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仙桃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7月4日在仙桃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余 珂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的一年。我们坚持用新思想指导工作,用新理念引领发展,经济社会取得新进步,全面小康迈出新步伐。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再进4位,居第81位。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8.5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54亿元、34.6亿元,分别增长5.1%、3.8%;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2%。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3个,投入建设工业项目200个,竣工投产104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隐形冠军企业11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094.2亿元,增长7.9%。新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3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4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91.6亿元,增长7.9%。投入建设文旅项目13个,梦里水乡文化旅游区获批国家4A级景区,旅游产业综合收入34亿元,增长16.3%。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3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7%。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仙桃国家高新区规划和行政体制改革有序实施,市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加速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四级联通”,“3550+100”改革基本完成,全年累计减税降费7亿元,盘活困难企业9家。仙桃海关正式挂牌,仙桃B保封关运作,汉江仙桃港实现“天天班”,仙桃机场完成扩建,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仙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乡村振兴稳步实施。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面推进,建成农村户厕6.4万户、农村公厕32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试运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3%。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4.9万亩、产业通道325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10公里,泽口灌区续建配套、泽口泵站更新改造、杜家台分洪闸整治等13个国家、省投资水利项目全面竣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妥善化解高升控股退市风险,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32%。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95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1463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5%,“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污染防治成效明显,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37个重大项目和27个重大事项加快实施,城区“六河”截污工程全面完成,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考核达标率100%,通顺河流域水质为近3年最好水平,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获水利部表彰。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城市补短板工程,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实施城区“三道防线”管控违法建设,加强房地产开发经营全过程监管,城市治理迈出新的步伐。城乡低保、优抚安置持续提标,建成“幸福食堂”60个,完成棚户区改造2484套,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惠及260个村,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541元和19891元,分别增长9.1%和9.4%。我市位列2019年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79位。

与此同时,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和改进政府系统作风,为基层松绑减负。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市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规范项目会审决策机制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机制,不断提高依法科学决策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防护物资生产,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紧紧抓住“两个关键环节”,推进“三个全覆盖”,形成“两个闭环”,做到“四应四尽”,强化“五个保障”,不惜一切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全市总动员、全民齐参与,4400多名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1万多名产业工人生产保供,732个驻村(社区)工作队、2000个党支部、2.1万名党员干部、2万多名志愿者冲锋在前,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筑牢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人民防线,全市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成果。自2月25日起,全市已连续131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目前,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已全部清零。在湖北医用防护物资紧缺的关键时期,我们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令状,在人员、设备、原材料等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顶住压力、拼尽全力,抓好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保供。截至4月8日武汉解封之前,全市累计生产供应医用防护服370万件,N95口罩1100万只,平面口罩30亿片,为保障全省、服务全国作出了应有贡献,“小城市、大担当”的“仙桃故事”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对仙桃抗击疫情给予了高度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率中央指导组到仙桃视察工作,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多次到仙桃调研指导,我们无比感恩、深受鼓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山西医疗队千里驰援,他们用生命守护健康,用担当诠释使命,不愧是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不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顽强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付出了巨大努力,体现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我们由衷地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同时,我们也要向在抗击疫情中不幸罹难的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各位代表,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最大努力捍卫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我们也付出了较大代价,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的。疫情期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全面落实国家、省援企稳岗政策,出台市“惠企18条”,累计引导本地就业1.1万人,点对点输送返岗1.4万人,为各类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户发放贷款52.8亿元,新增减税4亿元,减免社保费1.7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829家“四上”企业复工复产824家,复工率99.4%,复岗率99.8%。积极抢抓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6类31项政策机遇,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截至6月底,共申报各类项目371个,拟争取资金394亿元,已获批项目87个,到位资金20.95亿元,金融授信142.91亿元。谋划储备“十四五”规划项目689个、总投资达7002亿元。聚焦“5+1”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全产业链、全要素招商,今年以来新签约项目59个,协议总投资11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41个。这次疫情对仙桃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我们发挥非织造布产业优势,抢抓政策窗口期,按照国家级战略、世界级产品的定位和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14.7平方公里非织造布特色小镇,重点建设“一区四基地两中心七大功能分区”,打造资源集约、产业集聚、创新集成、品牌集中、配套集群的现代化产业升级平台、区域性特色经济板块。目前,已完成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及交通设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老镇区改造提升、生态环境、景观绿化、电力通信等7个专项规划,首期3000亩启动区建设全面展开;“国家防护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已获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批复;“国家非织造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授牌;“国家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已获批在建;“国家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已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并上报国家科技部;总投资64.7亿元的39家企业已入驻产业园区。此外,仙桃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总投资36.1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两个重资产项目全面启动,8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园区。当前,全市经济正加速恢复,元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五项重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尤其是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增长274.1%,其中非织造布出口增长505%,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在不断巩固。

各位代表,去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今年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舵领航、正确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密切协作、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支持仙桃经济社会发展和抗击疫情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实体经济尤其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工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服务业占比偏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乡村振兴步伐不快,城市建设和治理存在短板,城乡融合发展还不够;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等等。对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总体要求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战决胜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孙春兰副总理视察仙桃讲话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我们有中央一揽子政策支持,有湖北“三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支撑,有市委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大手笔建设“两个平台”打下的坚实产业基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能够打赢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和经济发展战。综合研判形势,今年我们不设经济增速具体指标,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环境质量改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等指标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突出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强化科学精准防控。坚持应急响应降级不降防,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和窟窿。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优化完善小区常态化防控措施,压实属地、行业、单位、家庭个人“四方”责任,抓好社会面管控。强化发热门诊闭环管理,严格院感防控,发挥好医院监测预警“哨卡”作用,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健康知识普及,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城镇创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卫生风尚。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富有活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成立市公共卫生中心,建立防、控、治三大环节联动机制,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强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应急指挥机制,优化应急响应机制,健全疫情救治体系,提升疫情救治能力。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援企稳岗政策,更大力度减税降费、降本减负,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走访、专班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加快复商复市、复学复课,有序开放文体娱乐休闲场所,恢复餐饮住宿商场集市等城市功能,推进差异化复学复课。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分类做好疫后心理疏导、纾困解难等工作,积极稳妥化解“疫后综合症”。

(二)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围绕补链、扩链、壮链、强链,着力推动非织造布、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5+1”主导产业裂变延伸,促进产业链水平整体跃升。做大做强非织造布全产业链条,全力擦亮“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金字招牌。主攻汽车工业、航空、智能专用设备、小米生态链等领域,打造智能装备制造新高地。对接武汉“芯屏端网”产业配套,完善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链,打造华中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新材料产业园为依托,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基地。聚焦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着力壮大食品产业集群,提升“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影响力。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文体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新型文旅、体旅、农旅、康旅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全力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坚持瞄准高质量、对接大武汉,加快编制高新区概念规划、启动区建设规划和园区产业规划。全面推进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龙昌大道为新城主轴、东城大道和新城大道为产业主线的“一轴两线”平台格局,确保22.1平方公里启动区快建设、出形象。大力推进重资产招商,重点打造首期1000亩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加快推动东莞全康、中山进成、中扬数码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梯队,力争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用好用足国家高新区政策,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新区聚合。

全力打造国际非织造布特色小镇。按照“产城一体、城镇一体、城湖一体”的思路,加快推进5.4平方公里老镇区改造和9.3平方公里非织造布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生态自然、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综合体。加快实施道路交通、生态环境、景观绿化、电力通信等城镇功能设施改造升级,提升特色小镇综合承载力。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土地收储和补偿安置,确保再增产业用地3000亩,同步做好园区农丰路、南干渠、创业路、汪洲大道延伸段“三横一纵”主干道建设。开工建设国家防护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加快国家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推动“四基地两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合资、技改扩规、重组整合、平台支撑、政策扶持等“六个一批”工程,加快现有企业整合,招引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集中小微企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落实鼓励和支持非织造布企业集中入园政策,推进本地达标企业入园。抓紧项目签约和落地,力争全年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突破100亿元,推动德盈、誉诚、文军、正欣等已入园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力争通过3-5年努力,发展镇区人口10万人、规上企业100家、集群产值1000亿、知名品牌20个,建成全球非织造布产业基地。

全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实施新一轮技改升级工程,确保技改项目100个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培植一批专精特新的单项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加快推动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科创中心、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基础平台建设。引导重点企业组建校企联合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占比达20%。深化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精准招引项目。聚焦“5+1”主导产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实行国家高新区平台共享,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推动新招引项目向高新区和特色工业镇集聚落户。组建六大产业招商专班和22个镇办招商小分队,实行驻点招商、商会招商,大力开展以商引商、节会招商,充分运用远程对接、云招商等方式,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实效。严格执行项目引进“六度”评价标准,严把项目落户入口关,鼓励利用存量用地和推动企业重组、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六率”考核,确保全年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0个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资160亿元以上。

精心谋划项目。积极主动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加大对中央和省预算内、中央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以及金融支持等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抢抓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机遇,围绕产业转型、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社会民生、公共卫生补短板等传统基础设施以及5G基站、城际铁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动态策划包装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推动引隆补水、泽口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挤进国家和省规划“盘子”。高水平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

精细保障项目。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健全协调服务、调度推进、考核督办机制,强化项目拉练,推动项目落地,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探索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制度,深化闲置低效土地专项清理,确保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向发力,大力发展“院校经济”,加快推进仙桃技师学院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着力解决企业结构性用工难题。加快华润仙桃电厂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切实保障用能需求。

(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用好用活政府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政策。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违法违规行为、金融诈骗、恶意逃废债等专项整治,加强小额贷款、担保等类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清收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积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风险。完善长效机制,强化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统筹做好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咬定目标,坚持标准,克服疫情影响,开展挂牌督战,确保1125户2864名贫困对象全部脱贫。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实施致富带头人计划和贫困户全员入社、全面就业计划,引导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持续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强化社会保障兜底,扎实推进中央和省脱贫攻坚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巩固脱贫成果。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加强脱贫攻坚总结宣传,讲好抗击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仙桃故事”。

持续增加良好生态产品供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着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统筹推进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继续深化河湖长制,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控扬尘、控尾气、控秸秆燃烧专项整治,持续增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打好蓝天保卫战。启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健全畜禽养殖污染长效治理机制,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全面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粮食高质高效创建,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4亿斤以上。实施“350”工程,持续调优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名特优水产、特色果蔬等农业特色板块,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实施规模化经营提升工程,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新增200家以上。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现代田园综合体建设,拓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实施沔农精品工程,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唱响“富硒农都”和“黄鳝之都”品牌。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推广“1+N”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50个、整治村100个。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改建农村户厕3万户以上,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继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整治农村“人情风”,树立文明乡风。

加快擦亮小城镇。立足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一镇一业、多镇一业”,明晰各地发展定位,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小城镇。支持彭场打造国际非织造布特色小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支持毛嘴打造服装特色小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支持长埫口打造武仙融合发展“桥头堡”;支持胡场打造城郊旅游特色镇;支持西流河打造黄鳝特色产业增长极,争创全市“三产融合”先行区;支持张沟建设南城融合发展区、黄鳝产业第一镇;支持三伏潭创富硒特色小镇,建乡村振兴先行区;支持杨林尾打造名特水产强镇;支持沙湖打造特色水产和国家湿地旅游名镇,全面对接大武汉;支持郭河建设水产名镇,打造灵秀郭河;支持沔城建设农文旅特色小镇;支持剅河建设桃花之乡,打造农旅新镇;支持通海口打造生态鱼米水乡,建成西南商贸中心;支持陈场建设农旅融合、红色名镇;支持郑场突出特色农业,打造秀美古村镇;支持排湖风景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域旅游目的地。持续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推进城镇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常态化治理,让全市小城镇焕然一新。

(六)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实施桃源大道、昌升路、沙嘴路、长虹路等24条主次干道改造提升,推进老城区“一横九纵”断头路连通和瓶颈路改造,完善水、电、气和公共空间等配套,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成城区主次干道、广场、桥梁、公园等夜景亮化,新安装背街小巷路灯1000盏以上,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进城市“六河”治理、城区“六片”雨污分流改造,试点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城市防灾减灾功能。

深化城市系统治理。建立健全城市常态化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市容市貌、集贸市场、交通秩序及“五小车辆”等专项整治,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推进城市存量违法建设治理,加大建筑市场治理和“问题”楼盘化解攻坚。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成智慧城市一体化指挥中心,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开展卫生创建活动,确保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强化基本单元治理,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激活城市文明细胞。

强化城市基础支撑。加快推进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及火车站站房配套建设,确保今年建成通车。重点实施沿江高速仙桃段、318国道黄荆大桥至城区段、周帮至敦厚段、胡场至毛嘴段改扩建、321省道改建等道路工程建设,构建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交通网络。启动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推动城西污水处理厂、仙下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改造升级,确保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监管,启动建筑垃圾处理厂建设,力争市政污泥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投产。加大天然气管网铺设力度,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强化电网改造升级,建设110千伏郭河、纱帽等输变电工程。

(七)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标全国全省一流标准,认真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黄金30条”,刚性落实“十必须十不准”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一网通办”,推广“一事联办”,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压缩水电气报装办理时间,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办事流程系统性重构。实行首办负责、限时办结、限期反馈制度,做到审批服务“零超时”。推行“2号公章”制度,提高高新区行政审批效率。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监管体系。创新招投标方式,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持续释放改革效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彭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支持市城投公司转型发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推进村庄集并,鼓励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

持续提升开放水平。抢抓外贸转型升级机遇,大力实施招商引贸工程,健全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外贸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发挥仙桃海关、仙桃港和仙桃B保作用,探索展示交易、保税加工等业务,完善外贸口岸功能。积极争取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和进口药品口岸,建设仙桃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全力融入武汉自贸区。

(八)倾心用力做好民生工作

加强社会保障。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有针对性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鼓励吸纳更多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推动社会救助向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覆盖,兜实兜牢民生底线。持续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做好退役军人安置服务保障。

优化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好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充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继续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深入实施“健康仙桃”行动,探索推进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成市文化中心,启动老年大学建设。实施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擦亮体育文化名片。

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治理创新,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探索建立“1+3+N”社区治理模式,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和红色物业创建,打造6个城市社区治理样板,着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积极开展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建设,打造10个乡村治理样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饮食用药环境。纵深掘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平安稳定。做好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各位代表,2020年已经过半,市政府仍和往年一样,办好今年的“十件实事”:(1)新改扩建学校10所,新增学位7000个以上;(2)建设彭场、沙湖、沔城、长埫口、陈场等5所镇卫生院;(3)建成城北全民健身中心;(4)新建、改造提升城区集贸市场10座以上;(5)改造城区老旧小区20个,整治背街小巷29条,升级改造天然气入户管网5000户;(6)实施棚户区改造930套,启动仙桃春天500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7)启动新“市民之家”建设;(8)建成龙舟公园,新建黄潭湖公园,建设城区小游园16座;(9)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0座,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00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100公里;(10)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工程,新建4G、5G基站500个,对1000个村组光纤网络升级改造。

三、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始终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全面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深化行政复议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精心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

奋力担当作为。着力增强“八个本领”,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在大战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深化基层减负,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虚功、务求实效,让基层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激励约束并举,严督实考、跟踪问效,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在全市蔚然成风。

保持清正廉洁。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严防权力腐败。紧握“亲清”标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切实把更多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双胜利”而努力奋斗!

标签: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