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20年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5月13日在呼伦贝尔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市长姜 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面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应对、精准防控、共克时艰,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援鄂医疗队52名勇士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党员突击队员、基层干部不畏严寒、坚守一线,广大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守望相助、捐款捐物,各族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市用较短时间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实现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我们根据疫情防控平稳向好形势,因时因势调整应对策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加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果。我们为全市人民点赞,向全市人民致敬!

这场抗疫斗争,各级党员干部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听党指挥、统一行动是根本,闻令而动、主动担当是重点,精准防控、措施得力是关键,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是基础,为全市发展积蓄了斗争经验、提升了攻坚本领、凝聚了知行精神、锻炼了铁军队伍,也为我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严防满洲里口岸、毗邻省份疫情输入扩散,不断巩固防控战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和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1.3%。绿色指标全面完成,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0%以上;森林蓄积量12.7亿立方米;退耕还林还草22万亩;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

(一)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传统产业加快转型,金新化工、驰宏冶炼、中国黄金等技术改造和阜丰、沃丰等强链补链项目进展顺利,5家企业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9%。新兴产业多点破题,出台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牙克石,内蒙古寒地冰雪气候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工业耐冷性检验检测大数据平台完成可研,陈旗汽车冬季试验试驾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扎兰屯内蒙古飞行学院综合实训基地投入使用,全年飞行训练起落2.3万架次;阿荣旗齐鲁生物制药主体完工;海国华创大数据中心完成联调联试。现代服务业提质加快,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呼伦贝尔大草原景区通过5A景区自然景观资源评审,森林草原旅游列车上线运行,“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加快推进,“呼伦贝尔冰雪日”“冬季那达慕”“冬季英雄会”正在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全年接待游客增长7%、旅游收入增长9.8%,我市被命名为“避暑旅游样本城市”“冰雪旅游十强城市”,满洲里市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牙克石市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开通海拉尔至沈阳冷链货运班车、至哈尔滨铁路货运班列和“冷运公交车”,京东、苏宁呼伦贝尔馆上线运营;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成功承办第七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举办第二届钓鱼台·呼伦贝尔美食节暨绿色产品展销会,呼伦贝尔国际绿色生态与环保产业展荣膺“中国十佳优秀特色展会”。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直面问题、强化调度、精准发力。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一般性支出压减17%,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分别完成年度任务163.1%和108.7%,与“十个全覆盖”直接相关项目拖欠工程款全部清偿。脱贫攻坚实现重大突破,投入扶贫资金11.3亿元,落实京蒙扶贫协作资金9109万元,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实现7190人脱贫、39个贫困嘎查村出列、2个国贫旗摘帽,中央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和国家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06%。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草原生态问题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完成年度整改任务;淘汰旗市区政府所在地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940台,提前完成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呼伦贝尔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通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提前完成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任务;清理整顿小散乱草原景点194处;编制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完成重点企业用地信息调查。

(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效显著。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自治区批复的修编方案,二期工程13个项目开工,累计投资10.45亿元;环湖周边及主要入湖河流沿线生活污水处理厂10个再生水回用项目开工6个,累计投资2.48亿元,呼伦湖水面稳定在2030平方公里左右,水质保持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禁牧1687万亩,草畜平衡8671万亩,退牧还草98.6万亩,退耕还草9.3万亩,种草351.4万亩,草牧业实验室工程全面启动,鄂温克旗、陈旗和新右旗、新左旗列入国家和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试点区。实施天保工程3573万亩、国家公益林1505万亩、已垦林地还林12.7万亩。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增设嘎查村河湖长986人。严格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编制,11宗违建别墅问题全部处置到位。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案件220件。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首届呼伦贝尔国际绿色发展大会,我市被命名“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根河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四)“项目建设推进年”成果显著。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20个,开复工201个,投资完成率70%,扭转了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下滑局面。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主体责任、部门联动、两级调度、督查考评等制度体系,完善集中审批、并联审批、专班服务等工作机制,“项目审批百日攻坚”全面启动,大抓项目的氛围日益浓厚。资金保障全面强化,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政府债券争取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农牧业产业扶贫发展基金落地发力。引资平台作用显现,成功举办长三角投资合作暨招才引智推介会、第十五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呼伦贝尔寒地冰雪产业推介会、京呼对口帮扶与产业合作联席会,呼伦贝尔万达广场等项目签约落地。

(五)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现代农牧业量稳质升,农作物标准化面积1586万亩,粮食产量130.7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05万头只;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呼伦贝尔草原羊肉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优质农畜产品产值达60亿元,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出台奶业振兴规划、奶源基地扶持政策,牧业年度奶牛存栏18.8万头,塞尚雀巢稀奶油生产线建成投产,优然牧场进场奶牛6000头,伊利绿色智能示范应用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落实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补贴资金1675万元,新认定家庭农牧场810个,评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0个,创建各级产业化联合体44家,内蒙古伊赫塔拉公司晋升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增幅2.6%。新右旗牧区现代化试点建设扎实起步。扎兰屯市大兴村被授予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改造卫生厕所1.7万户,665个行政嘎查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829户,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47处。

(六)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市政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热网互联互通工程主体完工,海拉尔区供热增容改造竣工投产;中心城区新投入公交车150辆,服务品质显著提升;智慧城管指挥平台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正式启动;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400套,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10.1万套、完成78.3%。海拉尔机场T1航站楼改造完成,平行滑行道投入使用,阿荣旗、莫旗机场正式通航;海拉尔—满洲里高速公路进展顺利,阜丰铁路专用线实现通车;“四好农村路”深入实施,新改建农牧林区公路1066公里;尼尔基水利枢纽下游灌区加快推进,扎敦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呼伦贝尔支线项目前期进展顺利;岭东—阿荣旗—莫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阿荣旗荣嘉新能源30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完成。

(七)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完成经济、生态等领域改革任务48项,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垦集团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地方国有林场改革、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1%,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10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减税降费减免税费23.5亿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7万个。建立厅市会商制度,成立智慧农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绿色农产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上线运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现。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平行车进口试点正式启动,岭东食用菌基地企业具备自营出口条件,额布都格、阿日哈沙特口岸实现常年开放,额布都格、黑山头互市贸易区通过验收,中俄互贸免税区展销店达到15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68亿元,口岸货运量3327万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167列。

(八)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06%。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职工医保住院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提高4%;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月620元、每年5522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推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7.7%,海二中迁入新址,海一中、民族少年宫迁建工程开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进展顺利,国家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地方病防治和鼠疫防控扎实有力;达斡尔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语言文化大数据采集与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鄂伦春语词典编纂完成,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开工,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改造及蒙古族源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布展有序推进,开展乌兰牧骑惠民演出1130场;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十四冬”场馆建设如期完成,各项筹备工作紧张有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信访矛盾化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支持工青妇、科协、残联、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发展,人事人才、气象、审计、人防、国防双拥、老年教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明思路、谋发展,转作风、树形象,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理清了发展思路,凝聚了发展共识。坚持依法行政,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事创业、务实担当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奋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拼搏进取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和全市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呼伦贝尔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新兴产业支撑尚未形成,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足、支撑不够,经济企稳回升基础还不牢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地区债务风险等级较高,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压力较大;“放管服”改革还不彻底到位,对外开放层次不高,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仍有短板,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部分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够深刻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但冲击是短期的、总体是可控的,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国家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援企稳岗政策措施,更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自治区在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推动“兴边富民”、扩大向北开放、应对疫情等方面采取了很多具体举措,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力支撑。我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完善定位目标,明晰路径措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产能逐步释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当下有为、未来可期。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始终把准前进方向;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战时状态、战时纪律、战时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善于化危为机,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在牢记嘱托中凝聚共识,在大战大考中担当作为,在绿色发展中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开创美丽富饶和谐安宁呼伦贝尔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以上和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障性民生支出稳定增长;约束性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继续推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夯实全面小康基础,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力攻坚,确保决战决胜。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摸底排查整改,全面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纪委实地踏查调研及各级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化京蒙扶贫协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抓好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监测预警,及时将返贫和新致贫人口纳入帮扶范围,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自治区各类检查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完成旗市区政府所在地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开展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名录企业监测,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严控农牧业面源污染;加快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垃圾分类目标。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开前门、堵后门,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债券规模,清理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确保完成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年度任务。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剥离政府融资职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持续巩固民间高利贷治理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二)聚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定力、综合施策,坚决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

全力抓好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紧扣“稳定水量、改善水质、提高环境质量”核心治理目标,巩固提升一期工程成果,全面完成二期工程13个治理项目、环湖周边及主要入湖河流沿线生活污水处理厂10个再生水回用项目,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持续加大管护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行为。深入研究呼伦湖水质成因及流域系统内在关联等核心问题,为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实施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森林、河湖水系和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加快草原生态修复试点建设,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退牧还草、草原生态补奖等政策,推进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向好。坚持科学造林,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大兴安岭及周边退耕还林还草试点20万亩。继续争取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草牧业试验试点区建设。抓好河湖长巡河巡湖常态落实。加强新巴尔虎黄羊自然保护区管理。全力抓好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争取设立呼伦贝尔国家公园,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呼伦贝尔样板。划定并严守“三区三线”,编制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探索制定生态补偿制度,认真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用制度守住生态建设成果。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浓厚保护生态环境氛围。积极申办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

(三)聚力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巩固“项目建设推进年”成果,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保持项目建设力度和投资强度,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29个,总投资99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313亿元,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认真总结“项目建设推进年”经验,全面推行领导包联、专人专班、挂图作战、统筹调度、绩效考评等工作机制,压实项目责任、强化调度督导、加大绩效考核,提高项目推进效率,确保项目加速落地、加快推进,推动形成现实投资量,以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狠抓项目前期服务。抓住国家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契机,积极争取新增债券,抓实抓好债券项目前期,提升债券使用效益。加大项目审批攻坚力度,组建项目前期辅导团队,加快土地、环评、能评等前期要件办理,提供“全流程”“一条龙”服务,力促市旗两级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加强项目引进培育。加大争跑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用好各类招商推介平台,瞄准发达地区,在生态农牧林产业、冰雪产业、大数据、临空产业、生物科技等重要领域,承接产业转移,达成深度合作。及时跟进在谈项目、签约项目,确保项目及早落地。

认真谋划项目储备。准确把握国家和自治区投资政策,立足呼伦贝尔高质量发展实际,深入研究论证,做大做实做优“三级三类”项目库,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确保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力争更多重大项目列入自治区和国家规划,让好项目大项目支撑我市未来发展。

(四)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构建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推动传统资源产业技术改造,实施黄金集团铜钼矿深部资源优化、荣达矿业深部资源接替技改、国森矿业氧化矿等项目,加快延链提质增效。推动现代能源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扎兰屯、牙克石等热电联产项目,实施煤炭产业技术攻关和清洁化改造。抓好露天矿综合治理,推动矿业经济绿色发展。

加快新兴产业提速提质。大力发展大数据、新能源、生物科技、冰雪、碳汇、临空、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布局5G通信应用和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确保海国华创大数据中心投产运行。全力抓好扎兰屯生物质发电、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加快推动阜丰公司50万吨氨基酸、松鹿制药养阴清肺口服液等项目,确保齐鲁制药、沃丰生态肥等项目投产达效。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项目,加快国信优易耐冷性检验检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通用航空测试基地前期工作,完善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内蒙古寒地冰雪气候研究中心功能,拓展工业品耐冷性测试领域,推动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力争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园破题。办好寒地冰雪经济论坛。积极发展碳汇经济,探索现有人工林碳汇交易试点工作。推进扎兰屯内蒙古飞行学院高效运行,积极发展飞行训练、机务维修、航空物流等产业,加快临空产业园飞行板块提升项目、国航公司飞行员专属训练基地建设,构筑临空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园区平台建设。抓好园区规划修编,统筹规划布局,明确功能定位,整合同质化园区,实现园区错位发展。加强重点园区建设,加快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园建设,支持岭东工业园、阿荣旗工业园、牙克石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网综合改造、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及大数据产业园110千伏供电工程,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旗市区间利益衔接机制,重点与牧业四旗、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等地协同发展“飞地经济”,努力破解园区项目少、地区平台小的问题。鼓励企业“退城入园”,加大园区精准招商力度,全面推进园区振兴。

(五)聚力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创品牌、提品质、兴产业,找准定位、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国家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大力发展生态农牧林产业。深入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提升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价值,全力打造牛奶、黑木耳、牛肉、大豆、芥花油、马铃薯、蓝莓等优势品牌,办好钓鱼台·呼伦贝尔美食周,提升呼伦贝尔“金字招牌”竞争力。加快推动生态农牧林产业向优势区集中,建设玉米、大豆、奶牛、肉牛、肉羊、生猪等优势产品产业集群,做好三河牛、三河马、呼伦贝尔羊选育扩繁,抓好马铃薯科技产业园国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玉米种植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大豆种植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牲畜存栏稳定在1000万头只。做好非洲猪瘟、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扶强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市级示范产业化联合体25家,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深化新右旗牧区现代化试点,打造现代化牧区建设样板。

深入实施奶业振兴战略。优化奶业区域发展布局,岭西以额尔古纳、海拉尔为中心,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塞尚雀巢乳业技改升级,打造高端优质乳制品和民族传统奶制品重要产区;岭东以阿荣旗为中心,加快推进伊利绿色智能示范应用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和二期前期工作,全力打造高端有机液态奶生产基地。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型”家庭牧场,加快优然牧业1.2万头奶牛养殖场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奶牛5万头。

全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作。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0%以上,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0%和75%以上,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持续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确保完成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

(六)聚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不断优化消费供给,促进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

推动旅游业高端发展。落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草原旅游规划,加快推动全域游、四季游、跨境游,全力打造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积极推进“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支持呼伦贝尔大草原景区5A创建,推进满洲里套娃广场三期建设,提升森林草原旅游列车运营水平,创新打造一批高端旅游产品,推动由观光游向体验游、度假游、休闲游、康养游转变。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驿站和智慧文旅系统,着力解决如厕难、停车难、加油难、充电难、通讯信号不畅等问题。加强与中植、同程旅游等企业合作,强化旅游网络营销,促进旅游消费升级。持续开展旅游景区景点违规经营和非法占用草原问题专项整治。加快发展冬季旅游,实施“冰雪+”战略,丰富产品、做精线路、提升品质,推进冰雪旅游与生态、文博、民俗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国际时尚冰雪旅游胜地。

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呼伦贝尔万达广场、满洲里国际物流中心、呼伦贝尔汽车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商贸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释放网络消费新动能。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水平,加快电商产业园和异地仓储冷链项目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向农村牧区覆盖。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完善便利店、社区菜市场等便民消费设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多渠道增加养老、托育、家政服务供给,着力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加快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中心。

(七)聚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坚持城乡统筹,补齐短板、提升品位,夯实城乡发展基础。

加快推进宜居城镇建设。优先发展中心城区,加快城市路网系统、供气供热、给水排水、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建设,完善停车场、公共厕所、城市标识等配套设施,提高中心城区、城关镇、特色小镇承载能力。力争全面完成房地产领域“办证难”“回迁难”“入住难”整治任务,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4万户、186万平方米。加快海拉尔区新水厂、应急水源和输水管网建设,加大老水厂改造力度,保障城市供水质量和安全。加快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建设,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公交服务品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加快推进物业管理规范化,大力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违法建筑拆除、水体黑化防控等行动,全面防控城市综合环境问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牧区延伸。全力推进根河—牙克石、腾克—甘河农场等5个新建公路和尼尔基—腾克等3个续建公路项目,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海拉尔—伊敏—伊尔施铁路升级改造,全力推进齐海满客运专线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建设规划。加快海拉尔机场机库建设,推动满归通用机场投入运营,做好室韦、柴河通用机场前期。力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呼伦贝尔支线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实施尼尔基水利枢纽下游灌区、扎敦水利枢纽、域内主要支流治理、农村牧区饮用水等工程。

(八)聚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充分研判对冲疫情影响,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并联审批流程,解决部分领域审批手续繁琐、办理时间过长、运转效率偏低等问题。推动“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不低于90%、“一窗受理”率不低于70%、“一次办好”率不低于90%。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时间压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

营造公平法治环境。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歧视性规定和做法,切实保障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强化“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和公平竞争审查。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严厉惩处各类破坏发展环境行为。推行失信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监管,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各级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利好政策,细化实化服务制度和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安心经营,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壮大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力度,持续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三年实施计划,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降低企业用电、物流等成本,深化“亲”“清”政商关系,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激发社会发展活力。

(九)聚力激发创新发展动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以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以创新驱动打造发展引擎。

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牧区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推动土地草牧场确权成果应用。继续做好农垦集团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和地方国有林场改革后续工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组建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壮大农牧业产业扶贫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放大效应。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全面加强市本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全力推进“一带一路”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发挥满洲里口岸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深化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边民互市贸易向加工、投资、贸易一体化转型,推动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和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岭东地区食用菌和海拉尔蔬菜出口基地发展,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木材进口加工基地。扎实推进额布都格、黑山头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粮食指定进口口岸申报工作,完成阿日哈沙特中蒙互市贸易区验收。提高口岸通关信息化水平,实现电子口岸视频指挥中心与各边境口岸联网。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呼兴合作区建设。办好海拉尔第十六届中俄蒙经贸展洽会。

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技兴市”行动,跟踪落实厅市会商和院地合作战略协议,启动智慧农牧业示范专项试点项目。建立科技创新成果供需对接机制,加快成果交易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及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提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落实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发挥院士工作站、绿色发展智库等作用,用好各类人才,引领创新驱动。

(十)聚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民生保障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转移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启用推广电子社保卡,完善城乡低保、社会福利、退役军人安置等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多元化、规范化,力争消除城镇中小学校大班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支持呼伦贝尔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创建自治区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加快推进海一中、市体校、民族少年宫迁建和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实施健康呼伦贝尔行动。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坚决防控新冠肺炎、鼠疫等重大传染性疫病。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积极谋划呼伦贝尔市传染病院、呼伦贝尔疾控中心岭东分中心项目,提升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水平。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办好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放大“十四冬”效应,全面落实冰雪运动发展指导意见,组建内蒙古冰雪运动院校,积极培育赛事活动品牌,加快群众性冰雪运动普及,实现冰雪运动场馆向呼伦贝尔户籍16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开放,全力打造国际冰雪运动名城。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实现展演1000场次以上。实施“智慧文旅”工程,繁荣广播电视、文学创作、文艺演出等事业,办好文化旅游频道和蒙语栏目,开发民族特色文旅产品,提升文化软实力。支持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语音数据库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制,力争完成达斡尔语、鄂温克语词典编纂工作。挖掘整理抢救非遗、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加快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新闻中心项目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支持新右旗、鄂伦春旗和根河市、扎赉诺尔区争创全国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五连冠”。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信访法治化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做好“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积极支持气象、老龄、工青妇、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发展。

三、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民宗旨,践行初心使命,在大战大考中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正确方向,做到政治过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市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落实有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强化宗旨意识,做到执政为民。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用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医、就学、就业等操心事揪心事,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变化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树牢法治思维,做到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制度体系,严格制度执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认真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重大决策法定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深入开展内部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树立守法诚信形象,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持续改进作风,做到担当有为。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学习,提高科学决策、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本领。增强斗争精神,以战时状态勇担当,以战时纪律强管理,以战时作风抓落实,全力推动重点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四官”“四为”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形成实干导向。

加强廉政建设,做到风清气正。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从政规定。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廉政教育,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领域,深化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矿产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反腐倡廉实效保护干部、保障发展,全面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践行初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主动作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安宁呼伦贝尔、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