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年泾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5日在泾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泾县人民政府县长施怀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回顾:打基础、强筋骨

2020年,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完成。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县城、全国交通强国试点县、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中国魅力文化旅游名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等荣誉称号。

——收官之年,我们开拓奋进、蓄势积能,彰显了“泾县活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C类前列,市对县综合考核获优秀等次。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车改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有序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文旅集团、交实公司、振兴乡村公司、林发公司、牛投公司,发挥国有资本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引领作用。优化社区布局,成立太美、官塘社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薄弱村全部清零,新增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村6个。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谋划储备项目85个、总投资10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81个、总投资445亿元。青弋江治理工程全线完工。牛岭水库通过导截流验收,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桃花潭文创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坚持招商“实绩论英雄”,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增长10%。强化项目保障,争取省级预留土地指标1.7万亩,实施增减挂钩1000亩,报批林地2115亩,砂石供应平稳有序。解难纾困实体经济,减税降费2亿元,兑现奖扶资金1.6亿元,新增贷款突破20亿元。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解决企业难题195个。在全市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推行“不见面”开标,获评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

——收官之年,我们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了“泾县实力”。工业经济稳步向好。深入实施工业提速大会战。全力推进电机泵阀智能制造基地一期1521亩征迁,电机泵阀产业成功入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电动机质检中心通过省级评审。皖南电机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获国家专项节能电机补贴支持。县开发区全省考核获历史最好成绩。宣纸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宣纸小镇一期完成主体工程,“宣笔之乡”通过国家专家组复评。云岭碳酸钙产业园新增入园企业12户、投产企业8户。坚持科技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户、规上工业企业13户,2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评定。文旅融合提质增效。深入实施旅游提质大会战。桃花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全面启动。青龙潭景区、狮子山主题乐园等6个项目建成运营,白马坑公园、蓝城森林康养、琴溪野生动物园等21个项目通过预审,水西书院、壹境度假村等22个项目有序推进,成功举办国际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农民丰收节。推行景区“一票制”,实施旅游标识牌提升工程,智慧旅游中心投入使用。“宣纸上的山水画卷”主题口号荣登博鳌国际旅游奖年度IP形象榜单。成立泾县民宿协会,开展最美民宿评选活动,树立行业健康发展新标杆。远心沐林入选中国民宿TOP50。皖南川藏线完成“白改黑”及亮化提升,入选全省十大最美茶旅路线。承办全省网商大会,网络销售额突破10亿元,获评省级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示范县。现代农业稳定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会战。持续推进“三乡”工程,实施产业项目30个,社会投资额达35.2亿元。筹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中农联农批市场、昌桥汉世伟生猪养殖基地开工建设。培育休闲农业示范点8个,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0家。预计全年完成农产品加工值105亿元,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

——收官之年,我们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体现了“泾县担当”。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提质行动”,建成到村产业项目34个,8863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高质量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等反馈问题整改。剩余112户、25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动态清零。环境保护卓有成效。深入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扬子鳄保护区整改工作有序推进,44个突出环境问题、22个核查遥感点全部整改到位。全力推进非法采砂、超限超载、一枝黄花等专项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全面启动青弋江流域禁捕工作,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风险防控稳妥有序。坚决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严格落实“1+7+N”方案。健全债务风险防范机制,超额完成年度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认真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投入使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命案逃犯清零,县公安经侦大队获公安部一等功表彰。

——收官之年,我们力补短板,提升能级,刷新了“泾县颜值”。城市更加宜居。深入实施城市提品大会战。建设重点项目25个,完成政府投资8亿元。实施补绿、添彩、增亮行动,启动环城国省道、6条城区干道、5座桥梁绿化亮化。新建主题花境10个、小游园13处,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实施“活水润城”,东线片区实现水系联通。新四军铁军精神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福朋喜来登酒店、缤纷环球城等一批补功能项目开工建设。打通北苑路等4条“断头路”,完成财富路等4条道路“白加黑”。改造老旧小区4个、完成棚改210户、拆违1.1万平方米,征迁面积达15.3万平方米。持续开展难点问题攻坚,启动原砖瓦厂改制,圆满解决原宣纸市场14户征迁历史遗留问题,高峰巷、杨树湾、化肥厂等区域完成棚改,桃花潭小商品市场实现整体搬迁。交通更加通畅。深入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建设重点项目15个,完成政府投资4.2亿元。芜黄高速泾县段隧道全线贯通,宣泾高速开工建设,宣池高速启动前期工作。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26公里、安全防护工程80公里。云北路、榔茂路一期建成通车,榔茂路二期开工建设。洗马桥-爱民段、宁泾公路加快推进。高品质建设鼓楼铺-财富路口段、溪桃路等美丽公路5条80公里。打造全省首座公路文化展示馆,小岭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创成全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乡村更加靓丽。投入资金1.2亿元,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出台《农民建房管理办法》,开展3个集镇、4个街道立面提升。发动群众10余万人次参与“五清一改”行动。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4个,村庄整治示范村34个、提升村22个。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改厕4588户、建成“生态美”超市6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启动蔡村镇赵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打造农村集成改革先行区。后山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投入资金8000万元,改造农网项目45个、整合杆线20余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7座,建设高标准农田9000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2万亩。

——收官之年,我们注重民生、统筹兼顾,增进了“泾县福祉”。公共资源普惠共享。投入资金8.7亿元,深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全面提标,养老保障体系更趋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优化教育布局,实施义务教育“改薄”项目61个,城东幼儿园开园招生,宣城市工业学校、泾县中学改扩建有序推进。全民健身中心进入内装潢阶段,城东足球场对外开放。县医院晋升三级综合性医院,泾川卫生院开工建设。新建2所、完成最后一批29所村卫生室改造提升。皖南新四军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入选全省首批职工疗休养基地。《宣纸志》荣获省优秀史志一等奖。社会治理不断加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通过国家审核。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推行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工商联、供销、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进步。与此同时,我们坚决服从县委领导,主动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维护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圆满收官。回望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咬定发展目标,抢抓重大机遇,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坚持以“项目和项目化”为工作总抓手,聚焦“四个泾县”建设、实施“五大会战”,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五年拼搏,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8%,三次产业比由20.2:41.5:38.3优化为13.5:41.8:44.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9.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开拓,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投入资金超100亿元,实施市政重点项目92个。政务新区、高铁站区初具规模,县城建成区扩展到14.1平方公里。老城区展露新颜,改造老旧小区57个,完成棚户区改造46万平方米。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东部绿色生态线、西部特色文化线两条示范带成效显现,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52个,村庄整治示范村67个、提升村44个。

五年探索,发展活力得到新增强。行政机构、商事制度、政务服务等重点改革取得实效。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3亿元,引进内资247.7亿元,利用外资3亿美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06个。建成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牛岭水库、宣纸小镇、综合客运枢纽站等一批牵动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

五年聚力,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投入资金超100亿元,民生工程扎实开展,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逐年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教育资源布局更趋完善。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法治泾县、平安泾县建设深入推进。创成全国健康促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

各位代表!面对世纪罕见的三重严重冲击,加之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困难和考验,我们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特别是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医务人员白衣执甲、日夜奋战,各级干部、公安干警坚守岗位、严防严控,物资生产运输人员不辞辛劳、逆行保供,人民群众、志愿者全力配合、联防联控,抗疫之举可歌可颂、可敬可佩,通过及时果断的防控措施,全县取得了“双零”的可喜成绩。同时,我们统筹疫情汛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千方百计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位居全市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回升、稳中有进,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让上级放心、群众满意的胜利答卷。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群苦干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对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泾县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依然是我县最基本的县情;生态、文化的比较优势发挥还不明显,“两山”转化路径仍需拓展;交通瓶颈制约没有完全解决,城乡基础设施投入还需加强;少数公职人员的理念、能力和精神状态与新时代工作要求还不相适应,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展望“十四五”:提质增速、乘势而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在新形势下泾县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立足新起点,肩负新使命,需要我们,回首过往看泾县。近年来,全县上下以“打基础、强筋骨”为主线,聚焦“四个泾县”建设、大力实施“五大会战”。一批困扰经济发展的“障碍”得到解决,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一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还需要我们,跳出泾县看泾县。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以及宣城市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战略,为我县在区域合作中提升发展能级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选择。更需要我们,把握未来看泾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泾县,正处于蓄势待发、厚积薄发的紧要期,正处于汇聚势能、奋进向前的关键期。为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我们将始终坚持“四个不动摇”。

一是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牢记发展为第一要务,在纵比中不断突破,在横比中努力超越,全方位推动泾县加快、加速、加力发展,矢志不渝朝着跨越发展再接再厉。二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敢闯敢试、攻坚克难,用改革的办法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矢志不渝朝着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三是始终坚持生态文化建设不动摇。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夯实绿色生态本底,系统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扮靓自然山水颜值,彰显泾县特色魅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优美生态资源和优秀文化资源价值转化,打造美丽经济发展区,矢志不渝朝着可持续发展奋力迈进。四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持续改善民生,着力补齐短板,切实把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难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矢志不渝朝着共享发展砥砺奋进。

基于上述认识和思考,我县“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提质增速、乘势而上”为工作总要求,牢牢把握“生态泾县、绿色发展”主基调,全力以赴在加快建设美好泾县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增速保持全省、全市前列,县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成为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国内先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有技术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民生福祉改善迈上新台阶。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新成效。科学划定“三区三线”,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水平达到新高度。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聚焦2021: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泾县建设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坚持“好为标准、快字当先”工作导向,以“提质增速、乘势而上”为工作总要求,以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抓手,奋力交出“两个更大”泾县高分答卷,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围绕目标,我们将致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全面开启泾县现代化新征程:

一、致力对外开放提质增速,增强现代化新征程发展活力

思想解放再深入。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地理对接的同时,等高实现理念对接。用好“拿来主义”,对先发地区实践已经成熟的做法经验,借鉴拿来为我所用。坚持“敢为人先”,努力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新经济业态、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链长制、标准地建设、产业基金、全域土地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筹建“两山”银行等方面先行先试。营商环境再优化。坚持问题导向,转换工作视角,更多地从群众和企业的角度去想问题、定政策、抓落实,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拓展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范围,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严格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开展“四最”营商环境和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坚决打击“冷漠执法、旁观发展”等挫伤市场主体发展积极性的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项目工作再加力。围绕参与长三角分工协作,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压实招商责任、造浓招商氛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数、主导产业项目数分别增长10%以上。围绕落地达效,健全分级分层调度机制,谋划实施省级以上重大项目46个、市县重点项目266个。围绕项目保供,实施耕地占补平衡8000亩、增减挂钩2000亩,新增贷款增长10%以上。

二、致力产业发展提质增速,强化现代化新征程经济支撑

实施“四链”共铸,提标升级工业会战。健全政策链。优化整合奖扶政策,在产业发展、要素保供、技术创新、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激励引导,形成一个方案统领、多个办法支撑,导向更加明确、扶持更加精准的政策体系。设立电机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电机产业引优做大。坚持“亩均论英雄”,调整现行土地使用税征收政策,实行差别化扶持,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补全产业链。做实链长决策制和链长负责制。实施电机泵阀强基工程、补链固链行动,推动铸造业转型升级,鼓励电机企业研发生产伺服电机、变频电机等高附加值产品,支持泵阀企业拓展产品领域、高端化发展,实现电机泵阀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推动宣纸书画纸产业延伸产业链,多业态发展。整合矿山资源,推进碳酸钙产业终端化、精深化发展。深耕传统产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冠军、“小独角兽”企业。招引培育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升级平台链。全力推进电机泵阀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加快县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园区五大专项行动,力争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名单。启动城西智慧物流园一期汽贸服务中心建设,同步推进二期前期工作。支持云岭碳酸钙分园等有条件的乡镇园区,因地制宜的集聚发展,努力形成“一区两园多点”的发展格局。打造科创链。主动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高效承接长三角要素资源。完成国家电动机质检中心建设,创建省级泵阀质检中心,规划建设技术转化小试、中试基地,力争突破一批“断链、卡链”技术瓶颈,力促科创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鼓励支持皖南电气、卧龙泵阀等企业,争创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完成威能电机、江南泵阀等企业数字化车间,创玺铸造、香港骏益等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规上工业企业15户,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坚持“四化”同步,提标升级文旅会战。强化品牌塑造。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在城区集散功能、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宣纸上的山水画卷”的泾县主题形象,充分利用新媒体塑造各地品牌形象,创新开展旅游营销推介。积极筹办宣纸文化艺术节,主动承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继续办好龙舟赛、采茶节等活动。加大资源资产整合力度,做大做强文旅集团,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细化品质提升。实施A级景区创建工程,推进景区智慧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争创3A级景区2个以上。推进桃花潭集镇提升改造,支持桃花书院、雪梨园山庄等项目建设,建成15公里绿道,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化推进皖南川藏线建设,支持沿线镇村塑形提质、连线成面、纵深拓展。加快大马头景区建设,盘活开发老街资源,植入更多业态。推进红旅小镇建设,建成红色研学中心,完成新四军铁军精神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主体工程,串联茂林、厚岸等地红色资源,增强红色旅游的品牌力、辐射力和经济效益。深化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开发伴手礼、盲盒等文创产品,打造演艺体验等新业态。完成宣纸小镇一期建设及乌溪村环境提升,开工建设小镇二期,同步推进非遗专题馆建设。实施“名师带徒”行动,培育壮大“老匠人、守艺人”队伍。支持宣笔、木梳、油布伞、花砖、陶窑、活字印刷等非遗文化设立展示馆、建立非遗人家。全面实行“+旅游”战略,大力发展体旅、农旅、研学、康养等业态,确保章渡康养小镇、徽水河畔等21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优化文旅环境。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优化数据收集、服务监管等功能。福朋喜来登酒店完成主体工程,凯里亚德酒店正式对外营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作用,成立泾县餐饮协会,支持民宿协会发展。开发“夜经济”,实施旅游风景道亮化工程,吸引更多游客夜游泾县、旅居泾县,实现游客接待量、收入增长20%以上。

开展“三项”行动,提标升级乡村振兴会战。乡村建设行动。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五清一改”、杆线整合等专项治理,全面启动农村“四类房”专项清理,完成改厕3000户,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2.4万亩。完成2020年度14个、实施2021年度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依据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培育打造一批全省一流,生态、生产、生活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加大集镇建设投入和风貌提升力度。摸清底数、盘活资源,全面启动牛岭区域旅游开发,实现水库建设与利用开发同步推进。改革提升行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纵深实施赵村改革示范点建设,形成政策集成、资本下乡、产业接入的可复制推广模式。巩固农村“三变”改革成果,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强化乡土人才开发培养。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探索“村经分离”制度,积极稳妥开展公房、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建设农房盘活试点村11个。坚持政策、人才、产业同向发力,村企联动、村村联动,全面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行动。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和“三乡”工程,争创省级茶旅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挖掘盘活林业资源,大力发展竹笋、石斛、香榧、黄精等产业。提升泾县兰香品牌附加值,做优升茶叶、锅巴、酱菜、蜂蜜等优特色产业。推进中农联农批市场建设,完成汉世伟生猪养殖基地一期建设,同步推进屠宰加工项目。实现“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增长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以上。

三、致力基础建设提质增速,筑牢现代化新征程坚实基础

聚力“四城”同建,提标升级城市会战。以适度超前的工作理念谋划项目,以平台化思维运营城市,筹措资金25亿元以上,实施重点项目54个。建设现代之城。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的工作理念,开展城市风貌、水系景观、历史街区等专项规划设计,提高区域控制性详规覆盖面,以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完善的规划体系引领城市新一轮发展。建设亲水之城。分三年实施青弋江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沿江岸堤、道路、绿带连通,串联两岸历史文化、景观节点,打造水清、景连、文昌的滨江景观经济带,年内启动水西非遗部落、狮子山区域综合开发,建设蓄水景观坝和10公里岸堤,完成二河疏浚及老二桥改扩建。实施幕溪河古塘段、山口段景观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幕溪河综合治理。建成运河绿色长廊董村-纪村段。完成秦坑河综合治理,贯通皖南第一街水系管网,协调青弋江灌区,增放幕溪河、秦坑河、青左渠生态流量,全面实现“活水润城”。建设秀美之城。保护开发老南街区域,改造提升“三角公园”,留存城市记忆。启动高峰巷区域开发,贯通孤峰路等断头路。高标准完成红星路等7条道路“白加黑”。实施桃花潭西路、象山公园亮化改造,完成滨江花园、榔树口公园景观提升。优化升级自行车道8公里、漫步道1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建成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宜居之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秀湖、北苑等14个老旧小区,实施雨污分流5公里,强化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管护,实现城区天然气入户供气。谋划宣纸一条街、城东新区商业综合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完成主体工程,缤纷环球城、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正式对外营业,永辉超市、肯德基等连锁品牌同步入驻。加大对建筑业的扶持,开工建设锦绣弋江二期、东升苑等保障房项目,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启动智慧交通建设,强力开展车辆违停、占道经营、违规广告店招、立面改造等攻坚整治。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构建“科技+严防”查违控违体系,确保违建“零增长”。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以各项专项整治为抓手,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聚焦“一体化”发展,提标升级交通会战。围绕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筹措资金20亿元以上,实施重点项目17个。强攻“主动脉”。全力做好施工保障服务,芜黄高速泾县段建成通车,黄村枢纽立交同步投入使用。宣泾高速一期完成路基50%,二期开工建设。推进泾青高速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泾青通道。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宣城-泾县-宿松城际铁路早日立项,同步开展前期工作。谋划启动通用机场等项目。畅通“微血管”。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大力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改造提升洗马桥-爱民公路,宁泾公路城区段建成通车。完成城东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启动泾黄茂公路城区-黄村段建设,基本完成榔茂路二期路基建设,构筑县域交通内循环。打造“新样板”。全面构建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体系,铁腕开展沿线违建、非法采砂、超限超载等路域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公路+”融合发展。完成水西大道二期、城区-榔桥段、爱民-汀溪段、下坊-丁家桥段、小岭路等美丽公路升级。到2022年,实现主要公路、重点景区、特色乡镇美丽公路全覆盖,打造全省“美丽公路”泾县样板。

四、致力生态文明提质增速,厚植现代化新征程绿色优势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全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守护蓝天白云。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渣土扬尘、秸秆焚烧、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继续施行城区烟花爆竹“双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守护绿水碧波。以建设“美丽河湖”为抓手,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推深做实河长制。实施汀溪河全流域整治行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确保出境断面地表水水质保持Ⅱ类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守护绿树青山。主动对接,配合做好扬子鳄保护区、水西森林公园规划调整。全面完成扬子鳄栖息区域生态环境整改项目建设。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转办信访件及“绿盾”行动反馈问题整改。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完成皖南森林科普研学中心主体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控土壤污染源头。

五、致力社会民生提质增速,淬炼现代化新征程发展成色

强化民生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全防范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保持现有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深入推进民生工程,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异地养老机制。提升公共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推进县医院应急中心建设和中医院改扩建。完成宣城市工业学校、泾县中学等4所学校改扩建,推进县开发区幼儿园、城西幼儿园建设。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学办医,优化教育卫生资源供给。强化电力保障,建设水西变、云二变、大观变等输变电工程。推进“5G”建设,确保到2022年全县187个通讯盲区全部清零。完善社会治理。谋划建设公安战训基地,基层综治中心投入使用。编制实施妇儿“两纲”规划。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大违规殡葬设施清理,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着力化解信访积案,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完善退役军人保障体系,推动军地共建共享。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食药品安全监管。深化“法治泾县”建设,巩固“平安泾县”成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致力治理能力提质增速,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效能政府

牢记执政之始,切实做到忠诚履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持“苦干+实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永不止步的奋斗姿态,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把握为政之要,切实做到依法履职。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政府的“法治指数”提升社会的“公平指数”。

担当施政之责,切实做到高效履职。严格落实国务院真抓实干工作要求,积极争取上级激励支持。优化考核奖惩,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好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强化作风建设,持续加大对“拖低扯”“慵懒散”及遇到问题绕着走等行为的追责问责力度。以政府的“效率指数”提升社会的“发展指数”。

筑牢廉政之基,切实做到干净履职。认真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维护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政府的“清廉指数”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

与此同时,群众之所需,施政之所向。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工作理念,积极回应群众期盼,高质量办好县人大代表票决征集的各项民生实事,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县政协委员提案、建议。

各位代表!发展是实干出来的,事业是拼搏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为建设发展优、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美好泾县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C类:安徽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将全省县市区分为ABCD共四类,其中C类属于限制开发区域中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市。

2、“双零”:在去年的疫情防控中,泾县取得了“零确诊、零疑似”的重大防控成果。

3、“1+7+N”:1是指泾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总体工作任务,7是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领域、党自身面临的重大风险、生态环境、生物安全7个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任务,N是指自然灾害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任务。

4、义务教育“改薄”: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5、三重冲击: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叠加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以及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中国经济遭遇了世纪罕见的三重冲击。

6、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以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奖惩为核心的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改革。

7、链长制:着眼于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政府通过介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同,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方面形成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8、标准地建设:在完成区域能评、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容积率等指标出让土地。

9、“两山”银行: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以“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为理念,对分散、零碎的生态资源进行集中收储、管理和运营。

10、园区五大专项行动:项目建设提速、新区拓展提效、基础设施提品、招商引资提质、干部效能提升行动。

11、“五个一批”: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园,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引进一批知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12、农村“四类房”:违建房、危旧房、空心房、偏杂房。

13、“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4、“四个不摘”: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