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十五届人大
七次会议文件二十二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22日在桐柏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桐柏县人民政府县长 贾松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我们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展现了不同凡响的桐柏担当
2020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大战中坚守初心,在大考中担当使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推进“两轮两翼”战略,围绕“四大定位”,实施“三大战略”,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位居全市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6元,增长6.2%,位居全市第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74元,增长2%,位居全市第1。特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亿元,增长1.8%,在疫情冲击和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保持在10亿元以上,这样的成绩令人鼓舞、倍感振奋。
一年来,我们紧握战斗“拳头”,硬核战“疫”,决胜小康,两场硬仗取得“双胜利”。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严格落实“四早”防控措施,守好“宛东要塞”,全面阻断疫情输入,仅用一个月左右就阻断了疫情的扩散蔓延,21例病例全部痊愈。自去年2月17日以来,我县无新增病例。新集乡“拐杖村长”张明锁坚守一线、全国自强模范李健父子共同抗“疫”、抗疫“排雷兵”王大江等一系列先进典型事迹在重点媒体刊发;“空中课堂”“空中家园”先进做法引领全省、全国效仿热潮。在这场抗疫大考中,一千余名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舍生忘死,两万余名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广大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坚守岗位、日夜奋战,48万老区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谱写了一曲英雄儿女的时代赞歌。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吹响冲锋号,向贫困堡垒发起最后总攻。以“九问”为抓手,持续推进“双基”“双业”攻坚、“双貌”提升、“志智”双扶工作,查弱项、补短板,推动各项政策落实,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去年2月,我县高质量整体退出贫困县序列;9月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11月10日全县20383户64770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48万老区人民携手迈上康庄大道。
一年来,我们鼓起干事“劲头”,狠抓项目,扩大投资,实体经济激发新动能。重抓项目建设。74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6%。君浩化工、皂素提取、蔚蓝生物、尚特化工、汽车轮毂、蓝奥智能家居、东裕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泓鑫新材料、热电联产等项目即将投产,灯塔化工、中部新材料、水溶性橡胶助剂、信鸿新材料、映山红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全面开工,“项目建设提质年”活动成效明显。全力争资引资。争取项目资金20亿元,新签约引进项目57个,累计到位资金53.8亿元,占市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47.7亿元的117%,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实施创新驱动。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后备企业1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中源化学公司被认定为河南省智能工厂,蓝奥公司新三板成功挂牌。“桐柏县茶叶农业科技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强化项目谋划。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专班,确定30个重大专项课题,收集整理各类项目532个,预计投资3300亿元,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后劲。
一年来,我们提升发展“势头”,聚焦产业,协同发力,三产结构实现新优化。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产值6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居全省第一。28家农业企业被认定为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程湾镇被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桐柏玉叶茶产区被认定为河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工业基础不断夯实。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规上企业达14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家,初步形成纯碱、小苏打、新型建材、热电联产等多条循环产业链,“中国碱都”初具规模。县产业集聚区新建超亿元项目5个,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淮源景区植物景观工程持续提升,红叶景区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建成投用。中原茶旅小镇全面开工。第三届淮河源小龙虾暨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郑州成功举办,文旅品牌进一步打响。电商物流跨越发展。电商交易额达46亿元,创历史新高。电商企业和网店总数达3千余家,从业人员达3.2万人,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8个乡镇和17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有序运营,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日趋完善。
一年来,我们勇立时代“潮头”,统筹城乡,建管并重,淮源大地展现新面貌。百城提质深入推进。33项公共服务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完成修编。滨湖春城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铺开,25个小区完成改造提升。淮安街北延、北环路西入口改造完工通车,5条背街小巷完成硬化,老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有序推进。加强环卫管理,狠抓城管执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初步验收。乡村振兴有序实施。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卫生保洁、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运营管理体系,全县207个行政村实现市场化运作。完成农村改厕4233座,整治塘堰1951座。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北杨庄等14个村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磨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受到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的充分肯定。基础支撑不断加强。实现百兆以上光纤宽带和4G信号全覆盖。G240续建工程一标段建成通车,S334改建工程有序推进,S233(原S239线)养护大修项目、沪陕高速快速通道全面开工。“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407公里、桥梁130延米,成功创建“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程湾镇、安棚镇成功入选全市10个“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一年来,我们聚焦群众“盼头”,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各项事业增添新亮点。过“紧日子”全力保民生。财政民生支出完成2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2%,同比增长10%。10件县定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扎实推进劳务输出,“三有一可”在全省先行先试、闯出经验。用足用好援企稳岗政策,落实落细企业复工复产措施,把疫情对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8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54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高考一本上线627人。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整体搬迁,迈入河南省重点职业院校行列。淮渎完全学校、4所城乡幼儿园建成招生,控辍保学工作位居全市第一。补充教师542名,300套农村教师保障房全省率先交付。全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PM10、PM2.5年均浓度下降比例均居全市第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1天,居全省第12、全市第2。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出境水水质监管,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二组建成投运、二期开工建设,淮河桥、三夹河断面水质达标率大幅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严格土地风险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完成营造林6万亩,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6家。《桐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通过评审并颁布实施,生态建设成效进一步巩固。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恐维稳、安全生产和信访、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非法集资处置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县人民医院正式恢复公立,桐柏县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成立。中心医院妇儿产科及老年病综合楼、传染病医院开工建设,公立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主体完工,两家P2实验室建成投用。贫困人口住院报销率(合规费用)、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全民健身综合馆全面开工,7处社会足球场建成投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高质量建设桐柏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村级(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全域覆盖。加强民政兜底,抓好政福保、政康保、临时救助等政策落实,“四集中”工作走在全市全列。平安建设、市场监管、信访维稳工作稳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工作作风加快转变,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建设持续加强。重新修订《县政府工作规则》,制订《县政府党组议事规则》,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办理网民留言、县长信箱、市长热线等2615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0件、政协委员提案113件。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提升政府班子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国防动员、拥军优属、人民防空、消防救援等工作展现了新作为,司法、统计、税务、档案、市场监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史志、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气象、通信、邮政、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做出了新贡献。
总体来看,一年来,各项工作在艰难险阻中回升向好,实属难能可贵,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务实重干,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过去五年,我们善作善成,同向发力,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县“十三五”主要任务的胜利完成。“十三五”时期是我县面临严峻挑战、战胜特殊困难、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抢抓发展机遇、夯实发展基础的五年,富强创新开放文明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桐柏建设进入了蓄势勃发的新阶段。
——五年拼搏,我们步伐坚实,跑出“桐柏速度”。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9亿元,是2015年的1.47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亿元,是2015年的1.34倍,年均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8.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8%,在高质量发展的“超车道”上,我们跑出了新时代的“桐柏速度”。
——五年奋战,我们连战连胜,凝聚“老区力量”。坚持尽锐出战,下足绣花功夫,户村县三级退出全面达标,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重抓重推38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6亿元。金牛电气、40万吨小苏打、焦亚硫酸钠等一大批龙头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围绕茶、艾、菌、虾特色产业,发展艾草5万亩、食用菌3000万袋、小龙虾6.2万亩,建设绿色高效示范基地14个,“桐柏玉叶茶”入选国家名优特产品名录,“桐柏红”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中原茶乡”声名远播。“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获批,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龙头项目、主导产业协同作战、同向发力,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老区力量”。
——五年建设,我们精准发力,展现“淮源风采”。百城提质成效显著。按照“生态宜居宜业”发展定位,新建城区道路14.5公里、改造道路11.5公里,三座公跨铁大桥、流香溪湿地公园一期、淮渎公园、淮河两岸健康步道建成投用,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城区内河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0.2平方公里扩展到15.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6个百分点,达到47.7%。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历年位居全市前三,完成营造林35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县、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继续蝉联“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县域新增国道、省道各一条(G240、S334)。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县通车总里程达3743公里,实现乡镇通二级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行政村通班车“三个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五年实干,我们用心用情,书写“民生答卷”。围绕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连续多年聚焦聚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1.35倍、1.56倍。教育振兴成果丰硕,新建中小学校17所、改扩建145所,新增教师1575名,教育教学质量迈入全市第一方阵。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9460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成功举办盘古祭祀大典、中日人文交流、马拉松长跑等大型活动。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淮河之源、盘古之乡、佛道圣地、英雄桐柏“四大文化”品牌逐步叫响。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奋斗的启示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内力、凝聚活力,破除障碍、补齐短板,认真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才能不断汇聚强大正能量,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发展成就,是在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桐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桐柏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再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约束强化,疫情影响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不足。二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质量亟待提高,推进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三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尚有一定差距。四是政府系统个别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推诿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干部庸政懒政怠政,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展望十四五,新时代蓝图绘就,新征程大有可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桐柏厚植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风口”,我们既要“赶考”,也要“补考”,既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遥远不远、未来已来,其时已至、其势已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大好机遇,跟上时代脚步,肩负48万老区人民的希望,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按照《中共桐柏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桐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查。《纲要(草案)》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桐柏的发展定位、战略布局和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高速度跨越、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坚定地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迈进。
根据县委“十四五”规划建议,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好“四张牌”,推动县域治理“三起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融入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扛起“三农”工作重任,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淮源、文旅名县“四大定位”,实施生态引领、项目带动、环境带动、品牌带动“四大战略”,打造淮河之源、盘古之乡、佛道圣地、英雄桐柏“四张名片”,为加快建设富强创新开放文明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桐柏而努力奋斗。
展望“十四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综合实力跃居全市前列,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
——打造动能充沛、结构科学的“中国碱都”。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高水平培育“一主一新一特”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巩固提升主导产业。重点围绕碱硝化工产业,实施战略支柱产业链提升工程,全力打造三条产业链,力争“十四五”末产值达到13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医药高端原料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构建从医药中间体到新型化工产品的新型产业链,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产值超150亿元的医药中间体产业集群。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以茶、油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的横向集聚,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三大产业同向发力,建设“中国碱都”升级版。
——打造产城融合、彰显特色的“中原茶乡”。落实五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施公共服务、产业集聚、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四大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县城承载功能。坚持产业兴镇、特色强镇,打造主题鲜明、功能突出的特色小镇。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持续深化“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壮大提升茶、艾、菌、虾等特色农业,到2025年,全县“三品一标”农业生产面积达到80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茶产业发展达到18万亩,品牌价值达到10亿元以上,建设一批农业企业、特色农产品品牌和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奋力谱写“中原茶乡”新篇章。
——打造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生态淮源”。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治理大气、水和土壤方面的突出问题,补齐河湖治理、农村污水短板,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着力构建“一核三区五带多廊道”的多维度、立体化生态格局,筑牢生态屏障,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建设淮河、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打造基础完善、亮点纷呈的“文旅名县”。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积极融入全省“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旅布局,着力提升精品景区,统筹发展山水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森林康养旅游、红色教育旅游,构建全域化、多维度的大旅游产业格局,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5亿元。做大康养产业。立足桐柏良好的资源禀赋,以桐柏映山红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示范园区、中原茶旅小镇等重点项目为龙头,加快构建集养老服务、健康旅游、保健养生于一体的健康产业链,着力打造豫南康养核心区、中国养生目的地。培育文旅品牌。实施文旅品牌提升行动,重点支持“英雄桐柏”“淮源文化”“盘古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加强文化旅游营销推广,让文化“美起来”、旅游“旺起来”、产业“强起来”。
各位代表!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前景催人奋进。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县48万人民的奋力拼搏,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四、决战开局年,新任务使命在肩,新起点筑梦前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既定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项目带动”,在培育发展动能上实现更大作为。将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实物化,以项目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坚定不移将“项目带动”战略推向深入。
培强壮大“主新特”产业。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医药中间体为新兴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特色产业,分行业绘制产业图谱,着力构建科学、高效、优质的“一主一新一特”产业新格局。围绕“主新特”产业抓项目推进。聚焦9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0亿元以上。热电联产、泓鑫新材料、灯塔化工、中部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亿森源、同兴化工活性炭、仁安科技盐碱固废分离项目、7.2万吨精细化工等项目大头落地,不断推进碱硝化工产业提档升级。东裕二期、信鸿新材料、双鑫机电二期全面达产,亚士创能、智创源等项目加快推进,中药饮片、中空玻璃等项目开工建设,凤凰风电并网发电。强化园区平台支撑。以全省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为契机,树牢“以亩产论英雄”导向,全力推动节地水平、产出效益双提升。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启动实施13号路、41号路、新安路提升改造及沪陕高速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村庄搬迁及土地储备工作,解决用地指标匮乏问题;危废固废处置中心、天然气门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快推进,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县产业集聚区,启动安澜路东拓西延建设工程,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大力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项目土地,助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两个园区全年力争新上亿元项目20个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亿元、税收10亿元。全力争取资金。紧抓“十四五”期间各项国家级重大战略政策机遇,加大争取力度,强化项目包装,把争资工作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力争超额完成20亿元争资任务。强化项目谋划。做好“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落实落地,深入研究政策,做好上下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笼子,全力争取财政资金和信贷专项支持,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梯次演进的良性循环。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以上。推动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对标试点,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对标企业10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智能车间2家、质量标杆企业2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5G基础建设和网络布局,实现乡镇以上区域信号全覆盖。利用好中科院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实施一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建设1—2个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以科技为产业赋能增效。
用足用活现代金融。扩大信贷投放。紧抓政策机遇,多渠道扩大信贷投放,增强金融供给,确保全年信贷投放增长10%以上。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普惠政策,坚持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重,新增存贷比实现大幅提升,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效率低、风控难问题。推进企业上市。支持本土企业积极融入资本市场,抓住IPO扶贫政策等机遇,力争完成新三板挂牌1家、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板挂牌5家、展示板挂牌20家。做好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完成县属公司、政府国有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大优质资产注入,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建立市场化企业制度,拓宽项目资金来源,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强化人力人才保障。继续实施“淮源英才”计划,实施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1项以上,支持院士工作站建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吸引海内外科研人员来我县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深度对接国家、省、市各类重大人才支持项目,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卫生、教育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以贡献和业绩为导向,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和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二)聚焦“三农”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开创更新局面。以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加强与脱贫攻坚的衔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推进“五个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种子和耕地问题的要求,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施“两藏两优”战略,严格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3.6万亩高标准良田建设任务,粮食总面积稳定在70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25万吨以上。
巩固脱贫成效。持续抓好“四个不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行业政策落实,确保脱贫户政策享受无遗漏。做好返贫监测,及时把存在返贫风险的人群纳入“两类人群”监测范畴,落实帮扶措施。积极筹备建设2021年扶贫项目库,做好扶贫项目清产核资、运营监管工作。继续落实产业奖补、务工交通补贴政策,持续开发基层就业岗位,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典型案例,总结桐柏老区扶贫精神,讲好扶贫故事,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积蓄强大精神动力。
发展优势产业。持续发展茶叶、花生、中药材、食用菌、艾草、小龙虾、红薯等优势特色产业,新建良种茶园9600亩,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新发展中药材5000亩、油茶1万亩、红薯3万亩、小龙虾2000亩。牧原1场建成投产,新增生猪出栏9万头。推进立华牧业一体化养鸡项目,柳江牧业二期建成达产,达到120万只养殖规模。加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制定“桐柏茶系列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建立品牌准入及溯源机制。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完成“三品一标”认证5个以上。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三清”工程,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千村万塘、垃圾清洁三大行动,扎实开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示范创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启动14个乡镇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一体化项目,改造户厕4880户。加快水利设施提升改造,完成26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南水北调桐柏引水工程、李家畈水库前期工作。G240、S334续建工程及S233大修工程建成通车,对公路建管护运一体化提档升级,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三)聚焦城乡统筹,在提升城市面貌上迈出更快步伐。坚持“一张蓝图保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启动实施一批畅通工程、亮化工程、生态工程、城市双修工程,打造宜居韧性城市,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年底前完成,专项规划及时跟进修编,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省市时间节点要求有序推进,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度,强力推进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整改工作,违法占耕比降到市定标准以下,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后续工作。
加快推进市政项目。新华街西延及西杨路建成通车,“两路两桥”(书香路、书香桥、安澜路、安澜桥)及茶旅小镇内网道路工程加快推进。启动实施祥和路等道路建设工程,做好迎宾大道建设前期工作,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实施向家岭(三期)、东环社区(一期)等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中心城区道路亮化改造工程,完成城区6条道路路灯提升工程。淮河生态水系综合治理城区段二期加快推进。
实施县城精细化管理。创新执法机制,以街道为单位,城管、环卫、园林、水务、公安五部门实行“五员联动”,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加强综合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集中治理店外经营、乱挂招牌条幅等不规范行为。实施小区“三线”规整,全面治理空中“蜘蛛网”、巷道“牛皮癣”。开展卫生治理,实行背街小巷卫生综合治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对物业漏管小区、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消除卫生死角。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的原则,打造多元化管理服务体系。倡树文明新风,探索建立完善奖惩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激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到届复验。
(四)聚焦污染防治,在建设“生态淮源”上谋求更大突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自觉担当“源头使命”,实施“生态引领”战略,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大气治理成果。严格工业企业污染管控,持续加强燃煤、施工与道路扬尘、秸秆焚烧、移动源等多源头污染治理,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力争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市定大气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水污染治理。持续落实“河长制”要求,大力实施“四水同治”。持续推进城区污水管网、淮河水质应急处理项目建设,强化河道及两岸污染源排查治理,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力争实现出境水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加强饮用水全过程监测监管,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围绕中央、省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实施淮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协同推进淮河生态水系整治、“四乱”清理、廊道建设、防控调蓄等重点工作,确保淮河安澜。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项目。严把建设用地质量关,确保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加强源头预防,严控固废、危废、重金属等污染,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林长制”,持续推进大造林大绿化,完成营造林15万亩,义务植树80万株;高标准实施国储林项目,完成新造林8300亩、中幼林改培1万亩、抚育1万亩。新建绿化美化示范村17个,创建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17个,全力推进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
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压减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和绿色改造,持续降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线”管控要求,坚决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铁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为环境保护夯实法治保障。
(五)聚焦文旅融合,在建设“文旅名县”上打造更多亮点。牢固树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开放合作,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打造城区文旅高地。积极推动商务中心区建设,坚持把滨湖春城、茶旅小镇作为城区新地标,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打造。滨湖春城一期全面完工,二期开工建设,盘古大酒店全面完工投用。茶旅小镇茶叶科技示范园、红茶科技产业园全面建成,茶文化主题公园、红松林休闲公园开工建设。推进县产业集聚区兰文化博览园及兰花交易市场建设,力争年底前城区文旅三产高地初具规模。
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编制桐柏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打造集淮源探秘、文化体验、研学教育、康养休闲为一体,城区、郊区、景区互通联动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淮源景区,持续提升水系、植物景观,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持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龙潭河景区,完成佛教学院大修工程,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推动景区提升发展。红叶景区,改造提升红叶园,打造水上娱乐项目,开发奇石雕刻,努力打造中原红叶之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继续做好桐柏革命纪念馆主展厅升级改造,推进红二十五军长征公园建设项目。对县域内革命纪念地、红色遗址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以桐柏革命纪念馆为龙头,整合平氏、新集、月河、固县、回龙等乡镇红色革命遗址,加强与周边省、市红色旅游区域协作,培育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驻马店确山、信阳新县形成红色旅游“金三角”,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研学旅游示范区。培育乡村旅游示范带。加大对程湾黑明寺、新集磨沟、淮源陈庄、城郊吴湾、北杨庄等基础较好的乡村景点的投入力度,精心打造一批设施完善、风格独特的乡村旅游“网红村”,并形成若干条以城郊北杨庄—淮源老湾、陈庄、固庙—新集磨沟—程湾黑明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带。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城郊吴湾、尚楼—月河徐寨、袁庄、金桥集群化打造,形成具有桐柏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围绕“文旅名县”发展定位,树牢大宣传理念,聚焦南阳、信阳、郑州、武汉等周边主要客源地,利用好高速广告牌、多媒体显示屏等多种宣传载体,多角度、全方位、高密度地宣传推介我县特色旅游景点和精品线路,提升桐柏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力打造“红绿结合、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培育现代电商物流服务业。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加大电商企业培育力度。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利用新媒体培育一批“直播带货”人才。加大商贸物流业发展扶持力度,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予保障,强化物流网络、仓储中心等基础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六)聚焦改革开放,在塑造发展优势上蓄积更强后劲。进一步加快各项改革进程,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一个体系”(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三个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向好,在省市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中争先晋位。要提高政府效能。要以“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既要依法压缩审批时限,也要严格对生态环保、食药安全、特种行业等领域的监管。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完善县乡两级实体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推动一窗分类受理率持续提升。要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多措并举把企业融资成本降下来,打通信贷投放“中梗阻”,增加融资供给;创新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机制,让降低成本的红利直抵企业。要坚持依法治理。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规范执法的权限和程序,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要打造服务品牌。推动营商环境监督员队伍建设,倒逼政府职能部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以鲜明的导向,打造桐柏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强力推进对外开放。把招商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持续开展“扩大开放年”活动。围绕“主新特”产业,从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深入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努力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全年力争完成招商任务50亿元以上。要加强队伍建设,对外开放办、招商、商务等部门要组建专业队伍,专职专责抓招商。要围绕“主新特”产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驻地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要按照编制的项目库和产业布局,围绕重点目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链式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要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为开放招商解决后顾之忧。要加大外贸工作力度,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服务,引导企业由代理出口转为自营出口。不断提升利用外资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省市考核目标,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加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申建力度,力争完成申建任务。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全年新流转土地5万亩以上,土地托管40万亩以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培育农村“三变”改革示范村10个以上,基本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乡镇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县人民医院公立改革。
(七)聚焦民生福祉,在共享发展成果上取得更大成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不动摇,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着手,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①新建五所幼儿园。②全民健身综合馆主体完工。③公立中医院一期、传染病医院主体完工,妇幼保健院投入运营。④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处置场完工投用。⑤启动农村燃气管网建设。⑥完成39个老旧小区改造红线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2个老旧小区改造。⑦完成城区6条道路路灯提升工程,维修城区主次干道路面1万平米,提升10条背街小巷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完成城区窨井盖整治任务60%以上。⑧盘古公园建成开园。⑨启动城区三个供水厂及主干道沿线供水管网升级改造。⑩新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成功创建1—2个南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松懈心态,切实抓好农村、社区等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全面防范化解疫情反弹风险,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两所普通高中扩容改造,职教中心二期完工投用,淮北实验小学加快建设,全面消除城区中小学大班额。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确保3万人口以下乡镇至少开办1所、3万人以上乡镇至少开办2所公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公办园入园占比达到50%以上。培强教师队伍,新补充教师440名,启动第二批农村教师保障住房建设。
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县人民医院诊疗能力,整合医疗资源,努力构建医疗服务新格局。系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稳妥推行分级诊疗,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新需求。突出抓好医院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积极与省级、市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吸引高端人才定期到医院巡诊、讲座,通过传帮带,锻炼队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映山红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心医院妇儿产科及老年病综合楼、中心养老院建成投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非法集资案件防范化解,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引导群众树牢防范意识。落实减税降费与防范债务风险并重,稳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抓实安全生产。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年提升计划”为总揽,持续稳步推进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两个导则”为基础,深入开展化工园区提升改造。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围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市政工程、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引导困难群众、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活动。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支持驻桐部队建设,落实双拥优抚政策,确保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县复验。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舒心。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深化扫黑除恶行动,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
五、奋力转作风,新事业扬帆起航,新形象担当作为
各位代表,推进桐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将始终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改革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忠诚为政。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永恒信念,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坚决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完善行政复议审理机制。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实干勤政。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一线发现问题、一线研究问题、一线解决问题。实施“闭环管理法”,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强化督查考核,切实完善抓落实长效机制,着力营造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旗帜鲜明批评和纠正违规违纪行为。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加大对公共资金、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群众身边腐败等重点领域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扎紧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打造阳光政府,营造清新政风。
各位代表,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