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6月7日在铁力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陈 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给我们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更需我们加倍努力,扎实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019年和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回顾
2019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沉着应对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打赢了一场场苦仗、硬仗,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年生产总值实现80.2亿元,同比增长5.5%;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实现3.15亿元,同比增长8%;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2亿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475元和15706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9.7%。
一是抓转型深挖发展潜力,产业层次提档升级。坚持提质与扩量并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投资7796万元,推进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楸道酒业白酒生产线实现投试产,艾眸医疗器械完成技术改造,葵花药业中药前处理提取车间主体工程竣工。年内新增规上企业3户、科技型企业5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第三产业活力迸发。深入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建成民宿客栈29处,成功举办大白鲸杯国际自行车赛、第三届插秧节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9.1%。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电商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新注册电商公司22家。中医药产业取得突破。获批全省唯一以北药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7处,培育中药材无硫烘干加工企业(合作社)1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4000吨。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与省相关院校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发展体系。
二是抓投资对冲下行压力,发展动力切实增强。实施重点项目65个,完成投资6.97亿元,其中纳入省百大项目7个、列入伊春市重点项目5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6亿元,引进超亿元项目3个。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23.12亿元,同比增长18.82%。
三是抓扶贫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再战再捷。完成455户710人脱贫任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201万元,实施光伏发电、特色产业等扶贫项目40个,实现户均2.1个产业带动,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投入政策保障资金2808万元,全面推行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大病“资金池”政策和“先诊疗、后付费”等5项服务,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率达到100%。266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纳入资助范围,2534名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畴,扶贫兜底政策实现全覆盖。聚焦排查整改“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重点巩固贫困户住房和饮水安全达标成果。
四是抓振兴提升三农实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绿色、有机水稻面积发展到42.3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7.2%,新增绿色食品标识认证3个。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大豆油料基地和“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成立全国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工作站。金新农生猪生态养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芗禾农科、金新农猪饲料加工实现投试产,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到19家。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增村屯绿化面积5204亩,农村绿化覆盖率从7.9%提高到18.9%,4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实施农村改厕8067户,改造比例位列全省二类县第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四分法”模式在全省示范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100%。修建农村公路69.7公里、生态边沟64.5公里,改造农村泥草房和三类人群住房185户、泥草房灭迹337户。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处,解决1993人饮水安全问题。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强化“平安乡村”“雪亮工程”建设,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五是抓改革破除发展阻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积极落实行政区划改革任务,朗乡镇平稳划出,日月峡镇成功设立。推进政府部门职能改革,内设机构数量精简22%。承接“三局一场”12所中小学校和2796项行政权力。统筹推进政府采购制度、“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三供一业”、供销社改革、良种场改制、农信社改制、公安领域等各项改革工作。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率达到93%,一窗分类受理率达到93.7%,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府类和社会类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分别精简压缩70.6%和73.3%。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4076万元,降低用电成本457万元,发放扶持资金2616万元。
六是抓创城彰显城市魅力,建管水平大幅提高。全力开展“三城联创”,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国家阶段性检查。城市面貌大幅改观,对弃管小区单体楼进行楼道粉刷,新增绿地面积 24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37%和34.5%。改造棚户区572户、4.7万平方米。维修改造老旧小区25个、铁路老旧楼房12栋、路面1.2万平方米、人行道3.6万平方米。实施儿童公园、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夜市大排档、城区楼体亮化、烈士陵园修缮等项目,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水冲式公厕3座、换热站3座,铺设及改造供热、供水、天然气管线45.1公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扎实开展国土“三调”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搭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和智慧社区网格便民服务平台,改造交通信号灯及电子抓拍系统,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七是抓生态保持底线定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90.4%。淘汰建成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5台。严格秸秆禁烧,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新建秸秆压块站6个。实施呼兰河治理六期、小呼兰河、依吉密河北关段及2个乡镇河道治理项目,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完成河流“两规两划”“清四乱”任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林地建设行为,完成违建别墅清查和“大棚房”清理整治任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造林、抚育3.1万亩。落实农业“三减”50万亩,集中处置废弃农药包装物41吨,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八是抓民生凝聚发展合力,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全年投入民生保障资金24.2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88.8%。实施就业创业免费培训,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008人,安置退役军人52人,为1306名退役军人发放待安置期生活费472.8万元。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改善市一中、王杨中心校教学条件,改造27所学校安全设施,升级10所学校信息化系统,智慧教育平台建成投用,全市高考二表进段率达82.7%,再创历史佳绩。医疗服务持续改善,深化“医共体”改革,完成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敬老院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实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新生儿基因检测、两癌筛查、孕妇无创DNA检测等工作,优质医疗资源惠及面不断扩大。社保能力持续增强,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发放城乡低保资金8552万元,惠及18257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896万元,救助17215人次。文体事业持续繁荣,维修“三馆”综合楼、体育广场塑胶跑道,骊马合唱团走进国家大剧院,我市首次荣获伊春市运动会团体第一名。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3个,提起公诉并判决36人。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屏障,切实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我们抓作风、重实干,政府效能全面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系统意识形态、依法行政、作风和廉政等各项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0%。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政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6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高质量办结,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2019年,面对繁重的任务、空前的压力,我们万众一心、精准发力、攻坚克难,通过了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国家扶贫开发第三方评估和省内市际交叉互检等多项考核检查。相继获得了“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医共体试点单位、省级文明城市以及全省农村人居环境试点县、省级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首批试点县等多项荣誉。此外,国防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统计审计、应急抢险、科技创新、援疆共建、水文气象、档案市志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党中央、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认真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方针,迅速行动、科学研判、精准防控、全力作战,交出了“零病例”答卷,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区域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实行在城区和村屯内外设立检测站,建立大数据指挥平台,设立发热门诊、传染病房和集中隔离点等措施,形成了“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良好态势,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守住了铁力“一方净土”。同时,我们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适时推进复工复业复学,统筹脱贫攻坚、农业生产、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广大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我、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农村、社区工作者和公安干警不惧艰险、勇挑重担、坚守一线,广大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志愿者守望相助、真情驰援、携手抗疫,共同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涌现出了一大批无私奉献、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时代赞歌。在此,让我们向所有参与抗击疫情的同志们,向驰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3月28日,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突发泄漏,致使我市城区供水和部分农业用水受到严重影响。面对疫情和抢险双重叠加的严峻考验,我们沉着应对、主动作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抢险,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堵水源、截水头、清水淤,为实现“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目标贡献了铁力力量。同时,全力以赴保障城区居民用水,迅速设置62处、148个取水罐,133个小区临时应急取水点,果断实施第一水厂地下水源建设和第三水厂升级改造,经过昼夜奋战,城市供水在最短时间恢复正常。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采取打井取水、傍河取水、引流取水等方式,科学精准分配水源,尽最大可能保证了农田“应种尽种”,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铁力人勇毅笃行、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市委掌舵领航、运筹帷幄,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有效监督,归功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斗拼搏。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以及所有支持、参与铁力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拉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缺少支柱性财源支撑;城市功能、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方面还有短板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群众和企业办事还有“痛点”“堵点”,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薄弱环节。同时,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解放不够,担当意识不强,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谋划“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工作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要求,坚定“生态立市、旅游强市、产业兴市”发展定位,争做伊春县域经济“领头羊”、乡村振兴“排头兵”、全域旅游“南大门”,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拉动,经济运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经过综合研判形势,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达到伊春市平均增长水平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打好三大战役,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坚持将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进落实。一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接续产业项目,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加大“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力度,重点防范化解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致贫、返贫风险。健全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四个不摘”“四个不减”,确保脱贫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健全完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考核管理机制,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处置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和债务风险。强化金融风险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恶意逃债等违法行为。三是治理守护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后续工作,加快依吉密河污染治理,保障用水安全。基本淘汰建成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要求,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确保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完成11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和第二水源地保护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河湖警长巡河制度,创新建设“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开展“亮剑护河”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呼兰河流域综合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农业“三减”和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实施大安河矿山修复,完成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和森林植被恢复2万亩。
(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以“乡村振兴”统领“三农”工作,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是以产业兴旺为根本,带动乡村发展。扩大绿色水稻面积,新增“两品一标”认证3个。加大“铁力大米”等地标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推进金新农生猪生态养殖产业项目一期收尾、二期启动及新希望生猪养殖、松风食品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二是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美化乡村环境。完成绿化面积6648亩、种植花带697亩,确保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2%以上。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完成4240户改厕任务,确保农村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大幅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三是以基础设施为保障,补齐乡村短板。重点完善17个村基础设施,新建农机停放场72处,推进农业产业强镇、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94.4公里,修善农村公路19.1公里,改建农村公路危桥8座。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处,解决1885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呼兰河六期、依吉密河北关段及王杨渠首续建项目,切实提升防洪灌溉能力。四是以乡村文明为抓手,强化乡村治理。加大村级资源管理和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进一步健全规范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三)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做强工业经济。实施经开区蒸汽管网、雨污排管网、变电站续建等项目建设,加大经开区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力争年内依法收回土地4宗,盘活1-2户“僵尸企业”。重点推进黑臻食用菌、艾眸医疗器械、葵花药业中药前处理提取车间续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铁西分散式风电和滨力生物质设备制造项目早日开工,确保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户、科技型企业3户。二是做活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稻田林语休闲度假综合体项目建设,推动桃源湖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旅游研学基地,规范民宿经营行为,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升温。强化旅游要素保障,提高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继续承办第三届区域旅游文化节、冰雪欢乐季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铁力旅游知名度。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建设,引导本地企业依托直播带货创新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三是做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同仁堂标准化人参种植基地和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北药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实行中药材产业贷款贴息和种植保险政策,扩大北药种植面积到5.95万亩。鼓励喜人药业、艾眸医疗器械研发中药健康养生产品,加快推进四宝生物中药饮片项目投产达效,探索建立融合共享利益联结机制,增加道地药材本地采购比重。
(四)致力扩大有效投资,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抢抓“补短板”政策窗口期,培壮扶强民营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一是聚力招大引强添后劲。围绕食品及林下产品精深加工、中医药、矿业及矿产品加工、旅游康养等产业,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年内至少引进3个超亿元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二是聚力项目建设重实效。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头版头条”,实行“四个一”机制,加快推进省百大项目和伊春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同时,编制“十四五”规划,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支持东北振兴及扩内需、补短板系列政策机遇,认真谋划一批事关铁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项目。三是聚力民营经济增活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按照“非禁即入”要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建立市级领导重点民营企业联系制度,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五)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建管,不断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一是突出空间管控,提升规划水平。巩固“三调”阶段性成果,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和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土地储备项目,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二是突出功能配套,提升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瑞景骊城棚户区、老旧小区及楼房改造项目建设,实施城区道路维修、新华路人行道改造等工程,积极推进哈伊高铁项目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谋划推进小白河水库项目,实施城市供水能力提升和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扩建法院审判法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亮化城区重要节点,更换路灯338基,保障群众安全出行。三是突出“四城联创”,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力争进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8个方面”专项行动,实施西河公园人工湖改造、干馏小广场改造、出城口绿化及铁甲河可持续发展等工程,确保新增绿地63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8.3%。
(六)聚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全面落实改革任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紧盯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动农垦森工系统行政职能移交和办社会职能改革,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农商行组建任务。二是加快其他领域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改革,切实减轻课业负担。稳步推进殡葬领域改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建设,完成20项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的“一件事”集成服务。深入推进“重心下移”强乡扩权,持续简政放权。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切实营造诚信互信社会环境。
(七)竭力改善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坚持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多谋富民之策,多行惠民之举,让铁力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一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市一中办学条件,改造马永顺中学,新建神树镇中心校、铁力镇中心幼儿园,充分考虑森工、农垦学校移交因素,统筹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校园安全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逐步补齐基础短板,切实改善教育条件。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医共体”建设提档升级,加快爱颐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新生儿基因检测、股骨头人工假体置换等惠民举措,打好地方病防治攻坚战。不断完善文体设施,新建十一人制足球场2处,积极举办各类文体赛事活动,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二是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计划培训2000人,新增就业28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0万元以上。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增加摊位3200个,解决6500人就业。实现社会保险“一站式”服务,推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和优抚工作,新建退役军人光荣院1处,确保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目标。加快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三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充分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模式,严格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排查管控,持续完善闭环管理,确保不漏防一人。严格落实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防控措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落实防控要求,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严防疫情反弹。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疫情防控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决守护群众健康。四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劳动监察仲裁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访,全力排查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事件报告处理制度,抓好道路交通、食品药品、非煤矿山、校园及周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国防教育、“七五”普法和人口普查,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工作,全面提升“法治铁力”“平安铁力”建设水平。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严格依法行政,营造“讲规矩、知敬畏”的法治氛围。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使政府的一切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方监督,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有效畅通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渠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强化责任担当,树立“马上干、务实干”的高效作风。认真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基层减负有关规定,让基层有更多精力抓落实谋发展。强化主动担当,杜绝推诿扯皮,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政府。加强廉政建设,严守“筑防线、守底线”的清正本色。强化政府系统干部廉政教育和管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财政支出预算管控清单,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带头过“紧日子”,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志之所趋不可阻,穷山距海不能限。任何风险和挑战都无法阻挡铁力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无法改变铁力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奋斗精神,永葆奋斗姿态,与时代并肩奔跑,用实干书写华章,为加快铁力振兴、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