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年渑池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7日在渑池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渑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喜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紧盯“三县一城”建设,团结一心、奋力拼搏,顶住压力、精准发力,聚力“抗疫”“战贫”,聚焦“六稳”“六保”,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较好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疫情发生后,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号令,在全市率先建立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织紧织密乡镇、小区、村组防控网络,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筑牢了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仅用36个小时紧急改造一所集中隔离点,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医疗救治、重症救治等6个专家组,精选214名医护人员,组建8支一线救治团队,2月20日,3例输入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筹集资金6384万元,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和前线抗疫。1.8万余名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广大医务人员逆行而上,用勇气、担当和奉献践行了初心使命。全面贯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果断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回归正轨。面对境外疫情蔓延、国内零星散发态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要求,坚持思想不懈怠、责任不缺位、防控不松劲,保持了“零确诊”“零疑似”的稳定态势,维护了正常社会秩序。抗疫与发展成为过去一年最难忘的经历,全县上下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二是经济运行态势回稳向好。狠抓项目扩投资。全年实施1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50个项目建成投产。实施了一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开工26个、建成8个。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4个,完成投资32.5亿元,同力水泥、承明光电创成省级智能车间,东方希望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抢抓“两新一重”政策机遇,建成充电桩232个、5G基站92个,实现了城区5G基站全覆盖。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355万元、抗疫特别国债1.1亿元、政府专项债3.79亿元、“982”专项融资贷款7.3亿元,有力助推了经济发展。壮大集群强筋骨。立足三大主导,积极培育六大百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现代工业经济体系。与东方希望签订了投资近200亿元的一揽子项目,战略合作再启新征程。与洛阳涧西区共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成功签约,区域联动发展取得突破。深化“豫酒振兴”战略,仰韶酒业“一庄五园”基本建成。以果园工贸园区为基地,新集聚食品加工企业7家,新增产值6亿元。产业集聚区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园区污染第三方治理方案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评审;投资303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8个,园区空间大幅优化。聚焦服务优环境。率先启动“两个健康”示范县创建,建立“一联三帮”“首席服务官”“百干帮百企”等制度,一线解决运营难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2.3亿元,清理拖欠企业账款344.9万元,向274个企业发放贷款31.3亿元。建成一体化社会信用平台,发布诚信“红黑榜”名单121家。扩大招商促开放。引进省外资金7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签约项目47个、总投资378.7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

三是“三农”发展根基更加牢固。脱贫任务如期完成。积极对冲疫情影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查漏补缺,强化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攻克了最后贫困堡垒,全县剩余的1352户2247人全部脱贫、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特色产业质效提升。全年粮食总产1.99亿公斤,超目标10.3%。“双椒一药”种植总面积超47万亩,实现收入9.4亿元,“渑池花椒”成为我县第六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渑池柴胡”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我县荣获2020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建成全市首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东方希望生猪养殖二期推进顺利,鑫地牧业生猪育肥场建成投产,全市首家种猪基因改良项目开工建设,新建、扩建生猪养殖场18家,域内生猪存栏量达18.8万头,生猪稳产保供成效明显。烟叶生产平稳发展,“两烟”销售税突破5000万元,烟农收入1.05亿元。以创建特色绿色农业品牌为重点,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我县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入选全国首批绿色防控示范县和省级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10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36个,南村乡入选全省第一批“美丽小镇”。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垃圾、建筑杂物等2.37万吨,拆除违章建筑2097处。改造农村户厕10113座。农村活力全面激发。以经济活、农民富、乡风淳为目标,因村施策做活集体经济,弘扬新风激发内生动力。全县剩余9个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破零”。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新发展家庭农场15家、专业合作社15个,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持续完善,12个乡镇及145个行政村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农村群众生活更加便捷。

四是文旅融合成效日益彰显。文化为魂增内涵。扛牢弘扬仰韶文化的历史重任,周密推进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系列活动。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展提升稳步实施,基础设施、文物征调、智慧化博物馆等加快推进,跻身国家三级博物馆行列;仰韶文化系列丛书编纂、纪念邮票发行等工作有序开展。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创作了大型红色题材现代剧《宣誓》等剧目,献礼建党100周年;精准扶贫题材公益电影《大山的儿子》圆满杀青,荣获2020国防万映优秀扶持影片奖。坚持志智双扶,开展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活动3000余场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旅游为体扩影响。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年)》,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依托资源禀赋、彰显融合理念,高标准打造了总投资5亿元的仰韶仙门山景区,仰韶酒工业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赵沟古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柳庄村、河南庄村获得“2020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称号。旅游宣传持续发力,“品味仰韶•陶醉渑池”旅游推介会在洛阳成功举办。红色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全市唯一一家省级红色教育基地在八路军渑池兵站挂牌。

五是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宜居环境再优化。持续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力、生活舒适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扎实推进,形成“双评价、双评估”初步成果。实施道路畅通工程,顺利打通双拥北路、文明北路、工贸路3条“断头路”。聚焦群众休闲需求,建成了韶园和会盟生态园两大综合型城市公园。棚改项目新建成住房1476套,广大群众持续享受政策红利。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圆满完成,老社区焕发新面貌。基础设施再提标。坚持用经营的理念来管理城市,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聚焦群众关注的“七大难”问题,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新改建公厕15座,生活垃圾应急处置场加快推进。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施了集中供暖二次管网改造、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一批项目。以“城市四治”为抓手,紧盯重点区域、主要街道、关键时段,教育制止不文明行为,依法整治违法行为,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善。发挥智慧城管综合作用,提升城市治理效能,12319城市管理热线问题办结率实现100%。交通事业再出彩。抢抓交通建设新机遇,以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国土空间编制为契机,加大重大交通工程推进力度,城市格局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垣渑高速完成投资50亿元,占总投资的99.7%,成为连通豫晋新通道。渑淅高速全线开工。国道310南移渑池段建成通车,新华大道特大桥首桩成功灌注,城市框架不断拉大。97公里通村入组及砼返砂道路全面完工,城乡路网日益优化。

六是社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突出稳岗就业。面对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及时出台稳就业措施,组织农民工点对点返岗,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8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做实“三保”工作。大力压减非急需一般性支出,集中保障疫情防控、三大攻坚等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4.3%。城镇低保月人均标准提高到570元,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提高到4260元。承接的省、市15项民生实事和实施的县10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渑池高中、渑池二高顺利搬迁,尚德中学完成改建,4所乡镇幼儿园建成投用。“超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县人民医院负压病房全部建成,中医院感染病房楼开工建设,在全市较早建成PCR实验室,全省首家健康教育防疫馆建成开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县中医院达成合作共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甲”。保持社会稳定。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持续完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防汛、信访稳定、普法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理等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人民防空建设不断加强。非公经济、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档案、史志、气象、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工作不断进步,黄河河务、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法治政府建设部署,遵守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做到了决策依法、用权守法、文明执法。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录入省政务服务网,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9个工作日,一张身份证可办理民生事项137项。落实“五公开”要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6个试点领域公开目录编制完成并发布。严格执行县委重大决策,主动落实各项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大力整治“新衙门作风”,树立干净、干事、干练的执政形象。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三五”的胜利收官。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理念,积极融入新格局,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着力强基础、蓄势能、开新路,全力以赴稳增长,心无旁骛抓发展,谱写了“三县一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建设现代化新渑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紧盯发展要务,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巩固了经济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18亿元,年均增速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9.3亿元,比2015年增长43.1%。“十三五”期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始终稳居全市前列、保持全省二十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482亿元。获批全省唯一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荣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和中部百强县,跻身河南省县域工业30强行列。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型主线,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提升县域经济质效。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平一降一升”的良好态势,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0%,“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50个,居全市之首。累计完成投资782.9亿元,建成重点项目323个。工业转型成效显著,三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凸显,谋划的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培大育强。圆满完成占全市70%以上煤炭去产能任务,规上工业企业“三大改造”覆盖率达到55%,与东方希望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东能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填补了河南省赤泥回收循环利用空白;仰韶酒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省首个营业收入破20亿元的豫酒企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攀升,金融保险、健康医疗、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蓄势待发,引进了户联小镇等一批电商物流企业。

五年来,我们聚焦精准方略,三大攻坚战成果显著。全力攻坚脱贫事业,始终将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先后投入资金4.29亿元、建成624个扶贫项目;抓产业强支撑,“双椒一药”主导产业覆盖率达98.7%,使贫困群众短期有收益、长期能致富;创造了健康扶贫等先进经验,全县11214户35140人、37个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顺利通过国家普查验收。狠抓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保工作受到市级奖励。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抓好“六控”,突出“三散”治理,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67家,完成“双替代”取暖5.37万户,煤炭消费减量等专项战役圆满完成,PM10、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41.5%、50%,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9天,同比增加66天,为近年来最好水平;打好碧水保卫战,河长责任制有效落实,涧河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打好净土保卫战,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推行“山长制”,累计修复矿山1.73万亩、造林12.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7个,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全力化解重大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非法集资涉案资产处置进入尾声,农商行不良贷款清收行动成效明显,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年来,我们秉持宜居理念,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以“六城联创”为统领,持续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一举创成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坚持“一个目标、一张蓝图、一抓到底”,编制完成《渑池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33个专项规划;深化“双违治理”和“一户多宅”整治,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0万平方米,维护了规划权威,释放了发展空间。“十三五”时期,主城区北进东扩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增加2.7平方公里。实施道路畅通、管网贯通、水系联通、“城市双修”、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26.7公里,铺设各类管网284.5公里,建成城市公园游园30个。以“先建后拆、用最好地段、建最好房子,让老百姓住最有品质社区”的理念,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1046户城中村居民乔迁新居。做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四篇文章,新增绿化面积22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分别达39%、34%、13㎡;坚持一路一景、一楼一景,在城区主干道、12个广场游园实施亮化工程;拆除大型户外广告40个、破损广告牌匾500余个,累计新建4个停车场、42座公厕,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建成投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完成乡村公路建设305公里;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全域;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累计增加城镇就业3883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411人,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45%提升至5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20个、“五美庭院”6000余个、“四美乡村”65个,总投资1.8亿元建成26个省级美丽乡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称号。

五年来,我们蓄足内生动力,创新改革持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运转更加顺畅高效。“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89.3%,“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4.6%。国企改革攻坚圆满收官,5家“僵尸企业”资产全部处置到位。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全面完成。稳步做大融资平台,为发展提供强力资金保障。持续扩大开放,引进项目149个,总投资747亿元,引进省外资金349.4亿元。实施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培增”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县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连年攀升,累计培育高科技企业13家,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1家。注重资本运作,37家中小企业登录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天沣农业等4家企业在交易板块成功挂牌。

五年来,我们牢记为民宗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面对财政收支巨大压力,坚持投入不降、力度不减,累计对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民生事业投入资金1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四分之三,民生答卷更有温度。五年来,承接的省、市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办成县民生实事50件,如期兑现政府庄严承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退休基本养老金实现五连增,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2.1%、50%,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稳固。农村低保、农村特困补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翻了一番。投入资金20.5亿元,新建22所城乡学校,改扩建109所学校,引进776名城乡教师,增加学位9500个,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为历年来教育事业投入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健康渑池”建设深入推进,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相继搬迁新址,15所乡镇卫生院、224个村卫生室提质升级,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硬件水平居全市前列。县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47个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县融媒体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大山的儿子》在省级戏剧大赛中一举斩获8项大奖,荣获第八届黄河戏剧节金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成立,建成实践所12个、实践站308个,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干成了一批发展大事,打造了一批出彩亮点,补齐了一批城市短板,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化解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虽然万般艰辛,但成效倍感欣慰。在推进“三县一城”事业的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县委的果断决策和信心恒心,领导干部的担当负责和攻坚探索,广大职工的积极作为和无私奉献,以及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注和热情参与,这些都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源泉。同时,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继续把渑池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政治统领不动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政治定力,树立正确导向,保证方向不偏、步子不乱;必须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奋力开创高质量建设“三县一城”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立足产业基础,紧盯三大主导,加快产业转型,把勾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好政府与市场重要作用,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服务好各类市场主体,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必须始终坚持加强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持续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县上下和社会各界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和公安干警,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向给予县政府高度信任和倾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渑池仍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发展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支撑不够有力,产业结构不优、增长动能不足的局面仍未有力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担当意识还不强,机关作风和服务效能仍需进一步改进,等等。对此,我们应不以事艰而退避,不以任重而不为,正视问题、标本兼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

根据《中共渑池县委关于制定渑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渑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我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全市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提升”,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渑池、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成创新型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县和体育强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面绿色转型树立“新样板”,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渑池基本建成;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参与洛阳都市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高效运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全面实现,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协调发展实现“新跨越”,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平安渑池建设达到“新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民美好生活谱写“新篇章”,人的全面发展、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渑池全面对接洛阳都市圈、深度融入黄河金三角、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渑池建设新局面的关键五年。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高质量建强“三县一城”,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三门峡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贡献强劲渑池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外部形势和发展条件,《纲要草案》用“实现八个更大”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更大跨越。加快推进产品结构向高终端转变,产业要素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产业结构向先进制造业为主转变,尽快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布局科学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经济总量实现位次上升,人均指标继续保持领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更大突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文化圣城塑造实现更大进展。强化文旅融合,办好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系列重大庆祝活动,打造“仰韶圣地•醉美渑池”品牌,做大做强历史文化游、自然山水游、红色经典游、现代工业游、乡村风情游“五位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高质量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县、国际仰韶文化旅游体验地、国家研学旅游目的地。枢纽城市建设实现更大作为。抢抓洛阳都市圈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建设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搞好大通道、大路网、大枢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能力,打造洛阳都市圈与黄河金三角联动发展枢纽城市。黄河生态保护实现更大成效。着力践行黄河治理与保护重大决策,保障黄河安澜,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提升黄河沿线生态环境品质,创新区域联动、绿色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为基、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更大优化。农村改革全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富有渑池特色的原创性、品牌性改革实现重大突破。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招商力度进一步加大,开放活力更加充沛。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持续激发,科研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打造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更大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善,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法治渑池、平安渑池建设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基层治理走在全省前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基本形成,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任重道远。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发展的历程必定充满艰辛,完成“十四五”宏伟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但我们始终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37万渑池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我们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新阶段现代化新渑池建设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县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对渑池“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以上,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研究和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7%,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保持在1.6亿公斤以上,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节能减排完成市定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扎实推进以下九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稳定投资消费,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聚焦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特点,主动融入新格局,积极应对新挑战,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持续扩大投资。开展项目建设创优提质年活动,加快总投资206.3亿元的48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01.4亿元,建成东方希望年产8万吨铝工业固废技改等18个项目。紧盯谋划的10个领域、214个中长期黄河流域关联项目,梯次推进实施。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动态充实“十四五”项目库。强化领导分包、联审联批、督查督办、跟踪问效、观摩评比等制度,优化项目服务,深化“四比四看”,开辟“绿色通道”,做好重点项目用地、安评、环评和融资等要素保障。

激活消费潜力。落实国家、省、市刺激消费的一系列政策,研究制定消费举措,带动全民消费。加快国诚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紧贴群众需求,培育发展网络零售、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消费热点。加快发展现代数字农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场景应用,建立花椒、辣椒等优势农产品大数据中心。支持户联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加强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推动“农超对接”,激活农村消费。

支持实体经济。深化“两个健康”示范县创建,落实“首席服务官”“一联三帮”等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服务。用足中央、省、市减税降费等政策,强化原料、用工、土地等要素保障,稳固市场主体。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开展好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和民营企业对标提升专项行动。推进“智慧+市场监管”,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防范化解企业担保链、资金链风险。

(二)注重创新驱动,全力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优化创新生态,汇聚创新力量,激活动力源泉。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品、产业和业态创新。聚焦铝工业、食品加工、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鼓励东方希望、仰韶酒业、承明光电、广宇制药等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加快建设一批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培育2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搭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和技术学院建设。探索“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在我县”的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与发达地区深度融合。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业集聚区体制改革,用好“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以亩均效益为导向引领创新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奖补机制,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依托河南省招才引智平台、三门峡“1+8”人才引进政策,持续实施“会盟仰韶”英才引进和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育“本土人才”,新引进创新创业项目5个以上。

(三)壮大产业集群,全力夯实经济支撑。坚持把产业转型放在突出位置,立足优势特色,集聚要素资源,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紧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汇聚,推动项目落地和企业集群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提质,聚焦铝及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抓好延链、强链、补链、建链,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纵深推进工业“三大改造”,全年实施项目45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三大改造”覆盖率达到7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做优做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家政、育幼、养老、健康、旅游等“幸福产业”。

壮大产业集群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全力壮大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为平台,发挥东方希望龙头作用,做好10GW光伏组件等8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10万吨阻燃剂等一批大宗固废项目,开工建设东能固废二期,争取3—5年产值超500亿元,打造铝及铝基新材料产业园;以仰韶酒业“一庄五园”为依托,全力支持仰韶酒业发展,年内产值实现30亿元、三年突破50亿元、“十四五”冲击100亿元,打造白酒产业园;以广宇制药升级改造为契机,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示范基地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5年内打造百亿级中药材园区;以果园工贸园区为基地,再建成一批食品加工企业,确保3年产值突破30亿元、5年超过60亿元,打造食品产业园;以承明光电为基础,支持企业对接科研机构,打造百亿级光电新材料产业园;依托与洛阳市涧西区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产业谋划和企业落地,发展洛渑新材料产业带,3年内投资突破100亿元,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

(四)坚持“三农”优先,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振兴蓝图。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6亿公斤以上。稳固扩大生猪规模,强力推进东方希望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鑫地牧业种公猪站等项目建设,全面保障市场供应。推进“双椒一药”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培优品种,塑造品牌,奋力打造全国最优的丹参、花椒和高辣干椒生产基地。持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家庭农场1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0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实施“区域+企业”双品牌战略,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计划,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突出问题整治,新建“四美乡村”10个。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农村路网、电网、光纤网络和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扩大农村5G网络覆盖面,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落实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狠抓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消费扶贫、金融扶贫“五个关键”,完善监测预警、防范风险、排查整改、有效衔接“四项机制”,强化组织、资金、氛围“三项保障”,坚守化解脱贫领域信访、杜绝致贫返贫“两条底线”,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叫响文化品牌,全力深化文旅融合。以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纪念活动为机遇,以节为媒,以文强旅,建设国际仰韶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展示窗口,打造“仰韶文化圣城”,借力借势构筑文旅高地。

办好“双百周年”纪念活动。立足仰韶文化发现地和中国考古学诞生地这一高度,高标准、快节奏、大力度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加快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展提升,力争上半年建成开放;高标准做好仰韶文化系列丛书和纪念邮票出版发行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加紧仰韶文化产业园招商工作,丰富旅游业态,完善各类要素,更好满足游客体验;积极邀请业内有影响力的重量级嘉宾,把“双百周年”纪念活动办成彰显文化自信的交流盛会。

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借助“洛渑三”科创文旅发展轴建设,大力实施农旅、工旅、文旅、学旅、体旅、康旅“六融”工程,实施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持续推进仰韶仙门山景区建设,丰富建设内容,体现地域特色,加大营销力度,实现“一炮打红”。借鉴外地旅游景区成功运营经验,寻求有诚意、有实力的合作伙伴,盘活域内优质文旅资源。用好刘少奇旧居、八路军兵站、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挥赵沟古村摄影创作研修基地作用,助推市摄影文化城创建。办好魅力仰韶行、红叶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推出一批项目,汇聚各方宾朋,招引一批客商。

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把握大众旅游时代新特点,精准定制文旅产品,提升供给质量,满足消费需求。谋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仰韶旅游环线等项目,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仰韶酒业“一庄五园”、美丽乡村、传统古村落等,大力发展工业游、乡村游;瞄准当前社会大众消费热点,积极发展康养游、健身游;抢抓智慧旅游发展机遇,探索线上游等新业态,以点的突破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

(六)加强协同联动,全力提升城市格局。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洛阳都市圈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等战略机遇,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接融入,努力在区域竞合中提升发展水平和层次。

打好“协同”牌。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和洛阳都市圈规划等战略,抢抓区域联动发展政策机遇,努力在交通、文旅、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交通互通,尽快实现垣渑高速全线通车,对接推进省道312线贯通,加紧谋划连霍高速北移工程、沿黄旅游公路等项目,加速推进渑淅高速,完善路网建设,开辟跨越黄河、北上南下新通道。推动文旅互融,强化区域合作,提振文旅消费,加快培育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互联,主动承接优势产业,探索园区共建、利益共享合作模式。推动发展互鉴,开展交流合作,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打好“提质”牌。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围绕建设生态宜居、文明精致、智慧便捷城市,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成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推动剩余棚改项目主体完工。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实施玉皇庙沟排水防涝综合提升和黄河路排水管线改建工程,巩固排水防涝设施试点县成果。持续疏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打通一批“断头路”,建成一批城市道路。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建成生活垃圾应急处置场。提升改造城区道路及配套设施,持续整治规范城市秩序。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场景应用,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打好“融合”牌。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科学定位,因乡施策,打造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型、旅游服务型、农贸服务型和工贸服务型特色小城镇,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城乡道路、管网共建共用,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坚持公平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医疗、社保有效覆盖,加快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格局。

(七)深化污染防治,全力构筑生态文明。严守生态红线,护好城市“绿肺”,走好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全市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绿廊建设部署要求,统筹实施黄河生态廊道三期工程。加快推进河道岸线综合治理,做到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继续大力推进矿山修复,完成市定治理任务,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成果、扩大战果。抓好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散乱污”企业等领域专项治理,精准实施管控措施,确保空气质量维持“两降一升”良好态势。扩大城乡污水处理、雨污分流覆盖范围,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涧河渑池段全流域治理、“一河两沟”综合治理,贯通城市水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地块调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土壤生态。

深入开展节能降碳。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加快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同发力,以国土绿化行动为引领,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的生态效应。

(八)聚焦重点改革,全力激活发展动能。发扬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精神,找准着力点、突破点、关键点,激发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力促改革。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深入整合国有资产、资本、资源,持续壮大平台公司实力,拓宽经营模式,增强国有资本运作能力。推动国有企业盘活资产、化解风险、增强活力。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银行加大对特色农业、个体工商户信贷投放力度。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统筹抓好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电力、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消除各领域体制机制障碍。

大力抓招商。做好开放平台建设,创新完善“飞地经济”合作机制,打造经济发展全新增长极。提升招商质效,瞄准前沿领域和国内知名企业,着力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招大引强。主攻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围绕六大百亿级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紧盯新兴产业招商,支持康耀电子、承明光电等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大力引进新业态项目,促进新兴技术与各产业融合发展。

全力优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严防重复、变相和违规审批。落实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探索“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完善“容缺办理”等制度,最大限度精简审批流程。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网作用,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用好“互联网+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水平。持续开展电视问政。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享受准入标准,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贯彻落实《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重点领域攻坚行动,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九)树牢共享理念,全力保障改善民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严格落实人物同防、闭环管理。加强进口商品、冷链物流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管控,定期做好消毒消杀、检疫等工作。严格人员管理,抓好重点地区返渑来渑人员检测、转运、隔离等工作,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确保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加快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强化防控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城乡统筹、普惠共享”原则,全力实施好年度民生实事。一是实施化肥厂小区、会盟小区、文化小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二是完成农村公路改建25公里。三是建设城市书房2个。四是建成Y034县城至仰韶文化博物馆道路提升工程。五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六是建设生活垃圾应急处置场1座。七是全年干部职工及基层群众接受健康教育不低于5000人次。八是开展小学生近视筛查及防治讲座。九是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雪亮工程。十是建设新兴幼儿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困难群体、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3.1万人。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弱势群体社会福利制度。落实城乡困难人群保障政策,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加快解决农村教师住房等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中专提质升级。着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比力争达到45%以上。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快中医院感染病房楼建设;完善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持续推进“四院联创”,做好县级医院提质升级、县域医疗中心建设、省市重点专科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推进中医院医养结合中心开工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顺利通过复验。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支持融媒体平台建设。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依法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建成应急指挥中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持续做好“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构建全方位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统计、审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邮政、黄河河务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深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以民为先、法治为纲、廉洁为基,永葆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持之以恒重法治。树牢法治意识,加强法治教育,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增强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能力,认真履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努力提升决策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担当作为强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坚决破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顽疾。力倡精文简会,确保留足精力抓好落实。坚持“五比五不比”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发扬实干精神,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坚持人民至上,全力以赴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

严字当头抓廉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持之以恒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行政审批、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持续压减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和“三公”经费,建设节约型机关,以政府运行支出的“减法”,换取民生福祉的“加法”。

各位代表!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的帷幕已经拉开。回顾五年成绩鼓舞人心,展望未来发展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乘势而上、勇毅前行,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加快谱写高质量建强“三县一城”的绚丽篇章,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渑池新征程,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