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0日在昌邑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昌邑市市长李玉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以来工作回顾
过去的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拼搏实干,创先争优,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稳中求进,奋力进位争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1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亿元,同口径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达到549.6亿元、16.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亿元,增长4.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48.5亿元、291.8亿元,分别增长3.8%和1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6%。我市连续9年迈进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投资潜力百强,连续2年入围绿色发展百强、科技创新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成为全省6个“五榜共进”县市之一。
——保持发展定力,提升转型质效,“三大战役”成效突出。动能转换提速战加快突破。“双千双百”产业园区吸纳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昌邑石化通过省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100万吨乙烯及有机化工原料项目稳步推进,智能铸锻中心、浩信昌盛智能工厂、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潍坊)中心建成投产运营,玉柴基地加快建设,完成全国首家省级城乡环境清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孚美新能源与中国一重集团成功合作,龙池化工产业园入选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新建2处院士工作站,16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龙港硅业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营业收入、纳税过亿元企业分别达到64家和6家。乡村振兴突破战成效显著。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优质大姜等10个万亩级产业加速壮大,200平方公里潍河绿色发展长廊全面起势。潍水田园综合体入选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梨花水镇列入省重大建设项目。获批筹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镇两级投入2亿多元,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59万户,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完成72.3%,80%以上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B级以上标准。风险防控阻击战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50%。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力应对“利奇马”台风影响,实现平稳安全度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积极成效,圆满完成省交信访积案化解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
——持续扩大开放,强化改革创新,“三项支撑”更加有力。“双招双引”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新立项项目194个,省外境外到位资金124亿元,高铁配套产业园、产教融合示范区等大项目相继落地。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创新“四种模式”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做法被列为全省十大地方改革案例之一上报中央改革办;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52.7%。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降低税费、融资等成本12亿元,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市不动产电子证照平台。
——丰富品质内涵,突出共建共享,“两个提升”全面突破。城市更加整洁精致。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的“九城同创”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一次性通过全国爱卫办暗访。投入3.1亿元完成70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雨污分流比例达到93%。投入9700万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160个,高标准改造背街小巷27条,建成口袋公园、公共绿地27处,新建星级公厕16座。投入2000多万元,新增供热面积48.6万平方米,小区集中供热改造27万平方米。潍莱高铁加快推进,成功争取潍烟高铁在潍莱高铁昌邑站接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投入2.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5处,城乡办学条件达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投入1201万元,落实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投入4955万元,落实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和计生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投入2932万元,落实提高60周岁以上老年人补贴津贴标准。投入1313万元,落实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及特困人员、孤儿、困境儿童、困难重度残疾人生活护理标准。投入1550万元,将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200元、6960元。投入2025万元,为2465户贫困户修缮房屋、改善居住环境。
——强化工作落实,持续转变作风,政府效能加快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把民主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及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民生热线办理群众满意率居潍坊八县市首位。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各位代表,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和严峻考验。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树牢战时思维、落实战时机制、采取战时办法,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组织领导体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部署落实防控措施,迅速形成全市行动、全员防控、全域阻击的强大合力。
面对疫情,58万昌邑人民全民动员,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广大党员干部全部放弃休假、坚守一线,5260名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1357名企业职工、5407名志愿者以及161名“两新”组织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组成四支防控队伍,全面启动“1+4+N”防控体系,构建起全域覆盖的疫情防控网。严格落实疫情较重地区及境外来昌人员排查管理,及时暂停全部公共交通,关闭所有集贸市场、景区、公共文化娱乐等场所,取消一切大型集会活动,落实延迟开学措施,坚决阻断一切可能导致疫情传播的途径。组建10个医疗救治专家组和突击队,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全力保障防疫需求和群众健康安全。全面加强市场供应保障,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有效稳定了市场、稳定了社会。
面对疫情,我们及时跟进新形势新变化,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抓好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强化重点工作攻坚,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持续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及农业、畜牧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高中、初中毕业年级顺利开学复课,成功承接潍坊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浩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孚美新能源针状焦等85个重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复工,雅拉生态食品进口屠宰深加工3700多头澳洲活体肉牛,投资2.5亿元的潍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双招双引”一季度新立项项目20个、总投资31.8亿元;完成化工园区5个村庄整体搬迁,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通过省政府批复设立,各项重点工作攻坚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疫”中,全市上下同心同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线医护和防控人员义无反顾、恪尽职守、冲锋在前,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无私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事迹,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由此展现出的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再掀高质量发展新高潮、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动力支撑和信心所在!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的拼搏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昌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投资者、创业者、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昌邑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新旧动能接续不畅,大项目支撑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运行困难增多,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风险点还有不少,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够精细,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不够优化,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仍需进一步深化,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实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绘就美好蓝图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潍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一个定位”“七个突破”“三项支撑”的思路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化“八大攻坚行动”,再掀高质量发展新高潮,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更大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和7%以上。全面完成潍坊市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各位代表,受疫情影响,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市上下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更需要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咬定目标不放松,风雨无阻勇攀登,强力推进“重点工作攻坚年”,推动二季度回暖上扬、三季度全力提速、四季度圆满收官,坚决把疫情造成的时间损失、工作损失、发展损失夺回来,不断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体到政府工作,重点在六个方面聚焦聚力、攻坚突破。
(一)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上聚焦聚力、攻坚突破。一是提升骨干园区承载力。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更加突出昌邑石化龙头带动,加快推进100万吨乙烯及有机化工原料项目,开工建设国Ⅵ油品升级项目,加速从“油头”向“化尾”延伸,打造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聚集区。雅拉生态食品产业园,进一步扩大肉牛进口及种牛引进,深化与国内知名企业销售合作,发展屠宰深加工和生鲜零售,加快生物科技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打造肉牛养殖及牛肉生产、交易、定价、大数据、冷链物流“六个中心”,推动生态食品产业全链条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7月份建成投产玉柴基地一期项目,加快浩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建设,形成500亿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满国康洁环卫产业园,建设智能化、新能源产品研发平台,智能化环卫装备实现量产,争设国家级标准技术委员会,打造百亿级环卫服务、教育培训、人工智能装备研产一体化产业集群。二是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加强以“亩产效益”为重点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及结果运用,推动过剩落后产能加快出清。强化5技术应用和物联网推广,积极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产业,加快三峡海上风电、凯盛新材料、龙港无机硅化物等项目建设。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智慧化提升产业全流程、各方面。年内实施工业重点技改项目52个,争创省技术创新项目10项,上云企业达到150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达到5家。优化提升休闲旅游、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产业,培育壮大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医养健康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三是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增潍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2家,6个以上项目列入潍坊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申报潍坊市级以上科技成果6项以上。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技术实用人才和高端研发机构,强化全链条、全要素服务保障,引进培育高端技术人才及博士、硕士、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310人以上。四是提升优质企业带动力。严格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一企一策”制定扶持计划,鼓励骨干企业加快向龙头化、总部化、国际化发展,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倍增发展,加快构建“龙头企业+产业配套=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新增潍坊市级以上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支持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及服务业企业2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10家以上。推动满国康洁环卫、浩信机械上市,10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实现登陆“新三板”零的突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推动细分领域行业协会建设,打造高层次本土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二)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聚焦聚力、攻坚突破。一是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4.8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146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亿斤以上,争创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更高水平提升200平方公里潍河绿色发展长廊,加快推进梨花水镇康养总部基地、潍水田园综合体齐鲁智农谷物流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潍水农业公园,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着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成投产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民和食品产业园肉制品加工和丸和食品生姜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硕昌食品产业园,培育一批全产业链一体化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壮大优质大姜等10个万亩级产业,打造一批潍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百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大力发展绿色、智慧和品牌农业,新增潍坊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4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服务业等新业态,打造更多具有昌邑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更高质量办好绿博会,推动苗木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苗木基地2万亩。二是促进农村改革提速深化。完善提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扫尾工作和注册登记、股权发证等工作。发挥青阜农业公社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优化社会化服务,扩大规模化发展。引导国有资本向农业产业聚集,撬动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发展优质项目。深化与涉农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培养更多农村专业实用人才。建立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三是促进镇村品质提档升级。加快完善镇域综合设施配套,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2亿元以上。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10月底前完成村庄通户道路硬化,年内农村改厕覆盖率达到85%,新建农村公共厕所81个,50%以上的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清洁取暖改造5170户。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6月底前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年底前实现应编尽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90%以上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B级以上标准。
(三)在统筹区域发展上聚焦聚力、攻坚突破。优化提升滨海开发。推进下营、龙池化工产业园北扩工程,开工建设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热源中心,昌盛循环经济能源岛项目一期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放大下营、龙池化工产业园品牌优势和空间优势,深入推进新一轮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加快高铁配套产业园、亚星化学搬迁、成泰新材料MMA、天宇药业原料药等项目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提升城市品质。编制完成“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强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建筑规划设计,严格监督规划实施。更大力度推进跨潍河发展、沿潍河发展,加快棚改、文山、高铁、职教4个千亩级片区建设,推进都昌棚户区改造,建成文山森林公园文昌阁和博物馆,完成高铁昌邑站及配套工程,加快智能动力新城建设。投入6500万元,新改建新昌路、西环路等9项道路排水工程,完成文东路等7项绿化工程,铺设雨污水管道10公里以上,雨污分流比例提升到95%以上。投入500万元完善南线供热管网,满足城南新建小区供暖需求。完成市人民医院家属院改造,对无物业或物业管理不规范小区实行统一社区管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加快提升治理服务能力。扎实开展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数字监控应用水平。更高水平推动滨海、城区、昌南统筹均衡发展,离不开交通、电力、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加强对接配合,建成运营潍莱高铁,开工建设潍烟高铁,推进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明董高速、新海路大修等工程。昌平路改建工程10月底前建成通车。建成220千伏灶户站、110千伏都昌站增容改造和配农网建设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110千伏北园站输变电工程。加快引黄济青改扩建后续工程及丰泉水库、龙源水库等工程建设,地表水净化水厂8月份建成供水。
(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聚焦聚力、攻坚突破。一是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任务。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模式,推进“区块链+政务服务”,扩大区块链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应用。全面推行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扎实开展中介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探索“标准地”和“拿地即开工”模式。支持城投集团、金控集团参与运作优质高端项目,稳步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持续扩大担保委贷业务规模。对现代农业等优质资源、优势资源和优良潜力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包装,做大做强国有经济。二是全面扩大“双招双引”。制定落实加快推进“双招双引”的意见,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及行业隐形冠军、百亿元以上大项目,成立“10+1”产业招商专组和重点区域招商专班,设立驻外联络中心,细化“一事一议”,完善招引流程,进一步提升招引质效。坚持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鼓励现有企业技改创新和增资扩产。三是全面推进开放发展。制定落实扩大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意见,积极参与进博会等重大展会活动,支持满国康洁环卫集团加快“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业务拓展。发挥“海盈跨境通”、鲁凯航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新增进出口权企业40家以上、进出口实绩企业20家以上。引导雅拉食品等重点企业采取外资并购、增资扩股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五)在持续改善民生上聚焦聚力、攻坚突破。一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围绕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统筹抓好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防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投入4400万元新建、改扩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10处,加快投资7000万元的龙泽学校建设。投入1357万元,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1500元。加快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建设,9月份实现开学。深化与伟东教育集团的合作,抓好潍坊市产教融合示范区(昌邑)建设。三是全力打造“健康昌邑”。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进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市和省级健康促进市创建。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互联网+”服务,畅通分级诊疗发展渠道。投入2.53亿元,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投入4334万元,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4元。办好2020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节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农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四是加快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支持市工人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市委党校新校、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提升完善丝绸文化博物馆,推进龙池红色文旅小镇、丝路绸语文化创意园二期等项目,抓好以华晨文创为代表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加强非遗文化传承。继续抓好村村编制村志、乡邦文物征集工作。五是持续强化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巩固脱贫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加快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投入2亿元,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投入3586万元,提高农村低保、五保及重度、困难残疾人护理生活补贴等标准。贯彻“四个最严”,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成效。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建成民兵训练基地,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六)在守牢发展底线上聚焦聚力、攻坚突破。筑牢风险防控底线。全力“破圈解链”,加强重点企业信贷风险化解,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严控新增政府债务,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体系。抓好水旱灾害、森林火灾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加快立体化、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深化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生态绿色屏障。坚定不移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十三五”节能减排任务。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防联控,淘汰非民生类35吨以下供暖燃煤锅炉,中心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投入7800万元完成堤河河道清淤一期工程和人工湿地建设,加快推进丰产河综合治理。投入5.6亿元,建成运营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对城西、城北等6处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加强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完成胶莱河、潍河入海口区域和岸线综合整治修复。投资3.8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全部淘汰国Ⅲ标准柴油货车。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争创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新增国土绿化1.2万亩,争创省级森林城市。
三、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政府施政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做到忠诚干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扛牢意识形态政治责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强化担当意识,始终做到务实干事。持续开展“解放思想、走在前列”大讨论,强力推进“重点工作攻坚年”,严格落实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制度机制,推动思想再解放、作风再转变、工作再落实。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尽职免责机制,更好保护和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强化法治意识,始终做到依法干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管理事务。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强化制度意识,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权威。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可期的法治环境。
强化廉政意识,始终做到干净干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拓展整治“四风”成果。从严从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规定,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各位代表,在扎实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的同时,市政府将凝聚社会共识、集中社会才智,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科学谋划好昌邑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各位代表,追逐梦想勇担当,砥砺奋进再起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再掀高质量发展新高潮,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事项说明
1.“双千双百”产业园区(P2):是指石油化工新材料、雅拉生态食品两个千亿级和智能装备制造、满国康洁环卫两个五百亿级产业园区。
2.“四种模式”(P3):双联双增、众村飞地、强村帮带、项目带动。双联双增:部门单位和企业共同联村,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众村飞地:借鉴运用“互联网众筹”思维,建设众村“飞地”农业创业产业园,辐射吸引周边集体经济薄弱村跨区域到园区建设蔬菜种植大棚;强村帮带:强弱村之间以产业为纽带,以联动发展为支撑,整合资金、土地、人力、项目等资源要素,建立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互帮共进的发展格局;项目带动: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进建设各类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采取土地资产入股分红等合作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九城同创”(P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山东省森林城市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4.“1+4+N”防控体系(P5):“1”,即以街道属地责任为统领;“4”,即部门、企业、物业、村居四方协同管理;“N”,即机关党员、社区民警、志愿者、群众骨干等多方参与。
5.“一个定位”“七个突破”“三项支撑”(P7):2020年1月14日,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开放发展和“双招双引”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吕珊珊提出,紧紧围绕加速提升实力、奋力进位争先“一个定位”,聚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和开放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文化繁荣发展、城市功能品质、“三大攻坚战”、民生事业改善“七个突破”,强化资源要素、国有融资平台、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三项支撑”,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再掀高质量发展新高潮,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6.“六稳”(P7):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7.“六保”(P7):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强调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工作。
8.“八大攻坚行动”(P7):2020年4月18日,在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吕珊珊提出,要迅速发起八大攻坚行动,即:在补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短板上集中攻坚、在加快产业转型上集中攻坚、在推进乡村振兴上集中攻坚、在强化“双招双引”上集中攻坚、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上集中攻坚、在提升城市内涵上集中攻坚、在改善民生上集中攻坚、在强化风险防控上集中攻坚。
9.“两化”融合(P9):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隐形冠军(P9):是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企业。
11.“专精特新”(P9):“专”,是指专有技术或采用专有技术、专门工艺研制生产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的专门产品;“精”,是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精心设计、精心制造,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完成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是指人无我有的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的,具有地域特点和企业特色的产品;“新”,是指依靠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开发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的全新产品。
12.“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P9):是指推动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加快推动企业上市。
13.“新三板”(P10):是指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
14.“两全两高”(P10):2017年,山东省印发《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到2020年,全省建成50个“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
15.农业产业化联合体(P10):是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16.“三品一标”(P10):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17.“多规合一”(P11):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域规划等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协调一致的一张蓝图。
18.美丽乡村建设B级以上标准(P11):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要求,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按照1000分计算,根据分数评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900分以上的村庄等级为A,800分—900分的村庄等级为B,700分—800分的村庄等级为C,700分以下的村庄等级为D。
19.“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模式(P12):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以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为目标,以需求导向、集成服务、创新管理为原则,整合重组政务服务大厅资源,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推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服务,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20.“区块链+政务服务”(P12):是指采用区块链技术,为跨级别、跨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提供可信环境,从而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新模式。
21.“双随机、一公开”(P12):是国务院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的政府监管模式,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2.“标准地”(P13):是指在完成区域能评、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容积率等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企业拿了“标准地”后,需要签订“标准地”投资建设合同,如无法达到约定的指标值,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3.“拿地即开工”(P13):即意向用地单位在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前,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审批、项目立项、能评、环评等手续办理,拿证后同时发放已完成审批的规划、图审、施工许可等“四证一书”,完全达到开工条件,实现“拿地即开工”。
24.“10+1”产业招商专组(P13):“10”,即现代农业、高端装备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高端化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医养健康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现代金融产业10个招商专组;“1”,即交通运输产业招商专组。
25.“海盈跨境通”、鲁凯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P13):是为外贸企业提供报关、退税、物流、跨境电商等综合服务的平台企业。
26.医共体(P14):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即“医共体”),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7.城镇“零就业家庭”(P14):是指本市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内退人员、办理提前退休人员除外)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
28.“四个最严”(P15):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29.“破圈解链”(P15):是指通过调整担保人、置换抵质押物、降低担保额、逐步退出等手段,切断企业担保链条,将复杂的企业担保圈(链)拆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降低企业联保互保风险,防止因一家企业出风险波及整个担保圈(链)企业。
30.“四减四增”(P15):即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31.行政执法“三项制度”(P17):是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对于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