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11日在高唐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高唐县代县长 杨曙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高唐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砥砺奋进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起势、突破发展”的目标,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破解了一些积累多年的矛盾问题,干成了诸多增进百姓福祉的好事实事,“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这五年,我们聚焦发展质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显现的严峻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十三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政策性减税降费和消化一次性收入因素,年均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4%;银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05.9亿元、21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1.2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705元、15882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1.5倍。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省级工业电商示范县等称号。
这五年,我们坚持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取得新进展。淘汰燃煤小锅炉、低端电炉等落后设备500余台(套)。对3家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82台燃气锅炉和工业窑炉氮氧化物治理,取缔“散乱污”企业201家。关闭淘汰化工生产企业11家。坚持“双核引领、多点突破”,“841”产业平台承接功能日趋完善。实施重点项目400余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9.6亿元。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培育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9家、“隐形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瞪羚”企业1家。181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7家企业通过股权挂牌进入资本市场。6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4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1.9%,比“十二五”末提高13.8个百分点。新增有效发明专利88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9件。新增注册商标3044件。“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1%。
这五年,我们聚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粮食连年丰产丰收,总产量由2015年的10.7亿斤增加到13.2亿斤。建设高标准农田30.8万亩。完成土地流转10.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农民合作社54家、家庭农场147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72个。成功举办三届全国性锦鲤大赛。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393.9公里,改造危窄桥涵278座。550个村庄实现通户道路硬化。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0座。铺设燃气管道1485公里,实现天然气镇镇通。铺设供水管网505公里,城乡供水实现“同网、同源、同质”。完成清洁取暖改造35083户、危房改造1283户、农村改厕76190户。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实现全覆盖。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2个、省级卫生乡镇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市级以上森林乡镇6个。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6万余户。培育乡村“好青年”839人。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高唐分中心挂牌运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村集体经济增收“五种模式”在全省推广。
这五年,我们注重共建共享,城市面貌实现新变化。新建改建城区道路32公里,新建雨污分流管道38公里。新增城区供热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开通7条城区、9条城乡新能源公交线路,高唐至济南城际公交投入运营。完成国道308改建、国道105和514大修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5995户、老旧小区改造28个。建设5G基站110处,实现城区5G信号连续覆盖。9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投入使用,初步建成城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建成光伏发电项目3个、垃圾焚烧和风力发电项目各1个。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逐年增加,圆满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河湖长制,环城新河获批省级美丽河湖。完成唐公沟等5条河流水质提升工程,阶段性完成“优三劣五”约束性指标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1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9平方米。建成垃圾转运站2座。“智慧城管”平台高效运行,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完成省级I型小城市试点任务,城镇化率较“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获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县、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这五年,我们致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呈现新活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落实行政权力事项544项,削减行政权力事项189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设立商事登记服务中心,打造企业开办“4012”新模式,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建立县镇村(社区)全覆盖便民网络体系,政务服务“好差评”省级试点通过验收。县级党政机构、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高唐“5+”模式,获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综合行政执法、教育医疗、财政体制等改革进展顺利。“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引进台湾端子电器、博创精工科技等项目120个,建成省级人才平台载体21个,引育高层次人才1645名。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9家。实现进出口总额9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913.3万美元,是“十二五”时期的4.1倍。获评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这五年,我们牢记为民宗旨,群众幸福感得到新提升。全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109.7亿元,支出占比连续四年超过80%。1.6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发放低保救助金1.4亿元、特困人员供养资金6450万元、医疗救助资金2891万元。征集义务兵739人,其中大学生459人。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安置退役士兵156人,发放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资金等1.2亿元。招聘教师1223名。新建扩建中小学15所、幼儿园19所,增加学位17250个,“大班额”化解和“全面改薄”工程达到省市标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验收。落实药品零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利群众2.2亿元。县医院南院区建成启用。全县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由3.02张增加到4.17张。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获批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县文化馆、图书馆和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五年来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5—10年信访积案全部化解。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涉恶类犯罪团伙26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连续13年保持命案全破,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同时,国防动员、外事、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群众满意度测评保持全市前列。
这五年,我们强化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实现新提高。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三遍访三评议三提升”活动,凝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创新实行市民热线诉求办理“四个一”工作法和领导回访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接诉即办”,群众综合满意率达到95.9%以上,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制定修订政府自身建设相关制度7项,实施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和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高唐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全面落实。聘请县政府法律顾问10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七五”普法工作通过验收。邀请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15件、政协委员提案683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防疫情稳增长,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学制定防控方案,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及物资保障供应体系,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集中服务点,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6.4万份。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凝聚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构建了全县动员、全民防疫、联防联控的全方位抗疫格局,保持了“零疑似、零确诊”的阶段性防控成果。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向好。精准有效落实纾困惠企政策,科学安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1%;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5.8亿元,剔除不良贷款核销因素贷款余额增加28.6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6.8%。
二、提质量增效益,产业发展稳步提升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建改建规模生猪养殖场30个,稳产保供成效明显。新好农牧二期、海大集团华育生猪养殖、和美公司肉鸡宰杀等项目建成投产。“高唐锦鲤”荣获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中国锦鲤第一县”通过复审。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处。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加快制造业强县建设,着力打造“123制造业体系”,现代装备制造、康养食品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运行“四预”工作机制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540家工业企业完成“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现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列入“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省级示范试点1个。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利润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86.1%。服务业加快复苏。开展两期“县长直播带货”活动。新登记注册电商主体118家,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8.3亿元。发放不动产契税消费券439万元。中国·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入选山东省向境内外重点推介的九大优质文旅项目,书画艺术教育培训基地获评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高唐书画小镇获评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培育单位。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8家。
三、增动力强支撑,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和“百日攻坚”行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3个,累计完成投资65.5亿元,其中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5个、市级20个,分别完成投资12.8亿元、37.2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列入2021年省级四类重点项目15个,储备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8个。“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开展外出招商活动39次,签约项目4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9亿元。聘任首批“高唐县招商顾问”3人,签约经济顾问单位1个。设立驻京人才工作站,聘任招才引智大使1人。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8家。引育国内外院士、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9名。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9名。要素保障持续强化。新增省级工程实验室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项,新增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个。办理企业动产抵押融资7.3亿元。引入浙江网商银行普惠金融项目,发放纯信用贷款8.7亿元。实行“金融辅导员”“金融工作日”制度,中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同比下降20%。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各类税费1.6亿元。培育齐鲁首席技师2人、齐鲁乡村之星1人。
四、强攻坚重防范,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扎实开展自查评估,实现问题动态清零。投入专项资金3620万元,新建产业扶贫项目16个。教育、健康等行业扶贫持续推进,惠及群众3.9万余人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637个,帮扶贫困人口稳岗就业1788人。开展消费扶贫“六进”活动,实现销售额1779.3万元。“麦秸画产业化、协会触网助脱贫”扶贫模式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刊发推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8.3%、8.1%、5.6%、11.8%和15.4%,优良天数达到231天,较上年增加38天。马颊河董姑桥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全市唯一优良水体高唐湖北湖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40个存量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零超标。10家危废经营运输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风险防控扎实有效。重点企业债务风险稳步化解。全县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7.7个百分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检查企业9050家(次),排查整改隐患1.2万余项。获评全市唯一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实现“雪亮工程”县镇村三级平台互联互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2起,盗窃类案件同比下降22.9%。
五、抓统筹提品质,城乡发展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新建改造城区道路6.3公里,完成排水工程11.7公里。疏通城区雨污管网122公里,维修更换雨污管道配套设施1053件(套)。实施绿化工程16项,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城区公厕16座。建成镇污水处理厂2个。高东高速竣工通车。城市管理不断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初步成果,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步推进。编制负面清单,规范引导“夜经济”健康发展。设立城区便民摊点15处。集中开展城区道路“脏乱差”整治和“净窗行动”。整合架设城区高清摄像头47个。完成第二代“智慧城管”平台升级改造。拆除违法建筑1.1万平方米。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85公里、路网提档升级11.9公里。120处公路限高限宽设施全部清理。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182个。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入选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5个。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1万亩。获评市级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村6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六、促改革优服务,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改革攻坚不断强化。聚焦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强力推进95项年度改革任务。改革开发区体制机制,建立“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完成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实验区中期建设,获评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2个。“两所共建、双心融合”基层依法治理新模式获评全省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成果。作为全省6个试点县之一,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改革顺利推进。完成老旧小区不动产登记2013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行政审批“三减一优”流程再造,材料、环节、时限在原承诺基础上分别精简22%、33%、73%。积极推行工程项目“预审可开工”改革。实施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办理告知承诺制,公布“马上办”“就近办”“不见面审批”等六类事项清单。在全市率先实现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同步制发,率先打造“商事登记跨区域通办”样本,69项政务服务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一业一证”试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七、补短板兜底线,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社保体系日趋完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619万元,扶持带动就业787人。社保参保扩面1.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6万人。两次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发放高龄老人津贴、百岁老人长寿补贴670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60万元。教育事业扎实推进。许楼学校、鸣山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建成启用,改扩建学校3所,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三名培养工程”全面启动。11所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验收。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普惠率和公办率均达到国家标准。卫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扩建卫生院3个,新建村卫生室17处。县医院获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通过评审。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填补了全市空白。9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食品安全管理国际双体系认证。完成县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740批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开展高唐县第二届文化旅游暨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举办消夏晚会68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120场,“戏曲进乡村”覆盖率居全市第一位。承办第十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45场。开设“润心讲坛”,创建“金花竞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新增省美协、书协会员10人。被命名为2020年全国唯一的中国楹联文化县。为村、社区配发健身器材300套。县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二届城市马拉松邀请赛成功举办。
各位代表,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们守望相助、捐资捐物,我们坚守岗位、昼夜奋战,将涓滴之力汇聚为守护家园的磅礴力量,用万丈豪情奏响了激流勇进的时代凯歌。实践再次证明,高唐人民是好样的,让我们共同为高唐儿女点赞!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五年的艰苦奋斗,五年的开拓创新,积累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发展经验,奠定了乘势而上、勇争一流的坚实基础。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戮力同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高唐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指战员,向关心支持高唐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奋斗伴随艰辛,发展充满挑战。各位代表,在我们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力不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有待加快发展;工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创新动力、活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任重道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逐年加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扛起责任,下定决心予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高唐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在全市乃至全省蓄势奋起的五年,制定并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根据《中共高唐县委关于制定高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一并审议。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全国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加快落实,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更加精准有效;从省市看,山东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鲁西崛起战略深入实施,省市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高东高速的开通、德州至高唐高速的建设,使我们对外开放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从我县看,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产业基础更加扎实,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强县建设、“双招双引”、改革创新等重点举措持续赋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参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区域竞争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坚实支撑。只要我们抢抓新机遇、放大新优势,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发展中开拓新局面、创出新业绩!
根据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要求,“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制造业强县、文旅兴县、生态立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开创高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高唐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强县”战略,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挖掘书画文化、锦鲤产业等特色资源,全力打造省会经济圈绿色智造强县、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县、中国书画文化旅游名城,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经过五年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高质量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在省市区域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综合实力、可支配财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力争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质量效益得到新突破。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明显提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持续提高,现代装备制造、造纸印刷、康养食品等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建成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发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
——文明文化程度得到新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书画文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基本形成,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营商环境、农业农村、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实现重大突破,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应急医疗体系更加完善。
各位代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奋力开创高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高唐人民的殷切期盼。我们坚信,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新高唐,将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高于2020年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增幅及实际利用外资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乘势而上、勇争一流”的目标定位,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坚定不移抓高效投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准发力谋划项目。研究对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功能食品、文化旅游、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精心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精准把握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等政策,聚焦“两新一重”、社会民生等领域,精准谋划一批专项支持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重点项目库,在项目储备上建立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良好格局,确保重点项目提档不断档、有数量更有质量,争取更多补短板、促转型、增动力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
聚焦聚力“双招双引”。突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重点区域,聚焦省“十强”产业、市“九大产业集群”和县“123制造业体系”,全年开展重点招商活动8次以上,签约投资过亿元重点招商项目10个以上。加快推进至善硒营养食品等4个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落地。新增招商顾问单位2个。推进招才引智“搭载体、聚英才”行动计划,精准对接企业、项目人才需求,指导帮助企业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高创业,力争建设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载体7家,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名。
齐心协力建设项目。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善领导帮包、现场办公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资源要素供应,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卡脖子”问题。积极推进“841”产业平台建设。突出抓好国宏生物高端大豆蛋白、道亨高新材料加工等15个省级四类重点项目和时风新型施工技术装备制造、宝新多向模锻等一批市县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项目快建设、早达效。着力提升“四新”经济投资占比,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二、坚定不移抓新动能培育,进一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持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制造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优化提升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123制造业体系”建设,落实“1+6”推进机制,支持奥博生物阿洛酮糖、弗兰卡汽车高端装备及零部件、卓昊物联网智能设备等制造业项目建设。落实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抓实强链补链延链工作,加快推进“四链合一”。实施工业互联网赋能计划。引导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实施10大技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8亿元。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应用。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新增市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家。推进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进制造业贷款、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数量和占比双提升。力争辖内银行机构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办好第十四届企业家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中亿商博城、星光和园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发掘文化资源,以中国·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为载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举办书画展览、花卉观赏等特色主题活动,聚焦黄河故道生态建设、“水上画乡”品牌提升、乡村风情休闲体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四大板块,谋划实施“水韵墨香”旅游产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小镇、精品旅游特色村。提高城乡配送效率,丰富农村消费者商品供给,统筹推进城乡商贸发展。加大物流资源整合,谋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鼓励发展研发设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引进培育直播机构及电商人才,着力打造直播电商创业基地。建立外贸企业帮扶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创品牌、拓市场,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坚定不移抓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农村基层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支持产业项目,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鼓励引导脱贫人口创业增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着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持续提高粮、棉、油、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建设6.5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3000亩优质麦良种繁育基地。加快荣旺公司肉鸭肉鹅宰杀等项目建设。发挥好新好农牧、海大集团等大型生猪养殖场示范作用,稳步提升生猪产能。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农民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10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依托中国锦鲤文旅小镇,发展壮大锦鲤产业,争创“中国锦鲤之都”。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创建省级标准化监管站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着力推进“十百千科技兴农富民”工程,发挥杜立芝科技服务团队作用,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300人、科技示范户200个、技术指导员80名,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处。稳步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深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第二批农村改厕整村规范升级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完善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饮水条件。强化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建设,打造绿色生态乡村。扎实推进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5公里、危窄桥涵10座,开展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129公里。倡树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建设10处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坚定不移抓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竞争力
持续强化改革创新引领作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深层次推进重点改革。构建公共资源交易“123”工作模式,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高唐品牌。持续推进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办理告知承诺制改革。全力推进“预审可开工”制度改革,推动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常态化。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推动准入准营“全程网办”。优化“一链办理”服务,实现高频事项和“主题式”服务县、镇、社区“通办”。继续依托“一网通办”,争取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省通办”“跨省通办”范围。深化财税金融、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开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及物资保障供应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家庭农场标准体系探索国家级试验任务,扎实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省级试点工作。
全方位加快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开展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利“清零”行动,注册商标及有效发明专利实现稳步增长。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提升行业话语权。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重点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加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家、“瞪羚”企业1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
五、坚定不移抓品质提升,进一步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持续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9个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强数据资源统筹整合,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改造提升天齐庙商城基础设施。建立三级城管网络,实现城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强化违法建设管控,保持违法建筑“零增长”。新增改造城区交通信号灯68处,安装提升高清电子警察29处。实施官道街绿波带通行改造。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超越路北段、人和路西段翻建和官道街南段罩面工程。改造维修金城路、鼓楼路和时风路人行道。新建过街天桥2座。改造提升城区15个主要路口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拓宽改造政通路官道新河桥梁。封填企业自备水井10眼,稳步推进企业水源置换工作。强化雨污分流管道治理,缓解城区地下污水管网压力。力争实施省道242高唐段大修工程,完成11.2公里路灯安装。配合启动建设德州至高唐高速。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实施盛世路、泉林路东段、职教街裸土绿化工程,提升祁寨小树林公园配套设施和绿化水平,力争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新建果子市支渠、唐公沟、二干渠3处水系公园。新增棚改面积1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0个。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积极开展“红色物业”建设,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城市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
六、坚定不移抓生态治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做好减污、降碳、增绿,着力推进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围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重点污染物统筹治理。深化企业厂区、建筑工地、城区道路等重点区域扬尘治理。完成国Ⅲ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唐公沟下游水生态综合修复工程。发挥各级河长湖长作用,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工作。建设2条美丽河湖。强化土壤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和修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强化农药源头监管,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集约发展。坚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以质量目标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齐盛、龙泓农光互补发电和华能风电一期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坚持绿色发展,实现新开工项目绿色建筑全覆盖。完善林长制责任体系,实现林长制常态化管理。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格落实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规定,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将碳排放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同发展,通过减污降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坚定不移抓社会民生,进一步增进群众福祉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着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深化全民参保登记扩面工作,城乡居民医保年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80元。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积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继续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等各项社会福利政策。持续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深化国防动员,加强国防教育,完成征兵任务。落实优抚政策,做好双拥工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县医院北院区改扩建工程,加快县中医院应急医疗救护中心、县疾控中心应急储备库等项目建设。强化县中医院标准化和县疾控中心规范化建设。支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争创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网格化布局。开展中医药特色卫生室拓展工程,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新建镇街幼儿园5所,扩建第二实验小学。培养名校长10人、名班主任30人、名师50人,组建“三名培养工程”领航工作室10个。启动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唐样板”。切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助推青少年健康成长。举办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推动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举办第三届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000场,组织“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650场。举办书画展、摄影展、民俗展等各类展览30次。
持续优化社会治理。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水平,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化“两所共建、双心融合”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保障贫弱群体合法权益,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工作流程,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全力推动“事要解决”。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巩固深化专项斗争成果。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数据引领、合成打击新机制,强力推进“三联机制”暨情指行舆一体化,全力做好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高唐。
各位代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抓好各类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一是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全面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防控,严格落实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坚决守牢经济安全运行底线。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深入推进“四预”工作机制。全力化解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妥善处置中小企业担保圈(链)风险,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三是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是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扎实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现双重预防体系常态化、规范化运行,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我们肩负“乘势而上、勇争一流,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任,必须倍加珍惜时代机遇,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履职全过程,坚决将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要求落到实处。增强斗争精神,克服“本领恐慌”,提高“七种能力”,强化“八大本领”,以高素质干部队伍保障高质量发展。二要明晰权责重法治。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落实行政复议应诉制度,推进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全覆盖”。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科学决策、行使职权。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和市民代表列席制度,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规范化。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三要强化担当抓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建市民诉求基层纾困“党建+12345+网格化”工作模式,深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推进“三遍访三评议三提升”工作常态化。倡导一线工作法,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以更高的标准、革新的思维、精准的方式、务实的作风、严格的要求,认真对标,主动作为,坚定信心争一流,全力以赴抓落实,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四要严明纪律树形象。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财力更多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管,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自觉接受监察监督,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战斗姿态,以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全力推动高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短语说明
1.“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2.两化融合:指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3.“隐形冠军”企业:指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仍然是中小企业,在大众视野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在国内乃至全球细分行业市场具有很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4.“专精特新”企业: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企业。
5.“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6.“四新”经济: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
7.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8.优三劣五:优三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的优良水体,劣五指消除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中Ⅴ类(不含Ⅴ类水质)水质标准的水体。
9.“4012”新模式:零材料提交、零成本、零见面、零距离、一个环节办理、2小时办结。
10.政务服务“好差评”:国务院办公厅为全面及时准确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感受和诉求,接受社会监督,有针对性地改进政务服务,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而设立的制度。
11.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高唐“5+”模式:推行“共产党员+”,铆足深化改革动力;推行“中心+平台”,加大深化改革整合力;推行“1+N”制度体系,增强深化改革约束力;推行“官方+群众”,加大深化改革穿透力;推行“场内+场外”,增强代理机构公信力。
12.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13.“全面改薄”工程: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的简称,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决策。
14.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指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
15.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改革。
16.三遍访三评议三提升:指遍访企业、遍访村居、遍访群众,上级领导评、同级部门评、服务对象评,干部作风提升、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
17.市民热线诉求办理“四个一”工作法:指市民热线“一线通达、一网通办、一次办好、一督到底”工作法。
18.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9.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0.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1.123制造业体系:指做强做大一个主导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重点突破两个优势产业(农牧食品、造纸印刷业),着力培育三个成长型产业(纺织服装、化工和新材料、建材板材业)。
22.消费扶贫“六进”:指推进扶贫产品进机关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
23.“四预”工作机制:指工业经济运行中“预期、预测、预判、预警”工作机制。
24.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治安防控工程。
25.两所共建、双心融合:指我县创建的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新模式,“两所”指派出所、司法所;“双心”指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26.三减一优: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化流程。
27.一业一证:指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件,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
28.残疾人两项补贴:指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
29.三名培养工程:指“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师”培养工程。
30.两新一重: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31.省“十强”产业: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产业。
32.市九大产业集群:指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医养健康产业集群、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
33.“1+6”推进机制:指制造业强县的一个专班加六个产业推进组工作机制。
34.四链合一:指推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合一。
35.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6.公共资源交易“123”工作模式:指坚定一个目标即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高唐品牌,树立政府集中采购县级标杆,突出做强中心、做优平台两个重点,开展作风、业务、制度三项建设。
37.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
38.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39.七种能力: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40.八大本领: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