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1年华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陕西省)2021年华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1年3月9日在华阴市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华阴市市长李晓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恢复好于预期,生产总值实现72.48亿元,下降3.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6亿元,增长4.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3万元和1.26万元,增长5.1%和7.3%,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力战疫情促复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应急响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一线工作者值守关口、连续奋战,及时关停景区景点、节庆庙会,狠抓“两站一场”、村组社区、商超校企等关键环节,全面筑牢疫情防线。强化市场监测,切实做好粮油蔬菜等稳价保供,加强水电气热运行保障。千方百计助企纾困,4月底前各行业全部复工复产复市。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华阴持续保持“无疫区”。

全力抓项目聚动能。扩大有效投资,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深入推进“双包一解”,37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4.3亿元,310国道改线工程建成通车,“一河两岸”建成开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华山冰雪世界即将运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23亿元,增长3%。狠抓争项引资,紧盯中省政策投向,争取上级资金7.99亿元。紧密对接华强方特等行业领军企业,精准招商持续发力,招商项目到位资金67.05亿元。优化营商环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效明显,集中办理审批事项151项。新增市场主体1833户,减税降费4148万元,清欠民营企业账款6856.9万元。要素保障力度加大,全年报批土地1005亩,实现供地1580亩。

全力兴产业稳增长。力促农业丰收,克服汛情和条锈病影响,粮食总产11.49万吨,创五年来新高。新增甜柿2300亩、中药材1200亩、设施大棚247座。畜禽存栏47.33万头(只),种鸭养殖基地建成投产。新增家庭农场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农业总产值达到13.6亿元,增长4.4%。力促工业增长,加强工业企业运行监测、要素调度和产销对接,能源、黑色冶金等主导行业产能加速释放。超细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华山创新创业产业园被评为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06亿元。力促消费回升,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大力推动线上消费,电商平台销售2242万元。加快旅游市场恢复,成功举办黄河九省(区)首届非遗展演、华山之巅云海音乐会等活动,全市接待游客25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25亿元,降幅逐季收窄。

全力攻难关强基础。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紧扣“三个精准”,扎实开展“五排查五确保”“对标补短”等活动,中省市巡视反馈和自查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帮销扶贫产品5522万元,4100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如期高质量完成了年度减贫任务。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销号,扎实开展秋冬季污染防治行动,优良天数较2019年增加45天,PM2.5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顺利完成。中小河流堤防治理16公里,营造林5.94万亩。重大风险防范有力,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级保持绿色,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5.46个百分点。

全力提品质展新颜。启动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四覆盖、五清零、六提升”行动。城区汽车客运站投入运营,西桥改造建成通行,八一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完成,7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改造提升标准化公厕18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新建镇村污水处理站12座,农村改厕2.1万户,绿化村庄37个,建成国家森林乡村10个,通过省级农村人居环境二类县验收,孟塬镇司家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4家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华山景区被评为省级旅游行业文明单位。

全力惠民生促和谐。财政民生投入16.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24%。城镇新增就业4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余人。第三小学基本建成,5所中小学、幼儿园加快建设,招录教师79名。中医院门诊楼主体竣工,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成功举办“我要上全运”迷你马拉松等文体活动,荣获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建成日间照料中心3个、养老服务中心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34个。落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各类资金1380万元,再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发放城乡低保金2595万元、困难群众救助金3691万元。“信访门诊”、农村“小探头”等经验在全省推广,有力应对强降雨灾害天气,安全生产实现“双下降”,荣获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全力转作风勇担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125件人大代表建议、110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法治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政府“三重一大”、法律顾问、政务公开等制度有效落实。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强化审计监督,大力整治“庸懒散慢虚粗”等问题,政府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森林防灭火、食品药品安全、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去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由于突发疫情,经济社会发展遭遇较大冲击,个别重点指标未达预期,但巨大的考验和困难,增强了我们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发展勇气。过去五年,仍是华阴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五年。五年来,“四大战略”深入实施,各项事业追赶超越,发展成果再添新彩。

这五年,我们聚力转型、深耕细作,助推了发展“高质量”。始终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了清心温泉、古柏行景观恢复(南段)等一批涉旅项目,旅游综合收入近300亿元,2018年华山登山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罗敷工业园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从无到有,新型工业聚集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到3.7万亩。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到14.4∶13.8∶71.8。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等荣誉,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这五年,我们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啃下了脱贫“硬骨头”。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方略,“八个一批”全面落实,3556户10496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4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5068元增加至11945元,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危房改造1127户,福惠家园、迪家社区建成使用,627户群众搬入新居。实施产业带贫益贫项目146个,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次,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义务教育段贫困学生实现零辍学,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新建农村道路202公里,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04个、农村电网项目21个,标准化卫生室达到115个。荣获2018年、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年终成效考核非贫困县“好”和“较好”等次,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这五年,我们唯实唯干、攻坚克难,构建了生态“好环境”。始终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打好“四大保卫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有力,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恢复耕地336.7亩,复绿24.7万平方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2536亩,创新推行“峪长制+警长制+网格化”。铁腕治霾扎实有效,整治“散乱污”企业152家,完成“双替代”4.02万户。河湖长制得到全面落实,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扎实有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9平方公里。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森林覆盖率达到40.1%。成功创建首批省级森林城市,荣获“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等称号。

这五年,我们开放为先、力促创新,激发了改革“强动力”。始终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扩大开放、项目引领,实施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喜来登度假酒店等重点建设项目79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85倍。6支招商小分队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签约项目123个,到位资金278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华山创新创业产业园入驻企业32家。成功搭建AA-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6亿元。华阴被确定为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华山香椿”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一网通办”事项达到614项,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新一轮机构改革如期完成,国有企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五年,我们统筹全域、内外兼修,展现了城市“靓颜值”。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景一体建设,沿黄公路华阴段建成通车,310国道实现北移改线,滨河大道和2座跨河大桥建成使用,“一河两岸”成为新的靓丽风景线。长城路西延、杨震路北段等8条“断头路”相继打通,旅游文化广场建成开放,新建专业市场2个、街景公园7个,实现集中供热176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15平方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农村改厕3.42万户,改厕率达到85.3%,建成镇村污水处理站26座,绿化村庄114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6个,“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华阴模式”在全省推广。

这五年,我们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收获了民生“新成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提升“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市中心幼儿园建成使用,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9所,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实施了市人民医院门诊楼等工程,12类4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市影剧院完成改造投入使用,“华阴老腔”赴国内外交流演出年均百余场,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3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建保障性住房626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扎实开展,荣获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等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班子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市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华阴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一产小、二产弱、三产不优”的局面仍未改变;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项目占比低,“山下留客”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动能尚需加快培育;民营经济活力不强,营商环境还需优化;乡村振兴任务繁重,生态保护任重道远,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些干部在工作作风、担当作为等方面亟需加强和提升。对此,我们一定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大力实施“旅游立市、生态美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推进旅游产业化、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名市,奋力谱写华阴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

——坚定不移创新发展,着力推动经济升级。坚持“旅游立市”不动摇,擦亮华山“金字招牌”,推动华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赛事演艺、武侠风情、慢城休闲等主题业态,构建“一核一带三轴一环线”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全市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8%,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3.5%。坚持“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创新驱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坚持“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和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订单农业,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到8∶30∶62。

——坚定不移协调发展,着力统筹城乡融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中心提升、城镇集聚、城乡融合”,统筹城景一体融合发展,构建“一主一副、两点两带”城乡空间结构。深入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四覆盖、五清零、六提升”行动,实施“一河两岸”综合开发,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力建设罗敷镇城市副中心,打造生态工业强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

——坚定不移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美丽华阴。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之以恒保护好秦岭,切实做好渭河华阴段及南山支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地下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1%,道路河流绿化率达到90%以上。

——坚定不移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渭融合等国家和区域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着力在谋划招引、落地建设上下更大功夫。“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026.6亿元,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九大类215个。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在引进央企省企、行业领军企业上实现新突破,每年招引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不少于2个。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定不移共享发展,着力提升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每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建成5所中小学校和3所幼儿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健康华阴行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守好精神标识和文化遗存,讲好“黄河故事”华阴篇。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各位代表,“十四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更加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更加团结务实、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2021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全市旅游人数增长100%,旅游总收入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单位GDP能耗下降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只是基本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聚力项目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新根基

紧盯目标抓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8亿元,实施68个重点建设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突破年”要求,一月一次集中开工、一月一次预警通报,强化调度、倒逼进度,力促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等34个项目加快推进,消防救援大队营房迁建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六大类21个项目全面竣工,市医院传染病楼等重点前期项目尽早启动,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把准方向引项目。围绕“十四五”开局起步,聚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策划包装重大项目220个,全年争取上级资金8亿元。高标准打造“城市会客厅”,绘制产业招商地图,瞄准东南沿海、西安等重点区域,招引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力争全年招商到位资金70亿元。

强化保障推项目。严格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深化“双包一解”,做好全过程管理服务。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强化银企互动,用足用活金融政策。加大工矿废弃地综合利用,盘活存量和低效闲置土地,保障项目用地。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强行阻工、强买强卖、强包强揽等行为。

(二)聚力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壮大文旅产业。以华山景区为核心,力推“山水林城庙”联动发展,高标准建设310国道景区段提升改造工程,建成运营华山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实施古柏行景观恢复(二期)等工程。启动建设华山军事云谷、农垦博览园项目,力争华强方特主题乐园成功落户。实施魏长城遗址、横阵遗址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健全文旅产业体系,推动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

延展旅游业态。深入推进“旅游+”,大力发展美食美宿、慢游慢吧等休闲产业,壮大夜间经济。以“十四运”为契机,做好火炬传递等承办事项,助力体育旅游业加快发展。依托“华山论剑”IP,举办一批精品赛事、会展论坛。深挖特色地域文化,开发文创产品,高品质打造特色剧场、实景演艺。拓展乡村旅游、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等业态,打造“沉浸式”旅游新典范。

提升服务品质。实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综合提升工程,改造启用华山西站,配合做好“绿巨人”动车开通工作。做大“智慧旅游”,加快智慧景区和数字平台建设,推进“全域旅游一卡通”。做优“文明旅游”,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实现游客投诉快处置、旅游安全强保障。做强“品质旅游”,开展旅游行业“品质革命”行动,实现旅游服务精细化大提升。深挖消费潜力,推动物流、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发展。

(三)聚力工业倍增,蓄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罗敷工业园老旧厂房综合利用,力争智能升降平台等项目建成投产,桃下科技创业园、北新建材华清石膏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园要素保障、管理服务和园区招商,启动建设西安国康瑞金等入园项目。

做优做强骨干企业。全面落实工业稳增长各项措施,强化“一企一策”,加快华鑫特钢、万华重工等企业产能释放、提质增效,引导锦前程药业、博华制药等退城入园、扩规增量,支持大唐秦电企业技改,推进热电联产,发展上下游产业,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

培育催生新兴产业。坚持创新驱动,紧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大力引进一批关联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华山创新创业产业园,加快标准化厂房和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孵化能力。加快“个转企、小升规”步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

(四)聚力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建成灌区节水配套设施,繁育小麦良种5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以上。做大做强“3+X”特色现代农业,稳固发展甜柿1.2万亩、菊花3000亩、设施大棚1400座,建成种鸭养殖基地(二期)、华西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力争将华阴甜柿打造为区域公用品牌,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改建县乡公路25公里,建成移民后期扶持、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镇村污水处理站3座,完成改厕2000户。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国家森林乡村10个。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7家、农民合作社10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特殊困难群体,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发展壮大扶贫产业,高质量实施消费帮扶,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聚力生态保护,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全面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野生动物救助饲养中心,深化“五乱”整治,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和尾矿库治理。健全网格化、智慧化监管体系,新建生态卫所6个,强化峪长制警长制,依法依规实行强制性、全过程监管。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4.5万亩。建成长涧河西桥段河堤退建工程,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再生水秦电供水管网工程,确保入渭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加大蓄滞洪区管护力度,实现河湖安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强化“六项举措”,持续整治工地扬尘、烟花爆竹燃放等问题,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126辆,提升重污染天气综合应对能力,力争优良天数达到270天。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六)聚力城市更新,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载体

高起点规划引领。着力推进“四覆盖、五清零、六提升”行动。全域统筹、多规合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一张图”。编制城区、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成区城市设计,加快城景一体、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严格规划执行,坚决做到“建设必审批、违建必拆除”。

高品质建设城市。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35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南寨、亭子安置小区,逐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实施贵妃路东段、掌华路、三合路工程,打通东兴路南延、望岳路南延等“断头路”,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推进城区热力管网、地下人防等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高标准管理提升。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常态化开展经营秩序、交通秩序、集贸市场综合整治,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实施城区节点绿化美化工程,持续开展“净美华阴”清洁行动,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

(七)聚力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加大对地标产品的保护和利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度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一网通办”加速迈向“一网办好”。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倾力支持民营经济。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扎实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新增市场主体1500户以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提升政企服务、商贸交流和企业互访“三个平台”,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八)聚力民生改善,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开展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建成使用第三小学和2所幼儿园,加快建设3所中小学和职教中心提升改造项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楼,建成使用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中医院综合楼、妇幼保健院住院楼,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使用广播电视大楼,加大文物和非遗传承保护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文化惠民活动。如期完成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展稳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全面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政策,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个、养老服务站5个。持续扩大各类保障覆盖面,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统筹推进慈善事业。

创新开展社会治理。坚持“人”“物”同防,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防群控能力。启动“八五”普法,深化法治示范市创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门诊”,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建成信息化立体防控体系工程,打造治安防控的“天罗地网”。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华阴”。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追赶超越,核心是效率、关键是质量。政府一班人将按照市委决策,坚持行动至上,奋力晒比拼超,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埋头苦干中振奋精神,在开拓创新中取得实效。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国之大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体现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依法行政促公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持之以恒转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突出“勤快严实精细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干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正风肃纪树形象。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弘扬延安精神,深化“以案促改”,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审计监督,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厉行节约,减少开支,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建设国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名市,奋力谱写华阴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

名词解释

1.双包一解: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

2.四覆盖、五清零、六提升: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景区详细规划、建成区城市设计四项全覆盖;城区断头路、城市内涝点、房地产乱象、违法建设、“智慧城市”覆盖盲点五项清零;保障性安居工程、市容市貌、公共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垃圾分类处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六项提升。

3.一核一带三轴一环线:一核,即华山景区;一带,即沿山康体养生经济带;三轴,即华岳路旅游配套动力发展轴、“一河两岸”休闲慢游轴、西岳庙及古柏行文旅融合轴;一环线,即市域旅游大环线。

4.一主一副、两点两带:一主,即中心城区,包括太华办、岳庙办和华山镇;一副,即罗敷镇作为城市副中心;两点,即华西镇和孟塬镇;两带,即沿老310国道、大华公路两侧发展带。

5.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6.六项举措: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