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年临沭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山东省)2021年临沭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2月7日在临沭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临沭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严峻复杂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聚力六稳、六保、三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一年来,我们倍感振奋的是,经济发展逆势上扬。认真落实问题收集、政策落实、要素跟着好项目走“三项机制”,全力做好企业纾困、复工复产工作,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120个,减税降费2.6亿元。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8亿元、增长3.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亿元、增长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5亿元。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着力打造“3+2”产业集群,新型肥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优质复(合)混肥获评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十强。大力培育优势骨干企业,新增规上企业41家,税收过亿元企业5家;雷华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丰公社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史丹利、金沂蒙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家企业入选省级以上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实现进出口总额76.7亿元、增长92.6%。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完成化工园区问题整改提升,5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互联网企业培育库。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强力推进双招双引,新签约项目46个,在建过10亿元项目8个。到位县外资金8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实施技改项目96个,技改投资增长38%。8个项目列入省优选(重点)项目、市重点项目,2个项目列入省补短板扩内需项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8.1亿元,上级无偿资金1.3亿元。科技创新全面加强。深化“百家院所进临沭”活动,21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居全市第一。新增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3处、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处。1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居全市第一。引进高层次人才83人,3人入围省级人才项目,获评省科技副职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深感欣慰的是,疫情防控及时有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闻令而动展开抗疫斗争。坚决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实行升级环鲁防控圈、村居小区封闭管理、定点隔离救治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指导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防疫物资,向友好城市意大利特莱维奥市捐赠口罩4万个。一以贯之抓好常态化防控。创新实施网格化包保责任制,实行集中隔离、核酸检测、跟踪管理“三个100%”。累计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5.1万人次,检测能力万人比全市第一。累计开展冷链环境样本核酸检测5.7万份。改造提升县医院救治中心、县中医院西院区集中服务点,建成镇街集中隔离点30处,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上下同心凝聚防控合力。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勇担重任;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不辱使命;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各级党员干部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临沭贡献。

一年来,我们满怀喜悦的是,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大力实施“五个振兴”,全力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振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25.9万亩,创建省知名农产品品牌2个,获评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青云镇、大兴镇分别获评省、市农业产业强镇。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2家,获评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0家。家庭农场达3421家,数量全市第一。生猪生产平稳恢复,创建国家级养殖示范场1家。全国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成立利城文旅公司,旅游业发展迈入产业化轨道。临沭柳编入选国家非遗项目目录,实现国家非遗项目零的突破。亿龙水上风情园建成开园,蛟龙航空主题公园、荷仙阁、红色朱村、岌山地质公园等项目快速推进,成功举办柳博会、农民丰收节、惠民消费季等活动,旅游市场稳步恢复、整体向好。乡村品质全面提升。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23个、示范片区2个,朱村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地方典型范例,沭河长廊、七彩百合获评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524个自然村全部通上自来水,实现“同网同质不同价”,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农村改厕后续管护覆盖率达100%,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投资3.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241公里、硬化通户道路124万平方米,“四好农村路”智慧养护管理列入省试点,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经验在全国推广。文明乡风日益浓厚。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4处、文化广场282处,县级以上文明达标村覆盖率全市第一。获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查。承办了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选树山东好人、省级抗疫模范等先进典型36人,叫响“厚德临沭”品牌。广播电视发射塔建成使用,新闻宣传成绩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深受鼓舞的是,三大攻坚成效显著。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重点贫困村全部摘帽,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农机行业扶贫“一引两线四项目”案例,荣获全国学习习近平扶贫理论优秀成果奖,是全国唯一一件县区实践创新案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等主要环境指标均居全市第2位,四次获市大气考核奖励400万元、生态补偿金395万元。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突出抓好牛腿沟、苍源河等重点流域治理,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自然资源基层执法巡查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石门镇获评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坚决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获评全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先进县。成功抵御沭河60年一遇特大洪水。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信访矛盾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禁毒人民战争成效显著,全市市域治理现代化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一年来,我们颇为自豪的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加大民生投入,完成民生支出3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6%。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实施化解大班额重点项目11个,在全市率先实现大班额清零、率先完成城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打造中医药医共体,改建中医特色卫生室90处,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复审,全科医生万人比全市第一。获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进县、省健康促进示范县。临沭街道、郑山街道获评全国卫生镇街。城市设施日臻完善。投资11亿元,实施“一园、两水、六路”工程,岚罗高速、朱村沭河大桥、城东一路、正大街西段、青云山路北段建成通车。在全市率先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县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使用。创新推进“三长一会”管理模式,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城区绿地面积21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100.6万平方米。“智慧城市”项目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拆迁棚户区1309户,改造老旧小区12个。解决1.5万户房产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拆违工作位居全市第一。公共体育设施“三二一”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社会保障稳健有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451人,创建省级“四型就业社区”4个。运营农村幸福院59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4家,临沭街道、青云镇成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镇街。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提标惠及1.1万人,救助困难残疾人1.5万人次。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基层工会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成立全市首家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县八连冠。县人武部新机关、民兵训练基地建成启用,征兵工作实现连续60年无责任退兵,经验做法获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长魏凤和,省委书记刘家义等领导批示肯定。此外,供销、气象、档案、科普、烟草、邮政、通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充满自信的是,政府服务更加高效。认真执行县委决策,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在全省首创“五证齐发”,实现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扎实做好12345热线工作,受理群众诉求8万件,热线响应率全市第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运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审减工程造价2940万元,有力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胜利收官,临沭站在了更高的发展起点。回首过去五年,我们战胜了许多风险挑战,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和美幸福临沭建设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148.4亿元增加到204.8亿元,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3.9亿元增加到16.4亿元,年均增长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259元,比2015年增加9214元,年均增长7.5%。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翻番”的小康目标如期实现,临沭跨越赶超的发展步伐更加矫健。

这五年,我县发展活力充分迸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7个、省级创新平台3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7.2%,发展质效不断提高。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加快投融资改革,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15年的1.5倍、1.6倍。累计完成技改投资343亿元,完成8个省级动能转换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临沭大气卓越的蓬勃力量更加昂扬。

这五年,我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政务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创业大厦建成使用,城东一路、正大街等道路建成通车。建成区面积达2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2%,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临沭包容开放的现代气质更加鲜明。

这五年,我县民生质量显著改善。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54亿元,年均增长8%。中小学“大班额”全部清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果持续巩固。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连续1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大病救助实现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建成使用,改造提升196处村卫生室。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临沭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更加灿烂。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回顾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成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必须把高质发展作为鲜明导向。只有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发展思路,才能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打牢富民强县的发展基础。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永恒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决策民生首选、支出民生首位、工作民生首要,才能以人为本、保障民利,促进民生事业共享发展。必须把忠诚履职作为基本要求。苦干实干创造未来。只有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积极倡导实抓抓实作风,才能抢抓先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干出一番大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各位代表,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沭官兵、政法干警和上级驻沭单位,向离退休的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临沭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足,产业层次不高,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占比小,实体经济面临较多困难,新旧动能亟需转换;城乡统筹发展不平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还面临诸多难题;群众对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还有许多新期待,改善民生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个别部门、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效率还需提高,工作作风仍需改进。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根据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部署,县政府编制了《临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现提请大会一并审议。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工业强县、创新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临沂临沭一体化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建设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践行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乡村振兴“三步走”样板区、鲁南苏北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加快打造临沂东部产业新高地、花园卫星城,全面推进新时代和美幸福临沭建设。

通过五年努力,实现五个“显著提升”。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深度融入鲁南经济圈、淮河生态经济带,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全力推进临沂临沭一体化战略,在鲁南经济圈和临沂市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凸显,成为促进南北格局优化、国内国际市场高效畅通的战略节点,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大幅提升,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打造“3+2”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链。

——城乡功能品质显著提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心城区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镇街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城镇管理和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升,形成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新格局。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生态环保系统治理能力,巩固提升水域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加快建设美丽临沭。

——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各位代表,展望“十四五”,前景十分广阔,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五年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临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21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现五年大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统一部署,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实干定力,以“六稳六保三促”为主线,统筹做好产业升级、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工业强县、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1236”工程,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打造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打造主导产业。编制产业链图谱和主要产品目录,实施“3+2”主导产业提升计划,推动产业强链延链、集聚集约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聚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建设一批5G赋能应用案例。坚持“四上四压”原则,强化安全、环保、亩产效益评价等手段,加快落后产能转型升级、转换动能、转移出清,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安全化迈进。

着力培育优势企业。鼓励企业整合提升、优化重组、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掌握标准制定权、行业话语权、市场主导权的行业领军企业。实施“双20”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抓好“四个一批”项目管理,培育一批“单打冠军”“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新增年收入过50亿元企业1家、挂牌企业2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开展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推动智能制造在各行业深入应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坚守实体、深耕主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聚力做强园区平台。建设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提高产业集聚度,构建“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临沭西翼城市形象轴。滨海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和智慧物流等产业,建设临沭东翼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青云工业园重点培育健康食品、装备制造、柳木家具、电商物流产业集群,打造支撑全县长远发展的新增长极。店头工业园重点培育精密铸造、新型铝材产业,打造县域南部产业支撑高地。

倾力加大服务保障。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实施“惠企58条”,全力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双线双包”等工作机制,帮扶企业纾难解困,当好企业的“店小二”。持续用好“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保障项目签约就落地。加大土地指标争取力度,积极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力争年内盘活土地2000亩以上。深化政银企对接互动,健全融资担保、应急转贷、量身定制等融资体系,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年内新增本外币贷款32亿元。

(二)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高效率汇聚发展动能。实施改革、创新、开放、消费“四大蓄能”行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攻坚。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推行“不见面审批”,加快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极简审批流程、最优营商环境、更好政务服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坚持“政事分离、事企分离、管办分离”,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三全服务”水平。深化教育、卫生、人社、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

更高质量实施创新引领。实施创新驱动“123”计划,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力争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争年内培育创新企业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转化科技成果40项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家,在争取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中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长三角、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建立产业、企业、项目清单,精准招商、主动承接,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的“临沭高地”。完善项目论证评审机制,严把投资强度、技术层次、亩均效益“三道关口”,从源头上提升招商质量。实施建设项目部门负责制,严格招投标程序和资金管理。坚持招才引智、留才用智,引进各类高端人才80人以上。培育壮大外贸企业,创新自营出口、设立“海外仓”等销售模式,做好“线下线上”展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到位外资2500万美元以上。

更实举措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加快蛟龙航空主题公园、欧拉柳编小镇、红色朱村、荷仙阁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办好柳博会、蓝莓采摘节、百合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打造亮点,形成爆发点,力争新增国家3A级景区1个,叫响“好客山东·乐游临沭”品牌。打造商业步行街、万达广场等商业圈,用好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全面拉动内需消费。积极推广直播电商、社团电商、服务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普及网店售货、网红带货等新兴销售方式,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

(三)坚定不移促进能级提升,高品位打造宜居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建设让“老百姓自豪、投资者称赞、外地人向往”的花园卫星城。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城市能级。按照“南建、北创、西接、东融”战略布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布局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完善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城市东部片区、北城西部片区规划建设,推动科创研发、生产服务、商务展会、金融贸易、生态居住等功能融合,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地、科技服务集聚区和生态宜居品质城。统筹城乡体系,优化村庄布局,突出村庄特色,完成第一批234个村庄规划评审报批,编制第二批137个村庄“多规合一”规划。强化规划管控,优化城市形态结构和特色风貌。

以基础设施为支撑,增强城市功能。实施“一厂、两园、九路”等城建工程,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水城建设,打造夏庄河、尚庄2处湿地公园,做好苍源河体育公园续建工作,建设“水净、河畅、岸绿、景美”的亲水城市。着力推进利城大街东段、正大街东段、沭河大街西延、顺河西路等道路建设工程,完善城市路网,提高通行能力。坚持改造与改善并举,加快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曹洼二期、城东出入口、南沟头等棚户区和2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推广应用5G技术,实现主城区和镇街驻地信号全覆盖。

以精致高效为目标,优化城市管理。依托“城市大脑”,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强化网格化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消除露头丑,改善城市面貌。实施垃圾分类管理,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公厕、广场等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便民服务。实施供暖提质扩容工程,新增城区供暖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实施“增绿、补绿、透绿”工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9.2万平方米。加大城区楼体、水体、桥体亮化美化力度,推进主干道两侧建筑物外立面提档升级,打造靓丽街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四)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高层次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与富裕生活交融、美丽村貌与现代功能交汇、生态之美与文明乡风交织的“三农”发展新局面。

发展高质高效农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护基本农田84万亩以上。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打造地瓜、柳编、花生、蓝莓、脱水蔬菜等特色产业,建设食品加工园,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持续恢复生猪生产,培育壮大养殖、屠宰、深加工企业,打造畜牧产业新高地。争创世界手工艺城市、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金丰公社现代农业服务平台,为更多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推进美乡美村建设。围绕“山之线、水之线”,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绘就“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域一特色”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新增省级美丽乡村5个、省级森林村居3个、市级美丽乡村片区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加快市域快速路(临沂至县城)、红色旅游快速路(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至朱村)建设,实施黄庄大桥等危桥改造工程,建好农村“四好公路”,补齐农村基础短板。统筹推进改厕后续管护、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收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传统村落和文化建筑保护,新建一批乡村文化记忆馆。深化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

拓宽富村富民渠道。探索运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一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年内收入达10万元以上行政村超过50%。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家庭农场300家以上。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深化村支部书记专业化、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完善“智慧农经”平台建设,推动村级事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便捷。

(五)坚定不移改善民计民生,高水平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织密民生“保障网”。健全返贫监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稳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以上,争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提升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打造全省残疾人康复托养“临沭样板”。实施青云、玉山、石门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强化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建设,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提升社会“事业线”。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高级中学、苍源河实验学校、红石湖实验学校、中山路小学、二实小北校区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校长职级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强化师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提倡全民健身,完善体育设施,举办承办更多体育赛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智慧医疗监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强化县域医共体、中医药医联体、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争创全国健康促进县。编制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加强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拧紧稳定“安全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市场综合监管,建立全过程追溯体系,守好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加强重点领域金融监管,妥善做好重点企业风险化解,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筑牢金融安全底线。完善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遏制越级访、消化重复访,加强初信初访办理,提高一次结服率。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快破大案、多办小案、压降发案,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打好环境“保卫战”。编制生态环境综合性功能区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清洁发展,让水清岸绿、蓝天白云成为临沭的鲜明底色。全力保护好蓝天。强化污染源治理,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全力爱护好碧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编制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石门河、塘子河、穆疃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1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34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务,落实镇街水污染奖惩措施,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力守护好净土。协调推进污染地块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及治理修复。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造玉山绿色矿山小镇。完善工业危废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机制,从严打击危废处理违法行为。

(六)坚定不移提升治理效能,高标准建设满意政府。发展的重任、人民的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以更高站位,推进忠诚履政。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坚决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以更优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畅通社会舆论监督渠道,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法治作为政府治理的基本方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扎实做好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严格规范行政行为,让政府工作在法治阳光下运行。

以更大作为,推进高效施政。深化学习型政府建设,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不断补齐知识短板、提高专业能力,打造行家里手型干部队伍。增强政府执行力,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看准的事、决定的事,定一件、抓一件、成一件。坚持统筹兼顾,灵活把握工作节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高效推进。强化创先争优意识,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点燃干事创业热情,争先进位、争创一流。

以更严要求,推进廉洁从政。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完善纠治“四风”长效机制,着力推动政风向上向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保持只减不增,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强化审计监督,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规范运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恰是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改革创新,开拓奋进,不断开创和美幸福临沭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