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0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15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州长罗红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圆满完成2019年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和“六稳”工作,克服干旱、登革热疫情等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州地区生产总值5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亿元,增长10.1%;进出口贸易总额40.6亿美元,增长5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亿元,增长1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03元、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8元、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城镇登记失业率3%,单位GDP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人口自然增长率6.7‰。全州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一)着力讲政治,“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政府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锤炼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确保落地见效。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别是秦光荣流毒,进一步构建了政府系统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着力稳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19条稳增长措施,发挥出“压舱石”的作用;把支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21项指标,分解到部门、县市与园区,召开7次经济运行分析会,更有针对性地强化对经济运行的调度;加强对县市与园区的检查指导,开展调研31次,有效督促推进重点产业和项目;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实现了发展提速、质量提升。2019年是“十三五”以来,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总额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州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4%,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2%。税收规模在全省排位上升2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省地方标准6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4.5%。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净增加108万人次;机场年出入境旅客首次突破10万人次。景洪市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勐海县入选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一县一业”示范县。勐巴拉雨林小镇被评为云南省特色小镇。

(三)着力增投资,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组织召开4次全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现场观摩推进会,大力化解土地、资金、审批等方面难题。全州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428亩,处理闲置土地2788亩,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万亩,交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指标1727亩。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资金9.2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12亿元、其他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120和90个工作日。2019年,全州6大类重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0%以上,其中,非电工业投资增长113%,电力投资增长108.8%,房地产投资增长45.4%,公路与铁路投资增长37.1%,教育投资增长84%。民间投资增长20.6%,占比为52.6%。投资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四)着力调结构,重点产业进一步壮大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为企业减税降费14.4亿元,偿还中小企业欠款9亿元,新注册民营企业4458户。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化解政府债务32.3亿元,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3%下降到1.9%。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3.9万亩,新硬化农村道路742公里,农业增加值增长5.5%。“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取得多点突破。普洱茶增加值增长27.2%。实现橡胶深加工、食品加工的破题。201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新达规企业21户。新增有机产品认证面积12.7万亩。完成世界旅游名城规划,“旅游革命”持续深化,新净增航线25条,新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新创建3A级景区2个。接待国内外游客4853万人次、增长20%,旅游综合总收入828亿元、增长23.4%。3个项目列入省级康养小镇创建试点。物流、金融、信息等产业发展取得新进步。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3.4%,邮政快递进出港件增长41.3%,电信业务总量增长64%,保费收入增长8.2%。云计算中心投入使用,勐海、勐腊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着力攻脱贫,脱贫战果进一步扩大

紧扣“全面脱贫、巩固提升”主题主线,突出“两不愁三保障”,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9亿元、增长19.6%。开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行动,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发展。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专项行动,发放贫困学生资助金4600万元,大病救治贫困人口1114人次,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全部“清零”,巩固提升527人的饮水安全。开展遍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活动,遍访率100%,并同步覆盖边缘户,解决问题900多个。开展消费扶贫,认购脱贫产品9000多万元。进一步深化扶贫协作,上海市及松江区投入帮扶资金1亿元。各级“挂包帮”单位实施帮扶项目460个,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4万人次。全州剩余的32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

(六)着力添活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民群众吃下“定心丸”。全面完成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职责进一步优化。配合完成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体制改革,积极支持合作区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下放13项州级投资审批事项,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等便民措施,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营商环境进入全省前列。农垦、财税、投融资、卫生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磨憨口岸陆路快件监管中心、肉牛进口等重点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打洛口岸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磨憨铁路口岸、勐满通道启动口岸开放程序。“四国九方”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景洪与老挝琅勃拉邦缔结为友好城市。“边交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艺术节”水平进一步提高。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22.6亿元。

(七)着力建生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交办的293件投诉件“清零”行动,完成整改274件。建设珍贵用材林5万亩,新营造林15万亩。首次进行林业碳汇交易,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取得突破。查处毁坏森林案件2013起,清退收回被侵占林地3650亩。严格落实“河长制”,河湖“清四乱”排查出的520个问题全部销号清零,主要江河和饮用水源地水质在Ⅲ类以上。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14.6%、4%。违建别墅治理成效突出,治理“两违”建筑44万平方米,改造和新建195座城市及乡镇公厕,改建7503座农村无害化户厕。景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勐腊荣获国家园林县城,2个村庄入选省级“美丽村庄”,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八)着力惠民生,发展成果进一步共享

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9%用于民生领域。州政府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统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全州城镇新增就业11791人,扶持自主创业1712人,社会保险参保194.9万人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32元。累计分配公共租赁住房12587套。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成教育“全面改薄”五年规划,“一村一幼”覆盖率提高到88.8%,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提高到公务员水平。全民动员防控登革热疫情。统计、红十字、档案、地方志、侨务等事业取得新成绩。深化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得到加强。巩固和发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成果,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搬迁安置等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平安西双版纳建设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走私专项行动,进一步营造了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环境。

(九)着力转职能,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自觉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州人大、州政协和州监委的监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全年共办理省、州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提案95件,满意率为96%。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扩大政务公开。密切联系群众,聚民智、察民情、解民忧。开展“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减轻基层负担,会议、文件等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自觉落实主体责任,从严管党治党,强化审计监督,坚决防范各类腐败行为,政府自身建设得到了新的加强。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和州人大代表、州政协委员,向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西双版纳发展的各界人士,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和目标

今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全面摸底排查不放松、严密监测管控不放松、全力救治病患不放松、保障应急物资不放松、超前谋划预案不放松、严格督促检查不放松、宣传教育引导不放松、稳定市场供应不放松、边境严管严控不放松,取得了全州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成果。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分区分级,有序精准推动复工复产,及时出台稳定经济运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外贸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项目、实体企业纷纷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逐月回升,正在回归正常轨道。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推动复工复产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全州各族人民拥有可以战胜特殊困难的力量,我们的干部队伍拥有可以战胜特殊困难的能力。

虽然我们取得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但今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是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仍然出现聚集性疫情,我州边境疫情防控的压力巨大,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复杂,全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影响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三是受疫情、市场和州内消费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服务行业企业复产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恢复,而服务行业在全州地方生产总值中占比超四成,难以形成全面对冲。四是由于复工复产仍然不足和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等影响,就业和城乡居民增收压力加大,要形成对冲也有不小的难度。五是我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环境约束趋紧、民生短板较多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时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

形势越严峻、越复杂,越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越要抢抓机遇、转“危”为“机”。一是务必正确把握我国的政治优越性。我国最大的政治优越性,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一盘棋”的强大合力。这是我们保持定力、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二是务必正确把握我国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我国有雄厚的综合国力和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抗风险能力有如汪洋大海,短期的“停摆”和阶段性的回落,改变不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改变不了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质,改变不了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基本态势。这是我们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当前困难与挑战的最大底气。三是务必全力抢抓国家和省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机遇。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和省在新增投资、专项债券、金融信贷、企业扶持等方面打出的政策组合拳,频次之密、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这是我们抓项目、补短板、增动力、促发展最大的机遇。四是务必全力抢抓疫情防控催生的发展新机遇。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大健康等领域正在涌现出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这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总之,危机共生、危中蕴机、危可转机。今年的工作,是对我们的大考。

今年后几个月,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落实“六保”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实现,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向全州各族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脱贫攻坚通过国家普查验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今年后几个月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做好今年后几个月的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在全国和云南发展大局中找准西双版纳的坐标方位、使命担当、区位优势和前进方向;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扩大沿边开放,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道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论述,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西双版纳落地见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的重要论述,让守初心、担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今年后几个月,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防控疫情,不断巩固和扩大疫情防控成果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重大科学判断和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增强国家意识、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坚决扛起边境州市在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中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毫不懈怠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把“五个管住”落到实处,不折不扣做到管住人、管住村、管住通道、管住证件、管住边境,严格口岸通道、企业、人员、车辆、货物闭环管理,织密织牢边境疫情防控网络。全面发挥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优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重拳打击处置偷越国(边)境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边境管控“段长”“片长”责任制,切实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试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努力实现抵边村寨发展有支撑、民生有改善、素质有提升、团结有保障、守边有动力,建设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边境防线。加快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加强外防输入应急准备工作,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体系,推动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落实,确保第一时间做到“应隔尽隔、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坚决把住关口、守好国门。增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持续加强社区网格化、预检分诊、重点场所管理,坚决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突出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全面实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健康提示、健康管理和教室通风、消毒等工作,落实入学入托晨(午)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强化靠前指挥,确保一线防护防控物资需求,推动人财物向边境一线倾斜,关心关爱基层一线防控工作人员。统筹新冠肺炎疫情和登革热疫情防控,紧紧扭住清除伊蚊孳生地、消杀成蚊、做好防护工作这3个关键环节,及早防控、科学防控、全面防控,坚决避免登革热疫情暴发,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二)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切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系统全面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今年要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5个,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15个以上,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和地理标志商标10个以上。要着力推进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今年要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增幅高于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精神文明“五大创建”成功创建总量,比上一个周期增长10%。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今年要基本办结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和交办的剩余案件,在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创建上争当全省排头兵。要着力推进开放发展,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为“一带一路”建设多作贡献。今年对外贸易总额、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幅要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对外贸易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要高于全州平均水平。要着力推进共享发展,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今年民生领域投入增幅要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要高于地区生产总值。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第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定不移决战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杠杠,必须夺取全面胜利,志在必得。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推进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问题结合起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逐村逐户逐项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改,动态销号清零。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加大产业培育、就业巩固和易地扶贫搬迁后扶持等的力度,切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强返贫预警监测,确保动态全面达标。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加大扶志扶智的力度,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人贫志不贫的志向,传播勤劳致富的正能量。全面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挂钩帮扶干部和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大力推进环保督察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快实施城乡污水截污纳管工程,景洪江北污水处理厂投入营运,第二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平方公里,确保主要江河和饮用水源地水质在Ⅲ类以上。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整治各类大气污染源,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稳妥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有序化解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努力实现高风险金融机构摘帽。持续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网络金融犯罪。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化解地方债务20.1亿元,完成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四)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切实把“六保”任务落实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体现在民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群众基本生活的有效保障和改善上。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坚决保住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基层运转。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的位置,强化稳岗就业的政策措施,着力培养创业带头人,鼓励支持“双创”活动,城镇新增就业10400人以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标准。适时启动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和改善。加快推进“一村一幼”,力争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规划建设一批城镇小学和幼儿园,加快解决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力争毛入学率提高到90%;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完善诊疗体系,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争取汉傣电子字典及辅助翻译系统投入使用,抓紧做好《中国傣族诗歌全集》和《中国傣族通史》编撰工作。认真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省继续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1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困难。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州内粮食供应充足。保障基层必须工作经费,保证基层工作正常运转。扎实做好“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统筹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防灾减灾等工作,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最大限度把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跨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打掉背后的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高科技边防线建设,切实维护边疆稳固。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好“八项工程”,突出抓好“七进”工作。加强军地协调,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和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及时解决军队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面向“十四五”发展,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人居环境等领域,补短板、扩供给、提质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让全州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

(五)坚定不移扩大投资,加快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投资在对冲疫情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建立健全领导挂钩、观摩推进、现场调研、定期会议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推进机制,突出解决好土地、审批、资金等问题,确保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优化。要突出抓好公路、铁路、机场、水运航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景洪到勐海高速公路、勐腊到勐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顺利推进玉磨铁路西双版纳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勐醒到江城高速公路、勐远到关累高速公路,做好景洪到勐海铁路、勐海到打洛高速公路、勐海到孟连高速公路、西双版纳机场4期改扩建、勐腊支线机场、勐海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水利、城镇、口岸、电网、信息网等重点项目建设,水利建设要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水利建设的机遇,尽快改变投资偏低、项目较少的不利情况,城镇建设要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大力加强以水、电、路、气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口岸建设要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网要加快5G网络建设,电网要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力争完成投资50亿元左右。突出抓好文化旅游、普洱茶、橡胶深加工、食品加工、电力等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勐巴拉、雨林古茶坊二期、云锰橡胶深加工项目二期、云天化大米加工等项目,力争完成投资70亿元左右。突出抓好房地产健康发展,发挥稳增长的作用,力争完成投资180亿元。突出抓好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项目建设,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面向“十四五”发展,要加快推动泛亚铁路中线、昆曼公路全路段高速化和连接普洱、临沧、红河的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构建内联全国、外通东南亚、跨越中国—中南半岛的铁海联运大陆桥,形成以铁路运输带动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以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流通网络,成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

(六)坚定不移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努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走以“两型三化”为方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努力培育壮大“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加快建设普洱茶博物馆、普洱茶小镇,支持茶叶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扩大名优产品比重,促进普洱茶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实现普洱茶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新达规企业10户。全面实施世界旅游名城规划,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从景区景点、旅游综合体、特色小镇、半山酒店、营销宣传等全区域、全环节提升旅游产业,加快澜沧江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大项目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向勐远仙境、古茶山、南腊河等扩展,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康养小镇加快建设养老、康养、康复设施,争当云南大健康产业的排头兵。加快推进电力工程和电网建设,做好电力上网协调工作,加大推广新能源及新能源产品的力度,保障绿色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智慧小镇、智慧服务区,用好“一部手机”系列和云计算中心,培育一批“网红”项目,发展数字经济。务实推进西双版纳(磨憨)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促进物流产业较快发展。突出抓好橡胶深加工、肉牛加工、傣药南药加工、食品加工、油料加工等一批项目,力争尽快形成新的项目群,振兴实体经济。面向“十四五”发展,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及区块链技术、生物技术、信息化技术和引进成套设备等,紧紧围绕研发新产品、优化老产品和提升管理水平等,推动新技术发展。以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为导向,紧紧围绕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信息与现代服务、清洁能源产业,推动新产业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引领、文化创意为驱动和跨界融合为模式,紧紧围绕大健康、休闲、度假、避寒、信息化等,推进新业态发展。

(七)坚定不移振兴乡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五好村”示范建设,开展全州人居环境“大比武”活动,示范带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政策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1.6万亩以上,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成农村硬化路286公里。高质量实施勐海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以发展特色优质产品为重点,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15万人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0项以上。支持企业、农科人员、大学生村官领办农业经营实体,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壮大新型农民队伍。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建好用好乡邮站,完善农产品烘干、仓储、冷链物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增收,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提高农村现代文明水平。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全州村庄达到农村人居环境1档标准,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八)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添发展的动力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项改革,不断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在整合职能、提高效能上下真功夫。紧扣提升营商环境,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好差评”“红黑榜”制度。提高经营土地、城市、矿产、砂石等公共资源的水平,实现出让公平、企业增效、财政增收。不断深化农垦、农村、财政、投融资、教育、医疗等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突出抓好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电商、肉牛加工、橡胶深加工和冰鲜水产品、粮食、植物种苗、药品(药材)进口等业务,进口肉牛10万头以上,积极推动关累、勐满、磨憨铁路口岸开放工作。积极支持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开通使用磨憨—磨丁货运通道。推动“四国九方”机制向“五国十一方”发展,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旅游、农业、金融、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互利合作,与京东开展“数字边贸”合作,推动区域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黄金贸易圈”“黄金旅游圈”建设和民心相通。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行“一把手”招商,增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效性。面向“十四五”发展,要坚持引资与引市、引技、引智相结合,紧紧围绕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关联产业,努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具有品牌影响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的行业领军企业落户西双版纳。

(九)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好美丽云南示范

紧扣让青山更青,严格保护各类保护区,深化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合作,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等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快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营造林12万亩,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10万亩,坚持不懈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薪柴工作,推动天然气进城、液化气下乡,开展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题整治工作,严厉整治围剥树皮、种茶毁林等蚕食森林问题,推动“数字林业”“智慧林业”建设。紧扣让绿水更绿,全面落实“河长制”,落实“一河(库)一策”,强化江、河、库、渠巡管工作,强化综合治理,进一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紧扣让蓝天更蓝,实现城市规划区建设工程性扬尘防治措施“六个百分之百”全覆盖,加大水雾降尘的覆盖面和力度,治理餐饮油烟排放,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治理橡胶加工臭气,实现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紧扣让人居更优,大力加强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建设,支持景洪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在美丽云南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面向“十四五”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全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热带雨林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网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让美丽西双版纳永远美丽。

(十)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今年是不平凡的年份,对政府工作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全州各级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全州各族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突出政治引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深入开展“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行动,着力营造走正道、干正事、树正气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全面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树正价值观。要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委员会监督,重视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提高行政效能。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大力推进机构与职能协同、领导效能和决策质量提升、机构履职尽责能力提高、政务流程优化与提速,构建上下贯通、运行顺畅、令行禁止的组织体系。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切实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加强政府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持之以恒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理念、新常态、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学中干、干中思、思中悟,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要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大力为基层减负,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对腐败行为实行“零容忍”,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决策落地见效。

各位代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划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最后一笔,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是十分光荣的使命。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壮志,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实干苦干,坚决夺取抗击疫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胜利。

名词解释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县一业:云南省提出在县域范围内,按照立足特色、市场导向、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把“小农户”引入到产业发展大格局中。

六大生态经济产业:特色生物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健康养生产业、信息及现代服务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以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即精简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政府服务“六张清单”行动、“放管服”改革“六个一”提升行动、保障企业地位“五个平等”行动、企业水电气接入、纳税和不动产登记“五个优化”行动、投资贸易“五个加快”行动、优化企业服务“四个零”行动、扶持企业发展“四个公开”行动、维护企业权益“四个便利”行动、强事中事后“四个监管”行动、落实政策措施“三个机制”行动。

四国九方:由我州倡导建立,包括西双版纳,老挝的南塔、乌多姆赛、波乔、琅勃拉邦,泰国的清莱、清迈,缅甸的大其力、景栋共同参与的边境地区合作机制。

河湖“清四乱”:即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的专项行动。

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三大保卫战: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八个标志性战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五大创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

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八项工程”:经济跨越发展工程、民生持续改善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民族教育促进工程、民族干部教育培养工程、民族文化发展工程、民族工作创新工程、促进宗教和谐创新工程。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部队、进宗教活动场所。

两型三化:推动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

一部手机系列: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品荟等。

五好村:产业好、生态好、乡风好、治理好、生活好。

一村一品: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围绕主导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因地制宜建设专业村,重点在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产地初加工、提高产品商品化率、提升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好差评”制度:企业和群众在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对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效率、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红黑榜”制度:按季度对各地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排名,排名靠前的进入营商环境“红榜”,排名靠后的进入“黑榜”,并进行公开通报。

五国十一方:在“四国九方”的基础上再邀请老挝的占巴色和柬埔寨的暹粒加入合作机制。

数字林业:是国家林业局重大科技项目,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再现林业的真实状况。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基于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林业信息数字化;二是对这些数字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应用。

智慧林业:是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

“两违”建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建筑。

六个百分之百:现场封闭管理百分之百、场区道路硬化百分之百、渣土物料蓬盖百分之百、洒水清扫保洁百分之百,物料密闭运输百分之百,出入车辆冲洗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