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年新余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14日在新余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犹(江西省)2020年新余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五型”政府建设为动力,感恩奋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特别突出的是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紧紧围绕市委“上台阶”总目标,持续壮大综合实力,连续两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2%,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主要工业产品产销两旺,虽然价格下滑明显,但营业收入仍增长9.4%、列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152.3亿元、增长5.6%,税收占比达9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亿元,税收占比达83.2%,两项收入税收占比均列全省第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4%。

这一年,令人欣慰的是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50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又有6135人顺利脱贫、全市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18%。农村“颐养之家”建设经验走进了“中南海”,获国务院领导同志当面表扬,并入选“2019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渝水七小等10个学位扩容项目建成投用或基本完工,新增学位1.2万个,主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成效显著。全市PM2.5浓度均值为35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2%,列全省第三。坚持先立规矩后办事,有效破解了房地产开发、政府投资项目、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位)办证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原新余远东纺织公司等国有改制企业和赛维公司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得到稳妥化解,昌坊有关企业破产重整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一年,倍感振奋的是金融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1.7%、年度增长132.4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7.8%、列全省第三,年度增长达141.9亿元,创历史新高;不良贷款率由峰值时的12.38%降至2.37%,彻底扭转了长期居全省最高的不利局面。政银企对接有效破除融资壁垒,3569家企业获得贷款125.8亿元,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事业发展融资87.4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更加通畅。成功发行15.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10亿元中期票据和13.9亿元企业债券,政府性债务结构持续优化。

这一年,鼓舞人心的是对外合作取得新进步。在国际环境异常复杂的情况下,先后与美国夏洛特、新西兰奥波蒂基、意大利圭迪佐洛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柬埔寨波罗勉省达成建设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共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共建,赛维海外布局电站项目投资超百亿元。生产型企业出口增长20%、占全市出口比重达100%,其中锂电产品进出口全国第一,赣锋锂业与宝马集团成功签订5.4亿欧元的锂盐供应合同,内陆新余敞开胸怀加速融入世界。

这一年,非常难得的是资源盘活闯出新路径。大力推进市属国企薪酬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出台扶持市投控集团加快转型发展30条措施,5.9亿元的国有资产变闲为宝,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增长13.5%。顺利组建市城汇产业投资公司、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公司、市数字产业投资公司,正在组建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公司,强化城市基础设施、政务数据和林业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走出了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当头,经济发展步伐稳健。项目建设稳中提质。全面落实“大干项目年”部署,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协调调度和双向激励机制,全市22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0.8亿元、增长23%。投资谋跨越效应更加凸显,浩吉铁路(新余段)建成通车,国家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即将竣工,特别是历经坎坷的大唐新余二期扩建项目核准手续取得突破,容量缺口替代方案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赣西能源中心建设大有希望;环城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珠珊至仙女湖段建成通车,赣江货运码头开工建设,新余至宁波舟山港快速班列加密至每周两班,赣西进出口物流中心建设卓有成效;赣西军粮综合保障配送基地、市三粮库退城进郊和粮食物流园项目全面开工,赣西粮食加工中心建设初具雏形。投资促转型动能更加强劲,升华电梯、中材发泡陶瓷墙体材料、匠精精密汽车零部件等5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钢百亿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工程、赣锋锂业5万吨锂盐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50%。投资惠民生导向更加鲜明,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通水全覆盖,50户以下自然村通水率达52.5%,城乡居民共饮一碗水;大岗山水库建设、江口水库扩容增效分别列入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布局规划、省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招商引资稳中有为。举办“三请三回”、渝郎回乡等招商推介活动40场,共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566亿元。投资55亿元的新冀动力电机项目、22.8亿元的奉渝智能装备制造项目、20亿元的海螺无机非金属材料项目,分别落户三个园区,招大引强“5020”工程富有成效。“三争”工作稳中有进。共争取上级财政资金66.5亿元、增长10.3%,其中环城路建设获上级补助资金7.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获上级补助资金6.8亿元。

(二)坚持“调”为重,产业发展迭代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46.7∶46.9。工业经济更高质量。出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和用钢产业发展规划,新钢优特钢带加工配送中心、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PC工厂等产业延伸项目建成投产或试产,钢铁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3%,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谋得发展新路径。赣锋锂业2亿瓦时新型固态电池项目建成试产,全市锂盐产能达12万吨,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8.1%,新能源产业在创新求变中开启发展新篇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5%和13.6%。京东(新余)数字经济产业园顺利开园,全省首家“5G+数字工厂”一期全面建成,政务大数据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明显,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实现稳步开局。企业精准帮扶扎实开展,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49亿元,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度再降6.86分。新增入规工业企业74家,创历史新高。工业经济质量在“谋”与“变”中实现稳步提升。第三产业更高水平。实现增加值增长8.4%,新增入规服务业企业13户。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30条措施,七夕演艺中心、七夕老街改造、龙王岛改造提升等项目建成投用,央视七夕晚会连续三年在仙女湖录制,仙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通过省级评审并已上报国家文旅部,分宜县、渝水区通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审,新余成为全省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市,旅游接待游客量和总收入分别增长30%和35%。积极开拓资本市场,亿铂电子上市申报材料已获港交所受理,赛维借壳上市进展顺利,美天科技和博迅汽车股改加快推进,市国信担保公司获全省“地方金融特殊贡献奖”。邮政业务总量和快递业务量增速全省第一。举办麻博会、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销会等各类文化、旅游、会展活动26场。现代农业更快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4.6万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54.1%。在全省率先完成大棚房整治。特色优势持续放大,新增新余蜜桔等果树面积3万亩、高产油茶1.4万亩;成功举办全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推介会,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生猪生产稳产保供工作有序推进,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猪肉价格逐步回落。科技创新更强支撑。创新驱动“3315”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87%。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西工程学院毕业生李国平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科技创新成果获省科技奖励大会表彰,获奖数量列全省第三。新钢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合作的高品质稀土钢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成为全省稀土钢研发生产基地。新增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家,省级研发平台2个,省产业重点创新平台1个;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新增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7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48件。成功举办中国新能源新材料与器件第三届学术年会、先进技术应用转化大赛半决赛。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驱动新余产业转型升级。

(三)坚持“改”走深,发展活力更加彰显。重点改革进展顺利。32项重点改革项目年度任务基本完成,获“地方全面深化改革”调研基地称号。市县两级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新宜吉合作示范区挂牌成立,正式拉开了高铁新区开发建设的序幕,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二期工程可研已获省发改委批复。袁河经济开发区职能资源整合基本完成。“放管服”改革获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延时错时预约制”获全国创业就业服务“优秀项目奖”;企业注册开办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动产一般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329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张网”办理,“赣服通”用户注册率全省第三,504项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理,“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办理率达96.5%;取消调整各类证明事项254项,推出全省首份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推行24小时与客商见面制,设立市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持续放大“仙女湖夜话”品牌效应,打出了一整套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组合拳”,打造全省“办事最方便”的城市迈上了新台阶。信用体系建设列全国地级市第43位,较上年提高183位。惠民“一卡通”应用改革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卡“人手一卡、一卡多用、全省通用”。殡葬改革平稳推进,遗体火化全面推行。区域合作步伐加快。《新宜吉六县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上报至省发改委审议,第二批合作项目进展顺利,第二届联合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16个、金额121.5亿元。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签订友好城市框架协议。

(四)坚持“融”贯穿,城乡建设内外双修。城乡“经纬线”更清晰。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停车场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南部片区空间发展规划、新钢袁河片区控制性详规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镇规划区外20户以上村庄规划修编实现全覆盖。城市“会客厅”更靓丽。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市本级39个城建项目稳步推进。省道S222凤阳至开物大道段建成通车,奥林路新建、茶山西路西延、劳动北路和仰天岗西大道维修改造全面完工,道路通行能力持续提升。2座人行天桥新建、10处交通安全隐患点治理、主城区31座公厕新改建、35个公交站台改造、270余处城区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正式启动,首个智慧市场建成投用;湿地公园环孔目江游步道、赣西民俗风情街和老上海风情街建设稳步推进;3个国有企业生活小区和10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11867户棚户区和5733户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出台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三城同创”深入开展,物业管理办法修订出台,城市管理条例立法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精细化、长效化水平更高。乡村“后花园”更秀美。建成10条最美乡村公路,完成县道升级改造25.5公里、窄道升级改造85公里,基本实现农村道路交通联网成片、提档升级。深入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设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专项资金,提前一年实现农村公厕建设全覆盖。644个新农村建设点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建成10个高标准“三园”示范村。4个村庄新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37座古桥保护行动为新余留住了更多乡愁古韵。

(五)坚持“优”为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持续巩固“保家行动”成果,现有235家养殖场生态化改造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治理扎实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异地新建稳步推进,分宜工业园城东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78座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顺利建成。困扰新余人民多年的两条“龙须沟”廖家江和贯早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清河行动、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全市入河湖支流水质达标率提升至86%。大力开展扬尘、餐饮油烟、工业废气治理等专项行动,新钢综合料场智能环保异地改造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重点企业废气治理项目建成投用。原前卫化工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稳步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五废”治理项目顺利开工。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全面完成。生态制度日益健全。河湖长制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全面建成,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实现调出调入总体平衡,《新余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出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六)坚持“实”托底,民生答卷更有温度。脱贫攻坚更加扎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全部完成,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就业扶贫带动30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以劳动换积分、用积分换物品的“晓康驿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脱贫内生动力更足。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新增创业担保贷款基金5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亿元,扶持1.8万人就业创业。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五连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提高15元,43种抗癌药物在特药定点医院和药店实现刷卡结算。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升至417元、293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月标准分别提高80元、50元,群众生活更有保障。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大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成功列入国家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试点市。“小荷工程”在20个试点学校运行良好,培养小学生游泳技能的“水花行动”扎实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在主城区全面开展。江西工程学院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列全省同类院校第一。职业院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10.4%。推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升级版,列为全国商业保险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市。市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做法在全国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儿科诊疗中心建成投用;袁河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市中医院迁建稳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4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20个城市“颐养之家”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发放尊老卡,更多老人在家门口颐养天年。体教融合新余模式被吸纳到国家“三大球”改革中,并受邀到国务院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城南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开工,2个多功能运动场和30个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建成投用,成功举办国际男子篮球挑战赛、仙女湖国际马拉松等重要赛事。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中心实体化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新看守所、拘留所和强戒所全面建成。信访积案化解和“八上门”工作法获国家信访局肯定推广,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度、知晓率分列全省第一、第三,全市社会和谐稳定。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基本完成。中央、省属驻市单位视新余发展为己任,主动融入,积极作为。驻外机构、民族宗教、涉台事务、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科普、气象、人防、电力、通讯、民兵预备役、社科研究、红十字会人道援助和慈善、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坚持“党”引领,政府建设全面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五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持之以恒纠反“四风”,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树立了抓落实、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和60年未遇的严重旱情,在挥洒汗水与拼搏实干中笃定前行。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四级公共法律实体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决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面彻底肃清胡高平案毒害,出台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和实行及时奖励制度激励担当作为等系列制度,全市政府系统激浊扬清、干净担当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克服了不少困难,化解了很多矛盾,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得益于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社会各界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海内外来新余投资的企业家和关心支持家乡建设的渝郎,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驻市中央和省属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新余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园区发展层次仍然较低,总体实力依然偏弱,尤其是引领性、战略性产业项目还不多,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仍显滞后。二是城乡面貌亟待重塑。城市功能尚存短板,品质与内涵亟待提升;乡村建设虽有所进步,但对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差距依然明显。三是民生保障还有欠账。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事业发展还有很多欠账要还。四是生态改善任务艰巨。工业布局不尽合理,大气环境持续改善困难;仙女湖流域跨区域联合治理问题因涉及三个设区市,至今还未能得到有效破解,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仍需持续发力。五是干部精气神有待提振。少数干部缺乏忧患意识,干事劲头不足、担当精神不够;个别单位缺乏打硬仗的实力和底气,遇到困难和问题绕着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在一些地方仍时有发生。加之受疫情冲击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影响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普遍增多,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也急剧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严峻。越是困难越向前,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市委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提出要实现“大变样”,我们一定全力攻坚,决不辜负组织重托,决不辜负人民期望!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大广高速连通着武汉和新余,早在1月上中旬,病毒就已潜伏入余,加之出现了在医院工作的特殊传播者,新余既打了一场城墙外阻击战,又打了一场城墙内遭遇战,可谓战战艰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医无私、警无畏、干群齐心,以最强的防控力度掐断疫情扩散的脚步,治愈率一直处于全省前列,新钢的炉子从未停歇,“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战疫情、促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力求规划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为新余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决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新余大步走向“特优强富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迈出再铸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的坚实步伐。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左右,营业收入增长5.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引进省外2000万以上项目资金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左右和8.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工业强根基,不断壮大综合实力。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打造全省智能制造基地为目标,加快构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中科院稀土金属材料新余创新中心、省职业教育园区三大平台,助推工业经济大变样。

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全面落实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出台支持规上企业发展、促进工业“大变样”30条措施,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动新余制造迈向中高端。用好用活产业引导资金,加快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主攻钢铁和锂电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光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麻纺4个重点产业,加快培育大数据、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构筑“2+4+N”新型工业体系,实现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700亿元。深入落实支持新钢跨越发展30条措施,加快推动百亿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高品质稀土钢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助力其加快转型升级冲千亿;全力落实用钢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推进新冀动力电机、升华电梯等项目建设,加快钢铁产业园建设步伐,力促世界500强法国圣戈班球墨铸铁项目落户,不断做强钢铁下游产业链,力促钢铁和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1000亿元和100亿元。深入落实支持锂电产业发展30条措施,全力推进赣锋锂业5万吨锂盐、东鹏化工2.5万吨锂盐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通从锂盐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力构筑全球锂电产业高地;大力实施光伏产业重振计划,力促锂电和光伏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135亿元和125亿元,擦亮打响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品牌。积极对接和融入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规划,谋划打造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完善上下游全产业链,力促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90亿元。规划布局硅灰石产业发展,全力将资源优势打造成产业优势。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推动两化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若干措施,加快5G技术推广应用和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全力推进企业上云及行业云和5G数字车间建设;巩固深化与京东、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合作,以政务数据的安全可靠利用带动大数据、云计算的产业化应用,加快形成横跨政务、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等领域的数字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服务等生产性平台,全力办好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销会和麻博会。

促进园区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园区提升专项行动,支持高新区聚焦锂电、光伏和智能制造,争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支持袁河经济开发区加快多园整合步伐,打造全国优质带钢基地和高端铸造基地;支持分宜工业园优化整合,打造全国麻纺示范基地,力促三个园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分别达560亿元、265亿元和135亿元。加快万商红京东云项目建设,推动新履小镇产业升级、安全升级、技术升级和品牌升级,着力打造省级百亿产业园区。出台特色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加快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园、生态环境产业园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麻纺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综合配套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大力实施开发区三年倍增行动,强化“亩产论英雄”,加快清理盘活园区低效闲置资源,持续提升园区运营效能。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户。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启动实施创新驱动“3315”三年倍增工程,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实施省、市重点科技项目20项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新产品10项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家。力争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件。大力实施技改和“机器换人”计划,力争技改投资增速达30%以上,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数控化率达60%。充分发挥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作用,全力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政策,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活力。

(二)大干项目扩投资,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项目建设提速年”部署,安排第一批市重点项目189个、年度计划投资22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额占比达58%。重点抓好赣西能源中心、进出口物流中心、粮食加工中心等三大中心关键项目建设,推动国家电投分宜电厂扩建2台66万千瓦机组按序竣工发电,力促大唐新余二期扩建项目开工建设;确保环城路全面建成通车,加快推进赣江货运码头建设,扎实做好袁河三级航道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全市物流总体发展和袁河港口码头规划编制,全力争取分宜通用机场和南部高速公路项目落地,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完成现代粮食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全面提升新余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扎实做好大岗山水库建设和江口水库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协调调度机制,扎实开展项目“大比武”活动,持续营造大干项目的浓厚氛围。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快编制产业招商指导目录,认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有效实施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乡贤招商,探索开展“飞地经济”等新型招商模式,组织各类招商活动20场,确保新签项目注册率80%以上,注册项目进资率70%以上、开工率60%以上、投产率40%以上。聚焦国企招商,紧盯央企和省企投资方向,力争引进央企和省企项目各5个。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工程,确保开发区引进“5020”项目6个以上、覆盖率达100%。

拓宽融资筹资渠道。深入落实防控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用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专项资金,不断提升“政银企”对接实效,加快建立全市融资担保体系,持续扩大续贷周转金覆盖面,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利用政务大数据助推普惠金融发展,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力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5%和9.5%,不良贷款率压降至2.3%以内。深入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力争2家企业上市,完成2家企业股改和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持续健全“三争”工作机制,确保争取上级资金增长10%。

(三)着眼三产促升级,加快激发消费潜力。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抓手,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确保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户,实现增加值增长8.2%左右。

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全面落实支持旅游业发展30条、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应对疫情10条等政策措施,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仙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加快推进七夕小镇、宽心小镇、渔仙小镇、仙女湖民宿、中国洞都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和罗坊会议4A级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全力提升重点景区集群发展水平,确保旅游接待游客量和总收入均增长25%以上。持续推进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侬小美”农家乐品牌,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公司化、品牌化、标准化提档升级。持续强化与央视对接合作,不断唱响“仙女下凡之地、人间爱情之源”品牌。

促进商贸消费升级。加快推进农机、副食品批发、鲜活农产品、钢材交易、二手车交易等行业划行规市,推动商贸市场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和潜力释放若干措施,促进消费市场加速复苏繁荣;加快推进特色街区、智能商圈建设,着力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不断丰富食、游、购、娱、演等服务供给,大力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四)深化改革破难题,全面释放发展活力。坚持改革再出发、攻坚再加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开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新余高铁站至上高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认真做好重点合作项目储备。探索推行部门零基预算改革。力争市本级平台公司政策性银行贷款占年度融资比例达40%以上。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切实抓好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改革,力争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增长20%。确保全年消化批而未用土地5000亩,消化周期压降至3年以内。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门式”改革,建设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确保市本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75%以上,企业注册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互通互认互用,试点推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制度,全力打造全省“办事最方便”的城市。加快建立企业家评议部门服务优劣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家“服务卡”制度,持续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水平,继续办好办活“仙女湖夜话”,严格落实24小时与客商见面制,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企业特派员制度、应对疫情稳增长20条和帮助企业共渡难关若干措施,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力做好新余至宁波舟山港快速班列与南昌市“三同”试点合作,持续推进“单一窗口”口岸功能服务,加快提升通关效率,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巩固深化友城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新余的“朋友圈”。

(五)紧盯城建提品质,切实凸显城市魅力。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城市品味和颜值大变样。

重塑城市新貌。坚持面子与里子并重,功能与品质齐抓,重点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城区农贸市场等“三大改造”和路网畅通、水系连通、景观贯通等“三通工程”,安排市本级城建项目50个、总投资88.6亿元。坚持以城为屏、以路为轴、以水为脉理念,继续实施好湿地公园环孔目江游步道建设,推进仰天岗生态修复和环山绿道建设,加快打造一条彰显新余山、水、城、绿之美的“生态飘带”;推动钟灵大道及其沿线改造,着力建设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同行的“门户之路”;坚持大破大立,重点围绕仙来大道等主干道沿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棚户区24768户和老旧小区12280户,实现改一片、成一片、大变样一片,以“半座城”改造重塑新余形象。全方位、系统性修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启动火车站广场改造、城东汽车站迁建和智慧停车场建设,大力实施路灯设施改造和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工程,完成11个农贸市场、8条背街小巷、132个公交站台改造和10处交通安全隐患点治理,彻底扭转主城区陈旧落后现状。加速推进新钢五路一桥项目建设,下定决心打通白竹路至劳动路、拓宽改造解放西路,实施袁河生态新城路网畅通工程,优化北湖小学等重点区域路网建设,统筹推进电力管沟下地,构建更加顺畅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水系连通工程和黑臭水体整治,让活水兴城、清水绕城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主动融入全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高标准高水平完成新区控规修编,加快推动孔目江流域洪水防控及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力促建筑科技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金融服务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推动科技服务业、创意产业、生活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全力打造创新的高地、宜业的飞地、众吉的福地。

强化城市管理。加快推进“三城同创”,深入推行“街长制”,大力开展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强力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违章搭建等影响市容环境行为,规范治理广告和店招店牌,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出台城市管理条例,全面落实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强化网约车监管,切实提高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六)立足乡村谋振兴,努力提升农业农村竞争力。深入落实乡村振兴规划,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努力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精优特绿”发展思路,加快筹建市属国有农林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农林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5.25万亩。大力发展绿肥种植,切实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发展壮大柑桔、苎麻、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新增果业、中药材、高产油茶面积各5000亩。全力推动生猪复产增养,大力扶持双胞胎、正邦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确保完成省下达生猪生产任务;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坚决杜绝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在中心城区实行活禽“集中屠宰、杀白上市”;着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和水产业,为群众提供健康、高品质的多样化肉制品供给。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努力打造具有新余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实施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打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决胜战,聚焦农户改厕、垃圾、污水、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重点问题整治,健全基础设施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年“扫一遍”行动,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带和美丽村庄示范点、美丽庭院“四级联创”。持续开展农村违建清理,强化古村落、古建筑和古桥保护,努力打造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县道升级改造19.4公里、窄道拓宽改造80公里。

(七)狠抓环保优生态,全力建设美丽新余。大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新余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生态环境。

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投资29.9亿元,建设30项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完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异地新建工程,建成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8座,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扬尘、餐饮油烟、工业废气治理等专项行动,切实抓好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全面完成建设用地土壤详查,继续做好原前卫化工厂地块土壤环境修复工作。加快“五废”治理项目实施,积极争创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持续健全生态保护机制。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和林长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强化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全面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严明生态保护责任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任务。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试点、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绿色矿山创建,推广绿色建筑。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惩重罚环境违法行为。

(八)坚守初心惠民生,忠实践行为民宗旨。全力办好50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确保剩余贫困户全部脱贫。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强化“晓康驿站”、感恩教育等扶志扶智手段,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效,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全力推进就业创业。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全力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探索推行“区块链+电子社保卡”新模式。大力推行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建成50个城市“颐养之家”。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落实支持教育发展30条,深入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确保就读公办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开工新建袁河学校、松山小学等6所学校,推进市三中、新钢一小等8所学校教学楼扩建,建成投用高新一中、北湖小学等4所学校,确保主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推进市职业教育中心迁建,促进职业教育集聚发展,为主城区义务教育留下更多发展空间。加速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工作,全面推行“小荷工程”,大力实施“水花行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积极推进健康新余建设,推动袁河医院与发达地区医疗集团深度合作,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市中医院迁建主体工程,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扎实开展市疾控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市中心血站整体迁建工程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入开展商业保险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完成城南全民健身中心、2个多功能运动场和30个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中心实体化建设,全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及时高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决战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雪亮”工程进乡入村和联网智能化应用,推动社会长治久安。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关闭退出年产9万吨以下小煤矿,持续提升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关心支持妇儿、老龄事业,发展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扎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

各位代表!常态化疫情防控考验政府的韧劲和毅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考验政府的能力和担当。我们将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始终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纵深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将“忠诚、创新、担当、服务、过硬”的理念、标准和要求贯穿至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以全市政府系统干部精气神大变样,抢时增速跑出加速度,争分夺秒干出高质量,全力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损失补回来。讲政治铸忠诚。全面提高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最坚决的态度、最管用的办法、最严格的标准,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强本领勇担当。持续增强政府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全面锤炼过硬本领。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树立逐级负责、人人担责、事事尽责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双向激励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尊法治促规范。聚焦“决策科学”,严格遵循行政决策程序,推行专家咨询和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决策责任追究;聚焦“执行高效”,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决策落实;聚焦“组织合理”,坚持权责法定,优化政府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议事工作程序;聚焦“监督有力”,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及其意见建议。重廉洁守底线。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永葆廉洁本色。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问题,全力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顽疾。

各位代表!实现“大变样”,再铸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推动新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标签: 江西省 新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