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0年中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9日在中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何建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中央、区、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性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7%。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工业转型升级加速,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96%。农业效益持续提升,预计增加值增长4%,入列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文旅、电商等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6%。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强弱项,19个已出列贫困村得到巩固提升,剩余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029户6880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2.97%下降至0.32%。

——生态质量稳步改善。县域内19条重点河湖沟道水质全部达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5.8%,高于区、市年度考核目标3.7个百分点。化肥农药减量、工业废渣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有效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社会治理不断深化。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99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团伙5个、村霸6人,四色管控精准禁毒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6%,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精准脱贫扎实推进。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户自来水入户通水率达100%,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危旧房全部“清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巩固提升产业扶贫示范村10个,培育扶贫专业合作社8家、致富带头人295人,种植硒砂瓜、小杂粮、马铃薯、色素辣椒等特色作物31.7万亩;续建1座万头奶牛场,新建4座万头肉牛场,建立减贫脱贫利益联结机制,5499户19630人受益,贫困地区肉牛、肉羊存栏量分别达到3.3万头和15.2万只,圈棚利用率达94%,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780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161笔1.9亿元;建立就业扶贫基地13个、扶贫车间2个,完成建档立卡户技能培训2948人、劳务输出2435人,人均务工收入1400元以上,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基础更加牢固。污染防治效果明显。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拆除燃煤小锅炉23台,取缔涉气“小散乱污”企业7家、散煤销售单位5家,改造煤烘干炉67座,淘汰移动污染源车辆283辆,秸秆综合利用率升至85%。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新增工业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200立方米/日,敷设集污管网84.7公里;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完善河湖沟道日常巡查保洁管理机制,水环境治理步入常态化。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再生资源仓储及交易中心、工业固废集中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基地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4万亩,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6%,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5%,工业园区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回头看”转交61件群众投诉件办结销号57件,自治区第三环保督察组6件转办件办结3件,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些整改不到位甚至污染反弹的问题得到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重大风险有效防控。科学编制财政支出计划,严格控制政府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系统内债务规模稳定在自治区限额以内。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融资行为,立案侦查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1人,督促企业兑付资金3.1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高标准完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围绕锰基、铝基新材料、光伏材料及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工程,爱特云翔智慧科技园、天元锰业2×350兆瓦热电联产、今飞轮毂精加工等30个新上、续建、技改重点工业项目有序推进,锰基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350兆瓦,锦宁铝镁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天元锰业等5家企业入围自治区60户工业龙头企业,隆基硅获评自治区2019年制造业领先示范企业,全县“专精特新”企业增至38家。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建成高标准农田7.2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38.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9亿公斤,巩固提升永久性蔬菜基地8600亩、供港蔬菜基地8300亩、农业部蔬菜标准园3个,打造富硒硒砂瓜种植示范基地2万亩、品质品牌保护示范区1.1万亩。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6%,全县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6.9万头、8万头、2.1万头、43.6万只、102.8万只。水产面积保持在3.2万亩。新培育现代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3个、自治区级家庭农场和示范合作社6家。加快推进枸杞产业整合、全产业链发展,成立枸杞定价委员会、创新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圆满举办第二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中宁枸杞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中宁枸杞标准》,新研发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新植改造枸杞1.05万亩,成功续报10.4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生产基地。完成“中宁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及包装设计,新建专卖店(专柜)404个,在马德里成功注册国际商标,宁夏红、杞王、宁安堡、玺赞被认定为首批“宁夏优品”,“中宁枸杞”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列2019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榜单前20位,综合产值达到102亿元。乐家冷链物流仓储、华夏物流5000万吨保税仓库等项目加快推进,城际铁路中宁东站投入使用,银川至中卫段高铁开通运营。新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农庄等6个,功夫驴生态农庄被评为“全区十大特色农家乐”。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全县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5.57亿元,实现网络零售额26.85亿元,我县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全区唯一的农产品行业“国家外贸升级转型基地(枸杞制品)”,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市民服务大厅进驻率达98%以上,1224项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和45项乡镇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全程办理,网上办件量、电子证照入库量均居全区前列;医保、社保、城乡低保等事项基本实现就近办、网上办、家门口办,不动产、市场准入、项目投资、社保等108个重点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全区率先推行“企业套餐”一窗服务、全程代办,我县被自治区确定为“一窗改革”试点县。纵深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事中事后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鼓励引导企业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申报14类32个科技项目,预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2.5亿元,投入强度达到1.66%。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税1.61亿元,降费2700余万元,按期实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年度清偿目标。供电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电力直接交易电压等级放宽至10千伏,参与企业达到16家,电力直接交易70亿千瓦时,降低用电成本7000余万元。农村综合改革举措有序落实,发放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林权、经营权抵押质押贷款36笔1071万元,12个乡镇132个村4.02万宗“房地一体”确权发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面积占比达63.9%。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枸杞产业集团,组建众汇嘉润集团、宁特农业发展集团。水资源确权登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既定目标圆满完成。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品规划,精细管理,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石空特色小城镇和余丁、喊叫水、太阳梁美丽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白马乡新田村、鸣沙镇二道渠村等8个美丽村庄建设全部完工。新水、福泽等8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新修农村公路110公里。600套棚户区住房、4个供热站、老旧供热管网、县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按期竣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项目有序推进。完成营造林5.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4.7%,城市绿地率达31.7%,国家三北林业局给予我县三北防护林工程高度肯定。拆除危旧房12413户,改造危旧房3143户、农村卫生厕所6265户,115个村18117户群众实现安全饮水,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3%。村庄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配备齐全,基本实现巷有垃圾桶、村有中转箱、乡镇有转运压缩运输车,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厚植民利,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新扩建中宁六中等19所学校,建设“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11所,组建中宁四中、中宁九小两个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扎实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县域综合医改,成立医疗健康总院,县域医疗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中医院入列全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顺利通过自治区评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升至225元,调增幅度居全区首位。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成立中宁枸杞文化研究学会,中宁剪纸、回族民间器乐、枸杞膏制作技艺等入列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成明长城、华严塔抢险加固。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劳动托起中国梦》等5个MV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四国篮球邀请赛、国际轮滑公开赛等品牌赛事,荣获中国小篮球联赛宁夏赛区总决赛4项冠军,在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749人,城镇新增就业36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控制目标0.83个百分点。“支付保障、联动监管、疏堵结合”的农民工工资清欠保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我县获评第九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长山头九年制学校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建立退役军人信息数据库,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保障机构,处理化解遗留问题等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排查治理安全隐患2796处,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398个,发放困难群众救助及补贴资金7704万元,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政治立身,务实担当,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党政机关作风建设年、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年”,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执政本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含糊、不犹豫、不动摇、不打折扣。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重大决策事项全部通过集体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按规定提请县委审定。定期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人大代表议案高质量办结,44件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52件政协委员提案圆满办复。优化县长热线、县长信箱受理流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抓紧抓实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一切权力置于法治的阳光之下。

同时,我们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统筹抓好外事、防震减灾、应急管理、统计、审计、供销等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辛勤耕耘的一年,也是很有收获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力监督、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建共治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中宁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面临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双重任务,新旧动能接续不够顺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压力持续加大;二是对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临刚性支出增加和可用财力减少的双重矛盾,既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促进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对标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面临能力和担当的双重考验,一些干部“不善为”和“不敢为”的问题并存,与群众期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勇敢面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中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安排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牢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实施“三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做出积极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去年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区、市下达目标任务。

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描绘了美好蓝图,明确了阶段性战略任务和年度目标,我们将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拼搏奋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节点上,努力把各项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决守好三条生命线。

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加强民族事务法治化治理,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发扬好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学校、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军营、社会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在推动创建下沉、载体创新、示范点打造上再下功夫,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坚决守好维护政治安全的生命线。坚决服从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做到政治上旗帜鲜明、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紧紧跟随。重点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深入开展新一轮风险隐患排查,摸清底数,找准症结,制定针对性措施,建立评估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责任考评机制,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推动监管责任和治理措施全面落实,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规划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各位代表,守好三条生命线是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我们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力促进民族安泰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纵深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是紧盯既定目标,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发展成色。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一定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拿出决战决胜的干劲,以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持续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排查问题不足,在安全饮水、安全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适龄儿童辍学等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推进移民口粮地改造提升、宽口井枸杞示范基地土壤改良和养殖园区改建、贫困地区高效节水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巩固硒砂瓜、色素辣椒、小番茄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采取“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养殖补栏进度,年内贫困地区奶牛、肉牛、肉羊存栏量分别达到2万头、4万头、18万只,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守本增效”、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措施,因人因户量身定制、精准施策,严把脱贫退出关,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效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让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

多措并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保卫蓝天。全面开展“煤尘、烟尘、汽尘、扬尘”专项治理,抓好瀛海建材、裕隆碳化硅、恒兴果汁、新世纪冶炼等企业超低排放提标改造,加快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淘汰县城建成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合理布局污染监测标准化站点和微型站点,实行网格化监管、常态化治理,从源头上严控大气污染,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稳步提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坚决保卫碧水。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规划建设县城应急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提升城乡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完善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加大县城雨污分流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力度,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乡镇集污管网、处理终端,稳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排查重点河湖沟道沿线排污口,倒查追溯污染源,抓好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确保水质全面稳定达标。坚决保卫净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启动建设工业园区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处理厂和县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加速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进程;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持续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健全农用残膜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再生资源行业秩序,城区内废旧物资收购站点全部搬迁至再生资源仓储及交易中心集中经营,进一步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

积极稳妥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紧盯政府债务红线,全面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全力做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工作,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和存量资金管理,严格落实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把有限的资金更好的用在服务和保障民生上。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与化解风险、维护稳定有机结合,最大限度追缴涉案资金,努力帮助群众减少损失。

二是注重保护治理,改善黄河生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黄河是中宁人民生存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命脉,要坚持保护优先、安全至上、治理为要、修复为重,精心呵护母亲河。

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抓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围绕南北滨河路、黄河路、北环路等主干道路和高速沿线、中宁东站等重点地段进行增绿植绿,完成人工造林1.45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15.8%,城市绿地率达到38%。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建设涵养林,对黄河两岸护岸林、湖泊湿地等进行全域化保护、整体性修复,持续抓好禁牧封育、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作,巩固植被保护成果,力争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沙不入河。

协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依法做好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调查等工作,科学编制清水河治理、黄河标准化堤防加固维护等规划,完善黄河防洪防凌工程治理体系。加强清水河、南河子、北河子生态治理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固黄河新渠稍段、北滩渠口段、鸣沙长鸣段等险工段,提升枣园沟、张峪沟、罗家沟等行洪防洪能力。坚决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对影响河道安全的设施一律关停、建筑一律拆除、人类活动一律退出,保持河势稳定,维护岸线安全。

统筹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农业节水领跑、工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普及、全民节水文明“四大节水行动”,围绕“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生活用水控制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目标,通过完善水价调节机制、实施喊叫水、马家塘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成高效节水农田14万亩,促进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3;全面推广节水设施和节水技术,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收利用、工业水循环处理,加强重点用水大户监管,开展水权置换,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是革新思想观念,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增添发展动能。坚决破除传统思维定势和条框限制,注重改革创新的协同配套、同向共进,深度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水平。紧抓创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机遇,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创造、对外科技合作“五大工程”。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力争全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3亿元,投入强度达到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打造2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窗改革”试点,优化再造办事流程,设置不同类型“企业套餐”服务代办窗口,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积极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和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减至95个、70个工作日以内。借助“我的宁夏”APP,推动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公安服务等560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重点领域政务服务事项移动端可办率不低于50%,其他事项可办率不低于30%。着力拓展社保、税务、不动产、公积金等自助端应用,实现全天办、不打烊。

纵深推进其他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制度,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赋予农民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年内贷款总额超过3000万元。持续深化市场改革,破除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各种不平等门槛和限制,完善市场综合执法机制,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速农业用水、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营造公平公正、良性竞争的市场氛围。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助推众汇嘉润、枸杞产业集团等逐步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切实抓好石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样板。

四是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产业融合,进一步提升发展质效。严格落实“一带两廊”发展规划和沿黄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坚持做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重,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抓紧抓实项目建设。坚持政府投资、民间投资齐抓共进,积极对接国家、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重点领域工程,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商贸物流交通、民生及社会事业5大类124个项目,实行“单月督导、双月调度、季度测评”,促开工、促进度、促达效,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对内挖潜增效、对外招大引强双向发力,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机制,采取“互联网+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团队招商等模式,引进一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项目,力争实际到位资金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走向、资金投向,围绕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建立重点项目库,及时增补项目,实现滚动接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打牢基础。

做强工业促转型。以“高、精、尖”类产业链项目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锰基、铝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48万吨电解锰智能化生产、18×30000千伏安密闭式硅锰矿热炉、50万吨锰渣脱硫烟气制酸、铝合金线缆制造、常阳100兆瓦、东方电气200兆瓦光伏发电等强链项目;依托爱特云翔、延运、济川中科、上海电凯等企业,加速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微风发电、环保科技、电转草等建链项目,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扎实开展工业对标提升行动,支持引导水泥、铁合金、电石等传统产业升级,实施北星精工3万吨高温陶瓷复合材料技改、长安铝制品铝灰渣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改、赛马水泥300万吨骨料综合利用改造,年内完成投资2.4亿元,促进企业间横向联合、纵向延伸、抱团发展。

做优农业提品质。建设高标准农田17.26万亩,改良盐碱地2.5万亩,巩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发展饲用玉米7万亩。加强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强化种子种苗检疫和水、肥、药监管,分片采取间作轮作,建设高标准硒砂瓜产业园500亩,实行区域授牌总经销,确保丰产俏销。依托西线供水工程,因地制宜、以水定产,在沿线大力发展马铃薯、红葱、中药材等高效节水农业,进一步扩大灌区拱棚西瓜、设施蔬菜等规模,特色种植业比重达到82%以上。借助硒资源富集优势,巩固提升富硒枸杞示范基地3万亩、富硒硒砂瓜示范基地2万亩,培育壮大富硒苹果、富硒红枣、富硒蔬菜等功能农业。全面推进牛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建成基础母牛繁育基地、饲草配送中心和4个有机肥厂,引进海福特高端品种肉牛6000头,扶持现代化奶牛、肉牛示范牧场建设,做大做响“宁特”品牌,力促天宁高端奶产业园、黄河乳业1.2万吨婴幼儿奶粉项目落地,积极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草畜产业)示范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严格防控疫情疫病,促进饲养量稳步提升,生猪年出栏30万头以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做精枸杞强品牌。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目标,着力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六位一体”的现代枸杞全产业链。新植枸杞5000亩,改造低产低效园5000亩,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5万亩,持续推进GAP、道地中药材、绿色、有机等认定认证。大力培育枸杞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扩大整形修剪、农资集采、统防统治、集中烘干等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加快推进玺赞枸杞产业综合发展、永寿堂5万吨枸杞辐照、天元枸杞2000吨果酒等项目实施,不断提升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充分发挥中宁枸杞院士工作站、创新研究院等作用,深化校企院企合作,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寻求突破,提高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扶持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百城千店”建设,新建专卖店(专柜)200个,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枸杞鲜果市场份额。健全枸杞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行业诚信体系,完善价格调节监督机制和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严格商标准用审批和质量安全追溯标识管理,推广应用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形象包装物,推行枸杞市场准入合格证制度。强化品牌保护跨区域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使用添加剂等行为,维护“中宁枸杞”品牌声誉,力争年内综合产值实现新的突破。

做活三产稳消费。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加速推进南山旅游区、石空枣林公园、舟塔特色产业示范村、黄羊古村落民宿、华腾牧场等旅游项目,助推双龙山石窟、金沙小康村等旅游资源开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创建天湖、玺赞枸杞庄园2个3A级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努力让更多的游客驻足停留。加快推进乌玛高速公路、定武高速饮马湖服务区建设和G338中宁段、S308滚泉至白马段及S310同喊公路升级改造,切实抓好华夏特钢铁路专用线及翻车机、5000万吨保税仓库、3000万吨公用型保税仓库建设,构建完善交通物流体系。依托县级电商产业园,推进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引导更多优质产品搭乘互联网走向大中城市。提升发展医疗康养、教育培训、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支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会计、律师、咨询等专业服务业发展,引导大型酒店、商场、超市实施“推广绿色低碳采购、培育绿色低碳市场、引导绿色低碳消费”三绿工程,推进绿色消费深入人心、绿色市场迅速发展、绿色通道高效畅通,培育时尚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热点。

五是围绕开放合作,不断聚能蓄势,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原则,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向外借智、借力、借势,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壮大园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明确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推进区域评、联合评,实行集中受理、并联审批、网上办理、限时办结,实现“企业的事园区办,园区的事园内办”。加快供电体制改革进程,大力开展电力直接交易,争取国家第五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孵化园等科技平台,提升园区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抓好燕然路至109国道延伸段等4条道路、污水中水管网、众磊鑫110千伏输电线路改造,完善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生态园区、绿色工厂”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通过自主创新、项目合作、有偿租赁、技术入股、特聘兼职等形式,努力招引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深化职业教育产学研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县域产业发展输送更多的技术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强化与担保机构业务合作,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探索政银企共担风险模式,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量。组织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土地清理专项行动,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依法合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企业,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优先供给新上招商引资项目,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增进对外交流合作。完善陆路口岸多式联动、中转集散、分拨配送等功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进出口总量。借助“中宁枸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和“金字招牌”,依托枸杞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大会、“一带一路”四国篮球邀请赛、国际轮滑公开赛等开放平台,促进经济、文化、体育等多领域合作交融,组织企业赴外参加展览促销、经贸推介等活动,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升中宁知名度和影响力。

各位代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是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路径。我们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重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三)聚焦民生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确保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紧盯全面小康指标,以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健康促进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文明县城“四城联创”为抓手,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办好10件民生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城乡宜居水平。深入开展“一年一村一事”行动,推进恩和镇红梧村、双井子地区、大战场镇长山湖村等6个美丽村庄建设,将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等有机结合,修建农村公路20公里,改造危旧房1500户,推广卫生厕所1.67万座,完善粪污集中处理设施12处、标准化垃圾压缩站6个,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5个。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卫生管护常态化机制,探索建立卫生庭院挂牌制度,引导群众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共同维护村容村貌。围绕县城品质提升,抓好东二环、亲水街延伸段等4条市政道路建设,进一步升级城市路网,改善交通环境。推进金宸、观园御府等房地产开发,修缮9个老旧小区,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改造棚户区住房500套。加快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等重点项目建设,更高水平完善供水、供暖、公共停车场、街心公园等基础设施,推行物业服务标准化,持续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努力让县城更美丽、更精致、更有序。

切实优化公共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建7所学校,新建续建5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62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增至80%以上;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完善32所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着力在融合应用上下功夫,总结推广集团化办学试点经验,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坚持“五育”并举,积极创建全区“体教融合”示范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绩效考核激励,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入推进健康中宁建设,建成妇幼保健、社区卫生、预防接种、慢特病管理“四个服务中心”,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应用服务平台,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推进医养结合;建设青少年轮滑集训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巩固基本养老金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成果,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和支付方式改革,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坚决守好群众的“救命钱”。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和图书馆、乡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作用,培育一批村级文化带头人、草根艺人、乡土艺术家,创造更多的文艺精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新风尚。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保支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和困难群体临时生活救助制度、残疾人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培训服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培育创业实体600个,创造新岗位1400个。巩固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进一步优化线路和站点设置,努力满足群众出行需要。扎实做好拥军优抚工作,积极创建退役军人星级服务站,不断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持续推进“七五”普法,深化“法律八进”活动,借助“中宁普法”等新媒体平台,让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强化平安中宁建设,加快“雪亮工程”联网应用,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抓好专业救援抢险队伍建设,增加救灾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建设智慧政务、智慧公安、智慧矫正、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食安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测监控,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预防矛盾,在基层化解纠纷,依法及时解决合理诉求。加快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议事协商、决策、监督制度,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真梳理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咬定目标不放松,突出重点抓落实,坚决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打铁必须自身硬,时代赋予伟大使命,对政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施政目标,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强本领,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强保障。

始终坚定政治方向,忠诚履职。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切实提升防范风险、统筹发展、狠抓落实的能力,确保中央、区、市和县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始终秉承为民情怀,担当实干。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执政为民,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速度与质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又做为长远发展作铺垫、打基础的实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出“勤”不出“力”,做到善谋善为、善作善成,用真心真情践诺初心、温暖人心、赢得民心。

始终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不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方面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始终坚守纪律底线,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坚定不移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坚持以巡视反馈问题为镜鉴,深刻剖析根源,标本兼治、举一反三,查找纠正同类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政府清明、干部清廉、工作高效、群众认可。

各位代表,新时代蓝图已绘就,新征程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