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元月7日在石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 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石首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实干五年,最催人奋进的是: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时期的1.54倍;固定资产投资是1.4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1.32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1.4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55倍。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9:36.3:44.7。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87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工业投资32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实现农业总产值351亿元。完成旅游投资15亿元,接待游客35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2.5亿元,增长19.7%。
实干五年,最令人振奋的是:交通建设取得历史突破。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浩吉铁路石首段建成通车,“大桥梦”“铁路梦”百年梦圆。石首通用机场完成选址报批,即将启动建设。枣石高速建成通车。五年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89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28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697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79.8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945公里,完成安防工程1185公里、农村危桥改造49座,“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评分位居全省第一。
实干五年,最引人瞩目的是:城市面貌演绎美丽蝶变。“五城同创”捷报频传,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公示结束。绣林大桥建成通车。山底湖公园一期、蔡家潭公园、廖家渊公园建成开放。建设街头小游园20个。高标准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5个、棚户区改造8035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4座,新建公共停车场26个。累计投入7.05亿元,基本消除低电压现象,全市供电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12%、16%,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37%。
实干五年,最受人关注的是:生态保护绘就绿色家园。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累计投入29亿元,关闭沿江砂石码头39处,拆除沿江违章建筑64处,恢复岸线10.9千米,复绿839亩,拆坝还湖3833亩,706名渔民退捕上岸。40天打赢了黄莲湖收湖突围战,44个湖泊实现人放天养、清水养殖。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改造农户无害化厕所28096户,新建改造城乡公厕240座;城东、城南污水处理厂建成达标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试运行,无害化卫生填埋场顺利开工,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邻避效应”经典案例;累计投入13.9亿元,完成造林绿化4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6%,李花山、过脉岭、小河口、罗家台等4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实干五年,最让人欣慰的是:人民生活展现幸福图景。统筹各类资金23.9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41个贫困村、14497户42603人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1%、37.2%。石首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湖北省工业自动化技师学院。累计投入10.3亿元,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改扩建中小学38所。高陵小学、文华小学、实验中学建成开学。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二期、“两院两中心”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亮点纷呈。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05个,改扩建51个。财政民生性支出比例达80%。“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各位代表!中央和省市领导对石首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临石首,带来了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鼓舞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五年来,中国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及其全球性含义国际研讨会、全国省市级体育设施行业协会年度峰会、全省长江两岸绿化造林工作推进会、全省水稻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获得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先进示范县、全国信访三无县市、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破解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只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才能书写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篇章;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才能让我们的事业无往不胜、无坚不摧!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石首发展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非常之年,我们坚决克服疫情汛情影响,全力实施“四策并举”,深入开展“四年并进”,奋力推进“四区并建”,用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担当作为、积极有为的答卷。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5.9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8亿元、外贸出口7600万美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635元、18644元。
这一年,我们抢前抓早、精准施策,打赢了硬核防疫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生动诠释了石首精神、石首力量、石首担当。1月24日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用20天的时间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1个多月时间取得了抗疫斗争决定性成果,在荆州率先进入全省低风险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凭绿码通行。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1600多名本地医护人员和78名广东、海南援石医疗队员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我们严防死守阻断疫情传播,创新实施“五个起来”“八个到底”“41N5包保”“2.5工作法”等石首战法,716支马承武先锋队、11000多名党员干部、2400多名志愿者下沉一线,冲锋在前,累计排查53.08万人,追踪密切接触者2713人,疫情感染率控制在万分之1.67。我们以疫情为鉴加快补齐治理短板,全市575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设立志愿服务队297支,注册志愿者达75235名。我们积极对接中、省疫后政策,争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资金1.13亿元、抗疫特别国债1.54亿元、地方专项债券1.7亿元,全市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已开工建设12个。
这一年,我们迎难而上、乘风破浪,打赢了疫后重振攻坚战。坚持一手抓常态化防疫,一手抓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市。有序组织外出返岗15.4万人,稳定市内就业岗位8543个。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渡难关,累计减税降费1.52亿元、落实租金减免1209万元、投放产业发展基金7000万元、新增银行贷款20.7亿元。农业稳产保供成效显著,实现农业总产值78亿元,增长3.8%,石首市春耕生产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线上消费、直播带货蓬勃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6.7亿元,同比增长26%。深入开展“全员招商年”活动,全年新签约项目56个,签约总额28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武汉标迪、格瑞丝、乔慷医疗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投产。“项目突破和项目争取年”活动卓有成效,谋划包装项目1639个,向上争取项目369个,到账资金28.5亿元。卓宝科技、美奂光电、普瑞气体等17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明阳再生资源、海珥玛科技等一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全年征地1107余亩、征房402户。严格执行中、省、荆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
这一年,我们不畏艰险、同心协力,打赢了防汛抗洪保卫战。2020年石首遭遇“98年”以来最大洪水,梅雨期持续43天,累计降雨量595.9毫米,超同期113.8%,长江干流石首段全线超警戒,辖内江河持续保持高水位运行。面对肆虐的洪魔,我们主动应战、科学调度,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救灾应急响应,成功处置163处堤防险情,顺利战胜长江5次洪峰和7轮强降雨袭击,守住了“不垮一堤,不溃一垸,不亡一人”底线,确保了石首江河安澜。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战斗在最前沿,2640名应急抢险突击队员、17742名防汛劳力布防309公里长江干支流,用汗水浇筑起防汛救灾的钢铁堤坝。团山寺虎山头钢板桩防渗、“车船代仓”等抢险经验在荆州推广。我们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城市防洪,完成东方大道、解放东路等11条道路排水设施改造,确保了汛期城区不看海。我们精心谋划,加速推进灾后重建,策划水利补短板项目30个,总投资97.2亿元,启动团山河虎山头险段应急整险工程,新建改造沿江泵站5座,完成小湖口二站主体工程和调东、久合垸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成功处置北门口崩岸险情。湖北省2020年防汛抢险综合演练在我市成功举办。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决战决胜,打赢了精准扶贫收官战。统筹各类资金2.14亿元集中攻坚,22户62人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行“一户一专班”“一户一策”“一户一档”,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做实产业扶贫,设立产业发展项目资金6237万元,产业扶贫奖补资金增加至4988万元,同比提高51.2%。推动消费扶贫,石首市137个产品认定为消费扶贫产品,采购扶贫产品2276万元。落实就业、教育、医疗、金融、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发放交通补贴和生活补贴801万元、教育扶贫补助资金741万元,贫困人口住院报销6513万元,新增金融扶贫小额信贷7014万元,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8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精准扶贫考核在插花贫困地区排名全省第二、荆州第一。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17个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成功打造新港口民俗文化村、小河口红色主题公园、高陵岗自然文化村落、李花山桃李苑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过脉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杨苗洲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各位代表,我们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抓好各项民生工作。2020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828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002万元。落实优待抚恤3599万元,调解矛盾纠纷3400余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4200余件。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先手行动4号”,全力防范化解“疫后综合征”,“平安荆楚行动”考评位居荆州第一,扫黑除恶工作走在荆州前列。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长江禁捕退捕、野生动物禁养取得阶段性成效。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行政学校、老龄残疾、妇女儿童、邮政通信、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等事业都有了新进步,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检验检测、机关事务管理、审计、烟草、粮食、气象、石油、公积金、供销、洲滩、档案、保密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倾注了全体代表、委员的智慧与力量,汇聚成“守正笃实、包容开放、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石首精神,鼓舞着英雄的石首人民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前行。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全市人民及所有关心支持石首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够依然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总量不大、增速不快、质量不高,大项目好项目偏少,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财税收支矛盾突出,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任务依然艰巨。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离市场主体、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思想作风、职业能力、专业素养与事业发展需要还不相匹配。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不遮掩、不回避、不懈怠,切实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时期,也是石首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后发赶超的关键五年。
当前,石首“两纵两横一桥一港一空”的现代交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多个国家、省级战略的深入实施,石首这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机遇期。虽然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但我们也要看到,全市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有能力也有底气战胜一切困难,越过一切险阻,铸就新的更大辉煌。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胸怀“两个大局”,增强必胜信心,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用好用足中省系列支持政策,集中智慧、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临石首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对标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荆州“一个中心城市、五个示范区”建设发展路径,以“三个城市”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四策并举”“四区并建”,努力实现石首全面振兴,建设长江经济带明星城市。
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经济总量规模明显壮大,工业兴市地位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不断提升。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化率逐年攀升,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基本建成,辐射鄂南湘北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取得新进步。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长江大保护成果得到巩固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均衡,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市域治理得到新提升。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持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是:
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打造新时代基层担当作为模范区。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深刻领会新阶段、新特征、新矛盾、新挑战提出的新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石首担当。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打造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接落实省市区域发展布局,推进江汉平原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大力开展工业发展大比拼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打造荆江生态保护示范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新路径,构筑“一洲四廊五片多点”生态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区域协调,加快打造湘鄂融合发展样板区。认真落实湖北省关于“推进省际毗邻地区交流合作”的要求,发挥石首位于国家能源战略运输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汇合点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强与毗邻县市经贸物流合作,促进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互联共享,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建成“湘鄂边大数据+智慧物流”系统,构建鄂南湘北重要物流枢纽。
三、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篇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3%。
从当前形势看,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我们要全面落实“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敢于担当、敢于攻坚的实干精神,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汛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结果!今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倍增计划,全力以赴主攻工业发展。
——加快集聚做大总量。围绕“3+X”产业布局,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三大主导产业、体育装备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力争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5个,完成1个1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任务,确保招商引资合同投资额280亿元以上。支持楚源集团、能特科技、卓宝防水、德永盛等企业加强技术开发,确保企业产品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加快中材绿建、易事特、鸿强矿业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纳入重点投资计划的100个项目按期开工、竣工、投产,力争工业总产值225亿元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隐形冠军培育工程,对大叶光学、集发科技、汇源建材等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以上,力争总量突破140家。
——转型升级激活增量。以湖北省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为契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两化融合,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0家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个以上。抢抓“新基建”和“内循环经济”发展机遇,赋能传统产业,推进企业上云,确保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上云”全覆盖。创新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石首数字经济产业园。完善“双创”中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拎包入驻”的高精尖“双子”园区。支持网瞳物联、易制科技等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园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积极推进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
——拓展平台提升质量。强力推进开发区提升工程,启动工业园区扩园工作,建设S221工业走廊,为石首未来发展拓展空间。加快华中体育产业园、防水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促进园区集约高效发展。做实经济开发区金开投公司,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园区产业发展。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一网覆盖、一窗受理、一事联办”,打造荆州最优、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继续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施“企业人才培育”工程,充分利用湖北省工业自动化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助力企业人才蓄能。
(二)围绕乡村振兴,全力以赴打造美丽家园。
——产业兴农,让乡村经济活起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支撑,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建设高标准农田6.1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90万亩、产量35万吨。做优做强“双水双绿”等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建设江外江清水鱼、石首鸭蛙香稻、天鹅洲荻笋等产业基地,擦亮“清水鱼、有机稻、放心菜”产业名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1个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债券资金,建设农产品加工园。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以牧原生态循环产业园提升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引导养殖企业规模化无害化生产,确保生猪出栏60万头。
——建设惠农,让田园风光靓起来。大力实施擦亮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升级改造13个美丽城镇,完成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继续推进江北中心水厂建设,启动调东水厂建设,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动态监测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危房改造工作成果。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延伸乡镇污水处理管道80公里。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5个国家森林乡村和30个省级整治村建设,打造S221城区至桃花山沿线、高基庙至团山寺沿线、省道秦黄公路大垸至天鹅洲沿线富美乡村建设示范带,建设东南片文化旅居、西南片田园休闲、江北片生态观光三大乡村振兴示范区。
——改革活农,让农民生活富起来。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激发农村资产活力。加快培育枫林酒业、鑫盛农牧、石首牧原、金祥米业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个。积极推进村社合一,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参与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全市农民技能培训班15期。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带动农民增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三)培育增长热点,全力以赴畅通内外循环。
——壮大商贸物流。加快推进阿兹博兰五星级酒店、钰程欢乐园等项目建设。依托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实施外贸培育工程,支持华美阳光、绿城体育、美奂光电等企业扩大出口,鼓励荆安汽配、晟弘新材料等企业开展自营出口,新增备案登记企业10家以上、破零倍增企业5家以上。加大商贸物流、寄递物流、交通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发展扶持力度,强化“湘鄂边大数据+智慧物流”、多式联运仓储中心等基础建设,推进“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发展,确保电商交易额增长15%以上,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家。
——激发消费活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以培育消费类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城市商业街、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消费平台。发展夜市经济,科学合理布置社区商业中心,打造5分钟、10分钟、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持续改善居住品质,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壮大“互联网经济”,鼓励线上消费,通过直播平台带货石首。扩大节假日消费,加强文化、旅游等服务供给,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推进文旅融合。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确保13个乡镇文化综合体建成并投入使用。深挖乡村传统文化印记和特色资源,以六虎山、李花山为示范打造参与式、体验式农家基地;以徐峰西甜瓜、晨辉采摘为中心打造观光采摘乐园;以三菱湖、秦克湖、蛟子河为纽带建设水上休闲观光带。持续办好赏桃花、品西瓜、打糍粑等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全力支持西普体艺和青少年研学旅行营地教研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华中研学第一城。启动天鹅洲麋鹿小镇、焦山河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旧址展示利用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桃源小镇、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陵园改扩建、走马岭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提档升级。
(四)坚持城乡同治,全力以赴提升城乡品质。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多规合一”,全面完成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山底湖公园二期和官田湖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城市生态公园新地标。加强笔架山、绣林山等山体生态修复及森林保护,建设一批口袋公园、社区绿地,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2%。新建楚天大道南延伸段接黄莲湖大道,完成太平坊大道提升改造。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实施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新建雨水管道14.07公里、污水管道47.21公里。改造老旧小区24个。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完成110千伏彭家铺输变电工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35千伏送出工程、焦山河变电站扩建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立“宜居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成S221城区至桃花山段、G234梅家咀至高基庙段、天鹅洲旅游公路S220至麋鹿保护区段、久梅公路、焦山河大桥等续建工程。完成通村公路50公里、提档升级100公里、安防工程300公里、美丽农村路200公里。着力打造115公里示范循环线路,启动智慧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努力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加快推进港铁联运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鄂南湘北港铁联运中心。积极推进通用航空机场投建营一体化建设。深化城投公司、自来水公司、汽运公司、装卸公司等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做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王蜂腰和管家铺灌区工程、三峡后续农业灌溉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展调关东山渠、东升红旗渠、久合垸喻家剅渠、横沟市北干渠及小河口五支渠等渠道疏洗工程,做好藕池河航道疏浚前期工作,全面提升防洪救灾能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双十工程”,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落实长江岸线管理员制度,抓好长江“十年禁渔”,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着力打造美丽上津湖,持续推进两河一湖、五湖生态治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以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市为抓手,突出依法治污、精准治污,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抓好扬尘管控、秸秆垃圾禁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确保空气优良率达84%以上。实施碧水行动,推进河湖长制绩效考核及划界确权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沟渠湖泊管护捞草清障、小微水体综合整治,确保水质持续好转。抓好治土、治固废等工作,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有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抓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大件垃圾末端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处置能力。建立24小时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守护好美丽生态底色。
(五)突出共建共享,全力以赴改善民生福祉。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健全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按照“四早”要求,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基础,发挥社区前哨作用,织牢织密防控网络。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强化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石返石人员管控,加强对学校、农贸市场、商超、电影院、汽车站、福利院、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防范,完善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坚决消除传播隐患。强化食品安全检查,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管控,严格落实“四全”工作要求,完善“人物地”同防工作机制,坚决防止由物及人的传播和扩散。有序开展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继续实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3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健全全民参保登记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服务、各类救助等社会政策兜底工作。开展生态公墓建设。统筹优化全市教育布局,突出教育均衡和质量提升,加快推进南岳高中改扩建、实验幼儿园陈家湖校区新建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健康石首建设。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综合监管等制度。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二期、市妇幼保健院搬迁、市疫情救治基地等项目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落实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双报到”制度,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启动“八五”普法,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诈涉毒涉赌”犯罪行为,加强重点人群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法治石首建设。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制度,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序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时化解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大以上安全事故。提升公共检验检测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湖北省食品安全县。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行政学校、邮政通信、防震减灾、审计、烟草、气象、石油、公共资源交易、机关事务管理、公积金、供销、洲滩、档案、保密等工作,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科协等工作。
(六)加强自身建设,全力以赴提高治理能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石首落地生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干部作风实、发展环境优的政治生态,让奋斗者吃香、懈怠者遇冷,给干事者舞台、让平庸者让位。深化学习型政府建设,提高能力素质,克服“本领恐慌”,正确把握发展“风向标”。
——履职尽责强担当。把解放思想作为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以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为基点考虑问题、谋划工作,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严格落实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创新行政方式,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大数据思维,加快数字石首建设,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依法行政提公信。深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办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狠抓政策兑现和合同履约落实。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行政执法行为监督,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完善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公正廉洁守底线。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坚持政府过“苦日子”,让企业和群众过“好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反对铺张浪费,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更多财力保民生促发展。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抓好作风建设。
各位代表!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石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三个城市”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四策并举”“四区并建”,努力实现石首全面振兴,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明星城市而努力奋斗!
注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4.“五城同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
5.“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是指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6.“两院两中心”:福利院、光荣院、未成年保护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
7.“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群众安全感、公正执法满意度、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扫黑除恶行动评价。
8.“四策并举”:党建引领、产业兴市、城乡同治、区域联动。
9.“四年并进”:全员招商年、项目突破和项目争取年、城乡同治年、作风建设年。
10.“四区并建”:新时代基层担当作为模范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荆江生态保护示范区和湘鄂融合发展样板区。
11.“五个起来”:党员站起来、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党的声音响起来、党员干部冲到最前面来。
12.“八个到底”:一封到底、一管到底、一查到底、一沉到底、一网到底、一创到底、一帮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13.“41N5包保”:以“干部+党员+警员+医护人员”4类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为基础,将每个村(社区)划分为N个小分队作战单元;每个小分队作战单元由1名党员(干部)包保N个对象,建立微信群,落实五项工作职责,当好“宣传员、劝导员、信息员、卫生员、服务员”。
14.“2.5工作法”:凡是可以在中心城区或乡镇内解决的1个小时内解决;石首市内不能解决,必须到市外解决的1天之内解决;乡镇本地不能解决要到石首市内才能解决的半天之内解决。
15.“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16.“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一主引领”,既要看武汉一家“领唱领舞”,还要看武汉城市圈九家“合唱共舞”,就是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对湖北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两翼驱动”,就是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由点轴式向扇面型发展,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形成“由点及面、连线成片、两翼齐飞”的格局。“全域协同”,就是要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整体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块状经济。
17.“两纵两横一桥一港一空”:“两纵”就是潜石高速、G234石首段,“两横”就是江南高速、浩吉铁路石首段,“一桥”就是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一港”就是石首港,“一空”就是石首通用机场。
18.“一个中心城市、五个示范区”:荆州市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两湖平原中心城市,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发展、国家承接产业转移、荆楚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等“五个示范区”。
19.“三个城市”:滨江工业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现代物流城市。
20.“一洲四廊五片多点”:突出天鹅洲为生态绿洲,以长江及长江故道、藕池河、调弦河、蛟子河等生态廊道为骨架,依据资源地势特色划分为东南山林、西南丘陵、湖泽田园、故道洲滩以及江北平原五个片区;以长江豚类、湿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故道、湖泊、山林等为重要节点。
21.“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2.“新基建”:新基建是相对于传统基建的一种新概念,可看作为宽泛定义下的信息基建,如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
23.“企业上云”:是指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方面应用,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
24.“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5.“双十工程”:指长江经济带“十大标志性战役”和“十大战略性举措”。“十大标志性战役”即沿江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非法码头整治、非法采砂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沿江企业污水减排、磷石膏污染整治、固体废物排查、城乡垃圾治理。“十大战略性举措”即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推进绿色宜居城镇建设、实施园区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探索“两山”理念实现路径、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交易平台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6.“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7.“四全”: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追溯。
28.“枫桥经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经验,是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29.“双报到”:要求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所在地社区报到,实行共驻共建;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