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十三)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1月3日在沛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苏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沛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多重困难考验,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沛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130万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纵深推进“三地一新”新实践,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列第44位,中国工业百强县居第62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列第57位,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建筑之乡等一批国家级金字招牌。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稳运行、增质效的执着定力,在克难求进中跑出了转型发展的加速度。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9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亿元、税占比8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6.9亿元、增长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2亿元、增长5%;实现外贸进出口额66亿元、增长3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020元、20510元,分别增长8.3%和9.1%。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实现农业总产值215亿元、增长5.8%,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47.2万亩,粮食生产喜获“十六连丰”。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5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8%;全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20亿元、增长18%,总量占全市11%;工业用电量32亿千瓦时、增长14%;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7.3亿元、增长23.5%。服务业稳中提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完成增加值320亿元、增长8%,占GDP比重的40%;建筑业实现施工产值430亿元、税收贡献超10亿元,吸纳就业人口10万余人。
项目支撑蓬勃有力。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推进,“1270”重大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85亿元,金荣泰华丝新材料、徐工高端零部件、汉斯半导体等22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制定重点产业链招商导则和产业图谱,优化重构“3638”招商体系,举办2019中国·沛县高质量发展峰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助推产业、金融、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市“765”计划全年完成签约项目85个、开工项目86个、投产项目72个。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恒辉编织“特种编织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恒润高新、金虹钢铁企业院士工作站进入实体化运行,大丰食品、万豪纺织等18家企业获批两化融合贯标省级试点。“1+1+8”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沛县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步伐加快;沛北经济开发区建设顺利推进,编制完成《沛北协同发展规划》;大屯、敬安、张庄等八个镇级工业集聚区错位发展、各具特色。
要素优势不断凸显。打出了降低成本要素“组合拳”,电、气、热、土地、金融等生产要素供给全面优化。沛北地区用电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优惠电价政策得到省专项支持,大屯煤电联营及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沛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迎来新机遇。天然气实现管道供气,工业用气价格降低20%。2×350MW热电机组全面投入运营,工业用暖价格低于周边市县。开展土地增减挂钩“清零”行动,盘活用地1.7万亩,发展空间更加充足。金融支持作用不断增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02亿元、376亿元,分别增长8.6%和19.4%,存贷比达到62.4%。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48.33亿元。坚决贯彻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个人所得税1.5亿元,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10亿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梳理出台“惠企包”45条,全年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建筑企业等专项奖励4912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塑品质、求卓越的高标定位,在能级提升中打开了滨湖城市的新空间。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6135”城建重点工程有力推进,正阳路、萧何路等8条市政道路完成改造升级,金融中心、大汉总部经济园、城区供热管网等一批功能性项目投入使用。“三环十二射”路网日趋完善,省道427改扩建、沛公路西延、龙湖大道西延、杨欢路等交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完成,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100%。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完成征收面积1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棚改工作先进县。商业业态布局不断优化,德信之翼、洲业汽车城、红星美凯龙等城市综合体基本建成,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创建无废城市“八类”功能性项目基本建成,飞灰、餐厨、粪便、固废、污水等“城市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城市风貌焕然一新。“三城同创”取得显著成效,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县城验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市靠前。“一廊三路五园”绿化有序推进,全年新改建城区绿地10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15.39平方米,樊哙路绿化工程荣获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集中开展“八大”专项治理行动,规范提升六小行业和四类市场,打造餐饮示范店1000家,建成示范街区20条,改造提升汉城商都、七彩街等12个农贸市场。推行数字化城市治理,落实城区烟花爆竹禁燃放,实行“五位一体”市场化环卫保洁,市容市貌得到显著提升。
城市魅力不断彰显。“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体现,城市记忆更淳厚,高起点策划“汉·汤沐邑”东部新城,长篇评书《大汉刘邦》完成创作刊播,“一汉一风华”历史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城市体验更生动,全面改造汉城景区歌风台、高祖原庙,整治提升沛公园、泗水亭等一批汉文化景点,成功举办文旅产业博览会、苏鲁豫皖唢呐大赛、首届传统手工艺品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生活更多彩,发挥文化中心、“城市书房”载体效应,加快构建城市文化综合体,城市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免费开放主城区校园运动场地,居民锻炼更加便利;连续3年成功举办全国技巧冠军赛,“全国技巧看沛县”成为城市新名片。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优布局、明路径的精准举措,在加快振兴中绘出了“三园建设”的好风景。
农业大花园形成清晰脉络。围绕“百万亩良田、百亿元产值”目标定位,精细化实施农业“2811”工程,“一紫双绿、两红一白”农业特色品牌不断凸显,“沛县牛蒡”“沛县山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敬安辣椒”获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产销总量占据全国辣椒制种市场半壁江山。农业产业效益明显提升,“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金融+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得到有效推广,徐州忠意、广西桂柳等5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新增村企对接基地3万亩,联结农户1.5万户,户均增收1.2万元。构建多层次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全年发放“润农金”贷款1.1亿元,“江苏农担”在沛成立首家县级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2亿元。农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新增高标准农田6.5万亩。美丽农业绽放示范效应,徐沛快速通道稻田景观、大沙河四季花廊等花园项目轮廓初显。
农村大公园展现现实模样。坚持以镇带村,开展“美在镇区”“美在村庄”“美在庭院”“美在田园”“美在河湖”创建活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全面提升。统筹推进镇区“十个一”工程,崔寨、孟庄等副镇区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抢抓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和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历史机遇,全面加快36个农房改善项目建设,汪塘新村(一期)、梁庄新村873户村民搬入新居,汉居雅苑、千秋集等集中居住项目基本竣工,安国刘寨、龙固杨圩子等17个改善提升型农村社区全部竣工,895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持续实施美丽乡村“111”工程,全域推进五段镇美丽乡村试点,创建挖工庄、刘寨等7个特色田园乡村,打造113个美丽宜居村庄,整治1247个达标村庄。精心打造沿微山湖、大沙河乡村旅游观光带,高标准打造大屯安庄渔村等特色片区,获评年度国家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建设基本完成,改造提升镇级污水处理厂13座,61个村级污水处理试点项目基本建成;完成农村改厕2万户,建设村级达标公厕1066座;完成村内道路“户户通”150公里;垃圾收运体系进一步健全,栖山、五段、敬安三镇完成省级垃圾分类试点任务,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沛县模式”全省推广。
农民大乐园呈现祥和景象。“美在乡风”建设扎实推进,获评省级道德模范提名1人,“江苏好人”1人,“徐州好人”8人,广泛开展“最美邻里”“最美婆媳”“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推选产生最美个人112人,最美家庭134户,最美荣誉集体61个,讲和谐、议家风、传美德成为乡村新时尚。基层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新增600平方米以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56个,建成医务室、幼儿园、休闲广场等服务设施256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阳光村务建设,搭建“5+1”阳光村务平台,把村务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发挥“新乡贤”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特殊作用,有力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解难题、增福祉的为民情怀,在枝叶关情中筑就了美好生活的追梦路。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达到85亿元,10大类53项为民实事全面完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教育改革成效明显,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上线率实现双提升,高分段人数全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被评为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新招聘教师822名,新改扩建幼儿园10所、中小学6所,汉源小学、汉润小学、新城实验学校二期投入使用,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覆盖率达到98.3%。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办理富民创业贷款1.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9%。住房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年安排经济适用房、公租房19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10户。医疗养老事业不断提升,新城区人民医院全面投入使用,鹿楼、龙固等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0%,入选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17所、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3家,夕阳红护理院成为苏北县级首家长护险定点机构。
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落实扬尘管控措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大气质量实现阶段性好转,全年PM2.5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71.7%。生态河湖行动进展顺利,实施“碧水绕城水系贯通”工程,疏浚老沿河、孙洼大沟等主要河道,深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打造“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升级版,完成沛沿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开展涉重行业重金属减排专项整治,土地治理修复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达到每人每月610元。医疗救助补助6821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探索形成“扶贫小额贷款+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低收入农户”产业扶贫模式,3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2.98万户、7.74万名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全县不良贷款得到有效压降,政府性债务实现稳步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健全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网格规范达标率100%,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大力推进平安沛县建设,纵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铲除了一批群众痛恨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群众安全感测评全市领先。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落实领导干部“每周有约”制度,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深刻汲取响水“3·21”等重特大事故教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推动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转作风、提效能的改革韧劲,在真抓实干中彰显了政府工作的新风貌。
服务效能日益提升。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牢记为民之心,锤炼务实之风,扛起担当之责。狠抓制度落实,健全完善工作例会、会商会办、督查问效三项机制,秉持“开会+不落实=0,好想法+不行动=0,布置任务+不监督不检查=0”的工作理念,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大幅提升。回应群众关切,全年“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9.78万件,总体服务评价满意率达到96.2%;“县长信箱”共办理公众来信1836封、办结率100%,办件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改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八大专项行动”,健全完善“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机制,制定“9+8”联系服务企业正面和负面清单,企业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满意度连年提升。
改革攻坚全面深化。系统集成“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实现“2330”常态化。杨屯镇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普惠度全省领先,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先进集体”。坚持向最难处攻坚,专题化开展“推进重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30项集中攻坚,扎实开展十大“清零”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8万平方米、清理收回各类公共资产(资金)2.8亿元,解决32个小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闹心事得到有效疏解。
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政府议事规则,规范行政决策和执法行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得到深入落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政府系统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承办的327件人大代表建议、168件政协提案全部高质量办结。
全县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审计、气象、双拥、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外事台侨、档案方志、食品药品监管、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救助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不断坚定奋斗前进的正确方向;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县委的坚强领导,切实把县委决策部署转化为落细落实的具体举措;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沛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表示衷心感谢!向驻沛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表示衷心感谢!向驻沛单位、在沛投资创业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沛县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挑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体现在国内外环境上,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三低两高”特征逐步显现,中美经贸摩擦仍有不确定因素,“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上,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投资质效支撑、财政收支平衡、污染防治攻坚、安全生产整治等方面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将更加艰巨;体现在民生福祉上,城乡教育、医疗、养老、居民收入等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假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认真改进,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总体上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的谆谆嘱托,在大局中准确把握沛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动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强富美高”新沛县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全会部署,深入推进“三地一新”新实践,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打造苏北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县域样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税占比高于8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完成市下达任务;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5%以上,其中六大主导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1平方米;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3.8%;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4%以上;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单位GDP能耗、节能减排、空气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确定上述目标,既考虑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又体现了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奋斗方向,也进一步彰显了提升发展质效的信心、增进民生福祉的恒心、坚守发展底线的决心。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质转型强支撑,奋力推动产业发展能级新跃升。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不动摇,聚焦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内核”、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地基”、强化产业链“骨架”,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高质量优势产业。聚焦先进制造业,围绕“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做足延链、强链、补链文章,不断争创主导产业领先优势,厚积新兴产业蓬勃后劲,焕发传统产业生机活力。光伏光电产业着眼形成优势产业格局,着力释放高效电池片产能,补强单晶硅产业链条,加快推进10GW单晶硅切片等项目,建设国家级光伏检测中心,打造国内最大的县域光伏产业基地。轻量化新型铝材产业聚焦轻薄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支持珀然股份、丰源铝业等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在拉长产业链中培育增长点,打造全国轻量化新型铝材产业基地。纺织新材料产业着眼60万吨现有纱线产能顺势转型、30万吨华丝就地转化,加快推进新加坡金鹰纺织、高达新材料等项目,围绕千万锭纺纱、10亿米高档面料、20亿平米无纺布等“十个一”目标,稳步提升产业集群带动力和产业链条整合力,打造全国高端纺织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突出精密机床零配件、高端精密铸造件生产研发,重点实施徐工精密零部件、尤尼斯5D智能制造谷等项目,打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绿色建筑产业致力绿色、节能、集约发展,加快建设宝业建筑、杭萧钢构、新盈建筑等项目,推动传统建筑向低碳绿色建筑转型,打造全省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发展以修正药业(沛县)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依托汉斯半导体等项目加速构建ICT产业链,依托赛福纳米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四新经济”孵化培育基地。
扩大高质量有效投入。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工程,坚持“好”字当头、“优”字为先,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财税贡献高的优质项目,全年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以年度投资203亿元的7大类130项重大产业项目为牵引,更大力度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坚持“亩产论英雄”,紧盯亩均投资、亩均销售、亩均税收三个核心指标,不断提高产业投入质量和效益。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以“三化一补二提升”为方向,实施30项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机器换人”“企业上云”步伐,年内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5个,上云企业突破1000家,新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8家,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为产业转型添薪蓄能。用好招委会项目评审机制,严把项目质量审核,在安全、环保、技术标准方面,守牢门槛底线,坚决不搞“梯度转移”。
培育高质量骨干企业。支持骨干企业领航发展,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快速成长,力争珀然股份报省证监局上市辅导,支持恒辉编织等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在“入园、降耗、增效、提质”上做文章,坚持培大育强与上大压小并进,努力在纺织、铸造、塑编、灌排等传统产业领域,打造更具竞争力和集聚优势的领军企业。实施中小微企业呵护培育行动,推动“个转企”“小升规”,2020年力争新增“四上”企业不低于12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不低于50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县领导挂钩联系、沟通协商制度,点对点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民营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提升竞争力。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融资等成本,切实让企业有明显获得感。实施“僵尸”企业清零行动,促进产能优胜劣汰,切实提升企业总体质量。
建强高质量平台载体。把“3个50万”标准化厂房建设作为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的关键举措,创造要素聚合优势,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促进产业规模发展,加快形成“1+1+8”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沛县经济开发区积极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着力提升科创园、智汇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承载能力,奋力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迈进。中国淮海绿色纺织产业新城围绕“十个一”目标,启动建设2平方公里起步区,完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探索形成“标准厂房+设备租赁+供应链金融”的产业链培育模式。沛北经济开发区围绕实施“615工程”,统筹做好发展规划、产业招引、功能配套等工作,年内实现“三纵三横”的对外通道全面打开,核心区“七通一平”基础配套全面完成,安国绿色铸造、杨屯纺织、龙固装备制造3个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努力在沛县北部形成纺织业、循环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镇级工业集中区坚持特色发展,加快大屯、五段、敬安、张庄等50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按照有发展规划、有主导产业、有招商方案、有服务平台、有专班队伍的要求,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不断提升镇域板块贡献度。
(二)开放创新增活力,纵深营造动能集聚转换新优势。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更坚定的改革,更深层的开放,更有效的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区域经济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释放改革潜力。以开创性思维,深化审批、土地、金融等关键领域改革,着力探索更加符合沛县实际的创新举措。“一件事”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从企业和群众办事角度出发,按照一件事、全流程、一窗办的标准,对所有审批事项进行再梳理,倒逼审批效率再提升,“放管服”改革再深化,力争年内政务服务大厅审批服务效率整体提速30%以上,三分之一以上事项半小时内办结,审批时间全市最短,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提升体现“营商环境深化年”的成效。“标准地”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探索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定完善出让后全过程监管的制度措施;开展闲置低效土地专项清零行动,确保年内消化批而未供地8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00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00亩。“试验区”提升金融协同创新水平,依托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加大招金引银力度,全方位深化银政企对接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下大力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运用“产业+基地+担保+基金”投融资模式,扩大政府产业基金投资范围和规模,助推乡村振兴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形成金融活水有效支撑。
激发开放活力。全方位融入徐州“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加强与徐州综合保税区、淮海国际陆港对接,在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中转枢纽建设中,不断拓展开放平台功能、提升开放合作层次。依托中通物流园,加快建设公用型保税仓,构建区域性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与开放平台。积极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力争在产业外资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占比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高质量“引进来”与大踏步“走出去”并重,鼓励支持恒辉编织等有条件的企业合理布局境外产业链。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依托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加速发展跨境电商贸易,积极搭建中小微电商“云聚合”平台,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增强创新能力。聚合创新源头活水,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整合创新资源能力,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争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以上。发挥创新人才支撑,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坚持引资、引智、引技联动,精准引才、用心留才、聚力育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40人以上,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300人。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应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争创省创新型城市。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及后方资源优势,进一步放大人才科技中心作用。打造创新载体平台,抓好“一园一谷”创新核心区建设,积极引进专业化运营机构,力争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新建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家,集聚更多创新资源,营造更优创新生态。
(三)人城境业相融合,精心打造滨湖公园城市新典范。牢牢把握更高品质美好生活这个重心,以美丽宜居城市创建为牵引,进一步构建绿脉泽沛格局,优化景观建筑风貌,传承泗水龙城文脉,塑造公园城市的“形”“质”“魂”,让沛县成为居住者乐享、远行者牵挂、路过者留恋、创业者向往的魅力滨湖公园城市。
以绿色生态的尺度丈量城市的高度。把微山湖、大沙河作为城市的生态基底,按照“一湖四轴五廊”的生态布局,不断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构建湖城相依、城景相融,城市建在公园里的基本架构。深入推进“东进、西融、南扩、北连”战略,东部以“汉·汤沐邑”为主题,突出“一个中心城区、一个核心景区、一个标志性建筑”,着力打造集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度假、生态康养于一体的汉风新城。西部围绕提升产城融合水平,以产业、民生必需的功能性项目建设为支撑,建设宜业宜居、充满活力的综合型现代城市片区。南部以提升老城区整体形象为重点,片区化完善功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东环路南延等项目建设,推动以南环路为轴线的现代服务业片区加快发展。北部突出产教融合、地矿融合,依托沛公园带状湿地构建城市生态中心,以北部新城现有水系为脉络,科学规划多个主题性公园,充分融合大屯街道、煤电公司发展,积极推进汉源大道改造、红光路北延以及曹参路、周勃路等交通路网建设,优化安置居住、教育医疗、文体商贸项目布局,加快滨湖新天地、滨湖花园、汉景佳苑等生态社区建设,着力打造空间开敞、层次丰富、功能齐全的北部新城。
以精心精致的态度夯实城市的厚度。坚持精心设计、精致建设,以年度投资150亿元的8大类130项城建工程为牵引,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中提升城市品味,在提高城市建筑品质中塑造城市特质,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优化城市设计,加强对建筑风格、色彩、体量、高度等要素的控制引导,让景观建筑更好承载历史文脉,见证城市记忆。建设精品工程,把今年作为“工程质量提升年”,以争创“扬子杯”“鲁班奖”为目标,把牢工程设计、施工控制、材料选取等关键环节,打造一批优质精品样板工程。提升城市景观,大力实施“一廊三河”“六路九园”绿化工程,让极致景观与最美生态完美结合,塑造“园中建城、城中游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意境。塑造特色街区,按照“公共空间+步行系统+街头绿地+立面改造”的总体思路,推进东风路片区改造,美化街区界面,改造沿河沿路街头绿地,补充街头小品、休闲健身设施,打造高品质街区环境。积极推进食品城、福泰隆商业街区改造,形成功能完善、疏密有致、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新空间。打造宜居社区,探索城市老小区“共同再造”新机制,统筹推进西苑等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开展“小区飞线”专项整治、物业管理专项提升,补齐小区公共设施和服务短板,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品质和居民满意度。充分发挥棚户区改造在城市形象二次塑造中的作用,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150万平方米,为城市紧凑发展释放空间。
以大汉之源的气度彰显城市的风度。突出以文化城、以文化人,构建多元文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在城市历史传承中铭刻文化烙印。勾勒城市历史图谱,汲取沛县历史文化资源精髓,发挥高祖原庙、歌风台、大风歌碑、琉璃井、吕布射戟台等遗迹遗存的载体作用,继续做好沽头城遗址发掘保护,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沛县历史文化脉络更加清晰。拓展文化体验空间,优化全域文旅景点布局,提档升级汉城景区、沛公园、刘氏会馆等一批核心景区,精品打造“大汉寻根游”“小沛古城游”等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更好感受历史沧桑、找寻历史记忆。依托县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增强城市文化的体验性、趣味性。讲好沛县城市故事,坚持精准定位、精致巧思、精心包装,加强城市文化品牌营销,努力打造一批能够“记得住、叫得响、打动人”的城市文化名片,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花园城市中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
(四)三园建设再深化,加快形成苏北大美乡村新样板。以“两带四区”建设为引领,全力抓好年度投资37亿元的6大类50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持续深化“农业大花园”“农村大公园”“农民大乐园”建设,不断满足群众产业融合生产美、秀丽宜居生态美、幸福和谐生活美的期盼,奋力书写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新画卷。
精心勾勒农业“大花园”工笔画。着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用更加细腻精准的手法,以湖西“稻渔小镇”、魏庙“味稻小镇”、沛城“花果小镇”、敬安“辣椒小镇”、河口“牛蒡小镇”、张寨“葡萄小镇”、鹿楼“果蝉小镇”、安国“西瓜小镇”等8个“花园农业”样板为引领,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构建更加彰显沛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空间集群化。高质量建设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沙河示范带和微山湖示范带,高规格发展八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高标准完成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9万亩、生态高效农业2万亩。产业结构高端化。坚持以工业理念提升农业经营水平,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提质增效,以工业生产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扩大沛县大米、“苏润”辣椒制种、沙河“印象”果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形成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合理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深化推广“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金融+农户”模式,实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与农民增收致富双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打造安国镇中国农科院果蔬栽培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敬安镇辣椒制种院士工作站两个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实施农机“一项行动、两大工程”,全县农机化水平达到93%以上。产业功能景观化。以系统性思维、“大花园”理念,将农业功能定位再深化、再拓展,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突出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推进农业与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深度融合,重点实施微山湖湖陵文化、徐沛快速通道稻田景观、沙河果都园等项目建设,精心打造生态休闲乡村游、智慧农业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沛县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实现美丽经济效益。
重彩绘就农村“大公园”写意画。把打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作为农村建设发展的关键,围绕杨屯“地矿融合”生态发展模式、五段“全域整治”环境提升经验、鹿楼千秋集“田园乡村”集中居住样板、大屯安庄“都市城郊”休闲体验示范和安国刘邦店“大汉寻根”古村复建探索五种典型,量体裁衣、分类推进,努力走出一条以集中居住拓展发展空间、以环境提升促进乡村转型的新路子。继续推动“三个集中”,全力推进56个农房改善项目,采取“庭院式住宅+微田园建设+股份合作经济”“乡土化改造+乡村旅游+民居食宿”“集中安置+有产权住房+社区化管理”等多种模式,推动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扎实推进“三村创建”,立足村庄现有资源,全力抓好10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形成大屯安庄、沛城任庄两个城郊特色田园示范区;持续提升100个美丽宜居村庄,打造大沙河和徐沛快速通道两侧美丽宜居村庄风景线;持续抓好1000个达标村庄整治,在长效整治、纵深拓展上力争更大成效。积极构建“五网协同”,扎实推进农村“环境革命”,运用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建立涵盖垃圾分类、垃圾收运、再生资源利用、城乡环境管护、便民服务在内的五大协同体系,在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三个100%”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域整治、清污增绿、基本配套、完善提升”的整治效果。
挥毫泼洒农民“大乐园”水墨画。着力推动“三乡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民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聚力强村富民增收,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指导,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产业发展、服务创收、股份合作、联合发展等多种增收路径,实施村级集体经济“18万+”计划。研究出台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梦想,不仅把美丽“乡愁”留住留好,更让新乡土时代的农民生活不再“发愁”。聚力先进文化引领,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工程,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深化阳光村务建设,完善“5+1”阳光村务平台,推广“1+4”基层治理模式,着力构建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社会救助、便民服务、公共安全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聚力生态条件改善,从垃圾、污水、厕所等农民普遍关注的生态突出问题着手,不断加大镇村生态整治力度,实施围村植绿工程,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让农民的幸福生活越来越有质感。
(五)聚力攻坚补短板,坚决夺取全面小康收官新胜利。把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关键,突出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难题,以不胜不休的信心决心,补短板、强弱项,扎扎实实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
全方位强化兜底保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牢牢把握“全面性”“高水平”两个基本点,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强化社会救助等兜底保障措施,着力消除因贫失学、因病致贫返贫等现象,落实“一户一策”长效稳定脱贫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实效。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键时点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城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惠民、创业富民长效机制,力争年内新增私营企业4600家、个体工商户1.6万户以上,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
硬举措推进污染防治,全力做好环境民生答卷。聚焦群众对天蓝、地绿、水清美好生活环境期盼,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围绕空气提优,持续加大工业、扬尘、机动车等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铸造、塑编、灌排等行业提档升级,促进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高。围绕水体提标,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黑臭水体与河道综合整治,实施碧水绕城水系贯通工程,完成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围绕土壤提质,突出农用地、工业遗留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努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加强环境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高效运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始终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防风险强化底线思维,切实提高防控化解能力。突出重点领域,用斗争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主动仗。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继续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实施五年以上非法集资陈案“清零”攻坚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和多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加快构筑更加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争创省金融生态达标县。认真落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各项任务,加快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增强政府偿债能力,稳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突出问题排查整改,严格落实“三个必须”要求,层层压实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高水准办好关键实事,尽力满足美好生活期待。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全力办好9大类60项民生实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强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能力,年内新建改建幼儿园30所、中小学校10所,提升改造幼儿园14所,确保年底前90%以上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新招聘教师1100名。着力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实施人才“强卫”工程,深化“健康沛县”建设,加快县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完成县中医院搬迁改造,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实现看病就近、负担减轻和服务优质。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武术、技巧赛等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着力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探索医疗养老市场化改革,全面实施长护险制度,推进医养联合体建设,加快敬老院转型升级,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城市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80%以上,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六)协同创新聚合力,不断构建县域高效治理新格局。坚持从全县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准确把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要求,加强探索创新,集聚基层力量,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在提升县域治理效能中展现作为。
“四位一体”增强县域治理能力。坚持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德治先导、自治基础、法治保障作用,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围绕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目标,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引领作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入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扎实开展沛县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为加强社会治理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难题,切实提高循法而行的习惯自觉。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有效途径,实施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程,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立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既要请群众点题、让群众监督,更要动员群众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一网统管”优化城乡治理平台。完善智慧管理体系,把数字城市管理平台与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平台有机融合,通过数据共用、系统集成、联勤联动,构建县镇村三级城乡安全与管理的“全科网格”体系。优化响应处理机制,整合部门条线资源力量,真正形成“网格员上报信息—平台梳理交办—部门条线联动处理—网格员跟踪反馈”的闭环,让更多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提升长效治理成效,围绕城区停车难、物业差、镇区管理缺位等突出问题,加强专项整治,提高城乡管理队伍能力和素质,探索形成常态长效的管理模式。
“四项机制”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创新完善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基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大力推进平安沛县、法治沛县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区域平安共建机制,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抓好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取得更实成效。提高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水平和各类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守住安全生产、治危防患、防汛防台、食药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各类安全底线。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把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敢为的气魄、善为的智慧、能为的力度,创新行政方式、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助推沛县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良好工作局面。加强政府党组自身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谋划前瞻性和推进系统性,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推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二是依法行政重法治。强化制度意识,增强法治思维,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上率下推动政府系统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财经、国资管理等集体议事制度,着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健全政府法律、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顾问制度,加强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扩大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覆盖面。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是提升效能优服务。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在接续攻坚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工作要求,启动开展新一轮“推进重点、突破难点、疏通堵点”集中攻坚和“十大”清零行动,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强化担当作为意识,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老好人意识、衙门作风、惯性思维和形式主义观念,努力营造勇于担当不怕事,善于担当会干事,体现担当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让“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快节奏”成为工作常态,以政府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是廉洁奉公守底线。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和纠正新“四风”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压紧压实“一岗双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厉行勤俭节约,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初心承载使命,担当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攻坚克难,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沛县而努力奋斗!
有关名词解释
1、1270:1个百亿级、2个50亿级、70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2、3638:选优配强3个驻外招商分局、6个产业招商分局、3个开发区招商分局、8个镇级产业集聚区招商分局。
3、6135:6大类135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
4、“三环十二射”路网:内环线(由西环路、南环路、东环路组成),外环线(由国道518、龙河路、王胡路、省道272组成),景观环线(由微山湖堤顶路、大沙河西岸路、五崔河路组成);“十二射”规划为向西连接丰县、单县、商丘方向的5条道路,向南连接徐州方向的4条道路,向东连接微山、枣庄方向2条道路,向北连接济宁、鱼台、菏泽方向的1条道路。
5、创建无废城市“八类”功能性项目:粪便处理厂、飞灰填埋场、新城区污水(污泥)处理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环保科技示范中心、国新生物质能源、中机生物质热电联产、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
6、三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7、“八大”专项治理:集中开展小区“飞线”、外立面、背街小巷、人行道板缺损、乱穿马路、乱停乱放、乱丢乱扔、店外经营等治理行动。
8、“五位一体”市场化:道路保洁、绿化保洁、水域保洁、背街小巷保洁及公厕保洁为一体。
9、一紫双绿、两红一白:一紫,张寨葡萄;双绿,张寨芦笋和安国西瓜;两红,湖西稻虾养殖和敬安辣椒;一白,河口牛蒡。
10、镇区“十个一”工程:在打造一个靓丽的示范街道、一个完善的为民服务中心、一个繁荣的综合农贸市场、一个标准的养老机构服务中心、一套健全的环卫一体化体系的基础上,再从道路、客运站、公共停车场、农民集中居住区、学校、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绿地、水环境打造等项目中再选5项进行打造。
11、美丽乡村“111”工程:创建10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00个美丽宜居村庄、1000个整治达标村庄。
12、“八大专项行动”:清障提效、壁垒攻坚、品牌打造、作风提升、政企同行、治安护航、守信践诺、亲商重商。
13、十大“清零”行动:大棚房整治清零、违规别墅清零、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清零、社区公共资产清零、拆迁清零、土地复垦及工矿废弃地清零、河湖“两违三乱”清零、信访积案化解清零、无证幼儿园清零、非法校外培训机构清零。
14、三低两高: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高风险。
15、三期叠加: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16、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光伏光电、轻量化新型铝材、纺织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筑五大产业集群。
17、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18、三化一补二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补短板、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升质量水平。
19、“615”工程:力争用未来5年时间,形成集中居住区1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5万人、增加投入15亿元、开发区面积15平方公里、生态湿地修复15平方公里、实现税收15亿元的沛北三镇一区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20、一园一谷:县经济开发区科创园、智汇谷。
21、“一廊三河”“六路九园”:城区生态廊道,大沙河、丰沛运河、刘园大沟;徐沛快速通道、沛丰路、新沛路、汉源大道南延、汉源小学南侧道路、萧何路,滨河公园、汉城北路游园、烟草公司游园、紫荆广场游园、新沛路西小区游园、六千套游园、萧何路游园、铁西南外环游园、食品厂游园。
22、两带四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沙河示范带和微山湖示范带;建设滨湖田园环境示范区、都市城郊文旅休闲区、地矿融合避险搬迁区、生态乡村集中居住区。
23、八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绿色稻米、优质果品、养生牛蒡、高效芦笋、辣椒制种、设施西瓜、生态肉鸭、特色水产等农业产业集群。
24、三乡工程: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工程。
25、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26、“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