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年沁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8日在沁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沁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徐计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沁源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比预想多,取得的成果和成绩比预期好。我们成功应对一系列急事难事,积极推进一系列实事好事,有效办成一系列大事喜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纵深推进“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同全县人民一道,坚定信心、负重奋进,不断拓展新时代绿色沁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我县连续八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市首家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145项。

(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铆足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步步高、全年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3亿元、增长7.4%;工业增加值完成83.52亿元、增长9.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5亿元、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17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14亿元、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95亿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13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3元、增长9%。区域经济转型升级10项考核评价指标均达省定目标。

(二)产业结构持续升级。认真落实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要求,全周期加速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41亿元,转型项目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85.2%。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新创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联产调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5.6%。实施通洲215万吨综合煤化工、鑫益煤业120万吨洗精煤等项目,全年技改投资49.3亿元,先进产能占比达57%。推进乾和源10万只湖羊养殖、金豆豆万吨豆制品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创建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6036亩,“水漾年华”田园综合体顺利开园。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电商物流体系建设,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三)文旅发展持续加快。坚持以“一核心四龙头”为抓手,加快推进灵空山康养小镇、韩洪沟红色旧址等项目,成功举办二青会三人篮球赛等赛事,顺利承办第五届中国深呼吸小城暨金山银山灵空山旅游文化节,电影《国宝险途》《大河向东流》在我县拍摄,《乡约》等央视栏目相继走进沁源。大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社科休闲农庄等一批乡村文旅品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官滩赛羊会入选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3%,全域度假胜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深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积极引进祥源101万吨现代煤化工等项目,开发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成立谷远投资集团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完成“三供一业”改革任务。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制定创优营商环境80条,全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2.78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等改革均取得新成效。深化金融服务,开展“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为113户企业新增融资17亿元。深化科技创新,创建省级技术中心2个、科技示范基地3个,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五)城镇品质持续提升。启动西环路、丁城渠生态治理项目,开工棚改安置房595套。开展县城建筑立面整治,新建县委党校、人才公寓,文化中心(影剧院)投入使用,县城公租房完成配租。实施篮球广场、内河生态修复等,完工一水厂水质提升等工程,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等有序推进。加强重点镇建设,实施4个乡镇周转房建设,开工郭道污水处理厂,城镇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

(六)乡村振兴持续发力。扎实推进“1+14”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乡村复兴论坛·沁源峰会”,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38个、整治村68个,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处理“8365”模式,实施危房改造1072户、旱厕改造9243户,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农房建设试点县。大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集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整改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各级各类检查反馈问题,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01%。实施“四好农村路”24条173公里,黎霍高速如期开工,花坡旅游路建设基本完工。加快沁河干流、紫红河河道治理工程,新建改造供电线路155公里,手机信号实现行政村、重点景区全覆盖。大力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下兴居村、大栅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古寨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七)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新实施“林长制”,实施造林绿化4.22万亩,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个,菩提山国家森林公园批复设立。严抓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实施清洁取暖改造20750户,完成焦化企业特别排放限值、燃煤锅炉超低排放、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任务,扎实开展国三及以下老旧柴油车淘汰工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6%。认真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水库)确权划界,沁河龙头、孔家坡国考省考断面保持二类水质标准。积极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扩大。

(八)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开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加快推进任之恭小学等工程,招聘引进教师150人,深入推进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大力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隆重举行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选聘乡村文书员241人,融媒体中心投入运行。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63名、沁源籍在外在编人员12名,招聘事业人员64名,城镇新增就业35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科学布局敬老院,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个,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62.5元,退役军人安置、权益保障和双拥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全年民生支出16.03亿元,社会发展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九)安全基础持续夯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整治,成功处置“3·29”森林火灾,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列入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结合机构改革,成立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17个专项应急指挥部,构建了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选聘专职调解员38名,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得到加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无毒县创建成果,强化社会治安管控,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十)政府建设持续加强。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主动接受监督,办理人大建议意见114件和政协提案117件,办复市长县长信箱237件、热线电话677件,依托政府网站公开信息1.94万条,完成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营造了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政务环境。

同时,人武、人防、编制、统计、档案、地方志、气象、残联、治超、外事、侨务、老龄、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防震减灾、红十字会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一起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一起经受底线红线考验,一起攻克难关难题难点,干出了实打实的新业绩,拼出了硬碰硬的新成效,彰显了不同凡响的沁源风采、沁源力量。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加油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驻县单位、工商联、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支持我县应急工作的各级领导、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关心支持沁源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仍是我县当前最大的实际,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短板和问题:传统煤焦产业“量大势弱”,战略新兴产业“势强力弱”,项目投资后劲不足,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项目不多,文旅融合步伐还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刚性支出等因素叠加影响,稳增长、保运转压力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短板有待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差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付出更多努力;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全域环境改善仍需久久为功,安全稳定等领域潜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有的干部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解放不够、担当精神不足、创新办法不多、专业素养不强等问题,政务服务质效仍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既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群众的呼声。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锚定任务,竭尽全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绿色沁源开创崛起新局面的攻坚之年。今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做好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深刻掌握省委“五论”新观点,按照中央和省、市系列会议部署,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要求,坚定不移落实市委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部署,坚定不移实施“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振兴乡村,以转型项目建设为统领,全力抓好基础性、全局性、牵引性的“1+10”项重点任务,奋力开创绿色沁源、英雄沁源崛起新局面,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含上划市级)增长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6%以上。约束性指标严格按照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积极应对,迎难而上,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优”,更高层次加快新旧动能大转换。

坚持转型为纲,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坚定不移走以质以特取胜的内涵式发展路子。

纵深推进能源革命。认真贯彻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加快煤矿自动化升级改造,开工霍州煤电500万吨现代化矿井,实施太岳煤矿智能化综采等43个技改项目,年内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所有洗选煤企业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水平。大力推进通洲215万吨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加快煤炭由传统燃料向精细化工等新型材料转化。积极发展新能源,推进威德5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加快马军峪煤层气(瓦斯)制氢等项目落地,抓好煤层气勘查开采利用,构建绿色多元、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集群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前沿材料战略布局,重点抓好5万吨宝珠砂环保铸造材料、前驱体及石墨化辅料制备等项目,做大做强晖源、元昌特材等石油压裂支撑剂项目,推动沁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投产达效,引导发展动力锂电池组件等应用产品,着力打造从材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特种炭黑、氮化硅等特色产业多元发展,塑造1个“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

培育壮大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健康养老、家庭护理等服务业,实施麻巷万达汽贸城等项目,推进夜间经济走廊等项目,年内新培育限额以上零售企业5个。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绿色沁源甄选农产品、中镇乐购等电商发展,年内村级体验店达到200个,全力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加快5G小城、大数据智慧平台建设,谋划中国·沁源太岳国际山地自行车拉力赛等品牌赛事,做大做强会展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聚焦“融合深”,更实举措促进文旅产业大发展。

树立文化旅游“六观”新理念,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打造文旅品牌。围绕全省“三大品牌建设年”“三大旅游板块”部署要求,突出打造民宿旅游品牌,制定出台鼓励旅游民宿发展的十条措施,加强与“借宿”“隐居乡里”等民宿旅游团队合作,实施龙头村、支角村2个“隐居乡里·宜居沁源”民宿旅游项目,推进桃园村等6个民宿旅游项目,建设池上宿集,主动对标打造一批黄河人家、太行人家,开创高端特色旅游新模式。突出打造抗战文化旅游品牌,加快“二沁”英雄大道规划设计,沿线打造“抗日村庄”“英雄家族”,实施乡村红色旅游项目,完成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展陈馆布展,推出“八个一”红色文化旅游套餐。启动红色文化记忆工程,建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红色文化专家数据库,对各类红色文献、史料和实物进行收集保存、系统管理,对革命旧址、烈士纪念设施、革命名人故居(路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开展“十四五”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主动对接武乡八路军文化园和原太岳区所辖的34个县市区,实现联动发展、协作开发,叫响“太岳首府、英雄沁源”红色文化品牌。突出打造“冬享民俗年”文化旅游品牌,将时尚元素融入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开发,对剪纸、手工编织、手工麻纸制作等省级非遗项目和传统工艺进行策划包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恢复创办沁源艺校,加快沁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积极创建“曲艺之乡”“秧歌之乡”“篮球之乡”“褐马鸡之乡”“诗歌之乡”。

发展全域旅游。编制实施全域旅游规划,建设油松博物园、工艺园,加快太岳医养医院健康谷、灵空山康养小镇等项目,全力申报灵空山4A级景区、永和水库省级水利风景区,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社科休闲农庄等田园综合体建设,高水准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样板。大力培育体育游、研学游等新业态,推进王家湾射击训练基地等项目,争取举办全省首届森林旅游节,全力建设全域旅游大乐园、全域康养大田园、全域度假大游园、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友善大家园。

完善配套建设。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推进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完工灵空山景区生活消防用水、北山停车场综合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提高旅游接待和留客能力。统筹建设旅游公路,因需依景规划建设停车带、观景台、步道、骑行道等慢行系统和服务设施,实现大景带小景、美景串成线、城乡景互通。加大导游等涉旅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力度,探索发展智慧旅游,推动与周边景区客源互换共享、产品线路共联、旅游品牌共塑、旅游市场共治,让文旅发展更加出彩。

(三)聚焦“效益好”,更多精力狠抓项目建设大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强服务,推动县域经济在质与量的双提升中实现转型发展。

狠抓开发区建设提速。围绕开发区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地下管廊、污水处理厂和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标准厂房、科技产业孵化园、人才公寓,实施汾屯线乔龙沟至绵上段改线,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按照“一区多园”思路,升级发展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特种炭黑、氮化硅等新材料,力争三年内开发区总产值在全县GDP占比达到40%以上。持续推动“三化三制”改革,探索“管委会+公司”管运分离机制,与发达地区、优势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最大限度释放活力、激发动力。全面落实开发区政策措施,复制转型综改示范区和自贸区经验做法,推行全程领办代办机制,试行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评价机制,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狠抓项目投入提效。坚持年年都是转型项目建设年,按照县委项目建设“六个着眼、六个突出”要求,强化全过程和责任化管理,创新实施“周月季”推进机制,以效率换时间、以力度换进度,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落实重点项目领导挂帅、专班服务和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祥源101万吨煤化工等180个项目开工建设,争取沁新前驱体及石墨化辅料制备等145个项目投产运营,确保乾和源牧业10万只湖羊养殖等49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编制“十四五”规划,深入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支撑项目,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空间、新速度。

狠抓招商引资提质。坚持“五个转变”,突出专业化、市场化、合作化,着力提升“双招双引”质效。要向上努力,精准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事项、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发展的“大盘子”。要向外借力,聘请高端招商引资顾问,推行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股权招商,努力在招大引强、外资利用、高精尖缺上实现新突破。要向内聚力,深度挖掘内部潜力,鼓励本地企业和来沁客商再投资再扩产,办好沁才回巢等活动,实现人才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迁。要向下给力,落实兑现“双招双引”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工作组专业能力,打造一批招商引资的行家里手。实施“柔性用才、项目引才”,精准招引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年内完成签约资金155亿元,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30%。

狠抓服务保障提标。坚持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扎实开展“一网通办”等六个专项行动,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00天以内,试行开发区土地征转分离提前收储,实现开发区一般工业项目“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可开工”,持续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综合保障机制,将更多的土地、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资源汇集到园区、积聚到产业、投放到项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行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领导包联制,加强协调调度,以创新方式、超常手段解决各类问题,做到靠前服务零距离、发展环境零干扰、政策落实零折扣。

(四)聚焦“活力增”,更优机制营造改革创新大生态。

坚持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持续增活力、强动力、扩张力,不断积蓄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持久动能。

抓实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谷远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运营管理,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与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并重,培植涵养税源,加强税收征管,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应减尽减。加快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探索设立产业基金,将有限的资金投到有效益有潜力有需求的地方。深化金融服务机制改革,积极跟进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土地管理改革,推进“标准地”改革落地见效,抓好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519亩,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各类执法力量,推进卫生监督、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文旅融合体制改革,整合相关单位资源,建立健全文旅产业一体推进机制,促进机构、职能与文旅工作有机融合。同时,统筹做好教育、医药等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开展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力争在更多领域领跑破题,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搞活创新。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打造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3个。全力培育创新主体,创办小微企业200个,培育“小升规”企业4个、“小巨人”企业2个、“四新”企业1个,培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个,着力解决市场主体不多不高不强问题。加强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褐马鸡博士工作站等建设,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挂牌成立中青年创业商会和南方商会,激发企业家“精气神”,全面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创优环境。贯彻中央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意见,落实省、市、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创优营商环境系列优惠政策,建立营商环境投诉、意见建议收集、交办和反馈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服务集成。扎实开展干部入企服务,认真落实省、市、县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政策措施,深入排查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建立与企业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交流机制,构建“清”上加“亲”的政商关系。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对接省级出口平台、商贸平台,加强与山西环渤海招商局、山西驻广州招商中心的战略合作,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招商办,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聚焦“特色明”,更大力度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关于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振兴乡村的决定》,因势利导,分类推进,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加快特色产业规模化。按照农业发展方式“五个转变”要求,以“一区六基地”建设为载体,培育“两参两黄连柴菊”道地中药材和太岳山马铃薯种薯繁育两大主导产业,建立中药材博士工作站和土专家库,设立中草药产品研发基地,打造中草药加工产业园,创建中草药种植示范县。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推进太岳酒厂白酒酿造等项目,做大做强太岳金色豆豆等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加快“水漾年华”科技示范园二期、丰瑞农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坚持品牌兴农,扎实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重点塑造“沁源药茶”“沁源黑山羊”品牌,大力推进“沁源小米”等有机产品认证,积极申报“沁源党参”“沁源连翘”“沁源绵黄芪”“沁源马铃薯”等地理标志,全力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县。

加快新型农民职业化。紧抓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实行订单式、菜单式培训,重点培养畜牧养殖、中草药种植、工业园区等产业工人,以技能增加工资性收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用好市级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切实增强“造血”功能,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出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奖补办法,用足用活助农贷等政策,以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

加快美丽乡村宜居化。扎实推进“1+14”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支持发展观光休闲型、文物古建型、客栈民宿型、文化遗产型、名人典故型、红色文化型、名吃特产型、生态康养型、农俗体验型、研学科考型“十大乡村旅游新业态”。实施乡村清洁“五大专项”行动,建设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抓好16个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改造4000座农村户厕,持续巩固“大棚房”清理整治成果。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利用线位资源,加快黎霍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实施国道241线、341线及省道南沁线82.8公里路面改造,建设红窑上至王家湾等15条101.6公里“四好农村路”,完工黄土坡隧道,推进新交口至安泽铁路、太岳通用机场及直升机起降点项目,积极争取平安高速公路列入全省规划,全面推行“路长制”,构建内畅外联大通道。实施10千伏聪子峪、李城供电支线跨林区改造,有序改造低压线路。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建设力度,申报传统村落2个。深化拓展“三治九化”乡村治理模式,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让美丽宜居宜游新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六)聚焦“质量高”,更硬作风推动小康成色大提升。

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偏、焦点不散,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绣花功”精神巩固脱贫措施。坚持把巩固提升作为脱贫攻坚“主旋律”,强化“六个精准”“四个不摘”“四个不减”“五个工作机制”,投资2617万元实施41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覆盖52个村32664人,对全县4万户农房进行大排查,开展9535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鉴定行动,完成103户危房改造,查缺补漏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强化产业带动脱贫,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强化就业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推进消费扶贫,深化扶贫扶志,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工作。统筹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精准落实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兜底政策,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全面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以“钉钉子”作风强化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立足标本兼治,强化主体责任,决胜“十个清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围绕巡视巡察、督导检查、扶贫审计反馈以及自查发现的各类问题,对照“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要求,紧盯贫困村和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全面开展排查梳理,建立完善“三清单一台账”,实行“2514”脱贫攻坚作战模式,扎实推进25个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向14个乡镇派驻脱贫攻坚特派员督促指导,建立健全脱贫问题整改和巩固周调度机制,做好全省脱贫攻坚普查相关工作。强化“军令状”意识、“交总账”意识,进一步传导、扣紧、压实责任,以一抓到底的韧劲精准施策、上下联动、合力整改,全面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人人过硬,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以“冲锋队”劲头完成小康指标。全面对标对表小康社会53项指标任务,一项一项抓对照,一件一件抓落实,盘点工作“明细账”,做好实现程度终期预评估。按照“巩固领先指标、提升一般指标、突破弱项指标”的原则,紧盯全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13项存在较大差距指标,精准发力、靶向攻坚,加强协调对接,定期分析研判,加快补齐新兴产业、交通、卫生、科技创新等领域短板弱项。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突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已完成指标,全力以赴强化不稳定指标,努力实现超额达标、领先达标,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

(七)聚焦“功能强”,更新理念引领城镇建设大升级。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丰富内涵,全面增强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推进内涵式发展。深入实施县城扩容提质工程,推动县城建设向闫寨、中峪、菩提山(黎霍高速口)、李元延伸“四大触角”,着力优化县城向外辐射、轴带联动、有机衔接的空间布局。以“一城一路”统领城建项目,稳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完工西环路桥西街至南小河段建设,建设8个地块2633套安置房,进一步满足群众住房改善需求。加快完善配套功能,开工人防指挥所、交警队综合业务技术用房等项目,抓好县委党校等项目。启动胜利路北段道路改造,完工南园南巷、沁园路南延等工程,抓好县城供水、供暖、供气、道排、污水处理等市政工程。科学规划布局县城产业园区,提高县城就业承载能力。大力推进两山环城森林公园等项目,加快丁城渠生态治理前期工作,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塑造山水城交融的鲜明特色,打造精致精美、宜商宜游的生活家园。

推进精细化管理。坚持建管并重、内外兼修,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将县城公共区域上空的强弱电线路全部入地,撤除与景观风貌和建筑外立面风格不协调的广告,加强老旧小区停车泊位扩容建设和公共空间临时泊位改造提升,依法分类处置存量违法建设,抓好县城公共建筑区域封闭式围墙拆除。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强化市政养护、环卫保洁、宠物收容等精细管理,深化创新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县城,打造县城“最靓颜值”。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新建20个交流充电桩,调整优化客运公交线路。加强县城“微治理”体系建设,加大物业监管力度,试点打造“完整社区”,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推进重点镇建设。突出乡镇驻地建设,将产业项目优先向重点镇、中心村布局,以产业发展带动乡镇空间拓展和基础设施完善,有效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流通和集聚。建设郭道、灵空山、王和、王陶四大集镇,打造李元工业重镇,实施郭道自来水厂管网改造、灵空山垃圾中转站等工程,推进郭道、李元、王和3个污水处理厂工程,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生活服务业,吸引农村劳动力到镇进城,提升就地城镇化水平。加快法中、官滩、景凤等特色小镇建设,推进乡镇周转房建设,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有效提高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力。

(八)聚焦“生态美”,更严要求厚植绿色环保大优势。

围绕全市“绿色发展先行区”定位,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留住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扮靓“世外桃源·绿色沁源”生态名片。

打好“绿色”保卫战。坚持“多规合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划定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和主体功能区。围绕绿化彩化财化“三化同步”,推行“林长制”,加快菩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推进“3·29”火烧迹地生态恢复,实施造林绿化1.89万亩,发动群众完成村庄绿化100个、庭院绿化2000户、通道绿化150公里。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推进花坡草原公园试点,创建全国绿色文明县,全力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严格生态空间规划管控,不断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落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十大任务十项措施”,实施企业环保设施提标改造,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深度治理工业炉窑,持续强化重点行业排放控制。大力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全县乡村清洁取暖改造覆盖率达到80%。全面落实错峰生产、错峰运输、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加强施工扬尘管控,推动“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在全县禁售、禁运、禁存、禁燃烟花爆竹,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落实“河长制”,统筹推进“五水同治”,编制河砂开发保护总体规划,实施沁河干流重点段、紫红河、龙凤河等生态治理,划定沁河七条支流和龙凤河源头保护区,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核定、水表集装、水费征收,抓好取用水管控,完工3个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提升龙凤河断面水质,确保沁河龙头、孔家坡断面达到地表二类水质标准。

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生态修复,实施鑫能煤业煤矸石场综合治理等项目,推进非煤矿山复绿及综合修复利用,鼓励扶持企业发展煤矸石气化、煤矸石制石晶玻璃等综合利用产业。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推进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抓好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监管,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完成节能降耗任务,有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让蓝天白云常驻、清水绿岸常存、鸟语花香常在。

(九)聚焦“覆盖广”,更富成效实现民生福祉大增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惠民。加快教育振兴步伐,落实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确保与北师大、山大附中合作取得实效。严格激励考核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高中教育持续跨越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抓好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中高考升学率。继续推进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实施沁源二中改扩建和城南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新建等工程,完成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任之恭小学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常态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统筹发展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

健康惠民。大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扩大直补定点范围,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体系。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启动三级中医院创建,支持中医特色康复疗养服务机构发展。推进妇幼保健院提档升级,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监测、排查、预警等疾控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县,构建生命全周期、健康全方位、覆盖全人群的健康保障。

文化惠民。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文明守望工程、文物安全及保护利用工程、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十个一”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沁源好人等先进典型,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积极发展志愿者组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两中心一平台”互融互通,打造“两台一报多媒体”“两微一端多平台”,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为沁源赢得更多点赞。

社保惠民。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全县劳动力建档立卡,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展全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严格落实工资保证金、“黑名单”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办好省政府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优化敬老院布局,加快郭道康养养护院、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建设,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60元,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和困难救助。规划建设殡仪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大对残疾人等群体帮扶力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推动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十)聚焦“防线牢”,更强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突出基层基础,狠抓措施落实,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创建,切实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进一步健全责任落实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必须”“四铁”要求,层层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切实做好“防”与“救”责任链条的无缝对接。推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源头管控和标准化建设,把安全责任落实在每道环节、每个岗位,确保抓得实、盯得紧、管到位。强化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健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切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惩戒。

进一步抓严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重点围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天然气管网、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食品药品等行业领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抓好技术防范,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四后”预案落实,推动安全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深刻吸取“3·14”“3·29”森林火灾教训,全面落实森林防火“三大体系、八大任务”机制,加快供电线路走廊清理等工作,坚决守护好森林资源。深入把握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突出解决好安全生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实现安全红线意识、风险防控效能、安全管理能力、事故防范效果、安全治理水平“五个提高”。

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能力。严格执行风险防控“四个机制”,加强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加快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抓好森防队、矿山救护队、消防救援队等应急队伍管理,在每个乡镇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切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安全防线。针对火灾扑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加紧修订完善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有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加强平安沁源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无毒县建设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长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发挥专职调解员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同时,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编实建强基干民兵队伍,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着力抓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人民防空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统计、地方志、档案、治超、气象、防震减灾、检验检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三、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要将党的领导贯穿政府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巩固和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把守初心、担使命的精气神转化为抓转型、谋发展的推动力。

依法行政重法治。强化法治思维,完善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扎实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发挥智库作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使各项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更合民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推进“七五”普法,启用国家级青少年体验式税收普法教育基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按照全省数字政府“五个一”总体要求,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云化”部署和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建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促进信用体系建设,让政府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阳光。

担当作为抓落实。坚持把抓落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树立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注重以上率下,勤当“施工队长”,多拿“图纸”进“工地”,多到现场解难题,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线战场”立战功、出战果,坚决杜绝“猛踩油门不挂挡”的“空转”现象。要发挥政府常务会“执行部”作用,全面落实“互联网+监管”、“13710”督办、“点办理、批处理”等工作机制,健全分层级协调和大督查的抓落实机制,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执行系统。大力弘扬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主动对标先行地区和一流标准,敢想敢干、敢抓敢管,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充分激发善啃“硬骨头”、勇打“攻坚战”的硬核力量,切实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追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推进政府公务人员专业化建设,增强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推动各项工作往深处抓、往细处落、往高处走。

持之以恒促廉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要求,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和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把资金更多用于刚性支出和民生支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健全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在今朝,圆梦在今朝。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与全县人民拧成一股绳,干在实处,拼在一线,冲在前列,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开创绿色沁源、英雄沁源崛起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