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在芒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芒市人民政府市长毛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打造“三张牌”,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1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亿元,增长10%;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3.8亿元,增长5.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2亿元,增长1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689元和12438元,增长8.5%和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万元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我们坚持“四个不摘”原则,持续抓好问题整改,不断夯实脱贫成果。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71亿元,全面推进产业、就业、教育、医疗、饮水等脱贫巩固提升工作。制定“10+3+1”扶贫菜单,大力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完成6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验收审计,搬迁点基层组织建设和后续发展工作有序推进。转移建档立卡户劳动力2457人,发放教育补助1.9万人次1463万元,报销住院费用2286万元。投入3200余万元实施沪滇帮扶项目13个,“万企帮万村”等社会帮扶成效明显,回贤村被评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全市262名驻村工作队员尽锐出战,驻村帮扶持续加强。全年实现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821户2573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6%。
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坚持生态立市原则,认真整改落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行“一降两禁三治”治理措施,六项空气监测指标大幅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全省排名并列第一。深入推行河湖长制,芒市大河综合治理PPP项目开工建设,勐板河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工程稳步推进,“铁腕清源”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芒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建成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站24座。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和改扩建城乡厕所1737座。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关停取缔和升级改造企业40家。实施增减挂钩项目13个,复垦复绿土地3827亩。恢复治理矿山6个324亩。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公益林、天然林保护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率达64.9%,菲氏叶猴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顺利完成,“两江”风景名胜区调规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工作有序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过省级核查。
重大风险防范扎实有力。强化危机意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获批财政部第一批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县,获得省级债券置换资金支持16亿元,全年化解债务59.37亿元,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大力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清偿资金7.2亿元。切实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政府性融资平台整合和市场化转型工作接近尾声。严厉查处非法集资、非法网贷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农业产业持续向好。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产量21.9万吨,实现16年连增。烟叶、鲜食玉米、马铃薯等冬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7万亩,实现产值9.1亿元。柑橘、菠萝、百香果等特色果业快速发展,新增种植面积3.5万亩,产值达4.9亿元。咖啡、茶叶、蚕桑等优势产业持续巩固,坚果、石斛、草果等林产业稳步增长。畜牧业发展更加规范,肉蛋奶总产量2.1万吨,产值5.6亿元。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糖料核心基地等项目建设和“两区”划定工作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芒市被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达7家,居全州首位。完成8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4380亩。修建灌溉沟渠77.2公里,解决农田灌溉2.85万亩。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亿元,增长12.9%。
工业产业平稳发展。主动谋划和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东方国际等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落户芒市,豫发服装产业城开工建设,业勤服装加工厂投产见效。迪思坚果1万吨加工项目建成运行,小匡米业、亿晶糖业等食品加工企业投入生产,制糖、电力、硅业等传统工业持续巩固,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一期)、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帕底大道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制定出台升规纳限入统政策,新增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亿元。
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孔雀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傣族古镇、史迪威码头等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勐焕银塔成为德宏旅游新地标,珠宝小镇文旅步行街向市民开放。孔雀谷森林公园、仙佛洞成功创建3A级景区。乡村文化旅游节顺利举办,成功打造回贤、芒晃等一批乡村旅游新模式,三台山出冬瓜等4个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轩岗芒棒等3个村被评为云南省美丽村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1.9亿元。
(三)城市品质改善提升
启动《芒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水系、公共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火车客运站、环城南路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孔雀湖健康步道西线、高速公路北入城口、阔时路延长线等道路建设修缮。启动环城南路延长线、城区综合管廊等项目建设。施划停车泊位4500个。开通机场和金孔雀大街公交线路,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2辆,城区公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街心花园改造提升并向市民开放。新建供水、污水管网6.5公里,4万吨日供水设施投入运行,完成36个单位及家属区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松树寨、广母等棚户区改造400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启动。查处两违建筑1.8万平方米,占道经营、遗漏遗撒等城市乱象得到有效整治。数字城管升级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智能交通数据中心建成运行,滇西首家“智慧农贸市场”落户芒市,公租房智能门禁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
(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大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芒市至猴桥、至临沧铁路前期工作顺利开展,芒市至梁河、至孟连高速公路和遮放至芒海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印金至芒里段公路建成通车。启动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扎实建设“四好农村路”,改扩建农村公路810公里。芒市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新开通上海、长沙等6条国内航线和缅甸仰光、曼德勒2条国际航线,日均起降航班50余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万吨。芒市至缅甸国际航线境内段航程由1309公里优化为359公里,次区域枢纽机场功能显著提升。新建、改造通信基站600个,5G商用启动运行。放马桥水库、先午水库加快推进,等薄水库顺利开工。改造农村电网170公里,遮放坝托220千伏输变电站建成运行。铺设城市燃气管网10公里,城区天然气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深入推进,累计清理、取消各类证明事项245项。项目投资审批、市场主体登记等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一部手机办事通”注册和办事量居全州首位。新增市场主体6000余个,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0%。认真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举措,减轻企业负担2.1亿元。积极推进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广泛建立电子信用户档案,全年累计授信额度40多亿元。蚂蚁金服成功上线运行。芒市医疗集团顺利组建。殡葬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农村集体产权、农垦等改革稳步推进。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增签约项目17个,协议总投资690.1亿元,增长26%;实际引进到位资金破百亿元大关,增长20%。豫发服装产业城、天沐温泉康养、华侨城芒市新城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建设。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服装协会裤业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芒市服装产业研讨会。驻仰光商务代表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跨境合作更加高效畅通。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引进企业85家,“升规纳限”4家,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税收总额3600万元。
(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五大保险”参保68.85万人次,支付保险待遇15.2万人次9.3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0人1.02亿元,转移就业2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5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4%。城乡低保专项治理成效凸显,精准发放低保3400余万元。临时救助力度持续加强,发放救助资金142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7438户。实施教育项目45个,新增校舍5.5万平方米。轩岗和谐小学、风平中心小学新校区建成使用。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1%。西山营盘小学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芒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儿童之家。成功承办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赛、全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等体育赛事,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有序推进,市医院综合楼开工建设,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评审。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成功申报5个省级卫生乡镇、25个卫生村。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验收。“三区”人才引进工作有序开展,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入选省级创新团队。举办送戏下乡、小镇之夜等各类文化活动500余场次。完成中缅边民大联欢旧址修缮并获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菩提寺维修工作。新增省级非遗传承人5名,“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项目获推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干部、老体协、老科协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明显,社会助残扶弱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法开展宗教事务管理。深入推进第二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回贤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建示范单位254个,1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进一步巩固提升,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市、乡、村全覆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41人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扫除黑恶团伙10个,侦破涉黑恶案件108件。反走私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查办案件1179件。深入推进平安芒市建设,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取得实效,“毒品滥用重点整治地区”顺利摘帽。外籍人员入境务工管理进一步规范。领导接访、包保责任制全面落实,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应急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在全省首家推广使用网络订餐“食安封”,连续11年无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事故发生。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肃清秦光荣等流毒影响,坚决肃清余麻约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恶劣影响,坚决拥护省委对王俊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落实,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落实基层减负要求。政府督查工作不断深化,坚持推行市长碰头会、问题清单交办制,市人民政府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基层督查联系点。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办理州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959件,办复率、面商率、满意率均达100%。“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四经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0件惠民实事积极推进。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商联、残联、侨务、科协、红十字、广播电视、档案、史志、供销、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聚焦改革、聚焦发展、聚焦民生,在继承中创新、在转型中突破、在发展中争先,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芒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芒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支撑不足,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城市病问题仍然突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州府城市形象亟待提升;少数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项目审批落地困难,营商环境仍须进一步改善;脱贫成果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债务化解等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缺乏担当精神,抓机遇、谋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收官“十三五”、布局“十四五”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事关能否顺利实现未来三年发展目标的“重大项目攻坚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芒市在沿边开发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坚决贯彻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利用“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成果,大力弘扬“敢为、敢拼、敢担当,创新、创造、创未来”的芒市精神,进一步正视差距,理清思路,提振信心,担当作为,以大格局大思路加快大发展,以大项目大举措推进大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州委七届六次全会及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牢牢抓住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等战略机遇,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精准发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奋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分析和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万元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为实现目标,我们一定要做好肯吃苦、打硬仗的准备,以上率下坚决做到“六个必须”。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跨越争先,积极转变固有思维定势,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芒市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工作,全力实现跨越发展和争先进位。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盯重大项目、重要工作、重点企业,制定路线图、施工图,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全面攻坚,努力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经济发展翻一番”的高质量跨越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州府中心定位,始终从全国、全省、全州的高度来谋划芒市发展,对标先进县市,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展现产城融合新水平,塑造生态田园城市新形象。必须坚持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抛弃对外开放与我无关的思想,用好用活“两区”政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等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争取更多政策红利惠及芒市。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关切,务实解决难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全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产业培育是芒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紧紧围绕“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目标,聚焦“两型三化”和“三张牌”,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势,围绕“七大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培育一批百亿级、十亿级重点产业,深度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全力以赴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持续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巩固提升已形成规模的粮、蔗、茶、胶、烟等产业,实施5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糖料核心基地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甘蔗13.2万亩、烟叶5.4万亩、橡胶7.3万亩。大力发展有潜力、增加值率高的产业,全力破解咖啡企业发展困境,稳定咖啡种植面积;积极引导茶产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打造一批高端茶叶品牌;制定坚果行业准则,规范购销市场秩序;加快用材林、速丰林培育,引入龙头企业有计划开发商品林;大力推进水产品库区生态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创新突破产业链闭合的现代化高端农业,引入蓝莓等高端水果、生猪等生态畜禽项目,努力实现农业全产业链闭合发展。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亿元。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壮大后谷咖啡、遮放贡米、迪思坚果、德宏古茶、小毕朗米业等农特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积极培育百香果、蓝莓、草果、蔬菜等果蔬食品加工业,力争年内新落地食品加工企业5家以上。大力实施品牌和质量强市战略,打造一批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品牌,新增“三品一标”企业6家、产品17个、地理标志1个,不断提升咖啡、大米、果蔬等“芒字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快发展服装和消费品制造产业。完成芒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加快豫发服装产业城、业勤服装加工厂建设。确保业勤、东方国际等服装加工投产达效,年内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问题,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落地服饰加工企业5家以上。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利用自贸区跨境产能合作政策,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产业,推动一批轻纺工业企业签约落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抢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机遇,全力推进芒市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做好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年内引进文旅项目不少于5个。完善“智慧旅游”等基础设施,争创3A级旅游景区2个,建设高星级酒店2个以上,发展一批精品酒店和特色民宿。力争傣族古镇、业勤服饰文化创意园、滨河生态城项目年内见效。大力发展乡村游、生态游,打造上井坎、象滚塘、河心场、介桃等乡村旅游新热点,实现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美丽乡村、自然生态等深度融合。持续加大文化旅游市场整治,丰富“一部手机游云南”芒市版块,不断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确保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充分挖掘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加快石斛、滇重楼、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利用我州中药材进口量大、质优和我市交通优势,规划建设芒市中药材交易市场。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药品配送和精深加工。围绕养生养老全要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支持天沐、豫发等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推进轩岗硫磺塘、风平法帕、遮放树洞等温泉康养项目建设,打造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加快发展外贸和物流产业。充分发挥区域中心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国际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电商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力争落地企业不少于3家。深入拓展芒市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成果,加快建设海关货物查验场所,积极发展国际货运业务,形成对外贸易新的增长极。围绕建材销售、车辆维修、电子产品等行业,积极培育本地销售龙头企业,力争纳限不少于20户。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全面推进5G商用部署,加快大数据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行“智慧+”行动,着力打造“智慧芒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芒市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建设,搭建咖啡、贡米、茶叶等特色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年内新建淘宝镇1个、淘宝村1个。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推进工业园数字化升级改造,引导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在线及远程监控系统,探索推行绿色产品电子身份证,建成运行非煤矿山大数据监管系统。鼓励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到芒市就业创业,建立数字经济专家智库,引进3家以上互联网龙头企业及关联企业落户芒市。
同时,推动传统工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完成帕底大道、标准化厂房(二期)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水电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大数据用电项目落地,破解丰水期窝电和企业用电贵问题。扎实开展硅企业升级改造,确保上半年完成脱硫设备安装运行。深入挖掘制糖业潜力,鼓励企业向下延伸产业链。认真做好供水供气等高增加值率行业的摸底排查工作,确保升规纳统取得大突破,完成12户以上企业升规,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二)聚焦田园城市,全力打造州府城市新形象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创新州府城市“建、管、营”州市共担新机制,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城市新区,加快芒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芒市大河片区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指导城市科学发展。全力推进芒市大河片区开发,加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完成征地4000亩,实现供地3000亩以上。启动西二环、城市外环线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宝能城市综合体、天沐候鸟社区、华侨城芒市新城等项目建设,力争城北商贸物流中心、环南路国际商贸城等项目落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田园城市新形象。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力争东南片区道路年内通车,打通目瑙纵歌路延长线、广腊亮街等断头路、丁字路,启动中心城区停车场项目,新增停车泊位500个,着力解决交通拥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抢抓“美丽县城”建设机遇,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3000余户,新建中心城市综合管廊5公里、城区污水管网25公里。全面实施城市“五化”工程,加快推进城区6条河道治理,完成板过河、南秀河、南木黑河湿地公园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推行定制精装房销售新模式,全力推进15个问题楼盘处置工作,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本土建筑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外地高资质企业落户芒市,共同做大做强建筑业蛋糕。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加大资源环境监管力度,整合执法权限,组建城乡综合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清理整治闲置土地,规范土地市场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重拳整治两违建筑,确保违建“零增长”。
(三)聚焦“三大攻坚战”,确保取得决定性进展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立动态预警监测机制,严防致贫返贫风险。聚焦巩固提升“二十条”,深化产业、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着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建设扶贫车间5个,让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深化上海青浦区对口帮扶,力争在产业导入和优质产品销售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工作。以高质量脱贫成果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一降两禁三治”等防控措施,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工作,采取“一清两截三治”措施,深入推进芒市大河流域“铁腕清源”行动,年内完成芒市大河综合治理工程,努力实现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加强勐板河水库等重要水功能区保护,加快推进清塘河水库备用水源地建设,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运营。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一水两污”设施,建立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推进“禁白限塑”专项整治。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6%以上。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林业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加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建设动植物园、科普公园,加大菲氏叶猴等珍稀物种保护力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两江”风景名胜区规划。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执行预算安排,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停止审批无预算来源项目支出,在“三保”工作正常运转前提下,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用好用活债务化解试点县政策,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举措,全力抓好土地收储、国有资产处置、专项债券发行等工作,实现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经营。进一步加大民间小额借贷机构监管力度,严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聚焦改革开放,全力增强市场竞争活力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沿边开发开放重大战略,用好用足“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尽快完成芒市保税仓建设,探索设立综合保税区。配置完善芒海通道监管作业场所设施,提高通道吞吐容量。积极申报中山105码成为正式通道,切实提升口岸竞争综合实力。以中缅建交7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驻仰光商务代表处内引外联作用,力争在商贸、教育、卫生、劳务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发展边民互市贸易和进口产品加工,主动参与境外工业园区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保障。加强与上海青浦区汇报联系,全力争取青浦产业园落地芒市。充分利用跨喜马拉雅发展论坛、中缅智库高端论坛在芒市举办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打造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
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实施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深入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一网通办”“一部手机办事通”,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完善各类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大企业项目用地、水电接入等服务保障力度,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力争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分别压至5个、2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清理各类涉企收费,加大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力度。完成涉及项目落地行政审批单位进驻园区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园区企业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一把手”招商,围绕产业布局,瞄准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开展精准选商、精准推介、精准落地,力争新引进产业类项目不少于20个,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推行招商引资全程“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招得来、能落地、见效快。继续扩大招商成果,紧盯去年签约投资690亿元的17个项目,力争落地见效,切实形成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小项目聚集大能量的良好发展格局。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按照“虚实结合、以实为主、风险可控”的原则,大力引入一批总部经济企业,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促进财税增长,力争总部经济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税收收入1亿元。
(五)聚焦基础短板,全力推进五网设施建设
积极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继续做好大瑞铁路,芒市至梁河、至孟连高速公路,芒市机场T2航站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地方服务保障。大力推进芒市至腾冲猴桥、至临沧铁路前期工作,加快芒市综合客货运枢纽站场建设。争取开通芒市至郑州、西双版纳、丽江等航线。深入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打造“四好农村路”品牌工程,建设农村公路450公里。力争遮放至芒海公路年内建成通车。建成放马桥、先午水库,加快建设等薄水库。实施5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铺设燃气管网35公里。认真抓好5G通讯基础设施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新建5G基站400个,实现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推动中国移动国际互联网出口局建设,加快打造信息服务枢纽。
(六)聚焦民生关注,全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用活创业担保贷款,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引导农民进城进厂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扶持创业740人,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基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全面加强外籍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提高涉外人员守法意识,营造稳定务工环境。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社保参保扩面提标成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实施中心敬老院改扩建及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着力构建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加快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力争上半年建成市级公益性中心公墓。
持续推动社会事业优质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启动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计划。加快实施市职教中心迁建、教师周转房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承办好“实验区”校园足球、全省青少年沙滩排球联赛,积极申报和承接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加快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和市医院综合楼等项目,完成防治艾滋病“三个90%”和消除“三病”母婴传播试点目标任务。支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知识。不断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快实施科技人才培引工程,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老干部、老体协、老科协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完成菩提寺文物修缮工作。
(七)聚焦边疆和谐,全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实施第二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十百千万”工程。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加强侨务工作,凝聚侨胞发展共识。推进国防动员规范化建设,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提升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持续抓好防恐反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平安芒市建设。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规范信访秩序,着力解决群众诉求。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快构建餐饮行业视频互通监管网络,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要有新作为。我们要持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找准“芒市问题”,拿出“芒市办法”,解决“芒市难题”,实现“芒市跨越”,以思想大解放推动芒市大发展。我们要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科学决策、依法决策、高效决策。加强学习研究,提高谋篇布局和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高质量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我们要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开展“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行动,深刻汲取孟必光、余麻约、杨跃国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坚决拥护支持省委对王俊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进行监察调查,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们要驰而不息转变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基层减负工作部署,让各级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在抓机遇谋发展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展望新的一年,我们绘就蓝图,扬帆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立志赶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努力推动芒市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