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0年芦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6日在芦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芦山县人民政府县长杨 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定不移、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动员,全面安排,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疫情爆发后,我们当机立断、快速反应,在县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率领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投入抗疫。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制发《致全县父老乡亲的一封信》4万余份;第一时间设置检测点、第一时间设置集中隔离区、第一时间停止聚集活动、第一时间开展入户排查、第一时间封锁重点疫区;健全“五联”工作机制[1],探索创新社区防控7个“1+1”[2]、农村地区防控“五个五”[3]模式,全面推行“网格化”“井田制”,下沉1700余名基层干部、3000余名党员到防疫一线,防疫机制高效运转、各项措施迅速落实;累计劝停宴席1万余桌,专人专车接回并集中隔离境外和重点疫区返芦人员48人,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源头输入,遏制疫情扩散。各经营场所执行禁令暂停营业,村(社区)自发开展宣传巡查,热心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成果。

团结一致、携手并进。按照分区分类防控工作要求,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定发展,在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竭尽全力帮助企业复工达产。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十条措施》,综合运用减税、稳岗、增贷等政策措施,累计为县内企业减免税费2453万元,协调贷款1.13亿元,推荐务工人员600余名。创新提出服务业企业发展“五包”模式[4],新成立服务业企业22家,2家限上企业顺利入库。脱贫攻坚、春耕生产、返岗就业、复商复市、复课复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省内赴湖北第一班“春风行动”专车从我县首发,639名农民工顺利返岗就业,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超市、药店、农贸、农资等生活服务业恢复正常,县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开学复课,生产生活步入正轨。

危中寻机、砥砺前行。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无法遏制我们跨越发展的势头和信心。我们坚持从危中寻机,千方百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公共卫生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机遇,促成总投资超百亿的经纬·芦山绿色智慧纺纱园落户芦山,西南(芦山)纺织产融平台等一批大项目顺利签约。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6%,增速排名全市第2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排名全市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超额完成市下目标,增速排名全市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正增长。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团结抗疫将成为十二万芦山儿女难忘的经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冲锋在前、顽强拼搏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每一位最美“逆行者”的坚强无畏、负重前行都承载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每一位普通群众的默默坚守、全力配合都蕴藏着实现“中国梦”的强劲动力。

在这里,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基层党员干部、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芦山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有党中央和省市县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各司其职、全力奋战,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彻底驱散疫情的阴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芦山“三个三”发展定位的破题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面对超百年一遇的暴雨灾害,全县上下主动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过去一年,我们力克重重困难,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资源约束趋紧、暴雨灾害带来的影响,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7.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建筑业总产值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扎实推进25个市级重点项目和72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投资亿元以上的湘邻纺织二期、雅诚纺织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一鑫科技、驰阳生猪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世行贷款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加快推进。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个,到位市外资金47.5亿元。金融支撑更加有力。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4.8亿元、债券支持1.8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乐家游”“政银担”“税务贷”等特色产品,累计为企业提供新增贷款4.5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扭负为正。完善保费补贴政策,大力推行生猪保险、巨灾保险,风险保障金达1.8亿元。

过去一年,我们力占发展先机,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纺织产业,着力培育“单项冠军”。承载平台不断优化。强化园区产业孵化功能,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标准厂房7.9万平方米。落实园区平台“双园长”制,基本完成园区总规、产业专规、规划环评“三大规划”,成功创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主导产业更加壮大。用好全市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电价政策优势,持续推进百亿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县内6家企业成功列入水电消纳试点政策扶持范围,年节约用电成本510万元。成功举办纺织产业发展研讨大会,有效提升芦山纺织知名度、吸引力,新签约引进纺织企业9家。不断壮大纺织产业链条,新增化纤产业门类。着力扩大纺织产能,新增纺织装机规模13万锭,纺织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投资增长103.8%,完成技改投资2.1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300万元。全年工业用气量287.18万立方米,工业用电量5.31亿千瓦时。

过去一年,我们力促产业兴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新建高标准农田2369亩,新建农业作业道17.15公里,新增农机动力1000千瓦,新增有机肥生产能力3万吨。中药产业多元发展。挂牌成立全省首个县级中药材产业发展局,设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组建芦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坚持“药旅融合”“产研并进”,引进中药材龙头企业6家,培育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5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了中医馆,新发展中药材1万余亩,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19万亩。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探索“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新机制,全县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总数达12个,“三品一标”[5]认证企业总数达18家,成功打造“川西药谷·禾茂田园”。

过去一年,我们力展芦山文脉,文旅格局更加立体。多措并举激活芦山文旅潜能,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壮大。特色文化更耀眼。芦山“十大故事”宣传片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芦山文化通过CCTV《中国影像方志》走向全国,老区宣传工作获评全国“一等奖”。刘氏木雕获批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其作品斩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杯”金奖。文旅开发更高效。景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3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灵鹫山综合旅游项目成功签约,大川河旅游开发项目洽谈加快推进,猴山飞瀑景区开园营业,根雕艺术城投运紧锣密鼓。旅游活动更精彩。成立首家县属国有旅行社,积极推出8条市县际复合线路,持续办好八月彩楼会、大川河T3河道越野赛、红色文化旅游月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全年游客达3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8亿元。

过去一年,我们力显绿美底蕴,生态价值多元体现。全方位筑牢生态屏障,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重拳治理环境污染。综合推动减排、抑尘、治车、控煤、禁烧,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96.7%,空气质量连续6个月稳居成都平原经济圈前列。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有效改善河湖水域岸线环境,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成功创建四川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着力建设生态标杆。扎实推进绿美芦山行动,完成营造林4.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8.02%,全年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达到2000个/cm3以上,稳居全省前茅。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1027户。落实1700万元推动农村垃圾处理“两分两桶两网”模式,初步实现“全域覆盖、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完成13.5公里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建成2个乡镇和13个新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过去一年,我们力塑魅力形象,城乡发展众美兼具。全面统筹城市治理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激发城市活力、美化乡村景致。城乡规划更加合理。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域盘点清理存量建设用地4906.53亩,新增乡镇土地整理占补平衡指标3244.31亩,启动实施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土地资源管理运用更加合理。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1个乡、划转1个村、调整1个组,产城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形象更有魅力。实施城市治理三年提升行动,取缔占道经营、拆除违法建筑、整治车辆乱停。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文庙项目基本完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绿化彩化项目全面完成,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城市洁净、面目一新。美丽镇村更具特色。找准镇村相对优势,多向发力争创特色品牌,思延镇、大川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大川镇、龙门镇成功创建首批四川特色气候小镇,飞仙村、青龙场村入选国家首批森林乡村,青龙场村、隆兴村评为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过去一年,我们力做改革先锋,后劲势能积微成著。积极谋新策、出新招、走新路,为县域经济发展铺垫更多资本。深化改革提效。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实现一个体系抓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整合,有效盘活县内优质资产,提升经营盈利能力。县属国企承担县内重大项目6个,营业收入同比提升229.7%。新村聚居点管理模式有效推广延伸,成功争取全省唯一乡村基层治理集成改革试点候选县。深化开放交流。积极拓展外向通道,争取天雅高速、雅马高速等项目建设。主动对外推介,与江苏江阴、福建惠安、安徽亳州开展产业合作,在蓉成功举办芦山文旅推介会、芦山投资洽谈会。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部门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深化开拓创新。鼓励闲置授权专利技术交易,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评价入库3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传统特色炮制方法专项雅安迅康药业项目”落户芦山,迅康药业成为全市首家取得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的企业。

过去一年,我们力求共建共享,民生事业蒸蒸日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成效得到持续提升。统筹整合资金2860万元投入脱贫攻坚项目,发放“三免一补”[6]“十免四补助”[7]、低保兜底等政策补助资金1072.56万元。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81人,扶持140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贫困群众实现持续“造血”脱贫。民生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全县民生支出占比超过66%,市级民生工程、县级“十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人代会上票决实施的4个民生实事项目按时完成建设内容,县人大代表给予充分肯定。芦山中学与温江二中等多所院校结成优质教育资源联盟。获评四川省免疫规划示范区。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社会保障得到有力强化。城镇新增就业1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成功创建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城乡群众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量体裁衣”式服务等工作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全面完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353件,思延司法所获评全市唯一全国模范司法所。加快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0.36%,连续三年未发生命案。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任务。

过去一年,我们力抗灾害挑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化挑战为机遇、转阻力为动力,城市韧性在恢复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突破。应对灾害迅速有力。成功应对“8.22”特大暴雨,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9548人,空地协同救援被困游客等319人,消除险情300余起,把伤亡降到最低,把损失减到最小。面对此次灾害,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急动员、应对挑战,齐心协力、战天斗地,纷纷上一线、守据点,抢险情、救急难,抗洪先进事迹在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灾后恢复高效有序。迅速组建洪灾恢复建设专班,抢抓灾后防疫、设施修复、农房重建、产业发展,在全市率先启动灾后恢复建设。第一时间启动申报应急救灾项目贷款,27天争取资金1.5亿元,跑出芦山“加速度”。35个项目纳入雅安市“8·22”特大暴雨灾后恢复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春节前完成农房重建项目。抗灾能力显著提升。获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韧性城市建设创新项目首批示范点,获得全国首批、四川唯一“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资格。芦山应急经验列入全省应急指挥专题培训内容。成功承办全市防灾减灾综合应急演练。

过去一年,我们力守法治清廉,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化依法行政提升效能,压实廉洁奉公构筑新风,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建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职责,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位次大幅提升,全市排名第3位,全省排名第37位。恪守民主法治。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15件,满意率达10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评查行政处罚案件、行政许可案件4466件。聘请10名律师组成法律顾问团,确保政府决策程序合法。提高服务效能。突出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加快办事审批速度,全面实施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提速38%。大力实施企业审批“一站式”服务,企业注册备案建设所需申报材料精简68%。

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国防教育、兵员征集、军民融合、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老龄等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宗教、外事港澳和侨台事务、审计、统计、档案、县志、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县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足、规模偏小;

产业项目落地转化的效率还不高,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教育、就医、养老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干部思想解放还不够,芦山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我们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加以解决。

2020年总体要求和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使命艰巨、意义重大。按照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的总体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灾区振兴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县委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落实县委“三个三”发展定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扎实做好“六稳”[8]工作,全面落实“六保”[9]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环境异常严峻、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比预估的难,发展困难比预料的多。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输入性风险显著增加,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压力极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攻坚韧劲,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同时,要看到大挑战催生大调整,大危机蕴含大机遇,中央、省、市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发展和应对疫情逆周期调控等政策措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芦山大有可为。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综合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省市大局所处方位和全面辩证地分析当前经济运行形势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力争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左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市下任务。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和消费生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工作着力点,坚决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

各位代表,同志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芦山绿色发展振兴需要我们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不负众望!只要我们聚焦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把握好重大政策机遇,激发起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奋斗,宏伟的蓝图一定可以成为美好的现实!

2020年工作要点

县政府将按照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总体部署,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努力降低疫情影响

既时刻保持警惕,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形势发生逆转,又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

抓实疫情防控。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密做好境外、高风险地区来芦人员管控,确保实现闭环管理;科学精准抓好医院、学校、福利院等重点部位和人群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行分餐制,切实提升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始终牢牢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

推动补短提升。加快“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等14个“通堵点破难点”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用电、用气、用地、融资、物流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提升营商环境和对外形象。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消除各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坚持稳扎稳打引外资、增外贸,做好重点外贸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快消费结构调整,培育线上消费热点,帮扶餐饮住宿、文体娱乐、交通运输等行业企稳回升。

壮大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助力企业改革发展、共渡难关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民营企业减少电费、税款等综合成本7500万元以上。认真落实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新要求,加强困难企业帮扶力度,持续深化政银保企对接,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市场主体聚集,确保中小微企业数量稳增不减。落实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略高于全县经济增速。加快招商引资优惠补贴政策落地落实,大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强化国资管理。深化国企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充实优化企业领导班子。提升国企现代化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县属国企新建的砂石加工销售企业早日建成投运,标准厂房建设等项目如期推进。加快国有资产清理,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有效利用闲置存量土地,加大城区安居房剩余房源、车位、汉姜古城、根雕园区等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力争实现闲置资产处置收入1亿元以上。

二、决战决胜攻坚之战,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聚焦临界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建好民生补短台账,落实政策兜底措施,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后续帮扶机制,坚决巩固11个省定贫困村、19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成效。高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10]标准,全面落实拾遗补缺、冲刺清零要求,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解决实际问题,迎接脱贫攻坚省级普查。坚持既扶智也扶志,既输血更造血,以发展产业和实现就业推动高质量长效脱贫。持续强化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集中力量实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项目。

着力扩大生态优势。全力加强污染防治,强化减排、抑尘、治车、禁烧力度,确保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11]管理制度,强化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积极参与长江上游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域创建四川特色气候小镇,全力争创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康养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省绿化模范县,探索生态康养芦山模式。

坚决消除风险隐患。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及时处置潜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债务风险底线。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切实抓好“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稳妥化解金融机构、企业债务等领域风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好债务融资、还本付息、“借新还旧”等事项,合理控制政府债务率,加强县属国企金融资本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确保政府债务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聚力推进产业发展,深入调整产业结构

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推进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着力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更大能级。

奋力推进工业规模更集约、更壮大。推进纺织产业设备工艺智能化改造,加快生产换线、产品换代,着力提升包覆纱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西南(芦山)纺织产融平台建设,加强园区企业招引扶持力度,引导纺织企业扩能扩产,完成嘉茂、一鑫、雅诚、天悦纺织项目建设,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专业互补、抱团发展的企业集群。全力推动总投资120亿元的经纬·芦山绿色智慧纺纱园建设,年内先期完成装机规模20万锭,争取在省重项目中期调整时将该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拓展产业链条布局,以县区协同合作为契机打通印染关键环节,引领构建以芦山为中心的全市现代轻纺体系。统筹推进电子材料、食品药品加工、水电等工业行业稳定发展。

奋力推动生态农业更优质、更高效。加快发展“7+3”现代农业体系[12]。全力打造全省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县,着力推进中药材产业扩规模、提质效,大力推广林下种药,建成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新发展茶药1万亩,带动培育省市级新型经营主体5家以上。巩固现代农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成果,培育“十百千万”特色养殖产业,实现年出栏生猪30万头、蛋鸡200万只、鸭1000万只、鱼500万斤。扩大养殖规模,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力争年出栏1万头。以禾茂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带动,持续走好农业产业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新打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以上,创建、续展“三品一标”认证2个以上,确保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成功。

奋力推动第三产业更繁荣、更活跃。推动企业主辅分离、集中结算,鼓励民营医院、农家乐、民宿等抱团经营,带动批零住餐全领域快速发展,力争新培育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6家以上。鼓励引导企业健全品控机制[13],强化品牌塑造,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大型宣传营销活动,提升产品营销率。全力稳定和发展房地产市场,推动县属国有企业取得房地产开发销售资质,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资金,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力盘活在建停工楼盘。提速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招引更多大师工作室、文创销售商入驻根雕产业园。持续关注疫情影响,适时适度办好大川河T3河道越野赛、八月彩楼会等赛事活动。

四、加速驱动项目引擎,发挥投资拉动效应

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始终保持抓项目的韧劲和拼劲,打好项目攻坚战、争夺战、持久战。

提升项目承载主平台。全面盘点文旅资源,着力强化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深度包装推介汉姜古城商业街等一批文旅项目,新签约文旅开发项目10亿元以上。聚焦产业强链和结构升级,拓展投资新空间,力争经开区入驻企业达90家,其中农业园区入园企业达20家。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公共卫生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机遇,精心谋划一批标志性、关键性重大项目。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力度,到位资金增长20%;提前履行规划选址等前期程序,提高项目成熟度和吸引力,500万元项目库动态保持在500个以上,形成更强投资拉动力。

保持项目建设快节奏。健全项目调度机制,强化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及时妥处项目存在问题;健全项目督查机制,转变政务督查重心,实行重大项目常务会通报制,以督查破解制约瓶颈、提升建设效能。健全项目激励机制,进一步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将项目工作列入全县差异化考核体系,加强绩效挂钩和评优考量。全力确保8个中央、省级预算内项目如期完成;57个500万元以上县重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8·22”特大暴雨灾害恢复建设涉水项目在主汛期前全面完成。

优化项目推进大环境。持续优化项目代办、联合踏勘、集中审批等办理程序,推动行政审批再提速,行政审批相对集中率达到80%以上。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项目审批监管制度改革,在审批环节坚决取消可以纳入监管环节的程序,做到“宽入严管”。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力度,强化交通、物流保障,保障企业用电、用气、用工,落实税费、融资支持政策,多维度、多渠道服务项目建设需求。

五、提升城乡建管水平,全域展现风采神韵

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面优化城乡布局。以“多规合一”为基础,优化县域城镇发展布局,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宜居县城建设”行动,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优化芦阳街道功能定位,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疏解主城区建材、汽车修理、废品收购等非环保经营业态;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产城一体化产业融合度、生活舒适度、管理成熟度。深入实施“小县优城”城市化提升行动,全面开展乡镇建设用地清理,挖掘城镇特色亮点,做大做强中心强镇、康养小镇、旅游名镇,力争创建市级以上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5个。

全面加快城乡融合。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全方位无缝对接融合。加快交通互联,打造“四好农村路”[14]示范线路100公里,提高农村地区客运覆盖率,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力争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加强要素流通,以创建省级电商示范县为引领,整合农村益农信息社、邮政等平台,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产+交易”模式,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推进政务服务下乡,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提升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

全面提升城乡形象。持续实施城市治理提升三年行动,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加快推进世行贷款项目、三山彩化工程建设,做好背街小巷治理和市政设施维护,强化城区停车管理,持续推广“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定时收运”模式,让城市更加有序。深入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乡镇垃圾处理项目,力争全县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运转处理率达90%以上,完成7个无害化厕所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六、持续推进开放合作,奋力实现共享互惠

围绕路通、人动、企联、景合、共赢,巩固发展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构建共享互惠的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新格局。

强化区域合作。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东进融入”,赴重庆等地举办芦山文旅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持续加强与邛崃、大邑的交流合作,与成华区签定战略合作协议。突出更有特色、更有效果、更具内涵的“优势互补”,加强与宝兴县对接,加快芦宝石材园区建设;加强与雨城区对接,实现旅游线路的联合提升。市外省外面向安徽亳州、江苏江阴、浙江柯桥、乐山等地加强对接合作,结交更多“产业伙伴”。

拓展外向通道。加快构建外通内畅、高效运营的道路交通体系,全方位接入成都1.5小时经济圈,积极配合、全速推进天雅高速(邛崃至芦山段)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在县域内开设灵鹫山、思延、龙门三个互通,力争早日启动建设,结束芦山不通高速的历史。配合推进雅马高速选线工作,力争纳入交通“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大川至邛崃火井道路建设,新增一条外向通道。抓好“建管养运”,抓紧推进宝盛至大川旅游示范公路建设,改善提升大川至邛崃公路质量。

扩大交流合作。健全完善重点产业省市专业处室联建制度,继续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加快实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与华西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协作,借力成都资源,破解民生难点。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合作,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科技支撑。

七、提升城乡治理能力,着力彰显制度优势

奋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治理成效彰显制度优势。

全面强化乡村治理。深化拓展乡村“1+8”基层微治理模式[15],全面推进产业富村、服务暖村、环境靓村、文化兴村建设。坚持顺向调整、中心聚集、群众认可、依法稳妥原则,科学有序推动村级建制调整,培育一批中心村、重点村和特色村。用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成果,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推进土地流转,下大力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监督、分配机制。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管好用好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促进村民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文明素养,力争创建市级文明乡村2个。

全面拓展社区功能。开展城市基层治理“三沉三化三进”[16]改革,加强政府服务集成供给,加大社区运行经费财政投入保障力度,有序引导、培训小区服务团队,推进社区多元化共治。建设惠民社区,加快社区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建立新市民服务管理机制,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绿色社区,做好彩化美化净化、噪声治理、雨污分流和污水集中处理等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社区环境质量。建设平安社区,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构建专群结合治理模式,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满意度、安全感。

全面提升治理温度。继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芦山模式,完善“四级联调”“1+4+X”矛盾纠纷劝慰机制[17],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提升群众自治能力,探索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开展“三沉一化”改革[18],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把基层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成为为民便民亲民温馨家园和共建共治共享前沿阵地,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八、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办好民生实事。持续聚焦民生热点,切实加强民生实事项目库建设,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下功夫办好一批县级民生实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姜城幼儿园建设,加快芦山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进程,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持续提升诊疗水平,深度融入雅安川西医养中心建设,开展公立医院减负行动,加强重点专科和急救体系建设,确保县中医院新建综合楼全面建成投用。统筹抓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工作,客观反映全县人口发展状况。

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保障计划,发展一体化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支持企业吸纳等多种渠道增加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全额代缴贫困人口参保费用,力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8%以上。实施兜底帮扶计划,推进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工作,抓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风险屏障计划,聚焦各类政策性保险,完善保费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户投保参保。

维护安全稳定。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切实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坚决保障群众“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严格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进程,年内新增农村地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成率不低于20%。落实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守廉洁法治底线

以党建引领政府各项工作,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路领航,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发展担当,自觉养成坚持学习、深入调研的好习惯,增强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服务大局的本领,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转变思考方式、工作方式、发展方式,敢担当善作为,大力倡导“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理念,让干部能够在制度和规矩的范围内放心放手去干,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崇尚法治,依法用权。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19],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抓好全民普法,把法律约束体现到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注重发挥专家作用和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完善收集、研判、指挥、执行、监督五位一体行政执法体系,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主动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严守纪律,廉洁从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10%、“三公”经费3%以上。推进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准则,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奋斗两个字之中。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的希望和光明所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灾区绿色发展振兴示范县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五联”工作机制:县级干部联乡(镇)蹲点、县级部门联村下沉、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组定责、党员干部联格包片、普通党员联户定岗。

2.社区防控7个“1+1”模式:“网格化+报到制”定责明岗、“组团式+联动制”聚力协作、“三维化+泛媒体”覆盖宣传、“地毯式+归零式”滚动摸排、“卡表式+延伸式”全程追踪、“要素化+代办制”贴心服务、“管控式+静态化”防聚控流。

3.农村地区防控“五个五”模式:五联:县督导、乡统揽、村负责、组参与、党员带动;五防:防排查漏户、防统计漏人、防信息漏报、防督导漏点、防特殊家庭漏管;五抓:抓宣传、抓卡点、抓隔离管控、抓关联人员追踪;五精:上级要求执行精准;台账建立数据精准;具体工作安排精细;突发问题处置精当;干部状态保持精神;五清:工作思路清晰、重点人员清楚、物资发放清白、环境整治清洁、舆情处置清醒。

4.服务业企业发展“五包”模式:包工商注册、包财务指导、包跟踪培育、包统计入库、包数据采集。

5.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6.三免一补:免课本费、免杂费、免文具费,对小学半寄宿制学生和初中困难学生生活给予补助。

7.十免四补助:免收一般诊疗费、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巡回医疗服务、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基本医保(新农合)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对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对重症大骨节病患者给予补助。

8.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9.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0.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11.水资源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12.“7+3”现代农业体系:果、药、茶、猪、鸡、鱼、鸭 7大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

13.品控机制:从原料把控、生产加工、产品制成、成品检测到成品入库、以及售后质量的跟踪解决等全过程,包括完整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链。

14.四好农村路: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5.“1+8”基层微治理模式:建强一个战斗堡垒;建立一张微治理网络、健全一套微自治机制、建立一套微法治机制、建立一套微德治机制、建立一套微监督机制、建立一套微标准体系、建立一套微服务机制、建立一个微终端平台。

16.三沉三化三进:管理、服务、资源下沉,区域化组织体系、多元化共治机制、精细化管理机制,组织覆盖进小区、结对共建进小区、精准服务进小区。

17.“1+4+X”矛盾纠纷劝慰机制:按照群众“自愿自主、自建自管、自评自议”原则,积极动员村组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返乡“五老”、教师、医生组建有威望、愿奉献、懂法律的基层劝慰组织,通过讲道理、动感情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源头。

18.“三沉一化”改革:推进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管理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和实施亲民化改造。

19.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