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9日在石狮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石狮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春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较好地完成了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8.8亿元、增长-9.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60元、增长7.8%,经济综合实力晋升至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15位。主要工作和成效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深入开展“实业项目赶超年”活动,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99亿元,2个季度在全省“五个一批”正向激励考评中排名各县(市、区)前十。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全力帮助企业稳产扩能,全年工业用电增长10%、排名泉州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长15%、技改投资增长25%。精心开展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帮助60家成长型企业实施119个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印染行业D级淘汰类企业占比由19.6%下降至8.6%,辅料行业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获批建设世界级面辅料产业集群先行区。通达三期、飞通通讯、申泰锂电池隔膜等一批高新项目建成投产,智能制造产业完成规上产值180亿元、增长30%。光子产业取得突破,中石光芯、安元反光材料、昕润鸿光电等项目相继落地。大力提升专业市场能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完成出口173亿元,带动外贸出口增长107%,获批全国首个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被认定为国家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校服展、第5届海丝品博会、第22届海博会和2019石狮国际时装周,石狮服装城入选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国际商贸城面料市场、辅料市场、校服市场加快繁荣。电商保持迅猛发展态势,跨境电商、网批市场、直播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7个镇、32个村上榜中国淘宝镇(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9%。积极培育壮大海洋经济。石湖港5#6#泊位、华锦码头4#泊位、石湖港疏港公路等项目有序推进,锦尚作业区获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主动对接“丝路海运”,巩固菲律宾、香港、台湾(高雄)航线,增开日本、越泰航线和厦门—石湖外贸内支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4.3%。海洋食品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落地海洋食品深加工项目14个。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华山古民居、永宁古卫城保护整治,“无旅行·不青春——相遇石狮”高校旅游推介会引起热烈反响;全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增长15%。
(二)改革创新多点突破。市属国企实体化改革突出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跟投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个,承建、代建项目155个,整体资产增值60亿元。金融改革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施“6个10亿”金融工程,率先开展污水排放量质押贷款业务,积极搭建小微融资和政税银企等对接平台,为实体企业增加贷款50亿元。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富贵鸟金融风险,信贷不良率实现“四连降”。科技创新改革突出产业发展需求。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开展“百名博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引进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服务平台,新增泉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33人次,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新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泉州市级专家工作站3家,获评省科普示范市。营商环境建设突出便民利企。系统集成出台扶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兑现各类惠企资金3.93亿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各类税费7.5亿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实现开办企业零费用“一窗办”,7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审批时限控制在90个工作日以内。人力资源服务综合产业链初步成型,入选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帮助企业引进培训人力资源6.5万人次。
(三)城乡建设提质加速。城市品位显著提升。海岸带开发建设全面铺开,红塔湾旅游路、一重环湾快速路(石狮段)等相继建成通车,镇中路中段、西南一路、回兴路塘后段等“断头路”成功打通,山海城联动发展格局翻开新篇章。海岸带、重要通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宝盖山生态公园、环湾湿地公园、红塔湾海岸公园不断完善,十里黄金海岸、万亩城市公园成为新的休闲旅游好去处。坚持创城常态化,促进移风易俗、公益慈善蔚然成风,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开展7个垃圾分类试点,改造修缮老旧小区11个,新建公共停车泊位1547个,全面拆除中心市区主干道两侧护栏,整治“两违”建筑30.6万平方米。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成益农科技社82个,培育泉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实现镇(街道)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身份确认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扎实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完成10个重点村“十个一”项目建设,新改建城乡公厕51座,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296公里,实现全域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全面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以及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泉州湾南岸河口湿地水头围堰养殖、梧垵溪跨境流域污染、将军山垃圾填埋场等环保问题得到有序治理。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空气优良率提升至95.1%。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要求,扎实推进23个水系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三大集控区“一企一管”改造和大堡、锦尚集控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被命名为省节水型城市。开展市树市花评选,造林绿化3557亩、整治废弃石窟21.7万平方米,获评省级森林城市。
(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年民生保障支出占财政预算超七成,民生补短板项目扎实推进,2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全面小康指数排名全国县级市第23位。保障体系扩面提级。建立边缘地带贫困家庭帮扶机制,发放低保、特困、“关爱女孩”五项工程、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资金2028万元。深入排查整治房屋安全隐患,审批石结构房屋改造30.8万平方米。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成湖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增医养结合床位192张。教育发展普惠均衡。完成教育类项目投资4.8亿元,第五实验小学第二校区、凤里街道第二中心幼儿园、城北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170个、普惠性幼儿园33所。石光中学、石狮一中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评估;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达75.2%;入选省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通过省“两项督导”评估验收,获评省教育强市。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启动按疾病诊断分组收付费改革试点,跟进“4+7”药品集中采购,为群众减轻药费负担近1000万元;被列为国家级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景胜别墅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山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蚶江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灯谜)之乡。承办两岸龙狮赛、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城线”赛事,启动建设宝盖山体育公园,改造提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9个,新建百姓书房2处、街头体育公园2个。社会治理全面加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强基促稳”三年行动,严打严控涉黑涉恶涉毒和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渔业渔船、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社会总体保持安定稳定。加强农产品“一品一码”可追溯体系建设,严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实现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和快检室全覆盖,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市。高度重视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和双拥共建,全面建立退役军人“一中心两站”服务保障体系。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此外,信访、人防、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粮食安全、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精心组织开展市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整改“民生急忧盼”问题98个,联邦商业城改造取得重大突破、城北片区征迁加快扫尾。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有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普法宣传,建成4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示范点。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委监督,认真办理“加快旅游业发展”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137件、政协提案171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严肃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切实加强政府廉洁建设。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石单位、驻石部队、武警官兵、新闻界朋友,向关心支持石狮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贸易摩擦对发展预期带来不确定影响,企业发展信心有待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专业市场聚集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还需加快;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交通出行等公共产品供给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个别单位和干部学习提升、改革创新、责任担当的精神仍需进一步增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坚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根据市七届四次党代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在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在全面小康建设中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入开展“产业攻坚年”“城市提质年”“交通整治年”“民生提档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创新转型,实业强市,奋力推进石狮高质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进出口总额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项目带动,确保全年新签约、开工100个以上高质量制造业项目,推动100个以上存量制造业项目提质增效,引进100个以上高效益三产项目,实施100个以上城建项目,全面完成民生补短板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实现重点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守根基,繁荣市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质量变革。纺织服装是石狮的首位产业,是我们的“传家宝”。要顺应消费升级潮流,加强龙头企业、行业标杆培育,重塑闽派服饰、印染、辅料三大核心品牌。启动建设国家面辅料馆,争取国家面辅料标准委员会秘书处落地,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标准体系制订、认证工作,以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继续办好石狮国际时装周、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定期举办国家级面辅料设计大赛、设计师沙龙等活动,加强设计师品牌、设计师工作室培育,推动设计源头与生产制造无缝对接。紧跟面料“绿色、科技、时尚”发展趋势,大力推广色纱、舒弹丝、高透湿薄膜、高性能纤维、裤布梭织针织化等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探索建设废旧纺织品循环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面辅料产业集群先行区,支持童装行业抢占校服市场,持续推进印染、辅料行业整治提升,多点发力巩固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突出效率变革。围绕重点行业、关键环节、核心设备,优化技改补助体系,推动企业主动对接“互联网+”、工业物联网、5G商用,加快智能化、数控化改造,加速“机器换工”步伐。启动全产业链信息发布公共服务APP和云平台建设,促进“龙头+配套”“销售+生产”上下游紧密互动,努力把更多外溢订单、代工订单留在本地。鼓励企业开发应用共享云仓、智慧门店等新零售终端信息平台,解决好库存低效、订单快反等问题。持续深化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帮助企业进一步优管理、降成本、提效率。围绕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布局完善物流配套体系,大力破解物流企业仓储、停车难题,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突出动力变革。更加注重展会专业实效,继续办好海丝品博会、海博会和全国校服展,分行业定期举办展示会、交易会,打造引领产业发展潮流、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的行业盛会。探索以产业化方式运作,盘活闲置知名品牌、引进国内外时尚品牌,助力更多小微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产业带优势,依托行业协会和实体市场,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上垂直平台,加快布局校服、裤业、童装、男装等网批市场板块。鼓励发展社交电商、内容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大力引进电商总部、区域运营中心、结算交易中心、直播平台、摄影基地,加快形成电商集聚发展态势。科学布局业态,加大优质资源招商力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商贸城运营水平,努力盘活星期YI创意园、长福商场、凤凰商城等市场资源。
(二)强链补链,提质扩量,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能
壮大智能制造。主动融入泉州市“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建智能生产流水线25条,新增示范性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车间20个,打造“两化融合”重点示范试点项目15个。引导智能制造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供应链两端延伸,加快推进建新轮胎、九牧卫浴、特步生产仓储一体等重大项目,推动通达四期、中石光芯等项目投产达产。发展柔性制造、批量定制、协同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推广主辅分离、服务外包,新增泉州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企业5家,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顺应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发展趋势,积极谋划新的产业方向,重点抓好光子产业园建设。
做强海洋产业。立足海洋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条件,加快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积极申报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启动泉州湾航道疏浚二期工程、泉州港石狮航运中心、自贸物流园项目,加快石湖港疏港公路、港区停车场建设,建成石湖港5#6#泊位、华锦码头4#泊位和普洛斯、瑞福祥等一批物流项目,进一步完善“大港口、大物流、大服务”体系。持续培育壮大外贸新航线,鼓励船运回归,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吸引更多泉州货走泉州港。完成祥芝中心渔港扩建,加快完善冷链物流、补给等配套设施,大力支持远洋渔业发展。依托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服务平台,开展项目对接、人才培训、技术攻关,全力推进海洋食品园建设,努力培育更多海洋食品龙头企业。
打响旅游品牌。完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发挥旅游产业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集中资源打造核心景区,高水平策划推进观音山、华山古民居保护开发,加快泰国风情园项目建设,推动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杨孙西文化馆二期等项目建成开放,力争永宁古卫城通过国家AAA级景区评审。引导镇村深入挖掘旅游元素,差异化发展乡村、购物、工业等特色旅游,重点扶持永宁民宿旅游提升壮大。持续举办旅游推介进高校、进山区、进异地商会活动,建立旅游“大V”智库,深化与国内知名旅游平台的营销合作,不断扩大“全福游·狮来运转”品牌影响力。开展“游石狮·有口福”旅游推广和“旅游餐馆”评选,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大数据分析监测点,完善景区导览系统、游客服务、停车充电等设施,促进旅游要素整合提升。用好文化影视基金,加强城市超级IP推广,加快影视产业发展。
(三)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强化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
突出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高效通关、精准监管、扩大辐射上持续发力,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融合发展。精心运作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依托辅料城,对接引进线上线下高端食品出口平台,积极拓展食品出口渠道,策划打造进出口食品专业市场。深化市属国企实体化改革,科学调整市属国企架构体系,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资源,提升国企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落实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目标,搭建企业经营综合信息交互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技改贷”“设备抵押”和订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扩大制造业贷款规模,力争全年增存增贷100亿元。稳住金融风险防控“下半场”,确保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
集聚创新资源。围绕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启动建设人才大数据管理平台,完善以业绩贡献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积分管理体系;推进产业职称评审社会化,支持20家企业开展高层次人才、实业人才自主认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设立高校产业实训基地,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以上,新培育纺织染整专业技术人才100人以上,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建成首期人才房,保障跨区域引进中高端人才住房需求。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引导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充分发挥中纺联“一馆一院两中心”作用,加强与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在石研究院的合作,推动一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创二代”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外国客商服务联席会等制度,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努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坚定不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相挂钩的创新激励机制,及时兑现技改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加快技术迭代升级。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E政务”便民服务站和行政服务审批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政务数据全量汇聚,让80%以上的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
升级载体空间。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持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高新区、海洋食品园、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灵秀创业园、宝盖科技园、宝盖鞋城等园区承载力。加快祥鸿锦染整集控区园区规划和区域环评编制,争取获批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支持沿海五镇提升镇区服务功能,启动高新区智能产业园邻里中心、后湖职工配套生活区建设,加快打造符合产业特点、人才和员工需求的5分钟生活圈。持续推进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和废弃石窟整治,积极为产业发展开辟空间。
(四)全域一体,城乡融合,优化提升山海城联动发展格局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深入开展“城市提质年”活动,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多规合一”和城市开发边界目标要求,统筹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单元控规编制,着力推动城市“精明增长”。认真贯彻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加快对接福厦高铁、厦漳泉城市联盟路、一重二重环湾快速路,主动融入厦漳泉都市区和泉州市“一湾两翼三带”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加快城北、狮仔山、联邦商业城等片区开发改造,滚动抓好永宁古卫城、凤里八卦街保护整治,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板块。持续推进海岸带开发建设,启动永宁外线,建成共富路、锦蚶路、锦江外线、锦尚外线,打通嘉禄路花园城段、九二路前坑段等“断头路”,不断完善城市环湾面海发展架构。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十大文明新风行动和十个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全力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树立“城市双修”理念,强化城市门户廊道、重要节点环境综合整治,修缮改造15个老旧小区,用“绣花功夫”打磨市容市貌,提升城市颜值。建成智慧石狮管控指挥平台,将“两违”卫星监测数据、路长制APP、智慧水务等纳入智能环卫系统,加速互联网、大数据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开工建设水头排涝枢纽工程,加快二次供水体系改造和城市积水点治理,建成应急水源项目,不断完善城市电网、燃气管网、5G通信网络。解决好停车难、物业管理、夜间施工扰民等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新建公共停车泊位2300个,推动60%以上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物业管理覆盖。鼓励发展“夜间经济”,优化城乡公交线路,改造提升公共自行车系统,努力满足群众多元生活需求。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主动性,大力发展乡贤文化,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发展。重点抓好1个省级特色乡镇、6个省级试点村建设,打造1条乡村振兴示范线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改扩建,鼓励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积极塑造海丝文化、滨海风情等乡村旅游研学产品。深化“一革命四行动”,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工程。深化移风易俗,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和谐善治的新农村。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村集体经济新实现形式,着力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深入开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一村一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6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
(五)生态优先,防治结合,努力打造高颜值宜居环境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强化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坚决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臭氧源解析,加强轻污染天气应对;建成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在线监控系统,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企业管控。打好碧水保卫战,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污水排放许可制度,持续推进市区污水收集系统完善工程、沿海五镇污水管网节点改造工程,新建污水管网150公里;加快高新区、鸿山、锦尚污水处理厂新一轮提标改造,建成海洋食品园污水处理厂。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重点行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和涉重金属行业监管,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加快垃圾焚烧处理厂提级改造,全面完成将军山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治理。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守“三线一单”,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持续完善宝盖山生态公园、环湾湿地公园、灵秀山森林公园,建成风炉山山体公园、红塔湾海岸公园、将军山海军公园;见缝插针实施微绿地改造,强化水土流失防治,持续推进造林绿化,不断扩大生态连绵带覆盖面。突出陆海联动,开展古浮湾、斗美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治理入海排污口,加强湿地、沙滩、海湾、海岛生态保育,全力守护碧海银沙。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坚持绿色发展、节约优先,严格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启动石狮热电综合节能减排改造工程、高新区海洋食品园集中供热工程,实行全域高污染燃料禁燃,完成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节能改造、循环经济项目10个以上。大力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更新电动公交车55部,着力整治高污染柴油货车和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重点行业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倡导节水生产生活习惯,争创国家级节水型城市。
(六)共建共享,补齐短板,全面织牢扎密民生保障网
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深入开展“民生提档年”活动,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政策,试点推行长期护理险制度,切实兜牢普惠民生底线。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体系,统筹解决边缘地带困难家庭短板问题,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健全预防和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修订完善养老服务专项规划,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事业,因地制宜提高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可及性。建成凤里、灵秀、宝盖、蚶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鸿山医养结合中心,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5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30%以上。
全方位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推进48个教育类补短板项目,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100个,确保幼儿园普惠率达85%以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启动与中国教科院第二轮合作,支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石狮八中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引导闽南理工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泉州海洋学院向应用技术教育转型,努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推进“三名”工程,积极创建省级标准化教师进修学校,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支持市医院开展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主动对接省内外名院名医,高位嫁接优质医疗资源,切实提高医技服务水平。建成市中医院,完成妇幼保健院、凤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中医、康复等医疗服务,确保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4.5张。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防控,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加强文物和自然遗产的原真性开发保护,办好对渡文化节、城隍文化节、渔民文化节,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全力参与“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和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
高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抓好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完成“七五”普法,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石狮。深入开展“交通整治年”活动,持续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超载超限等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消防、食品药品、渔业渔船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快推进危化品仓储项目建设,完成涉氨制冷企业整治,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统筹市镇村各类阵地资源,全面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推进“三社联动”和“一定五化”试点,大力推广“海上枫桥”多元调解模式,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舆情处置“1+N”机制,整合做实融媒体中心,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找准军民融合发展着力点,强化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全面加强外事、侨务、档案、民族宗教、对口帮扶等各项工作。
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治理效能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积极转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服务型政府。
(一)切实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万物之中,希望最美!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成长之中总会遇到一些暂时的、共性的困难。只要政府全体公职人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上级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市人大的决议决定落到实处,我们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要注重学习新本领、掌握新知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努力破解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把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各行各业的突破汇聚成发展的磅礴力量。
(二)切实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石狮应改革开放而生,因爱拼敢赢而活。我们要继续在产业升级、园区管理、城乡建设、财政收支、国企改革、金融服务、环境保护、社会稳定,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继续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充分展现“第一方阵”的责任与担当。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用足用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文章做得更加大气出彩。精心谋划“十四五”规划,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融入区域发展,融入全国全球。
(三)切实营造产业攻坚的氛围。项目众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活。要成立若干个小组,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重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链和港口、海岸、市场等优势,紧跟光子、医药、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发展方向,主动对接央企、大型民企和优质外企,力争在重大产业项目和战略性高新技术项目上有新突破。全面梳理“3+3+N”产业体系薄弱环节,逐一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盯牢重点、积极突破。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的体制机制,大力挖掘宣传可观可感可参照的先进事例,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完善“周反馈、月协调、季拉练”工作制度,着力解决重大项目落地难题,争取走在全省和泉州市项目建设的前列。
(四)切实凝聚跨越赶超的合力。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政府全体公职人员,特别是一线干部,要着力提升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努力画出最大的同心圆、汇聚最强的正能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要大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让石狮的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海内外乡亲是石狮的宝贵财富。要充分发挥异地商会、海外社团的作用,把握当前“商人回归”的趋势,以商引商,形成投资创业的热潮。青年是石狮的未来。要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联盟等行业协会和青商会、留联等作用,积极搭建各种政税银企平台,带动年轻一代加强信息沟通,勇于接班、敢于创业。
(五)切实提升制度执行的能力。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深化落实省委“三四八”工作机制,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严格执行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制度。按照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要求,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分工与协作等关系,担负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监委履职,强化审计监督。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问题,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石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书写石狮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附 注
◆ 五个一批: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
◆ “6个10亿”金融工程:污水排放量质押贷款、政策性融资担保、融
资租赁、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国有资本运营。
◆ 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 PPP:公私合营模式。
◆ “一革命四行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
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 “十个一”项目:一个乡村入口、一个邻里中心、一条示范街巷、一个
示范村组、一个农贸市场、一个公共厕所、一个“农村客厅”、一套“农
村家具”、一个停车场、一个经济发展项目。
◆ “关爱女孩”五项工程:安居、成才、亲情、致富、保障等五项工程。
◆ 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 两项督导: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实绩
督导考核。
◆ “4+7”药品集中采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
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1个城市,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
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
◆ 一品一码:一个批次产品有唯一的追溯码。
◆ 退役军人“一中心两站”:市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和镇、村两级退役
军人管理服务站。
◆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 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 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 两增两控: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
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
◆ 一馆一院两中心:国家纺织面料石狮馆,中纺学石狮服装及配饰产业
研究院,国家纺织信息中心石狮分中心、中纺联检测中心泉州实验室。
◆ 多规合一: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环保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一体,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 一湾两翼三带:环泉州湾核心区,北翼湄洲湾南岸地区、南翼环围头
湾地区,战略提升带、战略预留带、战略辐射带。
◆ 十大文明新风行动:价值引领、书香狮城、文明出行、垃圾不落地、
莫炫嫁妆、厚养薄葬、光盘行动打包有奖、美在旅途、小城大爱、诚
信无价等十个行动。
◆ 十个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消防设施、农贸市场、物业小区、小型餐馆、
城市“牛皮癣”及线缆乱拉、占道经营、停车难、交通违法、出租车、
公益广告等十个专项整治提升。
◆ 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
清单。
◆ “三名”工程: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培养工程。
◆ 三社联动:以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为载体,推动多方共同参与。
◆ 一定五化:在社区治理中,推行“定发展目标和布局功能化、管理智能
化、服务人本化、协作社会化、保障多元化”的治理机制。
◆ 舆情处置“1+N”机制:宣传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协同,共同做好舆
情应对处置。
◆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3+3+N”产业体系: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海洋食品三大制造业,专
业市场、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三大服务业,N个新兴产业。
◆ 省委“三四八”工作机制:“年初研究部署、年中协调推进、年底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全面学习领会、深化细化措施、扎实贯彻执行、检验落实成效”四个重点;“严格对标对表、夯实主官主责、精细分解分工、强化盯办推进、确保落细落实、接受干群监督、加强激励奖惩、推进持续深化”八个环节。
◆ 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