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年汉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2020年5月26日在汉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汉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覃建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恰逢2020年新春佳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迅速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迅速作出部署,1月22日启动联防联控机制。按照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要求,1月29日县委立即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设立应急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设置集中医学观察点4个,发热病人病房259间、观察床位259张。建立五级联防联控机制,迅速查找控制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精准划分265个网格,落实1060名网格员,出动4100名干部下沉一线,截至目前,全覆盖、零遗漏排查湖北返乡到汉人员1043人(武汉299人),境外返汉人员44人,其他外来人员26514人,累计排查外来车辆和人员31240次74922人。落实ABCD四类人员精准管控措施,累计集中医学观察156人,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观察29304人,外送核酸检测907人次。县财政匹配专项资金1000万元,多渠道调配防护物资和医疗救治药品53万余件次,举办“鄂汉一家亲、恩情永不忘”主题募捐活动,号召全县各级各界为湖北人民捐赠善款1055.28万元、物资310吨。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干部放弃节假日,经过120余天艰苦努力,全县无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实践证明,我们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凝聚了全县上下齐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是全县党员干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实践,是对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测试检验,也是一次实战锤炼。在这场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中,全县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日夜奋战,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公安民警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展现了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乡村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联防联动,广大志愿者用心服务、真情奉献,为疫情防控注入生机活力。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县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县人大、县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等主动担责,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抗击疫情斗争,展现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更令我们难以忘怀的是,我县5名医务工作者、2名工作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武汉,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难、舍生忘我的战斗本色,发扬了历劫不磨的“汉源牛”精神。

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乡村组工作人员、基层党员干部、消防指战员、民兵预备役、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汉源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2019年工作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高质量完成了十七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年度目标考评和经济发展综合排名全市“双第一”的优异成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跻身百亿俱乐部,达104.03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长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亿元、增长12.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3亿元、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2万元、1.35万元,增长8.7%、10.4%。完成国家第四次经济普查,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1.6:28.5:49.9。

各位代表!回顾这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比预想多,收获的成效和业绩比预期好。

这一年,我们狠抓经济发展,筑牢“汉源支撑”,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项目深化年”行动,滨湖基础设施完成建设,阳光花苑一期主体完工,峨汉高速隧道群、流沙河枢纽等控制性工程投资过半,兰家湾特大桥打桩开建,全年实施重大项目92个,完成投资37.07亿元。成立项目推进中心,编制储备项目28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亿元以上项目142个,总投资达1066.21亿元,项目库动态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安排1000万元项目工作经费,包装项目47个,新增投资95亿元,有效提高项目转化率和成熟度,争取到中央、省财政资金10.4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17亿元。

(二)绿色载能提质增效。投资1.9亿元,完成园区电力改造和统筹供水工程,建成坪安连接线、里坪道路等园区内外环线,万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联网监测,园区物流中心投入使用。鑫浩科技粉煤灰、化工总厂石膏砖项目建成投运,四川正祥一期主体工程和靖峰回收利用项目基本建成,争取到源富锌业、俊磊科技、金成锌业3家企业环评由市级审批,成功盘活“僵尸企业”2家,新增规上企业4家,完成工业投资13.4亿元,技改投资7.13亿元。四环锌锗、源富锌业创建为省级绿色工厂,工业园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现绿色发展大跨越。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4条”,设立1000万元发展基金和500万元助保贷风险补偿资金,帮助企业融资11.03亿元,减税降费1.4亿元,组织企业参与水电消纳等政策交易,节约成本1900万元,实现绿色高载能企业营业收入73.92亿元。

(三)第三产业活力彰显。挂牌成立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出台服务业发展倍增措施,兑现企业各类奖励补贴203万元。服务业逆势上扬,薪太软总部经济〔1〕、华峰物流供应链〔2〕、泰昌水泥主辅分离〔3〕、鑫中缘统一结算〔4〕初见成效,中和润丰冷链物流建成投运,860家商铺进入美团、同城平台,新增服务业企业入库19家,创历史新高。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40.75亿元,同比增长14.72%,增速走在全市前列。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太平产业环线、花海果乡核心景区提升效果明显,梨乡别院帐篷酒店完成建设,梨乡山居、三强民宿村项目稳步推进,万合、岳庭等星级标准特色酒店投入运营。吸引游客59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4亿元。

(四)农业农村特色鲜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清溪镇、申沟村和新黎村分别创建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和示范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更加扎实。新改建农村道路500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47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431亩,治理坡耕地1500亩,开展垃圾分类31个村7885户、厕所革命3215户。提升花椒产业核心区5.02万亩,汉源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省级三星级园区,全国花椒第一县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汉源红”区域公用品牌进入国家审核阶段,申报认证“三品一标”32个2.09万亩,创建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58个,家庭农场59家。高质量承办“山区县乡村振兴峰会”、全省县域乡村振兴规划试点评审会和全省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现场会,成功发布双椒IP形象,汉源花椒综合产值达20.6亿元。

这一年,我们齐心攻坚克难,弘扬“汉源精神”,小康基础更加坚实

(一)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1254个,整改进度100%。重点关注104户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72户边缘户、132户监测户,集中开展帮扶,持续巩固提升2.93万人脱贫成效。整合资金1.8亿元,实施项目112个,贫困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转移贫困劳动力331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260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就业1人,贫困户人均收入达7651元,4389名贫困对象纳入低保救助,累计为3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基本医疗保险,9户51名凉山自发搬迁新增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5%降为零。顺利通过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检查验收。

(二)污染防治成效明显。落实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五烧”监管网格化全覆盖、燃煤锅炉淘汰和油气回收整治,完成流沙河“四乱”清理,实现3个“千吨、万人”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县级水源地保护区土壤污染状况通过评估,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项目加快推进,应急污水管网完成建设。整改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69个,全面拆除汉源湖网箱4322口,整治“散乱污”企业35家,清理小水电78个,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第四轮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三线一单”〔5〕修订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三)风险防控扎实有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出台《汉源县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体方案》,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化解存量隐性债务2.26亿元,化解率75%。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建立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监测预警和防范,全县整体退出煤炭行业。全力防控非洲猪瘟,投入资金320万元,开展全覆盖监测排查,严格调运监管,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灭源和无害化处理,全县生猪存栏量超过15.7万头。

这一年,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展现“汉源形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乡建设协调推进。突出规划引领,完成县城、九襄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乡镇规划编制全覆盖。列入全省首批国土空间规划先行先试县并提交“双评价”〔6〕初步成果。出让建设用地594亩,阳光水韵、南山府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山水国际基本建成,御景花园等项目交付使用,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7.59万平方米。改造城区坡屋顶2.5万平方米,维修主次干道30余公里,安装改造路灯670盏。规划50个停车区,投放6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县城汽车检测中心交付使用,完成县城公交车站场平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建工程,实现县城环湖路整体黑化提升。九襄污水处理厂及6个库周污水处理厂、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九襄棚改二期征地拆迁全面完成。改造农村土坯房3595户,天然气入户600户。

(二)城乡发展不断融入。全力推进县城和中心城镇协调发展,高质量完成16个乡镇区划调整,乡镇减少到21个,形成10万人以上城镇1个,万人以上城镇10个,城镇化率提高到57.1%。宜东被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九襄、清溪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破局推进,石牌坊文化旅游产业园建成投运。九宜路“黑化”工程启动建设,国道108线泥巴山段、省道306线瀑电迁复建段路面完成整治,改造危桥8座,开通坭美、三交等偏远山区客运线路。九襄镇入选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古路村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三)城乡管理卓有成效。强化城市日常维护和执法监管,构建“9+3+5”〔7〕管理新模式,雪亮工程启动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投入运行,管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和37个小区基础设施提升,拆除违章建筑3390平方米。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行动,投入300万元提升县城及九襄园林绿化水平。县城清扫保洁率、垃圾清运率达双100%,畜禽粪污总和利用率76%,规模养殖场达100%,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明显提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20个,完成电力改造1568处。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县城复检验收,县公安局等3个单位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申沟村、清溪镇等17个村镇创建为市级文明村镇。

这一年,我们深化开放合作,迈出“汉源步伐”,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高效推进机构改革,政府部门数量调整为28个,内设机构和挂靠单位减少42个,职能更优化、权责更协同、运行更高效。稳步推进九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行政权力73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民营企业创新两大行动,推进30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和“9张清单”〔8〕落地落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培育发展控股、城市和交通建设等5家集团公司,完善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7.76万本,完成1801个乡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探索公立医院与民营资本合作办医,实行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考核。

(二)全面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成功举办“阳光花海·康养圣地”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引进民间资本创新举办首届“鱼文化节”,开展水上运动项目,吸引上海、浙江、湖南等11个省市300余名选手参与。汉源湖成为全国皮划艇训练基地,滑翔伞基地成为国际三大考点之一,举办国省级赛事5场。“会节招商”“以商招商”“一把手招商”成效显著,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2019年西博会”等省内外重大投促活动3次,自主举办投资推介活动5次,引进新希望等中国500强企业投资建设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签订投资协议27份,签约资金144.52亿元,到位资金53.53亿元。

(三)区域合作迈出坚实步伐。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与云南会泽、贵州湄潭等地签订《共同推进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花椒产业园72万亩,中国花椒博览园建成布展。与川能投合资组建四川鼎石汉投公司,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成立阿牛农业科技公司。县中医院与四川汇诚管理公司合作组建肿瘤综合治疗科,解决肿瘤患者出县放化疗难题。组织县内企业参加“扶贫产品东西部协作浙江行”“2019香港美食博览会”等会节活动7次,带动我县特色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这一年,我们顺应群众期盼,彰显“汉源情怀”,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一)库区发展成绩喜人。紧牵移民工作牛鼻子,加快移民遗留问题化解,投入9217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大树条带、大田向阳集中居民点综合治理项目进入扫尾阶段,移民综合档案馆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新县城西区自建户场平及室外工程、二半山新增生产措施项目完成申报。全面完成瀑布沟移民生产安置任务,完成富林2号和4号复合安置点及共和二、三组707人土地划分,搬迁安置大树、富林25人,对接预安置失踪、服刑、未选择安置方式52人,化解未签“双协议”10户31人。提交已实施项目和资金清理初步成果,移民后续项目上报、立项、审批加快开展。完成竣工结算内部审计项目35个,移民资金报账达5000余万元,办理不动产登记4000余户。

(二)民生事业亮点纷呈。突出民生优先,民生支出1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06%。新增就业26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720元和4800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1101人508.21万元,兑付各类困难补助金3373.07万元,启动绿色惠民殡葬补贴工作,补贴资金63.53万元,完成ETC安装2.44万个。全覆盖建成县乡村退役军人保障服务体系,兑付优抚资金2650万元,社保基金征缴达18.6万人3.67亿元。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投用,完成5个新增教学点规划。实施60岁以上老年人重点疾病检查6812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22.3万人次,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安全执法和隐患排查,全年安全事故起数下降70%,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9〕,深入推进“大下访、大接访”活动,化解矛盾纠纷3661件,成功调处3505件。深化“平安汉源”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县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25.2%,县公安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中荣获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宜东、安乐等7个乡镇司法所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七无”村社区〔10〕63个。强力推进全县商业用户用电秩序整治,安装智能电表1584户2304只,实现“电表安得下、费用收得上”预期目标,社会秩序更加规范、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这一年,我们带头真抓实干,书写“汉源担当”,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一)依法行政开门纳谏。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法治宣传示范创建和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完善政府常务会议事决策制度,印发《政府工作规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召开常务会议22次,开展会前学法9次,公开政务信息1.1万余条。全面完成去年人代会票决实施的村道窄路加宽、困难人员再就业、卫生院影像中心建设等5件民生实事。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0件、政协委员提案123件,办结率100%,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采纳意见建议115条。

(二)高效理政开拓创新。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在项目投融资、绿色高载能、库区发展等7大方面“通堵点、破难点”,强力整治“中梗阻”,大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解决突出问题905个。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27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枚印章审批,办事时间提速9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和企业登记时间分别压缩至90天、5天和2天内。大力推行“一次办”“网上办”,办理事项占比提升到90%和100%,自主完成首笔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交易。全年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2万件,公共服务事项58.3万件。

(三)廉洁从政敬畏前行。持续深化正风肃纪,严肃整治“四风”问题,加强扶贫资金、惠民补助和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一卡通”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件96件108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公务接待,党政机关101辆公车全部纳入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减少公务用车9辆,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2%。严格政府投资工程变更管理,审议重大工程变更事项9件。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项目45个,审减项目工程款818.43万元,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全省排名明显提升,廉洁政府建设持续加强。

此外,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和征兵、民兵预备役、防震减灾、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关工委、外侨台、地方志、档案、气象、老龄、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生态环保要求持续加压。我们“众志成城、负重前行”,四川正祥释放环保科技头雁效应,源富锌业开启高新技术破冰之旅,四环锌锗成为绿色载能龙头领航,园区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工业经济增添新动能。我们“创新方法、大胆实践”,全域旅游初具雏形,商贸物流前景可期,电子商务欣欣向荣,总部经济、主辅分离、统一结算开篇破题,第三产业成为新引擎。我们“抢抓先机、主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开启新征程,全国首个数字花椒园区落户汉源,三强村再添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新标签,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等创建捷报频传,农业农村又获新提升。我们“迎难而上、接力奋战”,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奠定全民奔康基础。生态环保持续攻坚,绿色发展势头强劲。规范用电秩序攻克关口,移民项目资金清理顺利推进,难点堵点取得新突破。我们“聚焦热点、回应关切”,县医院迈入国家三级医院行列,县中医院通过国家三级医院评审,双双入选全国全面提升名单,开启卫生事业发展新篇章。公、民办学融合发展,东辰集团入驻汉源,创新开设“东辰班”,优质生源回流同比增长240%,学在汉源形成共识,医疗教育呈现新成绩。我们“突出重点、苦干实干”,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以最大力度抓第一要务,各级干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效率大提升、合力大增强,发展理念和工作作风实现新转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起干,干出了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一年的探索实践,为我们下一阶段的攻坚克难积累了宝贵经验,一年的工作成效,为我们下一阶段的砥砺前行奠定了必胜信心。成绩来之不易,取决于县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归功于全县干部、人民群众的倍加努力、超常付出。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领域、各岗位辛勤劳动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汉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及所有关心支持汉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县域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问题和短板。一是发展不足与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并存。经济总量不大,重大项目不多,发展质量不高、发展速度不快,民生社会事业还有不少短板,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依然存在,新的增长动能尚处于转换阶段。二是经济运行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弱,第一产业总量不大,对GDP贡献有限;第三产业门类不齐,康养度假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能力亟需提升。三是安全稳定压力较大。社会矛盾与群众诉求交织,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四是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一些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不高,担当精神和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作风不扎实,备案审批程序多、项目推动慢等问题亟待整改。为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直面困难和问题,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干事拿出最大力气,出手代表最高水平,争取新的更大作为,做出新的更大业绩。

关于2020年总体要求和目标

2020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经济工作会和市“两会”为今年全县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提出的“三大原则”〔11〕“七大行动”〔12〕,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13〕工作,全面落实“六保”〔14〕任务,狠抓经济增长、城乡建设、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推动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奋力实现“两个标杆、三个走在前列”,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小康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打破了我县经济长期以来平稳增长的态势。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奋力夺取“双胜利”,及时召开全面复工复产工作推进会,出台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企业减负、金融、财税、稳岗支持,灵活安排企业复工复产。我们始终保持交通网络畅通,大力实施“春风行动”,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实现5.45万名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比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7.3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排位全市并列第4;第一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低于同期水平,保质量、保总量、保位次压力加大,加之国外疫情日趋严重,世界经济全面下行,困难、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全国、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稳住基本盘的压力增大,我们提出: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4.5%左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把准宏观形势,充分认识全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面临多层矛盾叠加之难、多项任务并重之艰、多项政策优惠之机的发展形势,要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主动化危为机。我们要把握政策机遇,为应对疫情影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重点支出。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税、缓缴税款等措施,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扩大地方政府债券政策发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我们要把牢发展方向,围绕县域经济这个最大战场,及时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工作着力点,在复产达效上强保障,在“三大创建”〔15〕上破坚冰,在绿色载能上克壁垒,在库区振兴上通阻滞,充分利用多元产业支撑和生态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先机,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关于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按照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总体部署,县政府计划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守低风险区底线,统筹调度做实常态防控

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从战时状态向平战结合状态转变,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一)坚决抓好疫情防控。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落实“四早”措施,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细化落实“严阵以待、严防输入”策略,持续加强村(社区)、车站、市场等重点场所日常防控,做好打持久战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紧盯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返汉到汉人员,加大无症状感染者筛查力度,对密切接触者、外来人员等重点人群做到应检尽检,对防控人员及志愿者等重点行业人员进行适时抽检,对一般人群力求愿检尽检。严密落实校园防控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和心理疏解,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厉打击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

(二)统筹恢复经济秩序。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适应“戴着口罩”抓发展的状态,在产能恢复率上攥拳发力,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推动产业链协同复产达产,实现企业稳产满产,确保人流、物流、资金流都有序运转起来。大力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贴息、缓缴税款等政策,兑现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十六条措施,加大财税金融、稳岗等政策支持,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调整内部用工结构,支持企业就地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认真做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应保障,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抓好供需协调、产销衔接,确保市场物资丰富、供应有序、价格稳定。

(三)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救治体系,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系统,抓紧补短板、强弱项,积极申报实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中央、省预算内资金项目、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项目,着力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有力推动医防结合。同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增强突发事件防范预警、应急响应和救援保障能力,扎实做好防震、防汛、防火、抗旱等工作,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强化重大项目引领,着力夯实县域发展根基

深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突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把更多精力倾注到项目、更多资源汇集到项目、更多政策落实到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一)储备项目稳增长。大力实施“项目资金争引年”行动,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投资投向,加强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课题和专项规划研究,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规划,力争省道435汉源至泸定延长线等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资金盘子。聚焦专项债券申报,力促九襄城镇建设等15个项目纳入发行范围。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奖补措施,紧盯项目储备、资金争取等关键点,深度谋划储备生成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储备中央省级投资项目33个以上,争取资金不低于44亿元,申报省、市重点项目24个以上,常态化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286个,项目库动态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

(二)招大引强聚动力。深化“一把手”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模式,积极做好绿色载能、乡村振兴、旅游康养等项目投资推介,包装招商引资项目60个,力争达成与青海医疗产业集团合作,建成高端康养医养中心,力促四川荣盛泰安冷链物流等项目早签约、快落地。用好西博会等重大投资促进平台,加快九襄旅游康养等成熟项目的包装策划,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有效引进全国知名企业落户汉源。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到位资金58亿元。

(三)攻坚项目抓效率。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安排重点项目123个,计划总投资280.7亿元、年度完成投资64.17亿元。坚持重点项目立项、开工、进度限时与督查制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老年大学等77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峨汉高速等46个续建项目进度,力促御景港湾等33个重点项目完成建设。加强项目投资考核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建立项目投资考核激励办法,有效提高项目投资工作积极性。深化项目推进“容缺机制”〔16〕,做好项目用地和用电、用油、运输等保障,全面落实“五个一”〔17〕工作机制,月分析、周调度,确保项目能落地、早建成、快见效。

三、增强绿色载能后劲,全力推进园区扩能增效

坚持聚焦园区引资和集聚发展理念,持续抓好园区要素供给,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工业经济上档升级。

(一)优服务抓好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安乐镇建坪村搬迁,拓展园区土地容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并完善退出机制,完成源富锌业、金成锌业等4家企业环评,确保项目尽快上线投产。完成园区变电站扩容,启动建设万里园区加气站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推动建设京昆高速至万里工业园区快速通道,提升改造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力促园区孵化园和标准化厂房建成投运。融入全市水电消纳示范区建设,用好用活富余电量、低谷弃水〔18〕等优惠政策。健全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加快与川商投等大企业合作,多层次利用市场资本,发挥资金撬动作用,优化配置政府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二)出实招壮大民营经济。继续落实各级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措施,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激发主体活力,新增市场主体1000个。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家,建筑业产值增长30%。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现民间投资增长5%,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60亿元。全力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支持昊业食品等企业建设创新和研发平台,提高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集成能力,积极创建省级绿色高载能特色基地和工业园区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建立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机制,严格履行政府依法签订的协议和作出的承诺,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全力帮助民营企业翻过市场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融资的“冰山”。

(三)大力度促进工业升级。全力支持铅锌产业链企业改造升级、整合重组,着力打造园区“航母舰群”。启动四川正祥二期建设,推动源富锌业、俊磊科技、泰昌建材技改扩能,加快金成锌业含锌资源再生利用、泽林环保年产10万套阴阳极板、四环锌锗15万吨电解锌及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完成伟业环保二期项目,启动金炉科技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鼓励园区外铅锌洗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洞渣、矿渣、废渣资源化利用。持续壮大五丰黎红、川麻人家等龙头企业,实现花椒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九襄挂面、汉源黄牛肉等特色产业,引导区外食品加工企业入园入库,全力培育产值上亿元的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总量。新增规上企业3家,园区营业收入达120亿元,绿色高载能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做活旅游商贸产业,深度挖掘三产升级潜力

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努力将第三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加速发展全域旅游。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康养特色目的地目标,努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创建“阳光水韵”4A级景区,启动建设消落区生态坝,打造县城门户第一旅游景点,建成富林镇生态农业景观公园。提升花海果乡4A级景区品质,完成梨花大道等4个景观节点打造。加快轿顶山旅游景区建设,推进月亮湾·金钟山景区和花椒产业园工业景区3A级创建,启动建设宰骡河漂流体验带项目,重点包装推出九襄老街、清溪古城、大渡河大峡谷、古路村传统村落,大力推进河西溶洞群、永利老昌沟旅游开发,努力实现汉源首张门票。全年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8亿元。

(二)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继续抓好服务业企业培育,新增“规上”“限上”企业10家。做强美食城等夜间经济示范区,布局节点公园商业新场景,集聚滨湖湾区、张家湾商气,做活九襄石牌坊商业街区,规范管理九襄高速连接线黄牛肉特色餐饮一条街,增加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供给,促进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等消费结构升级。扩大与华峰物流公司合作成效,积极建设现代物流管理平台。加快国道108线流沙河大桥至城北加油站段物流企业整治,建设标准化物流厂房,形成汉源最大的集约型物流集聚区。完善清溪、乌斯河等中心场镇交易市场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管理,提高利用率。大力发展城乡电商和物流配送,鼓励鑫馨超市等零售企业实施农超对接,延伸销售网络,发展农村加盟店,构建城乡一体的商贸流通体系。

(三)培育发展多元业态。扩大“后山朴院”民宿联盟带动效应,高标准运营梨乡别院,加快三强民宿村等项目建设,新增培育民宿10家,打造民宿产业示范区。完成九襄、富林、富泉等区域温泉勘探。鼓励万合酒店打造汉源首个综合商务会议中心。支持同一行业零散企业抱团发展、统一结算、做大做强。实施五丰黎红等3家企业主辅分离,组建新型批发零售企业4家。充分利用云仓孵化园、供销e家、邮乐购等电商平台,积极推进“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新模式,培育、引进、扶持一批电商在汉源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阿牛农业,在天猫商城开设汉源农产品官方旗舰店,新增培育电商网店20个以上,线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比例达30%。

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加速乡村振兴步伐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抓重点、补短板,重治理,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加强现代乡村治理,推进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服务暖村、环境靓村、文化兴村,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提升农村“三治”水平,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发挥新乡贤作用,21个乡镇司法所全面推广省级地方标准,常态化开展“汉源好人”系列典型评选活动,美丽宜居乡村全面达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广“全民义务清扫日”活动,实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加速推进九襄、大树等6个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皇木、宜东等6个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16个村生活污水处理纳入城镇管网,实施10个村污水分散处理,新改建农村户用厕所1500个,公共厕所15个。努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3个。

(二)培优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入全省“10+3”和全市“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9〕,积极创建西南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力争进入省级45个蔬菜重点县、30个水果重点县名单。加快建设省级五星级汉源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建成投运花椒交易市场,力争花椒种质资源库升格为国家级,建设数字经济花椒产业基地1万亩,集聚花椒加工龙头企业13家,汉源花椒综合产值达21亿元,品牌价值约50亿元。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销售推介,发展规范化种植和野生抚育中药材4万亩,建设甜樱桃、红富士苹果、白凤桃等国家标准化核心示范区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7万亩,改造提升低产、低效果园3万亩。积极争创县域经济先进县,确保在全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实现争先进位。

(三)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严格落实农业“三项补贴”、生态效益补偿、粮食扶持等政策,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现节水灌溉3000亩,全力推进永定桥水库大田支渠扩建工程,适时启动旭家沟水库前期工作。落实国家稳定生猪生产,严控疫病发生的政策要求,抢抓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实现新希望150万头生猪生产项目投产。全力推进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启动家庭农场示范县建设,四级联创〔20〕示范社100家、家庭农场24家。重点培训小农户,推广应用装备和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9人。实施供销、邮政服务带动小农户工程,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运输、物流网络体系,建成气调库1万立方米。

六、聚力宜居城市建设,不断致力功能品质提升

深化“一城两区、双核带动”,提升城市能级,筑牢城乡支撑,不断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一)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差异化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三个第一城”,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业态。形成“跨湖发展、三地联动”〔21〕的滨湖型城市大格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高标准建设阳光水韵、张家湾商住综合体等项目,完成阳光花苑二期、九襄南山府主体工程,御景时代广场、阳光花苑一期等交付使用6.7万平方米,启动九襄老车站片区更新工程,建设停车场、市政公园和商业综合体,打造九襄古街传统建筑及业态展示区,形成明清风情街区,加快宜居宜游宜业现代城市建设,打造阳光康养第一城。加快梨乡山居建设,打造攀西旅游线上首家田园轻奢度假酒店,以花为媒、果为本,大力实施“增花添彩”工程,完善太平产业环线,扩大花海果乡辐射面,进一步改造提升申沟桃花源、新堰槿上梨花,努力实现“全年皆花、四季带彩”,着力形成特色“花果经济”,有效融入城市肌理,打造花果田园第一城。依托汉源湖综合发展开发规划,构建休闲式、专业化的多样运动体验,启动建设阳光水韵、万合酒店滨湖公园,规划建设“天空之城”攀西户外运动综合营地,举办国际性垂钓大赛和承办国省级皮划艇赛事,不断提升城市价值和吸引力,打造滨湖运动第一城。

(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三个大提升”,不断推进城乡融入。建成投运县城公交车站,开通九襄新车站至公园壹号等3条公交线路,新建改建九襄4处加油站,启动5G网络基站建设,完成雪亮工程二期、天网一期、校园三防“技防”改建,实现公共服务大提升。实施县城小区组团及背街小巷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维修整治市政道路39公里,完成县城迎宾路边坡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新建梨花大道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做好九襄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安装县乡村道安防设施184公里,农村危旧房和土坯房改造5391户,天然气入户1500户,实现城乡配套大提升。拉开城市骨架,打通城乡“血管”,全力推进兰家湾特大桥、雅西高速汉源服务区核心区、峨汉高速富泉停车区建设,积极谋划国道108线汉源至九襄道路改道及小堡互通枢纽工程,加快建设富林至九襄产业环线,全力推动九襄至宜东美丽乡村旅游示范路建设,推进九襄旧城改造和宜东新区开发建设,加大九襄产城一体的商业中心和安乐产业集聚的工业重镇建设力度,实现融合发展大提升。

(三)抓实城乡综合管理。以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优化城市管理效能,实现“数字城管”〔22〕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管理处置和应急能力。推动县城交通管理、综合执法一体化,优化执法力量配置,提高执法水平。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园林绿化、市政环卫等精细化管理,规范货车入城,开展噪声扰民、油烟污染等专项治理,切实提高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出台富林、九襄、富泉农房建设管理办法,引导农户规范建房。加强市容市貌管理,规范广告牌匾设置,大力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交通堵塞等行为。常态化开展河湖、库岸垃圾清理整治,加强城区农贸市场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土地“卫片”执法,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全力整治违章建筑。

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筑牢同步全面小康基础

巩固脱贫成效、抓实生态改善、守牢风险底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强化“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成果运用,紧盯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及突发性因病、因灾等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严格挂牌督战,加强问题整改,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实施产业提质、就业增收、基础提升、惠民保障、长效帮扶“五大行动”,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亿元,实施农田水利、产业道路、人居环境等提升项目200个以上。抓好传统产业,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每个乡镇确定1至2个重点发展产业,每个村明确1个特色产业。加大宣传教育引导,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个人容貌,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感恩意识。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并算好贫困户家庭收入账、支出账、增收账,强化贫困对象信息动态管理,完善档案资料,认真做好全省普查和成效交叉考核,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全面实现。

(二)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各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做好迎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准备。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河(湖)长制,逗硬河道水质断面监测考核,启动建设青富堤防工程,加快推进清洁小流域治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等项目,完成13条县管河流河湖划界。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烧“五大工程”,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8天。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严把新建项目环境准入门槛,突出危废、危化管控及重金属污染防治,严厉打击非法开山采石、河道采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规范政府融资行为,严格管理PPP项目实施,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定债务风险处置方案,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动态监测机制,优先安排到期债务本息资金,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全力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积极有序推动国有土地出让,有效盘活国有资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改革合作动力活力

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力和创造力。

(一)深化区域协同。召开开放发展大会,制定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相关激励措施。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圈,利用雅安川西大数据产业园辐射效应,承接“大数据+”产业。以川藏铁路战略大通道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川藏经济大走廊,打造进藏物资集散地、川藏战略物流副中心。发挥雅西、峨汉高速两大经济动脉作用,继续深化与石棉、甘洛、荥经等地区在交通、旅游、能源、水利等方面协同合作,构建集聚发展的产业圈和产业带。积极承办国省级会展、论坛、赛事等系列活动10场次以上,支持五丰黎红等龙头企业产品出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交流。

(二)巩固改革成效。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探索财政产业类支持资金分配拨付与项目产出效益挂钩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配套,推行市场化选聘人才,进一步强化国企考核激励。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深化九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提升乡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基本完成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推行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开展新进医保目录药品的报销工作,33家医疗机构实施药品带量集中采购。

(三)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做好营商环境测评工作,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政务办公大楼改造和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集中入驻,行政许可划转率超过80%。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强部门间信息实时共享,推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实现更多事项“最多跑一次”。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推动落实“非禁即入”〔23〕,全面清理取消无法律依据证明。实施县级领导“一包一”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健全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督查督办,着力解决企业准入、融资、用工、办证、维权等问题,形成亲商、爱商、护商浓厚氛围。

九、有效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一)保障改善社会民生。保持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5%以上,抓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九襄镇智能交通平台建设项目等5件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举办各类招聘会10场以上,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启动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做好关键时点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持续抓好“双拥”、退役军人事务和养老服务。完成前域中心幼儿园建设,启动富林第四小学等4个项目建设。围绕“健康汉源”建设,争创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自主研发半夏白术天麻合剂等5种中药制剂,完成县医院国家胸痛中心认证,申报4个省市级重点专科。举办生态文化旅游月等文旅活动,完成文化馆国家级评估定级,积极申报“汉源花椒生产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加快推进库区发展。全面完成移民项目和资金“双清理”工作,加快移民项目竣工验收审计和建房户资金结算,移民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完成72%以上,县城不动产证办理完成6000户以上。积极争取瀑电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和汉源湖湖面区域代管,实施移民档案馆建设和三交大山上移民安置点边坡治理,完成大树条带、大田向阳集中居民点综合治理扫尾工程,加快居民用电秩序整治政策研究、方案制定,全面完成居民用电秩序整治。加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统筹做好资金安排和验收报账,实施后扶项目50个。启动县城第二通道、农村移民安置点坡屋顶改造等项目建设,计划实施岗顶基础设施、生态公园、炒米岗和大树镇景观提升工程。

(三)巩固和谐稳定局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大整治大执法,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继续抓好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严防食药安全事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毫不松懈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启动富庄等3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深化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完成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阳光信访,稳步化解未签“双协议”等遗留问题。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基层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抓好禁毒防艾,创建“七无”村社区10个,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四级联创: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合创建示范合作社。

21.跨湖发展、三地联动:“跨湖发展”指主城区引领富泉发展,加快富泉集镇融入城市发展范围,共同打造滨湖两岸阳光康养生活区。“三地联动”指主城区、九襄、富泉三地抱团发展,着力将阳光水韵、阳光花海等景区建成阳光康养游乐区和休闲区,积极拓展金钟山、月亮湾等景点服务功能,充分集聚人流和物流。

22.数字城管: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

23.非禁即入:指凡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企业或个人经营的行业和项目,都允许其经营。

各位代表,民心是镜、民意是尺、民情是秤,发展只有体现民意才有价值,切中民心才有力量,符合民情才有意义,我们要真抓实干、大干快干,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发展责任抓在手上、作风建设扛在肩上,竭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朝受命、夕饮冰的忠诚,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站稳政治立场,让思想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为民务实解难题。就是要办好群众关心的事,以事未果、力不止的韧劲,始终干在工作第一线,置身矛盾最前沿,做到民有所呼必有应、民有所想必有思、民有所难必有解、民有所需必有为,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挫折面前百折不挠,以公仆之心服务于民,以真心诚意取信于民,以工作成效造福于民。

夙夜在公勤政务。就是要把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作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导向,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政协意见建议,支持县法院、县检察院公正司法,以昼无为、夜难寐的情怀,唯旗必夺、唯先必争,大力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牢固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新业绩、民生改善上取得新成果。

激浊扬清守正气。就是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利无道、手不伸的境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加强对工程建设、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常态化监管,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发展蕴含希望,奋斗赢得未来;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路行则至,事做则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与时代同行、与梦想同在、与人民同心,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担当,咬定目标、锐意进取、不畏困难、不负韶华,为奋力实现“两个标杆、三个走在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总部经济:指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2.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3.主辅分离:指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产品运输、安装、包装、营销等非核心辅助性的业务从其主营业务中分离出来,集中力量发展主业的做法及模式。

4.统一结算:指成立母公司,将某区域内一定数量的同行业服务业企业纳入子公司,进行统一报税、统一结算,以整合零散小微服务业企业。

5.三线一单:“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单”指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6.双评价: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7.“9+3+5”管理新模式:“9”指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监督指挥、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交换、地理编码、综合评价9个子系统,“3”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管理、数字城管效能监察、视频监控3个子系统,“5”指微信处置通、微信领导通、城管业务扁平化管理、专业部门工作管理、执法终端管理5个子系统。

8.9张清单:指综合改革内容、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内容、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发区储备、金融对接、可复制可推广经验9张清单。

9.枫桥经验:指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创造性发展和总结出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管理经验与社会矛盾解决经验。

10.“七无”村社区:指无案件、无诉讼、无信访、无邪教、无吸毒、无传销、无违建村(社区)。

11.三大原则:指要顺应发展大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紧扣奋斗目标,坚定不移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要把握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12.七大行动:指“项目资金争引年”“三次产业突破年”“脱贫攻坚收官年”“要素保障提升年”“遗留问题攻坚年”“城乡环境改善年”“民生实事落实年”七大行动。

13.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4.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5.三大创建:指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16.容缺机制:指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政务服务事项,经过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政务服务单位先予受理,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期补正处理办法,并进行审查,在申请人补正全部材料后,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及时出具办理结果意见,颁发相关批文、证照的制度。

17.五个一:指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18.富余电量、低谷弃水:“富余电量”指企业不能完全消耗多余剩下的电量。“低谷弃水”指为消纳丰水期富余水电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新品种,鼓励用户特殊时段多用弃水电量,在低谷电价的基础上,再享受弃水电价。

19.全省“10+3”、全市“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0+3”,“10”指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10大优势特色产业。“3”指现代种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和烘干冷链物流。“5+3”,“5”指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3”指现代农业种业、农业装备和农业烘干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