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7年龙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2017年2月26日在龙口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龙口市市长 吕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2012年以来,全市上下在中共龙口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抢抓机遇中干事创业,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前行,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顺利启动“十三五”规划,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五年,是我们坚持稳增长、促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2016年达到1111亿元,年均增长9.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7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94.8亿元,比2011年翻了近一番。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0亿元,年均增长17.2%。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71亿元和586亿元,比2011年末分别增加353亿元和211亿元。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县域前列。

——过去五年,是我们坚持调结构、促升级,发展质效达到新水平的五年。2016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57:39.5。工业实力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5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由165家发展到225家;五年完成工业技改投入58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54%。服务业稳健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39亿元,年均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3.9亿元,年均增长13.3%;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7.6%;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40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5万标箱;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20亿元。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200个,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8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1个;五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8亿美元;市财政五年支持“三农”资金107亿元。品牌建设卓有成效。五年新增驰名商标5件、著名商标17件、山东名牌产品19个。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家;五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企业技术中心9个,申请发明专利1681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专利金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我市入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膺中国交通铝材名城称号。

——过去五年,是我们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区域发展释放新活力的五年。各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实施省级以上改革试点30项,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行政审批、医疗卫生以及农村、社保、财税、教育、科技、文化、价格等领域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公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不动产登记启动实施。“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五年新增个体工商户3.9万户、企业7800多家,增加注册资本420亿元。金融创新纵深推进,五年新增商业银行6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2家、证券公司1家、上市企业4家,3家上市企业实现再融资,3只基金成立运营,从资本市场融资169.2亿元。对内对外开放纵深推进,五年累计到账外资7.7亿美元、利用内资406.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4%和6.7%;完成进出口163亿美元,年均增长2%;审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实际投资6.4亿美元。

——过去五年,是我们坚持重统筹、促融合,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的五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1.2%提高到66.8%,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05平方公里扩展到122.9平方公里。城乡面貌整体改善。五年完成城建投入157亿元,实施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12个,新建改建城区道路21条、城区供水主管网43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97万平方米、管道天然气用户9.5万户、城市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五年完成村镇建设投入62.7亿元,诸由观镇和北马镇成为全国重点镇。累计投入7.2亿元,全域实施了以“六化”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新型农村社区项目25个,回迁群众1.4万户。解决了198个村、15.8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基础设施整体改善。五年维修改造国省县乡道路19条、164公里,龙烟铁路和龙青高速龙口段加快建设。建成大型港口深水泊位4个,主航道等级提升至10万吨级,龙口至旅顺客滚航线实现复航。引黄调水续建配套工程竣工并实现调水,王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主体工程,11座中小型水库和23座塘坝完成除险加固。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凤凰山垃圾处理场完成二期扩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二污提标改造、三污提标扩能工程投入试运行。五年完成节能减排投资88.5亿元,万元GDP能耗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新增造林面积13.2万亩。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完成85公里河道、6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区域治理。

——过去五年,是我们坚持惠民生、促和谐,群众生活有了新改善的五年。市财政五年民生投入276.9亿元,每年向市民承诺的为民服务实事全部兑现。民生保障持续提升。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超过8.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708元和19049元,比2011年分别增加14433元和5747元。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完成整合,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稳步提高。五年发放老年人生活津贴9740万元、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金3.8亿元;接收爱心捐款763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和学生16万多人次。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4466张。老年人市内免费乘车实现全覆盖。改造老旧小区65个、农厕3.4万个,分配经适房、廉租房153户,筹集并分配公租房1603套,发放租赁补贴163户,改造农村危房和抗震房2429户。开通了“12349”民生服务平台。社会事业持续提升。新建和加固校舍161幢,建成投用中心幼儿园7所,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新人民医院建成使用,改扩建医疗机构8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二孩政策稳步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惠及民生、成效显著,“四德”工程纵深推进,孝德文化和“龙口精神”深入人心,“最美龙口·好人之城”城市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文化产业日趋繁荣,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友好马拉松赛。综治维稳持续提升。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趋完善,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生产安全、食药安全、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5个省定贫困村和67户省定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启动了与德州平原县、重庆巫山县的扶贫协作。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老龄、妇女、儿童、青年、残疾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对台事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气象地震、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我们始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强党建、转作风、抓纪律、反腐败。出台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加快建设学习型、担当型、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为民型、廉洁型“八型”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26件、政协委员提案493件,答复率达100%,满意率和办结率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2016年是第十七届政府工作的收尾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们承接“十二五”发展的坚实基础,努力把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平衡点,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全市继续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社会持续稳定、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实际到账外资增长17.7%,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0.9%,出口增长6.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7.6%。一年来,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新旧动能有效转换,各个领域的新亮点不断呈现、新突破加速孕育,展现出龙口发展的深厚潜力和光明前景。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铸就新辉煌的五年。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正是把科学发展作为前进路径,坚持第一要务不动摇,扭住全面协调不放松,才实现了龙口综合实力的持续跃升;正是把创先争优作为发展导向,在目标上高点定位,在工作中锐意进取,才成就了龙口率先领先的重要地位;正是把立足实际作为发展根基,持之以恒发展实体经济,千方百计推进转型升级,才奠定了龙口经济行稳致远的深厚基础;正是把改革开放作为活力源泉,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面向全球吸纳优质要素,才激发出龙口源源不断的内在活力;正是把创新创业作为强劲引擎,着力突破科技引领的创新驱动,全面点燃民间蕴藏的创业激情,才迸发出龙口澎湃持久的内生动力;正是把民生福祉作为根本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民生优先,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才构建起龙口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五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转型任务更加繁重,在重重困难、风险和挑战面前,中共龙口市委坚持以新理念、新思路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市人大、市政协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各级各部门勇于担当、善作善为,各类企业不畏险阻、开拓创新,广大干部职工兢兢业业、拼搏进取,全市上下、各个方面凝心聚力、共创大业,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基层,从学校到厂矿,龙口大地到处挥洒着创新创业的激情、传播着向善向上的能量,每一位劳动者都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进步、和谐稳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龙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驻龙单位,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为龙口发展付出心血与汗水的每一位建设者,向所有心系桑梓、关心龙口、投资龙口的龙口乡亲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后续项目储备不足,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增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经济开放度不高,制造业产业层次和质量效益偏低,服务业功能和水平亟待完善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工业重化程度偏高,环境突出问题较多,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企业环保主体意识和群众环保自觉仍需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还需付出更大努力;生产安全、食药安全基础薄弱,公共安全水平有待巩固提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秩序不规范,公共服务领域还有不少工作要做;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担当精神、法治观念需要强化,作风不严不实、懒政怠政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直面问题,对症下药,靶向发力,切实有效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我市突破转调创、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实施“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思路,按照烟台市委“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先进制造为基本导向,以培育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繁荣为努力方向,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提前全面建成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着在全省县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奋力谱写中国梦的龙口新篇章。

未来五年,我们要全面强化“三大动力”,奋力实施“六大工程”,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推动龙口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社会民生整体上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在烟台、在山东,乃至在整个中国北方县域发展中的领先优势。

强化“三大动力”:

一是强化改革动力,持续释放体制机制新活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按照“四个有利于”的要求,坚决抓好上级有顶层设计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积极争取稳步推进各类改革试点,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自主改革事项,提高改革质量和效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强化开放动力,全面增强资源要素聚集力。把开放作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着力营造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开放环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开放大战略,协同推进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快构筑全方位、全要素、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到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0亿美元,五年实际到账外资11亿美元。

三是强化科技动力,充分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力。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优化创新生态,厚植创新沃土,激活创新因子,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创新要素,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众创空间、壮大创客群体,持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力争早日建成技术密集型城市。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资本密集型城市。深入实施“聚才兴龙”工程,加快打造引才聚才新高地。到2021年,引进各类人才1.1万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超过4%,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五年从资本市场融资100亿元以上。

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努力把龙口建设成为产业素质持续提高、实体经济更加繁荣的城市。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出台“中国制造2025”龙口行动纲要,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着力培育蓝色经济、城市经济、园区经济、特色经济和各类新经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精致农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方式、产业体系。到2021年,实现铝材料产业过千亿、临港产业过千亿、南山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三个千亿”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56%,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5%以上,烟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

二是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努力把龙口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环境质量更加优良的城市。建设和弘扬生态文化,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前进路径。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上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尽快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打造富有龙口特色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和城市之美。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资源保护,完成全部6条入海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消除劣五类水体,推行中水回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推行清洁供暖和垃圾分类,强力整治扬尘、异味和固废污染。持续开展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和海洋保护行动,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景美的美好家园。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6%以上,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公众环境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城市提升工程,努力把龙口建设成为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品质魅力更加独特的城市。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丰富城市内涵为路径,以提高中心城区的人口聚集力和经济繁荣度为目标,整体提升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水平。实施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龙口人民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路段和标志性区域,塑造城市灵魂,增添城市魅力。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启动建设一批公共设施和商住开发项目,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逐步实施老旧小区和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积极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以交通秩序和出行秩序为突破口,大力整治、全面规范城市秩序,建立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转变。持续深化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龙烟铁路和龙青高速,适时启动烟潍快速铁路建设和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到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

四是实施园区提升工程,努力把龙口建设成为园区板块快速崛起、龙头作用更加突出的城市。以内涵式、生态型、高端化为方向,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发展定位,按照城市形态完善园区设施、提升园区品质。转变园区发展理念、兴办模式和管理方式,实施园区“二次创业”,提升开放水平,培育优势产业,增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努力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带动发展的主引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科技创新的新高地、绿色集约的示范区。开发区要以争创国家级园区为目标,充分发挥临港优势,超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在全市率先发展中当龙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当先锋。高新区要以国家级高新区为标杆,突出引进高端项目、高新技术、新兴业态,努力打造一流科创园区。度假区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重点引进高端旅游度假和高端制造项目,主攻整体招商。鼓励和扶持龙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诸由工业园、南山和东海产业园、航空材料产业园、轻量化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青年科技创业园等园区走特色化、精准化、高端化发展之路,实现整体升级发展。

五是实施港口提升工程,努力把龙口建设成为集散功能日臻完善、临港产业更加发达的城市。把港口作为拉动龙口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新的跨越腾飞的决定性、全局性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全力做好“设施兴港、产业兴港、开放兴港、科技兴港、服务兴港、改革兴港”六篇文章,建设现代化沿海大港,打造国际化港口城市。创新港口建设投融资机制,突出抓好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和集装箱码头建设,加快规划建设30万吨级泊位和配套航道。优化临港产业布局,大力培育临港制造、临港化工、临港能源、临港物流四大临港产业集群。到2021年,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1.3亿吨、110万标箱。

六是实施民生提升工程,努力把龙口建设成为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城市。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完善制度安排,强化政策兜底,加大民生投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综合解决好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住房、就业、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体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弘扬龙口精神,提升龙口文化,凝聚龙口力量。协调推进法治龙口、平安龙口、和谐龙口建设,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到2021年,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1万元和3万元左右。

各位代表,中共龙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我市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描绘了今后五年的美好蓝图。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实现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任重道远。我们将按照市委的战略部署,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创新、激情奋斗,勠力攻坚、矢志争先,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富有龙口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经过五年的奋斗,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16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300亿元和600亿元。五年后,一个经济竞争力更强、群众幸福感更足、环境友好度更高、文化影响力更大的龙口,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蓬勃崛起。我们坚信,有新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引,有中共龙口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再攀龙口发展的新高峰!

三、2017年的工作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工作起步之年。我们要深入实施“一五五七”工作思路,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重要原则,紧抓系统性重要问题,深挖潜在性发展空间,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持久战,进一步筑牢“稳”的基础、强化“求”的举措、实现“进”的突破,展现新形象,开创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11%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增长3%左右,引进国内资金增长13%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一)顺应新常态的趋势特征,在促进供需平衡中稳定经济增长。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加快形成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新的动态平衡。在供给侧,加快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推进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转移合作、依法取缔,消化“三高两低”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结合推进“三个市民化”和引进人才,加快解决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采取重组重整等多种措施,加大企业解困力度,降低企业杠杆率。继续深化降低企业成本行动,以更大的力度减税、降费、降低要素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牵手计划”。推进龙口企业与名校名院名所的紧密合作,设立美国硅谷龙口科技孵化中心,新认定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各1个。深入实施“星光计划”。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兰高青年科技创业园、高新区小微企业创业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中心建设,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扶持发展“四新经济”和“四众模式”,深度激发企业家和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实现“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争取科技孵化器有效孵化面积突破2万平方米,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30家。深入实施“攀登计划”。推动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争取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54.5%以上。深入实施“聚才兴龙”工程。健全人才流动、评价、激励机制,培养引进领军人才、青年骨干和优秀科研团队,倡导“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的运作模式,确保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000人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200人以上。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效率。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切实发挥各类融资性金融机构作用,鼓励发展创投、担保、再担保和融资租赁业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新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1家,完成30家规模企业规范化改制,争取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家以上,2家以上上市企业实现再融资。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需求侧,着力营造安全、便利、放心的消费环境,巩固传统消费,培育新兴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8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8亿元。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先进产业、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有效投资规模,重点抓好总投资384亿元的46个市级重点项目。在市政公用设施、医疗、养老等领域推进PPP项目。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出口稳定增长,扩大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和能源资源进口。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5亿元,其中出口117亿元。

(二)把握内涵式的发展要求,在加快转型升级中提升质量效益。逐个产业行业制定方案,系统化推进转型升级。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调的主攻方向。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引导制造业骨干企业以“机器换人”为切入点,积极对接大数据、云计算,推进“两化”融合,弘扬“工匠精神”,实施“精致生产”,培育“龙口智造”。全年工业技改投入突破100亿元。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推动高端铝材料产业向国际、军工、尖端进军,扩大在汽车、高铁、船舶、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应用;推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提高产品层次和配套能力,加快突破整车生产;推动临港产业借力港口优势做大做强;推动食品加工及存储产业利用互联网思维实施改造,精准定位产品,创新营销模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集群化迈进,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尽快突破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年内,上述五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650亿元、570亿元、560亿元、350亿元和350亿元以上。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品牌创建和营销拓展能力,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打造名牌,走向世界。全年争创著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山东名牌2个。把专业化、精细化作为服务业转调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化为引领,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联合汽车工业电商园、供销e家电子商务、鼎丰电商平台等项目建设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报批,确保京港油品仓储项目一期投产,恒通无车承运、能源交易中心2个总部平台上线运营。以精细化为方向,着力推动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旅游度假、养老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发展,突出抓好红星美凯龙、金汇广场城市综合体、华府购物广场、新农贸市场、中传媒艺术小镇、渤海动植物园、国家级养老中心等10个重点项目。年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000万吨。把安全、高效、绿色作为农业转调的主攻方向。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稳定粮食生产,推动农业发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活力,向科技兴农和“互联网+”要动力,向精致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要品质,向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和做强农业全产业链要收益。年内,打造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10个,规模农业占比达到16%以上。

(三)坚持绩效化的工作导向,在深化改革开放中释放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认真做好国家和省改革试点工作,全力争取新的改革试点,努力在率先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上走在前列。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升级完善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做好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两证整合”登记流程,加快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进程。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的各项政策。适时启动环保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稳妥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施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有序实施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抓好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完善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实施区域综合水价。推进环卫、园林管理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组建纯市场化招商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招商队伍作用,创新运用雇员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集中精力开展产业招商和精准招商,拓展投资基金、外资并购、境外上市、融资租赁等多元化引资渠道,新设金融机构、新上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污水垃圾处理、河道治理等项目优先引进外资参与,推动总投资14亿美元的10个重点在谈外资项目早日签约落地,确保19个内外资招商项目开工建设。支持本土企业根留龙口,走出去建立研发中心、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境外资源、开展产能合作、设立“海外仓”。发挥园区开放主阵地作用,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37个园区项目建设,跟踪落实15个园区重点在谈项目,抓好屺山母岛产业项目招商。启动农高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配强科技力量,确保开好头、起好步。

(四)锁定一体化的突破路径,在推进统筹发展中实现城乡融合。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五个统筹”,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启动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抓好城市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向完善功能、提升品质转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大城区居住、商贸、教育、医疗、科创等功能性项目开发力度,提高城市集中度和繁荣度,推动整个城市聚人气、旺商气、增财气。抓好年度投资71.5亿元的47个城建重点项目,启动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及配套项目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管道天然气用户5000户、城市绿化面积10.8万平方米。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发挥诸由观和北马2个全国重点镇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镇街改造驻地、发展产业、聚集人口。基本完成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任务。全域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全面深化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8712户农厕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龙烟铁路及其站房、站前广场和配套道路建设,配合上级做好烟潍快速铁路前期工作。尽早完成龙青高速龙口段建设,新建改建府东四路等14条城区道路,确保黄草公路七甲至田家、五蒋公路北路至蒋家等2条县乡公路大修工程全面完工,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启动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和黄田公路常伦庄至田家、龙水公路邢家至上夼等2条县乡公路大修改造。继续做好龙口港4个10万吨级泊位、15万吨级航道和屺山母岛LNG接收站推进工作,启动30万吨级泊位及航道前期工作,实施10万吨级油品泊位改造工程。完成王屋水库除险加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推进城管数字化、标准化,坚持疏堵结合,加强联合执法,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和城市秩序,切实解决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卫生脏乱差等城市顽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孝德在龙口”等八项主题实践活动,精心打造“最美龙口·好人之城”等四大特色品牌,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确保首批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五)突出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在推进严管严控中提升环境质量。全面深化环境整治。完成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淘汰和10万兆瓦以上电厂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抓好扬尘治理,加大铸造、群青、电镀行业整治力度,继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责任,整体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泳汶河簸栾至中村桥段河道治理,彻底消除黄水河、泳汶河国控断面劣五类水体,抓好黄水河生态湿地建设和绛水河流域中水回用,适时启动养殖业整治,完成一污提标扩能工程,启动泳汶河、海岱2个污水处理厂和石良等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农村社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敷设接入市污水管网工程;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突出抓好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日常监管;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建设,抓好地质环境治理,完成东海岸段岸滩整治修复二期工程,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万亩。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机制,提高监测监控智能化水平,开展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切实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力度;完善环境执法联勤联动机制,加强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坚决惩处环境违法行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资源利用总量、强度“双控”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持续提高发展的“绿色含量”。

(六)推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在加大民生投入中增进人民福祉。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集中财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年安排民生投入67.1亿元,继续办好为民服务实事,逐步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夯实民生之本。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和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帮助更多人成功创业,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维护各类就业人群的合法权益,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织密保障之网。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坚持提标与扩面并举,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确保居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达到8.5万人以上,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启动实施职工大病保险二次报销,逐步提高养老、失业保险、城乡低保、五保等保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帮扶救助工作向更高标准、更高层次迈进。搞好对口扶贫协作。发展慈善事业,继续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实施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工程,探索引进社会力量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抓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为全市残疾人提供更多专业化服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加快推进新民学校新建和培基学校扩建工程,逐步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中医医院和二院附属楼改扩建工程,完成3处卫生院改扩建,积极争创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继续完善城乡公共文体设施,组织好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双拥共建、史志档案、外事侨务等事业,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筑牢安稳之基。抓好“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禁毒和反邪教工作,加大“天网”工程建设力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率先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努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市。坚守森林防火底线,确保做到防火责任落实、火源监控管理、突发火情处置“三到位”。强化应急管理,推进应急联动中心建设,搞好气象服务,依靠驻军和预备役力量,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坚持严字当头,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系统将切实巩固纪律和作风建设成果,以建设“八型”政府为统领,树牢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守廉洁底线,努力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强化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成立法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和法律顾问作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实施综合执法,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坚持执政为民,提升服务水平。始终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花好用于改善民生的每一分钱,办好关乎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着力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的协调联动,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牢记责任使命,做到担当有为。围绕落实未来五年的任务目标,在领导干部中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在一般干部中叫响“发展稳定当先锋、干事创业立新功”的口号,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围绕解决“敢为、能为、有为”问题,健全“为敢于负责者负责、为勇于担当者担当”的激励约束机制,让担当者、实干者有舞台、有地位,让不作为、乱作为者无市场、受惩处。

(四)严守纪律规矩,树立廉洁形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和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自觉遵守各项党内法规制度,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教育引导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明底线、知敬畏、守规矩,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我们的身后,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我们的前方,是一座挺立潮头的新航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龙口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昂扬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高昂发展龙头,引领时代潮流,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创龙口发展新辉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