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在乐山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乐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 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乐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的冲击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完成。
这五年,我们全力稳定经济增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2016—2020年(下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GDP总量可望进入“2000亿俱乐部”,全省排名从第九位上升到第八位,工业增加值从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八位,全市人均GDP突破6万元,较2015年增长50%,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第一方阵”。峨眉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分别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
这五年,我们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脱贫攻坚扎实推进,21.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9个贫困村、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市。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关停“散乱污”企业近1900家,实施减排降耗治污项目1500余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峨眉山景区违建整治、绿心公园保护等成果显著,森林覆盖率达60.8%,较2015年提高5.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7.9%和23%,主城区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3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劣Ⅴ类水质断面基本消除,配合颁布实施《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和《乐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金融、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总体可控,高风险法人金融机构全部摘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风险的底线。
这五年,我们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交通大会战成果丰硕,岷江航电犍为枢纽通航发电、龙溪口枢纽加快建设,环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全面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较“十二五”末翻番,即将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乐山融入国家高铁网。农村路水电气网等设施不断完善,创建国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5个,交通扶贫“两通”目标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顺利完成,农村自来水基本普及,实现4G网络全域覆盖和光纤宽带村村通。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一城两新区”加快成势,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增至78.3平方公里,21.6万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7个百分点、达55%。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完成,60%的行政村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获评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1个、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22个。
这五年,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大提速。旅游主导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比提高9.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13.3∶51.2∶35.5调整为13∶42∶45,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结构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浙川东西协作乐山产业园布局建设,“一总部三基地”积蓄成势,“中国绿色硅谷”基本成形,建成省级经开区5个,全市工业集中度较“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达78%;累计培育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茶产业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创新活力更加充沛,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提高4.5个百分点、达57.5%,“十三五”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74.4亿元、专利申请总量1.2万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6家,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2.7倍、2.4倍和1.5倍。
这五年,我们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对外开放步伐更坚定。搭建茶博会、药博会、峨眉山音乐节、国际马拉松等节会赛事平台,旅博会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2.6亿人次,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旅游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乐山成为成都航空口岸过境144小时免签停留城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融创集团、中旅集团、恒大集团、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协鑫集团等“553”企业79家,“十三五”累计到位市外内资逾3000亿元,较“十二五”增加近500亿元。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十三五”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0亿元,“乐山造”产品出口扩大到11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城市(景区)增至22个。
这五年,我们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万元和1.8万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5倍和1.6倍。各项社会保障待遇逐年提高,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超过90%和98%,5.3万户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彝区“一村一幼”“一村一医”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标补短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创新“心连心”服务、“环保曝光台”等社会治理新模式,“七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公示即将命名,通过省文明城市综合测评和复查,全面提升了城市“精气神”。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百年一遇的“8·18”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六稳”“六保”任务,坚持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统筹推进“两手抓”,稳定经济“基本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预计(下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面对疫情大考,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第一时间组建防控指挥部,突出“早、准、狠”,主动防、严格控、全力治,2万余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冲锋在前,广大党员干部、驻乐部队、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不辞辛劳、日夜奋战,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全省率先果断关闭景区景点、宗教场所,暂停群众聚集性活动,是全省新冠肺炎发病数和发病率最低市州之一。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后,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核酸检测机构实现县级全覆盖,全市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3万人份,医用口罩日产能达40 万只以上。第一时间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打出援企纾困、稳岗就业、春茶生产、保供稳价等“组合拳”,累计优惠企业电费12.2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2亿元,社保减免、稳岗就业支持17.8亿元,财政贴息支持“战疫贷”10.9亿元,在全省率先组织重大项目复工和48万中小学师生返校复课,2.7万农民工借“春风行动”安全返岗,2万余名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务工,“两手抓”工作获中央调研组充分肯定,涌现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1名,全省先进个人35名、先进集体12个。
二是以汛为令抗洪救灾。面对汛情大考,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全力打赢防汛减灾硬仗,实现大灾面前“零伤亡”,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面对“8·18”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乐山、坐镇指挥,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与各方驰援力量一道鏖战洪魔,我们提前避险转移群众30余万人,成功处置毛滩和千佛岩电站水毁堤防险情,成功营救凤洲岛被困群众1020名,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1.8万人。争分夺秒开展灾后排涝清淤、抢修保通、消杀防疫、次生灾害防治、定损理赔、生产自救等工作,组织市级部门、有关区县对口帮扶5个受灾较重区县,建立受灾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制度,用最短时间恢复了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及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农房重建、江心岛保护等专项规划,争取国省灾后重建政策支持,到位灾后重建资金17.8亿元,为推动科学重建,让灾后乐山更加美丽提供了有力支撑,涌现了一批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三是做强产业兴市强市。我们围绕“文旅发展年”主题,高质量承办2020年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国(四川)旅投会和第七届四川旅博会,端出了一盘丰盛的“乐山菜”,展示了文旅发展新成果,上中顺特色街区、峨眉山智慧文旅中心、沫若戏剧小镇等22个新业态项目精彩亮相,文旅招商签约项目金额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文旅市场复苏跑出“加速度”,成功承办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等活动,推动组建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大渡河风景道联盟和“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市中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峨眉山市入选中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峨秀湖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只有峨眉山》跻身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夜游三江·凌云山、罗城古镇·犍为文庙、苏稽古镇成为巴蜀文旅走廊新地标,嘉定坊入选首批“四川文创集市”,乐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服务消费稳步回升,累计建成放心舒心消费创建示范街8条、示范店1492个,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120家,我市获批建设全省消费中心城市、省级文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涌现全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先进县3个,峨眉山市获评全省服务业强县,乐山国家高新区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4+1”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宝德信创生产线一期、罡宸不锈钢生产线技改等项目竣工,四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峨眉山经开区获评省级优秀开发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11家。多晶硅光伏产业加速集聚,晶科单晶拉棒切方二期等项目竣工,通威永祥高纯晶硅产量跃升全球第一,省硅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组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硅业大会,乐山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绿色硅谷”称号。农业强基保供增效,生猪产能明显恢复,粮食总产量达123.5万吨、实现“六连增”,新培育省级现代农业(林业)园区4个、重点龙头企业6家,新评定省级示范社和示范场73家,新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个,夹江县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绿茶出口强县”,“峨眉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
四是化危为机激发动能。我们抢抓危中之机,从供需两侧发力,让项目投资唱“主角”,开工重大项目130个,45个省级重点项目和76个挂图作战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02亿元和460亿元,仁沐新高速孝姑至沐川段及马边支线建成通车,峨汉高速峨眉至峨边段全线贯通,成乐高速棉竹互通等项目完工,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余公里,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600余公里,乐山抓项目促投资工作获全省表扬。坚持线上线下抓招商,成功举办“中国乐山·绿色硅谷之夜”推介会、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招商、第三届药博会等活动,组团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投促活动,全年签约项目投资额逾1200亿元、到位市外内资680亿元、外商投资5.4亿元,五通桥化工循环产业园入选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嘉州会展集团顺利组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武隆区缔结友好城市,成乐公交化新型动车组投运,峨眉山市入选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市。服务业综合改革等12项国家级改革试点、科技与金融结合等15项省级改革试点年度任务基本完成,新落户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成都农交所乐山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揭牌,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200亿元。通过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3.6万国企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逾1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万户、增长18%。
五是做实兜牢民生工作。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15个扶贫专项,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美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年度项目,全覆盖开展体检式督导和防贫防返贫大排查,核查整改脱贫攻坚以来各级反馈问题10.5万个,助力美姑县如期摘帽,高质量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调查,全市脱贫质量有效提升。突出重点保就业,制定保就业政策25条,开展“六个一批”就业行动,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完成省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试点,获评全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企业7家、个人11名,成为“就业在线”全国试点市。加大托底保障力度,办成民生实事34件,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45个,城乡居民低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等标准调整提高。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滨河路大件码头至沫若广场段改造、嘉瑞大道—瑞祥路绿化景观提升、餐厨垃圾处理等项目竣工,主城区建成投用农贸市场6个、各类停车点2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天然水域全面禁捕,760名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4个区县通过省食品安全示范县验收,峨眉山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教育重大项目32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2所,新增学位近1.2万个,学前教育普惠率提高到84%,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占比降至2.4%。乐山一中教育集团组建,乐山新能源产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乐山分院挂牌。全市新增文化资源5356处,文瀚巷主体工程、乐山文庙及龙神祠修复工程完工,“五馆一站”免费开放,举办市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峨眉武术、沐川草龙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新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村镇等12个,峨眉山市、犍为县、马边彝族自治县成功创建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三批次,特殊药品省内异地直接结算开通,群众用药负担减轻。峨眉山市中医医院晋升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址投用,村卫生室“空白点”全面消除。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五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涌现全国劳模3名、全国最美公务员1名、省级劳模35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5个。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助残、慈善、群团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新闻出版、扫黄打非、供销合作、审计、统计、气象、人防、消防、邮政、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是统筹发力提升效能。我们着力优化政务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自身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建立营商环境“红黑榜”通报制,推行“乐易办”政务服务模式,建成数字乐山安全运营中心和政务数据资源中心,推出“智乐山—应对疫情公共服务”云平台,清理市本级行政权力事项5407项,公共服务“掌上办”事项增至70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总用时压缩至70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社会治理延伸拓展,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完成,乡镇(街道)、建制村、村民小组减幅分别达39.4%、42.8%和44%,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1%和18.8%,新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3个,我市纳入争创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出台政府规章《乐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新组建市法律顾问团,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府院”法治共建取得实效,法治政府建设通过第三方评估。心连心服务中心升格为市政府直属机构。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372件,满意率100%。高度重视、全力配合省委第六轮常规巡视、第七轮政府采购专项巡视和疫情防控机动巡视,立说立行整改问题,举一反三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加强,工程招投标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取得实效,公开曝光了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扶贫等领域腐败问题。
各位代表,“十三五”及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殊为不易,充满艰辛,为开启“十四五”发展大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驻乐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应急救援队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产业发展能级还不高,县域经济支撑力还不强,财税收入质量有待提高;要素市场机制还不够活,营商环境存在差距;优质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民生事业还有短板弱项,社会治理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还需加强等。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以实绩回应期待。
“十四五”时期主要考虑
各位代表,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又迎来了接续时刻。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这期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乐山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支撑更加有力。同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展不足仍是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但总体上看,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多方面基础和条件没有变,未来五年将是乐山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发展位势更加凸显、发展支撑更加有力的五年。只要我们胸怀“两个大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新胜利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乐山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政府根据《建议》组织起草了《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就相关内容作一简要说明。
关于战略定位。《纲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统筹短期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提出了打造“一极一地一市一城一枢纽”的“五个一”战略定位。其中,“一极”即“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融入全省“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形成“1+2+6+N”市域经济总体布局,拓展打造工业“一总部五基地”,努力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成为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一地”即“建设重要旅游目的地”,形成“两核两圈两带九组团”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努力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嘉州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一市”即“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构建“三线四区一湖六湿地”生态建设总体布局,努力建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一城”即“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形成“一主一副四星多点”城镇发展总体布局,努力建成成渝地区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高品质山水园林宜居城。“一枢纽”即“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三维五网”立体化交通布局,努力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上述“五个一”战略定位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充分彰显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体现了“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
关于发展目标。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水平、生态文明高标杆、人民生活高品质、社会治理高效能“五个高”的定性目标,同时提出保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等定量目标。对2035年的远景目标,提出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开放富强的活力乐山、山清水秀的美丽乐山、现代精致的品质乐山、平安幸福的和谐乐山“四个乐山”的远景目标。上述目标的制定,既充分尊重全市各族人民意愿,又充分考虑了基础支撑条件,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取向。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真抓实干,这一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关于具体路径。未来五年,我们将突出七个方面的工作路径。一是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建成内陆开放新高地、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深化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擦亮名山、名佛、名城、名人“四张旅游名片”,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600亿元;走好建总部、育龙头、强集群、提品质“四条工业路径”,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绿色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突出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四项农业重点”,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以上;打造名品、名牌、名企、名展“四张产业名片”,力争新增百亿企业10户以上,努力建成成渝地区会展第三城和国际会展名城。三是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公园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统筹推进,成渝地区“后花园”打造成型,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四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两新一重”项目加快布局,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持续推进,乐山机场建成投用,铁路通车里程突破600公里,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力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突破2000亿元。五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国、省、市水质考核断面全面达标,农村面源污染基本消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绿色发展指数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六是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千亿民生补短计划,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力争民生投资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七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加快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争创国省依法治理示范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市。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新征程的第一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以来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思路,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围绕“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突出“园区建设提升年”经济工作主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乐山“十四五”高位起步、跨越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建设重要旅游目的地
按照“两核两圈两带九组团”总体布局,深入推进旅游兴市,深耕“四篇文章”,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同口径分别增长5%和10%。
打造康养度假胜地。锚定成渝地区“后花园”功能定位,加快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康养产业体系,满足市民游客养心养性养生需求。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培育“医、养、康、护、住”为一体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业态,抓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市中医医院康养综合体及中医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打造中医特色“康养谷”。发挥“峨眉山药”等道地中药材功效,建设研发生产加工基地,推进道地中药材与食药同源产品、药膳调理、保健食品、特殊配方开发等融合发展,办好第四届药博会。释放佛禅文化、森林、温泉资源等溢出效应,统筹布局佛禅养心、森林小镇、温泉疗养等场所,抓好峨沙康养走廊、峨眉山国际生态度假小镇等项目,力争新建森林(温泉)康养基地2个。加强与中国康养产业协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的交流合作,积极申办中国大健康产业论坛等活动,宣传推介“乐山乐水、康养圣地”区域品牌,让更多游客来乐度假养生、休闲养心、抱团养老,成为乐山“新市民”。
加快共建巴蜀文旅走廊。完善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合作机制,深化与重庆武隆、大足、南川合作,抓好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方石质文物保护基地建设,擦亮遗产保护名片,搞活遗产旅游经济。与“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协同推出景区、酒店、餐饮等互惠政策,合力建设“大峨眉”旅游目的地。延伸巴蜀文旅走廊合作空间,丰富区域文旅合作载体,拓展“高铁旅游联盟”,定制开行峨眉山至重庆、西安等地动车,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和贵阳、桂林、渭南等地合作,促进周边城市来乐游客稳步增长。
加大文旅融合产品供给。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快融创乐山会展中心、峨眉山云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融创乐山国际旅游环球中心、乐山·青衣江国际旅游度假区、峨眉山冰雪大世界等项目,完成嘉州记忆、保乐力加工旅融合一期、凌云路改造提升等工程,力争完成文旅项目投资120亿元。推进景城一体,抓好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构建、战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公园等项目,做好嘉州古城墙保护维修、乐山文庙及龙神祠展陈开放工作,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群落。培育壮大文创动漫新业态,支持井研卡卡动漫项目落地开工。发展数字文旅,完善“智游乐山”平台功能,支持峨眉山智慧文旅中心申报全省文旅大数据中心。发挥世界研学旅游组织驻地优势,抓好大渡河研学旅游带等建设,打造“乐游嘉学”研学旅游品牌,争创全省研学旅游试点市。深化文旅融合产品开发,壮大峨眉武术、夹江书画纸、彝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规模,加强与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合作,推动影视、音乐、演艺等与旅游融合发展,建成上中顺沉浸式多媒体城市体验中心,举办峨眉山音乐节,筹备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启动特色影视文化基地建设,提升《只有峨眉山》《神秘的国宝》《少年郭沫若》等剧目品质,壮大“夜游乐山”产业集群。
促进全域旅游连带成环。实施核心景区扩容提质工程,持续推进“峨眉南进”“立体礼佛”“遗产走廊”行动计划,抓好乐山大佛景区南游客中心等项目,推进鞍山九峰文旅产业园区、峨眉山恒大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县域文旅品牌创建工程,推动黑竹沟、大瓦山等小凉山民族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鼓励嘉阳·桫椤湖、沫若戏剧小镇、美女峰等景点提档升级,支持世界茉莉博览园、沐川竹海争创国家4A级景区,推动犍为县、夹江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确保市中区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争创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名导。实施全域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力促“交通+旅游”“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低空旅游、房车营地、农业主题公园等新业态。营造一流旅游环境,依法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景区限量开放、预约开放、安全开放工作。
二、提升现代产业园区发展水平
坚持把园区作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全面推进产业强市,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推动现代工业园区增点扩面。坚持工业挑大梁,围绕建设“一总部五基地”,推动“4+1”主导产业倍增、工业跨越式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夯实园区承载,完善天然气直供、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推动特高压智能电网及输变电工程规划建设,加快组建光伏新能源新基建产业引导基金。建强总部经济,支持乐山国家高新区建设“一区六园”,力争引进区域性、功能性企业总部20家。统筹基地建设,聚力打造“中国绿色硅谷”,提升工业硅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增强五通桥绿色循环产业基地承载力,推动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二期、通威股份单晶拉棒切方、晶科能源单晶拉棒切方三期(切片一期)、协鑫能源颗粒硅、协鑫集成电池片、保利协鑫切片、京运通拉棒切方一期等支撑项目,力争光电信息产业产值规模突破500亿元;鼓励夹江县加快先进材料、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抓好碳纤维、民用核燃料、医用同位素等项目;支持峨眉山市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发展;鼓励犍为县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沙湾不锈钢工业园区与市中区水口工业园区联动发展,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力争全市新创省级特色园区2个,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实施“数字乐山”行动,大力发展信创、3D打印、软件、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宝德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交大恒通3D打印等项目建设,推动“5G+”融合应用,力争新增上云企业200家。
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围绕建设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服务业行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构建“2+6”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积极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全省服务业强县,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920亿元。推进奥特莱斯水上购物公园等项目,联动万达广场、世豪广场等商业体,打造现代商贸集聚区。抓好西部冷链物流中心、嘉州商贸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发展冷链物流、多式联运、城市配送,打造现代物流集聚区。拓展张公桥、上中顺等美食街区功能,支持餐饮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升苏稽跷脚牛肉、牛华麻辣烫等特色美食小镇品质,培育美食加工园区(中央厨房),打造特色餐饮集聚区。依托高新区科技资源,抓好科技金融街区等项目,打造省级科技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悦榕庄、皇冠假日等酒店建设,推动锦江嘉州宾馆营业。统筹利用嘉定坊、嘉州长卷、黄湾小镇等资源,开工建设红珠山精品民宿酒店群落,评选首批“乐嘉民宿”,打造特色民宿集聚区。实施服务业主体培育计划,引进新品牌,培育新业态,力争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100家。
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实施农业综合产值千亿培育计划,优化“8+3”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质量,力促市中区水产、沙湾川佛手、犍为茉莉茶、夹江出口茶、井研晚熟杂交柑橘、沐川富硒茶和竹业、峨边果蔬、金口河川牛膝、马边高山茶、五通桥生姜等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力争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完善冷藏保鲜、烘干包装等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开发功能性食品,提升园区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菜篮子”负责制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支持种业发展,发挥种业“芯片驱动”作用,推广“土壤地图”,新建高标准农田14.5万亩,修复灾毁农田23.5万亩。健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支持地理标志申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工程,支持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力争新培育经营主体200个。
三、持续扩大内需激发动能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创新核心地位,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融通国民经济循环。
拓展投资空间。抓牢重大项目“牛鼻子”,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重点领域补短板和新兴产业投资,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力争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0亿元。健全重点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红黑榜”制度,实施亩均效益改革,强化投资项目综合效益考评,建立用工、用地、用能、资金、建材等联动保障机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融资平台、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让要素资源始终跟着大项目走。完善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深化清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激活消费需求。建设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统筹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农村商贸物流和电商服务设施,办好汽车展、房交会、家电家具家装节等促销活动,扩大节庆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等规模。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新兴消费载体和特色消费场景,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双向提速。深化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发挥乐山国家高新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平台作用,推进国家硅产品、建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启动组建省稀土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乐山园区,努力建成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西南技术转移中心乐山分中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创建,增强天府科技云服务、乐山科技服务大市场功能,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力争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优化企业创新生态圈,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嘉州英才工程”,抓好高层次人才、新职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人才飞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新建专家服务站(博士后工作站)2个。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做好国家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试点,申报筹建市技师学院。
深化重点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用好水电消纳示范区等电力交易市场化政策,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力争全市地方国企资产规模突破3700亿元,市属国企集团实现投资120亿元以上。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大力培植优质税源。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深化产融合作试点和项目融资对接,支持凤生纸业、市商业银行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组建乐山农商行,力争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200亿元。深化景城、市区、园区等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服务资源下沉。
四、增强区位优势和宜居品质
围绕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生态文明示范市、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统筹交通、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宜居度和辐射力。
持续打好交通大会战。推动完善“五大交通网”,完成交通投资260亿元,确保第二轮交通大会战圆满收官。发展内河航运网,开工建设岷江航电东风岩枢纽,加快建设龙溪口、老木孔枢纽、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建成犍为航电枢纽工程,渠化航道20公里;启动乐山港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密高速路网,加快屏马峨、蒲(江)夹(江)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开工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乐山至资中高速,加快乐西高速、仁沐新高速五指山隧道建设,力争建成乐西高速绕城段、峨汉高速峨边至金口河段、成乐高速扩容乐山段和峨眉支线,奋力实现县县通高速。完善铁路网,抓好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峨米段、乐山动车存车场建设,建成连乐铁路,加快渝自(乐)雅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新成昆高铁、乐宜货运铁路规划过境。建立航空网,开工建设乐山机场民航区工程和进场道路,完成峨眉山、峨边、马边旅游直升机起降点选址论证。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力争开工国道213线天府大道延伸线等项目,加快乐自高速通江和全福连接线、省道215线大件路过境段、省道103线青神至五通桥段建设,力争建成省道308线市中区段、五犍沐快速通道五通桥段。
加强宜居城市建设。按照“一主一副四星多点”城镇发展总体布局,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多规合一”要求,促进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实施城市强功能补短板行动,抓好嘉定路综合改造、嘉州“城市阳台”、瑞雅路—龙游路北段综合整治、致江路桥等一批市政道路桥梁项目,统筹管网改造、停车场地、农贸市场等建设,优化布局5G网络、充电桩、智能快件箱等新基建,发展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加快疏旧建新步伐,推动城北新区成型成势,完善路网骨架,启动竹公溪生态城片区建设;支持苏稽新区加快大学城一期、二期建设,确保建成奥林匹克中心;支持乐山国家高新区、冠英新区抓好嘉祥外国语学校二期、乐山仁心医院等项目建设。综合施策缓堵保畅,打通嘉祥路、金街、面厂街、杨山路等“断节路”,抓好一批卡口拓宽、公交专用道、港湾式站台等改造建设,精准调配公交运力和交通信号灯系统,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和易堵路段通行率,降低市民通勤时耗。着力建设公园城市,完善城市景观体系,抓好绿心公园生态整治二期、竹公溪九百洞湿地公园等项目,主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3.5%。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三线四区一湖六湿地”生态建设总体布局,深化全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彰显城市绿色发展魅力。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推行林长制,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野生动物保护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45万亩。深化污染防治行动,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建立臭氧污染精准控制体系,抓好秸秆禁烧监控、黑烟车抓拍系统等建设,力争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落实河(湖)长制,抓好嘉峨片区水资源配置、岷茫水系连通等项目,加强茫溪河、泥溪河等小流域精准治污,推动县城备用水源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二次供水监管。打好净土保卫战,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抓好垃圾分类、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争创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市。
五、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成渝乐旅游联盟”,推动线路联建、资源共享、品牌同创,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力促成乐一体化发展,完善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推动“乐山港”升级打造成渝黄金水道“成都港”,促进大件物流运输发展。深化与成都、重庆的产业协同,探索“总部+基地”“头部+配套”等合作模式,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产业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争取纳入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彝区脱贫振兴示范区。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规划申报省级新区,积极争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做实口岸平台,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争取规划燕岗货运站无水港,推动夹江吴场站恢复提升。办好第八届旅博会、第十八届西博会乐山主题市、第五届茶博会等活动,积极申办峨眉山中国企业家论坛、中国硅产业大会等会展活动。主动参与川粤、川浙等省际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接合作,全力引进一批“553”企业、技术龙头企业和配套生产型服务项目,力争全年到位市外内资650亿元以上,完成进出口总额45亿元,新增国际友好城市(景区)2个。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力。整合优化投资项目报建流程,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扩大跨区域通办事项和范围,抓好乡镇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县级行政许可事项划转率达到80%以上。聚焦解决“连、通、办”问题,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九办”服务质效,做响“乐易办”服务品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清理规范信贷融资、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升级改造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高财政惠企利民直达资金使用绩效。完善营商环境“红黑榜”“好差评”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创业、安心发展。
六、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面巩固脱贫成效,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坚持扶上马、送一程,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坚决防止返贫致贫。深化“百企帮百村”,完善带贫益贫机制,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至少1人就业。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五联三融”工程示范项目,抓好浙川东西协作乐山产业园建设,力争落实飞地园区项目5个,争创东西部协作示范市。深化拓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办好乐山一中“美姑班”,巩固精神扶贫成果,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善脱贫地区发展条件,加快马边芦稿溪水库等前期工作,抓好枕头坝二级和沙坪一级水电站等项目建设。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农田水利、防灾减灾、智慧广电等基础设施配套,继续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新改建农村公路1300公里,实现“金通工程”全覆盖,推进青衣江乐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增有效灌面12万亩。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专项提升行动,进一步补齐农村环保设施短板。落实乡村规划师制度,抓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建筑和古树名木保护,力争新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0个以上。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产业集聚提升工程,支持区县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支持峨眉山市深化县级市改革、推进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城市卫星镇、县域副中心和特色小镇,鼓励有条件的建制镇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鼓励各地探索产村相融新路径,壮大村集体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畅通人才下乡渠道,推广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地图,加强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工匠,推动移风易俗。
七、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坚守疫情不反弹底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紧盯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乐人员排查管控和特殊行业人员健康管理,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冷冻产品监管,做好人物同防,加强联防联控。实施疾病预防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发挥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独特优势,抓好市人民医院永安院区改扩建二期、市疾控中心实验楼等项目,力争全市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到3.5万人份。依法落实“四早”要求,完善指挥调度、监测预警、防疫医疗物资储备等体系,加强院感防控及发热门诊闭环管理,有序做好新冠肺炎疫苗采购接种。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科学宣传引导,倡导文明健康新风。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乐山先行先试、做好江心岛开发保护的重大任务,按照“一岛一策一景一特色”思路,有序推动25个江心岛灾后恢复重建。抓好城乡住房重建,统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城乡住房灾后维修加固和重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万户。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统筹实施城镇内涝整治、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及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基本水文站修复等项目,加固和新建江河堤防45公里,建成竹公溪分洪道。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办好民生实事,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65%以上。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落实“免减缓返补”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措施,做好农民工、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群体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扩大新职业新工种、公益性岗位安置规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线上线下招募,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执行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广社会保障“一卡通”,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根治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源头问题。实施居家养老等七大服务提质行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养老等服务,新增养老服务设施11处。保留缴费、就医、出行等线下服务方式,方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基层文明示范创建,统筹公民道德、网络文明和诚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支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7所,新增学位1.25万个,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创建一批国省级示范校和特色学校,打造1个国家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育人才梯级培养工程,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健康乐山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市新区医院、市人民医院白塔街院区改造等项目,推进“互联网医生”诊疗平台、紧密型医联体等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落实关心关爱医护人员措施,加强公立医院考核管理和民营医院规范管理。精心筹备第十四届省运会、第十届省残运会和第五届特奥会,办好第八届市运会和第三届市残运会,升级改造市体育中心场馆。巩固“双拥”创建成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坚持依法统计,提高统计质量。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外侨、新闻出版、扫黄打非、保密、档案、消防、人防、气象、邮政、地方志等工作。
五馆一站:指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
乐易办:指乐山市政务服务品牌。通过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两线融合,完善“一网办”“一门办”“一次办”“马上办”“代帮办”“就近办”“提速办”“免费办”“协同办”等九办服务机制,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容易、更便捷。
两个大局: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全省“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一轴”,指推动成都平原区一体化发展,强化成渝主轴支撑引领;“两翼”,指加快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跨越发展,强化两翼带动;“三带”,指加快建设成德绵眉乐(雅)广攀经济带、成遂南达经济带和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
两核两圈两带九组团:“两核”,指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两大核心景区;“两圈”,指大峨眉旅游圈和小凉山旅游圈;“两带”,指峨眉河休闲度假产业带和大渡河研学旅游产业带;“九组团”,指夹江亲子研学旅游、沙湾大渡河水上运动休闲、五通桥人文休闲、井研农耕文化体验休闲、犍为怀旧旅游体验、沐川竹海生态休闲、金口河科考与探险旅游、峨边户外运动度假和马边民族生态文化9个组团。
“三线四区一湖六湿地”: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保护和建设好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四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打造岷江生态湖和中央湿地、三江湿地、岷江冠英湿地、大渡河湿地、峨眉河湿地、竹公溪湿地。
一主一副四星多点:“一主”指打造以市中区、峨眉山市为双极核的组团型大城市,“一副”即将犍为县建成市域副中心,“四星”指打造金口河区、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四个卫星城市,“多点”指培育若干县域副中心和中心镇。
“三维五网”立体化交通布局:“三维”指水陆空三个维度;“五网”指内河航运网、铁路网、航空网、高速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网。
韧性城市:指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通过合理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
海绵城市: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高新区“一区六园”:指乐山高新区总部经济功能区和电子信息半导体产业园、数字经济示范园、宝德未来科技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储能产业园。
“2+6”现代服务业体系:指发展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2个特色型服务业和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信息、康养教育、会展赛事等6个支柱型服务业。
“8+3”现代农业体系:指培育粮油、畜牧、茶叶、竹业、水果、蔬菜、水产、中药材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强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等三大先导性产业。
土壤地图:指《乐山市适宜种植作物土壤区划地图》。该地图根据乐山的土壤、气候状况等情况,科学确定了与之适宜的种植农作物,通过特定的符号标注在地图上,为农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提供指导。
多规合一: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做好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四个不摘:指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百企帮百村:指以我市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商(协)会、专合组织等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帮扶方,以全市259个省定和210个市列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省定贫困村为重点,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五联三融”工程:指围绕打造东西部协作“乐山样板”,实施教育联动、健康联动、产业联动、劳务联动、社会联动和文旅融合、科技融合、经贸融合工程,旨在促进“三县一区”稳定脱贫、长效脱贫。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旨在帮助民族地区学前适龄儿童学会普通话,消除语言障碍,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打下基础。
金通工程:指以统一乡村客运标识、统一招呼站(牌)、统一车辆外观、统一从业人员标识为抓手,以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精细管理乡村客运为主要任务,建设人民满意乡村客运服务体系,是乡镇及建制村通客车的提质升级版。
疫情防控“四早”要求:指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养老七大服务提质行动: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农村养老、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和颐养结合服务提质行动。
紧密型医联体:指不同级别、类别的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医疗资源整合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
“三无”老旧小区:指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院落、楼栋。
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指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指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
深化平安乐山建设。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抓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完善平安乐山建设工作机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抓好平安创建活动和基层治理创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加强诉源治理,改进信访工作,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推动市县乡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实体化运行,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常态化运行、实战化应用。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乡镇(街道)赋权扩能、社区减负提能,规范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开展“三无”老旧小区自治,完善村规民约,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应急管理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消防、危化处置、矿山救护等专业力量建设,健全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加强食品、药品、重要消费品、特种设备监管,守好安全和质量底线。多措并举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规范租赁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创新行政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政治引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以高度政治自觉做好国务院森林防灭火专项督导和省委第六轮常规巡视、第七轮政府采购专项巡视和疫情防控机动巡视,以及市委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
坚持厉行法治。坚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实施《民法典》,启动“八五”普法,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重大决策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配合做好地方立法,加大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力度。推动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体制等改革,抓好政务公开,办好政府网站。完善“府院”良性联动机制,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化解。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
坚持严实作风。树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取向,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和平时考核,增强斗争本领和专业素养。抓好数字政府建设,升级心连心服务平台,提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效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带头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打好行政开支的“铁算盘”,建设节约型政府。贯彻《政府督查条例》,进一步为基层减负,保障政令畅通。
坚持为政清廉。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上率下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公共资金、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监管,治理突出问题,深化以案促改,推动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统计监督、舆论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有机贯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更需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奋力开创乐山“十四五”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附件
名词解释和说明
半小时交通圈:指乐沙、乐峨、乐夹、乐井等4条城际快速干道建成通车,主城区与周边县(市、区)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两通”目标:指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一城两新区:指旧城区、苏稽新区和冠英新区。
一总部三基地:指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业布局,即乐山高新区总部和五通桥、犍为、夹江三个新型工业基地。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在原工业“一总部三基地”布局基础上,新增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峨眉山食品饮料产业两个工业基地,形成“一总部五基地”工业布局。
成都航空口岸过境144小时免签政策停留城市:指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口岸对53个国家持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机票的外国人,实行过境免签政策,自2019年12月1日起,停留区域由成都市扩展至乐山等11个市,停留时间为自入境次日零时起计算144小时内。
“553”企业:指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前3强企业。
彝区“一村一幼”“一村一医”:指全市彝族地区每个行政村配备一个幼儿园和一名村医。
“六稳”“六保”:“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两手抓: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
春风行动:指为统筹道路运输疫情防控和农民工返岗出行保障,对返岗农民工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
工业“4+1”主导产业:指打造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绿色化工、食品饮料4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两不愁三保障:指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六个一批”就业行动:指优先输出一批、优先复工一批、动员务农一批、优先组织一批、创业带动一批和公益岗位安置一批,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