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31日在韶关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韶关市市长 陈少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发展成就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全市政府系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围绕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一个新突破、两个重大进展、三个显著提升、四个明显改善”的发展成就。
“一个新突破”: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突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5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万元,均居北部生态发展区第2位,年均分别增长5.1%和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5.1亿元,年均增长5.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年均增长4.4%。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7:34.3:51。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名城,是全省唯一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市,被列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环境质量改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两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城市竞争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两个重大进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取得重大进展。基本融入大湾区城市1小时生活圈经济圈,汕昆高速、武深高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开通,韶新高速完成主体工程,雄信高速动工建设,韶关港、韶关丹霞机场取得重大进展,基本构建“八高三铁两航”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产业共建扎实有效,第二轮莞韶对口帮扶以来两市共投入产业共建专项资金29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3个,“2+10+N”园区建设全面提速;融入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和广州都市圈,引进广州港、广汽等来源于广州的项目171个、总投资额339亿元;融湾产业平台扎实推进。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4家。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累计淘汰落后钢铁产能315万吨,完成补短板投资350亿元,为企业降成本148亿元。市属一级国有企业从10家优化整合至5家,国有“僵尸企业”全部出清,“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基本完成。启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工作。开展林长制试点,市县属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林业碳普惠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等国家级试点取得积极成效。成功创建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三个显著提升”: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18亿元、其中技改投资317亿元。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80亿元,比2015年增长51%。制造业“主力军”作用不断凸显,占工业增加值的80.4%、比2015年提高6.4个百分点。园区“主战场”地位持续提高,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7.5%、比2015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华南装备园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乳源东阳光入围省民营企业百强榜,新增国家“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连续五年位居粤东西北第一。高新技术企业308家,比2015年增长8倍;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新增省级研发平台(孵化器)74个、院士(博士)工作站和创新基地30个,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52%,国家级孵化器和省重点实验室均实现零的突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2件。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和企业开办便利度均居粤东西北第一。“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完成“一门式一网式”系统延伸到所有镇村,建成“粤省事”“粤商通”韶关专版,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指尖办理。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大幅压减至100个和42个工作日内。打造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一号通”。基本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
“四个明显改善”:生态质量明显改善。落实绿美南粤行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101平方公里,完成造林更新167万亩,新建森林公园38个、湿地公园7个。森林覆盖率达74.43%、有林地面积12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350万立方米,均保持全省前列。污染防治力度加大,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3%、创2014年以来的新纪录,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城乡面貌明显改善。铜鼓大道、丹霞大道中、莲花大道、韶南大道等一批主干道贯通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比2015年扩大23.7平方公里,主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四区”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新增污水管网689公里,全国卫生城市成功通过复评。累计投入128亿元开展县城“439”和镇(街)“139”行动,县城和乡镇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12万亩,解决3641个自然村安全饮用水问题,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4617.9公里,拆除破旧泥砖房77万间、1949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治理明显改善。平安韶关、法治韶关建设扎实有效,群众安全感稳居全省前列,法治广东考评居粤东西北第二,成功创建3个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食品安全工作考核首获A级,居粤东西北首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要成果,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集团48个。创新实施派出所“八个一”和红袖章“三个一”工作机制,基本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省级救援基地2个和省级应急救援队伍5支,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9.8%。消防工作连续5年获省“优秀”。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3万元、年均增长8.5%。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至2463元,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升至550元。全市278个省定贫困村和32376户8282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韶州师范学院迁建、九龄中学、东鹏中学、天麓山小学等建成使用,市级和10个县(市、区)均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县),学生资助工作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1331”医院集群发展战略顺利推进,乐昌、南雄、翁源第二人民医院建成使用,完成36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和1035间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20个。文艺精品创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建成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及10个县级公共文化场馆、71间风度书房、143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人均体育场馆面积2.5平方米。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5张。基本建成12349套棚改房和保障性住房。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大考中,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为“十三五”规划划上圆满句号。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有效应对疫情风险挑战,全力推进“双统筹”。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启动全市应急响应,因时因势调整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构建组织领导“一盘棋”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网,坚决守好广东疫情防控“北大门”。各级各单位闻令而动、履职担当,设置联合防疫检查站118个,在全省率先开展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工作,6万多名在职党员下沉基层一线,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48天实现全部病例清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及时出台复工复产19条、支持生活性服务业39条等惠企纾困政策措施,在战风斗雨中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年减税降费28.9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76家,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增长9.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居全省第6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建筑业产值增长12.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倍,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在全省排位上升4位。
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市在北部生态发展区中唯一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地市。工业投资增长1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居全省第5位,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5.7%和13.4%。华韶数据谷、中电鹰硕、联通智慧客服南方中心、博雅生物等项目建设加快,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26.4%。南雄、乳源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2家。全市建成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14个镇、118个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分别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全域旅游深入推进,创建研学基地(营地)21家,举办徒步穿越丹霞等66场大型文旅活动,擦亮韶关户外运动赛事品牌。仁化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是扎实推进城乡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武江大道南、南华大道南、九龄西路等道路贯通,韶关国际会展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等项目基本建成,韶州公园、芙蓉山公园、林桥公园建成提升,韶州大道、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韶州中学、市一医院新院、韶州人民医院等加速推进。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建成使用,成为全省红色教育新高地。市区完成30个老旧小区和8家农贸市场改造,全市治理违建120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2.2亿元,新改建国省道218公里。3条天然气主管道、南水水库供水工程、500千伏犁市输变电站等项目扎实推进。建成5G基站1220个。10个县(市、区)品质提升和50个镇(街)整治提升成效明显,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打造了“兰乡古韵”“阅丹公路”“画里清化”等美丽乡村示范带。
四是全域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完成投资71亿元,7个县(市)均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申请和总体规划“双备案”。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4%。始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面加强扬尘整治,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7.2%和14%。全面落实河长制,严厉打击查处非法采运河砂,建成万里碧道129公里,江河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市区和乐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完成56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面实现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目标。
五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至98.9%,乡镇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省内外异地联网直接结算。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23万个,实现“5080”目标。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改造92所。仁化入围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间县级公立医院升级项目基本完成,实现镇级中医馆和村卫生站全覆盖,引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298名。建成农村安全饮用水保障工程207宗。国防动员、统计调查、审计监督、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效。
六是大力提升政府效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9件、政协提案315件。调整435项市级权责清单事项,415项高频县级事项下沉镇村办理,基本完成乡镇(街道)体制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实现“24证合一”。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健全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制度,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深入实施《韶关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重点领域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全覆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韶有关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市最大短板。主要有:经济总量较小,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集聚能力较弱,中低端产业占比仍然较大,新经济新产业发展不足;有效投资不够,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重大产业项目、龙头项目缺乏;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县域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短板弱项,社会治理、民生建设任务艰巨;政府效能有待提升,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尽最大努力加以解决。
“十四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以及市委的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非凡之举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我们要全力筑牢生态屏障,厚植生态新优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高水平建设南岭国家公园,全域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森林覆盖率达75%,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双“100%”,空气质量稳中有进,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韶关。
——我们要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产业新引擎。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产业,加快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提升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效。“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迈上2000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率达5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亿元。
——我们要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动力。坚持向改革要空间要动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放管服”改革为牛鼻子,加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大力推进一批战役性战略性和创造性引领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四通三抓”高质量融入“双区”建设,基本建成与“双区”接轨的市场体系。推动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出口总额翻一番。
——我们要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新发展。引导各类优质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提升城市承载力竞争力。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30平方公里以上,市区人口达110万以上、其中韶关新区人口超15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县域品质提升工程,县域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能力大幅提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增至25个,建设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花瓶子”,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聚变,全力将农业农村短板变为“潜力板”。
——我们要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新福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全域精神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善美韶关”城市形象品牌更加响亮,建设更高水平的幸福韶关。
——我们要全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构建治理新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平安韶关建设不断深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强度控制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生态保护主旋律,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全域加强生态建设。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方案。高质量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全力配合省做好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优化创建范围和功能分区,加快建设南岭国家公园研究院、物种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抓好丹霞山文物保护与修复、入口廊道景观提升、入口社区提升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南岭国家公园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文旅等绿色产业融通发展。加快乳源西京古道国家石漠公园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大力建设高质量水源林,完成造林18万亩,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新增市区绿道慢行系统50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至45%,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建成新能源充电站100座。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绿色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达80%以上。争取设立粤北地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展固废危废处理处置、碳中和等研究试点。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油路车企污染联合防控,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整治,严格露天焚烧管控,力争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5%以上。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加强入河排污口治理,改造城乡污水管网30公里,治理5条市区河涌和江河主要支流30公里,实现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在线监测,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建设万里碧道100公里以上。深化土壤污染综合防治,防控重金属源头污染,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全过程风险管控,确保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项目建设。
推动资源资产价值化。摸清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面积、权属等情况,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逐步建立全市统一资源资产数据库和确权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机制,探索建立“生态银行”模式,开展生态产权融资、生态产权交易、生态补偿、“生态+”等创新,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和岸线使用权、水权、排污权、用能权等权益性资产价值化。采取赎买、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将碎片化的资源资产进行统一收储和整体运营,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抢抓省加大对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和产业引导支持的机遇,争取省制定北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增加碳汇交易准入量,推动省林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落户。
二、坚持绿色发展主路径,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高端高新产业。出台“3+3”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汽车及零部件等高新产业,制造业投资完成180亿元、增长45%。做强先进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先进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引导涂料化工产业高端化转型,打造大湾区先进材料供应基地。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明德电器、东阳光精箔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先进材料—装备基础件(零部件)—装备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力争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项目25个以上。做强现代轻工业,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环保餐具、竹木加工、纺织服装、玩具及文化用品产业,加快新丰新盟生产基地、新蓝天高端纺织、丹宁未来服装等项目建设,现代轻工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15%以上。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东阳光药业、曼陀罗医药、青云山药业二期、花安堂等项目建设,争取中药材交易中心落地,着力构建中药材种植加工、化学原料药、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等协同发展的完备生态,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5%以上。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抢抓广州、深圳、东莞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向外转移机遇,促进忠信世纪、欧莱新材、比亚迪电子等高成长企业增资扩产。培育发展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业,加快华韶数据谷、中电鹰硕、联通智慧客服南方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南方数据中心落地,积极引进虚拟现实技术、动漫、电竞、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应用企业,实现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加快推进广汽试验场建设,鼓励宏大齿轮、韶铸精锻等围绕专精特新进行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配件园。
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争取省出台支持政策,高水平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丹冶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大宝山铜硫资源综合利用、稀土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展稀土开采和分离加工,延伸做长有色金属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钢铁产业结构,支持韶钢提升短流程钢铁生产能力、开展汽车用钢资质认证,提升特殊钢、优质钢产能。推动烟草全产业链布局,促进韶烟提质增效,加快中烟物流基地建设。推动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韶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朱安风电、泽洋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提高本地建筑企业竞争力,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在韶注册分公司,建筑业产值增长15%以上。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改行动和“双百”行动计划,加强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专精特新企业40家,力争完成工业投资250亿元、其中技改投资80亿元。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30家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项目及5G和数据中心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各2个,新增机器换人应用800台。支持企业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发展共享制造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编制市域区块分类种植规划,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十大行动,整县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各10家以上,建设省农业特色镇村70个以上,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0个,打造大湾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增收,加强生猪家禽渔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浈江河谷产业带。推进全域兰花产业发展。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全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加快农产品交易中心、农村冷链物流和智慧粮储设施建设,推进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供销集散功能的专业化市场。加快数字农业平台建设,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助农平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拆旧复垦1000亩、水田垦造3000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增林下种植2万亩以上,支持南雄等地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积极筹办粤湘赣三省七市生态农业博览(展销)会。
积极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抓紧编制完善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以“一区两园一基地”建设为牵引,全力打造红色教育游、银色康养游、古色文化游、金色观光游、绿色生态游“五色”韶关。加快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建成坪石5个办学纪念地、大村遗迹地等项目,规划建设车八岭研学基地,打造全省研学目的地。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活化工作,提升文化内涵。加快云门山、嘉华康养、岭南红叶世界、心泉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翁源兰花、珠玑文化、乐昌誉马等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康养胜地。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韶关段)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响“红色韶关”品牌。加快南岭旅游公路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擦亮“绿色南岭”品牌。积极引进大型文旅集团,开发建设一批文旅综合项目,各县(市、区)至少规划建设1家高星级标准酒店。全市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40家、住宿餐饮企业3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培育星级民宿20家。加强户外运动基地和汽车营地建设,策划举办旅游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50场以上。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完善智慧景区、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新增3A级以上景区5个。接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增长40%以上。
三、强化项目落地主抓手,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推动招商引资上新台阶。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班子及干部职工全员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商会招商、行业协会招商,千方百计引进一批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健全招商引资“五个一”工作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组建专业、专责、专注的招商队伍,构建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工作新格局。发挥莞韶对口帮扶、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京粤(韶关)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等平台作用,办好韶商大会、产业链专题推介会、丹霞天使投资论坛等品牌招商活动。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聚焦重点产业“串链、强链、延链、补链”,“一链一策”制定重点产业链配套政策,全力引进链主企业、旗舰企业落户,积极引进一批“瞪羚”企业,着力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力争引进产业项目新开工200个、新竣工150个以上、当年完成投资200亿元。
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市重大项目指挥部作用,建立“一条龙”跟踪服务机制,当好“服务员”“店小二”,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增长10%以上。强化项目协调督查,每周召开一次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推进会,每季度举办一次重点项目开竣工活动,全力推进35个省重点项目和21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64个新开工项目动工建设,46个项目建成投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其中工业、农业、文旅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0亿元、25亿元和20亿元。加强重大战略谋划、重大平台规划、重大项目储备,推动形成滚动开发势头,市级和各县(市、区)储备项目分别不低于200个和50个,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计划盘子。
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打好中心城区土地收储攻坚战,各县(市、区)连片储备发展用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和农旅项目“点状供地”,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开展工业园区土地利用专项清理行动,全面清理盘活批而未供以及低效闲置土地资源,园区低效闲置用地处置率较上年提高30%以上。建立补充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库,着力保障优质项目用地。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30个工作日内。实施产业项目“交地即动工”改革,推广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在韶关新区、华南装备园探索实行“企业承诺+先建后验直接落地”改革,力争全市当年动工项目占当年签约项目一半以上。
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力争到位资金规模不低于上年。探索“招一个产业、成立一支基金”模式,打造我市基金招商名片。健全贷款贴息、科技信贷、小额信贷等机制,盘活政府投资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着力扩大社会投资。引导银企双方用好线上线下融资对接平台,贷款余额增长18%以上、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生产设备、存款单、仓单、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挖掘应收账款融资潜力,力争年度成交金额15亿元以上。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引入2家以上金融机构。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2家企业主板上市。
四、高水平融入“双区”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加强与“双区”的互联互通。力争韶关丹霞机场建成通航。推进韶关港“一港三片区”及疏港公路、北江航道上延工程、北江韶关段绿色智能航运示范工程建设,促进港航现代化发展。加快雄信高速、武深高速始兴联络线、马坝互通建设,开展韶连高速、黄浪水互通前期工作,建成韶新高速、韶州互通,加快构建“四纵五横二环”高速公路网络,打造市域1小时交通圈。改造提升国省道47公里,建设国省道服务区。做好厦昆高铁、沪穗高铁、京广高铁第二通道韶关段、广从轨道快线延伸至新丰和粤赣运河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设韶关至东莞、深圳的高带宽低延时光缆,实现5G网络主城区全覆盖,加快发展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警务等场景应用。
加强与“双区”的协同创新。抢抓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加快“三地六大板块”创新平台和探索面向“双区”的离岸孵化器建设,在孵企业(项目)50个以上,打响“湾区创新·韶关加速”品牌。开展高新区“一区一特色”行动。推动韶关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强化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创建“5G+智慧园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00家以上,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54%以上。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抓好韶关先进材料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等建设。对接省“特支计划”“扬帆计划”,引进“丹霞英才”“南岭顶尖人才”300人,开展创业导师倍增行动。实施制造业品质领跑者工程,推进技术、专利、标准协同创新,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市级地方标准,建设质量强市。
打造对接“双区”的园区平台。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引导企业集中入园和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理顺韶关高新区核心功能区与各协调片区的关系,重点发展“1+3”主导产业,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发挥好高新区对全市高新产业的“主引擎”作用。围绕“再造一个韶钢、韶冶”的目标,大力推进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工作,串链补链引进上下游企业,启动一批“厂区—园区—城区”标志性项目,加快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和韶冶新型功能材料绿色制造基地建设。推进华南装备园二期、融湾产业平台、空港经济园、乳桂经济走廊、北江经济带、粤湘开放合作先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打造生物医药、大数据、汽车零配件、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一批专业园区,促进区域产业高水平共建。深化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开发与运营服务。大力推广园区“七通一平”和“七个一”配套工程,建成华南装备园表面处理站一期,加快东韶公园、莞韶城人才房、印雪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市新增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园区新签约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水平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品质。完善中心城区控规整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第二家”。继续实施市区道路联网贯通工程,加快丹霞大桥建设,建成韶州大道、丹霞大道北、南华大道北、高创南路、西景路、珠玑路,力争完成教育路和乐业路上跨京广铁路桥梁工程。加强新区产城人文融合,加快金融集聚区、大数据集聚中心、生物医药集聚区建设,建成韶州中学、保利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抓好韶州小学、风度小学、恒大酒店、中骏世界城等项目建设,完善新城水系、变电站、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实施百年东街至通天塔灯光改造提升,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加快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韶州体育中心和新区2个小公园、2座人行天桥建设,抓好升平路、白土镇两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修缮和活化利用,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完成40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三旧”改造,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建成“五小”项目60个。
推动县域特色化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优化县域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推动各县(市、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一体协同、各扬所长、赛龙夺锦。实施县域产业提升工程,支持县域“一县一特色、一园一支柱”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深入推进县城“439”和镇(街)“139”行动,实施120个县城品质提升项目,完成30个镇(街)整治提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县城和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抓好武江区、翁城镇、坪石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县县通”。加强全市4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进一步拓展,抓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和新增致贫。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全域实施“五美”行动,开展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带建设工程,持续抓好省际廊道等“四沿”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科学治理空心村,妥善保护和活化利用古村落古民居,逐级连点串线成片打造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5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村)50个以上。以南雄和仁化为试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推动企业、资本和人才“上山下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民宿等美丽经济。加强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推进“汽车下乡”,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加快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推进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加快补齐水电路气、信息、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短板,全面推行“136”路长制,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完成124宗农村安全饮用水保障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至60%。
六、以非凡之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抓好减税降费。深化韶关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去机关化、去行政化,将社会事务回归属地政府管理。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集中力量办大事预算安排机制,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市县全覆盖。深化市本级与市辖区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区级财政保障能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服务和财政资金分配模式。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出台国有资产价值化方案,盘活整合土地、矿产、森林等国有资源资产。推动土地收储整备机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土地收储整备模式。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通关模式改革,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外资外贸稳中提质。深化土地征收及农村集体留用地安置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盘活用好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打造更多农村“三变+”改革案例。
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开展营商环境补短板强优势专项行动,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完善市县镇三级政府权责清单。深化强县、强区、强镇放权改革,继续向县下放一批市级管理权限,再压减一批市级职权事项。全面推进减证便民,坚持法无规定一律取消,建设“无证明城市”。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全面推进建设项目“联合测绘”改革。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创新举措,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规范供电、供水、供气行业收费,压缩报装接入时间。推动不动产一般登记基本实现最多1个工作日、最快1小时办结。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优化整合。加强诚信建设,落实“红黑榜”制度,推动企业联合奖惩和信用修复工作。做好“亲商安商稳商”工作,健全市县两级走访企业、“服务包”和“服务管家”制度,力争企业诉求办结率达80%以上。
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全面建成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推进各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抓好“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试点,拓展“粤省事”“粤商通”韶关专版功能。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确保一窗受理率88%、马上办率65%、网上可办率90%、全流程网办率60%以上。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和“秒批”“秒办”,建设“掌上办事之市”,让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保障,抓好疫苗接种。推进省区域高水平疾控中心建设。强化冷链食品等高风险品种全链条监管,加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做到“应检尽检”。强化医院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韶人员管控,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隔离管控等措施。健全“三个一”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织牢织密疫情防控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4000个以上,加强残疾人学前教育。扩大优质集团化办学规模,全力打造韶关新区知名教育机构,规划建设朝阳片区、沙洲尾片区小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达标建设。加快韶关健康职业学院建设,推进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南方技师学院扩建,支持广州科技职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韶创建分校区。实施新一轮“强师工程”,扎实做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改革。
大力建设卫生强市。实施省市级医院对口协作提升计划,推动粤北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市一医院新院、韶州人民医院、前海人寿医院项目建设。启动县级医院提升行动,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镇村医疗服务能力。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公共卫生应急和防控救治能力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中医院建设,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全面实施药品与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和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争取创建省级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抓好爱国卫生运动。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打响“韶州客家菜”“丹霞保姆”“丹霞月嫂”“韶关工匠”品牌,办好“丹霞杯”返乡人员创业创新大赛,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扎实推进莞韶全面帮扶行动。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推广韶关市民保。新建风采长者饭堂6间,实施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市级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做实做细市区棚户区房屋土地收储工作。建立多元供给、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成棚户区改造1145套,动工建设公租房100套。加快发展公交事业。实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工程,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加强文化精品创作展播展演和文物保护工作。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市博物馆新馆,加快市图书馆新馆、市党史方志馆、市文化馆改扩建、国家综合档案馆等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实现风度书房中心镇全覆盖。基本建成城乡15分钟健身圈。加强国防动员、征兵和“双拥”工作,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能力提升行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支持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争取全域纳入革命老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充实强化镇街应急和消防力量,加快粤北(韶关)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粤北片区消防综合训练基地、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市公安监管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平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监管。开展农村削坡建房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地质灾害大型隐患点。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先行示范市。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实现入户“零门槛”“零障碍”,引导外地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加快县级“信访超市”标准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建设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和新型网络犯罪行为。扎实推进“雪亮+智格工程”和视频监控,持续加强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广社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模式。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展“八五”普法,做好民法典和《韶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韶关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宣传实施,深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
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完成韶州中学、北江中学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二是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三是降低管道燃气用气成本。四是完善主城区主干路网。五是建成南水水库供水工程。六是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增容提质。七是实施市区80个老旧小区改造。八是建设韶州体育中心。九是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为民工程。十是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
各位代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市政府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上级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要坚持廉洁从政,坚决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夙夜在公,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各位代表!发展时不我待,实干成就未来。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真抓实干、只争朝夕、接续奋斗,奋力谱写韶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