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1年三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陕西省)2021年三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4日在三原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三原县人民政府县长 何 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三原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一年来,我们众志成城、全力战“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县上下闻令而动、依令而行,广大党员干部放弃休假、冲锋在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公安民警挺身而出、严防死守,爱心人士大爱无疆、捐款捐物,全县群众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阶段性成果,4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2月8日后无本土新增病例,谱写了一曲勠力同心、和衷共济的时代赞歌。一年来,我们内引外联、主攻项目,重点项目数量和质量创历年新高,开工率、建成率、投产率“三率齐增”,特别是投资1000亿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和投资35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落地建设,拉开了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大幕,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三原新区”建设进入快车道。一年来,我们沐风栉雨、携手攻坚,手牵手情系困难群众、心连心助推脱贫攻坚,尽锐出战,精准发力,用忠诚担当铸就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一年来,我们以民为本、共建共享,始终把办好民生实事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投资5.2亿元的6座城市公园广场全部建成开放,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居全省前列,交出了一份厚重暖心的民生答卷。我们先后被列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试点县,三原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攀升。

我们坚持“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我们密集出台稳增长、复工复产多项措施,全力“止滑促升、决战收官”。力促工业增长,全面落实工业稳增长政策,减税降费2.64亿元,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全部清零。扎实开展“三包三促”,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能技改,全年培育规上企业10户,中航宏远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力促农业丰收,制定出台设施蔬菜改造提升、旱腰带特色产业发展、奶源地建设等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全年粮食产量达19.92万吨,实现“十七连丰”。力促消费回升,全面落实市上促消费20条措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全年新增电商企业44户,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2户。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7.76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470亿元,降幅逐月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06亿元,增长6.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8亿元,增长4.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9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156元、13900元,增长5%、8.1%。我县经济总量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在重重困难中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我们坚持“项目为王”,汇聚发展新动能。59个新建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1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伊利乳业、延长石油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共引进合同项目52个,完成到位资金56.44亿元,特别是在全市“百企进咸投资兴业”活动中被评为“最具投资兴业吸引力的县市区”,4个项目获得“最具高质量发展方向”奖。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3686万元,争取政府专项债2.97亿元,381个新储备项目列入国家库,项目策划包装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第一。

我们坚持“一体推进”,打造城乡新面貌。清河湿地公园、右任书法广场、清河北岸人文景观广场建成开放。改造提升池阳大街、盐店街、政府街等6条城市道路。设置新式公交站亭23个,对主要大街人行道进行美化亮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荣获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关中环线升等改造如期完工,新耀路、三永路建成通车,改造农村公路148公里。城关、西阳等镇村污水处理站建成运营,清河沿岸6个乡镇垃圾市场化处理和9条县乡主干道绿化美化全面完成。陵前镇、渠岸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镇。

我们坚持“对标补短”,打赢三大攻坚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大力发展消费扶贫,剩余1103户1896名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资1717万元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工煤车尘燃”等主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空气优良天数较去年增加40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11.5%,清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标准。积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及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

我们坚持“民生至上”,增强群众幸福感。投资25.46亿元的九大类216件民生项目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6.38%。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37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42万元。南郊中学教学楼、东郊实验小学开工建设,投资7894万元的独李中学、孟店小学等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县中医院住院楼和县医院门诊大楼启动建设,县卫生应急储备中心、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使用。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开展。高规格举办了“我要上全运”系列活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完成“六清”任务,荣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县。

各位代表,一年风雨路,五载谱华章。“十三五”期间,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大举措,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夯基垒石、积厚成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稳定工业生产、释放消费活力、聚力招大引强,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全面开启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达到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达到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达到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速达到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7.2%、8.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5.9:47.5:36.6,第三产业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了10.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一鼓作气、聚力攻坚,全面小康胜利在望。53个贫困村摘帽出列,全县5886户17870人全部实现脱贫,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全省卫健系统扶贫日活动在我县举办,危房改造“四清一责任”、健康扶贫“333”一站式代办制经验全省推广。以蓝天保卫战为重点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整治“散乱污”企业243家,拆改燃煤锅炉443台,清理取缔露天煤场34个,旱腰带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投资6.8亿元,升等改造了三新路、洪马路、安陵路等9条县干公路,道路绿化373公里,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3.4万座,农村垃圾处理实现市场化运作,49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36个、重点示范村54个,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家门口“提档升级”。

五年来,我们全域统筹、内外兼修,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投资21亿元,新建改建了东三路、东四路、东五路、西一路、临履大街、池阳大街等30余条城市主干道路,打通7条城市断头路。规划建设了池阳绿林公园、城市运动公园、右任书法广场等6座公园广场,特别是投资3.5亿元实施了清河综合治理项目,一条水景相融、流光溢彩的生态长廊成为城市“会客厅”,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福地乐园。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县城建成区拓展到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在全省77个县市中排名前列。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城市生活日趋便利,让三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光彩。

五年来,我们倾尽全力、兜牢底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累计投入113亿元,维修改造中小学及幼儿园70多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到100%;建成全民活动中心、停车场等一大批公共便民服务设施;新能源公交车覆盖城乡,城区公交分时段免费乘坐、公厕免费开放,群众入学难、停车难、出行难等民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综合医改深入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医保整合统一运行,荣获全国中医药先进县。渭北革命根据地建成8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三原地区改编出师抗日8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举办,红色电影《三原·一九三七》在央视上映。先后举办了“百年巨匠”系列书法艺术首展“望故乡·于右任书法三原故里特展”、全国红拳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荣获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红色渭北、人文三原”的美誉度持续扩大。

五年来,我们忠诚担当、勤勉作为,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加强审计监督,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财务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64件、政协提案754件,办复率达100%。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树立起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与此同时,双拥、供销、县志、气象、档案、电力、邮政、电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十三五”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理解支持政府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参与三原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不足,主要表现为:“十三五”规划部分指标未达预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还不强劲,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少数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我们一定要直面问题和困难,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全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待!

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三原新时代追赶超越、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省把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作为主攻方向;全市各县区摩拳擦掌、你追我赶,速度慢了不行、质量差了更不行。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机遇。我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蓄势强劲、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心干劲斗志昂扬。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咸阳一体化等重大政策机遇的叠加效应加速显现,省上明确提出打造以三原、高陵为主体的渭北先进制造业组团,市上正在加快打造包括三原在内的三个经济增长极,我县在省市发展格局和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只要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体现担当、展现作为,就一定能够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建设大西安都市圈渭北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打造“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大西安文化旅游康养示范区”,勇立潮头、真抓实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三原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县域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乡融合实现新突破,“一心一区一廊三板块”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大气环境质量达到II类标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民生福祉得到更大改善,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生活;治理效能大幅提升,法治三原、平安三原建设不断深化,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提高,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战略主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近和远的关系。在提速增量上下功夫,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发展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在提档升级上下功夫,招大引强、引新退旧,推进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推动形成“四三二”产业体系。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主动承接大西安产业转移,健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对接机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本链深入融合,培育一批地标品牌,全力提升三原发展能级,实现经济量的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积极融入大西安都市圈,重点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456工程”,加快“三示范一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让群众都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着力提升文化生活品质,推动文化繁荣,实现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转变。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促进空气质量稳定向好,让三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高效能治理是坚强保障。突出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平台、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体制,全面提升村组、社区治理能力。突出数字政府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网上便民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整合与利用开发,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突出政务全面公开,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和内容,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和问题受理、处理、反馈工作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突出干部作风转变,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职责边界清晰、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三原的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吃劲阶段。我们一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拉满弓、鼓足劲,用心用力走好三原新时代追赶超越之路,倾情倾智绘就三原高质量发展蓝图!

三、以增量提质为“十四五”高点开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增量提质、高点开局”和县委“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保持“开局就决战、起步就冲刺”的劲头,努力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5%和8.5%的目标,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致力培育动能,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县确定重点项目98个,年度投资184亿元。全力加快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香油产业园、永鑫产业园等18个续建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万达广场、得利斯、煌上煌等60个新建项目开工,密切跟进农科园、誉邦二期等20个前期项目早日落地。对这些项目,我们将严格落实“三包三促”包抓责任,通过清单化管理、驻地化保障、常态化解决存在问题等措施,倒逼项目加快建设、入库入统。全力组织好重点项目开工月和项目建设大比武活动,逐项目制定进度计划,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每一个月都有变化、每一季度都有成效。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紧盯国家政策动向和市场需求导向,积极包装策划优质项目,推动形成长短结合、重点突出、梯次接续的项目库。围绕“四三二”产业体系,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招引世界500强、“中字头”“国字号”“总部经济”企业上实现重大突破。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组建“尖刀班”叩门招商,全民“总动员”助力招商,构筑招商引资大格局。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着力提高亩均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率。实行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周推进制度,确保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亿元以上。

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高新大道、园区二路、安置房等园区道路及配套设施,持续提升道路绿化美化和园区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创新创业综合体。推进融资平台转型升级,有效解决融资瓶颈。启动建设陵前医药产业园、大程—西阳先进制造工业园,打造关中环线工业走廊。

(二)致力工业强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绿色食品、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建材”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伊利、达利园等龙头企业扩能技改,加快得利斯、煌上煌等项目建设,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化、链条化、特色化发展。以中航宏远、建科方圆等企业为骨干,加快零壹空间、陕汽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航空配套、汽车配套等先进制造产业。以陵前医药产业园为平台,壮大发展白鹿制药、富捷药业等重点企业,积极引进现代新型中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等相关企业,做精生物医药产业。鼓励陕西联塑、建华管桩等企业推动产品向下游终端延伸、向绿色高端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全面落实中省市各项惠企政策,发挥50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作用,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扩大生产。加大对恒安、娃哈哈等13户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和协调服务,支持企业拓市场、扩产能,提升重点企业对工业增长的带动力。加快路大路、达利园二期、汇融建筑等42个工业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全年工业投资额完成50亿元以上。加大规模企业培育纳新力度,全年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0户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认真落实中央“民企新28条”政策,对本土企业和招商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大力实施个转企、小升规,培育个体工商户850户、个转企95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以创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快小磨香油产业园香芝廊双创基地建设,促进小磨香油、蓼花糖等地标经济向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转型发展。

(三)致力农业稳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做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探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实施总投资1.6亿元的扶贫工程,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内生动力培育机制,激发脱贫群众自力更生、接续奋斗的干劲,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对脱贫村、脱贫人口一定要扶上马、送一程,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机制衔接。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19万吨以上。加快鲁桥、安乐育种基地推进力度,增强优质品种选育和推广。统筹实施“3+X”全产业链奖补项目,做大做强设施蔬菜、苹果、奶山羊主导产业,做优做精富硒农业、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持续提升“城北三原”品牌知名度。建设恒大农科园、阿里云农产品数字产业园,大力推进高科农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11个科技富民示范工程,打造14个农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带动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先行,启动全县镇村规划编制工作。以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新建改建乡村道路60公里,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5个、排水管网26公里,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万户,分别打造1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宜居乡村。积极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拓展宅基地“三权分置”路径,加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管理。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四)致力三产富县,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做大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千亿级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航空航天文旅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动医疗、健康、养生、休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打造大西安文旅康养示范区。围绕4A级景区创建,实施李靖故居、周家大院、文峰木塔等景区提档升级,打造城隍庙—古龙桥—宏道书院—清河湿地公园特色文旅大景区。丰富天齐葡萄酒庄、柏社古村落等乡村休闲体验游,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步伐。

做活商贸服务产业。发展壮大线上经济,加大直播带货、线上零售及农村电商扶持力度,推动恒大养生谷、农夫果蔬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加速形成现代消费新业态。投资200万元建设西郊便民服务综合市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一批农贸市场、社区菜店、便利店等社区商业网点。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千企万店”增效计划,全年培育限上商贸企业6家。

做强现代物流产业。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大型龙头现代物流企业。支持延长石油、华阳工贸等物流企业扩大规模,加快丝路国际物流中心、中蓝新能源重卡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汽车运输、仓储货运和快递服务等现代物流业。支持城区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站、村级服务点三级配送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五)致力品质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县城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新区”以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万达广场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按照“一年出形象、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节点目标,加快建设进度,塑造现代化新城。“老城”以城市更新为重点,无论财政多么紧张,我们每年都要干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更实在的城市实事。今年投资3亿元,打通龙桥大街西段、规划一路等一批断头路,改造提升池阳街西段、西环路、裕原路等城市道路和背街小巷,新建池阳街西段雨污分流工程。加快推进中铁一局棚户区改造和南郊中学门前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清河湿地公园延伸段和古龙桥风貌修复项目,持续发力将这一民生工程进行到底。纵深推进陵前、西阳、大程等重点特色镇建设,补齐基础短板。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制定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相关制度,巩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加强城市规划管控区智能化管理,开展城市管理提升行动,铁腕治理噪音扰民、物业服务管理乱象以及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背街小巷卫生保洁力度。建设餐厨垃圾处置场、更新城区环卫设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建设,助力市民绿色出行。加强公园广场管理,提升城区公厕功能质量,为市民营造干净舒适的休闲环境。

(六)致力民生保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完善社会保障暖民心。今年计划投资26.3亿元,实施九大类247个民生项目。深入开展稳就业精准帮扶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抓好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就业3300人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坚决治理欠薪问题。特别关注“三留守”、残疾人,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大病救助、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和规范租赁住房市场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

优化公共服务舒民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计划投资4亿元,在东五路、创新大道北段、商务路新建3所小学和1所初中,增加学位6000个,持续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投资3.6亿元,实施县中医院住院楼、县医院门诊大楼建设项目,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建政府街立体智能停车库和城隍庙、福兴小区2个停车场。以全国“十四运”为契机,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健身步行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社会治理安民心。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严防疫情输入和反弹。持之以恒推进安全生产“三防三抓三严”,加大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质量强县。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三原。

优化生态环境畅民心。聚焦“工煤车尘燃”主要污染源持续攻坚,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5天以上。高标准完成3000户天然气入户安装、22921户清洁能源改造和60万平方米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快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大程污水处理厂(二期)等12个环保项目建设,力争清河断面水质稳定在Ⅳ类标准以上。全面推行“林长制”,强化嵯峨山保护管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投资27亿元,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抓起,持续办好20件城乡惠民实事,让全县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惟有担当,追赶超越贵在实干。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倍加珍惜时代机遇,倍加珍惜事业舞台,坚守初心使命,尽职担当作为,“拼”字当头,“干”字为先,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政治过硬,忠诚干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各项工作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落地生根。

公正司法,依法干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确保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完善依法决策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担当尽责,高效干事。当好“生产队长”,践行一线工作法,让政府工作更贴实际、更合民意。以建设数字政府为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用更好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一环一扣稳扎稳打,一步一印接续奋斗,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清正廉洁,干净干事。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加强审计监督,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全覆盖,打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使命在肩、心潮澎湃。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三原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五项要求”: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五个扎实”:指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3.“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4.“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5.“止滑促升、决战收官”:指2020年4季度,市委提出的“决战四季度、奋力保全年”主题主线。

6.“三包三促”:指县级领导带头包乡镇、包项目、包企业,促建设、促生产、促销售。

7.“百企进咸投资兴业”活动:指2020年11月份,咸阳市为促进百户以上企业进咸阳、百个以上项目落咸阳、千亿元以上资金投咸阳,开展的百企进咸投资兴业活动。

8.“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9.“三排查三清零”:指排查政策落实,脱贫任务清零;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

10.“六清”任务: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六大任务。

11.危房改造“四清一责任”:指帮扶对象清、住房鉴定清、危房改造清、质量验收清,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12.健康扶贫“333”一站式代办制: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镇村干部3类干部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按照“嘴勤、手勤、腿勤”3个要求,通过坐班代办、电话代办、上门代办3种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贫困群众提供全程代办服务的机制。

13.“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14.“放管服”改革:指我国提出的一项经济改革政策,即“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

15.“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种不正之风。

16.“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7.“一心一区一廊三板块”:指我县“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空间布局,“一心”即中心城市,东起延西高速、西至包茂高速、南至县界、北至园区二路范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现代化城市;“一区”即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空间环境承载力,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新城;“一廊”即关中环线工业走廊,东起大程镇,西至城关,东西长约20公里,以绿色食品、先进制造、新型建材为重点,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三板块”即北部生态农业板块、中部现代产业板块、南部都市农业板块。

18.“四三二”产业体系:指我县“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产业体系,即做优做强“绿色食品、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四大工业,培育壮大“文旅康养、商贸服务、现代物流”三大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科农业、特色农业”两大农业。

19.“456工程”:指我县“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即紧密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4大领域,针对性实施50个以上城镇建设重大项目,力争5年总投资达到60亿元以上。

20.“三示范一中心”:指我县“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战略定位,即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大西安文旅康养示范区,大西安都市圈渭北中心城市。

21.“增量提质、高点开局”:指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1年经济工作要求。“增量”,就是要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用加快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提质”,就是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向高质量聚焦发力,锻造形成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点”,就是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实现经济增长中高速,有效供给中高端,发展进步回“C位”;“开局”,就是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夺取“开门红”,做到起步优、首战好、全局胜。

22.“增存挂钩”机制:指从土地供给端发力,将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处置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挂钩,强力破除土地资源无效低效供给,提高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用地机制。

23.“民企新28条”:指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份文件被外界称为“民企新28条”。

24.“四个不摘”要求: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25.“3+X”产业:“3”指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X”指我县其他农业特色产业。

26.“三权分置”: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27.“千企万店”增效计划:指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期间加快培育千家以上规上服务企业、发展万个以上业绩突出的规下商贸经营业店。

28.“三留守”:指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29.“四方责任”:指在疫情防控期间,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30.“四早”措施: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1.“三防三抓三严”:三防,指防麻痹、防松懈、防大意;三抓,指抓执行、抓演练、抓队伍;三严,指严防、严管、严究。

32.“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33.“林长制”: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34.增强“四个意识”:指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35.坚定“四个自信”:指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6.做到“两个维护”:指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7.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指法治政府建设“双驱”工程、市县法治政府建设评估工程、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强基工程、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工程、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化推动工程。

38.“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