勋之张富清的笑》完成拍摄,张富清先进事迹展览馆顺利开馆,仙佛寺、杨梅古寨景区恢复营运,年接待游客13.9万人次。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聚焦“全州一流、全省领先”标准,全力以赴破解干事创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一窗通办”[11]综窗改革全州领先,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示范工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县市。这一年,我们共建共享,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在应对疫情冲击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坚决守住民生底线,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承诺的三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办结: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安全防护工程全覆盖项目,投入资金4425.54万元,完成建设251公里,实现县乡村道安防工程全覆盖;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投入资金567万元,完成3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水质监测达标率100%;城区新建停车场建设项目,第一期建设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接龙桥路、油码头路等7座停车场,新增停车位551个,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同时,我们积极应对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汛情,打赢了抗洪救灾突击战。成之惟艰,极其不易。这是全县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

各位代表,回顾这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五年来,我们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打基础、谋长远、促发展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解民忧、惠民生、促和谐的难事,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加快来凤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直接加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农业农村部、省“616”对口单位、武汉市、杭州市拱墅区等倾力帮扶的结果,更是全县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来凤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栉风沐雨,续写磅礴战贫篇章;五年的砥砺奋进,积累宝贵前行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凝聚各方力量苦干实干,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够仍是我们最大县情。我县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够、发展不快仍然是我们最大的县情。结构不优仍是我们最大短板。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工业经济腿短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困难较多。收支矛盾仍是我们最大难题。水电、建材行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61%,我县财政收入“靠天吃饭、赖地穿衣”的现状始终没有改变,加之疫情冲击仍将持续,财政收入断崖式下滑,骨干财源和可用财力少,刚性支出逐年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治理不够仍是我们最大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和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叠加,安全稳定风险仍然存在,风险防控压力较大。干部作风建设仍是我们突破工作的难点。个别干部作风不实的现象依然存在,遇到困难“怕”、遇到矛盾“绕”的现象依然存在,干部能力不强、学习不够、水平不高的现象在个别单位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懈怠,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信任和期盼。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壮产业,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机遇是:一是利好政策叠加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将在新基建、新产业、新消费方面释放更多政策空间。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一揽子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省委省政府推进“宜荆荆恩”[12]城市群建设,州委州政府实施“一核支撑、两翼并进、全域协同”[13]区域发展格局,来凤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布局优化期,必将在新的区域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大交通条件改善机遇。“十四五”时期,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常益长”城际高铁、宜来高速(宜都至鹤峰段)、宣咸高速、利咸高速将建成通车,沿江高铁加快建设,来秀高速、安恩张铁路、郑贵高铁有望纳入省、国家规划,来凤将与“宜荆荆恩”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株潭城市圈串联在一起,成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节点。三是对口帮扶协作机遇。党中央明确贫困县脱贫摘帽后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省委省政府实施“山川协作工程”,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省“616”对口支援、武汉市对口帮扶、杭州市拱墅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帮扶机制不变,帮扶力度只增不减,将继续为我县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持。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州委七届九次全会及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统筹全局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弘扬张富清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省州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一主引领、一轴支撑、两翼推动、全域协同”[14]县域发展格局,推动“一区四县”建设再上新台阶,谱写新时代来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亿元,年均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2%、8.3%;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1%、10%;城镇化率达到55%,城市建成区18平方公里;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生态气候康养宜居城市”“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省级文明城市”。

做好“十四五”时期工作,我们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五个更加注重”,着力建设“富裕来凤”“幸福来凤”“文明来凤”“美丽来凤”“和谐来凤”。

(一)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增强“富裕来凤”动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强化技术、产业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围绕“4+N”产业集群[15],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衔接三篇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从农副产品生产向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观光旅游等全产业链扩展,加快提升藤茶、油茶、中药材富硒绿色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延长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以上,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全力打造“中国藤茶第一县”“中国雪茄第一县”“中华蜜蜂种蜂基地”。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力争建成3个10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一区三园”[16]基础设施提升和“七大产业园”[17]建设,建成徽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硒食品加工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打造中国中部阀门制造中心。

(二)更加注重产城融合,提升“幸福来凤”指数。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体系。聚焦“武陵山区中心城市”定位,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现代物流、应急储备设施、产业园区提升等领域短板,加快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汽贸城、欢乐城、机电城、建材城、农贸城、家居城“六城”建设,建设高铁物流园、高速物流园、园区物流园“三大物流园区”,建成1家五星级酒店,打造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推进安恩张铁路、郑贵高铁、来秀高速、来凤通用机场、天然气全覆盖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G209绕城线、G242火车站至县城一级公路、解放大道南段、酉水大道南段、武汉大道四期延伸段,打通城市内外环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提升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建成1000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布局,建设“数字来凤”“智慧来凤”,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184个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全面实施“七补齐”[18]行动,推进乡村水电路气提档升级,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三)更加注重文化引领,丰富“文明来凤”内涵。加强思想道德和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张富清精神,建成张富清干部学院,深化系列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推进南剧《本色》全国巡演,将来凤打造成全国时代精神高地。继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服务体系作用,深入实施社会道德建设、诚信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两创”[19]工作,提升全民素质,着力实现“四新八无”[20]目标。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建成非遗传承博物馆和非遗展示馆,建好西兰卡普博物馆,建立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文化村(社区)。定期开展“摆手节”等传统文化活动,建设“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四)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厚植“美丽来凤”底色。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两山理论”实践创新路径,争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持续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加快实施“三河五岸”[21]水生态综合治理,落实酉水河流域十年禁捕退捕措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县域“金丝楠木之乡”建设。推进重点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节能环保循环低碳经济,建成静脉产业园,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保持在全省前10位。加大旅游招商和政府投资力度,加快百福司镇、杨梅古寨、仙佛寺景区提档升级,着力开发酉水三峡景区、白岩山天池景区、百福司地质公园、胡家坪森林康养基地,新创建2-3个4A级以上景区,打造“中国土家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

(五)更加注重共建共治,彰显“和谐来凤”形象。持续推进“依法治理模范县”建设,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教学资源城乡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城镇挤、农村弱”“大班额”等问题,全面提升各类教育教学质量,力争综合办学水平进入全州前列。建成1家三甲医院,补齐短板弱项,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全面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五治六联”[22]工作措施,完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双报到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保障水平,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标准平安来凤法治来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州委七届九次全会、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发展定力,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0.5%;城镇新增就业2400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质量全面完成州定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促提升,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着力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实施农业水利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87万亩,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产品品牌培育“四大行动”,重点培管“两茶一果一菇一蜂”特色产业基地。加快雪茄烟产业发展,建成来凤雪茄烟发酵工厂和雪茄烟品吸专家楼,启动雪茄产业园二期建设。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切实抓好生猪稳价保供工作。

着力推进乡村宜居宜业。把乡村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完成20个村村庄规划;更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统筹资金实施13个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加快建设“桐子园—黄土坝—新街—后坝”乡村振兴示范区和10个县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进一步巩固提升乡村水、电、路、气、通讯、物流、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宽带进村、快递进村。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扩面延伸工程100公里。进一步完善乡村4G网络全覆盖,力争实现县城5G全覆盖。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投资4000万元改造农村电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向村组延伸,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着力推进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保持脱贫过渡期内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盘活农村集体“三资”,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加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争新增州级以上示范社6家。强化乡村治理,弘扬文明乡风。

(二)坚定不移强产业,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4+N”产业集群,扎扎实实在稳链、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筑牢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

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坚持工业园区办工业的发展定位不动摇,新建标准化厂房17万平方米,建成投产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落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企业5家。加大园区基础投入,依托G209绕城线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区,完成桂花树工业园区亮化美化改造升级。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助企纾困解难力度,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支持企业技改专项资金,强化生产要素保障,重点扶持金凤建材、雷沃德矿业、金祈集团、翔速电器、腾升香料等25家规上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确保达产达效。加快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诚达新材料生产线技改搬迁、孚瑞尾矿综合利用、创巨铜业、创新阀门、森达木业二期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30个、建成投产20个,工业投资增长2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加强中小微企业培育,鼓励本地企业抱团发展,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培植产值过5000万元税收过500万元工业企业2家、产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工业企业1家。

聚焦产业集群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围绕“4+N”产业集群,着力在“招大引强”上发力,主动对接全国500强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重点产业精准招商,统筹做好龙头项目建链、配套项目补链、集群发展强链,力争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硒食品精深加工和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突破。全年力争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以上,开工10个以上,投产5个以上。

推进商农文旅融合。探索深化“旅游+”“购物+”“文化+”“美食+”“线上+”模式,举办杨梅文化旅游节、藤茶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研究制定县级刺激旅游消费接续政策,充分发挥省、州、县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大对宣传促销、企业奖补、纾困解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振消费信心。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鼓励发展网红经济,建好电商产业园服务平台,力争入住电商企业50家以上,实现电商销售2亿元。推进西商农商城一期开业营运,启动龙凤欢乐城、武陵山汽贸城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家和·荣城五星级酒店完成主体装修,新增商贸样本单位10家,加快打造武陵山区现代商贸中心。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好现有A级景区保级战,启动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项目,推进仙佛寺、杨梅古寨景区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心打造张富清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力争全年接待游客增长8%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以上。

(三)坚定不移优环境,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来凤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更大力度落实“四减”要求,深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全覆盖改革,建立完善“一窗通办”县、乡、村三级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实现“一次办结”。进一步完善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功能,实现自助服务和24小时应急服务于一体。强化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建成政务服务“一张网”。加快推进州县一体化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工程审批多评、多审、多规、多验、多测“五多合一”深度覆盖。

更大力度打造公平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210”标准、用水用电“321”服务、用气“310”服务[23],努力提供更充足、更优质、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大力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示范工作,实现试点区域房、地、农、林地籍调查全覆盖。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实现“先照后证”和“准入”“准营”同步提速。打造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有公平感,在合法经营中有安全感,在社会生活中有尊严感。

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全面落实中央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新28条”和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坚决把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继续落实工业用气、用水价格补贴政策,推行政府采购资金支付“1+1”模式[24],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创新金融支持,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规模,推广使用无还本续贷、应收账款融资、银税互动等融资产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动态调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

(四)坚定不移抓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人为本、精致精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城市品位。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30个以上。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七大产业园”建设,建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硒食品加工产业园。实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力量推进来凤大道建成通车,加快G209绕城线、G242火车站至县城一级公路、S367革勒车至旋坨段建设,建成来凤火车站站前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安恩张铁路、郑贵高铁、来秀高速和百福司至十字路、百福司梅子坳至乌龙山大峡谷、大河至白岩山等旅游公路前期工作,全力做好宣咸高速(来凤段)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建成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和县公益性殡仪馆,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及殡仪服务站建设;加快县中心医院门诊综合楼及传染大楼、县妇幼保健院大楼等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大城镇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提升工程EPC项目,建设大溪至来凤天然气长输管道,推进23个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龙凤新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三官坪片区(复烤厂)棚户区改造;打通解放大道南段、龙凤科教示范园教育大道,建成龙凤新区龙凤大道、凤舞二路、栖凤二路等道路,启动栖凤三路、武汉大道四期延伸段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项目,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工程,启动“三河五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进沅江流域酉水重点河段防洪治理工程(来凤段)建设。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建设,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县城5A标准完善城市相关配套专项规划编制,促进城市建设提质、提速、提品、提效。加强市政设施普查,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扩建城区污水管网118公里。有序推进来凤火车站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建成观城坡公园一期。精细化管理城市,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城中村”整治。完成龙凤新区华龙大道、徐珊大道、酉水大道、龙凤大道、栖凤二路等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城市“雪亮工程”,畅通城区交通路网。加快城区停车场、人行专门通道建设,新增停车位500个。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分类处置“两违”存量,坚决遏制“两违”增量。

着力改善城乡环境。深入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加强乡集镇建设与管理,推进“雪亮工程”向乡村延伸工程,不断完善乡集镇功能,建设示范特色乡镇。支持乡镇培育壮大核心支柱产业,全面激发乡镇活力,让乡镇真正成为城乡融合的纽带、乡村振兴的龙头。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成智慧环卫系统。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和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成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25],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餐饮油烟、道路扬尘、噪音污染等重点行业整治,全面禁止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深入落实河(库)长制,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规范化运行乡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建设“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

(五)坚定不移保民生,着力增进百姓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地把事关百姓福祉的民生大事办好,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加大东西部劳务协作力度,落实8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扎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巩固全民参保计划成果。精准落实各类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提高保障水平。聚焦特殊困难群体,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政策。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聚力抓好财源建设。把财源建设作为培植市场主体的主要目标,加快培育骨干财源,做大群体财源,建强梯级财源,寻找替代财源,增强财源建设的可持续性,推动财源建设从主要依赖土地市场向培植骨干税源产业企业转变。用足用活支持企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放水养鱼”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培植税收过500万元企业2家、过千万元企业2家。统筹加强土地收储和出让,增加可用财力。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落实以绩效为核心的财政政策和资金管理机制。坚持厉行节约,树牢长期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非必要支出,“三公经费”再压减5%以上,把80%新增财力用在保障民生和发展经济上来。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施“四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办学条件,让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加大城区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城区学位,启动飞机小学易地重建、龙凤新区小学新建前期工作,逐步化解“大班额”。县职校、接龙中学实现秋季学期搬迁入学,民族幼儿园接龙分园招生入学。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龙凤新区开办3所小区幼儿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质量。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管理“县管校聘”[26]改革,系统推进学校和教师减负。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提升和青少年防近视工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建设全民健康来凤。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大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医药服务高质量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恢复组建中医(民族)医院,实现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全覆盖。支持民营医院建设,规范民营医院诊疗服务。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创建 “荆楚文旅名县”,推进“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非遗文化“六进”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产品,启动张富清干部学院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打造南剧《本色》,争创“五个一工程”。支持各乡镇举办广场舞、龙舟赛、篮球赛等系列文化体育赛事,实现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为民办实事是县人民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载体。今年,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选定6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分别是:来凤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迁建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来凤县3个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提升项目;酉水走廊二期项目;来凤县农村公路线路标牌、里程碑及白果桥建设项目;来凤县第二消防站及漫水、旧司中心消防站建设项目;来凤县城区解放大道南段建设项目。本次会议票决确定后,县人民政府将认真对照目标、细化责任、明确序时,全力抓实办好,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让代表感到满意。

(六)坚定不移防风险,着力加强社会治理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着力防范重大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斗争精神,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持续强化舆论引导和阵地建设,筑牢政治风险“防火墙”。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强项目立项和预算安排源头管理,有力有效控制增量债务,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确保不发生政府性债务风险。强化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继续依法依规处理好民生能源、安普罗债务问题,切实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群众切身利益。

筑牢公共安全屏障。坚定不移践行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杜绝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森林防灭火工作。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大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力度,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严格落实“五治六联”措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行业领域矛盾风险排查化解联防联控机制和矛盾纠纷层级调处制度,推进“信访三无”“平安五无”[27]创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推进乡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发挥“一村一警”“一格一员”等基层综治力量作用,强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深化“红色物业”管理,建立健全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积极发挥张富清先锋队作用,加强德治宣传,讲好“平安故事”,宣传“身边好人”,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大禁毒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征兵改革、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工作,依法做好统计调查工作,重视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会、慈善、残联和工商联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供销、移民、通信、气象、档案、史志、邮政、机要保密、机关事务、广播电视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行政效能

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方位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要求,始终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推进工作,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始终强化担当作为。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工作重心下沉,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落实力。倡导“小切口”工作法,鼓励创造性开展工作,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推行制度清单、事项清单、责任清单的政务督查机制,强化工作调度和绩效考核,促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健全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和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快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环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更好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驰而不息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时不我待,一往无前,奋力书写来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名 词 解 释

[1]“一区四县”:创新发展先行区,城乡统筹示范县、依法治理模范县、从严治党标杆县、对外形象窗口县。

[2]“两茶一果”:藤茶、油茶,小水果。

[3]“四板”:即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与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并列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之一。

[4]“六城”: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5]“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6]“四大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改薄与能力提升、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中职能力建设和产教融合。

[7]“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由杭州市派驻恩施支教的高级教师雷美央老师领衔创建的杭恩两地首个教育帮扶工作室。

[8]“三医联动”改革: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9]“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0]“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1]“一窗通办”: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

[12]“宜荆荆恩”: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城市群。

[13]“一核支撑、两翼并进、全域协同”:“一核支撑”,即打造恩施市、恩施高新区、宣恩县州域经济发展内核;“两翼并进”,即以建始、巴东、鹤峰为东翼和以利川、咸丰、来凤为西翼,打造助推全州高质量发展的东西两翼;“全域协同”,即强调做实全州“一盘棋”,支持各县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14]“一主引领、一轴支撑、两翼推动、全域协同”:以龙凤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推动翔凤镇率先发展、带头引领,做强县域发展龙头;以酉水河为纽带,坚持优势互补、集群发展,壮大发展县域经济主轴;以讨橙线、来咸线为链接,坚持块状组团、扇面发展,形成“旧司大河”“三胡革勒”两翼;坚持点面结合、多点发力、系统推进,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增长极。

[15]“4+N”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硒食品精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及其他。

[16]“一区三园”:经济开发区、桂花树工业园、绿水四合工业园、火车站物流园。

[17]“七大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植物萃取产业园、电子产业园、硒食品加工产业园、绿色钙产业园、徽章产业园、阀门产业园。

[18]“七补齐”:补齐规划缺失、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方面短板。

[19]“两创”:星级文明户创建和文明新村创建。

[20]“四新八无”:即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培养新公民,建设新家园;无非法上访,无阻挠施工,无安全责任事故,无政策外生育,无违规整酒,无违规建房,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21]“三河五岸”:酉水河1岸、龙洞河2岸、蓝河2岸。

[22]“五治六联”:五治即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六联即风险联排、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综治联考。

[23]企业开办“210”标准、用水用电“321”服务、用气“310”服务:企业开办“210”标准即一表申请、一窗发放2个环节,1个工作日内办结,零收费;用水“321”即3个工作日、2个环节、1项材料;用电“321”服务即高压办电压减为3个环节,低压办电压减为2个环节,对符合电力直接接入条件且无工程的小微企业提供低压用电1天极简报装服务;用气“310服务”即3个环节、1项材料、0跑腿。

[24]政府采购资金支付“1+1”模式:即“1个工作日”内完成政府采购用款资金计划申请和资金计划批复下达,“1个工作日”完成资金支付,确保有资金来源且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合格后,在采购人收到发票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支付。

[25]“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26]“县管校聘”:即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

[27]“信访三无”“平安五无”:“信访三无”即无越级上访、无集体上访、无非正常上访;“平安五无”即无毒、无访、无邪教、无盗抢、无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